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同源情深意浓_元代山水_花鸟画及绘画理论特点简析

合集下载

论元代山水画的美学特征

论元代山水画的美学特征
元代山水画的笔墨运用和意境表现对当代山水画有着重要的 启示作用,使得当代山水画在笔墨和意境方面有了更深入的 探索和发展。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元代山水画所追求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也是当代山水画所追求 的目标之一,这种和谐的理念对于当代社会也有着积极的意 义。
04
元代山水画的艺术价值
历史价值
01
记录元代社会风貌
文化价值
1 2 3
传承中华文化
元代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为后人研究中 华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体现儒家思想
元代山水画在表现自然美的同时,也体现了儒 家思想中的道德观念、人文精神等,具有一定 的哲学意义。
展示文人情怀
元代山水画多为文人所作,画作中体现了文人 的审美情趣、人生追求等,是展示文人情怀的 重要载体。
论元代山水画的美学特征
2023-11-07
目录
• 元代山水画概述 • 元代山水画的美学特征 • 元代山水画的艺术成就 • 元代山水画的艺术价值 • 元代山水画的传承与创新
01
元代山水画概述
元代山水画的形成背景
元代的历史背景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具有独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这一时 期,汉族文化受到一定程度的压制,而少数民族文化得到了一定的融合和发展。 这种社会背景为元代山水画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独特的环境。
03
Hale Waihona Puke 02抒情写意简约清逸
元代山水画在构图和表现手法上注 重简约和清逸。这种简约不仅体现 在画面的构图上,也体现在色彩的 运用上。清逸则表现在画家的笔墨 运用上,以及所表现的自然景象的 精神气质上。
元代山水画注重抒情写意,强调 画家的内心世界与自然景象的融 合。这种抒情写意的风格,使得 元代山水画具有了独特的艺术魅 力和审美价值。

【精品】浅析“书画同源”

【精品】浅析“书画同源”

浅析“书画同源”摘要为古人所发现,却并没有人真正给它下定义。

直至中唐时期的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指出“书”、“画”同源这一事实,并为之后的山水画,文人画的兴起做了很好的铺垫。

作为传统艺术“书画同源”应当被华夏儿女熟识,并更好的继承传统,发扬创新。

从根本上认识“书画同源”,同的不仅是工具、材料技法,更有审美、意境以及深厚的中国底蕴。

我们应当厘清“书画同源”这一传统艺术,创作出更多意境美、别具一格的中国艺术。

关键词:书画;书画同源;相通;意境AbstractChina "Chinese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since time immemorial "painting," said. The artistic phenomenon unique to China, as discovered by the ancients, but no one really to define it. Until the mid —Tang dynasty Zhang yanyuan pointed out in the notes of the famous historical "books" and "painting" the fact that homologous, and for landscape painting, painting a very good Setup. As a traditional art "painting" should be the Chinese people are familiar with, and better inherit the tradition and spirit of innovation. Fundamentally understand "painting", not only with the tools, materials, techniques,more aesthetic, artistic and profound Chinese heritage. We should clarify the "painting" the traditional art, to create a more artistic beauty and unique art.Key words: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painting; the same; the mood 目录TOC \o "1—3" \h \z \u摘要IAbstract II前言1一、“书画同源”11.1“书画同源”的由来11.2“书”与“画”的内在联系1二、何为“书画同源”之“源”12.1.古人眼中的“书画同源”22.2.近代人对“书画同源”的理解2三、“书画同源”的表现形态33.1.书画工具的相同33.2.用笔技巧的相同43.3.思维方式的相同53.4.艺术境界的相通53.5.审美要求的相通63.6.提款印章的相似6四、“书画同源”的影响及意义7结语1参考文献1谢辞2毕业创作作品3前言一、“书画同源”1.1“书画同源”的由来提到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人们很快能联想到中国的书画艺术。

