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社会与元代山水画

合集下载

元代山水画真正能够实现文人体系的倡导者和实践

元代山水画真正能够实现文人体系的倡导者和实践

元代山水画:文人体系的倡导者和实践引言元代山水画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技法,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在元代,山水画逐渐从宫廷绘画走向民间,成为文人士大夫的表达情感和追求自由的重要方式。

元代山水画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文人体系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本文将从元代山水画的背景、特点和影响等方面进行全面详细的分析,探讨元代山水画在文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背景元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独特的时期,它的成立标志着蒙古族统治者的入主。

元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风貌与前代有很大的不同,这也直接影响了元代山水画的发展。

在元代,蒙古贵族对汉文化的接纳和推崇,以及与汉族文人的交流,为山水画的繁荣提供了条件。

特点1. 受文人士大夫的追捧元代山水画受到文人士大夫的追捧,成为他们表达情感和追求自由的重要方式。

在元代,文人士大夫对山水画有着特殊的情感和追求,他们将山水画与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相结合,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 独特的艺术风格元代山水画在艺术风格上有着独特之处。

与前代的山水画相比,元代山水画更加注重表现个人情感和思想,注重笔墨的自由流动和意境的营造。

元代山水画家注重用墨水、水墨和淡墨等不同的墨色来表现山水的变化和气氛的营造,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3. 精神追求的体现元代山水画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对精神追求的体现。

元代文人士大夫倡导追求自由、超越世俗的精神境界,他们通过山水画来表达对自然和人文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对自由和理想境界的追求。

影响元代山水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在艺术上有所创新,也对文人体系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 对后世山水画的影响元代山水画在艺术上的创新对后世山水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元代山水画家追求自由和个性的表达方式,对后世山水画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元代山水画的独特风格和技法成为后世山水画家学习和借鉴的对象,对后世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对文人体系的推动作用元代山水画在文人体系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一、起源与初期发展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重要形式,起源于古代中国的绘画艺术。

在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商代和西周时期的青铜器上的纹饰图案。

然而,真正意义上的山水画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420年-589年)。

南北朝时期,中国处于动荡的政治局势中,社会不稳定,人们渴望通过艺术来寻求安慰和心灵的寄托。

山水画正是在这个时期得到了迅速发展。

南北朝时期的山水画主要以描绘山川河流、悬崖峭壁为主,注重表达自然景观的壮丽和恢弘。

二、中期发展与繁荣隋唐时期(581年-907年)是中国山水画的中期发展时期,也是山水画达到了一个繁荣的阶段。

在这个时期,山水画的技法和表现手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隋唐时期的山水画家注重对自然景观的写实和细腻描绘,同时也注重对情感和意境的表达。

他们通过运用墨色的深浅、线条的变化以及构图的布局来表现山水的变幻和气势。

代表性的山水画家有王维、李思训、顾恺之等。

三、宋代的山水画宋代(960年-1279年)是中国山水画的黄金时期,也是山水画达到了巅峰状态。

在宋代,山水画的技法和表现手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创新和发展。

宋代山水画家注重对自然景观的写实和细腻描绘,同时也注重对情感和意境的表达。

他们通过构图、墨色运用、笔墨的力度和变化等手法来表现山水的气势和韵味。

代表性的山水画家有范宽、李唐、郭熙等。

四、元代以后的山水画元代以后,山水画逐渐走向多元化发展,出现了不同的流派和风格。

明代(1368年-1644年)山水画家注重对山水景色的写实和细腻描绘,同时也注重对情感和意境的表达。

清代(1644年-1912年)山水画家则更加注重对自然景观的写实和细腻描绘,同时也注重对情感和意境的表达。

近现代以来,随着西方绘画艺术的引入和中国社会的变革,山水画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一些画家开始尝试将西方绘画的技法和观念融入到山水画中,创造出了新的艺术形式和风格。

总结: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形式,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历程。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重要形式,以描绘山水景色为主题。

它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悠久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不同的时期和风格的变迁。

