先秦文学试题库参考答案
先秦文学 试题与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神话一、熟读《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
二、解释:1、神话:上古先民用幻想以不自觉地艺术方式对自然社会生活的解释,用想象表达先民征服自然的强烈心愿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
属于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是原始文学的重要形式,后世文艺的土壤。
2、神话的历史化:把神话看成历史传说。
即把天神下降为人的祖神,把神话当作事实看待,构成一些虚幻的始祖及发展谱系。
在世界其他民族文化史中或多或少均有体现。
三、填空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著作是:山海经2、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
3、中国著名的四大神话是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保存在《淮南子》。
四、简答1、神话所蕴涵的民族精神是什么?体现了深重的忧患意识;具有明确的厚生爱民意识;体现了先民的反抗精神。
2、神话的主要思维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①神话思维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性或隐喻性的思维。
②神话思维具有以己观物、以己感物的特征。
③神话思维是一种具体、形象的思维。
④神话思维伴随着浓烈的情感体验。
五、论述根据你所阅读的神话故事说说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内容(不少于500字)。
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创世神话(盘古开天辟地,这是一则典型的卵生神话,认为宇宙是从一个卵中诞生出来的)、始祖神话(《淮南子•览冥训》女娲补天,显示出她作为宇宙大神的重要地位,女娲不仅有开辟之功,也是人类的创造者)、洪水神话(《山海经•海内经》鲧禹父子治水,集中反映了先民在同大自然作斗争中所积累的经验和表现出的智慧)、战争神话(《史记•五帝本记载》黄帝经过阪泉之战而大胜炎帝,导致了炎黄两大部族的融合,华夏民族由此正式形成)、发明创造神话(后羿是神话传说中弓箭的发明者,也是一个神射手)。
第二章《诗经》一、背诵和默写篇目:《关雎》、《氓》、《采薇》、《蒹葭》。
先秦文化试题及答案

先秦文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先秦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A. 老子B. 孔子C. 墨子D. 荀子答案:B2.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先秦时期的文献?A. 《诗经》B. 《尚书》C. 《史记》D. 《春秋》答案:C3. 在先秦时期,主张“兼爱”和“非攻”的思想家是:A. 孔子B. 老子C. 墨子D. 荀子答案:C4. 先秦时期,以“道法自然”为思想核心的学派是:A. 儒家B. 道家C. 法家D. 墨家答案:B5. 先秦时期,主张“性恶论”的代表人物是:A. 孟子B. 荀子C. 孔子D. 墨子答案:B6. 下列哪项不是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中的主要学派?A. 儒家B. 道家C. 法家D. 基督教答案:D7. 先秦时期,主张“天人合一”思想的学派是:A. 儒家B. 道家C. 墨家D. 法家答案:A8. 《庄子》中“逍遥游”一文主要阐述了哪种思想?A. 无为而治B. 逍遥自在C. 兼爱非攻D. 性恶论答案:B9. 先秦时期,主张“法治”思想的学派是:A. 儒家B. 道家C. 法家D. 墨家答案:C10. 下列哪位思想家不是先秦时期的代表人物?A. 孔子B. 孟子C. 韩非子D. 王阳明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先秦时期,孔子主张的“仁”的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______。
答案:和谐2. 先秦时期,墨子主张的“兼爱”思想,反对的是______。
答案:战争3. 先秦时期,老子提出的“无为而治”思想,强调的是______。
答案:顺应自然4. 先秦时期,孟子提出的“性善论”认为人的本性是______。
答案:善5. 先秦时期,荀子提出的“性恶论”认为人的本性是______。
