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学模拟试题(四)及答案

合集下载

先秦文学练习题和试题

先秦文学练习题和试题

先秦文学练习题和试题练习题一、填空题1、中国古代文学,指的是从先秦时代直到之前的文学。

文学史著作要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上描述演进的历程。

2、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文艺起源于。

中国最早的诗歌是和、结合在一起的。

神话通常以为主人公。

保留神话资料最多的中国古代典籍是、、等。

神话的情节一般表现为:、和法术。

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最初的源头。

2、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收集了西周初年至五百多年间的作品。

《诗经》的体制,可分为、、颂。

《诗经》中的作品最初主要用于、和娱乐。

《诗经》农事诗中最优秀和风诗中最长的一篇是。

全诗以为序,深刻而逼真地反映了西周农人的生活状况,主要采用了的表现手法,而《硕鼠》则主要采用了的表现手法。

从题材上看,《东山》属于一类题材的诗歌,《君子于役》属于一类题材的诗歌。

《采薇》一诗交织着抒发爱国热情和诉说战争生活劳苦等错综复杂的感情,出自。

《诗经》开创了我国文学的优秀传统。

其章法特点和句法特点分别为和。

3、从到战国时期,我国散文由而至成熟。

记载历史事件的在我国散文史上首先成立。

是商周记言资料的汇编,它为后世散文提供了体例,其语言的总体特点是。

是我国第一部历史散文集。

它按记事,具有明确的记事意识和写作义例。

《左传》、《国语》都是具体解说《春秋》具体事件原委的,两者可以互为补充,但两者写作体例不同,前者为,后者为。

而且两者写作特点也不同,《左传》长于,《国语》善于。

《左传》对事件因果关系的叙述,有和的特点。

《战国策》是西汉整理成书而定名的。

突出表现了家的人生观。

《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和《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的主题都是劝谏统治者应。

《战国策》多用寓言来说理,像“”、“”、“”等寓言均出自该书。

4、先秦说理散文的繁荣与密切相关。

《论语》是简单的体散文。

《孟子》是体论辩文。

和的出现,标志着先秦说理散文体制的成熟,《论语》《孟子》《庄子》分别属于先秦说理散文不同发展阶段的著作,其文风特点分别是、和。

先秦文学试题库参考答案

先秦文学试题库参考答案

先秦文学试题库(一)参考答案一、阅读文段,翻译加点的字句,写在括弧内(10分)倘若、没有什么、随后、可有作为、对上、死亡逃荒、活下来、老百姓、头发花白的人、即“未有之”:没有这样的事二、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25分)1、C2、D3、B4、C5、B6、C7、A 8、B 9、D 10、C 11、D 12、C 13、D 14、B 15、B 16、C 17、B 18、B 19、D 20、B 21、C 22、C 23、D 24、D 25、C三、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1、BCD2、ABC3、ACD4、BCD5、AD6、AC7、CD8、BC9、AB 10、ABD四、词语解释(每题3分,共6分)1.风骚①风指《诗经》里的《国风》,骚指屈原所作的《离骚》。

②《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总集。

它们分别是先秦时期北方中原文化和南方楚文化的辉煌结晶,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

故中国文学史上往往将“风”、“骚”并称。

③“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2. 楚辞①屈原首创的一种新诗体,②富于楚地特色,受楚巫风、楚方言、楚方音、楚民歌的影响。

