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花鸟画欣赏

合集下载

【美术】第4课 画外之意——中国传统花鸟画、人物画

【美术】第4课 画外之意——中国传统花鸟画、人物画

人教版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第4课画外之意——中国传统花鸟画、人物画教学设计主备人:黄海丰审核人:刘永梅二次备课人:【单元课题】中国美术鉴赏【课业类型】新授课【课程分析】本单元共八课,分别是《中国传统山水画》《中国传统花鸟画、人物画》《中国书法》《中国传统雕塑》《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艺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国民间美术》《中国近现代美术》。

以传统三大画科引入,从绘画、书法、雕塑、建筑、工艺、民间美术和近现代美术几个角度让学生了解中国美术的特点,掌握鉴赏中国美术的方法,理解中国文化对艺术的影响,感受中国美术独特的美感,强化深厚的民族情怀。

【基本问题】第3课:为什么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浓郁的山水情怀?第4课:中国传统花鸟画、人物画能否以写实的程度作为衡量艺术水平的标准?第5课:汉字书法作为一门艺术,我们应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鉴赏?第6课:中国传统雕塑承载了古代中国人怎样的文化观念?第7课:中国传统建筑与中国传统园林各有哪些特点?它们与社会思想意识和自然环境有怎样的联系?第8课: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为何别具特色?第9课:谁创作了民间美术?它有怎样的文化内涵、精神价值和艺术形式?第10课:应该如何理解中国近现代美术创作与时代变迁的关系?【具体问题】第4课:花鸟画中的情趣和人物画中的情性。

〖图像识读〗第4课本课主要作品有工笔花鸟画《写生珍禽图》、大写意花鸟画《荷石水鸟图》《墨葡萄图》、小写意花鸟画《墨梅图》《墨竹图》《墨兰图》,工笔人物画《女史箴图》《簪花仕女图》、壁画《永乐宫三清殿朝元图》、工笔人物画《韩熙载夜宴图》、大写意人物画《泼墨仙人图》、人物画《油荒坐啸图》、风俗画《清明上河图》《灸艾图》,涉及朝代众多,都是典型作品。

要引导学生通过对图像的识读,体会传统花鸟画如何在写生的基础上缘物寄情、托物言志的,如人物画是如何传神写照的。

〖美术表现〗第4课通过不同风格作品的对比,引导学生理解时代、地域、个人审美追求带来的不同特征。

2.1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花鸟)课件-高中美术人美版美术鉴赏【04】

2.1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花鸟)课件-高中美术人美版美术鉴赏【04】

没骨:
直接用彩色作画,不用墨笔立 骨的技法叫做没骨法。这种画 法打破了前代习用的“双钩填 彩”法,以彩笔取代墨笔,直 接挥抒,从而产生了一种全新 的时代风格。
P45
锦石秋花图 中国画 (轴) 纸本设色 140.5cm×58.6cm 恽寿平 清 南京博物院
P44
课后思考:
梅、兰、竹、菊入画分别表 达了画家怎样的情感?
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1] 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
文化遗产。 [1] 莫高窟与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 [2] 后加麦积山石窟称四大石窟。 [3] 2019 年8月31日,由敦煌研究院等单位联合摄制的大型纪录片《莫高窟与吴哥窟的对话》在敦煌国际会展中心首映。
纪录片以亚洲文明对话为题材,向人们展现了不同文明之间命运相通、文化相通、艺术相通的奇妙关联。
五牛图 中国画 (手卷)纸本设色 20.8cm×139.8cm 韩滉 唐 故宫博物 院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前秦宣昭帝苻坚时期,后历经北朝、隋朝、唐朝、 五代十国、西夏、元朝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
墨梅图 中国画(手卷) 纸本水墨 31.9cm×50.9cm王冕 元 故宫博物院
白阳青藤
葵石图 明 陈淳 纸本水墨 纵68.6厘米 横34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半生落魄已成翁, 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 闲抛闲掷野藤中。
P52
墨葡萄图 中国画(轴) 纸本水墨
165.4cm×64.5cm 徐渭 明 故宫博物院

