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启亚先生和他的花鸟画
【美术】第4课 画外之意——中国传统花鸟画、人物画

人教版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第4课画外之意——中国传统花鸟画、人物画教学设计主备人:黄海丰审核人:刘永梅二次备课人:【单元课题】中国美术鉴赏【课业类型】新授课【课程分析】本单元共八课,分别是《中国传统山水画》《中国传统花鸟画、人物画》《中国书法》《中国传统雕塑》《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艺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国民间美术》《中国近现代美术》。
以传统三大画科引入,从绘画、书法、雕塑、建筑、工艺、民间美术和近现代美术几个角度让学生了解中国美术的特点,掌握鉴赏中国美术的方法,理解中国文化对艺术的影响,感受中国美术独特的美感,强化深厚的民族情怀。
【基本问题】第3课:为什么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浓郁的山水情怀?第4课:中国传统花鸟画、人物画能否以写实的程度作为衡量艺术水平的标准?第5课:汉字书法作为一门艺术,我们应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鉴赏?第6课:中国传统雕塑承载了古代中国人怎样的文化观念?第7课:中国传统建筑与中国传统园林各有哪些特点?它们与社会思想意识和自然环境有怎样的联系?第8课: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为何别具特色?第9课:谁创作了民间美术?它有怎样的文化内涵、精神价值和艺术形式?第10课:应该如何理解中国近现代美术创作与时代变迁的关系?【具体问题】第4课:花鸟画中的情趣和人物画中的情性。
〖图像识读〗第4课本课主要作品有工笔花鸟画《写生珍禽图》、大写意花鸟画《荷石水鸟图》《墨葡萄图》、小写意花鸟画《墨梅图》《墨竹图》《墨兰图》,工笔人物画《女史箴图》《簪花仕女图》、壁画《永乐宫三清殿朝元图》、工笔人物画《韩熙载夜宴图》、大写意人物画《泼墨仙人图》、人物画《油荒坐啸图》、风俗画《清明上河图》《灸艾图》,涉及朝代众多,都是典型作品。
要引导学生通过对图像的识读,体会传统花鸟画如何在写生的基础上缘物寄情、托物言志的,如人物画是如何传神写照的。
〖美术表现〗第4课通过不同风格作品的对比,引导学生理解时代、地域、个人审美追求带来的不同特征。
符启亚先生和他的花鸟画

符启亚先生和他的花鸟画
自然花鸟诗意笔墨
————符启亚先生和他的花鸟画
符启亚先生,浙江余姚人,现为上海市美术教育研究会会员,中国名家艺术研究院特聘院士。
符启亚先生,一生寄情丹青,初从黄达聪,乔木等名师攻习花鸟画,后师从冉熙、何伯年等名家学习西洋油画,先生从艺五十载,历经新、旧文化变革,既是传统花鸟画的继承者,又是新花鸟画的开拓者,时至今日,依然站在艺术创作的前沿,勇敢地承担着承前启后的文化重任。
符启亚先生长期浸淫于浙派文化及海派文化之中,又辩证地吸收了传统中国文化与西洋文化之长,艺术功底深厚扎实,画路宽广,在其作品中,既有古代文人画的恬淡幽远的隐逸之气,又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先生尤其擅长花鸟绘画,在其笔下,无论是花鸟虫鱼、篱落棚架,无不为化繁为简,逸兴草草,妙手天成,形成了其简逸平和、疏淡清雅的鲜明艺术风格。
先生花鸟画重意境,讲笔墨,作品精于构图,讲究突出主题,善于剪裁,在顾盼之间,画面盎然生辉,情趣尽得,视觉效果极佳。
缘物寄情是先生作品的显著特色,作者的所思,所感,所悟,无不在春色潜动,小草萌芽,螳螂弹腿,蝴蝶振翅的点点滴滴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作品以心性为胜,以气韵为胜,以意趣为胜,以简驭繁,以形驭神,形神兼备,脱尽纵横之气,豁达天真,直达心境,让人有清风出袖,明月入怀之感。
赏读符启亚先生花鸟画作品,如同聆听天籁之音的宛转低鸣,对大自然的讴歌,对生命的赞美,对美好生活的咏叹,尽在其中,让人感悟到自然的勃勃生机和生命的生生不息。
“文以载道”,愿符启亚先生有更多闪烁着当代生命精神和自然情趣的花鸟作品问世,为我们生活的时代增添灿烂活泼的画卷。
衡阳市中考主要名家名画欣赏

