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科学储粮手册

合集下载

科学储粮宣传手册

科学储粮宣传手册

农户科学储粮知识宣传手册南充市高坪区粮食局编印前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一个储粮大国,粮食年产量和常年储存量均居世界首位,而且各级粮食储备有较为完善的仓储设施和技术保障,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我国还有三分之二的粮食储存在农户手中,这些粮食的储藏安全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只有重视农户的粮食储藏,改善储藏条件,提高农户储粮技术水平,才能真正保证整个国家的粮食安全。

我区农户数量多、规模小,自产自销比例高,大量的粮食分散储存在各地农村。

农村储藏条件较差、技术水平落后、农户储粮方式简陋、农村储粮服务体系不健全、面向农户储粮知识的普及与宣传不够,使得储存在农村的这部分粮食易发霉、生虫和被鼠啮,损失约6%,个别地方仅害虫所造成的重量损失就达10%左右。

这不仅影响农民的收入,而且直接威胁到我区粮食储备安全。

因此,搞好农户粮食的安全储藏、减少储粮损失,就相当于开发了“无形粮田”,增加了粮食产量,提高农民收入,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足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大事。

粮食储藏前的准备工作(一)储粮装具(仓)的要求1、对储粮装具的一般要求对家庭储粮装具的基本要求是能够防潮、防虫、防鼠。

同时还要考虑进出粮方便,容量一般在1500公斤左右较为适宜。

另外,还要考虑装具的美观和移动收藏的方便性。

采用气体熏蒸杀虫的装具,还要保证较高的气密性,以免熏蒸杀虫时毒气泄漏,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PVC涂塑革气密粮仓和钢板粮仓配以塑料薄膜内衬,都是储粮性能较好的粮仓,应该优先选用。

无论采用哪种装具储粮,均应保证清洁、干燥、无虫。

2、装粮前装具的准备装具使用前,应进行如下处理:清理一一对储粮装具先内后外进行清扫,扫净残存的粮食、杂质等。

杀虫一一对发现感染害虫的装具,要进行杀虫处理后方可装粮。

可用布条浸敌敌畏,挂在装具空间,密封一周以上;也可采用日光曝晒的杀虫方法。

干燥——经清理和杀虫处理过的装具应充分晾干或晒干后方可装粮。

科学储粮宣传单

科学储粮宣传单

科学储粮宣传单
尊敬的各位朋友,
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储粮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

为了提高我们的储粮水平,减少粮食损失,我们特此向大家宣传科
学储粮的知识和方法。

一、科学储粮的重要性
科学储粮不仅可以减少粮食的损失浪费,降低储粮成本,还可以提高粮食的品质和营养价值,保障食品安全,为我们的健康打下
坚实的基础。

二、科学储粮的方法
1. 定期检查粮食质量,及时处理霉变粮食。

2. 采用科学的
储粮容器,如密封性好的塑料袋或粮桶,避免粮食受潮、发霉。

3. 保持适宜的储粮温度和湿度,定期通风换气。

4. 合理使用储粮药剂,如防虫、防腐药剂,避免滥用。

5. 定期进行储粮技术培训,
提高储粮人员的专业素质。

三、注意事项
1. 不要随意堆放粮食,避免鼠虫危害。

2. 不要在粮食中混入个人物品,避免污染。

3. 不要在粮食中添加非食品物质,如防腐剂、防虫剂等。

4. 不要将粮食存放在阳光直射、高温的地方。

各位朋友,科学储粮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提高储粮水平,为我们的健康和未来做出贡献。

