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二OO五年二月机构与机械零件认知实验班级组别姓名日期一、实验目的:二、实验设备及工具:三、实验内容:1、各陈列柜的基本内容;2、绘出2~3个陈列柜中机构运动简图;四、思考题: 1 、四杆机构有哪些类型?这些机构中的运动副各有什么特点哪些四杆机构能实现转动转换为移动?2、用于传递两平行轴,两相交轴、两交错轴的回转运动的齿轮机构有哪些?哪种齿轮机构能实现转动转换为移动运动?3、传动带按截面形式分为哪几种?带转动有那集中失效形式?4、齿轮传动有哪些类型?齿轮的失效形式主要有哪几种?5、滚动轴承的常用类型有哪些?主要失效形式是什么?6、润滑剂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工作中常见的润滑剂有几种?7、弹簧的主要类型和功用是什么?机构运动简图测绘与分析班级组别姓名日期一、实验目的:二、实验设备及工具三、实验内容:1、机运动构机构运动简图名称 1 n = pL = pH = F = 尺算确定比例自度计是否方案设计二:2、绘制实际拼装的机构运动方案的简图,并在简图中标识实测的机构运动学尺寸。

带传动的特性测试与分析实验班级组别姓名日期. 一、实验目的.二、实验设备及工具:三、实验内容:1、简述实验原理.2、实验数据记录 2.绘制滑动曲线和效率曲线。

四、.思考题1)实验中带的打滑现象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如何消除打滑?2)带传动的效率如何测定?解释传动效率和有效拉力的关系?3)传动的滑动率如何测定?分析滑动曲线和效率曲线的关系。

减速器拆装与结构分析实验班级组别姓名日期一、实验目的:二、实验设备及工具:三、实验内容:减速器名称名称大齿轮顶圆(蜗轮外圆)与箱体内壁距离齿轮端面与箱体内壁距离轴承安装位置离箱体内壁有多大距离齿轮传动的齿侧间隙中心距减速器型式及尺寸符号齿轮减速蜗轮减速器器△△1 12 jt0 第1级a1 第2级a2 1 Z1 Z2 Z3 Z4 i1 2 3 4 第1级齿轮齿数齿轮传动比第2级大齿轮外径齿轮法面模数中心高四、思考题i2第1级Da2 第2级Da4 第1级第2级mn mn H1、减速器装有哪些附件,是什么类型?各有何功用?2、减速器的润滑密封是如何考虑的?3、减速器上轴和轴承的轴向定位和轴向间隙的调整是如何考虑的?4、为什么小齿轮的宽度往往做得比大齿轮宽一些?组合式轴系结构设计与分析实验班级组别姓名日期一、实验目的:二、实验设备及工具:三、实验内容:1、简述实验原理和方法2、轴系结构设计与分析。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是机械类专业学生的重要实践环节,旨在通过实验操作,加深对机械设计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工程实践能力。

本次实验的具体目的包括:1、熟悉常见机械零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和装配关系。

2、掌握机械零部件的测绘方法和绘图技能。

3、学会使用测量工具对机械零部件进行尺寸测量和精度分析。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设备和工具1、实验设备减速器若干台。

机械传动实验台。

2、测量工具游标卡尺。

千分尺。

钢板尺。

内、外卡钳。

3、绘图工具绘图板。

丁字尺。

绘图铅笔、橡皮、圆规、三角板等。

三、实验内容1、减速器的拆装与测绘分组拆卸减速器,观察其内部结构,了解各零部件的名称、作用和装配关系。

使用测量工具对减速器的主要零部件进行尺寸测量,记录测量数据。

根据测量数据绘制减速器的装配图和零件图。

2、机械传动性能测试在机械传动实验台上安装带传动、链传动或齿轮传动装置。

改变输入转速和负载,测量不同工况下的传动效率、扭矩和转速等参数。

分析实验数据,研究传动性能与参数之间的关系。

四、实验步骤1、减速器的拆装与测绘(1)分组并熟悉实验设备和工具,了解减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按照正确的顺序拆卸减速器的箱盖、轴、齿轮、轴承等零部件,注意做好标记,以便装配时能正确安装。

