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绘画艺术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种类

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种类

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种类1. 人物画(Figure painting):人物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部分,描绘了人物的形象和精神世界。

在这种绘画中,人物的线条、姿势和表情都非常重要,通常用笔墨来突出描绘人物的性格和情感。

2. 山水画(Landscape painting):山水画是中国绘画中最重要的种类之一,主要描绘自然风景,如山脉、河流和植被等。

这种绘画通常采用墨色和水墨的技法,追求自然景观的写意和表现力。

3. 花鸟画(Bird-and-flower painting):花鸟画是以花卉、树木、草地和各种鸟兽为题材的绘画。

这种绘画注重物象的描绘和表现,通过细腻的笔触和鲜明的色彩,表现出花鸟的生动和繁荣。

4.其他题材:除了上述三种主要的绘画风格外,中国传统绘画还包括仕女画、宫廷画、竹石画等。

仕女画描绘了古代女性的生活场景和美丽的容貌,宫廷画则描绘了宫廷生活和宫殿建筑,而竹石画则以竹子和石头等为主要对象,通过笔墨和构图的处理来表现其美感和精神。

这些传统绘画风格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传承了中国绘画的独特传统和审美观念。

每一种绘画风格都有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和人物形象,更重要的是传递了中国人对自然、生活和人文的理解和追求。

中国传统绘画强调的是意境和观念的表达,追求的是内而外的精神氛围和生命力。

它注重笔墨的运用、构图的处理和色彩的运用,通过独特的技法和表现手法,表现出画家的个性和情感。

无论是描绘山水的广阔和壮丽,还是描绘人物的凝重和含蓄,中国传统绘画都展示了中国人民对自然和生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总而言之,中国传统绘画有多个主要种类,每一种都有独特的特点和表现方式。

这些绘画风格反映了中国人民对自然、生活和人文的理解和追求,既具备艺术的美感,又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它们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中国绘画的独特风格和艺术价值。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历史发展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历史发展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历史发展中国古代绘画艺术是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形式,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从远古时期的岩画到唐宋时期的山水画,再到明清时期的花鸟画,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不仅在技法上不断创新,而且在表现主题和审美观念上也有着独特的风格。

本文将从古代绘画的起源、发展阶段和代表作品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历史发展。

一、古代绘画的起源中国古代绘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岩画。

岩画是在山洞或岩石上绘制的图案,主要以动物、人物和日常生活场景为主题。

这些岩画不仅是古代人类对自然和生活的记录,也是他们对艺术的初步探索。

岩画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起步,为后来的绘画形式奠定了基础。

二、古代绘画的发展阶段1. 先秦时期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初期阶段。

在这个时期,绘画主要以壁画和丝织品上的图案为主。

壁画主要出现在宫殿和墓葬中,以描绘各种神话传说和宗教故事为主题。

丝织品上的图案则以花鸟和人物为主,形式简练,线条流畅。

2. 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

在这个时期,绘画逐渐从壁画和丝织品上转移到纸上。

绘画的主题也从宗教故事转向了山水和人物。

代表作品有《洛神赋图》和《千里江山图》等。

3. 唐宋时期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鼎盛时期。

在这个时期,山水画成为主流,艺术家们通过描绘山水的变化和气势来表达自然的壮丽和人的情感。

代表作品有王维的《山居秋暝图》和李唐的《竹石图》等。

4. 元明清时期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后期阶段。

在这个时期,花鸟画成为主流,艺术家们通过描绘花鸟的形态和色彩来表达自然的美丽和生机。

代表作品有仇英的《百花图》和郎世宁的《鹦鹉图》等。

三、代表作品的特点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代表作品具有独特的特点。

首先,古代绘画注重意境的表达,追求自然和谐的美感。

其次,古代绘画注重笔墨的运用,通过线条和墨色的变化来表现物象的形态和气势。

最后,古代绘画注重构图的布局,追求画面的平衡和谐。

中国古代的书画艺术

中国古代的书画艺术

中国古代的书画艺术中国古代的书画艺术书画艺术是中国独具魅力的传统艺术形式之一,源远流长,与中国文化的发展历史密不可分。

中国古代的书画艺术自古以来就备受世人的尊敬和推崇,绵延至今,成为世界艺术殿堂中的一员。

下面,我们将会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中国古代的书画艺术。

一、书法艺术书法艺术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是中国独有的一种文化、艺术和文字相结合的形式。

