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秋期高中一年级期终质量评估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5年春期高中一年级期中质量评估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5年春期高中一年级期中质量评估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1.C(A横héng,B炮páo,D劲jìng)2.B(A再—在,C玩—顽,D竿——杆)3.D(A项应为“一文不值”,B项应为“不以为意”,C项应为“标新立异”。
)4.A(B项搭配不当,C项语序不当和成分残缺,D项不合逻辑。
)5.B(材料见《语文》必修3第66页)6.B(“‘我’既是作者本人”的说法错误。
)7.C(等待,守候;或:窥伺,守候。
)8.C(连词,表转折)9.A(同为动词的使动用法)10.D(“唱歌”之说错误,是为李愿作歌。
)11.(10)(1)(5分)我不是讨厌(厌恶)这些才逃避它,那是命里注定的,不能够侥幸地得到呀(是不能够侥幸获得的)。
(关键词“恶”“幸”“致”各1分,句意2分。
)(2)(5分)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着或顶着东西在道路上行走了。
(关键词“谨”“申”“颁”各1分,句意2分。
)12.(5分)重阳节登高饮酒赏菊,本是古代文人雅士的传统习惯,可是诗人如今因病需要戒酒,虽“抱病”登台,今后却“无分”饮酒,于是也无心赏菊,所以就说出那样的话。
(3分)这句带有主观情绪的诗正表明了诗人既喜欢饮酒、又喜爱赏菊的生活情趣。
(2分)13.(6分)尾联抒发了诗人思亲、忧国和伤己的思想感情。
(2分)上句由雁来想起弟妹音信全无,不知如今生活在什么地方,思亲之情溢于言表;下句感叹战乱和衰老两相催逼,强烈地表达出诗人感时忧国、伤己叹老的思想感情。
(4分)14.(8分)(1)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3)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4)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15.(23分)(1)(5分)选C 3分,选E 2分,选B1分,选AD不得分。
(A项“说明张三是个善于思考,有独立见解的人”理解错误;B项“不满”说法不当;D项“怕小偷报复”“沉稳明智”等说法理解错误。
河南省南阳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质量评估试题(扫描版)

2015年秋期高中一年级期中质量评估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1.C (A项“劲”读jìng , B项“燕”读yān , D项“液”读yè。
)2.B (A项“驽”应为“弩”,“记”应为“计”; C项“茵”应为“阴”; D项“陨”应为“殒”。
)3.A4.B (A项搭配不当,C项语序不当,D项成分残缺。
)5.C6.B (《鸿门宴》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7.D (“离”通“罹”,遭受)8.C (于是)9.B10.C (“好言相劝”“不仅不听”之说与文意不符。
)11.(10分)(1)(4分)曹参当初地位卑微时,与萧何关系友好;等到两个人做了将相,便有了隔阂。
(关键词“微”“善”“郤”各1分,句意1分)(2)(3分)秦国的群臣都惊呆了,事情突然发生,意料不到,大家都失去了常态。
(关键词“卒”“意”“度”译错一个扣1分。
)(3)(3分)把守住函谷关,不让诸侯的军队进来,就可以占领秦国的全境称王了(或“就可以统治秦国的所有地盘了”)。
(关键词“距”“内”“王”译错一个扣1分。
)12.(10分)(1)(2分)反复排比(各1分)(2)(4分)大堰河只是一个为富人抚养孩子的保姆,她清楚自己的身份和社会地位,知道自己的梦不可能成为现实,封建等级制度使她只能把自己的美好愿望埋在心底,“不能对人说”,说了会被人取笑的。
(意合即可)(3)(4分)本题为开放题,无统一答案,考生只要想象合理,写出一两个细节即可得分。
