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美术欣赏中国古代花鸟画

合集下载

中国唐宋花鸟画

中国唐宋花鸟画
千载华章
中国唐宋花鸟画
• 花鸟画从唐代开始形成独立画科。 早期代表:[唐]薛稷
[唐]边鸾名家辈 出。 宫庭花鸟 五代{ 民间花鸟
[五代]黄筌《苹婆山鸟图》
黄家富贵 没骨法 宫庭院体花鸟画
黄筌《珍禽图》
[南唐]徐熙《石榴图》
徐熙野逸
徐熙《雪竹图》
墨戏画
[宋]崔白《双喜图》
[宋]赵昌《花鸟图》
[宋]易元吉《树上二猿图》
宋微宗赵佶《芙蓉锦鸡图》
[南宋]李迪《雪树寒禽图》
南宋出现了许多富 于诗意的小品花鸟画。
[南宋]林椿《仙果花鸟图》
[南宋]赵孟坚《岁寒三友图》
[南宋]郑思肖《墨兰图》
[南宋]法常《仙鹤图》
南宋墨戏画僧人
下一集
[五代]黄居寀《灵芝百合图》
黄筌之子
[宋]徐崇嗣《花卉图》
徐熙之孙
• 北宋文人花鸟画地位提高。
墨戏画
北宋{ 正规画
[宋]苏轼《枯木竹石图》
墨戏画
[宋]文同《墨竹图》
正规画 画竹成为文人的 气节理想。
[宋]释仲仁《墨梅图》
始创了岁寒三友题材绘画 (松、竹、梅) 墨戏画
[宋]杨无咎《四梅图》
中国元明清花鸟画

美术课件 绘画 选修 3 借物抒情 托物言志—中国花鸟画

美术课件 绘画 选修 3 借物抒情 托物言志—中国花鸟画

一十八等”,简称十八描,摘录如下:
高古游丝描:如周举类
铁 线 描:如张叔厚
马 蝗 描:马和之 顾兴裔类 一名兰叶描
钉头鼠尾描:武洞清

描:多描
撅 头 描:秃笔也 马远 夏圭
曹 衣 描:魏 曹不兴
折 芦 描:如梁楷尖笔 细长撇捺也
橄 榄 描:江西颜辉
枣 核 描:尖大笔
柳 叶 描:似吴边观音笔
竹 叶 描:笔肥短撇捺
第一步,起稿:
先把你要临摹的底稿铺在宣纸的下面,底下要 衬一张白纸。然后用铅笔轻轻的拷贝到熟宣纸 上。
布地:就是打底色。为了使画面效果更加丰富 多彩,可以运用各种色彩进行布地。先把颜色 调好,用排刷朝一个方向均匀地平刷在画稿上, 忌来回涂抹。布地可以一开始“布”,也可画 到中间过程时“布”,最后再根据画面需要进 行一些局部的调整。“作旧”既是其中一种。
(三)·收笔——收笔要留 书法笔画线条要求收笔时要“回锋”,也就是要将笔锋回过来藏到线条之中。
在进行国画线条练习时也要注意“藏锋”,但没有必要象书法那样“回锋”。 “留”就是将笔锋留于线条之中,切不可将线条尾巴随意地拖到线条的外面。在 画线条时只要将笔适时停住,不要下意识地拖带即可。
(四)·顺、逆锋 在绘画过程中,人们往往习惯于从左往右或从上往下地运笔,这种习惯的运
战笔水纹描:
减 笔 描:马远、梁楷之类
柴 笔 描:粗人减笔
蚯 蚓 描:
执笔方法:
古人把执笔方法归纳为擫、押、钩、格、抵五 个字。
“擫”是用大母指肚紧贴笔管的内侧。“押” 是用食指第一节贴住笔骨外侧和大指内外配合。 “钩”是用中指第一、第二节弯曲如钩地钩住笔 的外侧。“格”是无名指第一、二节之间的骨节 紧贴笔管用力把中指向内的笔管挡住并向外推。 “抵”是用小指托在无名指下面抵住中指的钩。 执笔一定要“指实掌虚”才能使指法灵活而有力, 手握住笔管的上下位置要视作画大小而定,大画 握上些、小画握下些。

