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4节练习题(2)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同步练习题(含答案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2小题)1.下列有关东西半球的描述,正确的是()A. B.C. D.2.在地球仪上既位于东半球,又属于西经度的范围是()A. 0°向西至20°WB. 0°向东至20°EC. 180°向东至160°WD. 0°向东至100°E3.关于点(10°S,155°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 位于东半球,中纬度B. 位于西半球,低纬度C. 位于南半球,东半球D. 位于西半球,高纬度4.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位于中国台湾岛的东北部,分布在东经123°20′-124°40′,北纬25°40′-26°00′之间的海域.图中最接近此地的点是()A. .④B. .②C. ①D. ③5.地球上最长的纬线是()A. 赤道B. 南回归线C. 北回归线D. 北极圈6.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A. 0°经线B. 180°经线C. 20°W、160°ED. 0°纬线7.从南极到北极,纬度变化的规律是()A. 越来越大B. 越来越小C. 由大到小再变大D. 由小变大再变小8.有一位建筑师,想要建造一座房子,房子四面的窗户都对着北方,你认为应该建在()A. 北极点上B. 南极点上C. 赤道和本初子午线的交点上D. 赤道和180°经线的交点上9.读图回答3-5题.图中A点的经纬度是()A. ( 23°N,20°W )B. ( 23°N,20°E )C. ( 23°S,20°W )D. ( 23°S,20°E )10.本初子午线是指()A. 0°经线B. 180°经线C. 20°W经线D. 160°E经线11.根据经纬网图判断,下对说法正确的是()A. C在B的西南方,B位于北半球B. B在D的西北方,E位于西半球C. D在E的东北方,D位于东半球D. C在E的东北方,C位于西半球12.甲乙两人约定环球航行,甲沿经线一直向北走,乙沿纬线一直向东走,他们能够环球航行成功的是()A. 甲B. 乙C. 甲和乙D. 都不成功13.下列选项中可以说明地球的形状为球体的是()①月食②卫星照片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④环太平洋地带多火山地震⑤流星现象⑥昼夜更替.A. ③④⑤B. ②③⑥C. ①②③D. ①②⑥观察地球仪完成14—16题14.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图中各点中最后从视线中消失的是()A. A点B. B点C. C点D. A,B,C三点同时消失15.图中各点可以“坐地日行八万里”的是()A. A点B. B点C. C点D. A,B,C三点都可以16.对图中各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A,B,C三点都位于低纬度B. A,B,C三点都位于东半球C. A,B,C三点都位于海洋中D. A,B,C三点都位于北半球17.假如要造一座四面窗户都朝南的房屋,那么这座房屋应建在()A. 赤道B. 北极C. 南极D. 北回归线18.赤道长度大约是()A. 4000千米B. 40000米C. 40000千米19.成语“南辕北辙”,指要到南方去,却驾着车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最后不能达到目的地.如果“东辕西辙”,理论上可以到达目的地,解释其原因正确的是①经线等长;纬线不等长②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③地球自西向东运动④经线是圆;纬线是半圆⑤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⑥经线是半圆;纬线是圆.A. ①②B. ①⑤C. ③④D. ②⑥20.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会出现图中①~③所示的现象。

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练习题(带答案)

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练习题(带答案)

一、原子的诞生1.在物质结构研究的历史上,首先提出原子内有原子核的科学家是( )解析:汤姆生最早提出了电子学说,道尔顿最早提出了原子学说,卢瑟福最早提出了原子核,玻尔最早提出了原子的行星模型。

答案:C2.下列说法中,不符合现代大爆炸宇宙学理论的是( )A.我们所在的宇宙诞生于一次大爆炸B.恒星正在不断地合成自然界中没有的新元素C.氢、氦等轻核元素是宇宙中天然元素之母D.宇宙的所有原子中,最多的是氢元素的原子答案:B3.据报道,月球上有大量3He存在。

下列关于3He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4He的同分异构体B.比4He多一个中子C.是4He的同位素D.比4He少一个质子答案:C二、能层与能级1..M能层对应的电子层是( )A.第一能层B.第二能层C.第三能层D.第四能层答案:C2.下列各能层中不包含p能级的是( )答案:D3.下列各电子能层中含有3p能级的是( )能层能层能层能层答案:C能层具有的能级数为( )解析:每一个能层所具有的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N能层为第四能层,故能级数为4。

