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欣赏_写意花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意花鸟
写意花鸟
一.写意花鸟的发展简史 二.写意花鸟画的特点 三.写意花鸟画的笔墨技法
一.写意花鸟的发展简史
(一)唐之前的花鸟画
新时期时代
《鹤、鱼、石斧图》
战国
龙凤人物帛画
唐之前花鸟画特点:
1. 作为生活用器物的纹样和人 物画的配景和道具。
2. 出现了白描和设色两种表现 手法。
3. 对中国绘画的材料做出了正 确、自然的选择。
赵孟頫《幽簧戴胜图》
百度文库
赵雍《着色兰竹图》
钱选《八花图》
一 心 只 向 画 图 开
不 管 六 朝 兴 废 事
王渊 <桃竹锦鸡图>
(六)明代
水墨大写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主要贡献: 1. 宫廷花鸟画形成工笔重彩、水墨写意、墨骨设色三大格局。 2. 文人画家表达的怡悦心情和情致闲和的生活理想改变了元 人画家的萧疏孤寂与愤懑的情调。 3. 明末徐渭开创了大写意花鸟的新画风。
韩幹《照夜白图》《牧马图》
韦偃《百马图》
韦偃《双骑图 》
韩滉 《五牛图》
(三)五代花鸟画
技法进一步成熟。出现两大流派“黄家富贵,徐熙野 逸”,反映了宫廷贵族与在野士大夫两种不同的情怀和审美 趣味。 1.主要活动于西蜀和南唐两地,有“黄家富贵,徐熙野 逸”之称。 2.工笔花鸟画继唐有较大发展,日趋成熟。 3.写意花鸟有了初步的风貌,为后世的写意花鸟的发展 奠定了基础。 代表画家:黄筌——宫廷画家 徐熙——在野士大夫
黄家富贵-院体花鸟画形成及其审美特征 五代西蜀宫廷画院-黄荃创细笔勾勒,淡彩渲染之花鸟画技 法,用笔精到、造型生动准确,所作禽鸟形态逼真,栩栩如生。 至此,“格物致真,形似生意”成为院体花鸟画的重要审美特征。
黄筌 《写生珍禽图》
黄居寀
《晚荷郭索图》
落墨为格-徐熙野逸
《 豆 花 蜻 蜓 图 》
徐熙《雪竹图》
(四 )宋代花鸟 绘画技法成熟,宫廷画院文人画争相斗艳。 1. 黄家样的花鸟画统治北宋画院画风一百年。 2. 王安石变法后崇尚写生追求自然的画风在画院抬头。 3. 赵佶在北宋画院的改革,使画院画风不仅使徐黄二 体融合,还引入新的画风。 4. 文人画家开创了水墨写意花鸟画。
北宋 黄居寀 《山鹧棘雀图》
(五)元代花鸟画
尖锐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是发展文人画的良好土壤,宫廷 画没落,文人画一枝独秀,水墨梅竹风行一时。特别是画竹,名 家之多,作品流派之广,是任何朝代无与伦比的。
赵孟頫主张以书入画,他的“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须八法 通”的“书画同源”理论,为其后以水墨变化为主的写意花鸟画 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倪瓒的“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 写胸中逸气”的说法,更是将花鸟画推向写意的航道。 主要成就: 将宋文人画带有鲜明哲学色彩理论体系加以技法和意境的锤 炼,形成以书入画,追求平淡天真,不拘形式,将诗书画结合起 来的文人画审美体系,为,明清花鸟画的发展奠定基础。
• 以上三种笔法,在做画过程中,经常是综合交替使用的。有的花鸟画 在勾勒可以基本以使用中锋用笔,但是,单一使用侧锋或逆锋的还不 多见。必须根据内容表现的需要,恰当地把多种笔锋运用结合起来, 才富有表现力。由以上三种笔法变化出的点、厾两种笔法是写意花鸟 画中常用的表现技法。 • 点,在中国画里是相当重要的一种笔法。所谓点是用中锋把笔端 从上往下落到纸上,点好后,笔就离开纸面,不要停留,一停就僵。 花鸟画里的点法很多,有吻点、有卧点、戳点、捻点、散笔点等。吻 点是用力较柔、用笔较缓的点法,适合于表现花、叶、鸟体;戳点是 用力较猛、用笔较快的点法,适合于表现飞鸟的羽毛及有动感的花叶; 卧点是使笔腹一侧接触纸面的点法,适合于表现较大些的体面;捻点 和揉点是用笔点下后再捻动或揉动的点法,适合画梅、桃、杏、海棠、 樱花这类小花瓣和小叶;散点用笔锋散开的点地适合于表现苔草之类 的不定形状。无论何种点法都要结合书法的用笔方法进行运用。 要使 笔笔之间相互照应,连贯一气,笔断而意不断。 • 厾,指运用大胆肯定而又准确的落笔,将墨色大块运行于纸上的 方法,是写意花鸟画表现大面积墨色,产生恣肆酣畅效果的重要表现 方法,且易产生墨、色、水的气韵,造就画面整体的气势。可以单独 用墨或用色风写,亦可色墨混用厾写,适合于表现芭蕉、荷叶、石头、 大花、大叶等形象。