元代绘画风格特征

元代绘画风格特征

元代绘画风格特征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时期,其绘画艺术也有着独特的风格特征。

以下是元代绘画风格的主要特征:
1. 极富表现力和个性化。

元代画家们勇于创新,追求表现力和个性化,不拘泥于传统的规范和技法。

他们大胆地运用鲜艳的色彩、自由的笔法和丰富的表现手法,使作品充满了生命力和个性化的艺术魅力。

2. 以写意为主,兼注工笔。

元代绘画以写意为主,兼注工笔,画家们注重表现主观情感和个性化风格,追求笔墨的自由流畅和形式的灵动变化,同时也注重细节的刻画和写实性的追求。

3. 气韵生动,富有情趣。

元代绘画气韵生动,富有情趣,具有浓郁的文人气息和诗意的意蕴。

画家们注重意境和情感的表现,追求画面的意蕴和情趣,使作品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4. 多样化的题材和表现手法。

元代绘画的题材和表现手法十分多样化,包括山水、花鸟、人物、宗教、历史等各个方面。

画家们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如借景寄情、写意境、用色彩表情感等,使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总之,元代绘画风格特征独具一格,具有创新性和个性化的特点,丰富多彩的题材和表现手法,使其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和宝贵的艺术遗产。

元代花鸟画艺术风格及对当代创作的启示

元代花鸟画艺术风格及对当代创作的启示

元代花鸟画艺术风格及对当代创作的启示□许哲摘要:纵观中国绘画发展史,元代花鸟画有着重要的影响。

水墨画虽然不是起源于元代,但在元代发展到了高潮。

元代水墨画以水墨为主要格调,用简淡、清远的笔墨语言营造出素雅、秀逸的意境,这与当时文人画家的审美趣味和主观思想、情感相契合。

元代花鸟画家利用水墨绘制花鸟画,深刻影响了当代绘画,我国当代绘画大家范治斌、王忠义等人的作品也显示出元代水墨花鸟画对当代绘画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元代水墨花鸟画当代一、元代水墨花鸟画的艺术风格我国花鸟画辉煌时期是五代、两宋时期,此时的花鸟画得到统治阶级的青睐,大多偏向于宫廷风格。

元代,文人画家以绘画表达心中郁郁不得志之情,花鸟画的表现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元代是我国花鸟画发展历史上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1]0这个时期的花鸟画以水墨为主流,在意境上与宋画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

画家舍弃了色彩,改用水墨作画,并逐步成为时代主流。

元代水墨画虽然没有五代、两宋时期的花鸟画那样发展时间长久,却因绘画艺术表现形式的鲜明性,在我国花鸟画发展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1以墨代色色彩的运用在我国绘画历史上出现较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原始社会,先民就开始探索、革新色彩的使用方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色彩的运用方式越来越丰富,一些画家甚至开始追求浓厚艳丽的色彩效果,再加上商业性影响,色彩的运用开始向世俗化的方向发展。

高尚的文人品格是一种“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的表达,是一种新的艺术特色。

元代水墨花鸟画最大的艺术特色便是“以墨代色”中国画中的“墨”并不仅仅被看成黑色,“墨”是一种技巧和方法,产生出不同墨色的表达效果。

无论是花鸟画、山水画还是人物画,墨色的运用都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水墨画在用墨方面具有一定的艺术特色,运用的方法包括浓墨法、焦墨法、泼墨法等,每一种墨的运用都能得到不一样的表现。

墨色在中国画的表现中是非常重要的,墨是中国花鸟画的灵魂,画家用清淡的水墨替代花鸟画中原有的绚丽之风,更体现出文人画的清隽雅致、淡雅素净,形成元代水墨画最为显著的特色。

浅谈元代山水画的风格特点及发展

浅谈元代山水画的风格特点及发展

浅谈元代山水画的风格特点及发展元代山水画发展趋势是在重视对古代传承的基础上创新立意。

元代绘画中以山水画成就最高,尤其是水墨山水画方面有了空前的大发展,后人评价元代的山水画曰:“潇洒简远,妙在笔墨之外”,元代山水画在注重皴、擦、点、染等技法,讲求法度的宋代绘画基础之上又有了重大发展。

画史所谓的“尚气重韵”,是说“淡泊清逸”的元代文人画新格局。

元代山水画风格特点发展及影响1 元代名人画的风格特点元四家———指元代的四位画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他们的创作集中体现了元代山水画的最高成就。