谢谢大家!
xxx xxxx年xx月xx日。

农户科学储粮工作方案

农户科学储粮工作方案

改进建议和未来发展计划
技术培训
加强农户科学储粮技术 的培训,提高农户的储 粮水平和管理能力。
研发推广
加大科研力度,研发更 加适合不同地区、不同 粮食种类的科学储粮技 术,并推广应用。
政策支持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 对农户科学储粮工作给 予支持,如提供补贴、 建立奖励机制等。
THANKS
感谢观看
粮食的保质期。
04
储粮设施与设备
储粮设施建设方案
01
02
03
建设规模
根据农户的粮食种植面积 和产量,合理规划储粮设 施的建设规模。
建设材料
选择耐用的建设材料,如 水泥、钢材等,确保设施 的质量和耐用性。
建设标准
按照国家和地方的相关建 设标准,进行储粮设施的 建设,确保设施的合规性 和安全性。
储粮设备选择与使用
完善检测设备
投入资金购置必要的粮食检测设备,提供良好的 检测环境,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培训检测人员
加强粮食检测人员的培训,提高检测技能和水平 ,确保检测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粮食储存环境安全监测方案
温度监测
01
安装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粮食储存温度,防止因温度变化引
起的粮食变质。
湿度监测
02
安装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粮食储存湿度,防止因湿度过大或
低温储存
低温储存可以有效地延长粮食的保 质期。可以采用地窖、山洞等自然 低温环境进行储存,或者使用制冷 设备制造人工低温环境。
虫害防治技术
防虫
在储存前应对粮食进行彻底清理,清 除杂质和害虫。在储存期间,应定期 检查粮食的虫害情况,一旦发现害虫 ,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灭鼠
老鼠是粮食储存的大敌,它们不仅会 啃食粮食,还会传播疾病。因此,应 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灭鼠,如使用捕鼠 器、放置毒饵等。

粮食储存管理操作手册

粮食储存管理操作手册

粮食储存管理操作手册1. 简介粮食储存是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良好的储存管理可以有效地保护粮食质量、减少损失。

本操作手册旨在提供一套实用的指导原则,以帮助农业从业者正确管理粮食储存。

2. 储存环境准备2.1 清洁在储存粮食之前,确保储存场地和容器是干净的。

定期清理储藏室、仓库和容器,并确保没有残留物或污染物。

2.2 通风提供良好的通风系统以保持粮食储存环境的新鲜空气流通。

定期检查通风系统以确保正常运行。

2.3 温度控制控制储藏室或仓库的温度和湿度,以防止粮食发生腐败或变质。

在储存期间,适时调整温度和湿度。

3. 储存容器选择3.1 仓库建立稳定、安全的仓库体系,确保仓库结构坚固并能提供足够的空间,以容纳所需数量的粮食。

安装检测系统以监测仓库内的温度和湿度。

3.2 筒仓使用坚固的筒仓来储存大量粮食。

确保筒仓密封严实,以防止害虫和湿气的侵入。

3.3 包装容器对于少量粮食的储存,选择适当的包装容器,如密封塑料袋或桶。

确保容器无损,并在存放时保持干燥清洁。

4. 储存操作指南4.1 温度检测定期检查粮食的温度,特别是在潮湿的气候条件下。

如果发现温度异常升高,应立即采取措施,如通风散热或出售废旧粮食。

4.2 害虫防治定期检查粮食堆放区域和容器以寻找害虫的迹象。

如果发现害虫存在,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清除,并使用防虫剂进行预防。

4.3 湿度控制测量粮食的湿度,并确保在储存期间保持湿度在适当的范围内。

使用干燥剂或空调设备来控制湿度。

4.4 定期清理定期对储藏室、仓库和容器进行彻底的清理,清除杂物和残留物,并确保环境干净整洁。

5. 灾害风险管理5.1 火灾防控安装火灾报警器和灭火设备,并确保灭火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禁止在储存区域内吸烟或进行明火操作。

5.2 防水措施储藏室和仓库应具备防水设施,以防止水灾对粮食造成损害。

定期检查防水设施的运行状况。

5.3 防震保护建立抗震设计,确保仓库或筒仓具备强大的结构,能够抵御地震等自然灾害。

农户家庭储粮须知

农户家庭储粮须知

农户家庭储粮须知一、农户常用储粮方法1.常规储藏法常规储藏是农户最常采用的粮食储藏技术,主要包括入仓时降水、降杂,储藏期间防潮、防霉、防虫、防鼠和粮情检查等环节。

粮食入仓时可采用日光暴晒降水、风扬过筛除杂,使粮食达到干和净;可通过选择防潮性高的装具,储藏期间开仓取粮或检查粮情应选在气候干燥的时段,以免因环境相对湿度高而引起粮食吸湿增水;如发现虫害最好采取日晒、高温密闭、缺氧等物理方法防虫治虫;农户储粮鼠害问题比较突出,保持储粮周围环境干净、整齐可取得有效的防鼠效果,同时也可配合粮仓周围放置器械防治鼠害。