中国古代花鸟画欣赏教案

中国古代花鸟画欣赏教案
7《丛竹图》
竹子作为独立的画种出现很早。唐、五代纯以浓墨画竹,至北宋文同创浓墨为面,淡墨为背之法,苏轼及后朝的赵孟頫、王绂等皆以此为宗,以写实为主:竹竿较粗,竹叶较细,结构比例准确。至清代郑燮为之一变,独创“板桥竹”,造型削繁就简。竹竿细挺有韧性,而叶肥如柳、桃叶,具不似之似妙,而且竹子虚心自强、劲直向上的品性,被赋予坚贞高洁的寓意。
5《杂花图卷》
徐渭国戏曲史、文学史上都有重要地位。他敢于革新、创造。大胆开创大写意花鸟画风。对后人影响极大。《杂花图卷》是他的重要代表作品。全卷共十幅,画四季花果树木13种,洋洋洒洒,一气呵成。多种笔势形成了墨汁淋漓、风驰雨骤的艺术效果。
6《牡丹松石图》
中国古代花鸟画欣赏教案(一)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
对比展示
荷花照片、《出水芙蓉图》《荷石水禽图》
提问:中国的花鸟画中的荷花与现实生活中的荷花有什么不同?同样都是表现荷花题材的中国古代花鸟画,《出水芙蓉图》与《荷石水禽图》在风格和技法上有什么不同?
同学观看图片与花鸟画,思考回答问题。中国古代花鸟画的传统是以写生为基础,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画家不仅拘泥于描绘画鸟细节的真实,而且也寄托了画家个人的情感和理想,同时也表达了画家的主观感受。《出水芙蓉图》是以写生为主的工笔画,采用了没骨的方法,突出的表现了荷花出污泥而一尘不染的高洁品格。《荷石水禽图》是以抒情为主的写意花鸟画。此幅墨笔画湖石临塘,疏荷斜挂。两只水鸭或昂首仰望。或缩颈望立。意境空灵,余味无穷。荷叶画法奔放自如,墨色浓淡,富有层次。八大山人曾自云: “湖中新莲与西山宅边古松,皆吾静观而得神者。”可见其画荷是观察入微,静观悟对而以意象为之,信手拈来,妙趣自成。
对比真实的荷花照片与花鸟画作品,进一步体会中国古代花鸟画的传统。

中国花鸟画-PPT课件

中国花鸟画-PPT课件

部 分 作 品 欣 赏
齐白石画的虾下笔有神,栩栩如生。可
他在开始学习画虾的时候,只会临摹,画的 虾一点也不活,都是很呆调的。后来经过自 己养虾、观察、写生,几十年如一日,终于 把虾画得活灵活现,成为了世界杰出的艺术 家。
艺术特色通过对生活现象的深入观察,加以融汇提
❖ 最基本的两种方法:折枝法、截取法;正所谓“触目横斜 千万朵,赏心悦目两三枝。”
❖ 正局与偏局、奇偶勾股、边角处理。
1、起承转合
这是一幅典型的按起承转 合法则完成的构图。荷叶 为起,荷梗为承,花头为 转,题款钤印为合。起与 承处的小花苞、水草以及 大小不一、错落有致的款 书,不仅变化丰富,而且 破除了平板;合处密集的 款书,使画中的主体-----转处的荷花在大片的空白 下更加突出。
炼,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风范。 齐白石在绘画艺术上 专长花鸟,笔酣墨饱,力健有锋。但画虫则一丝不苟,极 为精细。尤工虾蟹、蝉、蝶、鱼、鸟、水墨淋漓,洋溢着 自然界生气勃勃的气息。山水构图奇异不落旧蹊,极富创 造精神,齐白石的画反对不切实际的空想,他经常注意花、 鸟、虫、鱼的特点,揣摹它们的精神。他曾说:“为万虫 写照,为百鸟张神,要“自己画出自己的面目”。他的画 无论山水、花卉或虫草,都能给人明朗、清新、简练、生 气勃勃之感,并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达到了形神兼备、 情景交融的境界。
❖ 寄寓或抒发相当丰富的思想感情。
❖ “托物”于有生命的、有情感的、有语言的,乃 至有思维和行动的各种鸟类,给我们寄寓或抒 发思想情感以广阔天地。
自主学习一
拉斐尔 《雅典学院

