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证据制度》课件
第七章 刑事诉讼证据

法学课程 教学课件 卢锦泉制作 23
【例】秦某带着 8 岁的儿子买肉时,与摊主发生争 执,继而互殴。秦某被摊主用刀背打击造成面部 骨折,脑体受损。如该案进入刑事诉讼程序,秦 某的儿子属于哪类诉讼参与人?(2008年四川延 考试题,单选) A. 被害人 B.证人 C. 见证人 D.既是被害人,又是证人
法学课程 教学课件 卢锦泉制作 17
69.下列哪些证据属于书证?(2005年,多选) A.某强奸案,在犯罪嫌疑人住处收集的笔记本, 其中记载着其作案经过及对被害人的描述 B.某贪污案,为查明账册涂改人而进行鉴定的 笔迹 C.某故意伤害案,证人书写的书面证词 D.某走私淫秽物品案,犯罪嫌疑人非法携带的 淫秽书刊
法学课程 教学课件 卢锦泉制作 13
6.补强证据规则,指为了防止误认事实或者发生其 他危险性,而在运用某些证明力显然薄弱的证据 认定案情时,必须有其他证据补强其证明力,才 能被法庭采信为定案依据。【例】只有被告人口 供不能单独定案。 7.最佳证据规则,又称原始证据规则,是指以文字、 符号、图像等方式记载的内容来证明案情时,其 原件才是最佳的证据。【例】最高院解释53 条, 收集调取的书证应当是原件,只有在原件取得困 难时,才是副本或者复印件。
法学课程 教学课件 卢锦泉制作 25
26.在杨某被控故意杀人案的审理中,公诉人出示了 死者女儿高某(小学生,9岁)的证言。高某证称, 杨某系其表哥,案发当晚,她看到杨某举刀杀害其 父。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07年,单选) A.因高某年幼,其证言不能作为证据出示 B.因高某对所证事实具有辨别能力,其证言以作 为证据出示 C.高某必须到庭作证,否则其证言不能作为证据 出示 D. 高某与本案有利害关系,因此其证言不可采信
法学课程 教学课件 卢锦泉制作 22
刑事诉讼法课件PPT资料74页

(二)书证 1.书证的概念 2.常见的书证 3.书证的特点 4.书证与物证的区别
与联系 书证的收集与审查判
断
物证的概念
物证是指以其外部特征、物质 属性和存在状态证明案件真实
情况的一切物品和痕迹
1.外部特征:指物证的 形状、大小、数量、 颜色、新旧程度等
2.物质属性:指物证所具有的质 重量、材料、成份、结构、性
物 证
物证是否客观真实: (1)是否是伪造的;
的
(2)是否因自然原因或其
审
他原因发生变形失真;
查
(3)是否确实与案件事实
判
有客观的联系;
断
要查清物证是原物还是复
制品
要查清物证的来源
物证在刑事案件中的证明作用
【案情】
某日清晨,一牧羊人在河边 发现一具尸体,立即报告公安人
员,警方马上派员进行侦查。 经过一昼夜的工作,搜集到 下列证据:
【案情】
现场遗留的两支香烟头,是 “石林”牌的。
距离现场不远处有一枚清新的 皮鞋印记, 42码波浪纹底痕。
经尸体检查,死者是被凶手用手 掐住喉咙窒息而死,颈部有明显 的表皮剥脱,可见清晰的掐痕。
在不远处有一摩托车印痕,奔 向公路,并沿公路向南消失。
【案情】
经分析,初步认定:凶犯是 一个30岁男子,身高在1.751.80 米之间;并将两枚香烟头送鉴定 室化验所含唾液,以便分析凶手 型;派人追捕。又获下列证据:
六、勘验、检查笔录
七、视听资料
第三节刑事证据的分类
一、四种证据分类的划分依据。 二、八种证据各自的范围。(重中之重) a)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 b)有罪证据和无罪证据 c)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四种言词证据:证人
教学课件第十一章证据规则

