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中考地理专题试题训练四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2019年中考地理复习课件 陆地和海洋(含2018各地中考精题)

考查要点 考 纲 解 读 知 识 目 标 识记 理解 运用 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 √ 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 的地理分布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 √ 运动和变化之中 知道板块构造学说,世界著名山系 √ 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重点考查考生运用世界地图的能力 (如:大洲和大洋的分布、洲界等)
海陆的变迁
考 点 突 破
(3)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和澳大利亚大陆属于印度洋板块。 (4)冰岛位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新西兰南北二岛 位于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是由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 撞和张裂而形成的。在板块张裂的地区,常形成裂谷和海洋, 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就是这样形成的。在板块相撞挤压的
相背运动
相对运动
典 题 精 析
【解析】第1题,地球由六大板块构成,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
地带,地壳活动频繁,多火山、地震灾害,在板块内部较稳 定。据图判断,该地发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地处板块交界处, 地壳活动频繁,多火山、地震灾害。 第2题,当发生地震时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立即从窗户跳出逃
生。躲避在狭小坚固的空间、拿书包等物护住头部紧急撤离
①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 雅山脉的形成 ②东非大裂谷、红海的形 成与变化 ③大西洋的扩张
①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不是整体一 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 板块构造 ②各大板块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 学说 ③板块内部比较稳定,边缘交界处比 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考 点 突 破
考点二
1.沧海桑田
(1)现象: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是不断变迁的。 (2)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主要 原因,此外人类的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3)举例:今天的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过去曾 经是海洋。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

一、陆地和海洋选择题1.关于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A. 地球表面有三分海洋,七分陆地B. 地球表面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C. 地球表面有六块相互连着的大洲D. 地球上有彼此不相连的四个大洋【答案】 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球上海陆分布特点。
A、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上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29%,地球表面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故错误;B、地球表面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正确;C、海洋是彼此相连的,陆地被分割成七个大洲,被海洋所包围,故错误;D、地球上四个大洋彼此相连,故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地球表面是由陆地和海洋构成,陆地占29%、海洋占71%,即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
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片陆地。
这些基础考点要求学生牢记并熟练运用。
2.读图“世界海陆分布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大洋洲的面积最大B. 北冰洋是世界最大的大洋C. 亚欧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D. 赤道穿过非洲中部【答案】 D【解析】【分析】由图中海陆分布图可以看出,大洋洲的面积是最小的,亚洲面积最大;北冰洋是世界最小的大洋,最大的海洋是太平洋;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赤道穿过非洲中部。
故答案为:D【点评】七大洲按面积从达到小的排列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四大洋面积按从大到小的排列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 2019年4月1 8 日1 3时01分在我国台湾省花莲县海域(北纬24.02度.东经121.65度)发生6.7级地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地震是因为下列哪两个板块的挤压碰撞产生的()A.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B.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C. 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D. 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2)地震来临时,教室里的学生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A. 一直躲在教室里,等待救护人员救援B. 立即从窗户处外跳逃生C. 各自立刻跑向室外D. 护头下蹲并躲在桌子旁边,震动暂停后快速撤离【答案】(1)A(2)D【解析】【分析】(1)我国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台湾省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多火山,地震;A符合题意。
2019年中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陆地和海洋