13.(6分)(1)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2)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14.(22分)(1)(6分)①他生活在那个时代感到压抑和痛苦,产生了反抗意识和创作激情;②在清华大学图书馆阅读了大量书籍,为创作奠定了基础;③在创作过程中非常认真、严谨,刻苦、勤奋。
(每点2分,意合即可)(2)(6分)这一段主要运用细节描写的手法(答肖像描写或行为动作描写也可酌情给分),如光着膀子写作、在屋子里走来走去、剧烈挠头、朗读剧本等。
秋期高中一级期终质量评估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5年秋期高中一年级期终质量评估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B (A项“咤”读zhà ,C项“汤”读shāng,D项“解”读xiè)2、C(A项淘—陶 B项规—轨 D 项蛾—峨)3、A4、D (A项成分残缺, B项搭配不当, C项语序不当。
)5、C (主人公是觉慧)6、B (“穷困”是古今异义词)7、D(营造,修建)8、D(都是表原因)9、A10、B (是“大风雷雨”拔掉了一棵大树)11、(10分)(1)(4分)只要无愧于内心,又不受外人的责备(或“谴责”),就姑且寄托(自己的心意)于此(就可以了)。
(关键词“中”“寓”“焉”译错一个扣1分)(或参考最后的译文)(2)(3分)虽然没有丝竹管弦(或音乐)齐奏的盛况,(然而)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可以畅叙幽雅的情怀(或幽深内藏的感情)。
(关键词“觞”“幽”译错一个扣1分)(3)(3分)我们已经出洞了,便有人责怪那要求退出来的人,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以至不能尽享那游览的乐趣。
(关键词“或”“咎”“极”译错一个扣1分)12、(11分)(1)(5分)前四句描绘出一幅日落月出后,月光映照寰宇、万里一片银辉的静美画面。
(2分)太阳落入西山,一轮明月从东岭升上来,皎洁的月光映照着邈远的大地和广阔的空间,银辉万里,宇宙素洁。
(3分)(意思对即可)(2)(6分)✍季节的变换让诗人感觉到时光易逝,岁月不待人;✍寒冷的夜晚,诗人非常的孤独,没有可以说话的人;✍诗人有志不能伸展,内心悲凄。
(每点2分,意合即可)13、(6分)(1)夙兴夜寐,靡有朝矣(2)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每句1分,句中有误则该句不得分)14、(20分)(1)(4分)✍可以使被城市生活污染的心灵变得纯洁、明净;✍可以使人们浮躁的心灵变得宁静,远离(忘却)现实生活中的喧嚣。
(每点2分,意合即可)(2)(4分)✍铜山湖离天地近,离城市远,没有城市的喧闹和浮躁,自然而宁静;✍铜山湖的自然风光优美怡人:这里有满天的星星和横亘的天河,有欢快的虫鸣和夜莺的浅唱,有自然的花香和泥土的芬芳,有清爽的晚风和无忧的涛声……(每点2分,第✍点不具体列举或列举不全不扣分。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2015级综合班语文试卷答案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2015级综合班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A ①“意气”一是指意志和气概,如意气风发;二是指志趣和性格,如意气相投;三是指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如意气用事。
“义气”指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
②“固执”指(性情或态度)古板执着,不肯变通,侧重性格。
“执着”原指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放,不能超脱,后来指固执或拘泥,也指坚持不懈,侧重毅力、精神。
③“终身”侧重于指切身的事情,常用于生活、婚姻、利益、职业、职务、权利等方面。
“终生”侧重于事业方面,多用于事业、工作、使命、抱负、业绩等方面。
2.C (A.“挥斥方遒”指奔放,强劲有力。
此处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B.“息息相通”形容关系密切。