主要名家名画欣赏1.《青蛙》齐白石(中国画现代)齐白石,现代著名画家。
他画青蛙寥寥几笔却形神俱佳,活灵活现,特别是配上大写意的花草之后,青蛙就更加显得细腻、出神入化,令人赏心悦目。
2.《千里江山图》王希孟(中国画北宋)《千里江山图》青绿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描绘精细,意态生动。
构图于疏密之中讲求变化,气势连贯,以披麻与斧劈皴相合,表现山石的肌理脉络和明暗变化;设色匀净清丽,于青绿中间以赭色,富有变化和装饰性。
作品意境雄浑壮阔,气势恢宏,充分表现了自然山水的秀丽壮美。
3.《星月夜》凡高1889年(油画荷兰)印象主义红褐混合的火焰,云层和夜空形成漩涡。
星星、月亮和希望的光晕,色彩对比强烈的笔触,每一笔都体现着作者当时的激情。
显示了作者在艺术表现风格上的独特个性。
《乌鸦群飞的麦田》凡高1890年(油画荷兰)印象主义《乌鸦群飞的麦田》画面极度骚动,绿色的小路在黄色麦田中深入远方,色彩对比鲜明而明亮的麦田,燃烧着画家的激奋情绪,也表现了画家对黄色的热爱。
《自由引导人民》德拉克罗瓦1830年(油画法国)浪漫主义画面采取了顶天立地的构图形式。
高举法国三色国旗的女子,构成一个稳定又蕴藏动势的三角形。
他们身后都是一往无前的战士。
周围硝烟弥漫,这是一个热火朝天的战斗场面,表现得精确逼真,令人如同身临其境看到现场一样。
他将神话中的自由女神与浴血奋战的人民安排到一起,代表着最高的精神与意义。
《在激流中前进》杜键1963年(油画现代)《在激流中前进》是一首力的颂歌;是坚强与勇敢的颂歌;是同心协力、团结一致的颂歌。
通过对水势的夸张表现反衬了人的力量和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奋斗不息,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的真实写照,较完美地体现了作品的主题。
《面包》珂勒惠支1924年(版画德国)饥饿的孩子,苦难的母亲形象,游走在战争的边缘,揭露战争给人们造成的悲惨境遇,具有震撼人心的感染力和深刻的警示意义。
《天王送子图》吴道子(中国画唐)吴道子是中国山水画的祖师,被后人尊称为“画圣”,素有“吴带当风”的美誉,他的人物画更是“冠绝于世”。
涨知识中国花鸟画的象征与寓意

涨知识中国花鸟画的象征与寓意
中国花鸟画有一突出特点,就是某些花、鸟有其象征意义。
画家利用这些事物的特定的象征含义抒发胸襟,读者亦从这些特定的含意中受到艺术感染。
下面对常见的几种花鸟题材所具有的象征含义略作介绍。
梅、兰、竹、菊、松,古人多以喻君子、清高、孤傲,喻人生之最高的品德。
现在,多以喻高贵的革命节操和品德。
画家以之喻情,观者因之会意:从梅感到“铁骨铮铮”,凛然正气,从其昂首悬冰而预知春之消息;从兰而感人生品格之高洁;从菊而感“傲霜”“威武不屈,富贵不淫”的品格;从竹而感虚心、劲节、清高等。
莲、荷,象征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精神;牡丹,常以喻富贵、华丽、欣欣向荣;芙蓉,在取其谐音,喻“富”“荣”,现代多以其表现勤劳致富等;凌霄,带有奋发、积极向上的意义。
鸟类中,鸾凤、孔雀是富丽的象征,锦鸡、家鸡是吉利的象征;雄鸡因其能报晓,往往用作光明的象征;喜鹊是喜事临门的象征;鸳鸯是爱情的象征;鹰隼是英武、雄健、高瞻远瞩的象征;鹤是清高节操的象征,松鹤画在一起是长寿的象征;鸽子是和平的象征。
一些小鸟,如麻雀,画家常表现其逆风奋飞之态,象征不畏艰险的抗争精神等等。
花鸟画可以通过这些事物的特定含义,表现一定的意蕴,毋需多作解说,观者便可欣然会意,领略画家所欲表现的精神。
我国花鸟画以其优美而高尚的情趣,无穷无尽的意蕴,深刻的人生精神寄寓,深受人们喜爱。
另外,因为花鸟画形象美,雅俗共赏,且陶冶情操,有益心身,所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现在,经过当代画家的不懈努力,锐意创新,不拘泥古法,为我国花鸟画开创了新的道路,使花鸟画艺术放射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胡佩衡编《齐白石画册初集》题解