花鸟画ppt课件模板

花鸟画ppt课件模板

花鸟画的创作技巧
观察与写生
通过观察花鸟的真实形态和习性,进行写生练习,提高对花鸟画 的感知能力。
素材借鉴
借鉴前人的作品和经验,学习不同的表现手法和技巧,提高绘画 水平。
实践与创新
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和创新,发掘自己的风格和特色,推动花鸟画 的发展。
花鸟画的创作体验与感悟
耐心与毅力
花鸟画需要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只有具备耐心和毅力,才能创作出 优秀的作品。
绘画形式。
五代时期,花鸟画进一步发展, 出现了“黄家富贵,徐熙野逸” 两种风格,标志着花鸟画走向成
熟。
花鸟画的发展历程
宋代时期,花鸟画达到了高峰 ,出现了许多著名的花鸟画家 ,如崔白、赵昌、易元吉等。
元代时期,花鸟画风格发生了 变化,注重笔墨情趣和意境的 表现。
清代时期,花鸟画出现了多种 风格和流派,如恽寿平的没骨 花卉、朱耷的八大山人派等。
点缀环境
园林中常以花鸟画作为装饰元素,点缀建筑墙面 、走廊等,营造出中国古典艺术的氛围。
造景
通过将花鸟画与园林中的山水、植物等元素相结 合,营造出具有层次感和动态感的景观。
意境营造
花鸟画在园林中可以传达文化内涵和寓意,如松 鹤同春、梅兰竹菊等主题,营造出特定的意境。
花鸟画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平面设计
花鸟画的用笔与用墨
用笔
花鸟画的用笔要刚柔相济,自然流畅。笔锋要灵活多变,或 挺拔刚健,或柔和飘逸,表现出物象的形态和质感。
用墨
花鸟画的用墨要层次丰富,变化多端。通过运用不同的墨法 ,表现出物象的明暗、光影、质感等效果。同时,墨色的调 和与运用也要恰到好处,以营造出独特的画面氛围。
03
花鸟画的题材与寓意
花鸟画的常见题材

中国古代画家及作品赏析

中国古代画家及作品赏析

中国古代画家及作品赏析中国古代绘画艺术源远流长,涌现了许多杰出的画家和他们的作品。

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内涵,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

本文将对中国古代画家及其作品进行赏析,以期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杰作。

一、齐白石(1864-1957)齐白石是中国现代画坛的巨匠,他以写意花鸟画而闻名于世。

他的作品以墨色浓淡相宜、笔墨独特、构图疏朗而著称。

他的花鸟画以独特的笔墨表现出生动的形态和灵动的气息,给人以美的享受。

他的作品《白石庭前花鸟图》堪称他的代表之作,画面中的花鸟栩栩如生,树木枝叶繁茂,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二、顾恺之(321-379)顾恺之是东晋时期的画家,他以人物画和山水画而闻名。

他的人物画以刻画人物神态和情感为主,笔法细腻而富有表现力。

他的山水画则以自然山水的描绘为主,画面中的山川流水、云雾山石都栩栩如生,给人以宏伟壮丽之感。

他的作品《洛神赋图》是他的代表作之一,画中的女子身姿婀娜多姿,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女性的柔美和婉约。