此处强调同甘共苦,应用“休戚相关”,指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
C.“风华正茂”指风采和才华正是最好的时候。
D.“风风火火”形容急急忙忙、冒冒失失的样子或很活跃、有劲头的样子。
这里应为“红红火火”,形容旺盛、兴隆、热闹。
)3.B A.不合逻辑(主客颠倒)。
应改为“……对于大多数中学生来说是比较熟悉的”,或把“对于”提到“鸦片战争”前面。
C.成分赘余。
“第一部”与“处女作”重复,删除“第一部”。
D.句中主语发生变化,改为“被”父母含着眼泪打发出去。
4.B 这些比喻几乎是家喻户晓的,根本谈不上什么“旧典活用”,更谈不上什么“极富新意”;至于说“为中华民族安土重迁这一传统找到了形象化的根据”,也极不恰当,正确的表述应为“形象化地表现了中华民族安土重迁的传统”。
5.D (韩愈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二、文言文阅读,完成6—13题(20分)6.D (A.“有”同“又”,“暴”同“曝”。
B.“生”同“性”。
C“读”同“逗”。
)7.A (A项与例句都是名词作状语。
B项名词作动词,游泳。
C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D项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
)8.C (A爪牙:爪子和牙齿。
2015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概要.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有人曾同我争论:中国的是建设现代物质文明,然后才谈得上疗治文明的。
我只能怯生生地问道:难道几代人的灵魂寻求是无足轻重的吗?我承认我不是,因为我能感觉到时代的两难困境:野蛮的符咒尚未挣脱,文明的压抑接踵而至。
一方面,权贵贪欲的膨胀使得腐败丛生;另一方面,金钱力量的崛起导致精神平庸。
(选自周国平《困惑与坦然》)A.燃眉之急诟病理直气壮B.当务之急诟病义正词严C.当务之急弊病理直气壮D.燃眉之急弊病义正词严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 在调查时,湖南大学一位毕业不久的硕士研究生告诉记者,在湖南大学读完本科和研究生的他,这么多年来从没有看到过可以自由转学的文件。
B. 在全球化去中心化的背景下,他在达沃斯讲台的精彩阐述无形中能够增进世界对中国发展道路的了解、支持、认同,进而在共赢中实现发展。
C. 人类将美好的希望熔铸在艺术品里的创作活动几乎与人类文明的历史同步发展,它们在各国的艺术博物馆的收藏当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D. 中国电信与腾讯视频等企业合作的让受众免费看视频的背后,主要是为了培养用户使用流量的习惯,增加4G用户数量以及提高手机销售。
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如何弥合社会信任链条,是摆在微博面前的现实问题。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于是,在这个时期,社会化的手段就成为治理微博乱象的“次优选择”。
①从现实情况看,市场化的手段在重塑微博公信力上是不得力的②人们寄希望于制度建设的得力③可供选择的力量无外乎三种——政府、市场和社会④于是人们便将目光聚焦在政府和社会上,而政府理所当然成为了首选⑤然而,制度建设始终跑不过互联网传播平台的飞速发展⑥呼吁加强法制和信息认证机制建设,完善微博的管理办法A.④②⑥①③⑤ B.③①④②⑥⑤C.④②⑤⑥①③ D.③①②④⑤⑥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
高一河南省南阳市2014至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质量评估语文

2014年秋期高中一年级期中质量评估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C(A项“隽”读“juàn”;B项“履”读“lǚ”;D项“弄”读lòng)2.B(A项“换”应为“幻”;C项“茵”应为“阴”;D项“巾”应为“襟”,“急”应为“疾”)3.D4.A(B项语序不当,C项偷换主语造成搭配不当,D项成分赘余)5.D(是“半自传体小说”)6.D(“王”为使动用法)7.D(拜见)8.C(都是句末代词,代指人)9.B10.C(“在宴会上相见,并一见钟情”说法错)11.(12分)(1)(4分)(相如)一向同临邛县令王吉相处得很好,王吉说:“长卿,你长期离乡在外,求官任职,不太顺心,可以来我这里看看。