3.“毒树之果”的排除 “毒树之果"一词中的“毒树”,指的是违法收集 的证据;毒树之果指的是以毒树为线索进一步获得的 证据。
在美国,不仅非法收集的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必 须予以排除,“毒树之果”也必须予以排除,但存在 若干例外,主要有“最终或必然发现的例外”、“独 立来源例外”、“稀释的例外”等。
4
第二节 若干证据规则
一、关联性规则
(一)关联性规则的概念 关联性规则,是指只有与案件事实有关的材料
才能作为证据使用。 关联性规则是英美法系的一项基本证据规则,
没有关联性的证据是不具有可采性的。按照关联性 规则,侦控、审判人员在调查收集证据时,应当限 于与本案有关的证据材料;在审查判断证据时,应 当注意排除与本案无关的证据材料。
9
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一)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概念及价值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对侦 控与审判机关采用非法手段收集的证据应当予以排 除,不得作为证据采纳。 非法证据一般包括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的言词证 据、物证以及在非法获得的证据的基础上, 进一步 收集的证据(即“毒树之果”)这三类。
10
2
从内容上来看,证据规则大体包括两大类:一 类是调整证据能力的规则,主要有传闻证据规则、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证人特权规则、意见证据规则、 最佳证据规则,等等;另一类是调整证明力的规则, 主要有关联性规则、品格证据规则、类似行为规则、 补强证据规则,等等。
3
二、证据规则的意义
(一)有利于查明案件事实 (二)有利于保障人权 (三)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率
24
(四)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补强证据规则 我国刑事诉讼中已经存在有关补强证据的规定, 主要是口供补强规则。《刑事诉讼法》第46条规定: “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 人有罪和处以刑罚”。即在运用被告人供述认定案情 时,必须有其他证据予以补强,方得作为认定案件事 实的依据。但因为该条仅仅规定口供应当补强,对于 其他证据是否需要补强,以及用以补强的证据应当符 合哪些条件,补强应达到何种证明程度等等,法律仍 有待完善。
刑事证据的种类课件

刑事证据的种类课件
作为司法部门的一员,所有关于刑事案件的判定都必须建立在合法的证据上,
其中,刑事证据的种类至关重要。
刑事证据可以分为具象证据和精神证据两大类,其中具象证据指一般事实必须
从外在可以观察到的物质资料中推断出来;而精神证据则是指从犯罪者本人或其他个人心灵活动中推断出来的事实。
具象证据既可以是正当的,也可以是异常的,例如采取物质上的行动、撰写要约、签署合同等;精神证据一般指犯罪者本人对罪行的供述及具有真实性的回忆,比如犯罪者或其他相关人员的证词、分析犯罪者的心理所得和投射的动机等。
此外还有一类被称为“唯一证据”的刑事证据,它指的是某一案件中唯一的刑
事证据,由此可以支持司法部门的一项判决,例如一份唯一的录像、受枪击的弹药匣或DNA证据等。
总而言之,刑事证据包括具象证据、精神证据和唯一证据三类。
在司法活动中,司法部门要据此来做出正确的判决,要求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案件的权利,帮助案件的公平审理,保障当事人的正当权利。
2024版刑法学完整全套教案PPT教学电子课件

刑法学完整全套教案PPT教学电子课件•刑法学概述•犯罪论•刑罚论•罪刑各论目录•刑事诉讼法与刑事证据制度•刑事司法实践中的热点问题探讨01刑法学概述刑法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研究对象刑法学是研究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科学。
它主要研究犯罪的本质、特征、构成要件、犯罪形态以及刑罚的适用原则、种类和执行等问题。
任务通过对犯罪和刑罚的研究,揭示犯罪的本质和规律,为立法机关提供制定和完善刑事法律的依据,为司法机关正确适用刑罚提供理论指导,以达到预防犯罪、保护社会、维护社会秩序的目的。
刑法学的体系结构研究犯罪的本质、特征、构成要件和犯罪形态等问题。
研究刑事责任的根据、原则和实现方式等问题。
研究刑罚的本质、目的、种类和执行等问题。
研究各种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特征和刑罚适用等问题。
犯罪论刑事责任论刑罚论罪刑各论刑法学的历史与发展古代刑法学主要研究刑罚的适用和执行,强调刑罚的惩罚和威慑作用。
近现代刑法学随着启蒙运动和人权思想的兴起,刑法学开始关注犯罪人的权利保障和刑罚的人道化,强调罪刑法定和罪刑相适应等原则。
当代刑法学在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刑法学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如跨国犯罪和网络犯罪等问题,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理论体系。
同时,随着恢复性司法和社区矫正等制度的兴起,刑法学也开始关注犯罪人的再社会化和被害人权益保障等问题。
02犯罪论犯罪的概念和特征犯罪的概念是指违反国家法律、危害社会公共利益、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犯罪的特征具有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
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的构成要件01020304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
说明某种犯罪是通过什么行为、在什么情况下对犯罪客体进行侵害的。
实施犯罪行为,依法应当对自己的罪行负刑事责任的人。
犯罪主体对自己行为的危害社会结果所抱的心理态度。
犯罪既遂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犯罪的形态行为人故意实施的行为已经具备了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
刑事案件证据收集课件40页PPT文档共42页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பைடு நூலகம்
刑事案件证据收集课件40页PPT文档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我国的刑事法律制度-页课件 (一)