四家既有各自的鲜明个性特点,又都具有元代山水画的时代风貌。

他们强调诗书画印的有机结合,状物寄情,属于典型的文人画,对明、清绘画影响巨大。

元代绘画以山水画为最盛,其创作思想、艺术追求、风格面貌均反映了画坛的主要倾向,影响后世也最深远。

元初山水画家以钱选、赵孟頫、高克恭为代表,他们均对传统山水画进行了认真探索,并托复古以寻求新路。

钱选善画青绿山水,师法唐代李思训、李昭道父子和南宋赵伯驹,并融进文人画的笔意和气韵,具有一种生拙之趣。

高克恭变化出入于米芾、董源、李成之间,形成了浑穆秀润的独特风格。

元代中后期,崛起黄公望、王蒙、吴镇、倪瓒这四大家。

元四家以他们各自的创新风格和简练超脱的艺术手法,把中国山水画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代表了这一时期山水画发展的主流。

写景稠密,布局多重山复水,多表现林峦郁茂苍茫的气氛。

任仁发人物鞍马师法唐人,笔法工细流畅,笔调明快清丽,保留了较多的唐人传统,但亦有自己风貌,在元初与赵孟頫齐名。

张渥以画白描人物见长,师法李公麟,用笔流畅飘逸,形象真实,栩栩如生,被誉为“妙绝当世”。

王绎善画肖像,笔法细劲,造型准确,神态生动,在元代肖像画家中成就最为突出。

颜辉在宗教人物画方面,负有盛誉,他用笔粗润豪放,略近南宋梁楷泼墨法,于水墨晕染中现出凹凸效果。

代山水风格总的发展趋势是在重视对古代传承的继承上,创新立意。

解析▏元代山水画艺术特点及对后世影响

解析▏元代山水画艺术特点及对后世影响

解析▏元代山水画艺术特点及对后世影响在我国画坛上,元代绘画以山水画为最盛,其创作思想、艺术追求、风格面貌均反映了画坛的主要倾向,对明清乃至现代的山水画创作都产生了巨大影响,甚至在二十世纪中后期还形成了以黄宾虹、傅抱石、李可染等为代表的历史高峰。

那么,元代山水画为何形成一个高峰,它有哪些艺术特点?赵孟頫《枯枝竹石图》逃避现实,画家大多移情寄兴山水大家知道,元代人物画远不如山水兴盛。

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朝代更跌,尖锐、复杂的民族、阶级、社会矛盾,大多数画家消极避世,漠视人生。

尤其是文人士大夫画家,主要借山川、枯木、竹石,寄情抒志,疏于表现人事。

因此,元初以来,直接反映现实生活的人物画极少。

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的急剧变化随之带来审美趣味的显著变化。

在创作理论上进一步发展了苏轼、米芾、文同等文人画家的绘画传统,把形似放在次要地位,遗貌求神,以简逸为上,重视绘画创作中主观意兴的抒发,即把自然景物当作抒发画家主观思想情趣的一种手段,因此,作为移情寄兴手段的山水画,在元代画家手中被运用得淋漓尽致,充分表现了画家的人格与个性,在笔墨技巧的探索上也开启了一个新的阶段,是中国山水画发展历程中的高峰。

元四家,在创新中发展终为山水画主流元初山水画家以钱选、赵孟頫、高克恭为代表,他们均对传统山水画进行了认真探索,并托复古以寻求新路。

钱选诸法俱善,作品多描绘古代高人隐士或故乡山水,用笔质朴稚拙而意境脱俗,善画青绿山水,师法唐代李思训、李昭道父子和南宋赵伯驹,并融进文人画的笔意和气韵,具有一种生拙之趣,"无求于世,不以赞毁挠怀"的人生态度也使得他的画清逸眷秀,不随时趣,特立独行。

高克恭变化出入于米芾、董源、李成之间,形成了浑穆秀润的独特风格,而其造诣精绝,笔法雄厚,富有生意,善作山水,墨竹.在元初与赵孟頫、钱选并驱。

而尤以善画鞍马,人物,山水,花鸟,竹石,工笔青绿,写意兼施的赵孟頫最是全面,实乃不可多得的艺术大师与多面手,他在绘画上尚古,倡导向唐宋学习,常以"不愧唐人""粗有古意"自许,对后世许多的画家影响很深.元代中后期,崛起黄公望、王蒙、吴镇、倪瓒这四大家。