书法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它不仅是文字书写的手段,更是一种精神力量和审美表现。

中国古代有“天人合一”的思想,书法艺术体现了文字与精神相结合的理念。

古代书法师在创作时不仅注重技巧和形式,更重要的是融入其心灵的感悟和认识,使自己的作品更加具有意蕴和内涵。

在书法艺术中,常见的有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等五种字体。

每种字体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具有非常高的欣赏价值。

其中楷书是最为普及与通用的一种字体,其线条结构清晰流畅、稳重端庄、端正严谨,呈现出唯美与力量的结合。

二、绘画艺术绘画艺术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书法艺术,对于画家而言,绘画是表现自己个性的一种重要形式。

中国古代画家常运用笔墨、色彩、线条等不同的表现手法,抒发自己的情感、理念和审美观。

中国古代画家还擅长以具象的手法表达出抽象的哲学观念,如民间故事、寓言等,形象生动、寓意深远。

中国古代的绘画常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和山水人物画四大门类。

其中,山水画可以说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传统、独特的绘画形式,不仅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重要命脉,也是中国文化、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美学家鲁迅更是称之为中国文化的“最高成就”。

三、题诗艺术在古代,书画常常是一同并用的。

许多书法家兼任画家,许多画家也很善于书法。

同时,诗词也常常被作为赏画或题画的配乐。

题诗亦可评价一件画作的好坏及其影响。

在书画配合的题诗艺术中,诗创造出的意境可以更好地配合画作,发挥画作的情感表达和韵律美。

中国的书法、绘画和诗词交织于一体,它们不仅彰显了中国传统美学的精髓,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的绘画艺术山水、花鸟和人物画

中国古代的绘画艺术山水、花鸟和人物画

中国古代的绘画艺术山水、花鸟和人物画中国古代绘画艺术是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形式之一,以其独特的审美观念和技法而闻名于世。

其中,山水画、花鸟画和人物画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三大主要流派。

这些绘画作品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艺术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山水画山水画是中国绘画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形式。

它以山水为主题,通过绘制山川河流、云雾山峦等自然景观,表达艺术家对自然的独特感悟和审美追求。

山水画的创作追求“意境”,强调画家对自然景物的把握和表达,而非完全还原真实景物。

这种抽象的表现方式,使得山水画具有更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唐代,而达到鼎盛时期则是在宋代。

宋代的山水画家以“北宗”和“南宗”为代表,北宗注重笔墨的浓淡变化和构图的平衡,南宗则更加注重表现意境和气韵。

这两个流派的结合,使得宋代山水画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二、花鸟画花鸟画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中另一重要的流派。

它以花卉、鸟类等自然界的生物为主题,通过绘制精细的花朵和栩栩如生的鸟类形象,表达艺术家对自然界的热爱和赞美。

花鸟画的创作追求“形神兼备”,既要准确地描绘花鸟的外貌特征,又要表现出其生动活泼的气息。

中国古代花鸟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而在宋代达到了一个高峰。

宋代花鸟画家注重对花鸟的细腻描绘和色彩的运用,使得作品更加生动逼真。

同时,他们还注重表现花鸟的情感和气质,使得作品更具艺术性和观赏性。

三、人物画人物画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中最具表现力的一种形式。

它以人物为主题,通过绘制人物的形象和表情,表达艺术家对人性和社会生活的思考和观察。

人物画的创作追求“神似”,既要准确地描绘人物的外貌特征,又要表现出其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