答案:B5.下列各能层中不包含d能级的是( )能层能层能层能层答案:C6.下列能级中,不属于M能层的是( )答案:B7.在N能层中,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为( )答案:D9.下列能级中可容纳电子数最多的是( )答案:D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原子中,1s、2s、3s电子的能量逐渐减小B.同一原子中,2p、3p、4p电子的能量相等C.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D.各能层含有的能级数为n(n为能层序数)答案:D11.下列是关于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运动规律的叙述,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A.核外电子是分层运动的B.所有电子在同一区域里运动C.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D.同一能层的电子能量相同答案:A12.画出Be、N、Ne、Na、Mg这些元素的基态原子结构示意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只有K层与L层的元素有(2)含有M层的有(3)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有。

工程化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工程化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c(CO)=0.067mol/L
第四章 第四节练习题
1. (1) × (2) √ (3) × (4) √ 2. (1) c (2) a 3. Fe3+>Cu2+ >Fe2+ 4. Cl2>KMnO4>K2Cr2O7 5. (1) K θ=3.05 (2) c=0.075 6. (-) Pt / Fe3+, Fe2+ ∥ Ag+/ Ag (+)
第五章 第二节练习题
1. (1) B D (2) C 2. Ks=2.29*10-13 3. AgI沉淀生成,可能后有AgCl沉淀
[Ag] =8.52*10-11 无沉淀产生 4. [OH-] =3.98*10-10 pH=5.3 5. NH4Cl>H2O>NH3.H2O 6. c> b> a> d 7. [Ag]=7*10-6 [py]=0.8 [Ag(py)2]+=0.1
(2) 分子晶体 分子质量越大 熔沸点越高 5. (1) BaCl2 >FeCl2 >AlCl3 >CCl4
(2) SiO2 >BaO >CO2
第二章 第三节练习题
1. (1) 方向 饱和 降低 氢 氧 (2) 单位质量溶剂 (4) 8 润湿 14-18 o/w乳化剂 (5) 热致 溶致
2. (1) 降低 [H+]增加 (2) 升高 [H+]增加 (3) 下降 △T= Kf bB (4) 依次降低 (5) 一次升高
5. 组态
是否存在
1p
2s
2d
3p
5f
6s
×
√×√ຫໍສະໝຸດ √√主量子数
×
2
角量子数
×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第一章1、2、3、4节知识点及练习题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第一章1、2、3、4节知识点及练习题

七年级科学第一章1、2、3、4节知识点第一节感觉世界1、人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觉;皮肤有触觉,冷热,痛觉等感觉功能。

2、手指的指尖部位触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盲人阅读盲文),手背上热敏感神经较多(测试温度)。

3、蛋糕的香味通过鼻腔,刺激嗅觉神经末梢,嗅觉神经末梢将香味传到大脑的嗅觉中枢,从而形成了嗅觉。

4、舌的表面布满许多小凸点,内藏味蕾,味蕾内有许多味觉细胞,能感受各种不同物质的刺激,尤其对液态物质的刺激特别敏感。

5、舌尖对甜比较敏感,舌侧对酸比较敏感,舌根对苦和咸比较敏感。

第二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1、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2、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3、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

科学上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

4、跟水波一样,声音也是以波的形式通过介质将声源的振动向外传播,这个波叫声波。

5、声音在气体中传播最慢,在固体中传播最快。

在15℃的空气中,声音每秒传播340米,气温每升高1℃,每秒传播的距离约增加0.6米。

第三节耳和听觉1、耳的结构:①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②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听小骨、咽鼓管;③内耳包括耳蜗、前庭和半规管。

咽鼓管:连通鼓室和咽部,使鼓膜内外空气压力保持平衡,从而使鼓膜能正常振动。

2、耳的主要功能:听觉和保持身体平衡。

位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感受器在前庭和半规管中,保持身体平衡。

(解释晕船、晕车现象)。

3、听觉产生过程: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小骨(将声波扩大并传导)→耳蜗(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听神经(传导信息)→大脑神经中枢(脑部产生听觉)。

鼓膜、听小骨受到损伤或发生障碍会造成传导性耳聋——可用助听器;耳蜗、听觉中枢和与听觉有关的神经损伤会造成神经性耳聋—不能用助听器。

4、遇到巨大的响声时,迅速张嘴,捂紧双耳是使鼓膜内外气压保持平衡,避免鼓膜被震破。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声音的高低(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响度--声音的强弱(振动幅度越大、离声源越近,响度就越大)音色(与发声体的性质、形状、发声方法有关)6、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单位是赫兹(Hz)。