2.热密闭储藏法该方法是利用夏季高温曝晒小麦,粮温升高后趁热入仓,达到杀虫效果。

晒麦时要掌握迟出早收、薄摊勤翻的原则。

上午晒场晒热以后,将小麦薄摊于晒场上,使麦温达到42℃以上,最好是50~52℃,含水量最好在11%以下。

到下午4点钟左右把粮食收拢堆成一堆,热闷0.5~1小时趁热入仓。

用晒热的席子、草帘等覆盖粮面,再覆盖塑料薄膜密闭。

入仓麦温度若在46℃左右需要密闭2~3周,然后可以揭去覆盖物降温,但要注意防潮、防虫。

也可以不去掉覆盖物,到秋后再揭。

热密闭最好一次入满仓,以免麦温失散,影响杀虫效果。

3.自然缺氧储藏法自然缺氧储藏是在密闭的环境中利用粮食、害虫及微生物的呼吸作用,消耗环境中的氧气,使害虫处于缺氧状态而窒息死亡。

新收获的粮食呼吸旺盛,而陈粮的呼吸较微弱,因此,自然缺氧储藏法只适用于新收获的粮食。

将新收获的粮食尽快晒干、扬净,在收获后一周内完成入仓密闭工作。

自然缺氧储藏要求有严格的气密条件,因此必须使用气密性高的储粮装具,特别是一定要确保进出粮口的气密,如发现密闭不严或仓体破损要及时修补。

二、储粮装具使用前的准备工作无论采用哪种装具储粮,装粮前均应保证装具清洁、干燥、无虫。

装具使用前应进行如下处理:(1)清理:对储粮装具先内后外进行清扫,扫净残存的粮食、杂质。

(2)杀虫:对于发现感染害虫的装具,要进行杀虫处理后方可装粮。

黑龙江省粮食局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管理实施细则(暂行)的通知

黑龙江省粮食局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管理实施细则(暂行)的通知

黑龙江省粮食局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管理实施细则(暂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黑龙江省粮食局•【公布日期】2010.03.08•【字号】黑粮储[2010]39号•【施行日期】2010.03.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粮食市场管理正文黑龙江省粮食局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管理实施细则(暂行)的通知(黑粮储[2010]39号)各行署、市、县(市、区)粮食局:为做好我省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的组织实施和管理工作,根据国家粮食局《农户科学储粮专项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国粮办展[2009]150号)有关规定,省局制定了《黑龙江省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管理实施细则(暂行)》,现印发给你们,请在项目建设实施中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年三月八日黑龙江省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管理实施细则(暂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国务院关于当前稳定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国发〔2009〕25号)、国家粮食局《农户科学储粮专项管理办法(暂行)》(国粮办展〔2009〕150号)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为加强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管理,规范项目建设行为,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着农户自愿申请、共同出资的原则,采取中央补助、地方配套和农户自筹相结合的投资方式。

第三条专项建设在省政府的领导和省直有关部门配合下,由省粮食局和财政厅具体负责年度项目建设计划的提出、按国家批准的计划向下分解、落实省级配套资金、组织招投标和生产加工及安装等项具体工作。

第四条省粮食局代表省政府与国家签订专项建设责任书,承诺按确定的目标完成本地农户科学储粮专项,落实农户自筹资金,组织实施专项建设。

第五条各项目建设市(地)、县(市、区)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在当地政府领导下,在项目建设乡(镇)政府配合下,根据省下达的项目建设年度计划,组织与农户签订《农村粮食产后减损安全保障工程新型储粮装具购置补贴协议书》(以下简称“协议书”,详见附件),收取农户自筹资金,并按要求做好登记与备案工作。