元代绘画特点及其艺术魅力

元代绘画特点及其艺术魅力

元代绘画特点及其艺术魅力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其建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

元代绘画独具特色,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元代绘画的特点,并展示其独特的魅力。

一、写意山水画的特点元代山水画大量出现,其艺术特点主要是“写意”,即对写实主义的颠覆和突破。

元代绘画家们在山水画中凡物不求形似,力求表现意境。

他们不追求严肃的形态结构,而是注重抒发情感,表现自己的灵气和自由。

在画作中,“笔墨重于形色”是元代山水画的显著特点。

元代画家们还运用了大量的工笔技法,这种技法不但使画面更加细腻、精细,也更有观赏价值。

在用笔方面,元代画家们强调用笔灵活、多变,哪怕是绘制一棵树、一根石头,也能使笔笔有神。

二、人物画的特点元代人物画也有着独特的特点。

“虚实结合”是其主要表现形式,即在人物形象中同时注重用笔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和动作特征,同样重视人物的环境背景,将人物融入至其所处的环境之中。

元代人物画注重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深入描绘人物生活情趣、心灵体验和感情变化。

元代人物画家们还注重表现人物的生动性和真实感。

因为人物形象与日常生活紧密关联,因此元代画家们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将人物形象塑造得更加真实可感。

三、创新意识和开放包容的精神元代画家们推崇创新,注重突破常规,提倡大胆尝试。

他们积极借鉴西域和外国艺术,使中外艺术得到了深入的交流和融合。

元代画家刘大伟在绘画中深受西亚文化的影响,其作品尝试将东方的笔墨语言和西方的线条风格相结合,形成“中国神韵,印度气息”的新局面。

元代画家们还保持开放和包容的精神,开拓自己的艺术眼界。

他们涉足各种艺术领域,并运用这些经验带来思想上的启发。

元代画家黄公望即在诗歌和书法方面具有深厚的造诣,这对他绘画的艺术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帮助。

四、文化背景的影响元代绘画的特点除了与艺术本身的创新精神和开放包容思路有关,也与当时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元代受到蒙古族的影响,文化交融使得元代艺术具有了独特的多元性和丰富性。

中国传统绘中的山水与花鸟

中国传统绘中的山水与花鸟

中国传统绘中的山水与花鸟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山水与花鸟中国传统绘画是中国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其中的山水画与花鸟画是两个重要领域。

这两种画作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并凭借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和丰富的艺术内涵,成为了中国艺术的代表。

本文将分别介绍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山水与花鸟,探讨其特点与魅力。

一、山水画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最重要的一支,它以自然景观为主题,以山水为表现对象,通过艺术手法将自然界与人类情感融为一体。

山水画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山水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1. 山水画的特点山水画通常以深厚的哲学思想为基础,追求“写意”与“墨韵”的结合。

它注重表现“意境”,而非拘泥于细节的描绘。

画家用笔勾勒出千姿百态的山川、江河,通过线条运用自由发挥,形成独特的笔墨造型。

山水画追求的是在静谧与动感之间的平衡,营造出一种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

2. 山水画的历史传承山水画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源远流长。

早在唐代,就有许多著名的山水画家如王维、李白等,他们以唐朝的山水风光为题材,留下了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作品。

宋代是山水画的黄金时期,文人画兴起,徽州画派、四川画派等形成。

明清时期,山水画进一步发展,吴门画派、八大山人等流派相继兴起。

这些画家们以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为中国的山水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花鸟画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另一个重要的分支,它以花卉、鸟类等自然界的生物为表现对象,通过精湛的技巧将其栩栩如生地展现在纸上。

花鸟画是中国文人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绘画技法与传统文化内涵而闻名。

1. 花鸟画的特点花鸟画通常以描绘自然界的花卉、鸟类为主题,注重形态的真实再现和意境的表达。

画家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花叶的纹理,鸟儿的姿态,通过绘画技艺展示出生命的美丽与和谐。