畜离营养与饲料第一章第4、5节练习题

畜离营养与饲料第一章第4、5节练习题

《畜禽营养与饲料》练习题第一章畜禽营养基础第四、五节糖类和脂肪的营养作用一、名词解释1、必需脂肪酸:2、糖类:二、填空1、饲料中碳水化合物包括和。

2、粗纤维主要包括、、,它们存在于植物的_________中。

3、猪能很好的利用碳水化合物中的而不能大量利用。

4、生长猪的日粮粗纤维含量不超过______,牛的日粮粗纤维含量不低于________。

5、饲料中的粗纤维在反刍动物瘤胃中最终被分解为三种挥发性脂肪酸,它们是、和。

6、必需脂肪酸主要有_____ 、_____ 和_____ 。

7、植物性油脂之所以呈液体状,其原因是含量高,相反,动物性脂肪呈固态,是因为含量高。

8、一般情况下,植物脂肪比动物脂肪含量多的是__________。

9、不饱和脂肪酸在反刍动物的瘤胃中经细菌的氢化作用,变为________。

10、无氮浸出物主要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它们主要存在于植物的__________。

11、_____是畜禽采食量最大、吸收利用最多的能源物质。

12、糖类在畜禽体内有两种代谢方式,即_________和________。

13、饲料的能值高低主要取决于_______含量的高低。

14、根据脂肪的结构,可将其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15、生理条件下同等质量的脂肪氧化分解产生的能量是糖类所产生能量的_______倍。

16、为保证得到较好的屠体品质,猪日粮中玉米含量最好不超过______。

三、选择1、( )是动物从饲料中获得热能的最经济和最主要的来源。

A、脂肪B、蛋白质C、碳水化合物D、维生素2、非草食性单胃动物的主要能量来源是()。

A、粗纤维B、淀粉C、脂肪D、蛋白质3、单胃动物对饲料中碳水化合物的消化是从()开始的。

A、大肠B、小肠C、胃D、口腔4、反刍动物能量的来源主要依靠于()。

A、粗蛋白质B、粗脂肪C、粗纤维D、无氮浸出物5、反刍动物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主要是以形成()。

第一章 第一节 原子结构练习题(带答案)

第一章 第一节 原子结构练习题(带答案)

一、原子的诞生1。

在物质结构研究的历史上,首先提出原子内有原子核的科学家是()解析:汤姆生最早提出了电子学说,道尔顿最早提出了原子学说,卢瑟福最早提出了原子核,玻尔最早提出了原子的行星模型。

答案:C2。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现代大爆炸宇宙学理论的是()A。

我们所在的宇宙诞生于一次大爆炸B.恒星正在不断地合成自然界中没有的新元素C。

氢、氦等轻核元素是宇宙中天然元素之母D.宇宙的所有原子中,最多的是氢元素的原子答案:B3.据报道,月球上有大量3He存在。

下列关于3He的说法正确的是()A。

是4He的同分异构体B。

比4He多一个中子 C.是4He的同位素 D.比4He少一个质子答案:C二、能层与能级1.。

M能层对应的电子层是()A。

第一能层 B.第二能层 C.第三能层 D.第四能层答案:C2.下列各能层中不包含p能级的是()A.N B。

M C.L D.K答案:D3.下列各电子能层中含有3p能级的是()A.K能层B。

L能层C。

M能层 D。

N能层答案:C4.N能层具有的能级数为()A。

5 B。

4 C。

3 D.2解析:每一个能层所具有的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N能层为第四能层,故能级数为4。

答案:B5。

下列各能层中不包含d能级的是()A.N能层B。

M能层 C.L能层D。

O能层答案:C6.下列能级中,不属于M能层的是()A.3sB.4sC.3pD.3d答案:B7。

在N能层中,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为()A.2B.8C.18 D。

32答案:D9。

下列能级中可容纳电子数最多的是()A。

6s B。

4p C.3d D。

4f答案:D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原子中,1s、2s、3s电子的能量逐渐减小B。

同一原子中,2p、3p、4p电子的能量相等C。

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D。

各能层含有的能级数为n(n为能层序数)答案:D11.下列是关于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运动规律的叙述,其中叙述正确的是()A。

语音习题及参考答案

语音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语音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节现代汉语语音概述(P20-P21)练习题一、填空。