三、李唐(937-978)李唐是五代时期的画家,他以山水画而著称。

他的山水画以自然山水为主题,以墨色的浓淡和笔墨的疏密来表现山川的壮丽和奇特。

他的作品《溪山行旅图》以其独特的构图和墨色的运用而闻名,画面中的山川起伏、水流奔腾,给人以壮丽和奇特之感。

四、徐悲鸿(1895-1953)徐悲鸿是中国现代画坛的巨匠,他以写实人物画和牛画而著名。

他的人物画以笔墨的精细和形象的逼真为主,他能够准确地表现人物的神态和情感。

他的牛画则以牛的形象为主题,他通过细腻的笔墨表现出牛的力量和力量。

他的作品《奔牛图》是他的代表之作,画中的牛奔跑的姿态生动逼真,给人以力量和活力的感觉。

五、郑板桥(1693-1765)郑板桥是清代的画家,他以山水画和花鸟画而著名。

他的山水画以墨色的浓淡和笔墨的疏密为主,他能够准确地表现山川的壮丽和奇特。

他的花鸟画则以花鸟的形象为主题,他通过细腻的笔墨表现出花鸟的生动和灵动。

中国古代花鸟画

中国古代花鸟画

牡 丹 蕉 石 图

徐 渭
为 什 么 画 家 不 用 色 彩 表 现 牡 丹 花 ?
墨葡萄图 明 徐渭
葡萄图 明 徐渭
徐渭的《萄葡图》,正是这种意义上的重要作品。此图纯 以水墨写葡萄,随意涂抹点染,任乎性情。画藤条纷披错落, 向下低垂。以饱含水分的泼墨写意法,点画葡萄枝叶,水墨酣 畅。葡萄珠的晶莹透彻之感,显得淋漓酣畅。此图将水墨葡萄 与作者的身世感慨结合为一。徐渭在画上自题诗曰: “半生 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 藤中。”从中可得知此图作于五十岁以后,一种饱经忧患、抱 负难酬的无可奈何的愤恨与抗争,尽情抒泄于笔墨之中。在徐 渭笔下,绘画不再是对客观对象的描摹再现,而是表现主观情 怀的手段。他又善于以草书之法入画,此幅用笔,似草书之飞 动。淋漓恣纵,诗画与书法在图中得到自如充分的结合。其画 面上所呈现的那种乱头粗服的美,较之元代画家的逸笔草草, 更具有一种野拙的生机力感。
暗香疏影图横幅 清 赵之谦
水仙图页 清 王翚
墨 荷 图 清
李 鱓
以写生为基础
借物抒情 托物言志
墨梅图 元 王冕
画家在作品中寄托了怎样的感情?
墨梅图 元 王冕
王冕字元章 号老村 又号煮石山人,是元代著名 画家和诗人,以画梅著名。这幅《墨梅图》是画家重 要的代表作品。一支含苞欲放的梅花,横斜在画幅中 间,劲拔的枝干有数尺之长。梅花洋溢着一种蓬勃的 生机,显得十分清新可爱。画面左上角有画家题诗: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 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画面通过一枝梅花和这首诗 吐露了画家的胸怀和理想。
丛竹图 清 郑燮
竹 石 图

郑 燮
牡 丹 松 石 图

高一美术(人教版)画外之意——中国传统花鸟画、人物画 -课件

高一美术(人教版)画外之意——中国传统花鸟画、人物画 -课件
画外之意中国传统花鸟画人物画高一年级美术画外之意中国传统花鸟画人物画传统花鸟画的写生是对客观物象的简单呈现吗
画外之意——中国传统花鸟画、人物画
高一年级 美术
画外之意——中国传统花鸟画、人物画
传统花鸟画 的“写生”是对 客观物象的简单 呈现吗?
这真的不是照片吗?
乌龟壳的坚硬 蝉翼的透明 鸟羽的整齐 麻雀起飞的神态
画面中最精 彩的部分在哪里?
墨梅图 [元代] 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传统花鸟画是如何“缘物寄情”“托物言志”的? 题材 布局 造型 赋彩
为什么选择梅花?跟他的性格有什么联系?寄托了他怎样的情感?
积极阳光
华丽富贵
不畏严寒
题材
布局
造型
赋彩
传统花鸟画在写生技巧方面达到了怎样的高度?
主要用了哪些颜色?
下 课!
题材 布局 造型 赋彩
[清代] 朱耷 荷石水鸟图
中国古代人物画 韩熙载夜宴图
观舞 休憩 散宴
听乐 轻吹
为什么以长卷的形式来表现? 这五个画面是在同一时空发生的事情吗?画面背景空间处理有什么特点?
传统人物画是如何传达人物的神情意态的?形与神是什么关系?
他是怎样的神情呢?
1
2
3
5
4
形神兼备