2019年中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陆地和海洋
1.(2019·浙江丽水中考)如图为竖版世界地图的一部分。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甲地位于东半球的世界最大海洋上
B.乙地的生产生活景观垂直变化显著
C.丙所在洲和亚洲都以黄色人种为主
D.甲、乙、丙三地都有相似的温带景观
2.(2019·山东临沂中考)2018年7月20日至9月26日中国圆满完成第九次北极科学考察。
据“北半球图”,环绕北冰洋各大洲①②③的名称正确的是()
A.北美洲、亚洲、欧洲B.非洲、亚洲、北美洲
C.欧洲、北美洲、南美洲 D.亚洲、北美洲、南美洲
(2019·四川广安中考)读图,回答3-4题。
- 1 -。
2019年中考地理 微测试系列专题02 陆地与海洋(含解析)

2019年中考地理微测试系列专题02 陆地与海洋(含解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福建漳州卷)地理)读图“北美洲沿40°N的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1.北美洲的地势特征是()A.南北高,中间低 B.南高北低C.东西高,中间低 D.东高西低2.北美洲西部山地的形成原因是()A.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B.美洲版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C.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D.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答案】1.C2.B考点:本题考查北美洲地区的有关知识.(2015届湖北省鄂州市吴都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综地理试卷)读世界板块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
3.图中A处为喜马拉雅山脉,关于其成因,正确的解释是( ) A.太平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B.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C.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D.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B.印度半岛和阿拉伯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C.太平洋周围出现许多海沟,预示着太平洋正处在消亡期。
D. 由板块运动方向可知,未来地中海面积将会逐渐扩大【答案】3.D4.D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板块构造学说。
(2014-2015学年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第一学区七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读下图“板块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5.图中地壳较为稳定的地点是()A. ① B.② C.③ D.④6.日本地震频发的原因是()A.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张裂处B.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处C.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处D.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处【答案】5.D6.B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海陆的变迁。
(2015届山东省学业水平模拟考试4地理试卷)2012年印度尼西亚、墨西哥、美国等国家接连发生6级以上地震。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7.在探究地震发生规律时,最需要的两幅地图是①世界地形图②世界气候图③六大板块的划分及运动示意图④世界火山和地震分布图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②④8.目前研究表明,地震存在明显的A.发生时间规律 B.震级大小规律C.空间分布规律 D.震源深浅规律【答案】7.C8.C考点:本小题考查地震的有关知识.9. (2015届山东省学业水平模拟考试4地理试卷)赤道穿过的三个大洲是()A.亚洲、非洲、欧洲B.亚洲、非洲、南美洲C.欧洲、大洋洲、南极洲D.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欧洲的最低纬度是北纬37°,所以赤道没有穿过欧洲,而北美洲最低到北纬12°,赤道也没有穿过北美洲,而南极洲全部位于南半球,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赤道穿过的大洲.10. (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黑龙江齐齐哈尔卷)地理)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有关此次地震的成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处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地带B.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C.地处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D.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答案】D考点:本题考查我国西南部易发生地震的原因.11、(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黑龙江齐齐哈尔卷)地理)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A、回归线B、赤道C、极圈 D 、本初子午线【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南北半球以赤道即0度经线为界,上北下南,回归线是温带与热带的分界线,极圈是温带与寒带的分界线,而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南北半球的分界线.12、(2015届山东省学业水平模拟考试4地理试卷)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叫()A、岛屿B、半岛C、海湾D、大陆【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陆地伸入海洋的部分称为半岛,是由一面与陆地相连,其余三面靠海,而岛屿是四面环海,大陆是面积广大的陆地,海湾是一片三面环陆的海洋,另一面为海,有U形及圆弧形等,通常以湾口附近两个对应海角的连线作为海湾最外部的分界线,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半岛的概念.13、(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黑龙江齐齐哈尔卷)地理)下面四个大洲面积最大的是()A、大洋洲B、欧洲C、非洲D、北美洲【答案】C考点:本题考查非洲的面积.14、(2015届山东省学业水平模拟考试4地理试卷)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岛屿、半岛是()A、亚欧大陆、格陵兰岛、阿拉伯半岛B、非洲大陆、台湾岛、朝鲜半岛C、南极大陆、大不列颠岛、印度半岛D、北美洲、加里曼丹岛、中南半岛【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是包含亚洲与欧洲两个大洲于一体的亚欧大陆,面积将近5000万平方千米,最大的岛屿是位于北美洲的格陵兰岛,面积达到217万平方千米,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面积达300万平方千米,故选A.