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作业本人教版
2020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课时作业本及答案解析

全册全套练习题
(1-6单元)
用心整理 精心汇编
人教版 九年级下册历史课课练含解析(RJ)
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 的扩展
用心整理 精心汇编
人教版 九年级下册历史课课练含解析(RJ)
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用心整理 精心汇编
人教版 九年级下册历史课课练含解析(RJ)
第五单元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
用心整理 精心汇编
人教版 九年级下册历史课课练含解析(RJ)
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用心整理 精心汇编
人教版 九年级下册历史课课练含解析(RJ)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用心整理 精心汇编
人教版 九年级下册历史课课练含解析(RJ)
第六单元
冷战结束后的世界
用心整理 精心汇编
九年级下册社会作业本答案参考

三一文库()/初中三年级〔九年级下册社会作业本答案参考〕第一单元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第一课战后世界新格局1. C2. D3. C4. D5.A6.B7.C8. C9.A10.(1)遏制苏联及共产主义。
(2)美苏战时同盟公开破裂,“冷战”全面展开。
11.苏伊士运河大大缩短了东西方的海上交通距离,运河船只通行费收入巨大,可成为埃及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获利甚丰,对于恢复和发展埃及经济至关重要。
同时,收回苏伊士运河,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殖民主义统治,促进了殖民体系的瓦解。
第二课共和国的风雨历程1. C2. C3. A4. B5. C6. B7. A8. B9.(1)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新政权而进行的土地改革。
(2)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消灭了。
10.朝鲜战争。
第二问答案略。
1 1.(1)人民公社化运动。
(2)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农民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被收归公社所有,损害了群众利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重大损失。
第三课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 C2. C3. B4. A5.D6.A7.B8.B 9.(1)C (2)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设立经济特区。
lO.(1)澳门。
中国。
(2)“他们”指葡萄牙殖民者。
16世纪中叶以后,澳门逐渐被葡萄牙人占领。
根据“一国两制”的方针,中葡两国政府于1987年4月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联合声明。
1 999年12月,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1 1.(1)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2)美国总统访华后,中美签署《联合公报》,结束了两国长达20多年的敌对、隔绝状态。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12.(1) 2001年在上海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22-2022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课时练习61新生政权巩固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2022-2022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课时练习61新生政权巩固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第一课新生政权的稳固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一、单项选择题1.1953年中国制定了第一个“五年方案〞。
以下属于“一五〞方案成就的是〔〕①青藏铁路②武汉长江大桥③第一辆解放牌汽车④第一架喷气式飞机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2.下面对联反映我国“一五〞方案成就的是()A.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B.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蓝图C.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D.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3.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实现西藏和平解放的条件包括〔〕①中央政府积极倡导与西藏地方政府和谈②西南地区各省实现解放③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④西藏宗教领袖班禅拥护党和政府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电影《农奴》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藏族奴隶强巴从过去被迫装哑巴,到在解放军的帮助下开口说话的不平凡人生经历。
这部电影主要歌颂了()A.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B.土地改革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D.西藏和平解放和民主改革5.祖国统一一直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
其中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事件是〔〕A.西藏和平解放B.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C.新疆和平解放D.人民解放军解放海南岛6.祖国大陆获得统一,中国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标志是:〔〕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B.开国大典C.抗日战争的胜利D.西藏和平解放7.关于70年前抗美援朝战争的史实,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中国政府是应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请求派兵援朝B.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目的是援助朝鲜,保家卫国C.抗美援朝战争就是指朝鲜战争D.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8.中央人民政府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①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②稳固了新生政权③实现了孙中山提出的“平均地权〞④公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9.1950﹣1952年进行的土地改革运动依据的法律文献是〔〕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0.1953﹣1957年的“一五〞方案的特点是〔〕A.工业门类齐全B.优先开展重工业C.地区分布均衡D.工业技术领先世界11.新中国成立初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并为新中国的建设创造有利外部环境的历史事件是〔〕A.土地改革的完成B.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C.一五方案的完成D.“三反〞“五反〞运动的开展12.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指的是〔〕A.中国工农红军B.中国人民解放军C.中国人民志愿军D.中国人民武装警察二、填空题13.________年,________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根本解放。
九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