中国古代花鸟画ppt完整版

中国古代花鸟画ppt完整版

中国古代花鸟的历史轨迹
• 萌芽:原始社会 • 确立:魏晋南北朝—唐代 • 重要发展时期 :五代 两宋 • 元 明 清的发展 • 小结
原始社会就已经萌芽
《人面鱼纹彩陶盆》 《鹳鱼石斧图彩陶缸》
花鸟画的正式确立是在唐代
韩干的《牧马图》
照夜白图 韩干 唐 代
韩混的《五牛图》
韩混的《五牛图》局部
现 实 中 的 荷 花 与 写 意 国 画 中 的 荷 花
现 实 中 的 樱 桃 与 写 意 国 画 中 的 樱 桃
“白眼向天”:是指清初画家朱耷多将鸟、
鱼画成翻白眼状,以此表达画家本人愤世嫉俗 的心情。
《 竹 石 图 》
任千立咬 尔磨根定 东万原青 西击在山 南还破不 北坚岩放 风韧中松
中国古代花鸟画的传统艺术特点
1)以写生为基础,从实际生活中撷取对象,并加以 艺术表现的优良传统。 2)“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艺术传统。把花 鸟的自然属性与人的品德相类比。比如“白眼向 天”和“四君子画”(梅、兰、竹、菊)。
中国花鸟画的分类
中国花鸟画 写意花鸟画 大写意花鸟画 小写意花鸟画
没骨花鸟画 工笔花鸟画 白描花鸟画 淡彩花鸟画 重彩花鸟画

朱 耷 清 《 荷 花 双 禽 图 》
的向肩小为荷穿成向画 表天敛禽一塘插基左面 情”羽,巨的三本上结 以的,均石空叶的斜构 一本虽单,间两架出以 贯色没足石进花势的一 之,有独上深,,荷枝 。 但“立栖;丰其花自 冷白,一下富中交右 清眼耸对方了又搭下
近现代的发展
• 吴 昌 硕 作 品
齐 白 石 作 品
中国古代花鸟画
本节课主要内容:
• 什么是古代花鸟画
• 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特点
• 古代中国花鸟画的类型 • 古代花鸟画的历史轨迹 • 小结和思考

古代绘画中的花鸟虫鱼赏析

古代绘画中的花鸟虫鱼赏析

古代绘画中的花鸟虫鱼赏析一、花鸟画的基本概念与分类1.花鸟画的定义:花鸟画是中国画的一种,以花卉、鸟类、昆虫、鱼虾等自然生物为题材的绘画艺术。

2.花鸟画的分类:根据题材不同,花鸟画可分为花卉、鸟类、昆虫、鱼虾等类别。

二、花鸟画的发展历程1.先秦时期:花鸟画起源于先秦,主要以壁画、陶器上的装饰画等形式出现。

2.汉代:花鸟画逐渐独立成科,出现了一批著名的花鸟画家。

3.唐代:花鸟画进入繁荣时期,画风多样,技法成熟。

4.宋代:花鸟画达到鼎盛,出现了一批花鸟画大家,如黄筌、徐渭等。

5.元明清时期:花鸟画发展多元化,流派众多,风格各异。

6.近现代:花鸟画继续发展,涌现出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画家,如齐白石、潘天寿等。