花鸟画在表现自然界的同时,也透露出了画家对自然与生命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2. 花鸟画的历史演进花鸟画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起源于唐代,兴盛于宋代,成熟于明清时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渊,字若水,号澹轩,钱塘(今杭州) 人。人物、山水、花鸟都擅长,尤其花鸟,师 黄荃、赵孟 。吸收黄荃之长,以写生法参照 赵孟 等文人水墨画法,创造了自己独到的绘 画风格,设色运用墨彩的变化,干湿浓淡,工 中带写,气韵生动,开一代画风。代表作为 《牡丹图》《山桃锦鸡图》《桃竹春禽图》 等。
王冕,字元章,号梅花居主等。会稽(今 浙江绍兴)人。少年家境贫寒,年轻时历览名 山大川,工诗善画,尤以画梅名世。画梅继承 传统,承宋和尚仲仁及杨天咎一路,自创“以 胭脂作没骨体”,直接用朱红点画红梅,“千
汤 《画鉴》以时代先后顺序评述了历 代画家的绘画风格,及其画家的经历,擅长、 师承以及优劣之评判。还大量论述了前人的创 作经验及鉴赏方法的得失。这部著作对后世的 绘画鉴赏有着重大的作用。汤 在《画鉴》中 提出:“绘画之法,先观气韵,次观笔意、骨 法、位置、敷染,然后形似,此六法也”。这 充分反映了他的审美精神,对后世有着重要的 启迪作用。
花万蕊”。所作梅花疏密相间,错落有致,梅 干钢筋铁骨,顿挫遒劲,花瓣或点染或双钩, 多种变化,生动有形,直抒胸臆,表现了文人 的傲骨情怀,代表作有《墨梅图》《南枝早春 图》,借花抒情:“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 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 坤”。
柯久思,字敬仲,号丹丘生,别号五云 阁吏。台州仙居(今属浙江)人。书画家、鉴 赏家。自幼善作书画诗文。出入雅堂,与名士 交往,呤诗作画,风雅唱和。他的绘画以画竹 著名,亦作墨色花鸟。竹师文同,但能自创新 格。王冕称其“力能与文相相衔”,以书法入 画竹。自称:“写干用篆法,枝同草书法,写 叶用八分或用鲁公撇笔法,木石用金钗股,屋 漏痕之遗意”。书画结合,生动有趣,别具一 格。还善用浓淡墨色分竹叶的阴阳向背,层次 分明,笔力劲健厚重、圆润。代表作《双竹 图》《清◰阁墨竹图》。
院校专线
书画同源 情深意浓
—— 元 代 山 水 、 花 鸟 画 及 绘 画 理 论 特 点 简 析 文/张 煜
内容提要:通过对元代山水、花鸟画及 绘画理论代表人物的论述,反映元代绘画的特 点:独特的绘画情境,对传统继承下的创新, 即诗、书、画三者的融合,绘画内容更加丰富 及审美更趋多向性、民族性。
关键词:元代山水画;花鸟画;理论特点
顾安,字定之,号迂讷老人。淮东(今 江苏扬州)人。精书法,他一生以画墨竹为己 业,于当世和后世都有较大影响,承文同之 传,与李᯿、柯久思齐名。作品题材多以风竹 及新篁为对象。用笔遒劲、爽健,严谨不失法 度,墨色生动干练。所写风竹生动摇伏及新篁 的劲健挺秀都描绘的生动有趣。《草堂雅集》 中题他的《竹》道:“关下几人能写竹,风流 只数顾参军;都将数尺云烟尽,写作当年篆籀 文”。
钱选,湖州人(今浙江吴兴)人,山水画 以青绿设色为主,功力深厚,绘画中融入书法 用笔,题材多为高士幽居之境,典雅俊秀,树 木空勾设色,下笔取涩势,含而不露,呈现拙 中见巧之趣,设色大胆富丽,浓淡相间,意蕴 拙扑,文气弥漫。代表作:《山居园》《秋江 待渡图》等。水墨山水风格别致,取法董源, 几经变异用独特皴法表现山石的阴阳变化,面 貌独特,开启了元代山水画新的道路,代表作 有《浮玉山居图》。