(3)仔细观察各零部件的结构和形状,分析其工作原理和加工工艺。

(4)使用游标卡尺、千分尺等测量工具对主要零部件进行尺寸测量,如轴的直径、齿轮的模数、齿宽等,并记录测量数据。

(5)根据测量数据和观察结果,按照国家标准绘制减速器的装配图和零件图,标注尺寸、公差、技术要求等。

2、机械传动性能测试(1)选择一种机械传动装置,如带传动、链传动或齿轮传动,安装在实验台上。

(2)调整传动装置的张紧力或中心距,使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启动实验台,逐渐增加输入转速和负载,记录不同工况下的扭矩、转速和传动效率等参数。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实验报告1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与分析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实验报告1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与分析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实验报告1 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与分析实验报告
测绘结果及分析
注:上面所画的三张图中,如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及虚约束应在图中指明。

1.已知数据
基本参数m= ;α= ;z= ;h a*= ;c*= 。

变位量xm= 。

2.实验结果
3.齿廓图
1.待测齿轮已知参数
模数制正常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h a*=1;c*=0.25;α=20°)。

偶数齿轮编号:奇数齿轮编号:
2.测量数据及计算结果
(1)齿数z
偶数齿轮齿数z=
奇数齿轮齿数z=
(2)齿顶圆直径d a、齿根圆直径d f和全齿高h
(3)偶数齿轮的公法线长度
(4)模数
偶数齿轮m= (根据公法线长度求出)奇数齿轮m=
注:模数必须取成标准的数值。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doc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doc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
二OO四年二月
机构与机械零件认知实验班级组别姓名日期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设备及工具:
三、实验内容:
1、各陈列柜的基本内容;
2、绘出2~3个陈列柜中机构运动简图;
四、思考题:
1 、四杆机构有哪些类型?这些机构中的运动副各有什么特点哪些四杆机构能实现由转动转换为移动?
2、用于传递两平行轴,两相交轴、两交错轴的回转运动的齿轮机构有哪些?哪种齿轮机构能实现由转动转换为移动运动?
3、传动带按截面形式分为哪几种?带转动有那集中失效形式?
4、齿轮传动有哪些类型?齿轮的失效形式主要有哪几种?
5、滚动轴承的常用类型有哪些?主要失效形式是什么?
6、润滑剂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工作中常见的润滑剂有几种?
7、弹簧的主要类型和功用是什么?
机构运动简图测绘与分析班级组别姓名日期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设备及工具
三、实验内容:
1、。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答案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1、熟悉和掌握常见机械零件和机构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2、学会使用测量工具对机械零件进行尺寸测量和精度分析。

3、通过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加深对机械设计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4、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实验设备和工具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以下设备和工具:1、机械零件展示柜:展示了各种常见的机械零件,如齿轮、轴、螺栓、螺母等。

2、测量工具:游标卡尺、千分尺、百分表、直尺等。

3、实验台:用于安装和操作机械机构。

4、计算机及相关软件:用于数据处理和分析。

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观察各种机械零件的外形结构,了解其功能和应用。

使用游标卡尺、千分尺等测量工具对零件的尺寸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

对测量数据进行精度分析,判断零件的加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2、机械机构的运动分析安装和调试机械机构,如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等。

