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行器康复ppt课件

合集下载

康复辅助器具使用 ppt课件

康复辅助器具使用 ppt课件

2020/11/29
20
平行杠
•行走训练的开始(初学站立和
行走的患者)
2020/11/29
21
平行杠
• 合适的高度(患者站立,手握扶杆,
手腕背屈,肘关节弯曲25-30度)
• 合适的宽度(以合适患者能行动为主) • 前方设镜子(姿势、步态、进步情况)
2020/11/29
22
之二
助行具
2020/11/29
5cm量到足底外缘,再加15cm。
• 3)患者的身高减去41cm
2020/11/29
33
腋拐的使用指导
腋拐的正确起始位置:
腋拐的正确起始位置是
指拐杖底部对准双脚大
脚趾头,向15-20cm, 再向外左右各1520cm。
正确的操作拐杖包括将身体
的重量交于手掌,手腕 背屈、手肘弯曲25°30°,腋横把离腋窝两 横指,但须紧靠胸廓以
腋拐的长度。站立时大转子的高度即为 把手的位置,也是手拐的长度及把手的 位置。
2020/11/29
37
助行器具使用训练
2020/11/29
38
个人卫生辅助器具的选用
洗澡椅 ➢ 坐位平衡较差者选移动式(如T12以上脊髓损伤) ➢ 坐位平衡一般者选靠背式(如L1以下脊髓损伤) ➢ 坐位平衡较好者可选折叠式(下肢骨折/截肢者)
求使拐杖稳固,切不可
2020/11一/29 直看向地面或双脚。
34
助行器具的选择
助行架:
➢ 两上肢肌力差、不能充分支撑 ➢ 体重时,应选用腋窝支持型步行器。 ➢ 上肢肌力较差、提起步行器有 ➢ 困难者,可选有前方有轮型步行器。 ➢ 上肢肌力正常,平衡能力差的 ➢ 截瘫病人可选用交互型步行器。

康复辅助器具的使用指导PPT讲稿

康复辅助器具的使用指导PPT讲稿

•轮椅的使用指导
助行器的使用指导
(1)杖的使用指导
1)手杖步行: ①三点步:适于大多 数偏瘫患者。 ②两点步:适于瘫痪 程度较轻、平衡功能 较好的患者。
A. 三点步 B. 两点步
(2)腋杖步行:
摆过步
B
摆至步 A
方法
C 四点步
三点步 E
D 两点步
①摆至步:该步伐稳定。
②摆过步:常在摆至步成功的基础上使用。该步行法速度快、
分类
……
框式步行器 交互式步行器 两轮步行器 四轮步行器 平台式步行器
特殊类型步行器
适于上肢功能健全下肢平衡能力 差的患者。
适于立位平衡差,下肢肌力差的 患者或老年人。
适于下肢肌力低下、慢性关节炎 者,及长期卧床者的步行训练。
适于步行不稳的老年人,需身体 保持与地面垂直防滑倒。
适于全身肌力低下、慢性关节炎 者及长期卧床者的步行训练。
轮椅的使用

打开
收起
轮椅的使用 • 自己操纵轮椅:
• 4、助行器的选用
在选用助行器时,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 助行器的类型,二是助行器尺寸。
A
(1)手杖的长度
B
(2)腋杖的长度
C
(3)步行器的高度
(4)轮椅的选用
助行器的 选用
D
(1)手杖的长度: 患者穿上鞋或下肢支具站立。
肘关节屈曲25°~30°,腕关节 背伸,足小趾前外侧15㎝处至背 伸手掌面的距离即为手杖的长度。
(二)假肢
1.概念 假肢(prosthesis)是指用于弥补截肢者 肢体缺损和代偿其失去的肢体功能而制造、装配 的人工肢体。
2.种类 (1)上肢假肢 (2)下肢假肢
上肢假肢

辅助技术助行器(作业治疗技术课件)