九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第一单元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第一课战后世界新格局1.C2.D3.C4.D5.A6.B7.C8.C9.A10.(1)遏制苏联及共产主义。
(2)美苏战时同盟公开破裂,“冷战”全面展开。
11.苏伊士运河大大缩短了东西方的海上交通距离,运河船只通行费收入巨大,可成为埃及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获利甚丰,对于恢复和发展埃及经济至关重要。
同时,收回苏伊士运河,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殖民主义统治,促进了殖民体系的瓦解。
第二课共和国的风雨历程1.C2.C3.A4.B5.C6.B7.A8.B9.(1)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新政权而进行的土地改革。
(2)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消灭了。
10.朝鲜战争。
第二问答案略。
11.(1)人民公社化运动。
(2)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农民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被收归公社所有,损害了群众利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重大损失。
第三课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C2.C3.B4.A5.D6.A7.B8.B9.(1)C(2)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设立经济特区。
lO.(1)澳门。
中国。
(2)“他们”指葡萄牙殖民者。
16世纪中叶以后,澳门逐渐被葡萄牙人占领。
根据“一国两制”的方针,中葡两国政府于1987年4月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联合声明。
1999年12月,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11.(1)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2)美国总统访华后,中美签署《联合公报》,结束了两国长达20多年的敌对、隔绝状态。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12.(1)2001年在上海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这次会议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规格的多边外交活动。
(3)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上海合作组织”成立,APEC会议在上海召开。
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作业本答案2020

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作业本答案2020第五单元工业文明的来临第一课工商业的兴起 1.意大利小作坊工厂 2。
A 3.B 4.填表:生产方式规模大小产量高低是否分工合作业主是否参加劳动是否雇佣工人小作坊小低否是否手工工场大高是否是 5.手工工场生产效率更高,手工工场中出现了不同于封建社会的新生产关系。
6.大力发展工商业,推行有利于商人的政策,如英国伊丽莎白女王下令取消关卡,接纳有技术的外国工匠,在政府中重用商人,让他们直接参与财政政策的制订等。
7.贸易 8.D 9.②③①④ 10.连线:工匠手工场主资产阶级贵族商人农民雇佣工人无产阶级 11.连线:贵族有钱没地位开始经营工商业商人没钱有特权地位步步提升农民没钱没地位勉强维持生活雇佣工人 12.(1)哥伦布赞美金子,莎士比亚批判金子,一褒一贬。
()金子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金子不但能提升人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而且金子是动力,促使人们努力工作,发展生产力。
比如开辟新航路、促动对外贸易等。
另一方面,很多人把追求金子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使那个社会出现了很多丑恶的拜金现象。
()略。
第二课冲破思想的牢笼 1.14 意大利思想新兴资产阶级宗教愚昧 2.德国 3.马丁路德新教德国罗马教会 4.理性启蒙运动 5.B 6.B 7.A 8.A 9.文艺复兴前,人们畏惧大自然,在自然现象面前,人类难以有什么作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力的进步,人们对自然是理解也发生了变化,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认为只要理解自然,掌握自然的规律,就能够征服自然,让自然界为人类造福。
10.(1)面对事实,追求真理,永远向前,持续进取。
(2)发展了哥白尼的日心学说,指出太阳也不是宇宙的中心,因为宇宙是无限的。
11.C 12。
D 13。
C 14.领域人物国别贡献文学艺术达芬奇意大利《蒙娜丽莎》莎士比亚英国《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学科作业纸九年级下册第18-19 课含答案

(内容:九年级下册18、19课)
班级姓名成绩
基础性作业
1.“这些事情来得虽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更多的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材料中“这些事情”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9.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既没有去刻意争取对共产主义的支持,也没有激烈反美、反西方的言论。但他达到了此行的重要目的,使许多代表相信了他是一个心怀善意、通情达理而真挚诚恳的人,并相当成功的使人相信了共产党中国奉行和平的政策。周恩来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
A.周恩来的人格魅力B.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C.倡导“求同存异”方针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欧洲共同体的建立B.北约的建立C.苏联解体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7.“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知道这是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对于苏联解体这个重大历史事件,能够得出的结论有
①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同各国实际相结合
③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④社会主义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
C.多党执政的政治体制D.新经政策的不足
3.有学者认为:从总体上看,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在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方面的改革是找层次的,形式的变化远大于内容,它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基本框架,也没有形成系统的改革理论,政策的调整和改革措施的选择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该学者
A.客观评价了赫鲁晓夫改革B.全面肯定了赫鲁晓夫改革
A.杜鲁门主义出台B.万隆会议召开C.纳米比亚独立D.古巴独立
12.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启了与会各国合作共赢的新篇章。同样是为了促进团结与合作,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在他的讲话稿中,有可能出现
人教版(2012)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7.2经济全球化》练习题及答案

