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TCC-169纺织品耐候性测试标准

合集下载

AATCC标准

AATCC标准

AATCC标准(美国纺织印染业)发布办公室: 上海司达信产品检测中心[转摘] | 发布时间: 2008-4-29 9:32:28 AATCC标准(美国纺织印染业)标签:纺织品干洗织物地毯分散染料标准代号标准名称AATCC 6-2001 耐酸碱色牢度AATCC 8-2001 耐摩擦色牢度:AATCC耐摩擦色牢度测定器AATCC 15-2002 耐汗渍色牢度AATCC 16-2003 耐光色牢度AATCC 17-1999 湿润剂,评定AATCC 20-2002 纤维分析:质量AATCC 20A-2000 纤维分析:数量AATCC 22-2001 排水:喷雾试验AATCC 23-1999 耐烟熏色牢度AATCC 24-1999 昆虫,纺织品耐AATCC 26-1999 硫染纺织品用剂:加速AATCC 27-1999 湿润剂:再湿润剂评定AATCC 28-1999 纺织品防昆虫、害虫AATCC 30-1999 耐真菌活性,纺织品材料的评定:纺织品材料耐霉菌防腐烂AATCC 35-2000 耐水渍:雨水试验AATCC 42-2000 耐水渍:冲击穿透试验AATCC 43-1999 丝光处理湿润剂AATCC 61-2003 耐家庭、商业洗涤色牢度:加速AATCC 66-2003 机织物折痕回复:回复角AATCC 70-2000 排水:滚筒水击动态吸收试验AATCC 76-2000 纤维表面电阻AATCC 79-2000 漂白纺织品的吸收性AATCC 81-2001 湿加工时纺织品水萃取PH值AATCC 82-2001 漂白棉布中纤维素分散质的流度AATCC 84-2000 纱线电阻AATCC 86-2000 干洗:应用设计和整理的耐久性AATCC 88B-2003 多次家洗后织物缝线处的平滑性AATCC 88C-2003 织物多次家洗后留下的折痕AATCC 89-2003 棉的丝光处理AATCC 92-1999 氯,存留的,张力损耗:单个取样法AATCC 93-1999 织物耐磨:加速剂方法AATCC 94-2002 织物整理:鉴别AATCC 96-2001 机织和针织物(毛织物除外)商业洗涤后尺寸变化AATCC 97-1999 原纱和/或已处理纺织品的可提取成分AATCC 98-2002 含过氧化氢的漂白槽中的碱AATCC 99-2000 机织或针织毛纺织品尺寸变化:松弛、收缩和毡合AATCC 100-1999 纺织品材料上耐细菌整理:评定AATCC 101-1999 过氧化氢漂白色牢度AATCC 102-2002 过氧化氢漂白,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AATCC 103-1999 用于退浆的细菌性α淀粉酶,化验AATCC 104-1999 耐水滴色牢度AATCC 106-2002 耐水浸色牢度:海水AATCC 107-2002 耐水浸色牢度AATCC 109-2002 耐低湿度大气臭氧色牢度AATCC 110-2000 纺织品的白色AATCC 111-2003 纺织品耐气候性AATCC 112-2003 织物挥发甲醛,测定:封罐法AATCC 114-1999 氯,存留的,张力损耗:多次取样法AATCC 115-2000 织物静电依附:织物—金属试验AATCC 116-2001 耐摩擦色牢度:旋转垂直耐摩擦色牢度测定器法AATCC 117-1999 耐高温色牢度:干燥(不包括熨烫)AATCC 118-2002 排油:耐烃试验AATCC 119-1999 平面磨蚀引起的色变(消光):屏蔽电线方法AATCC 120-1999 平面磨蚀引起的色变(消光):金刚砂方法AATCC 121-2000 地毯玷污:可视评定法AATCC 122-2000 地毯沾污:使用沾污法AATCC 123-2000 地毯沾污:加速沾污法AATCC 124-2001 织物多次家洗后外形AATCC 125-1991 耐水耐光色牢度:交替暴露AATCC 127-2003 耐水性:流体静压试验AATCC 128-1999 织物折痕回复:外形AATCC 129-2001 耐高湿度大气臭氧色牢度AATCC 130-2000 排除污垢:油污排除法AATCC 131-2000 耐褶裥色牢度:蒸汽褶裥AATCC 132-2003 耐干洗色牢度AATCC 133-1999 耐高温色牢度:热压AATCC 134-2001 地毯的静电性AATCC 135-2003 机织和针织物自动家洗时尺寸变化AATCC 136-2003 黏合或层压织物的黏合强度AATCC 137-2002 瓷砖上小地毯背面沾污AATCC 138-2000 清洁:铺地织物的清洗AATCC 139-2000 耐光色牢度:致光色变现象的观察AATCC 140-2001 轧-烘处理过程中染料和涂剂泳移AATCC 141-1999 碱性染料与丙烯酸纤维的相容性AATCC 142-2000 植绒织物经多次家洗和/或在投币自动干洗后外形AATCC 143-2001 衣服和其他纺织成品多次家洗后的外形AATCC 144-2002 湿处理织物所含碱:整体AATCC 146-2001 分散染料的分散性:过滤试验AATCC 147-1998 织物材料抗菌活性测定:平行条纹法AATCC 149-2002 螯合剂:氨基聚羧酸螯合作用值及其盐分;草酸钙法AATCC 150-2003 服装自动家洗时尺寸的变化AATCC 151-2003 污物再沉积AATCC 154-2001 分散染料的热固定性AATCC 157-2000 耐溶剂滴色牢度:全氯乙烯AATCC 158-2000 全氯乙烯干洗后尺寸变化:机械法AATCC 159-1999 尼龙上酸和金属络合酸性染料的转移AATCC 161-2002 螯合剂:金属引起的分散染料色度阴暗;控制AATCC 162-2002 耐水浸色牢度:氯化水池AATCC 163-2002 色牢度:留存染料转印;织物对织物AATCC 164-2001 耐高湿度大气中氧化氮色牢度AATCC 165-1999 耐摩擦色牢度:铺地织物-AATCC耐摩擦色牢度测定器AATCC 167-2003 分散染料的起泡性AATCC 168-2002 螯合剂:聚氨基聚羧酸的活性成分含量极其盐分;铜硝酸过氧化乙酰法(PAN)AATCC 169-2003 织物的耐气候性:氙灯暴露AATCC 170-2001 粉状染料的喷撒性:评定AATCC 171-2000 地毯:热水萃取法AATCC 172-2003 家洗耐无氯漂白色牢度AATCC 173-1998 CMC:小色差合格率计算AATCC 174-1998 地毯耐微生物活性测定AATCC 175-2003 耐脏:绒毛铺地材料AATCC 176-2001 染料剂分散质斑点:评定AATCC 178-1999 纬向染疵:可视测定和渐次调和AATCC 179-2001 自动家洗时缠绕引起织物和衣服变形AATCC 180-1997 高温下耐光色牢度:受装置控制的天然光温度AATCC 181-1997 高温下耐光色牢度:受装置控制的天然光温度和湿度AATCC 182-2000 溶液中染料颜色的相对强度AATCC 183-2000 紫外线穿透织物强度AATCC 184-2000 染料喷撒性能:测定AATCC 185-2000 螯合剂:过氧化氢漂白槽中的百分含量:铜硝酸过氧化乙酰(PAN)指示剂方法;AATCC 186-2001 耐气候性:紫外线和湿度暴露AATCC 187-2002 织物的尺寸变化:加速的AATCC 188-2003 家洗耐钠、次氯盐酸漂白色牢度AATCC 189-2002 地毯纤维含氟量AATCC 190-2003 耐活性氧漂白洗涤剂家洗的色牢度:加速酸性纤维素酶,作用于:最大负荷量洗涤器AATCC 191-2003 木纤维质酵酶酸一洗衣机顶部装载的影响AATCC 192-2003 织物的耐久性:有水或者无水情况暴露于电孤光下。