辅助技术助行器(作业治疗技术课件)
(1)单臂操作助行器:常称为拐杖,包括手杖、肘杖、前臂支撑拐、腋杖、多脚拐杖和带座拐杖。
















杖杖杖叁、 Nhomakorabea 行 器 分 类
2、根据操作方式分类
(2)双臂操作助行器 :常称为步行器,包括助行架、轮式助行架、助行椅以及助行台。
肆、助 行 器 使 用 原 则
使用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定 、明确 应用助行器的具体目的及环境 、患者 需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 、定期对助行 器及其附件进行检查,防止意外。
使用时相对较笨拙,需要反复练习,上肢应有良好的力量,能较 好支持体重。 前臂套应松紧适宜,应保持在肘与腕之间中点稍上 方,如过低,支撑力不足太高,影响肘关节活动甚至损伤尺神经
伍、杖 类 助 行 器
3、前臂支撑拐
带有一个特殊手柄和前臂支撑支架的助行器,常用于下肢单 侧或双侧无力而腕、手又不能承重的患者。 前臂支撑拐使用注意事项
伍、杖 类 助 行 器
手杖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肘关节弯曲20°~30°,两肩保持水平,健侧 手拿手杖,健侧先上,患侧先下原则,腕和 手必须能支持体重,目视前方行走,四足手 杖离患者身旁距离应适当。
伍、杖 类 助 行 器
2、肘拐
带有一个立柱、一个手柄和一个向后倾斜的前臂支架的助行 器,肘托托在肘部的后下方,常成对使用 。 肘拐使用注意事项
➢ 带有轮子的双臂操作助行器,又称滚动助行架,前方两 足各有一个轮子几种不同的变型
轮式助行架使用注意事项
应用简单,但运用时应选较大的空间,患者应学会使用 手闸并具有控制手闸的能力以免下斜坡时发生危险,因 路面常不平整,户外应用特别小心

康复辅助器具康复护理 教学PPT课件

康复辅助器具康复护理 教学PPT课件

二、助行器
(一)手杖 ❖ 手杖:根据结构和功能,可分为单足手杖、
多足手杖、直手杖、可调式手杖、带坐式手 杖、多功能手杖和盲人用手杖等。
二、助行器
(二)拐杖 ❖ 拐杖:普通拐杖、折叠式拐杖、前臂杖、腋
杖和平台杖等
二、助行器
❖ 身长减去41cm的长度即为 腋杖的长度。
❖ 站立时大转子的高度即为把 手的位置,也是手杖的长度 及把手的位置。或让病人站 立,肘关节屈曲25°~ 30°,腕关节背伸,小趾前 外侧15cm处至背伸手掌面 的距离即为手杖的长度。
一、矫形器 二、助行器 三、假肢 四、轮椅
目录
一、矫形器
❖ 定义:矫形器(orthosis)是指在人体生物力学 的基础上,作用于躯干、四肢、踝足等部位的体 外附加装置。由于需要矫形器的部位和作用差别 很大,矫形器制作的针对性很强,需要根据病人 的实际情况制定处方。
一、矫形器
(一)基本功能
❖ 稳定和支持 ❖ 固定和保护 ❖ 预防、矫正畸形 ❖ 减轻轴向承重 ❖ 抑制站立、步行中的肌肉反射性痉挛 ❖ 改进功能
二下肢假肢三假肢?下肢截肢部位髋关节离断大腿截肢膝关节离断小腿截肢踝关节离断塞姆截肢三假肢下肢假肢三假肢?适用对象步行功能严重减退的病人如截肢骨折瘫痪和痛症
康复辅助器具
重点难点
重点: 1.康复辅助器具的基本功能 2.康复辅助器具的分类和选择标准 难点: 1.康复辅助器具的测量方法 2.康复辅助器具的使用和注意事拐杖 ❖ 步行器:框架式步行器、截瘫步行器、交替
式步行器
步行车
步行架
三、假肢
❖ 假肢是用于弥补因先天性肢体缺损和后天性伤病 截肢所致的肢体部分或全部缺失的人工肢体。
下肢假肢
三、假肢