市场鉴藏
■■•■SIH-ASM*
M”・・■・<4iKas****»ii
”MM«nc*~w*NR4a* lt比・2
---««»_*
生・4«
■■***
m
・・w<«!
上■人**«"« •石・• *人.*»
||M・”・上■■不»o*«**»| s・・"*t HsI
•欠 ・・■李<«
■«
胡佩肅 '齐白5*>Hm■封囲(右)、於準貝昌硕題它(中)与齐白石卞赂(左)
齐璜字萍生,号白石 童年时曾习公输之术,故又号木 居士 湖南湘潭人,幼聪颖喜绘画人物山水花卉鸟虫之属, 无不精书学冬心,诗宗放翁,而治印专师秦汉:王湘绮先 生见其画甚欣赏之,及读其诗益惊其才,收为弟子 先生既
《齐白石画册初集》,拧肆中颇为罕见,少为人知。国家 图书馆古籍部藏有一册,笔者见于民间者三册,其中一册为 残本重装(版权页左右颠倒)。近年,北京画院意外查出t 册之多,当为胡佩衡的存本。笔者藏本为全本,封面、封 底分别铃“武汉市六中学藏15 (登记号21972、书号135— 134)”"新华书店古旧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市部”。武汉市六中之印为繁体字,
150
- ART IN CHINA
新华书店之印为简体?.推测该书应为民国武汉中学藏甘, 新中国成 '〉:厉流入书肆"恩师郎绍君先牛.乃口石书画研究之 权威,曾上编《齐白石全集》,并有白石著述多本刊行。笔 者得书后,本于先生赏.先牛:需之,欣然上対底白棉宣题跋: “余作齐门右个案,多年杳J此册而未得"今岁春晓弟搜而 得之。余品读数口,如对故人。胡佩衡乃齐氏艺术的终生支 持者,此册收入齐氏变法期间佳作卅余件,诗画交辉,大匠 风度,真百年一遇也。戊戌(2018)三月得见胡佩衡编齐口 石画册初集,喜而题并记。绍君。”铃朱文“郎”。
世界上最名贵的花鸟画,太美了,发给大家养养眼!

世界上最名贵的花鸟画,太美了,发给大家养养眼!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全球美景照片”,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最新文章了。
一直以来,
中国山水画凭借着
细腻,写意,优秀的工笔
世界闻名
哪怕是到了21世纪
有很多外国人依然喜欢
这种独一无二的中国艺术
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
老外眼中那些名贵的花鸟画吧!
吕少英花鸟画:《觅》
吕少英花鸟画:《春江水暖》
吕少英花鸟画:《憩》
吕少英花鸟画:《春晖》
吕少英花鸟画:《荷塘翠影》
吕少英花鸟画:《春鸟语花枝》
吕少英花鸟画:《疏影横沙》
吕少英花鸟画:《孤雁思南》
吕少英花鸟画:《清晓》
吕少英花鸟画:《秋寒惜暖》
吕少英花鸟画:《暖春》
吕少英花鸟画:《天香》
吕少英花鸟画:《出尘》。
活色生香

活色生香神超象外作者:李松来源:《中国美术》2012年第04期北京画院里,中国画藏品颇丰。
从北京画院所藏中国画作品中,可以纵观20世纪北京地区花鸟及走兽题材创作的风貌、成就及艺术传承的文脉。
同时,北京画院自2007年起,连续举办的“20世纪中国美术大家系列展”中,花鸟画家于非闇、胡佩衡、陈半丁、崔子范以及吴作人、周思聪等人作品的展览及相关学术研讨活动,深化了对这些画家个案及其艺术传承脉络的研究。
本文将对这些画家的艺术道路略加梳理,探寻北京花鸟走兽画的文脉。
一傅抱石1937年在《民国以来国画之史的观察》一文中有这样的论述:“清末的花鸟翎毛草虫蔬果之类的作品,还是瓯香馆的余韵有势力,以后张熊及山阴任氏和李复堂、赵之谦,或是金冬心之派流,虽曾在构图上各有各的面目,但仍不敢逾越规矩太远。
吴昌硕不同,胆大多了,齐氏(齐白石)更不同,有些构图确令人神往。
不过自吴昌硕到齐白石,正是中国大动乱的时候,文化方向已受巨大摇动而渐趋转变。
人心的不安定,产生这种作风自是必然的结果。
”文章讲到“谈中国画的动态,影响最大的要推吴昌硕,他的花果山水之类,甚至他的字不知影响了多少学画的人……几乎可以支配华东的花果画”。
“画与吴昌硕同是花果一类的作风则有齐白石氏……他的画近几年来颇为北方一部分人所推重,并不减于民国十年左右之对于吴昌硕。
”[1] 黄若舟也说:“近代吴昌硕、齐白石等都是继续前代写意的余绪,但他们的画法不守绳墨,蕴蓄丰富,笔恣墨纵,不泥成法,求工而工于笔墨之外,最富于文学趣味。
”可见,吴昌硕、齐白石是近代写意花鸟画坛南北并峙的两座高峰,其影响随处可见。
北京画院目前收藏的吴昌硕花卉作品有年代可查的是1895年至1925年,即其51岁至81岁艺术最成熟期间的作品。
吴昌硕的艺术继承青藤、白阳、石涛、八大和扬州画派的创造精神,他称“青藤书画法外法,意造有如东坡云”,赞扬石涛“毕竟禅心通篆法,几回低首拜清湘”。
而他1925年所作《牡丹石榴》题称“乙丑中秋节学清湘而仍似复堂,唯笔力尚劲耳”。
13清朝中期蒋廷锡二十幅精品花鸟绘画作品赏析