AATCC-169纺织品耐候性测试标准

AATCC-169纺织品耐候性测试标准

AATCC测试方法169—2003 (E2007)纺织品耐气候测试:氙弧灯曝晒本测试方法由RA64委员会于1987年制定,1988和1989年重新审定,1990年和2003年修改,1995年重新审定和修改。

1.目的和范围1.1 本测试方法提供了在人造气候装置里面,通过对测试条件的控制,对各种纺织品材料进行暴晒的程序,包含对涂层织物进行曝晒。

本标准测试方法包含两个控制程序--湿态试样和干态试样。

1.2 在标准纺织品测试条件下,对抗老化的测试可通过:强度损失的百分比或剩余强度的百分比(断裂、撕破、爆裂)及对色牢度的下降程度来进行。

2.原理2.1被测试的纺织品材料的试样和被认可的用于对比的标准试样,应同时暴露在规定条件中的氙弧灯光源下。

把测试材料的抗老化性能与标准的试样进行对比。

3. 术语3.1 断裂强度 n.----在拉伸试验中,施加到样品上最大的导致样品断裂的强度。

3.2 破裂强度 n.----在规定条件下,对平放的织物在一定的角度上,通过对试样受力使之膨胀,导致试样破裂所要求的拉力或压力。

3.3 色牢度n.----材料对它自身任何颜色特性的变化,或对其着色剂能转变到和它相邻材料颜色的能力或二者兼有的一种抵抗能力。

这种颜色变化可能出现在生产、储运、使用或测试的任何环境中。

3.4 光照度n.----单位面积上的辐射强度,是波长的函数,单位是瓦每平方米,W/m2。

3.5 辐照度n.----每平方面积上的焦耳能量,是光照度的时间积分,J/m2。

3.6 辐射能量n.----不同波长的光以量子形式或电磁波形式向空间传播的能量。

3.7 辐射流量密度n.----到达试样的辐射能量的比率。

3.8 辐射功率n.----每单位时间内辐射、反射或接收的辐射能量。

3.9 光谱能量分布n.----由于光源跨越不同的辐射能量波段而形成的能量变化。

3.10 光谱透射比n.----辐射能量通过给定的材料时,投射的能量与不被吸收的能量的百分比,是波长的函数。

aatcc抗静电标准

aatcc抗静电标准

aatcc抗静电标准AATCC抗静电标准。

AATCC(美国纺织化学家和染色师协会)是一个致力于纺织品和染色行业的国际性非盈利组织,其制定的各项标准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应用。

AATCC抗静电标准是其中之一,它主要用于评估纺织品的抗静电性能,确保纺织品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有效地防止静电产生和积累,从而提高产品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AATCC抗静电标准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测试方法、评定标准和技术要求等内容。

其中,最常见的测试方法是AATCC 76和AATCC 134,它们分别针对不同类型的纺织品进行抗静电性能的评定。

AATCC 76主要用于评估织物的静电抗拒性能,而AATCC 134则适用于纤维、纱线和纺织品的静电性能测试。

这些测试方法通过模拟实际使用条件,如摩擦、接触和分离等过程,来评估纺织品在不同环境下的抗静电性能,为纺织品的设计和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根据AATCC抗静电标准,评定纺织品的抗静电性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量,首先是表面电阻,它反映了纺织品表面对静电的导电能力;其次是静电电位,它表示了纺织品在静电作用下的电势差;另外还包括静电电荷量和静电放电时间等指标。