1.语音的三大属性是自然属性、物理属性和社会属性,其中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

3.人的发音器官主要由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和共鸣器官构成。

4.口腔中的上腭主要由上唇、亡齿、上齿龈、硬腭、软腭和小舌六部分组成。

5.口腔中的下腭主要由下唇、下齿、下齿龈和舌头四部分组成。

二、改错。

1.(X)改为:相对音高在语言中的作用是构成声调和语调,能够区别语义。

而绝对音高一般不起区别意义的作用。

2.(X)改为:男演员在唱京戏中的花旦时,主要是使绝对对音仁:发生了变化。

3.(X)改为:元音都是乐音,清辅音都是噪音,浊辅音是混合音。

4.(√)鼻化音是介于口音和鼻音之间的一种音。

三、试用汉语拼音和国际音标给下列字、词、句注音。

(略)1.烟(yān) 月(yuè) 好(hǎo) 夜(yè) 铜(tónɡ) 雨(yǔ) 水(shuǐ) 熊(xiónɡ) 字(zì) 制(zhì) 戏(xì) 沉(chén) 硬(yìnɡ) 蚕(cán) 粗(cū) 耳(ěr) 姓(xìnɡ) 娃(wá) 开(kāi) 盆(pén) 孙(sūn) 军(jūn)2.洗脸(xǐliǎn) 保证(bǎozhènɡ) 商人(shānɡrén) 严肃(yánsù) 激动(jīdònɡ) 麻木(mámù) 文明(wénmínɡ) 发展(fāzhǎn) 短促(duǎncù) 停留(tínɡliú) 安分守己(ānfèn-shǒujǐ) 千钧一发(qiānjūn-yīfà) 万水千山(wànshuǐ-qiānshān) 包罗万象(bāoluó-wànxiànɡ)龙飞凤舞(lónɡfēi-fènɡwǔ)好事多磨(hǒoshì-duōmó)3. 我环顾四周,果然是一个山谷,不远处的雪山在阳光下十分耀眼。

八年级科学下学期第一章1-4节练习

八年级科学下学期第一章1-4节练习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等,例如:铁 由 原子 构成,水由 分子构成,氯化钠由 离子 构成。 ⑴构成物质的微粒有 分子、 原子 和 离子 。化学变 化中的最小微粒是 原子 。 ⑵构成原子核的微粒是 质子 、 中子 。由于 质子 所 带正电和 电子所带负电,电量相等,电性相反, 所以原子显电 性 中 25、以下每小题由三种物质形成一组,从备选答案中找出跟它们
1、固态碘、碘溶液和碘蒸气中都存在碘分子,馒头 遇到固态碘、碘溶液和碘蒸气都能变蓝色这一实验现 象说明( D ) A 分子始终在做无规则运动 B 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C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D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 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2、钙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这里的 B “钙”是指( ) A 钙单质 B 钙元素 C 钙原子 D 钙离子 3、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曾经起了很大作用。他的学说 中,包含下述三个论点: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③原子 是微小的实心球体。从现在的观点看,你认为这三个 论点中,不确切的是( D ) A 只有③ B 只有①③ C 只有②③ D ①②③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①金刚石、石墨是碳的两种同位素 ②金刚石、石墨是碳的两种单质 ③金刚石、石墨是碳的两种元素 ④金刚石、石墨互称为碳的同素异形体 A 只有④ B 只有②④ C 只有①② D 只有③ ④ 10、19世纪,意大利科学家阿佛伽德罗在总结前人工作 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子的概念,认为:①一切物质都是 由分子构成的;②分子由原子构成;③原子不能独立存 在;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⑤分子的 质量等于构成分子的原子的质量之和;⑥分子在不停地 运动。从你所学的知识看,上述观点中存在明显不足的 是( A ) A ①③ B ①②⑤ C ④⑤⑥ D ③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选题
1、某企业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月初结存材料计划成本为13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为节
约20万元。当月购入材料一批,实际成本110万元,计划成本120万元,领用材料的计划
成本为100万元。该企业当月领用材料的实际成本为( )万元。(2010年)
A.88 B.96 C.100 D.112
差异率=(-20-10)÷(130+120)=-12%
实际成本=100×(1-12%)=88(万元)
2、某企业对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2008年12月1日,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为400万元,
材料成本差异贷方余额为6万元;本月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为2 00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借
方发生额为12万元;本月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 600万元。该企业2008年l2月31日结
存材料的实际成本为( )万元。(2009年)
A.798 B.800 C.802 D.1 604
差异率=(-6+12)÷(400+2000)=0.25%
实际成本=(400+2000-1600)×(1+0.25%)=802(万元)
3、某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的日常核算。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为80万元,成本差
异为超支20万元。当月购入材料一批,实际成本为110万元,计划成本为120万元。当月
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00万元,当月领用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为( )万元。(2007
年)
A.超支5 B.节约5 C.超支15 D.节约15
差异率=(20-10)÷(80+120)=5%
差异额=100×5%=5(万元)
4、某企业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为25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为超支45万元;当月入库材
料的计划成本为55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为节约85万元;当月生产车间领用材料的计划成
本为600万元。当月生产车间结存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为( )万元。
A.45 B.10 C.85 D.40
差异率=(45-85)÷(250+550)=-5%
差异额=(250+550-600)×-5%=-10(万元)
5、某企业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为25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为超支45万元;当月入库材
料的计划成本为55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为节约85万元;当月生产车间领用材料的计划成
本为600万元。当月生产车间领用材料的实际成本为( )万元。
A.502.5 B.570 C.630 D.697.5
差异率=(45-85)÷(250+550)=-5%
实际成本=600×(1-5%)=570(万元)
二、判断题
1、企业采用计划成本对材料进行日常核算,应按月分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不应
在季末或年末一次计算分摊。(√)
2、企业采用计划成本核算原材料,平时收到原材料时应按实际成本借记“原材料”科目,
领用或发出原材料时应按计划成本贷记“原材料”科目,期末再将发出材料和期末材料调整
为实际成本。(×)
四、计算分析题
1、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7%。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核算,原材料发
出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价。运输费不考虑增值税。
2006年4月,与A材料相关的资料如下:
(1)1日,“原材料——A材料”科目余额20 000元(共2 000公斤,其中含3月末验收
入库但因发票账单未到而以2 000元暂估入账的A材料200公斤)。
(2)5日,收到3月末以暂估价入库A材料的发票账单,货款1 800元,增值税额306元,
对方代垫运输费400元,全部款项已用转账支票付讫。
借:应付账款——暂估的应付账款 2000
贷:原材料——A材料 2000

