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花鸟画-教案

合集下载

中国花鸟画教案

中国花鸟画教案

中国花鸟画‎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中‎国花鸟画,以及花鸟画‎发展的基本‎概况。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初‎步分析、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对中国‎花鸟画相关‎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中国花鸟‎画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并进一步理‎解写意花鸟‎画与工笔花‎鸟画的不同‎艺术特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中国‎花鸟画的学‎习,进一步引导‎学生对中国‎画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中国花鸟‎画发展的基‎本概况及中‎国花鸟画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工笔花鸟‎画与写意花‎鸟画不同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四、教学策略:1.讲授法:花鸟画发展‎的基本概况‎。

2.对比法:(1)不同历史时‎期花鸟画的‎特点。

(2)黄家富贵与‎徐熙野逸。

(3)院体花鸟画‎与文人花鸟‎画。

(4)工笔花鸟画‎与写意花鸟‎画。

(5)中国花鸟画‎与西方动物‎画、静物画。

五、教学用具:六、教学过程:1.导入课题:(以周敦颐《爱莲说》导入)提出问题: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提到:“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作者为什么‎这么说?学生发言,教师引导,导入新课。

2.提出问题:什么是花鸟‎画?引导学生思‎考,并带着问题‎,结合图片,了解中国花‎鸟画的发展‎历程。

3.结合图片和‎问题,讲述花鸟画‎的起源与发‎展:⑴原始社会石‎器时代的彩‎陶图案。

⑵先秦、汉代帛画中‎的花鸟。

⑶结合韩滉《五牛图》与韩干《照夜白》,介绍唐代花‎鸟画的发展‎。

提出新问题‎:韩滉《五牛图》与韩干《照夜白》画的是牛和‎马,没有花,也没有鸟,为什么也把‎它们归入花‎鸟画呢?(学生思考、发言,教师引导。

)⑷结合图片介‎绍五代、宋元花鸟画‎的发展。

①五代时期花‎鸟画:幻灯片展示‎黄荃与徐熙‎的作品,引导学生鉴‎赏。

花鸟画一教案

花鸟画一教案

花鸟画一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的花鸟画艺术,并理解其特点和意义。

2. 学习常见的花鸟画表现技法和素材。

3. 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

教学准备:1. 投影仪或白板2. 花鸟画的图片或素材3. 绘画工具和材料:水彩笔、颜色铅笔、画笔、绘画纸等。

教学过程:引入:教师通过投影仪或白板展示一幅中国传统的花鸟画,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鼓励学生观察画面中的花鸟形态、颜色运用等,并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教学重点:1. 花鸟画的特点和意义:注重写实和生动表现,传达美的情感和审美寄托。

2. 花鸟画的表现技法:线条勾勒、色彩运用、层次渲染等。

3. 常见的花鸟画素材:花鸟的形象、花卉的姿态等。

示范绘画:教师通过示范给予学生一个大致的绘画方向和思路。

选择一种花鸟形象作为主题,展示给学生该形象的勾勒和上色方法。

同时,教师也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线条和色彩的运用技巧,如画线的起笔和收笔要领,透明色彩的叠加等。

练习绘画:1. 学生自由选择一幅花鸟画素材,并开始尝试勾勒和上色。

2. 教师在学生绘画的过程中,及时给予指导和建议。

帮助学生解决绘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作品展示:每位学生完成绘画后,教师组织作品展示。

学生可以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欣赏他人的作品,从中获得启发和灵感。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花鸟画的表现技法和素材。

鼓励学生就自己的创作经验和感受进行总结,并提出自己对花鸟画的理解和展望。

拓展活动:为了增加学生对花鸟画的理解和欣赏,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艺术馆或美术展览,观赏大师的花鸟画作品。