③刘向收屈原、宋玉等人作品和汉代仿“骚”作品辑成专集,遂称《楚辞》。

.五、简述题(每题8分,共16分)1. 孔子删诗说评论:孔子删诗说不可信。

(1)孔子身前常说诗三百的话(2)《左传》引诗顺序与今本诗经大体相同(3)季札入鲁观诗,鲁奏诗顺序与今本诗大体相同,时年孔子八岁。

2.概述冯谖形象:通过例子说明冯谖洒脱不羁、有政治远见、做事果断干练、足智多谋等性格特征。

六、分析题(第一题10分,第二题13分,共23分).1.结合《秦晋殽之战》谈《左传》的文学特色:①故事性强,结构完整。

——蹇叔哭师,王孙满观师、玄高犒师、晋廷论战、皇武子视客馆、文嬴请三帅、阳处父追秦囚、秦穆公素服郊次。

②长于写战争,尤其是大战。

坚持把军事和政治、外交结合起来,侧重写战前筹划,未战而已知胜败,直接写战争的笔墨从简(举例)③记述人物言行,善于抓住要害部分,要言不赘。

先秦文学 试题与答案

先秦文学  试题与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神话一、熟读《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

二、解释:1、神话:上古先民用幻想以不自觉地艺术方式对自然社会生活的解释,用想象表达先民征服自然的强烈心愿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

属于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是原始文学的重要形式,后世文艺的土壤。

2、神话的历史化:把神话看成历史传说。

即把天神下降为人的祖神,把神话当作事实看待,构成一些虚幻的始祖及发展谱系。

在世界其他民族文化史中或多或少均有体现。

三、填空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著作是:山海经2、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

3、中国著名的四大神话是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保存在《淮南子》。

四、简答1、神话所蕴涵的民族精神是什么?体现了深重的忧患意识;具有明确的厚生爱民意识;体现了先民的反抗精神。

2、神话的主要思维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①神话思维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性或隐喻性的思维。

②神话思维具有以己观物、以己感物的特征。

③神话思维是一种具体、形象的思维。

④神话思维伴随着浓烈的情感体验。

五、论述根据你所阅读的神话故事说说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内容(不少于500字)。

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创世神话(盘古开天辟地,这是一则典型的卵生神话,认为宇宙是从一个卵中诞生出来的)、始祖神话(《淮南子•览冥训》女娲补天,显示出她作为宇宙大神的重要地位,女娲不仅有开辟之功,也是人类的创造者)、洪水神话(《山海经•海内经》鲧禹父子治水,集中反映了先民在同大自然作斗争中所积累的经验和表现出的智慧)、战争神话(《史记•五帝本记载》黄帝经过阪泉之战而大胜炎帝,导致了炎黄两大部族的融合,华夏民族由此正式形成)、发明创造神话(后羿是神话传说中弓箭的发明者,也是一个神射手)。