农户科学储粮示范目标

农户科学储粮示范目标

农户科学储粮示范目标说到“农户科学储粮”,我想大伙儿都不陌生吧。

每到秋收季节,大家忙着收粮、晒粮,眼看着一大堆粮食堆在家里,总感觉一切都稳妥了,结果到第二年春天,粮食发霉、长虫,甚至一部分都坏掉了,心疼得不得了。

哎,谁能想到,自己辛辛苦苦一整年种出来的粮食,竟然因为储存不当,最后只剩下了叹气的份儿呢!这时候,要是能有个“科学储粮”的方法,那可真是太好了。

说到“科学储粮”,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这不是很复杂的事情吗?真没那么麻烦。

你看,储粮这事儿,不只是把粮食堆在仓库里那么简单。

你得考虑的事儿多了去了,什么温度、湿度、通风,甚至是仓库的材料、储存的位置,都是有讲究的。

想象一下,如果你把新收的稻谷堆放在一个潮湿、密闭的环境里,那可是“等待灾难”的节奏。

稻谷一旦吸湿,开始发霉,甚至长出小虫子来,那真是哭都来不及。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咱得动动脑筋,学习一些科学的方法来储存粮食。

储粮并不全是看你的经验,有时候科学一点,能少走很多弯路。

你像是温度控制就非常重要,温度过高,粮食容易变质,温度过低,又容易冻坏。

所以在储粮的时候,首先要确定仓库的温度得保持在一个适宜的范围,最好保持在15度到18度之间。

这样,粮食能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下“休养生息”,不容易坏。

湿度也是一个关键,别看空气湿润感觉挺舒服,粮食要是吸湿了,问题可大了。

湿度过高,粮食一潮乎乎的,最容易发霉生虫。

你想想,如果储存的粮食变质了,那一年到头辛辛苦苦的付出都白费了。

所以,控制仓库的湿度非常重要。

咱们可以用一些干燥剂,或者定期检查仓库的湿度,确保粮食处于干爽的环境中。

我相信大伙儿都开始意识到,储粮可不是小事,它关系到我们一年的收入。

所以,咱得重视起来,不能只是靠“老经验”,而是要根据科学的方法来储存粮食。

别看这些东西可能有些看起来不起眼,实际上,科学储粮不仅能延长粮食的保存时间,还能提高粮食的质量,最后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收益。

你看,现代的农业越来越讲究科学管理,不仅仅是在种植上要讲求方法,储粮也得讲究点“科学”。

粮食安全储存守则范本(2篇)

粮食安全储存守则范本(2篇)

粮食安全储存守则范本粮食安全储存是保障国家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

为了确保粮食储存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高效性,制定并遵守一系列守则是必要的。

下面是粮食安全储存的守则范本,旨在提高粮食储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一、加强储粮设施的建设和维护1. 做好设施规划:根据储存粮食的种类和数量,制定合理的储粮设施选址和规模,确保设施的布局合理,便于管理和操作。

2. 保证设施的质量: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建筑材料和设备,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在建设过程中加强监督和检验,确保设施的安全可靠。

3. 做好设施的维护:定期检查设施的完好性和功能性,及时修复和更换损坏的设备和部件,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二、严格控制储粮环境1. 确保储粮环境的清洁:及时清除储粮设施内的杂物和污垢,保持储粮环境的干净整洁。

2. 控制温度和湿度:根据不同粮食的储存要求,控制储粮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避免粮食受潮和发霉。

3. 做好防虫害措施:采用环保的虫害防治措施,如喷洒安全无污染的杀虫剂,设置粮食检测装置等,防止虫害对储粮的危害。

三、科学储存粮食1. 储存前进行质检:对进入储存设施的粮食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储存的粮食符合国家标准和质量要求。

2. 分仓储存:根据品种、等级和湿度等要素,将不同品质的粮食分别储存,有助于粮食管理和鉴别。

3. 定期检查储存情况:定期对粮食进行检查,了解粮食的储存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粮食的安全。