并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继续练习和创作,培养艺术兴趣和审美能力。

《 中国古代花鸟画》教案

《 中国古代花鸟画》教案
另有韩幹《牧马图》,韩滉《五牛图》。
3、五代时期,西蜀、南唐都设立了花院,绘画迅速兴旺起来,期间有“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两种风格流派。黄荃、徐熙风格迥然不同,但都展现了较高的艺术境界。两种风格,两种画法,对后代花鸟画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4、宋代是花鸟画繁荣时期,前期沿袭“黄家”画风,中后期则出现了钟情于野景野趣的画家。他们注重写生,追求细节的真实,还善于表现运动中的禽鸟和花草的姿势。
二、设疑自探
展示一组中国古代花鸟画的高清图片
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归类概括。
预设问题:
1、什么是中国古代花鸟画?
2、古代花鸟画的表现形式?
3、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特点?
4、古代花鸟画的历史轨迹。
三、解疑合探
请大家带着梳理出来的问题并结合大屏幕所展示的作品进行独立思考,再小组内交流,然后按分工要求展示、评价。
补充修改
课后问题:
你喜欢哪一类古代花鸟画,你认为古代花鸟画这一传统艺术的魅力是什么?
教学设计
课题:中国古代花鸟画




1.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花鸟画的表现形式和特点以及其发展的历史轨迹,领会中国古代花鸟画绘画形式的差异。
2.能力目标
能够分析、分析中国古代花鸟画各时期的重要作品风格及时代特征。
3.德育目标
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绘画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重点:了解中国古代花鸟画独特的艺术特征。
难点:中国古代花鸟画的发展轨迹
教学流程:(包括:1、设疑自探;2、解疑合探;3、质疑再探;4、运用拓展。)
1、导入新课
展示教师临摹作品《双喜图》,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到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习兴趣,由此引入新课。

花鸟画的教案

花鸟画的教案

花鸟画的教案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工笔花鸟画作为中国画的一个重要门类,其历经了千年的发展,它的兴衰繁盛与其材料、技法的发展衍变密不可分。

以下是分享给大家的花鸟画的教案,一起来看看吧!花鸟画的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1、学习和研究画家绘制的花鸟画作品,加深对中国花鸟画的认识。

2、学习和分析画家用笔、用墨和用色的技法,在临摹的基础上添加和创作一副花鸟画。

3、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和艺术的情感,二、教学重点:学习中国花鸟画的绘画技巧,在探究中积累和创新。

三、教学难点:用笔和用墨的表现方法。

四、教学准备:国画颜料、生宣纸、毛笔、调色盘、墨汁、画毡或报纸、资料五、教学过程:1、引入:(1) 花鸟画是我国民族绘画的一个组成部分。

(2) 在众多花鸟画的题材中,梅兰竹菊被认为代表高雅品质的四君子。

(3) 出示课题花鸟画。

2、讲授新课:欣赏吴昌硕的作品《菊花》面对自然界中的花鸟草虫惊醒创作时,中国的花鸟画家的表现物象的同时更重视缘物寄情。

3、组研究:(1) 对比自然界中的花鸟,欣赏和研究一副花鸟画,想一想画家是怎么用笔和用墨的?(2) 游戏:请你对照黑板上的菊花图片(中锋勾花,侧锋勾叶),分别尝试以下几种笔法:侧锋画麻雀头点、抹中锋画翅、尾短线4、分析:麻雀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飞鸟,它头大、体小,头、背、尾呈褐色,背有黑斑点,胸腹灰白,活泼可爱。