答案:恶6. 先秦时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主张______。
答案:法治7. 先秦时期,儒家学派的“礼”是指______。
答案:社会规范8. 先秦时期,墨家学派的“非攻”思想,主张______。
答案:和平9. 先秦时期,道家学派的“道”是指______。
先秦文学模拟试题(一)及答案

先秦文学模拟试题(一)及答案先秦文学模拟试题(一)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1.有关女娲的神话应产生于()社会。
2.《诗经》中的“风”包括了周南、召南、邶风、()等国风。
3.“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是《邶风·》一篇中的句子。
4.我国第一部记言记事文字的总集是《》。
5.庄周的著作现存共三十三篇,分篇、外篇和()篇,6.屈原在《离骚》中吸收了很多的神话,诗中的曦和与望舒分别是()神和()神。
7.《九歌》中写山神之恋的作品是《》。
8.赋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形式上介于()与()之间。
9.《史记》一书最有文学价值的是()部分。
10.现保存乐府诗最完备的集子是宋人()的《乐府诗集》。
11.两汉乐府诗主要保存在《乐府诗集》的()、鼓吹曲辞、相和歌辞和杂歌谣辞中。
12.刘勰《文心雕龙》称包括《古诗十九首》在内的“古诗”为“五言之也。
”13.“人生天地间,()。
”是《青青陵上柏》中的诗句。
14.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首七言诗是曹丕的《》。
15.左思的代表作有《》八首。
16.陶渊明的辞赋名篇有《悲士不遇赋》、《》和《归去来兮辞》。
17.南朝文人诗歌于刘宋时期发生第一次变化,()取代了东晋以来盛行的玄言诗。
18.南北朝骈文成就最高的作家是()。
19.南朝民歌以()和()为最主要的两大类。
20.《世说新语》所记人物轶事起于东汉末,止于()。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1.《诗经》全集共()。
A、三百篇B、三百零五篇C、二百九十五篇2.《尚书》书名的意思是()。
A、高尚的书B、上古之书C、时尚之书3.班固的《汉书·艺文志》说屈原作品有()篇。
A、26B、25C、244.《孔雀东南飞》属于()。
A、汉乐府B、古诗C、南朝民歌5.建安诗歌的主要形式为()。
A、四言诗B、七言诗C、五言诗6.“才秀人微”指的是()。
A、谢眺B、鲍照C、左思7.关汉卿的《窦娥冤》是据以下哪部作品创作而成()。
A、《东海孝妇》B、《韩凭夫妇》C、《精卫填海》8.“被褐出阊阖,高步追许由。
先秦文学模拟试题及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先秦文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先秦文学模拟试题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1.保存我国古代神话最多的一部古籍是《》。
2.《诗经·大雅》中的《公刘》一首记叙了周族的酋长公刘率领周人自邰至()的大迁徙的历史。
3.《诗经》章法最明显的特色是()。
4.所谓春秋三传是《左传》、《公羊传》和《》,古人认为它们都是阐释《春秋》的作品,故有此称。
5.我们所熟悉的寓言故事,如《庖丁解牛》、《邯郸学步》等都出自《》。
6.诗人屈原在其诗《》中写道:“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表明了自己誓死坚持理想、保持高尚人格的决心。
7.一般认为《招魂》是为招()之魂而作。
8.被认为是第一篇比较成熟的骈体的作品是《____》。
9.《汉书》由纪、____、志、传四部分组成。
10.乐府原是古代____的名称。
11.相和歌辞中的《东门行》、《妇病行》、《孤兒行》表现的都是()的疾苦。
12.《古诗十九首》多数是写()的乡情和思妇的闺愁。
13.秦嘉有《》三首。
14.“三曹”是()、()和()。
15.郭璞的代表作是《》19首。
16.陶渊明的散文最著名的是《》和《》。
17.“天际识归舟,()”二句为谢眺诗《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中的名句。
18.在南朝民歌中,《》篇幅最长,艺术成就最高,属《乐府诗集》的歌辞。
19.南北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作者是()。
20.齐梁时代,沈约将四声的知识运用到诗歌的声律,提出()之说。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1.《诗经》全集分为()部分。
A、三B、五C、六2.《春秋》具有鲜明的倾向性和严谨的笔法,称为()。
A、佶屈聱牙B、兢兢业业C、春秋笔法3.《论语》是一部()著作。