考点:本题考查地球上最大的大陆、半岛和岛屿.15.(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黑龙江齐齐哈尔卷)地理)世界最小的洲和最小的洋的分别是()A、大洋洲、北冰洋B、大洋洲、印度洋C、欧洲、印度洋D、南美洲、印度详【答案】A考点:本题考查地球上面积最小的洲和海洋.二、非选择题16.(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黑龙江齐齐哈尔卷)地理)读下面的世界六大板块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世纪金榜】2019年中考真题汇编:海洋和陆地

(2019·泰安学业考)下图为联合国徽章示意图。
读图完成4、5题。
4.联合国徽章图案( )A.是从南极上空俯视的世界B.经纬线由8条直线和五个同心圆组成C.所示区域为北半球D.纬度范围为60°S~60°N5.联合国徽章所示( )A.地球上陆地面积与海洋面积相当B.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C.热带地区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D.四大洋之间没有相互联通【解析】4选B,5选C。
本题组考查经纬网的判读和世界海陆的分布。
第4题,通过海陆分布可知,该图中心为北极;图中经纬线是由8条直线和5个同心圆组成;图中纬度范围为60°S-90°N,跨南北半球。
第5题,地球上的海陆分布,无论怎么划分,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热带地区陆地少,海洋面积大;地球上的四个大洋,彼此连在一起。
(2019·温州学业考) 下图为竖版世界地图的一部分。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甲地位于东半球的世界最大海洋上B.乙地的生产生活景观垂直变化显著C.丙所在洲和亚洲都以黄色人种为主D.甲、乙、丙三地都有相似的温带景观【解析】选B。
本题考查大洲大洋的分布以及各大洲的地理特点。
甲地位于印度洋,世界最大海洋是太平洋。
乙地位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垂直景观变化显著。
丙地位于非洲北部,以白种人为主,甲地位于热带,应是热带景观,丙地虽然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但是位于撒哈拉沙漠上,应是热带沙漠景观。
(2019·滨州学业考)地图是地理学的语言,几乎所有的地图在绘制时都需要对真实的地表做一定扭曲。
下图“戴马克松地图”,能有效地控制绘制时产生的扭曲。
结合下图完成2、3题。
2.关于图中大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面积最大的洲B.⑤位于西半球C.④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洲D.⑥位于⑤的南侧3.以人工运河为界的大洲有(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⑥【解析】2选A,3选C。
本题组考查世界的海陆分布。
第2题,图中所示①为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⑤是非洲,主要位于东半球;④是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是亚洲;⑥是大洋洲,位于非洲的东南方。
专题4陆地和海洋(专项训练)

聚焦·2022·中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4 陆地和海洋(专项训练)班级姓名一、选择题读东西半球图,如图,根据材料,完成下面12小题。
1.世界陆地主要分布在()A.东半球、南半球B.东半球、北半球C.西半球、南半球D.西半球、北半球2.甲表示的大洲是()A.亚洲B.非洲C.北美洲D.南美洲【答案】1.B 2.B【解析】1.从半球位置来看,世界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
故选B。
2.由图可知,图中甲大洲全部位于东半球,赤道穿过中部,是世界第二大洲—非洲,亚洲大部分在北半球,北美洲全部位于北半球,南美洲位于西半球,故选B。
我们生活的地球,从太空看是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水球”,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在南半球和西半球。
下图为四个大洲的大陆轮廓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35小题。
3.据图所示轮廓形状基本能够吻合的大陆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印度洋周围的大洲有()A.①②B.①④C.②④D.②③5.关于图3中四个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大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B.②大洲是世界上发达国家最多的大洲C.③大洲与④大洲位于同一板块D.④大洲纬度较低,气候温暖湿润【答案】3.B 4.B 5.A【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大洲分布的相关知识点。
3.①为亚洲,图中没有包含日本群岛、台湾岛及东南亚等区域的岛屿,②为北美洲、③为南美洲,基本与其实际轮廓符合,④为非洲,没有包含马达加斯加岛,所以综上②③与所示轮廓形状基本能够吻合,符合题意、排除①④。
故选B。
4.印度洋是世界的第三大洋,位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极洲之间,所以印度洋周围的大洲是①亚洲、④非洲,①④符合题意;②为北美洲、③为南美洲,不在印度洋周围,排除②③。
故选B。
5.①为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A项符合题意;②为北美洲,欧洲是世界上发达国家最多的大洲,排除B项;③大洲为南美洲、④大洲为非洲,两个大洲位于不同板块,排除C项;非洲分布有大面积的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整体上看气候并不是温暖湿润的,排除D项。
地理中考专题训练和答案解析(珍藏版):海洋和陆地