在画麻雀之前,先要理解麻雀的头部和身子由两个蛋形组成,或者是一个枣形加蛋形组成,这样画麻雀就方便多了。

5、临摹一副花鸟画作品,可以大胆的对原作进行添加和创造。

6、展示:选出你最喜欢的作品,说说哪里好。

7、小结花鸟画的教案篇2 教学内容与目标认知:针对侧锋、中锋、干笔、湿笔等不同运笔用墨的方法,及得到的效果进行探索与交流。

情意:对比自然中的花鸟,欣赏研究一幅花鸟画,了解画家用笔用墨的方法。

能力:在欣赏了解花鸟画的基础上进行临摹练习,以此来培养学生欣赏水墨之韵味,感受水墨特性。

中国古代花鸟画欣赏教案

中国古代花鸟画欣赏教案
1《花篮》
此图系册页,不知原载何册。在画 的左下角款“李嵩画”三字。画一精美 的藤编提篮,内盛有茶花、蜀葵、萱草 等各色花卉。它是一幅静物画,但不是 画植物标本。在画家灵巧的笔下,这些 花卉被描绘得那样水灵鲜嫩和娇艳,就 像刚从枝上米摘卜来似的,我们简直可 以嗅到它的香味。这幅画,用笔严谨周 密,但并不使你感到繁琐滞涩。画家强 调的是花卉的生命力。
毋整,当使天趣淋漓,烟云满幅。‘ 此真知画意者也。丁既自出机轴,亦复 远追禹、尚二公遗笔,是不独郑竹,并 可谓之尚竹、禹竹,合是三家以为华封 人之三祝,有何不可?乾隆二十八年, 岁在癸未。板桥道人郑燮画并题。”下 钤“郑燮之印”、“爽鸠氏之印”。
为其七十一岁所作之稀世珍品。
教师总结:
中国花鸟画在长期的历 史发展中,适应中国人的社 会审美需要,形成了以写生 为基础,以寓兴、写意为归 依的传统。
较深的对 作品的风 格进行分 析和理解。
进一步体 会托物言 志、借物抒 情的艺术 传统。
2《芙蓉锦鸡图》
赵佶传世画作中,可能不全都是他 的亲笔之作。《芙蓉锦鸡图》疑为画
院中咼手代笔,而为赵佶亲加题识,故 后世多视为徽宗画。此图所画锦鸡,飞 临于疏落的芙蓉花枝梢上,转颈回顾, 翘首望着一对流连彩蝶翩翩舞飞。画上 有徽宗题诗:“秋劲拒霜盛,峨冠锦
6《牡丹松石图》
俗说“画如其人”,愤世嫉俗、狂 怪不羁的朱耷注定不会画出严谨慎细 之作。他那疏放洒脱、痛快淋漓的写意 水墨是他痛苦心灵的迹化。他的画继承 了明代徐渭的写意传统,笔致纵放,睥 睨大下。不过。朱耷的写意画也有一个 逐渐成熟的过程,他早期的作品过于狂 怪生涩,大约六十五岁以后,他的画趋 于成熟,怪诞冷寂、雄健朴茂而又苍劲 含蓄。此幅纵贯全图画一虬枝老干,挺 拔而立的松树,其后依次叠错湖石、牡 丹。所画松树意在突出其主干,以淡墨 皴擦,湖石以浓墨晕染,牡丹则用设色 没骨法。虚实相映,表现出不同景物的 质感。整个画面布局新奇,风格清雅。 自识“传綮”款,为早年之作。此画与 朱耷高峰期的作品尚存一定距离。但 是,他的超逸纵放的不俗画境在此画中 已表露无遗。过于外拓是他早期绘画的 一点缺憾,晚年作品适度内敛,终于使 他的艺术收放自如,达至圆熟之境。

中国古代花鸟画教案

中国古代花鸟画教案

中国古代花鸟画江苏省郑集高级中学李永成一、教材依据人教版第七讲二、设计思想本章教学的设计思想是突出自主、探究、合作,实现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教学模式的整合,使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

三、教学目标:1、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中国花鸟画的艺术特色,及工笔与写意这两种不同形式的区别。

2、对重点作品进行深入分析,以逐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感受力。

3、在分析作品的过程中,注意审美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

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着重理解中国古代花鸟画独特的艺术传统。

五、教学难点:理解中国古代花鸟画的主要特点。

六、教学准备教学多媒体教室和课件七、教学过程:课前投影:美术欣赏引入新课:同学们,在世界美术领域之中,中国古代绘画独树一帜,自成为一个体系。

这里说到这个古代绘画,它按传统的分类方法可分为三大系科。

在座的同学们是否知道可分为哪三大系科?(让学生集体回答。

)出示画面:人物、山水、花鸟画。

我们这节课就来欣赏其中的一个系科。

出示:中国古代花鸟画。

讲授新课:首先,我们来看一幅作品。

出示:《五牛图》。

提问:这幅作品是不是中国画?(是)。

是不是人物画?(不是)。

那是不是山水画?(不是)。

那它是什么画?(花鸟画)。

是花还是鸟?(都不是)。

(学生集体回答。

)由此可见,中国古代花鸟画所描绘的对象并非仅仅局限于花于鸟,而是泛指各种动植物。

像这幅作品只是花鸟画中的一个类别,那么中国古代花鸟画可分为哪几个类别呢?出示:类别。

从流传后世的作品来看,中国花鸟画可以说具有相当悠久的历史。

刚刚欣赏的《五牛图》就可以说明,我们再一次来欣赏这幅作品。

出示:《五牛图》。

[这里一共画了五头牛的形象,有的独立、有的回首、有的昂首嘶鸣、还有的做擦痒之状,可以说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牛的生活形态和习性。