”(关键词“善”“过”“遂”各1分,句意1分)(2)(4分)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做边邑(或: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
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关键词“鄙”“焉”“陪”各1分,句意1分)(3)(4分)即使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
现在去却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
(关键词“微”“信”“亲”各1分,句意1分)12.(10分)(1)(6分)①“我”一生下来就被送到大堰河家里由大堰河养育,“我”与父母没有感情,对父母家非常陌生、疏远;②父母家里的吃穿用等很奢华,与保姆家形成鲜明对比,让“我”很不习惯;③在父母家里没有感到温暖、幸福和快乐,只感到陌生和新奇。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2)(4分)这样写具有讽刺意味(1分)。
“我”一生下来就因父母迷信而被送人抚养,五年后才被领回,“我”从来就没有享受过天伦之乐,这样的父母和家庭也不配谈“天伦叙乐”,可这块匾就堂而皇之挂在檐头,这的确是对屋主人和这个家庭的绝妙讽刺。
(3分)(本题属于开放、探究题,考生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13、(6分)(1)漫江碧透,百舸争流(2)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3)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不在沉默中爆发(每句1分,句中有错误该句不得分。
2015年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要点

2015年诸暨市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要点(2015年5月)一、1.B 2.D 3.C 4.A 5.选择了就坚守,承担了不放弃(承诺了就不变) 6.国家公园一般是指国家为了保护一个或多个典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为生态旅游、科学研究和环境教育提供场所,而划定的需要特殊保护、管理和利用的自然区域。
7.张师傅,您好!刚接到知情人电话,说是最近见过您女儿,还提供了具体住址。
虽然目前不能确定是真是假,但也是令人兴奋的。
特将消息及时告诉您,请到时候与我们一同去寻找。
祝您早日团聚。
(第1题至第4题,每小题3分,答案选择正确得分;误选、多选、不选均不得分。
下同。
第5题3分,形式(两个整齐的短句)1分,内容(选择、坚守、坚持、承担、承诺、放弃、不改变等)1分,语言1分。
第6题4分,内容要点不遗漏、不重复,语序得当即可。
第7题5分,以称呼、内容、情感、口吻等为评分要点。
出现语病、错别字等酌情扣分。
)二、(一)8.D 9.C 10.①根据《孝经》精神,在每一个人生阶段努力做好自己。
②按照《孝经》对不同社会角色的尽孝要求,切实胜任角色。
(第8题、第9题,每小题3分。
第10题3分,每点1分,表达1分。
意思相近、语言通顺即可。
)(二)11.第三段是以“含羞草”的“生理特性”的角度,第四段则是从“含羞草”的“生存环境”的角度。
12.①抑制“无疆的欲望”,跟“美与善”和谐统一。
②外表的柔和与妩媚。
③内心的谦卑、纯真、朴实和善良。
13.①运用修辞,以比喻、反问、拟人、对偶等手法,将“羞涩”的“纯真”之美描绘得生动而富有神韵。
②巧用句式,既有散句,又有整句,构成形式变化,呈现错综之美。
③类比烘托,以“含羞”跟“温柔”“动情”等进行“美美”比较,烘托“含羞”的“动人”和“理智”。
④描绘形象,如“浮现”不仅化静为动,而且切合“羞涩”之态;又如“半遮半掩半低头”把“羞涩”展示得形象动人。