三、花鸟画的技法与表现手法1.勾勒:用线条勾勒出物象的轮廓,强调线条的流畅与力度。

2.没骨:不用线条勾勒,直接用颜色描绘物体,表现出生动的形象。

3.泼墨:运用墨色的浓淡变化,表现物象的阴阳向背和空间关系。

4.工笔:细腻描绘物象,注重形态、结构、质感等方面的表现。

5.写意:以简练的笔触,表现物象的精神内涵,强调画家的情感表达。

6.设色:运用色彩的对比、调和、渲染等手法,增强画面的美感。

四、花鸟画的意境与寓意1.意境:花鸟画通过描绘自然生物,创造出一幅优美的画面,给人以审美享受。

2.寓意:花鸟画常常具有象征意义,如寓意吉祥、长寿、富贵等。

五、昆虫画的特点与技法1.特点:昆虫画注重表现昆虫的形态、结构、动作等特点,具有较高的写实性。

2.技法:昆虫画常采用工笔、写意等技法,运用线条、颜色、墨色等表现手段。

六、鱼虾画的技巧与表现1.技巧:鱼虾画要注意表现水中的游动姿态,以及鱼虾的质感、鳞片等细节。

2.表现:鱼虾画常采用勾勒、没骨、泼墨等技法,注重色彩的渲染和水面的波光粼粼效果。

七、古代花鸟画家的代表作品1.黄筌:《写生珍禽图》2.徐渭:《墨葡萄图》3.齐白石:《虾》4.潘天寿:《竹鸟图》八、如何欣赏古代花鸟画1.关注画面的构图:欣赏画面的平衡、对比、节奏等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静
• 《海棠蛱蝶 图》 • 宋 佚名
戏剧性
• 《疏荷沙鸟 图》 • 宋 马兴祖 • 此图原载 《四朝选藻 册》(见 《石渠宝笈 续编》)。 签题马兴祖 作
• 《红寥 水禽图》 • 宋 徐崇 矩 纨扇 设色 • 此图状 水禽栖 于枝上, 双目凝 注于水 里的游 虾之态
• 《枫 鹰雉 鸡图》 • 宋李 迪绢 本设 色纵 189 厘米 横 209.5 厘米 北京 故宫 图 》
作品基 本信息
绢本设色 立轴, 纵81.5cm, 横53.6cm。 北宋徽宗 赵佶绘, 故宫博物 院藏
绘画 内容
构图
用 笔
用 色
落 款
自创 瘦金 体。 用笔 瘦劲 犀利, 独具 一格。
描绘金 秋景色 的花鸟 画作。
画幅左侧 芙蓉、锦 鸡,与右 双钩 上轻盈飞 笔法 舞的蝴蝶 遥相呼应, 线条 布局密中 细劲 见疏。
• 或行或立,或正或侧,或俯或仰,姿态生 动 • 韩滉对牛的结构比例以及透视关系的准确 把握。 • 无论是牛的正面站立,还是回首顾盼,他 都处理得生动巧妙,丝毫没有生硬之感
三、中国工笔花鸟画发展的高峰
宋代《宣和画谱》所载北宋宫廷收藏中, 有三十位花鸟画家近二千件作品,所画花卉 品种达二万余种。
• 《碧桃 图》 • 宋 佚名 绢本设色 纵24.8厘 米 横27厘 米 北京故 宫博物院 藏 • 此图绘碧 桃两枝, 枝上的碧 桃花有的 吐露盛开, 有的含苞 待放
八怪大体可分三类:
• 一类是丢官后来扬州的文人,如郑燮、 李鱓与李方膺。他们宦途失意,来扬州 “换米糊口” 。这些人接触过民间疾苦, 体验到现实的种种不平,多选“四君子” 等题材表现品格,寄托“用世之志”。 他们画风或清刚跌宕或泼辣奔放、甚至 有所谓“霸悍气”。
郑燮 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 他是“康熙秀才,雍正举人, 乾隆进士”,50岁出任山东 范县令,后调潍县做县官,亲 政爱民,得罪上级罢官后来扬 州卖画。他尤长墨竹,歌颂了 清风劲节,表达了关心“民间 疾苦声”的抱负。其绘画作品 有《衙斋听竹图》,其中写道: “衙斋卧听潇潇竹,疑是民间疾 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 叶总关情。”
观察与发现
仔细观察这些作品, 说说你的初步印象。
观察与发现
观察与发现
观察与发现
观察与发现
思考与探究
朱耷 明末清初画家、书法家, 清初画坛“四僧”之一。一 生字、号、别号极多,尤以 “八大山人”最为知名。