尤其是把牛的强健有力、沉稳而又行动迟缓的形体特征描绘的十分传神。

]同学们,看一下这幅作品是属于花鸟画中的哪一类绘画?(畜兽类)说明此时的畜兽画已相当成熟,由此开始,经五代至明清,中国古代花鸟画如同中国古代山水画一样,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绘画的艺术主流,并在长期的发展中,也形成了多种的画法和艺术风格,概括地说可分为两大类。

美术教案花鸟画教学教案

美术教案花鸟画教学教案

美术教案花鸟画教学教案美术教案花鸟画篇一:中国古代花鸟画教案一:课题的产生:中国画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从已知独幅的战国帛画算起,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

如果从内蒙古、甘肃、山东、新疆以及东北各地的原始岩画和1986年发现于甘肃秦安大地湾原始地画来看,它的历史已不下5000年。

中国画简称“国画”,原来是泛指中国绘画,是为了区别于明末传入中国的西画而出现的概念。

解放前称中国画为“国画”、称中医为“国医”、称中国武术为“国术”、:称京剧为“国剧”、称广东音乐为“国乐”,这些冠以“国”字的名称解放之后都已改掉,唯有中国画仍保留“国画”的名称(50年代曾一度改称“彩墨画”)。

中国花鸟画的题材内容非常广泛,举凡花卉、翎毛、走兽、草虫、鳞介、蔬果、树石、器物、池沼、溪潭、林莽、草地等等,除人物以外,自然界的一切几乎都属于花鸟画的表现范畴。

生活中的花鸟本身就有着人们共同感受的自然美,它们可以陶冶情操,令人心旷神怡,如牡丹之富丽,水仙之素雅,松竹之刚劲,藤萝之繁茂以及仙鹤之举止不凡,雄鹰之志在千里,孔雀之美丽卓艳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引起美的共鸣。

中国的花鸟画不仅是表现花鸟之美,而且是以描绘花鸟为媒介,抒发和表达人的观念和情感。

历代中国花鸟画家巧妙地运用喻、比、兴等手法,通过富于情感的花鸟形象,表述画家对当时的社会、人生的体验和认识。

清代郑板桥时常借竹抒发自己的'胸襟,如他在一幅墨竹中题诗云:“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乱岩中,千磨万折还坚劲,任尔颠狂四面风。

”他以竹子坚劲挺拔,不畏“千磨万折”不屈不挠的精神,倾吐他一生坎坷、屡遭打击的不平和他的刚正不阿、孤做倔强的性格。

金农伤时不遇,尝以梅兰自比,表现他对现实的反抗心情,他在一幅墨兰上题:“若被春风勾引去,和葱和蒜卖街头”。

我们可以从中体昧出他对当时社会的愤恨。

现代的花鸟画作品,在技法上继承传统,大胆革新,在思想内涵上赋予新的时代精神,以新的花鸟画歌颂和赞美社会主义祖国欣欣向荣、繁花似锦的美好生活。

第13课《花鸟画》(教案)