自主学习二
施希金油画 《黄昏·雨后》
谢谢大家
欢迎
中国花鸟画
自主学习一 徐渭
《墨葡萄》

2024中国工笔花鸟画ppt课件完整版

2024中国工笔花鸟画ppt课件完整版

中国工笔花鸟画ppt课件完整版•引言•工笔花鸟画基本技法•常见工笔花鸟画题材及风格•工笔花鸟画创作过程与欣赏•工笔花鸟画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与推广•现代工笔花鸟画发展趋势与挑战01引言它注重细节描绘和色彩搭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出自然之美。

工笔花鸟画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价值,是中国绘画艺术中的瑰宝。

工笔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流派之一,以描绘花卉、鸟禽等自然景物为主。

工笔花鸟画简介工笔花鸟画起源于唐代,经过宋、元、明、清等朝代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传承方面,工笔花鸟画技艺通过师徒相传、家族传承等方式得以延续至今。

同时,现代工笔花鸟画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为工笔花鸟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工笔花鸟画历史与传承构图严谨线条流畅色彩鲜艳细节描绘工笔花鸟画艺术特点01020304工笔花鸟画在构图上注重平衡和谐,追求“经营位置”之妙。

工笔花鸟画以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注重线条的流畅性和韵律感。

工笔花鸟画在色彩运用上追求鲜艳明快,注重色彩的对比和搭配。

工笔花鸟画在细节描绘上精益求精,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出自然景物的质感和生命力。

02工笔花鸟画基本技法用细线表现物象,如铁丝般刚劲有力,适合勾勒花瓣、叶片等轮廓。

铁线描游丝描兰叶描线条纤细、流畅,如游丝般自由飘动,常用于勾勒鸟类的羽毛和细部。

线条粗细变化丰富,形如兰叶,适合表现山石、树干等质感。

030201线条勾勒技法用两支笔分别蘸取不同的颜色,在画面上交替渲染,形成渐变效果。

分染在大面积的区域内用同一种颜色进行渲染,使画面色调统一。

统染在分染和统染的基础上,用透明色或浅色进行整体覆盖,增加画面层次感和立体感。

罩染色彩渲染技法构图布局原则确定画面主体和陪衬物,使画面有主次之分。

合理安排物象的疏密关系,形成节奏感。

通过留白、淡化等方式表现虚实关系,增加画面空间感。

使画面中的物象相互呼应、联系,形成和谐的整体。

宾主分明疏密有致虚实相生呼应顾盼醒目点质感表现刻画细节修饰整理细节处理技巧在画面关键位置设置醒目点,吸引观者注意力。

教学课件《画外之意——中国花鸟画》

教学课件《画外之意——中国花鸟画》
五牛图 唐-韩滉
《宋芙蓉锦鸡图》,宋徽宗,绢本 设代色,纵81.5厘米,横53.6厘米。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全图设色 艳花丽,绘芙蓉及菊花,芙蓉枝头 微鸟微下垂,枝上立一五彩锦鸡, 扭画首顾望花丛上的双蝶,比较生 动进地描写了锦鸡的动态。这种表 现入形式,在宋代花鸟画中很是流 行成。五彩锦鸡、芙蓉、蝴蝶虽然 均不加线细熟阶段。为同以条致华于双工入丽一勾细微的般笔沉。题装力着锦材饰挺鸡;渲,,拔、染但而,花填如充色鸟色此满调、薄构了秀飞艳图活雅蝶娇便趣,,嫩。,
借物抒情 托物言志 中国花鸟画
什么是花鸟画
在中国画中,以花鸟,竹 石,鱼虫,兽畜为题材的 作品,都属于花鸟画的范 畴,它是以动植物为主要 描绘对象的传统画科。
艺术特点
来源生活,加以艺术表现 “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的艺术传统
花鸟画分类
写意:大写意、小写意 工笔花鸟画:白描、淡彩、重彩
花鸟画分类
兰 花 幽 谷 长 风
宁 静 致 远
竹 子 高 风 亮 节 坚 韧 不 拔
菊 花 洁 身 自 好 寒 芳 自 赏
工 笔 牡 丹 的 画 法
工 笔 牡 丹 的 画 法
工 笔 牡 丹 的 画 法
工 笔 牡 丹 的 画 法
工 笔 牡 丹 的 画 法
1、用笔方法:
中锋
侧锋
2、墨分五色:
逆锋
博茅树厘 本南
物竹叶米 ,宋
院杂色。 设李
。草染笔 色迪
用青力 ,,
双黄挺 纵《
189
勾,健 枫
填 色 。 现 藏
翎 毛 精 细 逼
结 实 , 苍 劲
厘 米 , 横
鹰 雉 鸡 图 》
209.5
故真有 。
宫,力 绢