这些评定标准旨在确保纺织品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能,能够有效地减少静电对人体和设备的影响,提高使用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除了测试方法和评定标准,AATCC抗静电标准还对纺织品的技术要求进行了规定。

例如,对于防静电服装,标准要求其在干燥条件下的表面电阻应小于10^9Ω,以确保其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能;对于静电消散材料,标准要求其在5秒内的静电放电时间应小于0.5秒,以确保其能够迅速释放静电,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这些技术要求为纺织品的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了具体指导,有助于提高产品的抗静电性能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AATCC抗静电标准是纺织品行业中非常重要的标准之一,它通过科学的测试方法、严格的评定标准和明确的技术要求,为纺织品的抗静电性能提供了科学依据和规范指导。

AATCC 169 纺织品耐气候测试1

AATCC 169 纺织品耐气候测试1

AATCC 169 纺织品耐气候测试1:氙弧灯曝晒法1.目的和范围1-1本标准提供了人造气候装置通过对测试条件的控制,对各种类型的纺织原料,包含涂层织物进行曝晒。

本标准包含两个控制程序:湿态试样和干态试样。

1-2 材料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抵抗老化的能力,包含其强力(断裂、撕破、鼓破)及色牢度的下降程度。

2.原理2-1 在指定的条件下,将纺织材料和标准参照样一起曝晒于氙弧灯下,测试原料抵抗老化是与标准参照样作对比。

3. 术语3-1 断裂强力:在拉伸强力测试中将试样拉断的最大受力。

3-2 鼓破强力:在规定条件下,将平放的织物在一定的角度上,施加一定的扩张力,直至将试样被挤破所需的强力或压力。

3-3 色牢度:物质拒抗颜色变化的能力,这种颜色变化可能会出现在生产过程中,测试、储存及使用过程中。

3-4 辐照度:指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幅射功率,单位为瓦特每平方米(W/m2Nm)。

3-5 辐照能:在规定时间间隔内,单位面积上的辐射能量(J/ m2)。

3-6 辐射能:在整个波长范围里光子或电磁波的能量总和。

3-7 辐射通量密度:到达试样的辐射能量的比例。

3-8 辐射功率:单位时间内发射,反射或接受到的辐射能量3-9 光谱能量分布:由于光源跨越不同辐射波段而造成能量的差异。

3-10 光谱通过率:辐射能通过某一原料与不被吸收的能量的百分比例,这是波的一项功能。

3-11 纺织品测试标准大气:湿度为21±1℃,相对湿度为65±2%。

3-12 撕破强力:将一预先有开口的织物进一步撕开所需的平均力。

3-13 总辐照度:在某一时间内,总波段里辐射功率的总和,可表示为W/m2。

3-14 气候:在指定地理位置上的气候条件,包含日光、下雨、相对湿度和温度等方面。

3-15 耐气候:当曝露于气候条件下,材料各制标抗老化的能力。

4.安全措施注:这些安全措施仅作为信息提供。

作为测试过程的辅助措施,安全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是操作者的责任。

纺织品检验合格标准

纺织品检验合格标准

纺织品检验合格标准一、引言纺织品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品,其品质和安全性对于消费者的健康和舒适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纺织品的质量和安全,各行业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检验合格标准。

本文将对纺织品检验合格标准进行论述,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二、纺织品基本要求1. 原材料质量标准纺织品的材料质量是影响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根据相关规定,纺织品的原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要求,包括纤维的成分、长度、织物结构等方面。

2. 染料和助剂标准染料和助剂的选择对于纺织品的色彩、色牢度和健康性有着重要影响。

相关标准对于染料和助剂的选择、使用量、环境友好性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以确保产品达到质量和安全要求。

3. 加工工艺标准纺织品的加工工艺对于最终产品的外观和手感至关重要。

相关标准对于纺织品的缩水率、起球情况、断裂强度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耐久性。

三、纺织品安全性标准1. 纺织品环境保护标准纺织品作为与人体直接接触的物品,应保证不含有有害物质,以防止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相关标准明确了纺织品中禁用的物质和限量要求,以确保产品的环保性。

2. 纺织品色牢度标准纺织品的色牢度是指在各种不同的条件下,纺织品的色彩是否会褪色或转移。

针对不同类型的纺织品,相关标准对于不同的色牢度指标进行了规定,以保证产品在正常使用和清洗过程中色彩的稳定性。

3. 纺织品安全标志标准为了提醒消费者使用纺织品时的注意事项和潜在的安全风险,相关标准规定了纺织品上应有的安全标志和警示语,包括如何正确清洗、禁止使用明火等内容。

四、纺织品检验方法1. 物理性能检验方法物理性能是评价纺织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包括纺织品的强度、断裂伸长率、撕破强力等。

相关标准对于不同类型的纺织品,明确了测试方法和评价标准,以确保产品的物理性能符合要求。

2. 化学性能检验方法化学性能是评价纺织品安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包括纺织品中有害物质的含量、pH值、甲醛释放量等。

AATCC.测试标准(中文)doc

AATCC.测试标准(中文)doc

耐摩擦色牢度:AATCC摩擦测试仪法AATCC RA38技术委员会于1936年制定:1937年、1952年、1957年、1961年、1969年、1972年、1985年、1988年、1996年、2004年、2005年、2007年修订;1945年、1989年重新审定;1968年、1974年、1977年、1981年、1995年、2001年编辑修订并重新审定;1986年、2002年编辑修订;部分等效于ISO105-X12。