以下是山水画的发展历程的详细描述:1. 古代山水画的起源山水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商周时期,当时的山水画主要以壁画形式出现在墓室中。

这些壁画描绘了山川河流、树木花草等自然景观,表现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的崇敬和景观的追求。

2. 唐代山水画的繁荣唐代是中国山水画的繁荣时期,著名的画家王维和李思训等人在山水画领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他们注重表现山水的气势和意境,通过运用墨色的浓淡变化和笔墨的写意表现,创造了独特的山水画风格。

3. 宋代山水画的精进宋代是中国山水画的精进时期,著名画家范宽、郭熙等人在山水画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他们注重表现山水的细腻和细节,通过运用线条的变化和色彩的渲染,创造了更加细致入微的山水画作品。

4. 元代山水画的变革元代是中国山水画的变革时期,著名画家赵孟頫、黄公望等人在山水画领域进行了创新和突破。

他们注重表现山水的意境和抒发个人情感,通过运用笔墨的独特技法和构图的变化,创造了更加富有个性和表现力的山水画作品。

5. 明清山水画的发展明清时期,山水画继续发展,并形成了各自的特色。

明代的著名画家文徵明、仇英等人注重表现山水的写实和细腻,清代的著名画家石涛、郑板桥等人注重表现山水的气势和意境。

他们通过运用不同的技法和风格,创造了丰富多样的山水画作品。

6. 现代山水画的发展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变革和艺术观念的转变,山水画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现代山水画家注重表现个人情感和审美观念,通过运用不同的媒介和风格,创造了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山水画作品。

总结: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形式,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历程。

从古代的起源到现代的多样化,山水画在不同的时期和风格中不断演变和创新。

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山水画的种类及作品

山水画的种类及作品

山水画的种类及作品一、传统山水画1. 宋代山水画•梁楷《早春图》•赵佶《游春图》2. 元代山水画•黄公望《水墨山水图》•王蒙《雪涧幽径图》3. 明代山水画•理想山水画:董其昌《富春山居图》•文人山水画:仇英《虎丘山居图》•山水人物画:杨洪辰《泰山登顶图》4. 清代山水画•显山遁世画:石涛《万山红遍》•文人俚派画:郎世宁《春山雷雨图》•传统连屏画:恽寿平《四季山水图》二、现代山水画1. 中山水画•赵无极《夜游春寰》•齐白石《晓渔村图》2. 透视山水画•吴冠中《黄山往事》•黄永玉《万山红遍》3. 抽象山水画•吴山尘《独山寒刀行》•李洪刚《山水之美》4. 写意山水画•中国写意山水画协会《写意山水集锦》•钟巧钧《水杉岩溪山水画作品集》5. 水墨山水画•何占豪《黄山云雾山水画作品集》•黄汉卿《隋唐楼阁山水画作品集》三、山水画的创作技巧1. 构图•远近法•高低法•遮蔽法2. 线条•心法线•骨法线•法筋线3. 墨色运用•上柔下刚•以墨定色•分静和动4. 色彩运用•冷暖对比•色调层次•颜色互补四、山水画的历史影响1.传统山水画对后世的影响:•影响中国绘画史的发展•影响国内外艺术家的创作•影响中国文化的传播和交流2.现代山水画的创新和突破:•展现了传统文化的时代性•注入了现代审美观念•推动了绘画艺术的多元化发展五、结语综上所述,山水画作为中国绘画中的重要流派,历史悠久并且多样化。

从传统山水画到现代山水画,不仅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方式上有了巨大的变化,更展现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艺术家们的创新精神。

通过对山水画的不同种类及作品的介绍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并体会到其对中国绘画史和现代艺术发展的重要影响。

浅谈元代山水画的风格特点及发展

浅谈元代山水画的风格特点及发展

浅谈元代山水画的风格特点及发展元代山水画发展趋势是在重视对古代传承的基础上创新立意。

元代绘画中以山水画成就最高,尤其是水墨山水画方面有了空前的大发展,后人评价元代的山水画曰:“潇洒简远,妙在笔墨之外”,元代山水画在注重皴、擦、点、染等技法,讲求法度的宋代绘画基础之上又有了重大发展。