借:原材料——A材料 2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06
贷:银行存款 2506
(3)8日,以汇兑结算方式购入A材料3 000公斤,发票账单已收到,货款36 000元,增
值税额6 120元,运输费用1 000元。材料尚未到达,款项已由银行存款支付。
借:在途物资——A材料 37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6120
贷:银行存款 43120
(4)11日,收到8日采购的A材料,验收时发现只有2 950公斤。经检查,短缺的50公
斤确定为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A材料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A材料 37000
贷:在途物资——A材料 37000
(5)18日,持银行汇票80 000元购入A材料5 000公斤,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款
为49 500元,增值税额为8 415元,另支付运输费用2 0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剩余票
款退回并存入银行。
借:原材料——A材料 51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415
银行存款 20085
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存款 80000
(6)21日,基本生产车间自制A材料50公斤验收入库,总成本为600元。
借:原材料——A材料 600
贷:生产成本 600
(7)30日,根据“发料凭证汇总表”的记录,4月份基本生产车间为生产产品领用A材料
6 000公斤,车间管理部门领用A材料1 000公斤,企业管理部门领用A材料1 000公斤。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65580
制造费用 10930
管理费用 10930
贷:原材料——A材料 87440
要求:
(1)计算甲企业4月份发出A材料的单位成本。
单位成本=(20000-2000+2200+37000+51500+600)÷(2000+2950+5000+50)
=109300÷10000
=10.93(元)
(2)根据上述资料,编制甲企业4月份与A材料有关的会计分录。(“应交税费”科目要求
写出明细科目和专栏名称,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元表示)

2、某企业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2008年4月初有关账户余额如下:“材料采购”科目余额:
218万元;“原材料”科目余额:98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科目余额20万元(贷方余额);
材料计划单价每公斤5万元。材料于验收入库,材料成本差异即时结转。本企业为一般纳税
人,增值税率17%。本月发生下列有关业务:
(1)5日购进材料100公斤,已验收入库,支付价款505万元、进项税额85.85万元。
借:材料采购 50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5.85
贷:银行存款 590.85

借:原材料 500
材料成本差异 5
贷:材料采购 505
(2)10日购进材料一批,账单已到,价款295万元,增值税为50.15万元,签发并承兑商
业汇票,票面金额345.15万元,材料尚未到达。
借:材料采购 29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0.15
贷:应付票据 345.15
(3)15日,购入材料60公斤,已验收入库,当日未收到结算凭证。
(4)20日,月初在途材料全部到达共计44公斤,已验收入库。货款已于上月支付。
借:原材料 220
贷:材料采购 218
材料成本差异 2
(5)30日,根据领料凭证汇总表,共领用320公斤,其中产品生产耗用220公斤,车间一
般耗用100公斤。
借:生产成本 1100
制造费用 500
贷:原材料 1600
(6)30日,本月15日购入60公斤材料结算凭证仍未到达,按计划成本暂估料款入账。
借:原材料 300
贷:应付账款——暂估的应付账款 300
(7)30日,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
差异率=(-20+5-2)÷(980+500+220)=-17÷1700=-1%
差异额=1600×-1%=-16(万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