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BN-环氧树脂高导热绝缘复合材料
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

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是一种由环氧树脂作为基体,通过填充材料和增强材料的复合而成的材料。
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建筑、电子、军工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特点、制备工艺和应用领域。
首先,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由于环氧树脂本身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加入填充材料和增强材料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同时,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能够在恶劣环境下长期稳定使用。
其次,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多样,适应性强。
制备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工艺包括预浸料成型、热固成型、注塑成型等多种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工艺。
同时,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成型方式灵活多样,可以制备成板材、型材、管材等各种形状,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建筑、电子、军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航空航天领域,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被用于制造飞机结构件、航天器外壳等部件,具有重量轻、强度高的优势。
在汽车领域,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被用于制造车身结构、发动机零部件等,能够减轻车辆重量,提高燃油经济性。
在建筑领域,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被用于制造装饰板材、管道等,具有防腐蚀、耐磨损的特点。
在电子领域,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被用于制造电路板、封装材料等,具有优异的绝缘性能。
在军工领域,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被用于制造军用装备、防护材料等,具有轻质高强的特点。
总的来说,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是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型材料。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相信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将会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并取得更大的发展。
纳米粒子/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e n iern e Ma a igDea t n a i Oi 1 E gneigI m n gn t p rme t fT r o m Z
C mp n Kor , 4 0 0 o a y, el 8 1 0 ; e
插层复合法是制 备 聚合 物基 纳米 复合材 料 的有效 途径 之一 。使 用该 法制备 纳米 复合材 料 时首先将 聚合 物单
体或聚合物插入具有层状结构的无机填料 中( 如蒙脱土、 云
母、 沸石 、 墨、 石 金属氧 化物 、 磷酸 盐等 ) 形成 插层 型纳米 复 ,
合材料 ( 图 1 。当单体在 其 中聚合 成 高分 子或将 聚合 物 见 ) 熔体直接嵌插 入其 中时 , 以有效 地破 坏其层 状结 构 , 之 可 使 剥离成厚 度为 1 l, 、 为 10 m 的基 本单元 , 匀分 - 长 宽各 nl l 0 n 均 散在 聚合 物中 , 从而在 纳米 尺度上 实施 聚合 , 到剥离 型纳 得 米复合材料 ( 图 2 。插层 复合 分 为插层 聚合 和 聚合物 插 见 )
2C l g ol e fMaeil c n e n n ie ig,Wu a nvri e n l y, h n 4 0 7 , hn ) e o t a i c a d E gne n r Se r h n U iesyo T c oo Wu a 3 0 0 C i tf h g a
Ab ta t Re e trsa c rg eso h rp rt n meh d ,p o ete n u cin me h ns o h sr c : c n ee rh p o rs ft ep e a ai t o s r p risa d f n t c a im ft e o o
利用聚多巴胺硅烷双重改性氮化硼提高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热物性

利用聚多巴胺硅烷双重改性氮化硼提高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热物性于天夫;李祥;杨薛明;胡宗杰;季畅【期刊名称】《材料导报》【年(卷),期】2024(38)11【摘要】添加高导热无机填料可以有效改善环氧树脂(EP)的低导热性,但高填料含量往往会降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本研究针对少导热填料含量(小于15%(质量分数,下同))下改性氮化硼/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综合物性进行研究;利用多巴胺、硅烷偶联剂修饰氮化硼,将得到的改性氮化硼添加到环氧树脂中,分析了不同含量的改性填料复合材料的导热性、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
结果表明,表面改性提高了氮化硼在树脂基质中的分散性和与树脂的相容性;与氮化硼/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相比,改性氮化硼/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导热系数、玻璃化转变温度、热稳定性得到了有效提高。
当改性氮化硼含量为15%时,改性氮化硼/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为0.63W/(m·K),为纯环氧树脂导热系数的324%,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热分解温度(T10%)分别提高到132.34℃和379.68℃,相较于纯环氧树脂分别提高了10.44℃和10.2℃。
当氮化硼填充物的质量分数为3%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和弯曲强度分别增加为纯环氧树脂的108%和106%。
【总页数】6页(P254-259)【作者】于天夫;李祥;杨薛明;胡宗杰;季畅【作者单位】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河北省低碳高效发电技术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B332【相关文献】1.聚甲基二间苯二乙炔基硅烷改性二氧化双环戊二烯环氧树脂及其复合材料的性能2.聚多巴胺包覆纳米金刚石改性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3.环氧树脂/聚多巴胺改性铝粉导热绝缘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4.利用蔗糖改性氮化硼提高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5.六方氮化硼-立方氮化硼/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热物性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压绝缘环氧树脂