A、语录体B、编年体C、国别体4.屈原的作品篇目最早见于()。
A、《史记》B、《诗经》C、《汉乐府》5.我国最早的一篇文学专论,提出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观点是()。
A、《与杨德祖书》B、《典论·论文》C、《诗品》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语出自陶渊明的()。
先秦文学练习题及答案

先秦文学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1、没有文字的时代,文学是依靠口耳相传的形式进行传播。
2、中国最初的诗歌是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的。
约在春秋以后,诗歌从乐舞中独立分化出来,专向文学意义和节奏韵律方向发展。
3、先秦伴随文字出现的文学,并非纯文学,而是文学和历史、哲学综合在一起。
4、先秦文学作者经历了巫、史、贵族到士的流变。
作者身份的多样性,使文学在体裁、题材、风格等方面显现出异彩纷呈的特性。
5、上古巫史不分,商周之际,史官从原始宗教中脱离出来,成为新兴文化的代表。
6、夏商文化以原始宗教巫文化最有代表性。
自西周开始,礼乐文化成了主流文化。
7、在所有的古代文献中,以《山海经》最有神话学价值。
8、中国古代创世神话以盘古开天故事最为著名。
女娲的神话主要应是产生于母系社会。
神话形象经历了从动物形、半人半兽形到人形这么一个发展过程。
9、雅颂多为西周时期的作品。
国风多为春秋时期的作品。
雅颂多为句,较少杂言。
《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
《诗经》常见的押韵方式是押韵。
雅颂多出自贵族之手。
10、周族史诗有《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
11、我国散文的萌芽,最早可以追溯到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
我国记言叙事文之祖是:《尚书》和《春秋》。
12、《尚书》是商周时代记言史料的汇编,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
《尚书》文字古奥典雅,唐代韩愈《进学解》中称之为“ 周诰殷盘、诘曲聱牙。
”13、《左传》的体例是编年史。
《左传》确为先秦“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左传》最擅长写战争。
14、我国第一部国别史是《国语》。
15、《战国策》原名叫国策、国事、事语等等,经刘向整理考订,才定名为战国策。
《战国策》的体例是国别史。
1、孟子是性善论者。
孟子曾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17、先秦诸子中,《庄子》的章法散漫断续,变化无穷,难以捉摸。
1、成语“运斤成风”的出自先秦《庄子》。
1、《庄子》现存3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
先秦文学模拟试题(五)及答案

先秦文学模拟试题(五)及答案先秦文学模拟试题(五)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1.()解释“黄帝四面”为:“黄帝取合已者四人,使治四方”。
2.《诗经》最后编定成书,大约在()世纪。
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是《诗经·小雅·采薇》一首中的诗句。
4.先秦诸子散文主要有《老子》、《论语》、《墨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
5.《》被认为原本是民间祭歌,屈原利用其形式进行了再创作。
6.汉代的赋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7.《史记》是中国第一部()史。
8.班固将汉乐府精神归结为“感于哀乐,()”八个字。
9.汉乐府鼻祖《安世房中歌》17章中有4章是七言和三言相杂的()体。
10.《回车驾言迈》称:“盛衰各有时,()。
”11.正始文学代表作家是()和()。
12.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首七言诗是曹丕的《》。
13.陶渊明的辞赋名篇有《悲士不遇赋》、《》和《归去来兮辞》。
14.谢灵运的山水诗大部分作于他出任()之后。
15.沈约和其他诗人共同创造了()体,为律诗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6.庾信诗歌的代表作是《》27首。
17.北朝散文的代表作有北魏郦道元的《》和杨衒之的《》。
18.杜甫诗云:“()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19.现存南朝民歌将近()首,内容绝大多数为()歌。