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唐代,而在宋代达到了一个高峰。

宋代人物画家注重对人物的神态和情感的表现,使得作品更具生动性和艺术性。

同时,他们还注重表现人物的社会地位和身份,使得作品更具历史和文化的内涵。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种类与流派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种类与流派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种类与流派中国古代绘画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沉淀和发展,其种类与流派繁多,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下面将对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种类与流派进行一一介绍。

一、人物画人物画是中国绘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人物形象的审美表现。

它起源于西汉时期,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人物画主要受到神秘主义思想的影响,注重表达人物内心的情感和精神境界,形式上尤其注重用笔用色的细致和生动。

唐代的吴道子、明代的仇英和清代的石涛等均是人物画的杰出代表。

二、山水画山水画,也称山水画,是中国绘画中的又一个重要的门类。

它的创作与中国的文化、哲思息息相关。

山水画注重表现自然景色的神韵、气韵和境界,包括天地、山川、水流、云雾、动植物等等。

山水画在唐、宋、元、明、清五代间有了很大的发展,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山水大师,如唐朝的王维、宋朝的李唐、元朝的黄公望、明朝的董其昌等。

他们的艺术成就是中国山水画的瑰宝,也是世界艺术史上的瑰宝。

三、花鸟画花鸟画是中国绘画中的又一常见门类,它在描绘色彩、华美和细节方面具有很高的技巧和审美价值。

花鸟画可以表现季节和人情,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大的运用。

唐代至清代,花鸟画经历了黄金时期的繁荣与发展,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画家和作品。

比如宋代的郑灵,他的画描绘了大自然中的细节和花卉的世界,颇具特色。

四、书法书法是中国绘画中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有的艺术形式。

它是中国神韵、情致、气韵的表现,被视为一种绘画艺术。

书法可以体现出历代文化思想和道德伦理,从秦汉时期的篆书,到隋唐时期的楷书,再到明清时期的行书、草书等,书法一直是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五、人物漫画人物漫画,指的是以漫画的形式表现出人物形象,对人物形象的构造、表情、行动等进行夸张和夸展,并通过漫画的方式传递给观者。

它可以将人们的情感和表情以极具传神的方式表现出来。

人物漫画在近年来逐渐流行,成为了一种时尚的文化形式。

古代中国的传统绘画形式

古代中国的传统绘画形式

古代中国的传统绘画形式中国画历史悠久,国画一词起源于汉代,是中国的传统绘画形式。

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知。

今天大赏文化与您一起了解中国画有哪些基本类型,一起来看看吧!一、人物画以人物形象为主体的绘画。

因绘画侧重不同,又可以分为肖像画和人物故事、风俗画。

我国的人物画历史悠久。

人物画的创作在艺术观念、笔墨传统与造型,关注现实与艺术家个人的精神气质等问题上体现出了绘画观念的融合,传统的水墨人物画由于其使用的水墨材料与民族文化符号的特点与表现人的生活的特性,也代表了传统绘画的核心问题。

《洛神赋图》《韩熙载夜宴图》二、山水画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是专门的艺术学科,历史悠久。

形诸于笔墨,是表达也是分享,艺术家是发现者也是引领者。

山水画在魏晋、南北朝已逐渐发展,到了明代,文人山水画方面另辟蹊径,创作出了富有生活气息的绘画作品。

《溪山行旅图》《富春山居图》画面当中的光、形、色的交响是形与笔的缠绵,更是色与墨的对撞。

清新、明丽的色调中突出了墨的传统御用,也成就了浑厚的传统意蕴之美。

墨气与色彩顺理成章的成为一对矛盾,展现和谐与中国式的意蕴之美。

三、文人画亦称“士夫画”。

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

以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职业画家的绘画,以唐代王维为其创始者,并且为南宗之祖。