王蒙,字叔明,号黄鹤山樵。吴兴(今 浙江吴兴人)。诗文书法俱佳,少年时受外 祖父赵孟 影响,后又与倪瓒、黄公望交往唱 和,特别是得到大痴指授,自己对董、巨山水 精研尤深,但能出师自创家法,师意象、师造 化,有其独到的艺术理念,特别在创作手法 上,始创牛毛皴,并兼用小斧劈皴,解索皴与 荷叶皴,巧妙融合并参以书法用笔,达到纯熟 的地步,倪瓒曾题诗称赞曰:“叔明笔力能扛 鼎,五百年来无此君”,自己也引以自豪: “老来渐觉笔头迂,写画如同写隶书”。山水 “满而不臃,密而不塞”,繁复厚重中透出滋 润俏秀,层次丰富通达。多以表现江南山林间 的蓊郁气象,意境华滋雄厚,表现了隐居的文 人生活气息。王蒙突出的一点是山水画的多种 风格风貌,多姿多彩,如水墨画中被董其昌
二、简约淡雅,飘逸森爽(花鸟画)
元代花鸟画的发展,表现为水墨、设色两 种,意境追求简洁淡雅,特别在墨竹、墨梅上 尤为突出。
花鸟画的代表人物有赵孟 、钱选、李 ᯿、王渊、王冕、柯久思等。
赵孟 在花鸟画方面融合了徐熙、黄筌两 人的长处,兼工带写,兰、竹、梅都是以清新 淡雅笔意取胜,他承苏轼、文同之传统,创飞 白写竹石,进一步丰富了文人画的表现技法, 开一代花鸟画写意之风,代表作有《兰竹石 图》《竹石图》等。
吴镇,字仲圭,号梅花道人。嘉兴人。善 书法(草书),诗书画紧密结合,相得益彰。 他年轻时潜心理学,终生隐居不仕,精研名家 经典。以诗文书画自娱,放浪山水之间。他的 山水画师法董源、巨然,并有新的创意,他把 自己的隐逸思想大多在绘画中表现出来,来
寄托自己的遁世超脱的思想。水墨表现手法丰 富,披麻长皴,点染并用,大都表现山川、渚 州等景色,构图变化大,意境沉雄郁茂。在元 代山水绘画史上独树一派。明代沈周、文徵明 都以之为师。代表作有《双桧平远图》《渔父 图》《嘉禾八景图》等。其中《双桧平远图》 是吴镇迄今可见的最早的一幅水墨作品。描绘 出两棵古松,挺拔伟立,临岸面溪,远处丛山 层层叠叠,平远构图,气势宏大,厚重严谨。 《嘉禾八景图》描绘的是自己家乡的八处风 景,每处景色都真实生动,并注明地点名称, 在当时的山水画中极为少见。
一、兼容并蓄,疏淡隽逸(山水画)
元代山水画的水平,可以说达到了历史以 来一个高峰时期,画家追求绘画创新,对前辈 传统的东西兼容并蓄,他们不是照本宣科而是 进行不求形式的改造,抒己之情怀,表现自己 的审美情趣。元代山水画的代表人物,在当代 及对以后产生影响的画家主要有赵孟 、高克 恭、钱选、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
元代绘画在唐宋绘画的基础上,有了较 大的变化,绘画中的笔墨情趣开始在所描绘的 物象之外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这也是元代绘 画所独特表现的价值所在。在唐宋以前的绘画 中,笔墨主要是表现物象的工具,是为表现物 象服务的,通过描绘的物象来表达画家情感与 物象相结合产生的意境。元代绘画贯彻于整个 时期的文人画,笔墨情趣和通过它去描绘对象 抒发作者的情怀,都成为欣赏审美的对象。更 加强调表现画家的感情、情绪、情调及对继承 传统下的创新,“形”与“神”并重,都使人 在欣赏与研究元代绘画时产生独特的审美感 受。
81
称为“天下第一”的《青卞隐居图》,各种笔 法和墨法交互运用,繁密深厚,层层叠叠,茂 郁幽深。又如《林泉清集图》《夏日山居图》 画面密树深涧,干湿浓淡笔墨随意挥洒,相 间成趣,气韵高古苍润,这些都是王蒙水墨画 典型的风貌。在王蒙设色的山水画中《葛稚山 移居图》《丹山瀛海图》是其代表作,前者结 构严谨繁复,填色双染双勾两种色交替使用, 皴法更加细密,干擦温皴,皴中不加苔点,并 且带有小斧劈皴,有其独特的风貌,后者用披 麻皴,点苔点较重,营造了较特殊的意境。 山、海、树、阁、桥交融相间,精丽苍秀,蓊 郁奇伟,极得繁茂之意,是王蒙山水画的别体 之作,这些独特的多种风貌体现了王蒙高度的 艺术才能,对后世山水画的创作有着深远的影 响。