20.我国小说的雏形是在()时出现的。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1.下列属于政治讽刺诗的是()。
A、《邶风·静女》B、《鄌风·墙有茨》C、《周南·关雎》2.“屈平词赋如日月”是()对屈原诗歌的评价。
A、杜甫B、李白C、白居易3.《盘庚》出自下列哪部著作()。
A、《诗经》B、《国语》C、《尚书》4.《两都赋》的作者是()。
A、张衡B、班固C、赵壹5.“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出自曹植的()。
A、《白马篇》B、《赠白马王彪》C、《野山黄雀行》6.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代表的诗歌风格是()。
专升本先秦文学试题及答案

专升本先秦文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诗经》中的风、雅、颂?A. 国风B. 大雅C. 小雅D. 颂答案:D2.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出自《诗经》中的哪一篇?A. 周南·关雎B. 卫风·淇奥C. 郑风·子衿D. 秦风·无衣答案:A3. 下列哪位诗人被誉为“诗圣”?A. 屈原B. 李白C. 杜甫D. 王维答案:C4. 《左传》属于以下哪个时期的历史记载?A. 商朝B. 周朝C. 秦朝D. 汉朝答案:B5.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诗经》中哪一篇的诗句?A. 周南·关雎B. 卫风·淇奥C. 郑风·子衿D. 秦风·无衣答案:A二、填空题6.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有______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答案:3057.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著名诗人,他创作的《离骚》是______文学的代表作。
答案:楚辞8. 《左传》是《春秋》的三传之一,它以______为纲,记载了春秋时期的历史。
答案:年9. 《史记》是西汉时期司马迁所著的一部纪传体通史,它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其中______是其核心部分。
答案:列传10. 先秦时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孔子,他的主要著作是《论语》,该书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三、简答题11. 简述《诗经》中的“风”、“雅”、“颂”各有什么特点?答案:《诗经》中的“风”指的是各地方的民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生活气息;“雅”是宫廷音乐,包括大雅和小雅,多用于宴会和祭祀,内容较为正式和庄重;“颂”是祭祀时的颂歌,主要用于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语言庄重,节奏缓慢。
12. 请简述屈原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
答案: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著名诗人,他因忠诚于楚国而被流放,最终投江自尽。
屈原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楚辞》上,其中《离骚》是其代表作,它开创了楚辞体文学,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先秦文学试题

先秦文学试题(一)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 5分)1.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
2.《论语》一书属于()体散文。
3.“揠苗助长”的寓言出自《》。
(书名)4.“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
”(《诗经·小雅·采薇》)5.“(),()。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诗经·卫风·氓》)五、分析作品题(20 分)分析《离骚》的艺术特点。