“文人画”多取材于山水、花鸟、梅兰竹菊和木石等,借以发抒“性灵”或个人抱负,间亦寓有对民族压迫或对腐朽政治的愤懑之情。

《捣练图》画面中呈现的光、形、色的结合是画家造型修养的表现,也是一种艺术视野与胸怀。

艺术家选择通过被自己交给表现对象,在主观表达与客观对象当中忘我、忘物,选取二者的交互,在写生中从表现对象中寻找自己应有的表现手段与最终效果,所谓“神遇而迹化”。

同时他们也很重视文学、书法修养和画中意境的缔造。

了解传统艺术的相关知识,有利于我们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更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做出贡献。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课件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课件
和文化素养,提高人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06
中国古代绘画的传
承和创新
THEME TEMPLATE
传统绘画的传承方式

师徒传承:通过师徒之间的口传心授,将技艺和经验传授给下一代

家族传承:家族内部传承,如父子、兄弟等

画院传承:宫廷画院是古代绘画艺术的重要传承场所,如唐代的吴道子、
宋代的赵孟 等

书籍传承:古代绘画艺术的传承也通过书籍、画谱等方式进行,如《芥
子园画谱》等

民间传承:民间画工、画匠等也是古代绘画艺术的重要传承者,如年画、
剪纸等

创新方式:古代绘画艺术在传承过程中不断创新,如文人画、山水画、
花鸟画等不同题材和技法的出现
当代绘画的创新和发展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将传统绘画技法与现代艺术理念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洛神赋图》:东晋画家顾恺之,描绘了
了北宋都城汴京的繁华景象
曹植与洛神的爱情故事
《千里江山图》:北宋画家王希孟,描绘
《富春山居图》:元代画家黄公望,描绘
了祖国山河的壮丽景色
了富春江两岸的美丽风光
《韩熙载夜宴图》:五代画家顾闳中,描
《步辇图》:唐代画家阎立本,描绘了唐
绘了南唐大臣韩熙载的夜宴场景
太宗接见吐蕃使者的场景
宋代:绘画艺术达
唐宋时期的绘画艺
荣,出现了许多著
到了顶峰,出现了
术特点:注重写实
名的画家和作品,
许多著名的画家和
,注重线条,注重
如吴道子、阎立本
作品,如张择端、
色彩,注重意境

李唐等
唐宋时期的绘画艺
术对后世的影响:
奠定了中国绘画艺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审美观念与表现方式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审美观念与表现方式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审美观念与表现方式中国古代绘画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审美观念与表现方式。

从古至今,中国人对绘画艺术的追求从未停止,不断演变和创新。

本文将探讨古代中国绘画艺术的审美观念与表现方式,并探讨其对现代绘画艺术的启示。

一、审美观念在中国古代绘画中,审美观念可以概括为“神韵、气韵、神韵”,即艺术表现中所追求的主要内容。

其中,“神韵”是最重要的,指的是绘画作品所表现出的艺术魅力和神秘感,体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神仙、佛教、道教等信仰中的精神内涵。

艺术家通过对线条、色彩、造型等要素的独特处理,将物体的内在灵魂和生命力表现出来,呈现出自然的生命力和韵律美。

因此,在中国的绘画创作过程中,艺术家常常强调描绘物象的神韵,而不仅仅是物象本身的表象。

在另一个方面,气韵在中国绘画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气韵表现了“气质”的感觉,是绘画作品中独特的精神内涵。

从古代开始,中国艺术家就注重表现物象的气质,尤其是在山水画中,通过行云流水、烟雾腾起、山色苍茫等手法,传达了山水中独特的气质与情致。

而在人物画中,气质则强调画中人物的心灵世界与精神状态,强调画中人物的心理传达与情感抒发。

气韵的表现也成了中国绘画艺术无法割裂的重要内在要素。

最后一个方面,神韵是我们探讨的最后一个审美观念,也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全新的方向。