康复辅助器具使用-PPT

康复辅助器具使用-PPT
自助具
吃饭自助具
自动喂食器Βιβλιοθήκη 穿衣自助具扣 纽 扣
穿 袜
洗澡自助具
个人卫生自助具
交流自助具
其它自助具
拾物器
开瓶器
自助具的选择
➢偏瘫患者:手抓握能力差宜选加粗手柄自助具,单手洗
澡选加长手柄自助具,穿衣困难者需穿衣自助具。
➢四肢瘫患者:手功能差者宜选C型手柄自助具或万能袖
套、书写自助具等。
➢截瘫患者:常需拾物器,部分需穿袜自助具。
皮襞处量到脚跟,再加5cm。
• 2)患者站立,自腋窝前皱皮襞下
5cm量到足底外缘,再加15cm。
• 3)患者的身高减去41cm
腋拐的使用指导
腋拐的正确起始位置:
腋拐的正确起始位置是 指拐杖底部对准双脚大 脚趾头,向15-20cm, 再向外左右各1520cm。 正确的操作拐杖包括将身体 的重量交于手掌,手腕 背屈、手肘弯曲25°30°,腋横把离腋窝两 横指,但须紧靠胸廓以 求使拐杖稳固,切不可 一直看向地面或双脚。
你们好
辅助器具使用
主要内容
自助具 助行器具 矫形器具
辅助器具的基本概念
➢辅助器具是指病、伤、残患者使用的,用于
防止、补偿、减轻或抵销残疾的各种产品、 器具、设备或技术系统的总称。
辅助器具的分类
➢ 矫形器和假肢 ➢ 生活自理和防护辅助器具 ➢ 个人移动的辅助器具 ➢ 家务管理辅助器具 ➢ 家庭和其他场所使用的家具和适配件 ➢ 通讯、信息和讯号辅助器具 ➢ 产品和物品管理辅助器具 ➢ 用于环境改建的辅助器具和设备,工具和机器 ➢ 用于休闲娱乐辅助器具
髋部矫形器
膝踝足矫形器
踝足矫形器
足部矫形器
康复辅助器具使用评定

骨科常用康复器具的使用及护理ppt课件

骨科常用康复器具的使用及护理ppt课件
骨科常用康复器具的使用及护理
‫ ﯟ‬坐位 先妥善放置好前托位置,一手托住并固定下颌。 另一只将后垫置于枕颈部中央位置,从后面完全将前托包
裹。 向前拉紧双侧粘扣,注意松紧度的调节,并粘好粘扣。
骨科常用康复器具的使用及护理
使用颈托的注意事项
♫颈托的松紧要适宜,佩戴后患者应无气紧、头晕 等不适,已能放入1根手指为宜。
4. 每次使用前,都应检查拐杖是否稳定,橡皮垫、螺丝有 无损坏或松动,以确保患者的安全性,预防患者跌倒。
5. 初次下床的患者,医护人员一定要守护在旁,给予指导 和保护。
6. 保持地面干燥、走道通畅,患者不宜穿拖鞋,以免跌倒 。
7. 正确指导患者使用拐杖的方法,避免使用不当造成的不
良事件。
骨科常用康复器具的使
腰部支具作为外力支撑,能限制腰椎的屈曲活动, 能减轻腰椎间隙的压力以及对神经根的压迫与刺激,可减 少腰部肌肉的劳损,缓解肌肉痉挛,从而达到保护患者腰 部、缓解局部疼痛的目的。 Ω适应症
急慢性腰部疼痛、急性腰部扭伤、腰椎骨折脱位、腰椎间 盘突出、根性坐骨神经痛以及各类腰部手术后需要腰部制 动的患者。
使用助行器的注意事项
• 每次使用助行器前,应检查助行器是否稳定,橡皮垫、螺 丝有无损坏或松动,以及其安全性,预防患者跌倒。
• 保持地面干燥、走路通畅,以免患者滑倒或跌倒。 • 患者应穿着长度适宜的裤子以及防滑的鞋子,不宜穿拖鞋
。 • 患者下床前应双腿下垂,在床边端坐15-30min(可根据患
者情况适当延长时间)后方可下床走,以免发生直立性低 血压导致跌倒。 • 行走时眼睛应平视前方,注意抬头挺胸收腹,步伐不宜太 大,步伐以达到助行器的一半为宜,太过向前容易重心不 稳而跌倒。 • 应循环渐进地增加行走的活动量。 • 助行器不适合上下楼骨梯科常时用康使复器用具的。使用及护理