钱选在花鸟画方面不论在成就上还是在创 作数量上都是比较突出的,他的花鸟画一生中 变化较大,前期工细结合,鲜丽但不妖艳,仍 能呈现清雅的气质。晚年作品生中求拙,简洁 淡雅,文人气浓。有时也偶作水墨花鸟画,更 加文气意蕴,他的绘画精巧工致,妙于天成, 代表作有《花鸟图》《白莲图》。
李᯿,字仲宾,号息斋道人。大都(今 北京)人。善画竹石、枯木等,尤其是双钩竹 更是拿手绝活,他注意实地写生,细致观察, “胸有成竹”,注重传统,又师法自然,所写 竹,巧构图,中锋用笔,稳健沉着,墨气淋 漓,疏可走马,密不透风,设色淡雅,明快爽 劲。而双钩竹浓淡相间,别具味道,代表作有 《修篁树石图》《双钩竹石图》《幽竹枯槎 图》等。
赵孟 为宋朝宗室,号松雪道人,字子 昂,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博学多才,诗、 词、文皆善,书画方面造诣卓绝,影响较大, 可谓在当时独树一帜。
山水工、意皆精,呈多种面貌,取法宋乃 至晋唐,山水画渊源董源、巨然和李成、郭熙 等。勾皴简练,参以高古之风,自创新格,特 别善于将自己高深书法笔意融入画意之中,用 淡墨枯笔,设色浅绛雅致,格调隽逸疏淡,自 开水墨山水画先河。与黄公望、倪瓒、王蒙、 曹知白等人在山水创作上是一脉相承的。主要 代表作:《幼ᢛ丘壑图》《秋郊饮马图》等。
高克恭,字彦敬,号房山。大都(今北 京)房山人,青年就博学多才,曾任职江南,
遍游山川。好画山水。山水画初学米芾父子, 后学董源、巨然、李成等,但不囿于传统,墨 气淋漓,烂漫天成,融名家之长,自成己格。 在当时被誉为“当代第一”。《王忠文公集》 中题高克恭画有诗赞曰:“风流一代房山者, 胸中丘壑蕴天巧;有时意匠稍经营,不叠云山 笔端扫 ”当时画也曾得到赵孟 等人的高 度评价。代表作有《云横秀岭图》《春山歇雨 图》《墨竹坡石图》等。
吴镇,巨制《竹谱》册,为重要的晚年杰 作。册中大量书写了写竹的心得体会,系统地 阐明了画竹的经验方法及创作理论,提供了诗 文书画紧密结合、自成一格的典型范例。
倪瓒,在理论上主张绘画重在表现的是 直抒画家“胸中逸气”,重视画家感情思绪的 渲泄,反对刻意去求工细,求形似,特别推 崇古淡天真,曾说:“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 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在创作过 程中,倪瓒强调“逸格”,极力追求作品中透 出的“逸气”,“余之竹聊以写胸中之逸气 耳”。他的理论及创作思想,特别对明清两代 文人画影响较大。
倪瓒,字元镇,号云林。是“元四家”之 一。倪瓒出身无锡富豪之家,家中千卷藏书, 经史佛典,饱览不倦。所藏名人字画,也都潜 心临摹。诗文清新。书法天然古淡,有魏晋风 致。尤其擅长画山水、枯木、竹石多以水墨为 之,着色纯属偶然。崇尚董巨、荆关及李成, 画法极疏简,以天真古淡为己趣,题材多太湖 两岸景色,坡岸水景,秋林萧疏。以简ය繁, 笔墨手法多用枯笔,淡雅中透出灵秀之气,风 格苍劲萧散、疏逸,特别是与同为“元四家” 的王蒙的繁密厚润的山水画风格形成鲜明的对 照。代表作有《渔庄秋霁图》《树石幽篁图》 《秋亭嘉树图》《水竹居图》《安处斋图》 《容膝斋图》《幽润寒松图》等。在这些画中 都寄托了他超脱尘世的闲逸情感,满纸弥漫着 文人的脱俗傲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