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助行器的注意事项演示版.ppt
合集下载
助行器与轮椅ppt

助行器和轮椅的用途和重要性
助行器和轮椅的用途
助行器和轮椅主要用于帮助行动不便或行走困难的人进行移动和日常活动。对 于一些长期患病或年老体弱的人来说,助行器和轮椅是必不可少的辅助设备。
助行器和轮椅的重要性
助行器和轮椅对于行动不便的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它们可以帮助他们保持独 立和自主,提高生活质量。通过使用助行器和轮椅,这些人可以更好地参与社 交活动、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
注意安全环境
在使用助行器或轮椅时,注意周围环境的安全性,避免在湿滑、陡 峭或不稳定的地面使用。
定期检查和维护
定期检查助行器或轮椅的各部件是否正常,及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 保养。
助行器与轮椅的保养和维护
清洁与消毒
定期清洁和消毒助行器或轮椅, 保持其清洁卫生,防止细菌滋生。
检查紧固件
定期检查助行器或轮椅的紧固件是 否松动,确保其结构稳定。
02
助行器与轮椅的种类和特点
助行器的种类和特点
01
02
03
腋下助行器
适用于上肢力量较弱或需 要额外支撑的步行者,稳 定性好,但长时间使用可 能对腋下造成压力。
肘拐杖
适用于有下肢力量但需要 额外支撑的步行者,提供 稳定和平衡,减轻膝盖和 脚踝的负担。
手杖
适用于需要轻便支撑的步 行者,便于携带和使用, 但稳定性相对较差。
轮椅的种类和特点
手动轮椅
适用于轻度和中度残疾人 士,需要一定的上肢力量 进行推动,轻便易携带。
电动轮椅
适用于重度残疾或行动不 便人士,具备自动行驶和 操控功能,方便出行和移 动。
竞技轮椅
适用于残奥会等竞技比赛, 设计轻巧、速度快,适合 专业运动员使用。
助行器拐杖功能及正确使用方法介绍及示范课件

助行器拐杖功能及正确使用方法介绍及
示范
20
助行器拐杖功能及正确使用方法介绍及
示范
21
使用拐扙之方法
行走时:
(2) 三点法:
患肢稍可或完全无法负重时,二边拐杖跟 患肢一同向前;健肢再向前。
助行器拐杖功能及正确使用方法介绍及
示范
22
使用拐扙之方法
行走时: (3) 二点法: 左拐杖与右脚一致;右拐杖与左脚一致。
示范
4
如何治疗? 何谓康复物理治疗
➢ 物理治疗系利用声、电、水、冷、热、 力、光等物理因子 (physical agents) 来 预防、鉴别、评估、治疗病患的医疗专业。
➢ 有别于药物或手术治疗。 ➢ 物理治疗的主要治疗内容可以用五个方面
来概括, 包括:仪器治疗、功能训练、运动 治疗、徒手治疗与科技辅具。
行走前先站稳,步伐不宜太大,眼睛向前看不要 向下看。
渐进性增加行走的活动量。
往前跨之步伐以到助行器的一半为宜,太过向 前容易导致重心不稳而向前跌倒。
必须确定四个角都放稳了,才往前跨步。
助行器拐杖功能及正确使用方法介绍及
示范
40
使用轮椅的方法
从床上移到轮椅的方法:
1、先把轮椅放好在床边,刹好车,帮助患者翻身至面对你 2、一手放在患者手臂的肩部往上用了,一手放患者膝盖后
助行器拐杖功能及正确使用方法介绍及
示范
8
康复物理治疗方法与仪器介绍
微波(超短波)治疗仪
■ 温热磁振治疗仪
助行器拐杖功能及正确使用方法介绍及
示范
9
康复运动治疗室与器材介绍
助行器拐杖功能及正确使用方法介绍及
示范
10
徒手治疗及整脊治疗
关于助行器的使用课件

专业能力
优质护理服务
病人
出院 入院
护士如何主动建立优质临床护理服务 全过程
1. 患者入院第一印像。 2.做好入院首次护理评估,注意阳性体征,妥 善安排。
3.曰常生活自理能力(ADL):患者能做的鼓 励患者自理。
(通过观察.评估.判断病情轻 重缓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怎么做?)