画史所谓的“尚气重韵”,是说“淡泊清逸”的元代文人画新格局。

元代山水画风格特点发展及影响1 元代名人画的风格特点元四家———指元代的四位画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他们的创作集中体现了元代山水画的最高成就。

四家既有各自的鲜明个性特点,又都具有元代山水画的时代风貌。

他们强调诗书画印的有机结合,状物寄情,属于典型的文人画,对明、清绘画影响巨大。

元代绘画以山水画为最盛,其创作思想、艺术追求、风格面貌均反映了画坛的主要倾向,影响后世也最深远。

元初山水画家以钱选、赵孟頫、高克恭为代表,他们均对传统山水画进行了认真探索,并托复古以寻求新路。

钱选善画青绿山水,师法唐代李思训、李昭道父子和南宋赵伯驹,并融进文人画的笔意和气韵,具有一种生拙之趣。

高克恭变化出入于米芾、董源、李成之间,形成了浑穆秀润的独特风格。

元代中后期,崛起黄公望、王蒙、吴镇、倪瓒这四大家。

元四家以他们各自的创新风格和简练超脱的艺术手法,把中国山水画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代表了这一时期山水画发展的主流。

写景稠密,布局多重山复水,多表现林峦郁茂苍茫的气氛。

任仁发人物鞍马师法唐人,笔法工细流畅,笔调明快清丽,保留了较多的唐人传统,但亦有自己风貌,在元初与赵孟頫齐名。

张渥以画白描人物见长,师法李公麟,用笔流畅飘逸,形象真实,栩栩如生,被誉为“妙绝当世”。

王绎善画肖像,笔法细劲,造型准确,神态生动,在元代肖像画家中成就最为突出。

颜辉在宗教人物画方面,负有盛誉,他用笔粗润豪放,略近南宋梁楷泼墨法,于水墨晕染中现出凹凸效果。

代山水风格总的发展趋势是在重视对古代传承的继承上,创新立意。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1. 起源和初期发展(公元前3世纪-公元3世纪)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流派之一,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绘画艺术。

最早的山水画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的战国时期,当时的画家们开始将自然景观融入到绘画中,描绘山川河流和自然景观的美景。

这些早期的山水画作品多以简洁的线条和平面构图为主,形式较为简单。

2. 宋代山水画的繁荣(10世纪-13世纪)在宋代,山水画达到了一个高峰时期。

宋代山水画家以北宋的李成、李唐、范宽等为代表,注重描绘山水的形态和气势,注重表现自然景观的变化和气氛。

他们运用了更加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使得山水画作品更加生动和具有艺术感染力。

同时,宋代山水画也开始注重表现人物和人文景观,增加了人物和建筑的描绘,使得画面更加丰富多样。

3. 元代山水画的创新与发展(13世纪-14世纪)元代山水画家以赵孟頫、黄公望等为代表,他们在宋代山水画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发展。

元代山水画注重表现自然景观的壮丽和宏伟,追求笔墨的奔放和豪放,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同时,元代山水画家还注重表现人物的情感和精神境界,使得画作更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

4. 明代山水画的继承与变革(14世纪-17世纪)明代山水画家以沈周、文徵明、唐寅等为代表,他们在元代山水画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同时也进行了一些变革。

明代山水画注重表现山水的神韵和意境,强调笔墨的变化和水墨的运用。

明代山水画家还注重表现人物的生活和情感,使得画作更加贴近生活和具有情感共鸣。

5. 清代山水画的兴盛与衰落(17世纪-20世纪)清代山水画家以石涛、郑燮、巨然等为代表,他们在明代山水画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清代山水画注重表现山水的气势和壮丽,追求笔墨的丰富和变化。