先秦文学试题(一)答案1、《国语》2、语录体3、《孟子》4、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5、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五、分析作品要点:坚贞高洁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独特的艺术结构(两条线索、抒情诗中有故事情节等);绚丽的浪漫主义色彩(夸张想象等);香草美人为代表的比兴象征手法;诗歌体制的新发展(变四言为六、七言)。
先秦文学试题(二)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 5分)1.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
2.《老子》一书又名()。
3.成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出自()。
4.“其雨其雨,杲杲出日。
(),()。
”(《诗经·卫风·伯兮》)5.“(),()。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诗经·卫风·氓》)先秦文学试题(二)答案二、填空题1、《春秋》。
2、道德经3、《荀子》4、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5、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先秦文学试题(三)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 5分)1.《诗经》作品的来源主要有()和()两种途径。
2.“春秋三传”是指()、()、()。
3.“越俎代庖”的成语出自()。
4.“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
”(《诗经·秦风·蒹葭》)5.“(),()。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诗经·小雅·采薇》)四、简答题(每题10 分,共 30 分)1、《战国策》有哪些艺术成就?二、填空题1、采诗、献诗。
2、《左传》《公羊传》《谷梁传》3、《庄子》4、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5、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秦文学试题答案一、填空:1、没有文字的时代,文学是依靠口耳相传的形式进行传播。
2、中国最初的诗歌是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的。
约在春秋以后,诗歌从乐舞中独立分化出来,专向文学意义和节奏韵律方向发展。
3、先秦伴随文字出现的文学,并非纯文学,而是文学和历史、哲学综合在一起。
4、先秦文学作者经历了巫、史、贵族到士的流变。
作者身份的多样性,使文学在体裁、题材、风格等方面显现出异彩纷呈的特性。
5、上古巫史不分,商周之际,史官从原始宗教中脱离出来,成为新兴文化的代表。
6、夏商文化以原始宗教巫文化最有代表性。
自西周开始,礼乐文化成了主流文化。
7、在所有的古代文献中,以《山海经》最有神话学价值。
8、中国古代创世神话以盘古开天故事最为著名。
女娲的神话主要应是产生于母系社会。
神话形象经历了从动物形、半人半兽形到人形这么一个发展过程。
9、雅颂多为西周时期的作品。
国风多为春秋时期的作品。
雅颂多为 4 句,较少杂言。
《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
《诗经》常见的押韵方式是押韵。
雅颂多出自贵族之手。
10、周族史诗有《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
11、我国散文的萌芽,最早可以追溯到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
我国记言叙事文之祖是:《尚书》和《春秋》。
12、《尚书》是商周时代记言史料的汇编,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
《尚书》文字古奥典雅,唐代韩愈《进学解》中称之为“周诰殷盘、诘曲聱牙。
”13、《左传》的体例是编年史。
《左传》确为先秦“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左传》最擅长写战争。
14、我国第一部国别史是《国语》。
15、《战国策》原名叫国策、国事、事语等等,经刘向整理考订,才定名为战国策。
《战国策》的体例是国别史。
16 、孟子是性善论者。
孟子曾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17、先秦诸子中,《庄子》的章法散漫断续,变化无穷,难以捉摸。
18 、成语“运斤成风”的出自先秦《庄子》。
19 、《庄子》现存 33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