护士如何主动建立优质临床护理服务 全过程
NT-ProBNP(判断心功能不全的一个非常敏感 的指标。
4.患者潜在风险(并发症)评估 5.家庭支持.康复需求
护士如何主动建立优质临床护理服务 全过程
手术后的观察.评估.判断.反应与决策 1.维持内环境稳定:体温.循环.电解质酸碱平衡 2.疗效观察 3.早期功能锻炼
手术后病情观察.评估与早期功能锻炼
斜后向后倾倒。 年老体弱者必须有人陪护在旁。 使用前注意评估四肢肌力情况,必须达到双
上肢四级、双下肢三级以上。
时间 病情观察
功能锻炼
锻炼 跟踪与处理 时间
麻醉 消失 后
术后 第1天
术后 第2天
术后 第3天
生命体征平稳.神志 深呼及,腕肘关
清.肢体感觉运动恢 节活动,握拳伸
复
指活动,踝趾关
节屈伸运动
伤口敷料干洁.四肢 半坐卧位,拉吊
肌力IV级.胃肠道功 环挺胸运动,患
能正常
肢等长收缩锻炼
健侧下肢肌力IV级,协助床边坐 患侧III级,正确掌 握防脱位方法
护士如何主动建立优质临床护理服务 全过程
做好围手术期护理,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康复。
1.手术前:患者整体情况。预计手术后的风险。 前瞻性护理措施。
2.手术后:手术创伤对机体的侧面影响.高风险因 素。
护士如何主动建立优质临床护理服务 全过程
优质护理服务
病人
出院 入院
护士如何主动建立优质临床护理服务 全过程
1. 患者入院第一印像。 2.做好入院首次护理评估,注意阳性体征,妥 善安排。
3.曰常生活自理能力(ADL):患者能做的鼓 励患者自理。
(通过观察.评估.判断病情轻 重缓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怎么做?)
护士如何主动建立优质临床护理服务 全过程
NT-ProBNP(判断心功能不全的一个非常敏感 的指标。
4.患者潜在风险(并发症)评估 5.家庭支持.康复需求
护士如何主动建立优质临床护理服务 全过程
手术后的观察.评估.判断.反应与决策 1.维持内环境稳定:体温.循环.电解质酸碱平衡 2.疗效观察 3.早期功能锻炼
手术后病情观察.评估与早期功能锻炼
斜后向后倾倒。 年老体弱者必须有人陪护在旁。 使用前注意评估四肢肌力情况,必须达到双
上肢四级、双下肢三级以上。
时间 病情观察
功能锻炼
锻炼 跟踪与处理 时间
麻醉 消失 后
术后 第1天
术后 第2天
术后 第3天
生命体征平稳.神志 深呼及,腕肘关
清.肢体感觉运动恢 节活动,握拳伸
复
指活动,踝趾关
节屈伸运动
伤口敷料干洁.四肢 半坐卧位,拉吊
肌力IV级.胃肠道功 环挺胸运动,患
能正常
肢等长收缩锻炼
健侧下肢肌力IV级,协助床边坐 患侧III级,正确掌 握防脱位方法
护士如何主动建立优质临床护理服务 全过程
做好围手术期护理,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康复。
1.手术前:患者整体情况。预计手术后的风险。 前瞻性护理措施。
2.手术后:手术创伤对机体的侧面影响.高风险因 素。
护士如何主动建立优质临床护理服务 全过程
助行器轮助使用ppt课件

27
轮椅的选择
4. 扶手高度:肩部放松,肘屈曲90°,测椅面至 肘下缘距离再加2.5cm 5. 靠背高度:以椅面到双肩胛骨中央部为准,椅 面到腋窝距离减去10cm 6. 全高:即靠背后方推把的上缘至地面的距离, 一般为93cm,如果加上头部的延长部分再加 25~30cm
28
轮椅减压
•自行减压 •他人协助减压
助行器与轮椅的使用学习目标?熟练掌握拐杖的分类适用原则及调试?熟练掌握步行器分类适用原则及调试?熟练掌握轮椅的选用原则及使用助行器定义及作用定义
助行器与轮椅的使用
学习目标
•熟练掌握拐杖的分类、适用原则及调试 •熟练掌握步行器分类、适用原则及调试 •熟练掌握轮椅的选用原则及使用
助行器定义及作用