然而,随着清朝的衰落和西方绘画的影响,山水画逐渐走向衰落,艺术创作的活力和创新性逐渐减弱。

6. 当代山水画的发展与变革(20世纪至今)随着现代绘画的发展和艺术观念的变化,山水画也在不断变革和发展。

元代山水画

元代山水画
元代山水画
元代绘画以山水画为最盛,水墨山水,在元代画坛上占据了重 要地位。后人评价元代的山水画曰:“潇洒简远,妙在笔墨之 外”。 元代山水画多用纸,利于干笔皴擦,“不为法缚,意超象外”, 墨法则干、湿并用,变化莫测,一片莽莽苍苍。 元画是抒情的。元代社会的特殊性,产生了一代抒情写意画。 元代社会这种特殊的艺术形态是与当时元代的社会形态分不开 的。由于民族间的复杂关系,致使这个时期的中国政治、经济、 文化等方面产生一种特殊的形态。 不过元代文化政策十分宽 驰。元统治者文化水平不高,造成了对人民思想控制的松驰,所 以,元代文化政策保证了元代士人的创作自由,他们可以无拘无 束地抒发自己的性情,把在政治上、文化上那种苦闷的、压抑 的、屈辱的心情等寄托到绘画中,表达到山水中。
黄公望
黄公望(1269-1354),元代 画家。本姓陆,名坚,汉族, 江浙行省常熟县人。 所作水墨画笔力老到,简淡深 厚。又于水墨之上略施淡赭, 世称“浅绛山水”。晚年以草 籀笔意入画,气韵雄秀苍茫, 与吴镇、倪瓒、王蒙合称“元 四家”。擅书能诗,撰有《写 山水诀》,为山水画创作经验 之谈。存世作品有《富春山
丹 崖 玉 树 图
天 池 石 壁 图
富 春 山 居 图
九 峰 雪 霁 图
黄公望画风雄秀、简逸、明快,对明清山水画影响甚 大,为“元四家”(外三家为吴镇、王蒙、倪瓒)之 首。 他一度曾以卖卜为生。后参加了主张儒、释、道三教 合一的全真教,更加看破红尘。由于长期浪迹山川, 开始对江河山川发生了兴趣。为了领略山川的情韵, 他居常熟虞山时,经常观察虞山的朝暮变幻的奇丽景 色,得之于心,运之于笔。他的一些山水画素材,就 来自于这些山林胜处。 他在创作风格上主张学习前人,并提出见到好山好水 就随时写生,不被动绘画创作。 《富春山居图》是黄公望晚年的杰作,也是中国古代 山水画的巅峰。