思考与探究
画家为什么要这么画?他想表达怎样的情感?
思考与探究
朱 耷
留 得 文 林 细 揣 摹 。
文人与花鸟画
• 中国传统的“文人画”,特别注重“境界 ”的营造。 • 追求的不是绘画技巧本身,而是“画外之 意”
• (一)、对美的质疑、 对巧的质疑,对拙的追 求,一直是中国传统美 学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 (二)、寂寞空灵的境界 • 恽南田说:“寂寞无可奈何 之境,最宜入想。”他推崇 倪云林的画,认为倪云林的 画“真寂寞之境,再着一点 便俗。” • 寂寞到极致,让人感觉到宇 宙的本源
出身于低级官吏家庭,自幼聪颖,多才 艺,但屡遭不幸:庶出、幼孤、入赘、科举 多次落榜,痛恨严嵩而被严嵩党羽所用、怀 绝世之资而遭遇不偶,有济世之才而无以施 展。
《墨葡萄图》
描写因无人摘采已干瘪的 野葡萄隐现于点点泪痕般的 墨叶中。题诗:
“ 半生落魄已成翁, 独立萧斋啸晚风, 玑珠 笔底明珠无处买, 闲抛闲掷 野籐中 ”
冷眼
《牡丹孔雀图》 作于1690年,画面上部是石壁, 石壁底部垂着牡丹和竹叶,下部是一 块上圆下光的石头,石头上蹲着两只 形象丑陋的孔雀,靠前的一只尾巴上 有三根参差不齐的翎毛。画家在石壁 的空白处题了一首诗:"孔雀名花雨竹 屏,竹梢强半墨生成;如何了得论三 耳,恰是逢春坐二更。"有人认为诗 和画表达出朱耷在清朝统治下的一腔 孤愤:所谓"三耳",出自《孔丛子》 中的"臧三耳",臧是奴才,奴才才有 三只耳朵表示听话;坐二更影射当时 的官僚天不亮就要起来去等候皇帝上 朝;光底石头象征随时有垮台的危险。
• 《鹰搏雉鸡图》, 画一枫树,枯枝 上立一雄鹰,凶 猛地侧首斜视下 方一只惊慌地向 草丛中逃窜的雉 鸡,气氛紧张, 笔力雄劲,翎毛 精细,神态生动
宋代花鸟
宋代理学讲求“格物致知”
万物有道,万物静观皆自得 体察与感悟日常所见之物,得道
• “道”是宇宙根本,“道”有所依托存乎“气”中, 气之凝聚生成万物,所以物物皆有理。大至天地小 至蝼蚁皆如此。 • 一物有一理,所谓个极,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 “太极”。
• 此图画秋天清爽宜人之 景,以花蝶、锦鸡构成 画面。 • 画中锦鸡落处,芙蓉摇 曳下坠之状逼真如实, 锦鸡视线之际,双蝶欢 舞,相映成趣。 • 赵佶自题:“秋劲拒霜 盛,峨冠锦羽鸡,已知 全五德,安逸胜凫鷖”。 • 画家的表现手法十分生 动,一只锦鸡纵身上攀, 压弯了芙蓉枝,表现出 了锦鸡的重量感。
• (三)、荒寒之境 • 中国画多寒林图、 寒松图、寒江图, 多雪景、硬石、枯 树、寒鸦、野鹤 • 荒寒之境与文人的 独立孤傲、旷远放 逸的襟怀是相通的 ,与空、虚、寂、 静的禅的境界是相 通的。
• (四)、淡雅之境 • “淡而无味,含义隽 永”
• (五)、简约之境 • 笔简意浓,认识、掌握繁复的东西,再将之核心概括 出来,虽寥寥数笔,足以抵得过满纸笔墨
山深秋老无人摘 自迸明珠打雀儿
徐渭《五月莲花图》
37岁时的作品 五月莲花塞浦头, 长竿尺柄插中流。 纵令遮得西施面, 遮得歌声渡叶不
四时花卉图
老夫游戏墨淋漓, 花草都将杂四时。 莫怪画图差两笔, 近来天道殻差池。
1、八大
八大原名朱耷,号雪个、八大山人 等(八大即四方四隅我为大,佛陀说 “上天下地,唯我为大”)。明皇室后 裔,江西南昌人。明亡后(时18-19岁) 奔逃避难,装聋作哑,出家为僧,借酒 装疯以避清兵捕杀。他的诗画流露出亡 国的悲愤情怀。落款“八大山人”也写 得像“哭之”或“笑之”,寄寓了他内 心之痛。 八大的山水画学董其昌,亡国之后与董大 异其趣。山水意境苍凉凄楚,笔墨沉郁含 蓄,使人有“墨点无多泪点多”之感。可 称泪眼中的旧江山。作品有《秋林亭子 图》 、《松谷山村图》等。
曹(官职)
秋风昨夜渡潇湘, 触石穿林惯作狂。 惟有竹枝浑不怕, 挺然相斗一千场。