1.目的和范围1.1本测试方法用来评定有色纺织品表面因摩擦颜色转移到其他表面的程度。

适用于各种纤维的、各种类型的有色纱线和织物,包括染色织物、印花织物和其他有色织物。

不推荐用于地毯和面积太小的印花纺织品。

1.2测试方法使用摩擦白布,包含干的和已用水湿润的。

1.3因水洗、干洗、收缩、熨烫、整理等等可能影响颜色的转移程度,所以可在整理前、整理后或一并进行试验。

2.原理2.1在规定条件下,有色试样与摩擦白布进行摩擦2.2沾色摩擦白布与沾色灰卡或沾色彩卡比较,对沾色摩擦白布评价并确定级数。

3.术语3.1色牢度:材料暴露在加工、测试、储存或使用种可能遇到的环境下的耐颜色变化,或染料向贴衬材料转移的能力。

3.2摩擦脱色:通过摩擦,颜色从色纱或者有色织物表面转移到另一个表面或同一织物的邻近区域。

4.安全预防措施本安全各预防措施仅供参考。

这些措施有助于测试过程,但未包含所有的内容。

在本测试方法中,使用者有责任在处理材料时采用安全各正确的技术;须向制造商咨询有关材料的详尽信息,如材料的安全参数和其他建议;须向“美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局”(OSHA)咨询并完全遵守其标准和规定。

4.1应遵守良好的实验室规范,在所有实验场所要佩戴防护镜。

5.仪器和材料5.1 AATCC耐摩擦色牢度测试仪或者类似的供替换的仪器(见13.2、13.3和图1)5.2摩擦白布,剪成50mm正方(见13.4)5.3 AATCC沾色彩卡(见13.5)5.4 沾色灰卡(见13.5)。

AATCC-169纺织品耐候性测试标准讲解

AATCC-169纺织品耐候性测试标准讲解

AATCC测试方法169—2003 (E2007)纺织品耐气候测试:氙弧灯曝晒本测试方法由RA64委员会于1987年制定,1988和1989年重新审定,1990年和2003年修改,1995年重新审定和修改。