我国的刑事法律制度-页课件 (一)我国的刑事法律制度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为核心,结合其他法律法规而形成的一套法律体系。
这套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我们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一、刑法律制度的特点我国的刑法律制度有以下特点:1、有明确的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刑事法律制度中,罪刑法定原则是最基本的、最突出的特点。
它规定刑罚只能在法律上规定的范围内,而且要依据刑法明确规定的罪名而判定。
这种制度保证了人民的刑罚权不受侵犯。
2、不允许刑讯逼供和非法证据我国刑事法律制度中禁止刑讯逼供和非法证据的使用。
这保证了人民的合法权益,防止案件的错误定性和不公正处理。
3、强调人的尊严和权利我国刑事法律制度强调人的尊严和权利。
在刑事诉讼中规定了被告人的权利,并在对其进行刑罚时注重人性化,确保刑罚具备吸收教育和改造作用。
二、刑事法律制度的体系我国的刑事法律体系包括刑法、刑诉法、刑事执行法等法律和司法解释。
刑法作为刑事法律制度的核心,规定了我国的罪名和刑罚,同时还制定了共同的刑事法律原则。
刑诉法规定了刑事诉讼的程序和诉讼权利等,是刑法的具体实施和实践活动的指南。
三、刑事法律制度的发展演变我国的刑事法律制度在发展演变中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
在早期,依据家法为核心的惩罚制度常常被用来惩罚犯罪行为。
到了秦汉时期,出现了较为完整的法律体系。
现代刑法的形成,始于我国新文化运动时期,最终制定了目前统一的刑法体系。
总体来说,我国的刑事法律制度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而现有的体系相对完备。
我们应该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正确地运用和维护刑事法律制度,维护社会稳定和公正。
同时,在刑事法律政策的制定、调整和执行过程中,我们应采取更加负责任和科学的方法,确保法律的善意和公正性。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切实维护公民的权利和利益,提高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效率。
2024版《刑事诉讼法》PPT完整课件讲义

2023REPORTING 《刑事诉讼法》PPT完整课件讲义•刑事诉讼法概述•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刑事诉讼中的管辖与回避•刑事诉讼中的辩护与代理•刑事诉讼中的证据与证明•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刑事诉讼中的附带民事诉讼目录20232023REPORTINGPART01刑事诉讼法概述刑事诉讼法的定义与作用定义刑事诉讼法是国家制定的规范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揭露犯罪、证实犯罪、惩罚犯罪的程序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作用刑事诉讼法具有保障刑法正确实施、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秩序的作用。
立案公安、司法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自首以及自诉人起诉等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发生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决定将其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
侦查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依照法律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
起诉指依法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法院对特定案件进行审判的行为。
刑事案件的起诉,在于请求法院通过审判对被告人定罪判刑;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在于请求法院通过审判追究被告人的经济赔偿责任。
审判指人民法院在控、辩双方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下,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对于依法向其提出诉讼请求的刑事案件进行审理和裁判的诉讼活动。
执行指刑事执行机关为了实施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所确定的内容而进行的活动,在中国,刑事执行的主体主要是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和监狱等。
•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