元代山水画的特殊性

元代山水画的特殊性
性:
参考 文献 :
[】《中国美术史 》[ / 1 c]中央美术学院美 术史系中国美术 元代 的士人 是清闲的 ,几乎无事可做 ,他们或 混迹 于勾 史教研 室一北 京:高等教育 出版 社,19 .9 9 00 栏瓦舍之 中,从事 杂剧 创作 ,或游荡于山村乡野之 间,恣情 [】 2 《童书业美术论集 》[ / 童业~ 上海:上海古籍 出 M] 书 于山水画的写意 。所 以元 代大文人鲜有不会作画者 ,而且在 版 社 , 18 . 9 98 画上题 诗题文在元代空前 高涨 ,有的 自画 自题 、有的互题 、 [ ] 远 古的 回声 》【 / 3 《 M] 唐勇 力~ 石家庄 : 北美术 出版 河 有 的 自题 之后又请别人复题 ,有 的一题 再题 ,这都和元代 山
较早征服的一部分人 。南北 统一之前 ,他们 已做 了多年 的元 4 、元代 绘画 中心 的特 殊性 民。南人即南宋统治 下的南部汉 人 ,是元朝建立后的最直接 在 历史 上 ,一 般 时代 的绘 画 中心都 在京 都 ,即是说 , 的敌人。元统治者规定政府 主要 官长的职务只能 由蒙古人或 绘画的 中心 和政 治中心是一致的 。元代 的绘声作者是 隐逸 之 色 目 担任 ,汉人 中有可做 官者 ,只能任副职 ,而且除 了少 士 ,因而 ,其绘 画中心则不必在京都 ,所 以元 画的中心在东 人 数人外 ,一般 都要从吏做起 ,渐渐升至 官的地 位。在法律上 南江浙苏杭一带 。北 京也可以说是一个 中心 ,但知名 的画 家 规定 “ 古人与汉人争 ,汉人勿还报 ”。蒙古 人杀了汉人可 对它皆无兴趣 ,东南 富庶 ,也能养得起画家 ,所 以元代 山水 蒙 以不偿命 ,只给予处罚。而汉人杀 了蒙古人或 色 目 ,必须 画大家产生在江浙一带。 人
处死 。还 限制汉 族人民携带武器和 自由集会 。元统治者 在侵 5 、元代 绘 画的主流 和支流 入汉族之前 ,对中国的绘 画知之甚少 , 并取消了科举取 士, 元 代绘 画是 学董源 ,巨然南 方 画风来 画南方 山水 的画 代士 人失 去 了晋 身之 阶 。而 自宋 代士人 引领 画坛 主流地 家成 就最 高 。董 其 昌曾说 : “ 时 厕道最 盛 ,唯董 、巨独 元 位 ,所 以中国士人画在这种社会背 景下得 到空前发展。然而 行。”然此 皆宗郭熙 ,其有名者 ,出其 十不能 当倪 、黄一 , 元 统治者并非排斥所有 的士人 ,也有 一部分 人跟着元统治者 所以元代绘画师法董 、巨一派是主流 ,师法李 、郭一 派的画 走 ,另外 ~部分人坚持 民族气节拒绝和元统 者合作 ,隐居终 家后来也都渐渐转 向师法 董 、巨 ,或者在他们 师法李 、郭的 生 。还有 一部人 努力向上爬 ,直至绝望时 ,又转 而隐退 ,三 作品 中加人 了董 、 巨笔 意 ,支流最 终仍 归于主 流 ,这才是 种人都是苦 闷的 、屈辱的 ,后两种人尤其找不到 出路 。元 代 “ 尚使然”。 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元代虽然只有短短不到一百年的时间,但在绘画上却是继宋代之后的又一个高峰,且是个绘画风尚骤转期。

和宋代的“写实”相比,无代的绘画呈现出强烈的“写意”性。

对后世绘画影响甚大。

元代绘画之所以在宋的基础上出现这样的转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元代所实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逼迫着一部分民族意识强烈的知识分子选择了“亲近自然,隐迹山林”的生活,生活境遇的改变导致了思想观念的改变,并最终导致了绘画风尚的转型。

关键词:风尚骤转期写意民族歧视气韵
[中图分类号]:j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0)-12-0114-01
中国山水画是以自然山水作为描写对象的绘画形式,它孕育于秦汉,萌芽于魏晋,独立于隋代,成熟于唐代,于宋元达到高峰。

它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科,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期间流派纷呈,名家辈出。

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成就。

元代是继宋代之后我国山水画创作的又一个高峰,但和宋代的“写实”相比,元代的绘画呈现出强烈的“写意”性,因此,在绘画史上,元代是个风尚骤转期。

在元代,中国画的写意特征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特别是元四家的创作更是将这样的一种画风推到了极致。

直接影响了明清两朝的山水画创作。

甚至直到今天,他们所确立的技法特征和审美典范依然是当代画家追幕学习的对象。

元代绘画之所以呈现出强烈的“写意”特征,与元代社会特殊的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

元是我国北方蒙古族政权。

1234年灭与南宋对峙的金。

1271年采汉制建元。

1279年灭了抵抗了五十年的南宋,统一全国。

公元1368年,明军大将徐达攻入大都,元朝灭亡。

元代虽然只存在了短短不到一百年的时间,但它对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因为元是个少数民族政权,因此为了维护其统治,在民族政策上,元代实行的是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
元世祖时,把居住在当时中国境内的人分为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包括原来蒙古各部的人:第二等是色目人,包括西夏、回回、西域以至留居中国的一部分欧洲人;第三等是汉人,包括契丹、女真和原来金统治下的汉人;第四等是南人,指南宋统治下的汉人和西南各民族人民。