据考证庄子自著的是内篇部分。
20、荀子主张性恶论者。
荀子的一篇《成相》辞和另一篇《赋》对汉赋的产生有直接影响。
成语“锲而不舍”出自《荀子》。
21、在先秦诸子著作中,《荀子》或《韩非子》属于专题论文。
在先秦诸子著作中,《庄子》或《孟子》属于对话式论辩文。
在诸子著作中,《老子》属于语录体体散文。
22、刘勰评价屈原“其衣披词人,非一代也。
”23、屈原的组诗《九章》具有更多的现实性。
而其组歌《九歌》则具有更多的浪漫主义特征。
24、《天问》一共提出 172 个问题;每一问均以“曰”字领起。
25、离骚最引人注目的两类意象是香草、美人。
26、明代胡应麟《诗薮》称屈原《九歌》中《湘夫人》因描写凄清杳茫的秋景,构成了一个优美而惆怅的意境,成功地点染了抒情主人公的心境而誉为“千古言秋之祖”。
屈原《九歌·少司命》中“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被明代王世贞赞为“千古情语之祖”。
27、屈原《九歌》共有 11 篇,《九章》共有 9 篇。
《九歌》中多祭祀神,只有《国殇》篇祭祀的是人鬼。
28、清人王夫之称赞《诗经》中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的句子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二、单项选择题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一语出自( A )。
A、孔子B、庄子C、老子2、“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一语出自( A )。
A、孔子B、庄子C、老子3、“寓真于诞,寓实于玄”是( B )表达哲学思想的主要特点。
A 、孟子B、庄子C、荀子4、( B )的说理不以逻辑推理为主,而是表现出形象恢诡的论辨风格。
A、《孟子》B、《庄子》C、《荀子》5、( A )经常用寓言来代替哲学观点的阐述。
A、庄子B、孟子C、荀子6、清人方东树说( A )文章“意接而词不接。
”A、庄子B、孟子C、荀子7、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伪”指的是( B )。
A、虚伪B、人为8、离骚二字,王逸解释为( A )。
A、离别的忧愁B、遭受忧患9、离骚二字,司马迁解释为( B )。
A、离别的忧愁B、遭受忧患10、重章叠句在( B )中运用较多。
A、大雅和颂B、小雅和国风C、大雅和国风11、先秦说理文的主要形态是( A )。
A、语言形象隽永,说理言近旨远词约义风B、以韵文为主,韵散结合12、《国语》主要是( A )。
A、记言B、记事13、( C )的叙述语言长于铺张渲染。
A、《左传》B、《国语》C、《战国策》14、( A )的叙述语言简练含蓄,词约义丰。
A、《左传》B、《战国策》15、( C )反映出士人精神的张扬。
A、《左传》B、《国语》C、《战国策》16、寓言故事的数量具先秦散文之首的是( C )。
A、《孟子》B、《庄子》C、《韩非子》17、展翅的鲲鹏和御风而行的列子是( A )。
A、有待逍遥B、无待逍遥18、被称为先秦散文“叙事之最”,且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的著作是( B )A、尚书 B左传 C、战国策 D、国语三、多项选择题1、周代文学在精神和风格上有这样的特征是( AB )。
A、和谐典雅B、婉而多风C、个性张扬2 、孟子秉有战国时期特有的文化气质( BC )。
A、温文尔雅B、富于激情C、个性张扬3 、《论语》具有的文学特征是( ABD )。
A、表现了人物的形象性格B、语言形象C 、文章以韵文为主D、富于感情4 、《老子》的文学特征是( BC )A、表现了人物的形象性格B、采用了大量的排比对偶句式C 、以韵文为主,韵散结合5、《论语》与《老子》的共同点是( AB )。
A、语录体B、注重情感和形象性C、以韵文为主6、《孟子》的特点是( ABC )。
A、长于譬喻B、气势浩然C、善于类比推理D、文字古奥7、《孟子》与《墨子》的共同点是( AB )。
A、善于类比推理B、语言平易浅易C、重质轻文8、先秦诸子散文主要是( AB )。
A、哲理散文B、政论散文C、抒情散文9、《庄子》大都是用“三言”形式说理,这“三言”是( ABD )。
A、寓言B、重言C、格言D、卮言10、属于《韩非子》的寓言故事的是( ABC )。
A、守株待兔B、郑人买履C、揠苗助长D、郢书燕说11、属于《韩非子》的寓言故事的是( ABC )。
A、滥竽充数B、画鬼最易C、买椟还珠D、五十步笑百步12 、怨刺诗主要保存在( AC )。
A、二雅B、颂C、国风13 、《九歌》中善于用景物来衬托人物的心理状态的是( AC )。
A、《湘夫人》B、《东皇太一》C、《山鬼》14 、屈原的作品内容比较接近的是( ACD )。
A、《九歌》B、《九章》C、《离骚》D、《招魂》15、《桔颂》所表现的精神是( ABD )。