专题03 海洋和陆地★★基础闯关★★1.有关世界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三分海洋,七分陆地B. 东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西半球的陆地面积C. 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D. 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2.地球表面有陆地也有海洋,关于世界海陆分布叙述正确的是()A. 三分海洋七分陆地B.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C. 北极地区是陆地D. 南极地区是海洋3.关于地球海陆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A. 南极是陆地,北极是海洋B. 陆地集中分布在南半球C. 海洋集中分布在北半球D. 陆半球陆地多于海洋4.观察下面世界海陆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1)地球海陆分布很不均匀,从半球看,世界陆地主要分布在( )A. 北半球和西半球B. 南半球和东半球C. 北半球和东半球D. 南半球和西半球(2)图中ABCD,代表大洋洲的是( )A. A洲B. B洲C. B洲D. D洲(3)图中①②③④四大洋中,代表大西洋的是( )A. ①B. ②C. ③D. ④(4)A洲和B洲的分界线是( )A. 巴拿马运河B.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和土耳其海峡C. 苏伊士运河D. 白令海峡5.不属于亚洲与其他大洲分界线的是()A. 巴拿马运河B. 白令海峡C. 乌拉尔山脉D. 土耳其海峡6.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按①、②、③的数字顺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B. 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C.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D. 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2)图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亚洲B. 大洋①将缩小,大洋②将扩大C. A为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D. 地球表面以海洋为主,陆地主要集中在南半球7.下图中①②③④代表某大洋两岸的四块陆地。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某大洋是指()A. 太平洋B. 印度洋C. 北冰洋D. 大西洋(2)①②③④四块陆地中温带陆性气候面积最大的分布区是()A. ①B. ②C. ③D. ④8.亚洲与北美洲的洲界线、俄罗斯与美国的国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三线”穿过的海峡是()A. 白令海峡B. 土耳其海峡C. 马六甲海峡D. 直布罗陀海峡9.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A. 巴拿马运河B. 苏伊士运河C. 白令海峡D. 土耳其海峡10.下列地点不属于亚洲与欧洲分界线的是( )A. 乌拉尔山脉B. 大高加索山脉C. 里海D. 巴拿马运河11.读下面四个大洲的轮廓图,回答下列各题。
《海洋与陆地》2019年中考真题汇编

《海洋与陆地》2019年中考真题汇编(2019年广安学业考)读下图,回答1—3 题。
1.图中①表示的大洋是()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2.图中②和③两个大洲的分界线是()A.巴拿马运河B.白令海峡C.苏伊土运河D.乌拉尔山3.下列关于世界海陆分布和变迁的叙述,正确的是()A.概略地说,地球表层是“七分海洋,三分陆地”B.从太空中看到的地球更像一个“陆球”C.世界海陆均匀分布D.地球岩石圈由七大板块拼合而成,各板块处于静止状态【答案解析】1选A, 2选C, 3选A。
图中①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②是非洲,③是亚洲,两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地球上海陆分布不均匀,海洋占71%陆地占29%。
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所以从太空看地球像个水球,各板块处在不停运动当中。
考点:考查地球上的海陆分布。
4.(2019年连云港学业考)读航行路线图,轮船从连云港出发,经白令海峡进入()A.太平洋 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答案解析】选D。
江苏连云港位于太平洋,从太平洋经过白令海峡进入北冰洋。
考点:考查海陆分布特点。
(2019年武威学业考)读东半球示意图,完成5、6题。
5.图中甲乙两大洲的地现分界线是()A.白令雨峡B.直布罗陀海续C.巴拿马运可D.苏伊土运河6.图中全部分布在东半球的大洋是()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答案解析】5选D,6选C。
第5题,甲是亚洲,乙是非洲,亚非之间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第6题,图中四个大洋中,太平洋、北冰洋跨东西半球,大西洋完全在西半球,印度洋完全在东半球。
考点:考查大洲和大洋之间的分界线及海陆分布特点。
(2019年定西学业考)读西半球示意图,完成7、8题。
7.甲、乙两大洲的分界线是()A.巴拿马运河B.麦哲伦海峡C.德雷克海峡D.苏伊士运河8.图中丙、丁所在大洋分别是()A.大西洋、印度洋B.太平洋、大西洋C.北冰洋、印度洋D.太平洋、北冰洋【答案解析】7选A,8选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一、单选题 1. 认真观察下列四种视角的海陆分布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世界海陆比例是三分海洋,七分陆地 B. 东半球的陆地面积小于西半球的陆地面积 C. 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D. 四幅图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2. 图是海底地形剖面示意图,海底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哪个区域(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 下列海峡既沟通了两大洋,又是两大洲分界线的是( )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由广东的广州、深圳、珠海等9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粤港澳大湾区,具备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基础条件。结合下图,完成下列题。 4. 下列有关世界四大湾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四大湾区海运交通便利 B. 四大湾区矿产资源丰富 C. 四大湾区地处中低纬沿海地区 D. 四大湾区有三个在太平洋沿岸,一个在大西洋沿岸
5. 下列有关湾区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经济发达 ②以首都为中心 ③便捷高效的交通系统 ④多元包容的文化氛围 ⑤以重工业为主
A. ①③④ B. ③④⑤ C. ①②③ D. ①④⑤ 美国西南部的约塞米蒂国家公园中的酋长岩是全球最大的花岗岩独石,马尾瀑布从914米高的崖顶跌落,甚为壮观。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6. 高大的酋长岩 A. 由火山喷发形成 B. 发生过变质作用 C. 有典型层理构造 D. 曾经历地壳上升
7. 受温度变化影响,经常有石块从崖面上崩落,这种地质作用是 A. 风化作用 B. 侵蚀作用 C. 搬运作用 D. 沉积作用 8. 下列探索中体现了“观察发现——大胆假设——寻找证据””这一过程的是()。 A. B.