14.“含羞草”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意义(象征意义)。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卷答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科知识质量测评高中一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1、B(A“拓”应读tà,C“更”应读gēng,D“参”应读shēn)2.B。
解释:B.讳莫如深:指把事情隐瞒得很紧。
此处不合语境,可改为“言简意赅”。
A.吞噬:指吞并、兼并,还可比喻消溶、湮灭。
C.玩味:细心体味其中意味。
D.孜孜不倦:指工作、学习勤奋刻苦,不知疲倦。
形容十分努力。
3.C。
解释:A语序不当。
从逻辑上看,应该是先“开发、设计”,然后才谈得上“建造”,因此“建造、设计、开发”应调整为“开发、设计、建造”。
B成分残缺。
“改善”缺少宾语的中心语“的状况”。
D句式杂糅。
“造成对……的伤害”和“使……遭到伤害”两种句式任选一种。
4、C5.【答案】B【解析】“罹”:遭遇或遭受。
6.【答案】B7.【答案】B8.【答案】C【解析】原文“讦以为直”,“以为”即“以(之)为”的省略,“把……作为”之意,翻译为“把揭发别人的隐私作为正当的做法”)9.(1)【答案】①过继给叔父房子贞,侍奉继母,超过亲生母亲。
(采分点:事,侍奉;逾,超过。
各1分。
句意通顺1分)②还擅长草书隶书,(有)得到他书信的人,都像对待宝贝一样地玩赏它。
(采分点:有……者,定语后置;尺牍,书信;宝,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宝贝一样。
各1分。
句意通顺1分)(2)【答案】①及彦谦在职,清简守法(等到房彦谦任职,清正廉洁遵纪守法)②彦谦见衡当途而不能匡救,以书谕之(房彦谦看到张衡当权却不能匡正挽救,就写了一封信劝告他)③唯彦谦执志不挠,抗礼长揖(只有房彦谦坚守志向不屈服,用平等礼节作长揖)【参考译文】房彦谦,字孝冲,本来是清河人。
房彦谦年幼丧父,不知道父亲是谁。
他的长兄房彦询,认为房彦谦天性聪颖有悟性,亲自教他读书。
七岁时,已经诵读数万字的文章,亲戚朋友认为他很奇特。
十五岁时,过继给叔父房子贞,侍奉继母,超过亲生母亲。
后来为继母守丧,他不进饮食有五天。
侍奉伯父乐陵太守房豹,竭心尽力,每当有时令珍果,自己从不先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秋期高中一年级期终质量评估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B (A项“咤”读zhà ,C项“汤”读shāng,D项“解”读xiè)
2、C(A项淘—陶B项规—轨D 项蛾—峨)
3、A
4、D (A项成分残缺, B项搭配不当, C项语序不当。
)
5、C (主人公是觉慧)
6、B (“穷困”是古今异义词)
7、D(营造,修建)
8、D(都是表原因)
9、A
10、B (是“大风雷雨”拔掉了一棵大树)
11、(10分)(1)(4分)只要无愧于内心,又不受外人的责备(或“谴责”),就姑且寄托(自己的心意)于此(就可以了)。
(关键词“中”“寓”“焉”译错一个扣1分)(或参考最后的译文)
(2)(3分)虽然没有丝竹管弦(或音乐)齐奏的盛况,(然而)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可以畅叙幽雅的情怀(或幽深内藏的感情)。
(关键词“觞”“幽”译错一个扣1分)
(3)(3分)我们已经出洞了,便有人责怪那要求退出来的人,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以至不能尽享那游览的乐趣。
(关键词“或”“咎”“极”译错一个扣1分)
12、(11分)(1)(5分)前四句描绘出一幅日落月出后,月光映照寰宇、万里一片银辉的静美画面。
(2分)太阳落入西山,一轮明月从东岭升上来,皎洁的月光映照着邈远的大地和广阔的空间,银辉万里,宇宙素洁。
(3分)(意思对即可)(2)(6分)①季节的变换让诗人感觉到时光易逝,岁月不待人;②寒冷的夜晚,诗人非常的孤独,没有可以说话的人;③诗人有志不能伸展,内心悲悽。
(每点2分,意合即可)
13、(6分)(1)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2)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每句1分,句中有误则该句不得分)