在中国传统的宗教信仰中,神明和人类的界限是不存在的,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中也有诸如《周易》、《庄子》等经典著作的说明。

因此,在绘画创作中,艺术家通过对物象的一定“互通性”进行表现,将物象的独特灵性表现出来,由此演绎出一种神秘而玄妙的表现方式。

所以,在中国古代绘画中,艺术家常常强调修炼自身的神韵,将画作中所表达的神秘意义穿透到自身的精神内在世界中。

这样的审美观念使得中国古代绘画中艺术家的创作与思想充满了浓厚的玄学和哲学色彩。

二、表现方式中国古代绘画的表现方式以山水、人物、花鸟等为主,而在这些分类之中,山水画一般是最具有表现力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1,中国画的分类:技法不同:工笔画,写意画题材不同: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2,中国古代绘画的艺术特点:人物画:传神写照山水画: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花鸟画: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知识补充]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鉴赏(一)在人类早期活动中,文字还远未形成以前,就已有了绘画的萌芽。

大约在距今八千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在彩色陶器上画上各种图案花纹,或一些动物的形象。

把过去的历史记载和近年来考古发掘中出上的文物对照来看,我国的绘画艺术在战国时期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最突出的例子便是1949年在湖南省长沙市陈家大山楚墓中出土的一帼晚周帛画。

画着一个侧身而立的细腰长裳的女子,合掌敬礼,左上方为乘龙跨凤升天之像。

画家运用细劲有力的线条,生动地描绘了仪态端庄的女子,矫健腾飞的龙凤,表现了作者杰出的艺术才能。

但汉以前的绘画,笔墨简略,构图还未臻复杂。

秦汉时代,对画工和画家作了不少记述。

汉元帝时的御用画工毛延寿,就是一个很好的肖像画家,把人物的像貌和年龄特质都能画得很逼真。

同时汉代石刻如画像石、画像砖等,存世很多,所以汉代又可以石刻艺术为其特征。

另外在辽宁的辽阳、营城子,河北望都等地发现许多汉墓壁画,说明汉朝的壁画也开始盛行。

从汉墓壁画的表现手法和特点来看,大都以朴实的墨线,勾出形象的轮廓,然后用朱、青、黄等明快的原色加以点染,具有技法古拙而风格鲜明的特点。

东晋时期顾恺之的《文史箴图》,是为西晋诗人张华《女史箴》一文作的几段插图,在我国是最早的卷轴绘画,在中国和世界画史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魏晋南北时期,是中国文化艺术的勃兴期。

曹不兴、卫协、顾恺之、陆探微、张僧西等大画家,蔚然并起,他们继承秦汉艺术的传统,并大大发扬创造,后人对他们的评语是:“张得其肉,陆得其骨,顾得其神。

”说明三人各有其独特的绘画风格。

顾画中的线条,具有连绵不断、悠缓自然、非常匀和的特点。

历代画家称顾的用笔“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或是“青云浮空,流水行地”。

陆是顾的学生,画中的线条有连绵不断之状,而被人称为“一笔画”。

从文献记载获知张僧繇作画时,“笔才一二,像已应焉,”有点像后来的速写法,后来人将此种画法与顾、陆连绵不绝的一笔画加以比较,则形成了“疏体”与“密体”两画派。

同时随着佛教的传入,他们又受外来艺术的影响,宫廷、殿堂、寺院中的壁画大大的超过了汉代。

艺术表现手法和绘画题材也更加丰富多彩。

花鸟画正在兴起,人物形像描写已达到较高的成就。

山水画虽说已开始出现,但山水树石还很稚拙,它们作为人物的背景时,比例和处理上都不很恰当。

如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卷一中说:其画山水,则群峰若若点钿饰犀栉,或水不容泛,或人大于山;其列植之状,则若伸臂布指。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鉴赏(二)此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绘画艺术的繁荣和发展,绘画的收藏、欣赏、评论之风也日益兴盛,产生了第一批系统的绘画理论著述。