观察机构的运动过程,绘制运动简图。

通过测量和计算,分析机构的运动特性,如速度、加速度等。

3、机械传动系统的性能测试搭建机械传动系统,如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等。

测量传动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功率、转速、转矩等参数。

分析传动系统的效率、传动比等性能指标,并探讨影响性能的因素。

四、实验步骤1、实验前准备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目的、内容和步骤。

熟悉实验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分组并确定小组成员的分工。

从零件展示柜中选取感兴趣的零件进行观察和分析。

用游标卡尺测量零件的外径、内径、长度等尺寸,用千分尺测量零件的厚度、直径等尺寸,测量时要注意正确的测量方法和读数。

将测量结果记录在实验报告中,并进行精度分析。

3、机械机构的运动分析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在实验台上安装机械机构。

手动操作机构,观察其运动过程,注意各构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关系。

用直尺和铅笔绘制机构的运动简图,标注出各构件的名称和运动副的类型。

安装位移传感器和转速传感器,通过计算机采集机构的运动数据。

[VIP专享]《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模板

[VIP专享]《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模板

认知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机器的组成原理,加深对机器总体的感性认识。

2.了解机器中常用机构的结构、类型、特点及应用。

3.了解常用的机械零件的结构、类型、特点和应用,对其具有感性认识。

二、实验仪器设备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展示柜三、实验内容与步骤1.参观实验室中机械原理展示柜,主要了解机构的组成、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轮系机构、间歇机构和一些常见机构的组合。

2.参观实验室中机械设计展示柜,主要了解常用的机械零件如齿轮、蜗杆蜗轮、螺栓连接、带传动、链传动、联轴器、轴和轴承等。

四、思考题1.机器是由什么组成?机构是由什么组成?什么是运动副?2.铰链四杆机构有哪三种基本类型?铰链四杆机构可以演化为哪些其他四杆机构?3.凸轮机构是如何分类的?可以分为哪些类型?4.齿轮机构根据齿形可以分为哪些类型?5.轮系有哪些类型?轮系有哪些功用并列举应用实例?6.螺栓连接的基本类型有哪些?螺纹的种类有哪些?7.带传动和链传动有什么特点?8.常见的滚动轴承的类型有哪些?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一、实验目的1.熟悉并掌握机构运动简图绘制的原理和方法,学会根据实际机械和模型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技能。

2.加深和巩固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方法,并判断机构是否具有确定运动。

二、实验仪器设备各类机构模型及实物机械(如:内燃机模型,缝纫机模型等);三、实验原理由于机构的运动仅与机构中所有构件的数目和构件所组成的运动副的数目、类型、相对位置有关。

因此,在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时,可以撇开构件的形状和运动副的具体构造,而用一些简略的符号(见教科书或《机械设计手册》中有关“常用构件和运动副简图符号”的规定)来代替构件和运动副,并按一定的比例尺表示运动副的相对位置,以此表明机构的运动特征。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以内燃机模型为例,绘制内燃机的机构运动简图。

确定组成机构的构件数:缓慢转动机器,沿着运动传递的线路仔细看清各构件间的相对运动(注意:有些相互连接构件间的相对运动非常微小),从而确定组成机构的构件数目。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

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验 证了机械设计基础理论的正确性 ,并得出了可靠的结论。
建议
实验内容拓展
建议在未来的实验中,增加更多的实验项目和内容, 以拓宽我们的知识面和实践能力。
实验设备更新
建议学校对实验设备进行更新,以提高实验的精度和 可靠性。
实验指导完善
建议教师进一步完善实验指导,提供更加详细的操作 步骤和注意事项,以减少实验中的错误和误差。
0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学术期刊
作者,年份,文章标题,期 刊名称,卷号,期号,页码 。
学术书籍
作者,年份,书名,出版社 。
专利
申请人,年份,专利名称, 专利号。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减速器装配后运行平稳,但长期使用后可能需要定期检 查润滑情况,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05 结论与建议
结论
实验目的达成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完成 了对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的实践操 作,达到了实验的预期目标。
理论与实践结合
实验过程中,我们将所学的理论 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了 对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 握。
04
加深学生对机械设计基础理论的理解和掌 握。
实验要求
实验前应认真预习实验指导 书,了解实验原理、方法、 步骤和注意事项。
实验数据应准确记录,并及 时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出实 验结论。
实验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 规程,注意安全,爱护实验 设备和器材。
实验报告应按照规定的格式 书写,内容完整、条理清晰 、语言简练。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
汇报人: 202X-01-08
目录
• 实验目的与要求 • 实验原理与设备 • 实验步骤与操作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机械设计基础实训报告(精选4篇)

机械设计基础实训报告(精选4篇)

机械设计基础实训报告(精选4篇)机械设计基础实训报告篇1四年的大学即将结束了, 作为一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大学应届毕业生,回首着校园的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我始终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自我的全面发展为努力方向,在这期间我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能力。