中国古代花鸟画ppt完整版

中国古代花鸟画ppt完整版

中国古代花鸟的历史轨迹
• 萌芽:原始社会 • 确立:魏晋南北朝—唐代 • 重要发展时期 :五代 两宋 • 元 明 清的发展 • 小结
原始社会就已经萌芽
《人面鱼纹彩陶盆》 《鹳鱼石斧图彩陶缸》
花鸟画的正式确立是在唐代
韩干的《牧马图》
照夜白图 韩干 唐 代
韩混的《五牛图》
韩混的《五牛图》局部
现 实 中 的 荷 花 与 写 意 国 画 中 的 荷 花
现 实 中 的 樱 桃 与 写 意 国 画 中 的 樱 桃
“白眼向天”:是指清初画家朱耷多将鸟、
鱼画成翻白眼状,以此表达画家本人愤世嫉俗 的心情。
《 竹 石 图 》
任千立咬 尔磨根定 东万原青 西击在山 南还破不 北坚岩放 风韧中松
中国古代花鸟画的传统艺术特点
1)以写生为基础,从实际生活中撷取对象,并加以 艺术表现的优良传统。 2)“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艺术传统。把花 鸟的自然属性与人的品德相类比。比如“白眼向 天”和“四君子画”(梅、兰、竹、菊)。
中国花鸟画的分类
中国花鸟画 写意花鸟画 大写意花鸟画 小写意花鸟画
没骨花鸟画 工笔花鸟画 白描花鸟画 淡彩花鸟画 重彩花鸟画

朱 耷 清 《 荷 花 双 禽 图 》
的向肩小为荷穿成向画 表天敛禽一塘插基左面 情”羽,巨的三本上结 以的,均石空叶的斜构 一本虽单,间两架出以 贯色没足石进花势的一 之,有独上深,,荷枝 。 但“立栖;丰其花自 冷白,一下富中交右 清眼耸对方了又搭下
近现代的发展
• 吴 昌 硕 作 品
齐 白 石 作 品
中国古代花鸟画
本节课主要内容:
• 什么是古代花鸟画
• 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特点
• 古代中国花鸟画的类型 • 古代花鸟画的历史轨迹 • 小结和思考

中国古代花鸟画

中国古代花鸟画

徐黄异体:徐熙、黄筌

徐熙、黄筌是五代时期重要的花鸟画家。 对画风迥异的这两位画家,画史上有 “徐黄异体”、“黄家富贵,徐家野逸” 的说法;
黄筌


黄筌是西蜀宫廷画家,绘画题材是皇家园林中 的珍禽、瑞鸟、奇花异石,他的画法画风必须 符合帝王的喜好和审美趣味:富贵之气。 他的画法是先用细笔淡墨勾勒轮廓,然后用色 彩层层晕染,精工细作,设色华丽,颜色基本 盖住墨迹。(勾勒填彩)
墨葡萄图轴 明 徐渭 纸本墨笔 纵166.3厘米 横64.5厘米 故宫 博物院藏
墨点无多泪点多:八大山人



俗名朱耷,一生用了几十个号。来去诡秘,言怪 行奇; 他的画狂放夸张,怪癖冷逸。其题画诗更是幽隐 晦涩。 “国破家亡鬓总皤,一囊诗酒作头陀。横涂竖抹 千千幅,墨点无多泪点多。” ————郑板桥
中国古代花鸟画
中国传统三大主要画科之三
花鸟画的含义


一般而言,花鸟画是以花卉、竹石、禽 鸟、鱼虫等为描绘对象的画科。 外延小、内涵大
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满地皆文章



鲜花是一种隐语,它传递爱的信息,它 祝福人们幸福美满,健康长寿; “我向前走去,但我一看到花,脚步就 慢下来了。”(但丁)“只恐夜来花睡 去,故烧高蜡照红妆。”(苏轼) 鸟是人类的朋友,我国有许多关于鸟的 传说
郑板桥