第二章《诗经》一、背诵和默写篇目:《关雎》、《氓》、《采薇》、《蒹葭》。

(完整版)先秦文学试题库参考答案

(完整版)先秦文学试题库参考答案

先秦文学试题答案一、填空:1、没有文字的时代,文学是依靠口耳相传的形式进行传播。

2、中国最初的诗歌是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的。

约在春秋以后,诗歌从乐舞中独立分化出来,专向文学意义和节奏韵律方向发展。

3、先秦伴随文字出现的文学,并非纯文学,而是文学和历史、哲学综合在一起。

4、先秦文学作者经历了巫、史、贵族到士的流变。

作者身份的多样性,使文学在体裁、题材、风格等方面显现出异彩纷呈的特性。

5、上古巫史不分,商周之际,史官从原始宗教中脱离出来,成为新兴文化的代表。

6、夏商文化以原始宗教巫文化最有代表性。

自西周开始,礼乐文化成了主流文化。

7、在所有的古代文献中,以《山海经》最有神话学价值。

8、中国古代创世神话以盘古开天故事最为著名。

女娲的神话主要应是产生于母系社会。

神话形象经历了从动物形、半人半兽形到人形这么一个发展过程。

9、雅颂多为西周时期的作品。

国风多为春秋时期的作品。

雅颂多为 4 句,较少杂言。

《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

《诗经》常见的押韵方式是押韵。

雅颂多出自贵族之手。

10、周族史诗有《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

11、我国散文的萌芽,最早可以追溯到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

我国记言叙事文之祖是:《尚书》和《春秋》。

12、《尚书》是商周时代记言史料的汇编,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

《尚书》文字古奥典雅,唐代韩愈《进学解》中称之为“周诰殷盘、诘曲聱牙。

”13、《左传》的体例是编年史。

《左传》确为先秦“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左传》最擅长写战争。

14、我国第一部国别史是《国语》。

15、《战国策》原名叫国策、国事、事语等等,经刘向整理考订,才定名为战国策。

《战国策》的体例是国别史。

16 、孟子是性善论者。

孟子曾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17、先秦诸子中,《庄子》的章法散漫断续,变化无穷,难以捉摸。

18 、成语“运斤成风”的出自先秦《庄子》。

19 、《庄子》现存 33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

先秦文学试题参考答案

先秦文学试题参考答案

先秦文学试题参考答案一、填空:1、没有文字的时代,文学是依靠口耳相传的形式进行传播。

2、中国最初的诗歌是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的。

约在春秋以后,诗歌从乐舞中独立分化出来,专向文学意义和节奏韵律方向发展。

3、先秦伴随文字出现的文学,并非纯文学,而是文学和历史、哲学综合在一起。

4、先秦文学作者经历了巫、史、贵族到士的流变。

作者身份的多样性,使文学在体裁、题材、风格等方面显现出异彩纷呈的特性。

5、上古巫史不分,商周之际,史官从原始宗教中脱离出来,成为新兴文化的代表。

6、夏商文化以原始宗教巫文化最有代表性。

自西周开始,礼乐文化成了主流文化。

7、在所有的古代文献中,以《山海经》最有神话学价值。

8、中国古代创世神话以盘古开天故事最为着名。

女娲的神话主要应是产生于母系社会。

神话形象经历了从动物形、半人半兽形到人形这么一个发展过程。

9、雅颂多为西周时期的作品。

国风多为春秋时期的作品。

雅颂多为 4 句,较少杂言。

《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

《诗经》常见的押韵方式是押韵。

雅颂多出自贵族之手。

10、周族史诗有《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

11、我国散文的萌芽,最早可以追溯到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

我国记言叙事文之祖是:《尚书》和《春秋》。

12、《尚书》是商周时代记言史料的汇编,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

《尚书》文字古奥典雅,唐代韩愈《进学解》中称之为“周诰殷盘、诘曲聱牙。

”13、《左传》的体例是编年史。

《左传》确为先秦“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左传》最擅长写战争。

14、我国第一部国别史是《国语》。

15、《战国策》原名叫国策、国事、事语等等,经刘向整理考订,才定名为战国策。

《战国策》的体例是国别史。

16 、孟子是性善论者。

孟子曾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17、先秦诸子中,《庄子》的章法散漫断续,变化无穷,难以捉摸。

18 、成语“运斤成风”的出自先秦《庄子》。

19 、《庄子》现存33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

先秦文学模拟试题及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先秦文学模拟试题及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先秦文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先秦文学模拟试题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1.保存我国古代神话最多的一部古籍是《》。

2.《诗经·大雅》中的《公刘》一首记叙了周族的酋长公刘率领周人自邰至()的大迁徙的历史。

3.《诗经》章法最明显的特色是()。

4.所谓春秋三传是《左传》、《公羊传》和《》,古人认为它们都是阐释《春秋》的作品,故有此称。

5.我们所熟悉的寓言故事,如《庖丁解牛》、《邯郸学步》等都出自《》。

6.诗人屈原在其诗《》中写道:“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表明了自己誓死坚持理想、保持高尚人格的决心。