四、加强粮食管理和登记1. 做好粮食的入库登记:对储存的粮食进行详细的登记记录,包括品种、数量、等级等信息,便于管理和追溯。

2. 建立完善的粮食管理制度:制定粮食管理的规定和流程,明确各项管理职责和权限,确保粮食的安全和合规。

3. 加强仓库的安全防护:采用安全的仓库管理措施,如设置安全防火设备,加强巡查和监控等,防止火灾、盗窃和其他事故的发生。

五、做好应急准备工作1. 制定应急预案:针对火灾、地震、洪涝等突发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人员和物资的配备和调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适时通风:新稻谷由于呼吸旺盛、粮温和水分较高,应适时通风,降温降水。特别是一到秋季,粮堆内外温差大,这时更应加强通风,结合深翻粮面,散发粮堆湿热,以防结露。有条件可以采用机械通风。
低温密闭:充分利用冬季寒冷干燥的天气,进行通风,使粮温降低到10℃以下,水分降低到安全标准以内,在春季气温上升前进行压盖密闭,以便安全度夏。
3.谷象
1)危害。小麦、稻谷、玉米、大米。
2)成虫。形态与米象相似,明显不同之处是谷象成虫膜质后翅退化,幼虫第1至第4腹节背板被横皱分为三部分。谷象因无后翅,不能飞到田间。
3.幼虫。体长2.5~3毫米,肥胖,背面隆起,背面平坦近半圆形,乳白色。无足,生活在粮粒内。
4.大谷盗
1)危害。稻谷、大米、小类、油料、药材、木料。
3)幼虫。体长4~6毫米,弯弓式,乳白色,多皱纹。头部大圆形。胸足退化,仅留痕迹。一般越冬。
7.绿豆象
1)危害。豆类。
2)成虫。体长2~3毫米,头小,胸部三角形,鞘翅近方形。雄虫触角梳齿状,雌虫锯齿状。
3)幼虫。体长3~3.5毫米乳白色,肥胖,头小,背部隆起,胸足退化。生活在豆粒内。
8.蚕豆象
1)危害。蚕豆及其豆叶、豆荚。
2)成虫。体长6.5~10毫米,褐黑色,有光泽。头部三角形,触角棍棒状11节,前胸与鞘翅衔接处呈颈露。扁长形后半部较肥大,腹末有臀叉。
5.赤拟谷盗
1)危害。主要危害玉米、薯干、酒曲、咖啡豆、药材。
2)成虫。体长3~4.5毫米,长椭圆形,褐色至赤褐色,触角锤状,从腹面观察,复眼大。
玉米的胚大,呼吸旺盛:玉米的吸收和散发水分主要通过胚部进行。玉米的胚几乎占玉米籽粒总体积的1/3,占籽粒重量的10%~12%。玉米的胚含有30%以上的蛋白质和较多的可溶性糖,所以吸湿性强,呼吸旺盛。据试验,正常玉米的呼吸强度要比正常小麦的呼吸强度大8~11倍。
玉米胚部含脂肪多,容易酸败:玉米胚部含有整粒中77-89%的脂肪,所以胚部的脂肪酸值始终高于胚乳,酸败也首先从胚部开始。
易受虫害:小麦是抗虫性差、染虫率较高的粮种。除少数豆类专食性虫种外,小麦几乎能被所有的储粮害虫侵染,其中以玉米象、古蠹、印度谷蛾等储粮害虫危害最严重。小麦成熟、收获、入库正是夏季,正值储粮害虫繁育、发生阶段,入库后气温高,若遇阴雨,就造成害虫非常适宜的发生条件。
2. 小麦的储藏方法
严格控制水分:由于小麦吸湿性能力强,小麦储藏应注意降水、防潮。应充分利用小麦收获后的夏季高温条件进行暴晒,使小麦水分控制在12.5%以下,再进行入库入仓。小麦入库入仓后则应做好防潮措施,并注意后熟期间可能引起的水分分层或上层“结露”“结顶”现象。
分等级、分水分入仓:玉米入仓时应做到按含水量不同、按等级不同分开储藏,为安全储藏打下初步基础。水分含量高的玉米入库前应进行烘干。