兰竹荆棘图
君子、小人
不容荆棘不成兰, 外道天魔冷眼看。 看到鱼龙都混杂, 方知佛法浩漫漫。
不一样的生活,不一样的心境。 不一样的身份,不一样的绘画。
观察与发现
宋徽宗 赵佶
芙蓉锦鸡图 81.5cm X 53.6cm
设色 浓丽 晕染 细致
思考与探究
思考与探究
韩 诗 外 传
守 夜 不 失 者 , 信 也 。
见 食 相 呼 者 , 仁 也 ;
敌 在 前 , 敢 斗 者 , 勇 也 ;
横 流 乱 世 杈 椰 树 ,
山 河 仍 是 旧 山 河 。
墨 点 无 多 泪 点 多 ,
郑板桥曾题过这样的 诗句:“国破家亡鬓总皤, 一囊诗画作头陀,横涂竖
皤[pó]指白
的意思
抹千千幅,墨点无多
头陀就是苦行
僧的意思
泪水多”评论八大。
八大的写意花鸟画以奇 简冷逸的独特风格,强烈抒 发了遗民情绪,达到了水墨 大写意花鸟的空前水平。八 大拟人化的鱼鸟,空灵流动 的构图、简约含蓄而充满孤 独幽愤感情的笔墨,在内容 形式上已臻于高度统一。名 作有《安晚帖》、《河上花 图》等。
中国古代花鸟画鉴赏
• • • • 一、中国花鸟画萌芽 二、中国花鸟画成熟期 三、中国工笔花鸟画发展的高峰 四、中国写意花鸟画发展的高峰
中国画按题材分人物、花鸟、山水三个 画科。按画法分工笔画法和写意画法。
人物
山水
花鸟
中国画大致分成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三大画科。在其长期的历史演绎进程中,花鸟 画出现最早,然而趋于成熟却最晚。
淡定的眼睛
扬州八怪
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在石涛等富于创新精神的画 家影响下,在盐商富贾聚集,思想活跃,已成绘 画商品市场的扬州,出现了“扬州八怪”,发展 了重视生活感受、强烈抒发性灵的写意花鸟画,因 非统治者标榜的正宗,或目之为怪。八怪并不专 指某八个人,实际上是泛指代表扬州画坛新风的 一批画家。但以金农、黄慎、郑燮(xiè )、李鱓、李 方膺、汪士慎、高翔、罗聘等8人最著名。
一、中国花鸟画萌芽
• 鹳鸟衔鱼图 •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 •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旧石器到新石器 彩陶纹饰(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
• 曹植一行由京师洛阳去山东,走了一天,当太阳将要落 山时,主仆在洛水边林下小憩。朦胧中看见洛神的身影。
二、花鸟画成熟期 • 一般说花鸟画在唐代独立成科 现在所能见到的韩干的《照夜白》、韩滉的 《五牛图》 • 五代出现的黄筌、徐熙两种风格流派,已能通 过不同的选材和不同的手法,分别表达或富贵 或野逸的志趣。他们的作品分别代表两种不同 的风格,标志花鸟画的成熟。
宋代的画家注重致知穷理,深知真知来 自亲见。致知通过格物,穷尽万物之理。画 家观察之法应遂其性,求得物象自然野性。 写实的意义不在于“逼似”本身,而在由此 而得的形象所蕴含的意义 ,领悟生命得自然 之理 。
乾为天, 天行健 故为马
坤象地, 地任重而 顺故为牛
所以画牛马应有任重志远之意。 诗人多以此托兴,画者亦寓意于此。
表达了愤懑不平之情。
《墨葡萄图》
深秋熟石榴,向日笑开口。 深山少人收,颗颗明珠走
《杂花卷》
在十余米的 长卷中画有牡丹、 石榴、荷花、梧 桐、菊花、南瓜、 扁豆、紫薇、紫 藤、芭蕉、梅、 兰、竹等13种花 卉蔬果。徐渭以 疾飞狂扫的豪放 气势,纵横挥洒, 信笔涂抹;用笔 姿纵率意,如狂 风乍起,骤雨俱 至,尽显交响乐 一般波澜起伏的 气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