C. D. 9. 下列哪种现象不能说明大陆漂移() A. 非洲西海岸和南美洲东海岸的轮廓相吻合 B. 大西洋两岸大陆的岩石、古老地层都有很多相似性 C. 喜马拉雅山每年以一定的高度在变化 D. 人们在南极地区发现了大量的煤
10. 如图为“东南亚及其附近板块分布示意图”,读后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马六甲海峡是沟通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咽喉” B. 东南亚地势北高南低,呈现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表形态 C. 印度尼西亚有“火山国”之称,全部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D. 火山喷发的火山灰和熔岩流破坏田园、建筑物,还可能引发地震,有害无利 读某大洲沿40°N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两题。 11. 根据你的判断,该大洲的名称为__,该地形具体在__境内( ) A. 亚洲、中国 B. 南美洲、巴西 C. 北美洲、美国 D. 非洲、埃及
12. 据图判断,太平洋沿岸地势高的原因是太平洋沿岸( ) A. 属板块碰撞挤压地带 B. 降水多,流水冲刷作用强 C. 风力搬运作用强 D. 沿海地带深受海浪侵蚀
13. 下图是鼓浪屿西南沙滩上屹立着的一块巨岩,中间有一个大岩洞,潮涨潮落,海浪拍打这个岩洞时,发出咚咚声响,俨如击鼓,人们称它为“鼓浪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形成鼓浪石的地质作用以及其附近沙滩的形成分别是因为() A. 海水侵蚀 海水沉积 B. 风化 流水侵蚀 C. 冰川侵蚀 流水侵蚀 D. 流水侵蚀 海水沉积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4. 关于图示地区各处岩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处岩石与②处岩石相接触,使②处岩石变质 B. ②处可能分布丰富石油资源 C. ③处岩石埋藏较浅,易发生变质作用 D. ④处岩石不可能有化石
15. 关于图示地区地貌的分析,正确的是() A. 甲处是风力侵蚀形成的谷 B. 乙处是内力作用形成的山 C. 丙处是地壳断裂下陷形成的谷 D. 丁处是火山喷发形成的山
二、综合题 16. 下图是竖版世界海陆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某地(75°E,30°S)处于__________洋中。 (2)图1 中,A、B两地更早迎来日出的是_______地。 (3)红海(见图2)处于_________板块和_______板块的交界处,未来会逐渐扩张。
(4)图1中,③、④两大洲的分界线为________________。 (5)沟通北冰洋与太平洋的海峡,同时也是_________两大洲的分界线。(填数字) (6)竖版地图能更直观地展示两极地区的国家、地区的位置关系。读图可知,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___________。(填名称)
17.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2018年9月28日,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北部(图1)发生7.4级强烈地震,此后又发生了多次余震,随后引发大规模海啸,在印度尼西亚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此次地震、海啸灾害后,火山也频繁喷发,可谓祸不单行。
印度尼西亚是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这是为什么呢?为寻找答案,某校初二年级的学生结合“海洋和陆地的变迁”这节内容展开了研究。 (1)同学们开展研究需要的地图有______(双项选择)。 A.印度尼西亚气候图 B.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分布图 C.世界六大板块分布图 D.印度尼西亚交通图 (2)通过研究,同学们了解到印度尼西亚火山、地震频发的主要原因是其位于______ 板块、______板块和______板块的交界处,下列箭头能正确反映图2中三 位同学演示板块运动方向的是______(双项选择)。 板块构造学说可以较好地解释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同学们发现印度尼西亚处于______ 火山、地震带和______ 火山、地震带的交汇处。 (3)下面是同学们学习板块构造学说后整理的笔记,其中有些错误表述。请从中挑出三处。
示例:错误:平均分成六大板块 错误1:______ 错误2:______ 错误3:______ (4)通过学习,同学们尝试完成海陆变迁的结构图,请你将相应内容的字母填入正确的框内,将其补充完整。
A.自然原因 B.海平面下降 C.填海造陆 (5)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还引发了以下争论: A同学说:这次地震一定会造成海陆变迁。 B同学说:这次地震不一定会造成海陆变迁。 你同意哪位同学的观点,并阐述理由。______。 (6)通过“海洋和陆地的变迁”一节的学习,你认为我国是否是地震多发的国家,并说明理由。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
解: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A错误; 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东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西半球的陆地面积,B错误; 任何两个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的面积大于陆地,C错误、D正确。 故选:D。