7.一般认为《招魂》是为招()之魂而作。

8.被认为是第一篇比较成熟的骈体的作品是《____》。

9.《汉书》由纪、____、志、传四部分组成。

10.乐府原是古代____的名称。

11.相和歌辞中的《东门行》、《妇病行》、《孤兒行》表现的都是()的疾苦。

12.《古诗十九首》多数是写()的乡情和思妇的闺愁。

13.秦嘉有《》三首。

14.“三曹”是()、()和()。

15.郭璞的代表作是《》19首。

16.陶渊明的散文最著名的是《》和《》。

17.“天际识归舟,()”二句为谢眺诗《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中的名句。

18.在南朝民歌中,《》篇幅最长,艺术成就最高,属《乐府诗集》的歌辞。

19.南北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作者是()。

20.齐梁时代,沈约将四声的知识运用到诗歌的声律,提出()之说。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1.《诗经》全集分为()部分。

A、三B、五C、六2.《春秋》具有鲜明的倾向性和严谨的笔法,称为()。

A、佶屈聱牙B、兢兢业业C、春秋笔法3.《论语》是一部()著作。

A、语录体B、编年体C、国别体4.屈原的作品篇目最早见于()。

A、《史记》B、《诗经》C、《汉乐府》5.我国最早的一篇文学专论,提出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观点是()。

A、《与杨德祖书》B、《典论·论文》C、《诗品》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语出自陶渊明的()。

中国文学史习题与参考答案先秦文学

中国文学史习题与参考答案先秦文学

中国文学史习题与参考答案先秦文学一、填空1.――――――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2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嫦娥奔月,都保留在《淮南子》中。

3神话"鯀禹治水"、"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出自《―――――――》。

4在先秦诸子著作中,《――――――》中援引神话最多,自称"寓言十九",其中有些寓言即是神话。

5,――――和《周易》卦爻辞中的韵语,是有文字记载的古代诗歌的萌芽。

6《―――――》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收录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共――――――篇。

7《诗经》最初只称为诗或诗三百,到汉代儒家著作被奉为经典才称为《诗经》,不过《诗经》被称为经始见于《――――》。

8《诗经》中有6篇――――――,有目无辞。

9《诗经》中被认为是周民族史的作品有《生民》、《公刘》、《绵》、《皇矣》、《----》五篇。

10."风"又称"国风",共―――――篇,是15个地方51 歌谣,称为"十五国风"。

I. 神话2后羿射日3山海经4庄子5甲辞6诗经305 7庄子。

天运8笙诗9大明10. 16011 ―――――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

12.《诗经》表现出的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后人概括为“―――――――”,精神,影响了后世诗人的创作。

13."四始"说是司马迁在《史记》里提出的,他以《------》为《国风》之始,《鹿呜》为《小雅》之始,以《叙王》为《大雅》之始。

以《清庙》为《颂》之始。

14.南宋朱熹集宋代《诗经》研究之大成的著作是《――――――》。

先秦文学部分试题答案解析

先秦文学部分试题答案解析

先秦文学部分试题答案解析一、名词解释1.神话: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释,用虚幻的想象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

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武库。

2.《山海经》:是一部与巫术有关的古代地理著作,作者不详,约成书于战国时,秦汉时又有增补。

共18卷,以记载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为主,兼及民俗、物产、医药、巫术、祭祀等,尤其是保存了大量上古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黄帝杀蚩尤、鲧禹治水等,是我国先秦保存神话最多的古籍,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3风雅颂:是《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也是根据地域和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

风也叫国风,是带有诸侯各国地方特色的乐歌,共有十五国风,160篇,多是民歌,少数是贵族作品。

雅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歌,分大雅、小雅。

大雅31篇,多朝会宴享之作;小雅74篇,多个人抒情之作。

雅诗中也有部分民歌。

颂是王室宗庙祭祀或举行重大典礼时的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三颂,共40篇。

4.赋、比、兴:《诗经》标志性艺术手段。

赋就是把诗人的情志或引用对象铺陈直叙出来;比就是比喻;兴就是起兴、发端,一般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它可以跟诗歌所抒发的情思有关,也可以无关。