其中南齐画家谢赫的《古画品录<)是我国现存的一部最早绘画理论著作。

书中对魏晋至南齐的二十七个画家分作六品加以评论,书前序中提出的“六法论”,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转移模写,成为我国历代绘画批评与绘画创作所遵循的准则,一千多年来,对我国绘画创作和绘画理论批评发生了很大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绘画的高度成就,为我国唐宋时代艺术高潮的到来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隋唐时期,在我国古代绘画发展史上是一个光彩夺目的阶段。

特别是唐代为我国文化艺术史揭开了光辉的一页,在世界文化史上闪烁着金光。

在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随着唐代国势强大,经济发展,文化也出现了繁荣的景象。

文学有韩愈、柳宗元等;诗歌有李白、杜甫等;书法有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等等;绘画有阎立本、李思训、吴道子、王维、韩干、周昉、边鸾等;雕塑有杨惠之。

隋唐时期的著名画家,据记载有二百多人,真是大家辈出,繁星满天,形成了我国古代文化的光辉灿烂时期。

主要表现有四个方面:1.绘画的题材广泛唐代的绘画艺术,从题材范围上来说,大大地突破了过去宗教题材的束缚。

描写贵族妇女生活的仕女画,特别是适应统治阶级和士大夫审美趣味的山水画和花鸟画发展起来了。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山水画已经从过去主要作为人物背景的陪衬,而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科,出现了像李思训、王维那样杰出的山水画家。

同时花鸟画也开始兴起。

当时能画花鸟一类著名的画家,已有二十多人。

其中以唐代晚期的边鸾和刁光胤最为著名。

边擅长画孔雀、折枝花卉、蜂、蝶和各种名贵花卉禽鸟。

刁善画竹石、禽鸟、猫、兔,画花鸟最为精美。

此外还出现了许多善于画某一类题材的画家,如曹霸和韩干善于画马,戴嵩善于画牛,薛稷善于画鹤,李渐善于画虎,卢弁善于画猫,冯绍正善于画龙,姜皎善于画鹰,李逖善于画昆虫,萧悦善于画竹等等。

绘画艺术中这种专题分科的现象,充分说明了唐代绘画题材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和画家描绘现实生活的能力有了迅速的提高。

2.绘画艺术的风格丰富多彩在唐代,即使是画同一种题材,也呈现出各种不同风格。

例如吴道子的山水画显然有别于李思训的山水画,李思训的“青绿山水”工细严整,细如毫发,属于“工笔”画。

吴道子的山水超脱酣放,饶有清新的意境,属于“写意”画。

阎立本和张萱、周昉的人物画也有明显的区别。

他们尽管风格不同,又都具有共同的时代特点。

这种特点主要表现在形象丰腴而瑰丽,结构豪华而紧凑,色彩绚烂而调合,曲眉丰颊,浓丽多姿,脸庞都是胖胖的,永泰公主墓、章怀太子墓、懿德太子墓中的壁画人物更是如此,表现了一种健康奋发的时代精神,使人一看便知道这是唐代的作品。

3.唐代绘画在创作方法和表现技巧方面有显著进步盛唐以前勾的线条无论在人物或山树中,用笔大都没有或极少顿挫。

山石树干亦无皴法,又大都填以青绿重色,涂染匀净,较少变化。

在晚唐孙位《高逸图》的布景中,已能见到皴染周密的树石了。

同时许多画家都注意写生,一方面以大自然为师,另方面依靠自己对大自然的切身感受。

尤其是盛唐时期著名的山水画家张瘧所说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思想,成了后代画家进行艺术创造的箴言。

在绘画表现技巧方面,人物画中所表现的人体解剖知识,山水画和楼阁画中处理空间远近的方法,以及吴道子等名画家运用线条刻划形象的特点等等,都是唐代绘画艺术的一种重要发展。