二. 写意花鸟画的特点
(1)追求神似 所谓神,不仅仅指人的神气 和性格,物同样有神气、有性格。 画家在描绘一花一鸟、一草一木 之时,不以形似为满足,追求的 是对象之神,要紧紧抓住对象的 内在的神韵气质,把它体现出来。 在作花鸟画时,往往不受形的约 束,在一定程度上从形和色的束 缚中解脱出来,大胆地加以取舍 和夸张,甚至于变形变色,借以 达到追求神似的目的。 “以气韵 求其画,则形似在其间”。
• (6)诗书画印的结合 • 中国画家在画完一幅 画之后,还要在画面 上题款、盖章,这件 作品才算最后完成。 题款,包括诗文和书 法两种艺术。诗、书、 画、印都是独立的艺 术品种,把它们综合 起来,发挥着各自的 艺术品能,又互相配 合,相得益彰,这是 中国民族绘画形式上 的传统特色。
三 、写意花鸟画笔墨技法
• 淡墨法:墨中参水多,色度较 浅,用以表现物体的向光面、 凸出处和远处物象。淡墨容易 产生软弱无神之弊,所以用淡 墨要明净无渣,要“淡而不 薄”。
• 积墨法:是指一种湿墨对一种干墨的重叠。通常是指淡墨 对浓墨的重叠,又有小面积的浓墨对淡墨的重叠。
• 泼墨法:是泛指大墨量、大面积、大笔头的作品绘制方法。 这种方法有一种自然感和和力度,有很大的自然性和随意 性,容易出现既在情理之中又有意料之外的效果。泼墨之 法难在于形的概括,难在于既不能混沌一片,又不能笔笔 分明,既分明又朦胧,运用于追求情趣、感觉以及在造型 上无需很严格的题材与物象。 • 焦墨法:是指以浓墨渴笔来描绘自然物象的表现方法。因 笔中水分极少,勾出线来有“毛”的感觉,另有一番效果。 • 此外还有宿墨法、胶墨法等等,但是不论采取哪一种混合 运用的墨法,都要注意墨色浓淡干湿的变化,以及墨自由 渗透的特点,防止用墨的失宜和呆板。
以苏轼、文同为代表的文人花鸟画家,开创了花鸟 画的新领域-水墨写意花鸟画。
论画以形似
赋诗即此诗
见与儿童邻
定知非诗人
诗画本一律
边鸾雀写生
天工自清新
赵昌花传神
何如此两幅
谁言一点红
疏淡含精韵
解寄无边春
北宋 苏轼《枯木怪石图》
北宋文同 《墨竹图》
《南 四宋 梅杨 花无 图咎 》
南宋 赵孟坚《墨兰图》
• (4)随类赋彩
• 花鸟画对于色彩的运用,有其一定的特色。谢赫“六法” 中的“随类赋彩”就是指根据对象的“类”来设色,不去 描绘物体受光的影响而引起的色彩变化,也不去强调周围 色彩的反射影响,而是着重描绘自然物象的固有色。所谓 固有色就是指所画对象物本身的颜色。例如红花就是红色, 绿叶就是绿色,不会变成别的颜色。中国画家还十分注重 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感情以及色彩对人感情的感染力,因此 并不拘于对象的自然色彩,而是按所表现的主题需要,对 色彩进行主观的设计和创造。例如用墨或朱色来画竹画花 鸟或其他事物,而不管自然界有没有这种颜色。这是中国 画色彩区别于西洋画色彩的重要特点。 • 花鸟画赋彩的另一个特点就是色彩的使用要谨慎,不轻 用不乱用,有必要的地方才设色,并且一经设色之后,就 不再随便涂改。设色也要有笔法。不论是点花还是厾叶, 也不论是色淡还是色浓都同样要有笔法,而不能随意涂抹。 这一特点是中国画的色彩观点及中国画所用的绢和宣纸的 性质所决定的。
宋徽宗赵结是北宋花鸟画的集大成者,坚持格物致真的审 美理想,主张“画写物外形,要形形不改”,将院体花鸟画的 成就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峰。

赵昌、易元吉、崔白、承前启后的一代大家
赵昌突破了“黄体”浓艳厚色,使用滋润亮泽、明快的 薄色,使画面更加生动。
崔白变描为写,皴擦并用
《寒雀图》
崔白《双喜图》
文人士夫的审美观
鸟画花常用的墨法有
• 浓墨法:墨中掺水少,色度较 深,用以表现物象的阴暗面、 凹陷处和近的物象。浓墨不可 过量,过多容易板滞、不生动, 所以用浓墨必须沉着洗练。