1.目的和范围1.1 本测试方法提供了在人造气候装置里面,通过对测试条件的控制,对各种纺织品材料进行暴晒的程序,包含对涂层织物进行曝晒。

本标准测试方法包含两个控制程序--湿态试样和干态试样。

1.2 在标准纺织品测试条件下,对抗老化的测试可通过:强度损失的百分比或剩余强度的百分比(断裂、撕破、爆裂)及对色牢度的下降程度来进行。

2.原理2.1被测试的纺织品材料的试样和被认可的用于对比的标准试样,应同时暴露在规定条件中的氙弧灯光源下。

把测试材料的抗老化性能与标准的试样进行对比。

3. 术语3.1 断裂强度 n.----在拉伸试验中,施加到样品上最大的导致样品断裂的强度。

3.2 破裂强度 n.----在规定条件下,对平放的织物在一定的角度上,通过对试样受力使之膨胀,导致试样破裂所要求的拉力或压力。

3.3 色牢度n.----材料对它自身任何颜色特性的变化,或对其着色剂能转变到和它相邻材料颜色的能力或二者兼有的一种抵抗能力。

这种颜色变化可能出现在生产、储运、使用或测试的任何环境中。

3.4 光照度n.----单位面积上的辐射强度,是波长的函数,单位是瓦每平方米,W/m2。

3.5 辐照度n.----每平方面积上的焦耳能量,是光照度的时间积分,J/m2。

3.6 辐射能量n.----不同波长的光以量子形式或电磁波形式向空间传播的能量。

3.7 辐射流量密度n.----到达试样的辐射能量的比率。

3.8 辐射功率n.----每单位时间内辐射、反射或接收的辐射能量。

3.9 光谱能量分布n.----由于光源跨越不同的辐射能量波段而形成的能量变化。

3.10 光谱透射比n.----辐射能量通过给定的材料时,投射的能量与不被吸收的能量的百分比,是波长的函数。

整套AATCC标准

整套AATCC标准

整套AATCC标准发布时间:2010-5-30 浏览次数:1012 次整套AATCC标准上下两册共135个中英文标准目录如下:标准代号标准名称AATCC 测试方法的修订AATCC 6-2001 耐酸碱色牢度AATCC 8-2001 耐摩擦色牢度:AATCC耐摩擦色牢度测定器AATCC 15-2002 耐汗渍色牢度AATCC 16-2003 耐光色牢度AATCC 17-1999 湿润剂,评定AATCC 20-2002 纤维分析:质量AATCC 20A-2000 纤维分析:数量AATCC 22-2001 排水:喷雾试验AATCC 23-1999 耐烟熏色牢度AATCC 24-1999 昆虫,纺织品耐AATCC 26-1999 硫染纺织品用剂:加速AATCC 27-1999 湿润剂:再湿润剂评定AATCC 28-1999 纺织品防昆虫、害虫AATCC 30-1999 耐真菌活性,纺织品材料的评定:纺织品材料耐霉菌防腐烂AATCC 35-2000 耐水渍:雨水试验AATCC 42-2000 耐水渍:冲击穿透试验AATCC 43-1999 丝光处理湿润剂AATCC 61-2003 耐家庭、商业洗涤色牢度:加速AATCC 66-2003 机织物折痕回复:回复角AATCC 70-2000 排水:滚筒水击动态吸收试验AATCC 76-2000 纤维表面电阻AATCC 79-2000 漂白纺织品的吸收性AATCC 81-2001 湿加工时纺织品水萃取PH值AATCC 82-2001 漂白棉布中纤维素分散质的流度AATCC 84-2000 纱线电阻AATCC 86-2000 干洗:应用设计和整理的耐久性AATCC 88B-2003 多次家洗后织物缝线处的平滑性AATCC 88C-2003 织物多次家洗后留下的折痕AATCC 89-2003 棉的丝光处理AATCC 92-1999 氯,存留的,张力损耗:单个取样法AATCC 93-1999 织物耐磨:加速剂方法AATCC 94-2002 织物整理:鉴别AATCC 96-2001 机织和针织物(毛织物除外)商业洗涤后尺寸变化AATCC 97-1999 原纱和/或已处理纺织品的可提取成分AATCC 98-2002 含过氧化氢的漂白槽中的碱AATCC 99-2000 机织或针织毛纺织品尺寸变化:松弛、收缩和毡合AATCC 100-1999 纺织品材料上耐细菌整理:评定AATCC 101-1999 过氧化氢漂白色牢度AATCC 102-2002 过氧化氢漂白,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AATCC 103-1999 用于退浆的细菌性α淀粉酶,化验AATCC 104-1999 耐水滴色牢度AATCC 106-2002 耐水浸色牢度:海水AATCC 107-2002 耐水浸色牢度AATCC 109-2002 耐低湿度大气臭氧色牢度AATCC 110-2000 纺织品的白度AATCC 111-2003 纺织品耐气候性AATCC 112-2003 织物挥发甲醛,测定:封罐法AATCC 114-1999 氯,存留的,张力损耗:多次取样法AATCC 115-2000 织物静电依附:织物—金属试验AATCC 116-2001 耐摩擦色牢度:旋转垂直耐摩擦色牢度测定器法AATCC 117-1999 耐高温色牢度:干燥(不包括熨烫)AATCC 118-2002 排油:耐烃试验AATCC 119-1999 平面磨蚀引起的色变(消光):屏蔽电线方法AATCC 120-1999 平面磨蚀引起的色变(消光):金刚砂方法AATCC 121-2000 地毯玷污:可视评定法AATCC 122-2000 地毯沾污:使用沾污法AATCC 123-2000 地毯沾污:加速沾污法AATCC 124-2001 织物多次家洗后外形AATCC 125-1991 耐水耐光色牢度:交替暴露AATCC 127-2003 耐水性:流体静压试验AATCC 128-1999 织物折痕回复:外形AATCC 129-2001 耐高湿度大气臭氧色牢度AATCC 130-2000 排除污垢:油污排除法AATCC 131-2000 耐褶裥色牢度:蒸汽褶裥AATCC 132-2003 耐干洗色牢度AATCC 133-1999 耐高温色牢度:热压AATCC 134-2001 地毯的静电性AATCC 135-2003 机织和针织物自动家洗时尺寸变化AATCC 136-2003 黏合或层压织物的黏合强度AATCC 137-2002 瓷砖上小地毯背面沾污AATCC 138-2000 清洁:铺地织物的清洗AATCC 139-2000 耐光色牢度:致光色变现象的观察AATCC 140-2001 轧-烘处理过程中染料和涂剂泳移AATCC 141-1999 碱性染料与丙烯酸纤维的相容性AATCC 142-2000 植绒织物经多次家洗和/或在投币自动干洗后外形AATCC 143-2001 衣服和其他纺织成品多次家洗后的外形AATCC 144-2002 湿处理织物所含碱:整体AATCC 146-2001 分散染料的分散性:过滤试验AATCC 147-1998 织物材料抗菌活性测定:平行条纹法AATCC 149-2002 螯合剂:氨基聚羧酸螯合作用值及其盐分;草酸钙法AATCC 150-2003 服装自动家洗时尺寸的变化AATCC 151-2003 污物再沉积AATCC 154-2001 分散染料的热固定性AATCC 157-2000 耐溶剂滴色牢度:全氯乙烯AATCC 158-2000 全氯乙烯干洗后尺寸变化:机械法AATCC 159-1999 尼龙上酸和金属络合酸性染料的转移AATCC 161-2002 螯合剂:金属引起的分散染料色度阴暗;控制AATCC 162-2002 耐水浸色牢度:氯化水池AATCC 163-2002 色牢度:留存染料转印;织物对织物AATCC 164-2001 耐高湿度大气中氧化氮色牢度AATCC 165-1999 