定义:医学上将辅助人体支撑体重、保持平衡和 行走的工具称为辅行器,也称助行器。 作用:保持身体平衡 、支持体重 、增加肌力 、 辅助行走
23
步行架的适宜高度
•同手杖的适宜高度
24
轮椅
定义:轮椅主要是一种代步工具或步行器,用于 使用各种助行器仍不能步行或步行困难者。
上身控制力 强的瘫痪者
全身控制力 弱
认知正常者
25
轮椅的构造
26
轮椅的选择
1. 脚踏板高度:脚放在脚踏板上时大腿腘窝处与 座垫前缘之间有2.5cm左右的高度空隙,脚踏板 与地面的距离至少5cm 2. 座位宽度:测臀部最宽处再加上5cm 3. 座位深度:坐位时从自然屈曲的膝关节腘窝到 座位的前缘之间的空隙为6.5cm
肢无使用手杖的足够力量的情况,如进行性 肌营养不良或颅外伤后。
12
前臂杖的适宜高度
(同手杖)
13
拐杖--平台杖
14
平台杖的选用原则
轮椅的选择
4. 扶手高度:肩部放松,肘屈曲90°,测椅面至 肘下缘距离再加2.5cm 5. 靠背高度:以椅面到双肩胛骨中央部为准,椅 面到腋窝距离减去10cm 6. 全高:即靠背后方推把的上缘至地面的距离, 一般为93cm,如果加上头部的延长部分再加 25~30cm
28
轮椅减压
•自行减压 •他人协助减压
助行器与轮椅的使用学习目标?熟练掌握拐杖的分类适用原则及调试?熟练掌握步行器分类适用原则及调试?熟练掌握轮椅的选用原则及使用助行器定义及作用定义
助行器与轮椅的使用
学习目标
•熟练掌握拐杖的分类、适用原则及调试 •熟练掌握步行器分类、适用原则及调试 •熟练掌握轮椅的选用原则及使用
助行器定义及作用
定义:医学上将辅助人体支撑体重、保持平衡和 行走的工具称为辅行器,也称助行器。 作用:保持身体平衡 、支持体重 、增加肌力 、 辅助行走
23
步行架的适宜高度
•同手杖的适宜高度
24
轮椅
定义:轮椅主要是一种代步工具或步行器,用于 使用各种助行器仍不能步行或步行困难者。
上身控制力 强的瘫痪者
全身控制力 弱
认知正常者
25
轮椅的构造
26
轮椅的选择
1. 脚踏板高度:脚放在脚踏板上时大腿腘窝处与 座垫前缘之间有2.5cm左右的高度空隙,脚踏板 与地面的距离至少5cm 2. 座位宽度:测臀部最宽处再加上5cm 3. 座位深度:坐位时从自然屈曲的膝关节腘窝到 座位的前缘之间的空隙为6.5cm
肢无使用手杖的足够力量的情况,如进行性 肌营养不良或颅外伤后。
12
前臂杖的适宜高度
(同手杖)
13
拐杖--平台杖
14
平台杖的选用原则
拐杖的使用PPT课件

.
18
注意事项
选择适当的拐杖,底部须附有橡皮垫。 行走前检查拐杖螺丝及橡皮垫是否稳固。 穿着适当长度的裤子及合脚防滑的鞋子,不穿拖鞋。 维持地面干燥,走道通畅,无障碍物,以免滑倒或绊倒。 第一次下床使用拐杖,须有护理人员在旁协助与指导。 站立时,拐杖底部放置于脚尖前15公分再向外侧15公分处。 行走前先站稳,步伐不宜太大。 行走时以手臂力量支撑身体,拐杖顶部距腋下二横指,以
4.两手同时用力,同时健腿发力站 稳。
.
16
坐下椅子时的用法
1.身体慢慢退至椅子边缘。 2.健腿支撑在地面上,将 双拐合并,用患腿侧手握 住拐杖,健侧手扶住椅子 4.弯曲膝盖慢慢坐下。
.
17
上下楼梯的用法
上下楼梯:原则:上楼时健肢先上,下楼时患肢先下。 (1) 上楼:上楼时健肢先上, 患肢后上, 最后上拐杖。 (2) 下楼:下楼时先下拐杖, 再下患肢, 最后是健肢。
.
7
卧位测量
穿上鞋或配戴下肢矫形. 器仰卧位测量。
8
四 使用方法
摇摆法 二点法 三点法 四点法
.
9
摇摆法
快速通过时使用,二边拐杖同时前进,双腿再一起 摆荡向前。
.
10
两点法
1. 一侧腋杖和对侧 足同时伸出作为第一 着地点
2.另一侧腋杖和另 一侧足再向前伸出作 为第二着地点
左拐杖与右脚一致;右拐 杖与左脚一致
2. 双下肢功能不全、不能用左、右 腿交替迈步的情况,如截瘫、双髋用 石膏固定或用其他方法制动时。
.