赋比兴后来成为我国诗歌创作的一种基本手法。

5.四家诗:指汉初出现的传授《诗经》的齐人辕固、鲁人申培、燕人韩婴、赵人毛苌四家诗。

前三家属“今文诗”,西汉时立于学官,分别亡于三国、西晋和宋时。

《毛诗》属“古文诗”,东汉时立于学官,训诂多用《尔雅》,事实多本《左传》,流传至今。

6.春秋三传:《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并称春秋三传。

但是,《公羊传》和《谷梁传》纯用义理解释《春秋》,而《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

只是后人将它与《春秋》配合后,可能做过相应的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秦文学模拟试题(四)及答案
先秦文学模拟试题(四)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
1、《弹歌》见于东汉人赵晔的《》卷九。

2、“与日逐走”的神话人物叫()。

3、《诗经》中的“风”共有()篇。

4、《诗经卫风·硕人》一篇用一连串的比喻描写一个贵妇人说:“手如柔荑,()。

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5、《左传》又名《》,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学巨著。

6、晋文公早年流亡之事记载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里。

7、“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是屈原的《》一诗中的句子。

8、屈原一生共被流放两次,第一次是被楚怀王流放到()地区。

9、《论贵粟疏》是()写给文帝的一篇奏疏,文章中心是阐述强本抑末的主张。

10、《史记》的人物传记有分传,有()传。

11、汉乐府民歌最基本的艺术特色是叙事性。

《》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

12、《陌上桑》表现了女主人公()巧对使君的机智。

13、《古诗十九首》的抒情主人公绝大多数都在诗中直接出现,《》是个例外。

14、五言诗在语音结构上一般为“()”节奏。

15、建安时期重要的作家有“三曹”、“七子”和女诗人()。

16、左思的《咏史》诗主要反映寒门知识分子与()的矛盾。

17、“少无适俗韵,性本爱山丘”出自陶诗《》。

18、宋初的()是第一个大力写山水诗的人。

19、《恨赋》和《别赋》的作者是()。

20、大量运用()语,是南朝民歌尤其是吴歌的显著特点。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春秋》记史实,用精微的语言寄寓是非褒贬,称为()。

A、革故鼎新
B、微言大义
C、见微知著
2、风、雅、颂、赋、比、兴被称为《诗经》()。

A、六义
B、六章
C、六种
3、《九歌》共有()篇。

A、9篇
B、10篇
C、11篇
4、从散体大赋转向抒情骈体小赋的标志性作品是()。

A、《归田赋》
B、《二京赋》
C、《鵩鸟赋》
5、“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二句出自乐府诗()。

A、《上邪》
B、《饮马长城屈》
C、《东门行》
6、最早采用“赋”的体裁写成的文学理论专著《文赋》,其作者为()。

A、陆云
B、陆机
C、左思
7、陶渊明诗歌中继承了阮籍、左思传统的是()。

A、田园诗
B、山水诗
C、咏怀、咏史诗
8、西汉末,东汉初的作家()开始将小说作为一种文学样式著录于史书,并把写小说的人称作小说家。

A、班固
B、王充
C、桓谭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战国策》又可称为()。

A、《国策》
B、《国事》
C、《短长》
D、《事语》
E、《长书》
2、下列属于宋玉作品的是()。

A、《九辨》
B、《风赋》
C、《神女赋》
D、《九歌》
E、《招魂》
3、《陌上桑》写了()。

A、一位已婚女子对爱情的捍卫
B、男子的负心
C、女主人公的惊人美貌
D、太守对民女的强行霸占
E、女主人公斗争的智慧
4、下列作品与作者中,不正确对应包括()。

A、孔融《论盛孝章书》
B、刘桢《饮马长城窟行》
C、陈琳《七哀诗》
D、曹操《龟虽寿》
E、蔡琰《悲愤诗》
5、谢灵运诗歌的明显缺点是()。

A、大多未构成浑融的意境
B、过于繁缛
C、语言晦涩
D、拘泥声病
E、构思单调
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颂是在以朝廷为代表的各级官府宴饮时演奏的官乐。