耐摩擦色牢度:铺地织物-AATCC耐摩擦色牢度测定器AATCC 167-2003 分散染料的起泡性AATCC 168-2002 螯合剂:聚氨基聚羧酸的活性成分含量极其盐分;铜硝酸过氧化乙酰法(PAN)AATCC 169-2003 织物的耐气候性:氙灯暴露AATCC 170-2001 粉状染料的喷撒性:评定AATCC 171-2000 地毯:热水萃取法AATCC 172-2003 家洗耐无氯漂白色牢度AATCC 173-1998 CMC:小色差合格率计算AATCC 174-1998 地毯耐微生物活性测定AATCC 175-2003 耐脏:绒毛铺地材料AATCC 176-2001 染料剂分散质斑点:评定AATCC 178-1999 纬向染疵:可视测定和渐次调和AATCC 179-2001 自动家洗时缠绕引起织物和衣服变形AATCC 180-1997 高温下耐光色牢度:受装置控制的天然光温度AATCC 181-1997 高温下耐光色牢度:受装置控制的天然光温度和湿度AATCC 182-2000 溶液中染料颜色的相对强度AATCC 183-2000 紫外线穿透织物强度AATCC 184-2000 染料喷撒性能:测定AATCC 185-2000 螯合剂:过氧化氢漂白槽中的百分含量:铜硝酸过氧化乙酰(PAN)指示剂方法;AATCC 186-2001 耐气候性:紫外线和湿度暴露AATCC 187-2002 织物的尺寸变化:加速的AATCC 188-2003 家洗耐钠、次氯盐酸漂白色牢度AATCC 189-2002 地毯纤维含氟量AATCC 190-2003 耐活性氧漂白洗涤剂家洗的色牢度:加速酸性纤维素酶,作用于:最大负荷量洗涤器AATCC 191-2003 木纤维质酵酶酸一洗衣机顶部装载的影响AATCC 192-2003 织物的耐久性:有水或者无水情况暴露于电孤光下AATCC 估测步骤1 着色变化的灰度AATCC 估测步骤2 着色的灰度色标AATCC 估测步骤4 深度测试的标准深度级别AATCC 估测步骤5 织物手感:主观估测指南AATCC 估测步骤6 工具性颜色检测AATCC 估测步骤7 测试样品颜色变化的仪器评估AATCC 估测步骤8 AATCC-9-步色级转移尺AATCC 估测步骤9 织物色差的视觉评估AATCC 测试方法中使用的特殊仪器和材料1993年AATCC标准参考清洁剂和一般洗涤清洁剂2003年AATCC标准参考液体洗涤清洁剂家庭洗涤测试条件的标准化在可燃性测试之前对家庭洗涤织物进行标准实验实践来区分耐久和非耐久整理主观分级过程的术语多实验室测试的ASTM方法概述2003年5月1日修订AATCC标准术语1999年5月1日修订AATCC撰写测试方法格式指南2000年5月1日修订AATCC测试方法的程序规则和技术委员会ASTM D 79-99 纺织品拉伸试验机规格ASTM D 418-93 用标准接缝测试机织物纱线抗滑移性能试验方法ASTM D 1424-96 机织物抗撕破性能试验方法埃尔门多夫落锤法ASTM D 1683-90a机织物缝线断裂强力试验方法ASTM D 1775-94 阔幅弹性织物拉伸试验方法ASTM D 2261-96 机织物撕裂强力试验方法舌形法(定伸长速率拉伸试验机)ASTM D 3107-75(80)弹性织物伸展性能试验方法ASTM D 3786-87 针织物及非织造布水压胀破强力试验方法膜片式胀破强力仪法ASTM D 3787-89 针织物胀破强力试验方法等速牵引(CRT)G球胀破试验ASTM D 4033-92 平纹簇绒或植绒室内装饰机织物缝线抗滑移性能试验方法ASTM D 4034-92 室内装饰织物缝线滑移试验方法动态疲劳法ASTM D 4964-96 弹性织物拉伸试验方法等速伸长型拉伸试验机ASTM D 5034-95 织物断裂强力和伸长试验方法(抓样法)ASTM D 5035-95织物断裂强力和伸长试验方法(条样法)ASTM D 5344-93 部分取向长丝伸长应力试验方法ASTM D 5587-96 织物撕裂强力试验方法梯形法ASTM D 1774-94 纺织纤维弹性性能试验方法ASTM D 3217-95 化学纤维钩丝或打结断裂强力试验方法ASTM D 3822-96 单纤维拉伸性能试验方法ASTM D 5822-95 气囊垫的接缝强力试验方法ASTM D 5734-95 非织造布撕破强力试验方法落锤(埃尔门多夫)仪器ASTM D 5733-95 非织造布撕破强力试验方法梯形ASTM D 5735-95非织造布撕破强力试验方法舌形(单缝)法(定伸长速率)ASTM D 3936-97 簇绒地毯第二层底布覆盖物剥离强力试验方法ASTM D 4393-98 加筋帘子线和帘子布对橡胶的剥离粘着力试验方法ASTM D 1578-93 绞纱断裂强力试验方法ASTM D 2256-97 纱线拉伸性能试验方法单根纱ASTM D 3106-95a 弹性纱线永久试验方法ASTM D 3106-95a 弹性纤维永久试验方法ASTM D 3107-75(80)弹性织物伸展性能试验方法ASTM D 2051-86(97)拉链机寿命试验方法ASTM D 2052-85(96)拉链耐汗洗色牢度试验方法ASTM D 2053-99 拉链耐光色牢度试验方法ASTM D 2054-99 拉链耐摩擦色牢度试验方法ASTM D 2058-87(97)拉链干洗寿命试验方法ASTM D 2060-95 拉链强力试验方法ASTM D 5170-98钩丝接触搭扣抗剥离力试验方法 T方法ASTM D 4533-1997 土工布梯形撕破强力的试验方法ASTM D 4594-1996 土工布拉伸特性的试验方法宽条样法ASTM D 4632-1991 土工布断裂强力和伸长率的试验方法抓样法ASTM D 4884-1996 缝合土工布接缝强力的试验方法ASTM D 4885-1988 土工膜强力性能的宽条拉伸试样ASTM D 5262-1995 评定土工合成材料拉伸蠕变性能的试验方法ASTM D 5397-1995 用缺口恒定拉伸负荷试验评价聚烯烃土工膜抗应力开裂的试验方法ASTM D 517-1994 土工合成材料的多轴向拉伸试验方法ASTM D 5884-1995 内增强土工膜撕裂强度试验方法其它类测试方法标准:ASTM D 737-96 纺织品织物透气性试验方法ASTM D 1059-97纱线支数试验方法ASTM D 1518-85(98)纺织材料热传递性试验方法ASTM D 1777-96 纺织材料厚度测量方法ASTM D 3776-96 机织物单位面积质量试验方法ASTM D 4772-97 毛圈织物表面吸水性能试验方法水流试验法ASTM D 4966-98 织物耐性能试验方法(马丁代尔磨损试验仪法)ASTM D 4970-98 织物抗起球性及其它表面性能变化试验方法马丁代尔压力试验仪法ASTM D 5736-95 非织造布厚度试验方法ASTM D 6242-98 非织造布单位面积质量试验方法ASTM D 4848-98 纺织品拉伸性能术语ASTM D 2692-98 轮胎帘子布空气线试验方法ASTM D 1422-98 单纱捻度试验方法加捻退捻法ASTM D 1423-98 单纱捻度试验方法直接计数法ASTM D 1907-97 纱线支数试验方法绞纱法ASTM D 4335-92 土工布在紫外光和水中退化的试验方法(氙弧型仪器)ASTM D 5994-1996 压纹土工膜苡厚度测定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ATCC测试方法169—2003 (E2007)纺织品耐气候测试:氙弧灯曝晒本测试方法由RA64委员会于1987年制定,1988和1989年重新审定,1990年和2003年修改,1995年重新审定和修改。