7.2 经济全球化练习题一、单选题1.如图名为《圆满》的漫画中,嫦娥手捧写有“ 中国” 字样的四分之一圆飞了过来,地上的各国人民欢欣鼓舞。
该画所反映史实的主要意义是()A.推动政治多极化趋势B.世界贸易组织由此成立C.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D.瓦解美苏两级政治格局2.“ 全球化” 是当今世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下列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经济全球化的“ 游戏规则” 是由发达国家制定的B.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C.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D.给各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同等的机遇与挑战3.当今世界使用的多款主流智能手机,大多数需由多个国家分工协作组装完成,而不是单纯某一个国家可以独立完成的。
它反映的世界经济发展总势是()A. 贸易自由化B. 经济全球化C. 经济区域集团化D. 资源一体化4.当今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各国人民携手努力、合作共赢。
发展中国家要引进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发达国家可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市场、资源和劳动力。
这反映了世界发展的趋势是()A. 思想自由化B. 欧洲一体化C. 文化多元化D. 经济全球化5.以下内容中,表明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是()A. 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B.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C. 协约国集团的形成D. 第三次科技革命6.“ 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 这首歌的传唱让“ 地球村” 家喻户晓,“ 地球村” 反映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A. 政治多极化B. 经济全球化C. 文化多元化D. 区域集团化7.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是()A. 成立国际联盟B. 建立北约C. 建立华约D. 成立世界贸易组织8.通过图片感知历史。
你从如图三幅图可感知到的相同的历史信息是()A.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B. 经济全球化趋势C. 亚非拉的奋起D. 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9.“ 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 。
北京奥运会会歌的传唱让“ 地球村”反映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A. 政治多极化B. 经济全球化C. 文化多元化D. 区域集团化10.有学者认为:“ 西方是经济全球化最大的赢家,第三世界却可悲的扮演着输家的角色。
2023-2024人教初中9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课后作业第2单元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1.下面为1841年和1877年英国就业结构变化示意图。
该图反映出英国( )A.成为“日不落帝国”B.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C.工业化影响就业结构D.教育文化水平提高2.下图直接反映出( )A.工业革命促进人口迅速增加B.城市化进程加快C.政治一体化趋势明显D.工业化程度提高3.《女工与工业革命》中提及:工厂“使年轻妇女走出狭小的‘家’,这种家在场地、光线、空气、思想和同伴方面都非常有限”,工厂使她“表现自己在交友和社会活动方面的才干”,“训练她具备自尊、自立和勇气”。
这主要说明工业革命( )A.促使女性走上企业领导岗位B.提高女性的生产积极性C.增强女性融入社会的能力D.培养女性优良工作习惯4.19世纪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
教育的普及( )A.彻底改变了妇女的地位B.提高了欧洲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C.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D.推动了欧洲各国的城市化进程5.“生产率的增长和医学的进步导致19世纪欧洲人口的急剧增加。
由此引起的人口压力通过海外迁移找到出路。
铁路和汽船有效地把大批大批的人运过海洋和大陆,而种种迫害更是进一步促进了迁移……”由此可见工业化( )A.加速了城市化进程B.带来了生态、资源问题C.促进了交通运输的发展D.促进人口流动与迁移6.历史学家常用“城市化的浪潮”“教育的大众化”“人口数量的激增”等词语来描述19世纪后期( )A.西欧封建社会的演变B.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C.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D.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巨变7.1905年,莫尼在《富裕与贫困》一书中指出:“英国4300万人口创造的财富为17.1亿英镑,其中25万最富者占有的财富为5.85亿英镑,375万相对富裕者占有财富2.45亿英镑,而3800万贫困者占有的财富为8.8亿英镑。
”对以上这段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A.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B.工业革命加剧了西方的殖民掠夺C.工业革命带来了环境污染的问题D.工业革命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8.“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从这条污浊的排水管中,排出人类工业的最大一股潮流去滋润全世界;从这条肮脏的下水道中,流淌出纯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