6
三 测量
长度:(两种方法) 1.身高减去40cm。 2.腋下高度减去5CM,(约一拳 头)
把手的位置(两种方法) 1.肘关节屈曲30度时的位置。 2.站立时大转子的高度。
助行架课件

• 特点:有两个前脚轮 无制动装置,后支脚 有防滑和摩擦功能, 容易推进,有很好的 方向性,可推行前移。 适用于上肢肌力不足, 且不能抬起助行架前 行的患者。
框式两轮助行架和两轮助行架的区 别
双臂操作的助行器具——四轮助行架
• 特点:有四个脚轮 有制动装置 移动灵活,行进快,推
动前移 多带座位 适用于:上肢肌力不足, 无法抬起时; 稳定性较低,要求使用 者平衡能力较好
双臂操作助行架的稳定性比较
双臂操作助行架的注意事项
• 1.使用前先调整高度,稳定性和安全性检查; • 2.站立时注意身体重心位置; • 3.行走前站立片刻以保持身体平衡;如有头
晕不适,不要急于行进; • 4.使用时,防止身体过分前倾或后仰,防止
身体重心偏离支撑面; • 5.速度不宜过快。
双臂操作助行架使用前安全性检查
三.坐式助行架
• 固定座位辅助支撑 • 座位承重,辅助行走 • 重症患者使用
四.台式助行架
• 前臂支撑台式助行架 • 特点:有前臂支撑平
台;不需抓握,将前 臂置于平台上 • 适用人群:关节炎、 手部握力不足者
双臂操作的助行器具——平台支撑台 式助行器
• 特点:有支撑平台, 支撑面积大,承重能 力增加,可通过上肢 支撑,利用助行架带 动身体前移六轮更易 于转弯
框式四轮助行架和四轮助行架的区 别
双臂操作的助行器具——后置四轮助 行架
• 使用方法:使用者位于 助行架的前方,拉动前 行;可促进身体挺直; 对于平衡控制较差,身 体易于后倾者,可提供 相应的支撑,利于跨步 和活动;
• 特点:后轮有放倒退功 能,部分前轮为万向轮
• 适用人群:身体姿势不 良者,尤其是脑瘫患者
双臂操作的助行器具——差动动框式 助行架
框式两轮助行架和两轮助行架的区 别
双臂操作的助行器具——四轮助行架
• 特点:有四个脚轮 有制动装置 移动灵活,行进快,推
动前移 多带座位 适用于:上肢肌力不足, 无法抬起时; 稳定性较低,要求使用 者平衡能力较好
双臂操作助行架的稳定性比较
双臂操作助行架的注意事项
• 1.使用前先调整高度,稳定性和安全性检查; • 2.站立时注意身体重心位置; • 3.行走前站立片刻以保持身体平衡;如有头
晕不适,不要急于行进; • 4.使用时,防止身体过分前倾或后仰,防止
身体重心偏离支撑面; • 5.速度不宜过快。
双臂操作助行架使用前安全性检查
三.坐式助行架
• 固定座位辅助支撑 • 座位承重,辅助行走 • 重症患者使用
四.台式助行架
• 前臂支撑台式助行架 • 特点:有前臂支撑平
台;不需抓握,将前 臂置于平台上 • 适用人群:关节炎、 手部握力不足者
双臂操作的助行器具——平台支撑台 式助行器
• 特点:有支撑平台, 支撑面积大,承重能 力增加,可通过上肢 支撑,利用助行架带 动身体前移六轮更易 于转弯
框式四轮助行架和四轮助行架的区 别
双臂操作的助行器具——后置四轮助 行架
• 使用方法:使用者位于 助行架的前方,拉动前 行;可促进身体挺直; 对于平衡控制较差,身 体易于后倾者,可提供 相应的支撑,利于跨步 和活动;
• 特点:后轮有放倒退功 能,部分前轮为万向轮
• 适用人群:身体姿势不 良者,尤其是脑瘫患者
双臂操作的助行器具——差动动框式 助行架
助行器具基础知识.ppt

单臂操作的助行器具----腋拐
• 腋拐:木质、铝合金、不锈钢等 • 特点:提高身体平衡性及侧向稳定性减轻下肢负重的70-80% • 注意事项:需要足够的握力通过腕部和胸廓承重,腋托把握方向
和胸廓的辅助支撑,成对使用 • 适用人群:下肢不能负重者 • 高度调节及顺序 体重<70kg,建议铝合金腋拐, 体重>70kg,建议不锈钢腋拐
靠近助行架
稍远离助行架
股骨大转子水平
肚脐水平