又名郑燮。画梅、兰 竹、菊、松、石,精 兰、竹,擅长水墨, 极少设色。
《墨竹图》

《丛兰图》
荆棘丛兰图卷(局部一) 清 郑燮 纸本墨笔 纵31.5厘米 横508厘米 南京博 物院藏
把真、草、篆、隶四 种书体融合一体,自 称“六分半书”。
《我轻轻地敲门——纪念上海画家吴昌硕、 任伯年、虚谷、蒲华》(现代 俞晓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水芙蓉图宋画中的荷
花与真实
中的荷花
有什么不
同?
《出水芙
蓉图》与
《荷石水
禽图》在
风格和技
法上有什
么不同?
第一组《花蓝图》
第二组《芙蓉锦鸡图》
第三组《寒雀图》
第四组《墨梅图》请同学分组讨论下面的花鸟画作品:第五组《杂花图卷》第六组《牡丹松石图》第七组《丛竹图》
花篮图宋李嵩
花篮图宋李嵩
此图系册页,不知原载何册。

在画的左下角款“李嵩画”三字。

画一精美的藤编提篮,内盛有茶花、蜀葵、萱草等各色花卉。

它是一幅静物画,但不是画植物标本。

在画家灵巧的笔下,这些花卉被描绘得那样水灵鲜嫩和娇艳,就像刚从枝上采摘下来似的,我们简直可以嗅到它的香味。

这幅画,用笔严谨周密,但并不使你感到繁琐滞涩。

画家强调的是花卉的生命力。

芙蓉锦鸡图宋赵佶画面中的诗词是什么意思?与画中的花鸟有什么关系?
芙蓉锦鸡图宋赵佶
此图所画锦鸡,飞临于疏落的芙蓉花枝梢上,转颈回顾,翘首望着一对流连彩蝶翩翩舞飞。

画上有徽宗题诗:“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

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翳。

”其诗意之旨归,尽在画意中。

状物工丽,神情逼肖。

锦鸡之神态,全身毛羽设色鲜丽,曲尽其妙,俱为活笔。

芙蓉枝叶之俯仰偃斜,精妙入微,每一片叶均不相重,各具姿态,而轻重高下之质感,耐人寻味。

图下几枝菊花斜插而出,增添了构图之错综复杂感,渲染了金秋之气氛,衬托出全图位置高下,造成全图气势上贯。

赵佶所为,典雅浓丽,诗意画意俱显上乘。

后人虽疑非赵佶所作,但这丝毫不影响此作的精湛技艺和精神境界,仍不愧是中国绘画史上院体画的上乘之作。

寒雀图宋崔白
画面中有几只小麻雀?它们都是什么姿势?画家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寒雀图宋崔白
崔白,字子西,濠梁(今属江西)人,宋神宗时画院画家。

除擅画花鸟外,也擅画道释鬼神,创作不少壁画。

其花鸟画重写生,并且不打草稿。

传世作品有《寒雀图》,画数只麻雀于枯枝间栖憩的情景。

一枝偃仰曲折、叶子已经落尽的老树,说明这已是隆冬时节。

但一群叽叽喳喳的麻雀依然在树枝鸣跳嬉戏,仿佛一群顽皮的孩子。

给寒冷的冬天带来了活力与生机。

画家善于把欣赏自然美时的感触巧妙的表现出来。

双喜图

崔白
墨梅图元王冕
画家在作品中寄托了怎样的感情?
墨梅图元王冕
王冕十元代著名画家和诗人,以画梅著名。

这幅《墨梅图》是画家重要的代表作品。

一支含苞欲放的梅花,横斜在画幅中间,劲拔的枝干有数尺之长。

梅花洋溢着一种蓬勃的生机,显得十分清新可爱。

画面左上角有画家题诗:“吾家吸烟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求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画面通过一枝梅花和这首诗吐露了画家的胸怀和理想。