第13课《花鸟画》(教案)
举例:如何运用“S”形构图使画面具有动感,如何处理画面空白与实体的关系以突出主题。
(3)个性化表现: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容易受限于技法,难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审美观点。
举例:如何运用笔墨、色彩等元素,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创作出具有个性化的作品。
(4)艺术鉴赏能力的提升:学生往往对花鸟画的艺术鉴赏能力不足,需要通过大量欣赏、比较、分析来提高。
举例:如何从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评价一幅花鸟画作品的优劣,如何分析画家的艺术风格。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花鸟画》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身边的花鸟,它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花鸟画的奥秘。
5.引导学生通过花鸟画创作,表达个人情感和审美观点,发展个性化表现。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花鸟画的起源与发展:使学生了解花鸟画的历史背景,掌握其发展脉络,认识不同时期花鸟画的特点及代表画家。
举例:如唐代花鸟画的工整细腻,宋代花鸟画的写实与意境,以及明清时期的个性化发展等。
(2)花鸟画的分类与技法:使学生掌握工笔画与写意画的区别,了解勾勒、皴擦、点染等基本技法。
举例:工笔画注重线条勾勒,皴擦技法表现质感;写意画强调笔墨韵味,注重意境表达。
(3)花鸟画的构图原则:使学生掌握花鸟画的构图方法,学会运用构图原则创作出富有美感的作品。
举例:如“S”形构图、对角线构图、三角形构图等,以及如何处理画面空白与实体的关系。
(4)著名花鸟画家及其作品欣赏:通过分析著名画家的作品,使学生了解其艺术风格,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花鸟画欣赏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中国花鸟画的艺术特色,及工笔与写意这两种不同形式的区别。

2、对重点作品进行深入分析,以逐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感受力。

3、在分析作品的过程中,注意审美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着重理解中国古代花鸟画独特的艺术传统。

三、教学难点:
理解中国古代花鸟画的主要特点。

四、教学准备
教学多媒体教室和课件
五、教学过程:
1.导课:欣赏短片,学生谈感受
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的短片,上面出现的作品都是已我们宋代的花鸟画为原型创作的,那么这一节课我就来一起欣赏中国画三大科系的花鸟画。

2.讲授新课:
而且我国古代的花鸟画的鼎盛时期就是在宋代。

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中国的花鸟画在宋代处于鼎盛时期?
花鸟画空前繁荣的社会背景是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级的形成,宋朝统治者崇文抑武的文治政策形成了北宋“百年无事,休养生息”的安定局面;宋人对花卉的情节,喜爱达到狂热程度,远超于任何时代;两宋花鸟画坚实的政治基础是统治者的大力支持和提倡,并有大批皇室成员参与其中;在政治上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北宋画院的建立,宋在建国之初就建立了翰林图画院,集中了西蜀南唐两地的画家。

北宋后期宗室画家人数最多,成就最高的当属宋徽宗赵佶。

那么我们就来一起赏析中国古代的花鸟画。

那么,如何赏析花鸟画呢?
花鸟画按照技法法分类:工笔和写意画。

中国古代花鸟画从色彩上可分为:设色花鸟画、水墨花鸟画、泼墨花鸟画、白描花鸟画、没骨花鸟画。

中国古代花鸟画艺术传统的主要特点是:以写生为基础,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赏析作品:
A、五代时期黄荃的《写生珍禽图》,赏析作品,技法、内容。

B、唐代韩滉的《五牛图》
C、宋代鼎盛时期:
崔白的《双喜图》,重点赏析,学生已小组讨论的形式,赏析作品。

对崔白的简单介绍,及其《寒雀图》的欣赏。

介绍宋徽宗赵佶,及他的艺术成就,及代表作品《芙蓉锦鸡图》《瑞鹤图》,进行赏析,书法《千字文》。

李嵩的《花蓝图》
D、元、明清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元代-王冕的《墨梅图》
明代-徐渭的《杂花图》《墨葡萄图》边景昭的《雪梅双鹤图》
清代-朱耷的《荷花水禽图》郑板桥的《丛竹图》
3、小结
回顾本节课内容,我们共同欣赏了中国古代花鸟画的艺术风格,感受不同时期的的人文思想和审美艺术。

通过这节课学习,主要是让同学们掌握欣赏中国古代花鸟画的方法,并不是局限于哪几幅作品。

就中国古代花鸟画可以说浩如烟海,我们这节课欣赏的犹如沧海一粟,让我们运用所学的方法,去欣赏更多的中国古代花鸟画作品。

好,下课。

六、教学反思:
本堂课是一节欣赏课,通过学习赏析方法,赏析图片,来提升孩子的审美以及他的表达能能力。

整堂课的氛围,孩子不是很活跃,我觉得应该再课堂中添加一些孩子喜欢的环节,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们在课堂上轻松愉悦的学习,达到寓教于乐,在玩中学的状态。

还要在备课上做重新调整,充分做到以学生为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