A、独立不迁B、深固难徙C、桀骜不逊D、苏世独立16、屈原之后的楚辞作家有( AB )。
A、唐勒B、景差、C黄伯思17、属于《九歌》的作品是( ACD )。
A、《山鬼》B 、《悲回风》C、《大司命》D、《国殇》18、属于《九章》的作品是( AC )。
A、《怀沙》B、《国殇》C、《悲回风》19 、属于宋玉的作品是( AC )。
A《九辩》B《洛神赋》C《高唐赋》20、有作品流传下来的楚辞作家是( AB )。
A、屈原B、宋玉C、唐勒D、景差四、名词解释1、诗经或者诗三百: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记载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百年间的诗歌作品305篇,另有6篇有目无辞,后因其305篇,称诗三百或诗三百篇是举其成数作其代称。
西汉初年,诗三百被奉为经典,才尊之为诗经。
《诗经》体现了先民最早的文学思维和文学表达,奠定了中国古代诗歌抒情诗的传统。
2、采诗说:关于《诗经》编辑整理的一种说法,汉代班固坚持此说。
其要义在于说周代设采诗之官到民间采集诗歌,献给朝廷以了解民情。
这种说法是否确切,颇有争论。
除此之外,诗经的编辑还有公卿献诗说以及孔子“删诗”说。
3、风、骚:诗经和楚辞的代称。
国风和离骚分别是诗经和离骚的代表性作品,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两座高峰,成为艺术创作的典范。
4、楚辞:战国时,楚国出现的以屈原作品为代表的一种新诗体。
它“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并大量运用语气词“兮”,形式自由,句式多变,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此外也指以屈原为首的楚辞作家的诗歌总集。
5、四家诗: 汉代传授诗经的齐鲁韩毛四家诗说的合称。
后齐鲁韩三家诗亡,毛诗独存。
6、赋比兴:赋就是铺陈直叙,既可以是叙事,也可以是议论抒情。
比就是比方。
兴则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
7、风雅颂:风雅颂是诗经的分类。
风即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
国是地区方域之意。
雅即正,指朝廷正乐,西周王畿的乐调。
雅分为大小雅。
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许多都是舞曲,音乐可能比较舒缓。
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
8、春秋笔法:指春秋作者以一字寓褒贬,在谨严的措词中表现出作者的爱憎。
后来,人们把文笔含蓄蕴藉,带有所谓微言大义并暗寓褒贬的文字,也称为春秋笔法。
9、春秋三传:解释和补注春秋的三部著作《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公羊传》的作者是齐人公羊高。
《谷梁传》的作者是鲁人谷梁赤。
三传中《左传》成就最高,《公羊传》和《谷梁传》都旨在解说春秋的微言大义,历史和文学价值不高。
五、简答1、先秦文学的形态特征。
答:不是纯文学形态文史哲不分、诗乐舞三者紧密结合;集体创作造成原始作者难以辩明与指实。
2、先秦文学流变与先秦文化演变的关系。
答:1、夏商:原始宗教的巫术文化,诗歌与祭祀活动有关,内容述功、颂圣,简短古朴或怨上刺世、申诉痛苦,或抒发爱情、歌咏劳动,运用象征、比兴、白描、叠咏、用韵灵活。
散文文字古奥。
2、西周春秋:礼乐文化,文学和谐典雅,婉而多讽;3、战国:礼崩乐坏,百家争鸣,文学着眼现实,突破春秋时代温文尔雅的文风,多富有个性与激情,文学呈现百花齐放的特征。
清人章学诚《文史通义·诗教上》:“盖至战国而文章之变尽,至战国而著述之事专,至战国而后世之文体备,故论文于战国,而升降盛衰之故可知也。
”3、中国神话蕴涵着怎样的民族精神?答: 1、忧患意识。
2厚生爱民意识。
3反抗精神。
4、神话具有怎样的思维特征?答:1以己观物、以己感物的思维。
2具体、形象的思维。
3思维伴随着浓烈的情感体验。
从以上的特点可以看出,神话思维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性或隐喻性的思维。
5、《诗经》的复叠章法,对充实深化诗歌的主题等方面有何作用?答:《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四句独立成章,其间杂有二言至八言不等。
二节拍的四言句带有很强的节奏感,是构成《诗经》整齐韵律的基本单位。
四字句节奏鲜明而略显短促,重章叠句和双声叠韵读来又显得回环往复,节奏舒卷徐缓。
《诗经》重章叠句的复沓结构,不仅便于围绕同一旋律反复咏唱,而且在意义表达和修辞上,也具有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