我自信能凭自己的能力和学识在毕业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克服各种困难,不断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和追求的目标。

在校期间,我在理论知识方面基本掌握了《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制图》、《机械原理》、《电子电工学》、《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控机床编程》、《数控加工技术》等课程,除此之外,我还选修了管理学等科目来增长自己的理论知识,为将来面对社会打下坚定的基础;在实际操作方面掌握了初级车工、初级磨工、初级铣工、初级刨工、初级焊工等;在专业方面,掌握了线切割、初级数控铣床编程及加工、初级加工中心编程及加工等技术。

在学习之余,我坚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使自己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

生活上,我最大的特点是诚实守信,热心待人,勇于挑战自我,有着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派作风,由于平易近人待人友好,所以一直以来与人相处甚是融洽。

个人认为自己最大的缺点就是喜欢一心两用甚至多用。

急功近利,喜欢一口气学许多东西,但是贪多嚼不烂,即使最后都能学会,也已经搞得自己很疲劳。

自从我发现自己有这个缺点和问题后,我常常警戒自己,以后一定要改掉这个毛病。

在实践上,我还经历了两个多月的毕业社会实践,在这段期间,我深知道这是检验在校所学知识,同时也是进一步对所学知识的加强巩固和提高,我非常珍惜这段实习过程,它是我走向社会的第一步,从零开始,虚心向前辈学习,任劳任怨,力求做好每一件事,逐渐在工件中学会了做事首先要懂得做人的道理。

我相信自己在以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中,能有更大的进步提高. 通过自己的见解总结以下几点:一、通过大学期间的学习和社会实践的经验对机械专业的自己见解: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研究各种工业机械装备及机电产品从设计、制造、运行控制到生产过程的企业管理的综合技术学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重庆大学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
篇一:实验14实验指导书重庆大学机械基础实验报告
实验14机械系统原理方案创新设计
机械创新设计的目的是设计出工作机理独特有效、结构新颖巧妙的机械产品。

机械创新设计的关键是原理方案设计,它决定了产品的质量、性能、功效和性价比等。

原理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有许许多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是机械产品能够实现预期功能,二是性能良好。

为达到第一个基本要求,常常采用“功能分析法”,将机械产品的总功能逐次分解成
多个基本功能,进而找出实现这些基本功能的基本机构,将这些基本机构组合后形成创新设计的方案。

为达到第二个基本要求,常常是在多个方案中优选,并可用设问探求法优化方案。

所以设计者首先必须知道各种机构能够具有哪些预期功能,以及实现预期功能的性能如何,其次要了解创新设计的主要技法。

14.1实验目的
1.了解机械原理方案设计的内容、过程及创新设计技法,巩固《机械创新设计》理论知识。

2.了解各种传动系统的功能及特点、各种机构的功能及特点、机构尺度综合的方法,巩固《机械原理》理论知识。

3.根据给定的设计平台和设计任务,设计出机器原理方案,训练创新设计方法启发创新思维、意识。

14.2实验器材
JpYs-cD机械系统原理方案创新设计实验台1.机械结构(1)总体结构如图14-1所示。

JpYs-cD机械系统原理方案创新设计实验台总体结构如图14-1所示,主要由底座(安装平台)、驱动源、减速器、联轴器、带、链、过渡节、平面执行机构等传动部件组成。

可根据需要按一定的形式组合成不同的机械传动系统。

其中底座(安装平台)、驱动源、传动部件、负载部件为整体结构。

底座(安装平台)上有T形槽,可根据安装需要布置系统。

1
图14-1JpYs-cD机械系统原理方案创新设计实验台总体结构
(2)安装平台
安装平台由机柜和铸铁平台组成,如图14-2所示,铸铁平台上有纵横间隔(100mm)的T型滑槽作为安装组件用。

图14-2安装平台
(3)驱动源的组成(图14-3)
图14-3驱动源的组成图14-4负载的组成
(4)负载的组成(图14-4)
2
(5)传动部件
1)齿轮减速器模块为了增大方案设计空间,减速器输出轴采用了双轴伸结构,安装灵活,速比为1:1.5。