低温密闭:根据玉米的储藏特性,适合低温、干燥储藏。其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干燥密闭,一种是低温冷冻密闭。南疆地区收获后的玉米有条件进行充分干燥,在降低到安全水分之后过筛入仓密闭储藏。北疆地区玉米收获后受到气温限制,高水分玉米降到安全水分是很有困难的,除有条件进行烘干降水外,基本上可采用低温冷冻入仓密闭储藏。
玉米胚部的带菌量大,容易霉变:玉米胚部营养丰富,微生物附着量较多。据测定,玉米经过一段储藏后,其带菌量比其他禾谷类粮食高得多。玉米胚部是虫、霉首先为害的部位,胚部吸湿后,在适宜的温度下,霉菌即大量繁殖,开始霉变。
2.玉米储藏方法
提高入库质量,降低粮食水分:由于各地的气温、气湿有较大差异,应根据本地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储藏措施。
第二篇常见储粮害虫及防治方法
一、 新疆常见储粮害虫
1.玉米象
1)危害。禾谷类及其加工品,尤其是小麦、玉米、稻谷。
2)成虫。体长3~4.2毫米,褐色至暗黑色。头部向前延伸呈象鼻状。触角膝状8节,第3节与第4节长之比为5:3。前胸背板刻点圆形。每一鞘翅上有两个橙黄色斑。有后翅,能飞往田间危害粮食。
3)幼虫。体长2.5~3毫米,乳白色。头部椭圆形。体躯柔软肥胖多皱纹,背面隆起,腹面近平坦,呈半球形。无足,生后在粮粒内。
小麦还可以处于冷冻的条件下,保持良好的品质,如干燥的小麦在-5℃的低温条件下储藏,有利于生命力的增强。因此,利用冬季严寒低温,进行翻仓、除杂、冷冻,将麦温降到0℃左右,而后趁冷密闭,对于消灭麦堆中的越冬害虫,有较好的效果。低温密闭可以长期储藏,但要严防与湿热气流接触,以免造成麦堆表层结露。
二、稻谷
1.稻谷的储藏特点
11.粉斑螟
1)危害。大米、玉米、豆类、花生、分类。
2)成虫。体长6.5~7毫米,展翅13~16毫米。体和前翅面灰黑色。靠近翅基1/3处有一条淡白色较宽且直的横带纹。后翅灰白色。
3)幼虫。体长12~15毫米,头部赤褐色。前胸盾、臀板褐色,其余白色或稍带粉红色。中胸及第8腹节气门上方长刚毛,基部有骨化环外,各刚毛基部均有毛片。
热入仓密闭储藏:小麦趁热入仓密闭储藏,是我国传统的储麦方法。通过日晒,可降低小麦含水量,同时在暴晒和入仓密闭过程中可以收到高温杀虫制菌的效果。对于新收获的小麦能促进后熟作用的完成。由于害虫的灭绝,小麦含水量和带菌量的降低,呼吸强度大大减弱,可使小麦长期安全储藏。
小麦趁热入仓的具体操作方法是:在三伏盛夏,选择晴朗、气温高的天气,将麦温晒到50℃左右,保持2小时高温,水分降到12.5%以下,于下午3点前后聚堆,趁热入仓,整仓密闭,使粮温在46℃左右持续10天左右,可杀死全部害虫。此后,粮温逐渐下降与仓温平衡,转入正常密闭储藏。
12.小园皮蠹
1)危害。谷类、分类、药材、丝毛制品。
2)成虫.体长2~3毫米,卵圆形,头部具中单眼,触角锤状。前胸背板后缘中间有圆形白色鳞片斑。鞘翅上密被黑褐、黄褐及白色鳞片而组成的三条波状带纹。
较耐高温:小麦具有较强的耐热性。据试验,水分17%时的小麦,在温度不超过46℃时进行干燥或水分在13%以下时,曝晒温度不超过54℃,酶活性不会降低,发芽力仍然得到保持。磨成的小麦粉工艺品质不但不降低,反而有所改善,做成馒头松软膨大。这就为小麦采用高温干燥或高温杀虫提供了依据。
具有耐储性:小麦最大的优点是具有较好的耐储性。完成后熟的小麦,呼吸作用微弱,比其它谷类粮食都低。正常的小麦,水分在标准以内(12.5%),在常温下一般储存3-5年或低温(15℃)储藏5-8年,其食用品质无明显变化。
农户科学储粮手册
第一篇
主要粮油的储藏特点及储藏方法
一、小麦
1.小麦的储藏特点
吸湿性强:小麦种皮较薄,组织结构疏松,吸湿能力较强。