4、绘画理论的著述根据文献记载唐代流传下来的理论著作,计有二十多种,重要的著作如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李嗣真的《后画品》、彦棕的《后画录》、裴孝源《贞观公私画史>朱景玄的《唐代名画录》等。

其中以《历代名画记》价值最大,是我国绘画理论的一本重要著作。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鉴赏(三)五代的绘画艺术上承唐朝余脉,下开宋代新风。

可分作三个地区来叙述。

1.中原地区这个地区由于战乱频繁,许多画家为了逃避战乱,隐居深山不出,用毕生的精力去画山水,以此来表达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和希望,因此这个地区的山水画的发展特别迅速。

荆浩和关同(皆为后梁人)就是这一地区的代表。

他俩以墨笔勾皴渲染的“全境”山水画,有的略加淡色,大变前代青绿勾填之法。

同时他们对水墨的运用,可说是进入了一个成熟的阶段。

2.西蜀地区这一区的经济条件比较优越,战乱少,中原地区的一些画家在唐末、五代初去西蜀地区避难的很多,再加上西蜀政权首先在宫廷里设立“图画院”,对聚集画家和推动绘画艺术的发展,起着显著的作用。

由于这些原因,西蜀地区就成为当时绘画艺术活动的中心。

山水画,尤其是花鸟画在这里有了很大的发展。

黄筌、黄居记父子和南唐徐熙在这方面的成就最大,最突出,成为我国古代花鸟画中两个主要的流派。

黄筌的绘画风格一向以富丽工巧为其特点。

先用极细而不太浓的墨线勾勒出物体的部位和轮廓,然后填以色彩。

这种画法,一般称之为“勾勒法”。

黄筌的儿子居宝、居讬都继承了这这种画法,而形成了花鸟画中的所谓“黄体”。

徐熙的绘画风格朴素自然,然后略施色彩。

也就是说,以线条墨色为主,设色技法为辅,并且讲究线条和色彩的互相结合,不使线条为色彩所掩没。

这种画风,后世称为“徐体”。

因此当时人们评论说:“黄家富贵,徐熙野逸”。

但是,徐熙的这种注重“笔法”而轻于色彩的画法,到了他的孙子崇嗣等人手里,由于受到黄筌画派的影响,而产生了花鸟画法中的“没骨法”,即不用墨色勾勒出物象的骨干和轮廓,而直接用彩色来绘画。

3.江南地区的南唐这个地区和西蜀一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受战乱破坏也少,早就是文学艺术家聚集之地;宫廷里也设有“图画院”,所以无论是人物画、山水画或花鸟画,都有显著的成就。

人物画方面,可以周文矩和顾闳中为代表。

周文矩的“战(颤)笔”衣纹,在人物画的技法中可算是开创了一种新风格。

花鸟画方面,以徐熙为代表。

山水画方面以董源和巨然为代表。

他们俩人生活在江南,都善于描绘江南山水秀丽明快的特色和气氛.绘画史上称他们为“江南派”,善于表现平淡天真的江南风景,尤能体现风雨明晦的变化。

这一画派对宋元以后的山水画有很深的影响。

五代的封建割据和混乱的局面,到北宋而归于统一。

因此,宋代是继唐之后的又一个文化艺术的黄金时代。

继承五代皇家画院而创立的翰林图画院,以图画开科取土,罗致天下的优秀画家,重写生,讲法理,以十分严谨的艺术创作态度,精工细写,为中国画的写实求真也作了很大的贡献,促进了院内外画家在艺术创作上的争荣并秀。

学画必言北宋,许多佳作成为后世的典范。

具体说来,宋代的绘画有三大成就:1.绘画的题材范围更为广阔宋代绘画的题材,从都市生活和农家生活的描写,人物的肖像到描写古代事迹的历史画,如李公麟的《兔胄图》、陈居中的《文姬归汉图》等;从大自然的瑰丽景色到细小的花草甲虫,无不被纳入画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