元统治者把色目人列为第二等,是因为要提高回回上层分子的地位,使他们成为蒙古贵族统治的助手。

把汉族分为汉人和南人,则是为了要分化汉族人民,削弱他们的反抗力。

在这样的一种民族高压政策下汉族知识分子蒙受着巨大的屈辱,元代画家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大一部分民族意识强烈的画家选择了“亲近自然,隐迹山林”的生活。

以元四家为例:
黄公望,当过小的书吏,后因别人犯罪连累而入狱,出狱后做了全真教的道士。

王蒙,当过小官,明初,累罪入狱,死于狱中。

倪瓒、吴镇,是名副其实的隐者,尘世之外的人。

从中可以看出在元代,归隐的文人画家成了创作的主流,因此两宋时期在画院中表现的十分突出的绘画职业化的倾向有了明显的改变。

绘画的商品性也有所减弱。

专业画家的创作明显萧条下来。

用以表达士大夫生活情趣和审美理想的文人画取代了院体画的地位而占据画坛的主流。

于是,重气韵、轻格律,注重主观抒情自然就成为了元代画家追求的审美特征。

其中元四家的创作最具代表性。

元四家之首的黄公望的山水画苍茫简远,气势雄秀。

有“峰峦浑厚,草木华滋”之评。

设色多用淡赭,称“浅绎”。

对明清山水画影响甚大,其代表作《富春山居图》,将富春江两岸数百里精粹聚于笔底,满纸空灵秀逸,笔简意远。

此画主要是描写浙江富春江一带的山水
景色。

所画富春江两岸峰峦树木,似初秋景色,丰富而自然?画法有董(源)、巨(然)的温笔披麻皴,也有干笔皴擦,用笔简练,使水墨发挥了极大作用,对以后的水墨山水画创作有很大影响。

吴镇的山水画,师法巨然,间学马远、夏圭的斧劈皴和刮铁皴,善用湿墨表现山川林术郁茂景色,笔力雄劲,墨气沉厚。

他的山水画多表现避世幽居,寄情山水的隐士生活。

其代表作《渔父图》描绘江南湖山景色,气象苍茫。

又以秀劲潇洒的草书题写“渔夫辞”,从而达致诗书画相得益彰的妙境。

倪瓒的山水画,宗法董源,参以荆浩、关仝技法,用笔方折,创“折带皴”写山石,画树木则兼师法李成。

所作多取材于太湖一带景色,疏林坡岸,浅水遥岑,一经清远萧疏,自谓“意笔草草,不求形似”,用笔轻而松,干笔多,润笔少,墨色简淡,却厚重温情,无纤细浮薄之感。

能以淡墨简笔,有神的笼罩住整个画面,识者谓之“天真幽淡,似嫩实苍”这种“简中寓繁”的风格,对明清文人水墨山水画影响颇大。

倪瓒的《六君子图》笔墨简淡疏秀,意境冷落空旷。

作“阔远”式构图,“一水两岸”,上下分明,树林顾盼,远山逶迤,气脉通达,体貌新颖。

元四家中唯一“以繁取胜”的王蒙得外祖赵盂叛法,更参酌唐宋诸家,以董源、巨然为宗,纵逸多姿,逾越松雪规格,变古创法。

自立门户。

王蒙的《青卞隐居图》繁茂苍郁,雄伟壮观。

画家采用层层加深的用墨,干湿互用,表现了山川浑厚,草木繁茂的江南气象,并从中寄托着画家隐居山林的理想和志趣。

其画特征讲究笔法墨色,善用枯笔,以用笔的多变和繁复称著。

构图布局饱满,结构茂密,景色秀丽,有一种苍浑秀逸的风格。

综上所述,根源于元代特殊时代背景下的“元四家”的山水画,笔墨技法丰富,功力深厚,个性鲜明,强烈地抒发了闲适无奈、寂寞哀愁或安贫乐道、自鸣高雅的情怀。

是元代民族高压政策下的必然产物。

他们标榜的“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写胸中逸气”的艺术观与画风对直至今日的后世文人画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