14、(20分)
(1)(4分)①可以使被城市生活污染的心灵变得纯洁、明净;②可以使人们浮躁的心灵变得宁静,远离(忘却)现实生活中的喧嚣。
(每点2分,意合即可)(2)(4分)①铜山湖离天地近,离城市远,没有城市的喧闹和浮躁,自然而宁静;②铜山湖的自然风光优美怡人:这里有满天的星星和横亘的天河,有欢快的虫鸣和夜莺的浅唱,有自然的花香和泥土的芬芳,有清爽的晚风和无忧的涛声……(每点2分,第②点不具体列举或列举不全不扣分。
)
(3)(6分)①拿城市生活与自然的铜山湖作对比(或“使城市与自然形成对比”),从而引发读者的思考;②说明了作者厌恶城市的原因,而这也正是作者向往铜山湖的原因;③告诉人们,城市繁华的背后潜藏着严重的危机,人们需要“洗心”。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如有其它理解,言之成理也可给分。
)
(4)(6分)①人类做事不要违背自然规律,要尊重自然;②人要乐天知命,知足常乐,追求心灵的宁静无忧;③人要有敦厚仁爱之心;④人要淡泊名利,懂得放弃,心不被物役。
(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
15、(3分)无统一答案,写对一个不给分,写对两个给1分,写对三个给2分,写对四个给3分。
(谐音的顶真不给分)
16、(4分)参考示例:
秋天的风,凉爽而怡人,为勤劳的人们送来了丰收的喜讯;
冬天的雪,纯洁而多情,为越冬的庄稼盖上了银色的被子。
(每句2分)
17、(6分)(1)(2分)得不偿失(或:顾此失彼,或:顾“钱”不顾后)(其他标题只要扣合漫画内容也给分)
(2)(4分)这幅漫画揭露并讽刺批评了一些地方领导只顾经济效益,忽视节约能源的短视现象。
(基本意思答对即可)
18、(60分)参考2015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子瞻被贬到齐安,在长江边上建庐居住。
齐安没有名山,而长江南岸武昌的群山,高低起伏,连绵不断,山谷幽深寂静,山里面有寺庙僧舍,西边的叫西山寺,东边的叫寒溪寺。
它们背靠山梁,面对山沟,隐蔽在茂密的松树枥(同“栎”)树丛中,寂寞清静,与世隔绝,见不到车马的喧嚣和来人的足迹。
每当风停了,太阳出来,江面波平浪静的时候,子瞻就拄着拐杖,带着美酒,乘坐渔船,横渡长江,直奔南山而来。
山中有几个人,热情好客,喜游山水。
听说子瞻到来,都裹着头巾,欢笑着迎上来,然后携手同行,逍遥自在地拾级而上,一直走到深山尽处,大家都筋疲力尽了,方才停下歇息,扫去落叶,坐在草地上,彼此举起酒杯,互相问候,玩到心情舒适时,竟至忘记了回去,就往往留在山上夜宿。
因为过着这样惬意的生活,子瞻在齐安住了三年,都不觉得时间过得很久。
然而将往西山去时,就要从青松翠柏之间经过,走过弯弯曲曲的羊肠山路,才会见到稍微平坦的地方,游览者一定会在此休息。
人们倚靠在嶙峋怪石上玩赏,躲在茂密林荫下小憩,向下可俯视滚滚大江,向上可仰望巍巍高山,旁边可扫视小溪幽谷,风云变化和树林山麓正面、反面的种种景象,都在人们身边呈现出来。
平地上有一座废弃的亭子,它的遗址非常狭小,不能够坐下许多游客。
亭子旁有几十棵古木,似都有百围之大、千尺之高,不能够用刀斧来砍伐。
子瞻每次一到树下,就整天斜视着它们。
一天,来了一阵暴风雷雨,其中一棵古木被连根拔倒,子瞻趁机将那倒下老树的地方收拾平整,亭子的地基才得以扩大。
子瞻与朋友们进山看了看,相视而笑,说道:“这大概是(老天爷)想成全我们重修亭子的事情吧?”于是大家一起重修了一座新亭子。
亭子建成后,西山的胜景才算完备了。
子瞻对这件事极为高兴。
从前我年少时,跟随着子瞻游览各地。
遇山就登山,遇水就泛舟,子瞻都未尝不是带头提起衣服卷起裤脚走在我的前面。
有不能到达的地方,子瞻就总是为这事成天不愉快。
有时他一个人飘然独游,悠闲自在地在泉石上漫游,采摘着树林中的山花野草,拾取着落在山沟中的果子,从溪中舀取水来喝,看到他这样子的人往往把他当成神仙一般的人物。
其实天下的乐事无穷无尽,而以使人心情畅快的事最叫人喜爱。
而当他称心如意的时候,(觉得)万事万物都不能换取这种快乐;到了他兴尽的时候,又没有不感到吃惊,自我嘲笑的。
好比喝酒吃饭,五花八门的菜肴摆在面前,总之是为了一饱肚腹,而吃下去后,那些事物(无论好的还是不好的食物)同样变成了腐臭的东西,有谁还会去管哪道菜对人有益,哪道
菜又对人有害呢?只要心中不觉得惭愧,又不受到外人的指责,就不妨把心思寄托在这山林之间(尽情享受它)。
这就是子瞻在这里感到快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