墨梅图

王冕这幅梅花表达了画家怎样的心情?
杂花图卷明徐渭
杂花图卷明徐渭
徐渭是我国明代著名的画家、戏曲家和诗人。

在中国美术史上和中国戏曲史、文学史上都有重要地位。

他敢于革新、创造。

大胆开创大写意花鸟画风。

对后人影响极大。

《杂花图卷》是他的重要代表作品。

全卷共十幅,画四季花果树木13种,洋洋洒洒,一气呵成。

多种笔势形成了墨汁淋漓、风驰雨骤的艺术效果。

牡丹蕉石图

徐渭














?为














葡萄图明徐渭
葡萄图明徐渭
徐渭的《萄葡图》,正是这种意义上的重要作品。

此图纯以水墨写葡萄,随意涂抹点染,任乎性情。

画藤条纷披错落,向下低垂。

以饱含水分的泼墨写意法,点画葡萄枝叶,水墨酣畅。

葡萄珠的晶莹透彻之感,显得淋漓酣畅。

此图将水墨葡萄与作者的身世感慨结合为一。

徐渭在画上自题诗曰:“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从中可得知此图作于五十岁以后,一种饱经忧患、抱负难酬的无可奈何的愤恨与抗争,尽情抒泄于笔墨之中。

在徐渭笔下,绘画不再是对客观对象的描摹再现,而是表现主观情怀的手段。

他又善于以草书之法入画,此幅用笔,似草书之飞动。

淋漓恣纵,诗画与书法在图中得到自如充分的结合。

其画面上所呈现的那种乱头粗服的美,较之元代画家的逸笔草草,更具有一种野拙的生机力感。

牡丹松石图

朱耷
牡丹松石图清朱耷
俗说“画如其人”,愤世嫉俗、狂怪不羁的朱耷注定不会画出严谨慎细之作。

他那疏放洒脱、痛快淋漓的写意水墨是他痛苦心灵的迹化。

他的画继承了明代徐渭的写意传统,笔致纵放,睥睨天下。

不过。

朱耷的写意画也有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他早期的作品过于狂怪生涩,大约六十五岁以后,他的画趋于成熟,怪诞冷寂、雄健朴茂而又苍劲含蓄。

此幅纵贯全图画一虬枝老干,挺拔而立的松树,其后依次叠错湖石、牡丹。

所画松树意在突出其主干,以淡墨皴擦,湖石以浓墨晕染,牡丹则用设色没骨法。

虚实相映,表现出不同景物的质感。

整个画面布局新奇,风格清雅。

此画与朱耷高峰期的作品尚存一定距离。

但是,他的超逸纵放的不俗画境在此画中已表露无遗。

过于外拓是他早期绘画的一点缺憾,晚年作品适度内敛,终于使他的艺术收放自如,达至圆熟之境。

花鸟图册清朱耷
丛竹图清郑燮
丛竹图清郑燮
此图画墨竹一丛,老干新篁,疏密有致,浓淡得宜,画出重叠错落、老节新枝之态。

布局恰到好处,作长题于竹叶之间,别有情趣,此画为其七十一岁所作之稀世珍品。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

曾做过山东潍县的县令。

能诗善画。

尤以画竹著称于世。

是富有革新的扬州八怪的杰出代表。

丛竹图清郑燮
竹石图

郑燮
教师总结
中国花鸟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适应中国人的社会审美需要,形成了以写生为基础,以寓兴、写意为归依的传统。

中国花鸟画的立意往往关于人事,它不是为了描绘花鸟而描绘花鸟,不是照抄自然,而是紧紧抓住动植物与人们生活遭际、思想情感的某种联系而给以强化的表现。

它既重视真,要求花鸟画具有“识夫鸟兽草木之名”的认识作用,又非常注意美与善的观念的表达,强调其“夺造化而移精神遐想”的怡情作用,主张通过花鸟画的创作与欣赏影响人们的志趣、情操与精神生活,表达作者的内在思想与追求。

表现在造型上,中国花鸟画重视形似而不拘泥于形似,甚至追求“不似之似”与“似与不似之间”,借以实现表达对象的神彩与作者的情意。

五牛图唐韩晃
写生珍禽图五代黄荃
玉堂富贵图
五代
徐熙
桂菊山禽图吕纪
墨竹图

文同
墨竹图轴

文徵明
兰花图元郑思肖
牡丹图清恽寿平
暗香疏影图横幅清赵之谦
梅花图清李方膺
梅花图清汪士慎
水仙图

高翔
水仙图页清王翚
墨荷图

李鱓
设计制作
咸宁学院艺术学院王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