2)摆线针轮减速器为专业厂家生产不但设计精良而且外型美观.速比为1:9.3)蜗轮蜗杆减速器,输出轴也采用了双轴伸,以满足不同设计需要,输出轴小端可连接带轮、链轮传动,大端除了连接带轮、链轮外还可连接万向节传动以增强空间概念。

4)测试模块中还包括对V型带、链轮和它们组合模块的测试。

(6)执行机构搭接框架
执行机构搭接框架主要由立板、角铁座、横梁等组成(如图14-5所示)。

2.主要技术参数及性能指标(1)动力部分
1)三相感应变频电机:额定功率0.37Kw;同步转速1500r/min;输入电压220V。

2)变频器:变频范围2~200hZ;功率:0.75Kw;
图14-5执行机构搭接框架
(2)测试部分
1)角位移传感器:工作电源:Dc24V;量程:0-360°;输出信号:4-20mA。

2)直线位移传感器:工作电源:Dc24V;量程:0-200mm;输出信号:4-20mA。

3)测力传感器:工作电源:Dc24V;量程:0-20kg;输出信号:4-20mA。

4)电量变送器:工作电源:Ac/Dc85-265V;输入信号:交流、直流各种电量;隔离输出信号:4-20mA。

5)数据采集卡:单通
道32路。

(3)传动部分
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减速比1:1.5。

摆线针轮减速器:减速比1:9。

蜗轮减速器:减速比1:10;三角带传动:带轮基准直径:D1=90mm、D2=100mm;带轮基准直径:D1=50mm、D2=132mm。

链传动:链轮Z1=13、Z2=25。

14.3机械系统原理方案创新设计方法
3
14.3.1功能分析法
原理方案创新设计方法有很多,这里只简介“功能分析法”。

功能分析法的大致步骤如下。

(1)功能分解:将机械系统的总功能逐次分解为若干
子功能,直到能够找到实现这一分功能的子系统为止,这个子系统又叫做功能元。

机械系统各部分多为实现各种运动变换和预期运动规律的子系统。

运动变换取决于子系统的类型,运动规律取决于尺寸。

因此,这里的子功能实际上指的是运
功能元既然是子系统,也就可大可小。

功能元的大小取决于功能分解的详尽程度。

例如插齿机总功能的一种分解方案是:动力输入功能(可选电动机为功能元)、减速功能(可选齿轮传动为功能元)和插齿功能。

再将插齿功能分解为实现范成运动功能(可选齿轮传动为功能元)、切削运动功能(可选连杆机构为功能元)、让刀运动功能(可选凸轮机构为功能元)。

(2)构造形态矩阵:实现同一功能的功能元有多种,以表格的形式罗列出来。

这个表格就叫做“形态矩阵”。

(3)方案数量求解:求出不同组合下的方案总数。

(4)选择、评价、优化方案。

例14-1应用功能分析法求解挖掘机设计的原理方案。

(1)功能分解
挖掘机的总功能:取运物料。

总功能的分解如图14-6所示。

(2)构造形态矩阵(如表14-1所示)。

(3)方案数量
总方案数:n?6?5?4?4?3?1440。

(4)选择方案
选择A1?b5?c3?D4?e1即为履带式挖掘机,选择
A5?b5?c2?D4?e2即为液压轮胎式挖掘机。

图14-6挖掘机的功能树
运物料
取料
取运物料
驱动传动位移
取物料
驱动传动
例14-2精锻机主机构。

该例题是在执行机构层面上进行功能分解。

总功能:当加压执行构件(冲头)上下运动时,能锻出较高精度的毛坯。

空间约束条件:驱动轴必须水平布置。

功能分解为⑴运动形式变换;⑵运动轴线变向;⑶运动位移或速度缩小。

形态矩阵如表14-2所示。

组合机构方案总数:
n?64?1296。

部分选择方案如表14-3所示。

5
篇二:《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
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指导教师:班级:姓名:学号:成绩评定:指导教师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