高压绝缘环氧树脂高压绝缘环氧树脂是一种重要的绝缘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
它具有优异的绝缘性能、机械性能和耐化学腐蚀性能,能够有效地保护电器设备免受高压电流的影响,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高压绝缘环氧树脂具有出色的绝缘性能。
绝缘性能是衡量绝缘材料的重要指标之一。
高压绝缘环氧树脂的体积电阻率通常在10^13-10^16Ω·cm之间,较低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使得它能够在高压电场下保持良好的绝缘性能。
此外,高压绝缘环氧树脂还具有较高的击穿电压,能够承受较高的电压梯度,使得它在高压设备中起到可靠的绝缘保护作用。
高压绝缘环氧树脂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
在高压电力设备中,绝缘材料需要承受来自外界的机械应力,如振动、冲击等。
高压绝缘环氧树脂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能够在外界力的作用下保持稳定的绝缘性能。
同时,高压绝缘环氧树脂还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和耐湿性,能够适应各种恶劣环境条件下的工作要求。
高压绝缘环氧树脂还具有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能。
在电力、电子等领域,绝缘材料需要具备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能,以防止化学物质对绝缘材料的侵蚀破坏。
高压绝缘环氧树脂具有较好的抗酸碱、抗溶剂和抗湿气的性能,能够在酸雨、腐蚀性气体等恶劣环境中保持稳定的绝缘性能。
在电力设备中,高压绝缘环氧树脂广泛应用于变电站、电缆附件等重要部位。
例如,在变电站中,高压绝缘环氧树脂常用于绝缘子、绝缘套管等部位,能够有效地隔离电极与大气之间的电场,保护电力设备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此外,高压绝缘环氧树脂还被广泛应用于电缆附件中,如电缆端子、电缆分支箱等,能够保证电缆系统的安全运行。
高压绝缘环氧树脂作为一种优秀的绝缘材料,具有出色的绝缘性能、机械性能和耐化学腐蚀性能。
它的应用范围广泛,能够有效地提高电力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随着电力、电子等领域的不断发展,对高压绝缘环氧树脂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高压绝缘环氧树脂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氮化硼纳米片的制备及其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研究

氮化硼纳米片的制备及其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研究氮化硼纳米片的制备及其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研究导热性能是复合材料在应用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尤其对于高性能散热材料来说更为关键。
随着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散热问题成为了材料科学领域的一个热门研究方向。
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性质在导热性能方面具有潜力,因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近年来,研究人员致力于研究不同的纳米材料,探索其在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以提高其导热性能。
氮化硼材料是一种有着优异导热性能并拥有较好力学性能的材料。
氮化硼纳米片是氮化硼材料的一种形态,具有独特的二维结构和良好的热导性能。
因此,制备氮化硼纳米片并将其应用于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中,有望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
为了制备氮化硼纳米片,研究人员采用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首先,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前驱体溶液。
然后,通过热解处理前驱体溶液,得到了氮化硼纳米片。
这种方法具有简单、高效的优势,并且能够控制产物的尺寸和形貌。
在制备氮化硼纳米片的基础上,研究人员进一步将其与聚合物进行复合,以探索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研究人员将氮化硼纳米片分散于聚合物基体中,并通过制备薄膜状的复合材料样品进行测试。
实验结果显示,随着氮化硼纳米片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显著提高。
这是因为氮化硼纳米片具有较高的热导率,能够有效地传递热量,从而提高整体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也得到了提升,表明氮化硼纳米片对聚合物基体具有一定的增强作用。
此外,研究人员还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氮化硼纳米片均匀地分散在聚合物基体中,且与基体有着良好的界面结合。
这种均匀、紧密的结合有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热导性能,并减少界面热阻。
综上所述,通过制备氮化硼纳米片并将其与聚合物复合,可以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
这对于高性能散热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目前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氮化硼纳米片的尺寸和形貌的进一步控制、复合材料的界面工程等。
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研究

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其中,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因其优良的力学和电学性能,在电子、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本文将围绕"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研究"展开论述,以带领读者深入了解这一热门研究领域。
首先,介电性能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电学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介电性能研究的目标是探究材料在电场作用下的电学行为,即电容、介电常数、损耗因子等参数的变化规律。
通过研究电场下的介电性能,可以评估材料的绝缘性能、耐电压性能以及对电磁波传播的影响。
其次,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受多种因素影响。
首先是填料的选择和添加剂的使用。
不同类型的填料和添加剂对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具有差异性影响。
例如,纳米填料和导电填料的添加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和热导率,但也会同时增加损耗因子。
身材对复合材料的极化过程和电流密度分布的影响也是一个研究热点。
此外,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和工艺参数,例如固化温度和固化时间,也会对其介电性能产生影响。
第三,为了研究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研究人员通常采用多种试验方法和测试技术。
其中,巴逊电器频率响应法、交变电场下的介电强度测试方法等是较为常用的试验方法。
此外,还可以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高分辨率显微镜观察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相界面分布情况。
这些试验方法和测试技术的应用可以为介电性能研究提供实验数据和表征手段。
最后,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研究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首先,研究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可以为复合材料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例如,在高电压设备的绝缘领域,研究材料的介电强度、电容等参数可以为绝缘材料的选取和设计提供依据。
其次,研究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在电磁波传播中的介电特性,对于电磁屏蔽和电磁波吸收材料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具有较低的介电常数和较高的介电强度,因此在电磁屏蔽和电磁波吸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环氧树脂百度百科