2024版辅助器具的使用ppt课件

2024版辅助器具的使用ppt课件
2024/1/29
老年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 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辅 助器具可以帮助他们更好 地进行日常生活。
伤病人
因疾病或意外受伤导致身 体功能障碍的人群,辅助 器具可以帮助他们进行康 复训练和生活自理。
7
02
常见辅助器具介绍
2024/1/29
8
轮椅
01
02
03
04
轮椅的种类
手动轮椅、电动轮椅、运动轮 椅等。
细菌滋生。
润滑与防锈
03
对需要润滑的部位,应定期添加润滑油,以保持其正常运转。
对金属部件,应采取防锈措施,以延长使用寿命。
19
故障排除与应急处理
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了解辅助器具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如轮椅轮胎漏气、拐杖松动 等,以便在出现故障时及时进行处理。
应急处理措施
在使用过程中,如遇到突发情况或意外事件,应采取相应的应急处 理措施,如使用备用轮胎、寻找临时支撑物等,以确保使用者的安 全。
注意事项等。
零部件等。
2024/1/29
12
03
辅助器具的选择与适配
2024/1/29
13
选择原则与注意事项
根据功能障碍选择
根据患者的具体功能障碍类型,选择 相应的辅助器具,如轮椅、拐杖、助 行器等。
注重舒适度和安全性
选择辅助器具时要注重舒适度和安全 性,确保患者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受到 伤害。
考虑使用环境
适配过程与调整
在适配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反馈和 实际效果,对辅助器具进行进一步 的调整和优化。
15
个性化定制服务
个性化设计
根据患者的特殊需求和身体条件, 提供个性化的辅助器具设计方案。