1.目的和围1.1 本测试方法提供了在人造气候装置里面,通过对测试条件的控制,对各种纺织品材料进行暴晒的程序,包含对涂层织物进行曝晒。

本标准测试方法包含两个控制程序--湿态试样和干态试样。

1.2 在标准纺织品测试条件下,对抗老化的测试可通过:强度损失的百分比或剩余强度的百分比(断裂、撕破、爆裂)及对色牢度的下降程度来进行。

2.原理2.1被测试的纺织品材料的试样和被认可的用于对比的标准试样,应同时暴露在规定条件中的氙弧灯光源下。

把测试材料的抗老化性能与标准的试样进行对比。

3. 术语3.1 断裂强度n.----在拉伸试验中,施加到样品上最大的导致样品断裂的强度。

3.2 破裂强度n.----在规定条件下,对平放的织物在一定的角度上,通过对试样受力使之膨胀,导致试样破裂所要求的拉力或压力。

3.3 色牢度n.----材料对它自身任何颜色特性的变化,或对其着色剂能转变到和它相邻材料颜色的能力或二者兼有的一种抵抗能力。

这种颜色变化可能出现在生产、储运、使用或测试的任何环境中。

3.4 光照度n.----单位面积上的辐射强度,是波长的函数,单位是瓦每平方米,W/m2。

3.5 辐照度n.----每平方面积上的焦耳能量,是光照度的时间积分,J/m2。

3.6 辐射能量n.----不同波长的光以量子形式或电磁波形式向空间传播的能量。

3.7 辐射流量密度n.----到达试样的辐射能量的比率。

3.8 辐射功率n.----每单位时间辐射、反射或接收的辐射能量。

3.9 光谱能量分布n.----由于光源跨越不同的辐射能量波段而形成的能量变化。

3.10 光谱透射比n.----辐射能量通过给定的材料时,投射的能量与不被吸收的能量的百分比,是波长的函数。

3.11 织物测试标准大气压n.----空气温度保持在21±1℃(70±2℉),相对湿度保持在65±2%。

3.12 抗撕裂强度n.----预先有裂口的纺织物,继续对其撕裂所需的平均强度。

3.13 总辐射通量n.----所有波长的光在某一点辐射的能量总和,每平方米上的功率数,W/m2。

3.14 气候n.----在某一给定地理位置上的气候条件,包括诸如光照、雨水、湿度、和温度等因素。

3.15 耐侯性n.----暴露在气候条件下,材料性能抗老化的能力。

4. 安全防护备注:本安全防护仅供参考。

对测试程序来说,本防护只是辅助性的,并不包含全部容。

在本测试方法中对材料的处理上,操作者应该具备安全适当的技能。

生产商必须对详细的参数例如安全数据表和其他生产商的提示进行指导,也必须对所有的OSHA标准和规进行指导。

4.1 阅读完生产商的操作说明并理解以后,方可操作试验设备。

为安全起见,遵守生产商的操作说明是每个操作者的责任。

4.2 测试设备包括高强度氙弧灯,无论何时运行测试机器都要把测试门关闭。

4.3 维修氙弧灯泡前,在测试机器停止后应留有足够的时间让灯泡冷却。

4.4 维修测试设备时,应同时关闭电源,如果可能把机器的插头从墙上的插座孔拔出,确保机器上主电源显示灯熄灭。

..5 使用围5.1 通过本测试方法取得的结果,不要等同于室外环境下测得的结果,除非在合同条款中约定出对某一材料来说有数学上的互换关系。

室外环境随着季节、地理地势而变化,因此,室外暴晒的结果也相应的不同。

并非所有的材料在同样环境下受到的影响都一样。

本试验方法中用于测定耐候性的设备是经过认可的,因为它们已经广泛应用在商业性的织物材料测试上。

决定使用那种型号的机器由买卖双方的协议约定,取决于他们以往的经验。

不同的生产商提供的耐侯性设备,在光谱分布、喷水装置、空气和湿度传感器位置、测试室尺寸上或许会有明显的不同,这可能导致不同的试验结果(见16.1---16.8)。

因此,生产商不同,其提供的测试室也不同,氙弧灯也不同,在这些设备上侧得的结果之间不能互换,除非有双方认可的数学上的转换关系。

AATCC委员会RA64还不清楚在不同的生产商测试设备上得到的结果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可比性。

5.2 使用本测试方法时,合同条款必须约定合理的测试循环程序,包含光照、湿度和湿润效果。

所选择的测试循环必须根据材料实际使用的季节、地理位置和地势来反映其使用的环境条件。

(见7.2.1 选择1)5.3 使用本测试方法时,要使用一个经暴晒已知变化趋势的标准样本做对比。

5.4 其他的用于测试抗老化的规程,只要在合同条款中约定,也可以使用。

6 仪器6.1 不同型号的氙弧灯测试设备都可以使用,只要测试仪器是由抗腐蚀材料制造的,并且能够自动控制辐照度、湿度、箱体空气温度、黑板温度和黑色标准温度即可。

6.2 氙弧灯光源---氙弧测试仪器利用一个长弦碳管状氙弧灯做辐射光源,发射从270nm的紫外线到可见光谱,再到红外光谱。

虽然所有的氙弧灯一般类型都是相同的,不同的测试要用不同尺寸和不同功率的氙弧灯。

在每种不同的型号中,样品挂架的位置要根据灯的尺寸和功率来改变。

在挂架的位置处当暴露在标准固定器时,在340nm 或同等条件下,到达样品表面的光照度是0.35W/m2。

根据选项1—4中的一个测试程序来操作氙弧灯测试设备。

6.2.1 滤光片---为了让氙弧灯模拟地球上的日光,滤光片必须过滤掉紫外线的短波部分。

此外,考虑到在室外感觉不到的对被测试样的加热,滤光片也要过滤掉红外线部分。

氙弧灯测试装置要装上日光过滤片以提供适当的光谱,日光过滤片要符合附录A中所要求的光谱能量分布。

6.2.2 要遵守氙弧灯测试仪生产商提供的说明进行保养,对具体测试设备的描述请参考注释部分。

除非特别说明,辐照度水平控制在光通带340nm下为0.35±0.01W/m2 /nm,或300—400nm下为40±1.5W/m2 .根据选项1—4(见7.2.1—7.2.4)来操作氙弧灯设备。