清朝中期蒋廷锡二十幅精品花鸟绘画作品赏析琴棋书画,古代被称作文房四艺,是文人墨客颇为称许的娱乐活动,古人认为,抚琴、弈棋、写字、作画,或者只是听琴、观棋、赏字、阅画,领会诗情画意,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长寿。
古画中出现的那些生活用品、山川河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科技水平,结合古画年代背景的记载,赏画更是别有一番趣味。
——题记中国清代绘画,在当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下,呈现出特定的时代风貌。
卷轴画延续元、明以来的趋势,文人画风靡,山水画勃兴,水墨写意画法盛行。
文人画呈现出崇古和创新两种趋向。
在题材内容、思想情趣、笔墨技巧等方面各有不同的追求,并形成纷繁的风格和流派。
宫廷绘画在康熙、乾隆时期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并呈现出迥异前代院体的新风貌。
民间绘画以年画和版画的成就最为突出,呈现空前繁盛的局面。
清代绘画发展的历史进程,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变迁相联系,亦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
清代中期,清代康熙末至乾隆、嘉庆年间,随着政权的逐步巩固,社会日趋安定,经济获得持续发展,绘画领域也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宫廷绘画”可谓名家辈出,人物画家如郎世宁、冷枚、丁观鹏;山水画家如袁江、袁耀;花鸟画家如蒋廷锡、邹一桂,等等。
这些画家的出现,都为清代中期宫的廷绘画增添了不少色彩。
然而“扬州八怪”也诞生于同一时期,且在画史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
我们一起分享蒋廷锡精品绘画作品。
蒋廷锡(1669—1732),字酉君、杨孙,号南沙、西谷,又号青桐居士,江苏常熟人,是清朝康熙、雍正时期官员、画家。
清初恽寿平在花鸟画坛起衰之后,蒋廷锡学其没骨画技,变其纤丽之风,开创了根植江南、倾动京城的“蒋派”花鸟画。
传世画作有《海棠牵牛图》、《塞外花卉图》、《梅竹图》、《芙蓉鹭鸶图》、《兰石图》、《萱花图》、《梅雀图康熙帝书雪梅诗折扇》、《梅竹图康熙帝临米芾书折扇》、《柳蝉图》、《长春富贵图》、《富贵寿考图》、《大吉图》、《赐莲图》、《兰竹图》、《御园瑞蔬图》、《行书五言》、《长寿富贵图卷》、《蜀葵萱花图》、《花鸟》、《四瑞庆登图》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花鸟诗意笔墨
————符启亚先生和他的花鸟画
符启亚先生,浙江余姚人,现为上海市美术教育研究会会员,中国名家艺术研究院特聘院士。
符启亚先生,一生寄情丹青,初从黄达聪,乔木等名师攻习花鸟画,后师从冉熙、何伯年等名家学习西洋油画,先生从艺五十载,历经新、旧文化变革,既是传统花鸟画的继承者,又是新花鸟画的开拓者,时至今日,依然站在艺术创作的前沿,勇敢地承担着承前启后的文化重任。
符启亚先生长期浸淫于浙派文化及海派文化之中,又辩证地吸收了传统中国文化与西洋文化之长,艺术功底深厚扎实,画路宽广,在其作品中,既有古代文人画的恬淡幽远的隐逸之气,又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先生尤其擅长花鸟绘画,在其笔下,无论是花鸟虫鱼、篱落棚架,无不为化繁为简,逸兴草草,妙手天成,形成了其简逸平和、疏淡清雅的鲜明艺术风格。
先生花鸟画重意境,讲笔墨,作品精于构图,讲究突出主题,善于剪裁,在顾盼之间,画面盎然生辉,情趣尽得,视觉效果极佳。
缘物寄情是先生作品的显著特色,作者的所思,所感,所悟,无不在春色潜动,小草萌芽,螳螂弹腿,蝴蝶振翅的点点滴滴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作品以心性为胜,以气韵为胜,以意趣为胜,以简驭繁,以形驭神,形神兼备,脱尽纵横之气,豁达天真,直达心境,让人有
清风出袖,明月入怀之感。
赏读符启亚先生花鸟画作品,如同聆听天籁之音的宛转低鸣,对大自然的讴歌,对生命的赞美,对美好生活的咏叹,尽在其中,让人感悟到自然的勃勃生机和生命的生生不息。
“文以载道”,愿符启亚先生有更多闪烁着当代生命精神和自然情趣的花鸟作品问世,为我们生活的时代增添灿烂活泼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