• 蘸墨法:用干净的湿笔尖蘸墨, 使墨由笔尖向笔根自然渗开, 形成由浓到淡的丰富色阶。这 种墨法丰富而自然、富于韵律。 • 破墨法:是指墨与墨重叠的方 式,它是两种色度不同的墨、 不同的水量的墨在尚未干时的 重叠,渗化处既分明又模糊, 具有一种丰富、浑厚、滋润的 美,墨韵随之而生。常取的方 式有浓淡互破、枯润互破、水 墨互破等;形态上有点、线、 皴、擦对面的破以及面对点、 线、皴、擦的破。
• (5)处理时空的灵活性 • 花鸟画在章法布局上 的“自由性”,它可以突 破自然真实的限制,灵活 地处理空间与时间的关系, 其目的是充分的表现画家 所追求的审美意境和美感 形式。 • 花鸟画的章法,多半 是近景或中景,远景的很 少。并且在同一画面上, 大都采取俯平仰三结合的 角度来处理花叶和鸟的位 置。 • 花鸟画在经营位置的 时候还往往把次要的背景 完全剪裁掉,留有大块空 白,使主体格外突出。
(二)唐代花鸟画
唐代是花鸟画的初成阶段,主要贡献在于: 1. 2. 3. 4. 使花鸟画独立成科。 拓展了花鸟画的题材和内容。 为花鸟画的装饰性和写实性做了两方面的努力。 形成了精细勾勒填色和点画法等多种笔法的花鸟画面貌 为后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5. 出现的画家:边銮、薛稷、曹霸、韩斡、韦偃 等。
• (2)注重意境 • 优秀的花鸟画并不 是花鸟的单纯描绘, 而是借助于花鸟的描 绘,表现画家对自然、 对生活的感受和意愿。 被描绘的对象只是画 家抒情达意的载体。 意境是花鸟画的灵魂, 有了意境,作品才有 感人的艺术魅力。
• (3)讲究笔墨 • 花鸟画非常讲究用笔和 用墨,而且用笔有笔法,用 墨有墨法,甚至从画面中一 笔一墨的巧拙来认定画家的 艺术修养和功力。 • 清代花鸟画家恽南田说 “有笔有墨谓之画”,笔墨 是花鸟画最重要的表现手段。 无论形象的刻画,还是意境 的渲染,离开了用笔和用墨, 便不可能成其为中国画了。 • 中国画注重笔墨,跟书 法有很大关系。以书法笔意 为画,使中国画的线条既能 造型,又可表意,还具有独 立的审美价值。
• (一)笔法 • 笔法就是用笔之法。首先是执笔,正确的执笔方法应该是指实、掌 虚、握笔略高为好。 • 以拇指和实指捏住笔管(拇指向下倾斜,两指相对捏住笔管),再以 小指贴在无名指内下侧,协助无名指推挡。这样笔管在手中既稳当又 灵活。指实就是手指捏笔管要实在,掌虚就是掌心要空灵。 • 在掌握执笔方法之后,还要懂得运腕方法应该是“腕平掌竖”。掌能 竖起,腕才能平;腕平,肘才能自然悬起,腕才能够灵活运用。小画 提腕,大画悬肘。一般作画运臂、运肘、运腕,只有极精微处可以运 指。这虽属常识,但总关全局。初学者起手入门要以规矩之法,一旦 养成坏习惯就难改了。 • 用笔的内容包括“起笔”、“行笔”、“转折”、“收笔”四个方面。 “起笔”是指笔画的开端,“收笔”是指笔划的结束,起笔和收笔是 线条形成的关键。按照笔法要求,起笔要像书法揩书下笔那样,做到 “竖笔横下,横笔竖下”,“欲左先右,欲上先下”的笔意,收笔要 “无垂不缩,无往不收”,即勾线至尽处,应把笔收回,通常称为回 笔。



(七)清代花鸟画
风格多样,百画齐放。 1.受西方绘画的影响出现了中西合璧的画风
2.文人画出现了雅俗共赏的局面。
郎世宁、任薰
李蝉《城南春色图》
恽寿平《花卉图》
八大
罗平
罗平
虚 谷
(八)近现代的花鸟画
近代画坛受其影响的画家的赵云壑、王一亭、诸乐三、陈师 曾、王梦白、陈半丁、齐白石、潘天寿、李苦禅、王雪涛等。他 们不同程度地从吴昌硕艺术中吸取营养,同时发展各自特长,使 得中国写意花鸟画出现了许多新的不同面貌。
• (二)墨法
• 就是用墨的技法。清沈宗骞说:“用墨之妙,在于以墨随 笔”,说明用墨与用笔是分不开的,墨法是通过笔 法来 完成的。用墨与用水的关系也很大,笔、墨、水三者的巧 妙运用,才有“墨分五色”之说。即由于笔含水墨多少不 同,墨色可以呈现出从浓到淡五个层次——焦、干、湿、 浓、淡。这是大体的划分,实际运用起来,深浅的变化, 还会更丰富。墨的运用宜在单纯中求复杂,在统一中求变 化。一般以一种墨色为主,兼用其他,局部的变化不宜过 大,大了就会“花”而“乱”,失去整体感。 • 对用墨的要求:干墨不枯,须腴润、不焦枯;湿墨不滑, 不能涣漫、无笔力;浓墨不浊,不能呆滞,要笔迹分明; 淡墨不薄,要有厚度、见骨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