骨科康复器械PPT课件

骨科康复器械PPT课件
分类: ◆小腿假肢 ◆膝离断假肢 ◆大腿假肢 ◆髋离断假肢
骨骼式下肢假肢a 小腿假肢 b 膝离断假肢 c 大腿假肢 d 髋离假肢
1. V型碳纤微后跟,使脚跟落地时有效吸收地面反作用力,V形非对称设计,使脚跟离地时,弹力向前方助推.2. 超长前掌,凝聚储能推力超长 设计,使碳纤储能片翘曲复度可达1.5cm。3. 三点定位,稳定安全。
TX-II型腿部功能训练器
适用范围:1、腿部骨折 2、关节囊切除或关节松解术后3、下肢够关节和膝关节置换术后。 4、关节软股大面积缺损,自体游离骨 膜或软骨膜移植修复术后5、急性化浓性关节炎、手术切开清创、 引流术后。 6、肌健损伤修复和肌健重建固定术后。7、关节检查和治疗手术后,脑血管意 外后遗症及截瘫病人的康复。
特点:
5-三、矫形器(orthosis) 借助外部机械结构来对运动器官起辅助治疗及康复作用。 主要用于四肢、躯干等部位,通过力的作用以预防、矫正畸形,治疗骨关节及神经肌肉疾病并补偿其功能,用在躯干和下肢的亦称为支具(brace),主要用于上肢的称为夹板(splint)。
(一)、矫形器的基本功能 ▲限制关节运动于一定的方向及幅度之内,以保护病变部位使病灶稳定及愈合,或保护病变组织防止继续受损,消除疼痛,为实行早期活动创造条件。 ▲防止畸形的发展或矫正畸形。 ▲支持瘫痪肌肉,稳定关节,以利活动或改善步态。 ▲分担重力负荷以减轻关节受力,保护关节,同时便利活动。
分类:1.四轮式步行器 2.二轮式步行器 3.移动式步行器 4.步行车
五、轮椅 轮椅(whee chir)是无法用下肢支撑行走者的代步工具。也供下肢骨折、关节炎或手术后一时不能行走者暂时使用。
矫正性上肢矫形器
功能性上肢矫形器 a 腕臂屈支具 b指对掌支具
腕关节驱动指开合支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第二版)
《作业治疗技术》
第八章 助行器
作者:徐远红
1
本章内容
• 概述 • 杖类助行器 • 助行架 • 轮椅
2
第一节概述
• 概念 • 应用目的 • 分类 • 使用原则
3
助行器概念
• 帮助下肢功能障碍患者减轻下肢负荷、辅助人体支 撑体重、保持平衡和辅助人体稳定站立和行走的工 具或设备称为助行器,也可称为步行辅助器
把手的位置 • 仰卧位,下肢穿上鞋或配戴矫形器,将腋杖轻轻贴
近腋窝,在小趾前外15cm与足底平齐处 • 注意腋垫顶部与腋窝之间应有5cm或三横指的距离
22
腋拐使用方法
• 迈至步 :开始步行时常使用这种方法 • 迈越步 :多在迈至步成功后开始应用 • 四点步 :步行稳定性好,但速度较慢,步态接近正
常步行 • 三点步 : 步行速度快,稳定性良好 • 两点步: 掌握四点步行后训练,稳定性不如四点
地的步态 • 四足手杖离患者身旁距离应适当
14
肘拐
• 带有一个立柱、一个手柄和 一个向后倾斜的前臂支架的助行器 • 肘托托在肘部的后下方 • 常成对使用
15
肘拐使用注意事项
• 使用时相对较笨拙,需要反复练习
• 上肢应有良好的力量,能较好支持体重
• 前臂套应松紧适宜
过紧
肘拐难于移动
太松
失去支撑力
• 前臂套应保持在肘与腕之间中点稍上方
定性和支撑力最差 • 分为单足手杖和多
足手杖两大类
9
单足手杖
• 钩形 • 丁字形 • 斜形 • 铲形 • 球头 • 鹅颈型杖
10
多足手杖
• 三足手杖 :3个支撑点 • 四足手杖 :四个支撑点
11
手杖适用对象
• 单足手杖:握力好、上肢支撑力强的患者,如偏瘫 患者、老年人
• 三足手杖:平衡能力稍欠佳、使用单足手杖不安全 的患者
41
轮式助行架使用注意事项
• 应用简单,但运用时应选较大的空间 • 患者应学会使用手闸并具有控制手闸的能力以免下
• 四足手杖 :平衡能力欠佳、臂力较弱或上肢患有震 颤麻痹、用三足手杖不够安全的患者
12
单足手杖长度的测量
• 无站立困难患者
• 站立困难患者
13
手杖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 肘关节弯曲20°~30°,两肩保持水平 • 健侧手拿手杖,健侧先上,患侧先下原则 • 腕和手必须能支持体重 • 目视前方行走,正常的足跟先着地及足趾蹬