框式四轮助行架> 四轮助行架
脚踩制动
两轮制动方式
四轮助行架
• 多室外行走使用 • 重心:稍远离助行架 • 高度:把手在肚脐位置
两轮助行架
双臂操作的助行器具----轮式助行架
后置四轮助行架 • 使用方法:使用者位于助行器前方,拉动前行;可促进身体挺直;
对于平衡控制较差,身体易于后倾者,可提供相应支撑,利于跨 步和活动; • 特点:后轮有防倒退功能,部分前轮为万向轮 • 适用人群:身体姿势不良者,尤其是脑瘫患者
双臂操作的助行器具----框式助行架
框式四轮助行架 • 特点:有四个脚轮,身体重心靠近助行架,适用于室内和训练
四脚框式
阶梯框式
差动框式
• 室内使用、多步行训练用 • 重心:尽量靠近助行架 • 高度:把手在股骨大转子
框式两轮
框式四轮
双臂操作的助行器具----轮式助行架
两轮助行架 • 特点:有两个前脚轮,无制动装置,后支脚垫有摩擦和防滑功能 ,容易推进,有很好的方向性,可推行前移 适用于上肢肌力不足,无法抬起时使用 以上特点也为与框式两轮助行架的相同点
框式两轮助行架和两轮助行架的不同点
结构不同 使用环境不同
用途不同 重心位置不同 使用高度不同 稳定性不同
助行器的使用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助行器的使用
黎佩婷 2016-4-14
概念
就是可以让通过器械的支撑,让腿脚不方便 的老人/病人等腿脚不灵活甚至失去行走能力 的人能够自理,能够和正常人一样外出散步。 最常见助行器包括两轮和四轮助行器。
助行器种类
两轮 四轮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使用方法
不要向助行器倾斜 常见错误之一:将助行器放得太前。保持走进助行器 里面,而不是走在它的后面,所以在行走的时候必 须保持身体挺直。 另一种常见的错误:将你的助行器调得过高。这两种 错误都会使你行走起来没有那么舒服,而且更有可 能摔倒。
手杖
同时伸出手杖和患脚并支撑体重——再迈出健 脚——手杖与患脚作为一点——健侧足作为 一点——交替支撑体重的步行方式 拐杖拄在健腿的一侧 和患腿同时迈 出 再迈健腿
谢谢
助行器平地行走
步行顺序为先提起 助行器放在一臂处
患腿向前迈出
健腿迈出与患腿在 同一水平
用双拐迈步行走
将身体的重量放在双手,而不是腋下 →先迈 出手术的腿同时向前 移动拐杖 → 再迈出健腿到双拐前
上下楼梯 上楼梯时健腿先迈上台阶,再将术侧跨上, 下楼梯时先将双拐移到下台阶,再将术侧迈 下台阶,最后健侧迈下台阶
黎佩婷 2016-4-14
概念
就是可以让通过器械的支撑,让腿脚不方便 的老人/病人等腿脚不灵活甚至失去行走能力 的人能够自理,能够和正常人一样外出散步。 最常见助行器包括两轮和四轮助行器。
助行器种类
两轮 四轮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使用方法
不要向助行器倾斜 常见错误之一:将助行器放得太前。保持走进助行器 里面,而不是走在它的后面,所以在行走的时候必 须保持身体挺直。 另一种常见的错误:将你的助行器调得过高。这两种 错误都会使你行走起来没有那么舒服,而且更有可 能摔倒。
手杖
同时伸出手杖和患脚并支撑体重——再迈出健 脚——手杖与患脚作为一点——健侧足作为 一点——交替支撑体重的步行方式 拐杖拄在健腿的一侧 和患腿同时迈 出 再迈健腿
谢谢
助行器平地行走
步行顺序为先提起 助行器放在一臂处
患腿向前迈出
健腿迈出与患腿在 同一水平
用双拐迈步行走
将身体的重量放在双手,而不是腋下 →先迈 出手术的腿同时向前 移动拐杖 → 再迈出健腿到双拐前
上下楼梯 上楼梯时健腿先迈上台阶,再将术侧跨上, 下楼梯时先将双拐移到下台阶,再将术侧迈 下台阶,最后健侧迈下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