2.【答案】A 【解析】
解:从海底地形剖面示意图看出,①处是陆地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坡度较缓,为大陆架,②处是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为大陆坡,③处是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为海沟,④处是大洋中新海底诞生的地方,为大洋中脊.海底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大陆架上.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3.【答案】C 【解析】
解:大洲之间往往以山脉、河流、湖泊、运河、海峡等地理事物为分界线。读图可知,①是直布罗陀海峡,是非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地中海和大西洋;②是白令海峡,是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太平洋与北冰洋;③是德雷克海峡,是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太平洋与大西洋;④是马六甲海峡,沟通了太平洋与印度洋,不是洲界线。 故选:C。
4.【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海湾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形信息能力及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熟练掌握海湾的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读图可知,四大湾区都位于北回归线附近,中低纬沿海地区,海运交通发达,东京、粤港澳、旧金山湾区在太平洋沿岸,纽约湾区在大西洋沿岸。粤港澳湾区蕴含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但总量并不是很丰富。所以B错误,但符合题意,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分析】 本题考查海湾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形信息能力及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熟练掌握海湾的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①项,四大湾区都处于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故①正确。②项,只有东京湾区是以首都为中心。故②错误。③项,都有便捷高效的交通系统,方便对外贸易。故③正确。④项,对外接触频繁,能够接收来自国外的多元文化,逐渐形成多元包容的文化氛围。故④正确。⑤项,四大湾区都不是以重工业为主。故⑤错误。综上所述,本题应选择①③④,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6.【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高中地理知识中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做题的关键是图文结合,熟记岩石的分类即可。 【解答】 A.据材料可知酋长岩是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没有喷出地面。故A错误。 B.花岗岩属于岩浆岩,不是变质岩,而B选项当中说的是变质作用。故B错误。 C.花岗岩属于岩浆岩,没有层理构造。故C错误。 D.酋长岩是花岗岩,它属于侵入型岩浆岩,材料当中该岩石海拔很高,说明经历了地壳上升。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 本题考查高中地理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中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做题的关键是熟记外力作用。 【解答】 据题可知,崖顶岩石掉落主要是因为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因而可以推断主要是风化作用,故A正确,BCD都错。 故选A。
8.【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大陆漂移假说的提出过程,读图解答即可。魏格纳对大陆漂移的研究源于一次偶然的发现,魏格纳在偶然翻阅世界地图时发现:大西洋的两岸——欧洲和非洲的西海岸遥对南北美洲的东海岸,轮廓非常相似,这边大陆的凸出部分正好能和另一边大陆的凹进部分凑合起来,他坚信这不是巧合,便顺着这条思路研究下去,后来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体现了“观察发现——大胆假设——寻找证据”这一过程,故B正确;斯科特南极考察、麦哲伦环球航行、中国发射“神州”飞船都没有体现“观察发现——大胆假设——寻找证据””这一过程,故ACD错误。故选B。
9.【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大陆漂移学说,考查了学生对基本地理知识的记忆能力,掌握大陆漂移学说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