7 测试循环确定7.1 通过最终使用的影响因素特别是气候因素来确定测试循环。

并不是所有的材料在同等环境下受到同样的影响。

由任何一种测试循环中得到的测试结果,不代表其他测试循环或任何室外环境下测得的结果。

对某一地理位置采用的加速测试因素,不能应用于其他地理位置。

然而,一定的测试循环可以用于相同类型的气候条件。

7.2 测试材料的特性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测试循环,包含紫外线暴晒、湿度、湿润时间和温度。

对于连续光谱部分仪器可安装上监视器,除非有特别说明,辐照度水平应控制在,在光通带340nm下为0.35±0.01W/m2 /nm,或300—400nm下为40±1.5W/m2。

对于织物材料可以选择以下测试循环。

7.2.1 选择1:本测试循环用于亚热带气候,例如佛罗里达洲南部,一次循环时间为120分钟,暴晒90分钟,相对湿度为70±5%,暴晒时间每隔30分钟喷水一次,黑板温度为77±3℃。

7.2.2 选择2:本测试循环用于亚热带气候,例如佛罗里达洲南部,限制使用喷水机器时,一次循环时间为120分钟,仅暴晒60分钟,相对湿度为70±5%,60分钟交替黑暗,黑板温度为77±3℃。

不进行喷水。

7.2.3 选择3:本测试循环适用于半干旱气候,例如菲尼克斯州,亚利桑那洲。

光照循环为连续光照,不喷水,黑板温度为77±3℃。

相对湿度为27±3%。

7.2.4 选择4:本测试循环用于温带气候,例如哥伦布市,俄亥俄州。

120分钟测试循环,光照时间为102分钟,相对湿度为50±5% ,每隔18分钟进行光照和喷水,黑板温度为63±3℃(145±5℉)。

7.3 这些测试循环并不意味着明确的除此以外再无别的测试循环,并不意味着一种快速的气候测试。

本测试方法也不严格限制于上述测试程序。

8 参照标准8.1 参照标准必须经合约双方确定,只要已知其强度老化和颜色变化即可,标准参照样可以是任何合适的织物原料。

标准参照样必须和测试样同时进行暴晒。

对于使用喷水的选项,标准参照样不必显示水影响的变化。

标准参..照样的使用能决定设备测试的时间和测试程序的变化。

如果被暴晒的参照样的测试结果与已知的标准数据相差超过10%,又没有迹象表明存在机器故障,应当对标准参照样重新评定并重新测试。

8.2 如果只评价色牢度,根据AATCC方法16选择蓝色毛织品标准参照样,这可作为不喷水选项的标准参照样。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由任何一种测试方法测定的蓝色毛织品标准参照样的退色等级,和其他测试方法的可能不一致。

8.3 肉眼比较:等同于颜色变化灰色等级的4级,或等同于AATCC蓝色毛织品耐晒度标准L4标准。

8.4 颜色测量仪:对于AATCC蓝色毛织品耐晒度标准L4,根据AATCC评定程序6控制其为1.7±0.3CIELAB的单位。

9 测试样品9.1 样品数量:使用被测试材料和测试标准样完全一样的样品(见16.9),根据要求进行比较以确保精确性。

9.2 织物试样尺寸:原始状态—这些尺寸是为通用指导而给定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尺寸应足够大以达到评定的要求。

一些材料在暴晒过程中或许尺寸会改变,测试设备制造商、测试仪器和一定量完全一样的试样均能影响到所需试样的尺寸。

根据13.3给定的测试程序,确保做老化试验的试样数量足够多(见16.10)。

为了最大程度的减小试样差异的影响,从测试样品里要随机抽取两块试样,一块试样进行暴晒,另一块试样做对比测试用(不要暴晒)。

对于径向测试,每块试样都要包含相同的经纱,对于纬向测试式样应包含相同的纬纱。

如果测试式样按平行于经纱方向剪取,那么试样不会含有相同的经纱。

如果测试式样按平行于纬纱方向剪取,那么试样不会含有相同的纬纱。

按以下测试程序剪取试样。

9.2.1 断裂强度—当需要测试条状断裂强度时,织物条状尺寸至少为5*20cm(2*8in.),长边平行于径向或机器方向,除非有特殊说明。

当需要测试抓破强度时,织物样品裁剪尺寸至少为13*18cm(5*7in.) (见16.11) .9.2.2 爆裂强度—织物样品裁剪尺寸至少为15*15cm(6*6in.).9.2.3 舌形撕破强度—织物样品裁剪尺寸至少为10*23cm(4*9in.)。

短边方向平行于径向或机器方向,除非有特殊说明。

(见16.11和16.12)。

9.2.4 埃尔曼多夫撕破强度—织物样品裁剪尺寸至少为10*13cm(4*5in.)。

长边方向平行于径向或机器方向,除非有特殊说明。

(见16.11和16.12)。

9.2.5 梯形撕破强度—织物样品裁剪尺寸至少为10*18cm(4*7i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