环氧树脂百科名片环氧树脂是泛指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环氧基团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除个别外,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都不高。
环氧树脂的分子结构是以分子链中含有活泼的环氧基团为其特征,环氧基团可以位于分子链的末端、中间或成环状结构。
由于分子结构中含有活泼的环氧基团,使它们可与多种类型的固化剂发生交联反应而形成不溶、不熔的具有三向网状结构的高聚物。
简介英文术语:epoxy Resin凡分子结构中含有环氧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统称为环氧树脂。
固化后的环氧树脂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它对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表面具有优异的粘接强度,介电性能良好,变定收缩率小,制品尺寸稳定性好,硬度高,柔韧性较好,对碱及大部分溶剂稳定,因而广泛应用于国防、国民经济各部门,作浇注、浸渍、层压料、粘接剂、涂料等用途。
我国自1958年开始对环氧树脂进行了研究,并以很快的速度投入了工业生产,至今已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除生产普通的双酚A-环氧氯丙烷型环氧树脂外,也生产各种类型的新型环氧树脂,以满足国防建设及国家经济各部门的急需。
环氧树脂是泛指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环氧基团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除个别外,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都不高。
环氧树脂的分子结构是以分子链中含有活泼的环氧基团为其特征,环氧基团可以位于分子链的末端、中间或成环状结构。
由于分子结构中含有活泼的环氧基团,使它们可与多种类型的固化剂发生交联反应而形成不溶、不熔的具有三向网状结构的高聚物。
类型1、活性氢化物与环氧氯丙烷反应;2、以过氧化氢或过酸(例过醋酸)将双键进行液相氧化;3、双键化合物的空气氧化;4、其它。
由于它的性能并不是十分完美的,同时应用环氧树脂的对象也不是千遍一律的,根据使用的对象不同,对环氧树脂的性能也有所要求,例如有的要求低温快干,有的要求绝缘性能优良。
因而要有的放矢对环氧树脂加以改性。
改性的方法1、选择固化剂;2、添加反应性稀释剂;3、添加填充剂;4、添加别种热固性或热塑性树脂;5、改良环氧树脂本身。
环氧树脂如何配制具有导电性

环氧树脂如何配制具有导电性的复合材料环氧树脂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高性能聚合物材料,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耐热性、机械性能等诸多优点。
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化工、航空、航天等领域。
但是,环氧树脂本身是一种绝缘材料,其导电性十分有限,不利于某些领域的应用。
因此,开发一种具有导电性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配制方案、材料选择、工艺控制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价值。
一、配制方案1、添加剂为了获得导电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需要向环氧树脂中添加一定量的导电剂。
常见的导电剂主要有碳黑、金属粉末、碳纤维等。
由于碳黑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分散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导电性材料的制备中。
同时,碳黑还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和机械性能,因此更加适合用于环氧树脂的导电性改性。
2、添加量导电剂的添加量对导电性的提升十分关键。
如果添加量过少,可能会导致电性能不稳定或者难以达到预期的导电效果;过量的导电剂则会对材料的其他性能造成负面影响。
一般情况下,添加量应该在0.1%~10%之间,具体数值应当根据实际要求和试验结果来确定。
3、材料选择环氧树脂是一种非常耐腐蚀的高分子聚合物,但它本身是一种绝缘材料,不具备导电性能。
因此,在环氧树脂中加入导电剂是一种有效提升其导电性的途径。
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种类的导电剂,比如碳黑、金属纳米粉末、碳纤维等。
其中,碳黑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导电剂,因其具有优异的分散性和导电性能,易于与环氧树脂制成均匀的混合物,因此更加适合用于环氧树脂的改性。
二、制备工艺1、混合制备导电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第一步是将导电剂和环氧树脂进行混合。
这个过程需要注意的是,须要把导电剂均匀地分散在环氧树脂中,以确保材料具有均一的导电性能。
此外,如果导电剂的粒径和环氧树脂的粘度不一致,会导致混合不均,从而影响材料的导电性。
2、减少气泡由于环氧树脂的粘性较高,容易产生气泡,影响材料的导电性能。
因此,在混合过程中,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减少气泡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