后熟期长:小麦收获后的后熟期较长。因品种不同,后熟期的长短也不同。大多数品种后熟期从两周至两个月不等。含水量适宜的小麦,完成后熟作用之后,品质有所改善,储藏稳定性还有所提高。
稻壳的保护作用:稻谷的颖壳较坚硬,对籽粒起保护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抗虫害及外界温、湿度的影响,因此,稻谷比一般成品粮好保管。但是稻谷易生芽,不耐高温,需要特别注意。
后熟期短:大多数稻谷(如籼稻)无后熟期,在收获时就已生理成熟,具有发芽能力。同时稻谷萌芽所需的吸水量低。因此,稻谷在收获时,如连遇阴雨,未能及时收割、脱粒、整晒,那么稻谷在田间、场地就会发芽。保管中的稻谷,如果结露、返潮或漏雨时,也容易生芽。稻谷脱粒、整晒不及时,连草堆垛,容易沤黄。生芽和沤黄的稻谷,品质和保管稳定性都大为降低。
2.米象
1)危害。小麦、玉米、高粱及大米。
2)成虫。外形与玉米象相似,触角第3节至第7节每节长度几乎相等。体长2.5~3毫米,黑褐色,头部伸长如象鼻状。鞘翅上的斑纹比玉米象大,有些无斑纹。一般在仓内危害,但由于有前翅和后翅,故能飞往田间危害粮食。
3)幼虫。与玉米象的幼虫相似。不同之处,米象的幼虫是宽卵形。
玉米果穗储藏,籽粒胚部埋藏在果穗穗轴内,对虫霉侵害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此外,穗轴内的养分在初期仍可继续输送到籽粒内,增加籽粒的养分。
四、大豆
1.大豆的储藏特点
易吸湿:在相对湿度为70%以下,大豆的吸湿性弱于玉米和小麦,但在相对湿度为90%时,大豆的平衡水分则大于玉米和小麦,因此,储藏大豆要特别做好防潮工作。
2)成虫。似豌豆象。前胸背板侧缘齿突齿尖向两侧平衡。前足腿节大部分、胫节、跗节为赤黑色,中足、后足均为黑色。成虫越冬,田间繁殖。
3)幼虫。体长5.6~6毫米,乳白色,弯弓式,胸足退化成肉突状。背面有赤黑色背线。
9.麦蛾
1)危害,麦类、稻谷、玉米、高粱。
2)成虫。体长4~6.5毫米,翅展8~16毫米,灰黄色或黄褐色,触角丝状多节,前翅竹叶形。后翅柴刀状,前后翅缘毛较长。
三、玉米
1.玉米储藏特点
玉米原始水分大,成熟度不均匀:新疆玉米产区主要在北疆,收获时天气已冷,加之玉米果穗处有苞叶,在植株上得不到充分的日晒干燥,所以玉米的原始水分一般较高。新收获的玉米水分在南疆地区一般为14-18%,在北疆地区一般为18-25%左右。玉米的成熟度往往不很均匀,这是由于同一果穗的顶部与基部授粉时间不同,致使顶部籽粒成熟度不够。这种成熟度不均匀的玉米,不利于安全储藏。
3)幼虫。幼虫体长7~8毫米,长细圆筒形,骨化部分淡黄色。腹末有一对褐色大型臀叉。腹面有一对肉质突起。
6.咖啡豆象
1)危害。玉米、薯干、咖啡豆等。
2)成虫。体长3~4.5毫米,长椭圆形,暗褐色,触角丝状11节,末三节呈片状,黑色。臀板外露呈三角形。鞘翅密生两种不同的色毛,生成整齐的花纹。善飞能跳。蛀食性害虫。
稻谷不耐高温:过夏的稻谷容易陈化,特别是烈日下暴晒或暴晒后骤然遇冷的稻谷,容易出现“爆腰”现象。
此外,新稻谷入仓后不久,如遇气温下降,往往在粮堆表面结露,使表层粮食水分增高,不利储藏,应及时降低表层储粮水分。
2.稻谷的储藏方法
严把入库质量:水分大、杂质多、不完善粒多的稻谷,容易发热霉变,而不耐久藏。因此,提高入库稻谷质量,是稻谷安全储藏的关健。稻谷的安全水分标准,应根据品种、季节、地区、气候条件考虑决定。一般籼稻谷在13%以下,粳稻谷在14%以下。杂质和不完善粒越少越好。如入库稻谷水分大,杂质多,应分等储存,及时晾晒或烘干,并进行过筛、风选清除杂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