步,但步行速度比四点步快。
23
腋拐迈至步
24
腋拐迈越步
25
腋拐四点步
26
腋拐三点步
27
腋拐两点步
28
腋拐使用注意事项
• 上肢和躯干需要有一定的肌力 • 上臂应夹紧,控制身体的重心,避免身体向外倾倒 • 腰部保持直立或略向前挺出姿势 • 拐杖着地点在脚掌的前外侧处,肘关节弯曲20°~
30° • 腋垫抵在侧胸壁上 ,腋拐与躯干侧面成15°角度 • 使用腋拐时着力点应在手柄处,而不是靠腋窝支撑,
过低
支撑力不足
太高
影响肘关节活动甚至损伤尺神经
16
前臂支撑拐
• 带有一个特殊手柄和 前臂支撑支架的助行器 • 常用于下肢单侧或双侧无力 而腕、手又不能承重的患者
17
前臂支撑拐长度测量
• 立位测量: 患者站直,目视前方,肩臂放松,测 量自尺骨鹰嘴到地面的距离
• 卧位测量 : 足底到尺骨鹰嘴的距离加2.5cm • 两种测量方法测出的长度均与托槽垫的表面到套头
固定式
可调式
20
腋拐特点
• 优点:外侧稳定性好;平衡作用强;为负重受限 者提供功能性行走;适合上下楼梯时使用
• 缺点: 使用不当,易产生腋下压迫,致腋窝内血 管、神经受损;相对笨重,在拥挤的地方使用, 存在安全问题
21
腋拐长度测量
• 身高乘以77% • 身长减去41cm • 站立腋下5 cm处至小趾外15 cm,大转子的高度为
4
助行器应用目的
• 减轻下肢负荷,支持体重 • 保持平衡 • 增强肌力 • 缓解疼痛,改善步态 • 辅助移动及行走 • 其它目的:代偿畸形,用作探路器等
5
助行器分类
• 根据结构和功能:无动力式助行器、功能性电刺激 助行器和动力式助行器
• 根据操作方式:按照国家标准《残疾人辅助器具 分 类和术语》分类 1.单臂操作助行器:常称为拐杖,包括手杖、肘(拐) 杖、前臂支撑拐、腋(拐)杖、多脚拐杖和带座拐 杖 2. 双臂操作助行器 :常称为步行器,包括助行架、 轮式助行架、助行椅以及助行台
之间的距离相当
18
前臂支撑拐使用注意事项
• 手从托槽上方穿过,握住把手,前臂水平支撑在托 槽上,承重点应在前臂
• 托槽前沿到手柄之间距离适当 • 前臂支撑拐不能放在离身体前方太远处,否则会引
起立位平衡失调 • 无监护下行走之前要确认患者已具有充分的平衡和
协调能力。
19
腋拐
• 人们熟悉常用的助行器 • 分长度固定式与长度可调式两种
34
助行架基本步态
35
助行架免负荷步态
36
助行架部分负重步态
37
助行架迈至步
• 先将助行架的两侧同时前移 • 将双足同时迈至前移后的助行架双后腿连线处
38
恢复早期交互式助行架步态
39
恢复后期交互式助行架步态
40
轮式助行架
• 带有轮子的双臂操作助 行器,又称滚动助行架
• 前方两足各有一个轮子 • 几种不同的变型
以避免伤及臂丛神经
29
第三节 助行架
• 轻型助行架 • 轮式助行架 • 助行台
30
轻型助行架
• 又称讲坛架或Zimmer架 • 是一种三边形的金属框架 • 带铰链结构的称为交互
式助行架
31
轻型助行架适用对象
• 需要比杖类助行器更大支持的单侧下肢无力或截肢 者
• 全身或双下肢肌力差或不协调 ,需要独立、稳定站 立者
6
助行器使用原则
• 使用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定 • 明确应用助行器的具体目的及环境 • 患者需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 • 使用前应检查助行器的完整性,确保安全 • 定期对助行器及其附件进行检查,防止意外
7
第二节 杖类助行器
• 手杖 • 肘拐 • 前臂支撑拐 • 腋拐
8
手杖
• 最常见的助行器 • 手杖辅助行走,稳
• 要广泛支持,以帮助活动和建立自信心者
32
轻型助行架使用注意事项
• 患者迈步腿不要迈得太靠近助行架,否则会导致向 后倾倒
• 训练时可系有颜色的带子或橡皮条以提醒患者 • 助行架应放在患者前方合适位置 ,太远易扰乱患者
平衡
33Leabharlann 轻型助行架使用方法• 基本步态 • 免负荷步态 • 部分负重步态 • 迈至步 • 恢复早期交互式助行架步态 • 恢复后期交互式助行架步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