()
2、《楚辞》本意是楚地的歌辞。

()
3、“因缘”、“境界”、“世界”等词都是外来语中的音译词。

()
4、“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出自庾信的《拟行路难》其六。

()
5、陈释智匠《古今乐录》对《木兰诗》已有著录,故其产生时代当在陈代时。

()
五、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民本思想
2、正始文学
3、宫体诗
六、简答题(每题7分,共14分)
1、简析《烛之武退秦师》外交辞令的特色。

2、《桃花源诗并记》为什么千百年来深受人们喜爱?
七、论述题(15分)
举例说明谢灵运与谢眺山水诗在艺术表现上的不同特点。

先秦文学模拟试题(四)答案
一、填空题
1、吴越春秋
2、夸父
3、160
4、肤如凝脂
5、左氏春秋
6、晋公子重耳之亡
7、哀郢
8、汉北9、晁错10、合
11、孔雀东南飞12、罗敷13、迢迢牵牛星
14、二三15、蔡琰16、士族豪门
17、归园田居18、谢灵运19、江淹20、双关隐语
二、多项选择题
1、C
2、A
3、C
4、A
5、B
6、B
7、C
8、A
三、多项选择题
1、ABCDE
2、ABC
3、ACE
4、BC
5、ABE
四、判断题
1、错
2、对
3、对
4、错
5、错
五、名词解释(要点提示)
1、民本思想
①人与神关系上更重视人
②民君关系上更重视民
③从统治者利益出发
2、正始文学
①指曹魏后期文学
②着重表现政治高压下的灵魂内在的矛盾
③感情慷慨激昂而表现得隐晦曲折
④色调暗淡、声音低沉、庄思想色彩
⑤以阮籍、嵇康为代表
3、宫体诗
①梁简文帝萧纲为太子时,带头写起一种以宫廷生活为主要内容的,风格轻艳的诗歌,号为“宫体
②以艳情、咏物居多
③内容空虚贫乏
④形式上多采用新体
六、简答题(要点提示)
1、简析《烛之武退秦师》外交辞令的特色。

参见课件《第三讲》和教材有关内容
2、《桃花源诗并记》为什么千百年来深受人们喜爱?
①写出了一个田园牧歌式的美好社会
②所虚构的世外桃园凝聚了封建时代广大人民的愿望
七、论述题(要点提示)
1、举例说明谢灵运与谢眺山水诗在艺术表现上的不同特点。

二谢山水诗的不同之处在于:
①大谢以富艳著称,善于以繁缛精丽的词采,刻划景物笔笔不漏。

其诗如芙蓉出水,天生丽质;小谢以清俊见长,善于以清约简略的笔法,淡淡勾勒山光水色,类似素描,其诗如人工园林,匠心独运。

②大谢山水诗多取材于名山佳境,并程度不同地带有“玄言”色彩,小谢则是以山水笔法来作都邑诗,差不多已完全摆脱了玄言诗的影响。

所作小诗, 模仿南朝乐府民歌, 语言精炼, 情味隽永, 对唐代律诗和绝句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③谢朓一方面继承著谢灵运的山水诗风, 有些诗颇有摹仿谢灵运的痕迹。

但他运用著新起的声律, 所以他的诗风显得清丽, 较少繁芜词句和玄言的成分, 和谢灵运的富艳精工, 典雅厚重颇有不同。

在山水诗的描写上, 他没有谢灵运那种苦心刻划的痕迹, 在声律与辞藻的运用上, 善於鎔裁, 而不流於轻靡, 因此诗歌能保持清绮俊秀的风格。

特色是善於精鍊字句, 善於描写自然景象。

④谢朓的诗情虽好, 但才力稍逊, 和谢灵运一样, 存在“有句无篇”的缺点, 佳句很多, 佳篇颇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