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安置房技术标

合集下载

老旧小区改造技术标

老旧小区改造技术标

老旧小区改造技术标
老旧小区改造技术的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结构安全:老旧小区的建筑年限较长,可能存在建筑结构老化、开裂等问题,改造技术需要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节能环保:改造技术应考虑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采用节能材料、施工技术和设备,减少能耗,减少环境污染。

3.居住舒适度:改造技术应考虑改善老旧小区的居住环境,包括改善采光、通风、隔声等条件,增加居住空间的舒适性。

4.配套设施完善:改造技术需要考虑对老旧小区的公共设施进行升级和改善,包括给排水系统、电力供应系统、公共交通设施等。

5.社区功能完善:改造技术应考虑提升老旧小区的社区功能,包括增加公共活动场所、娱乐设施和绿化空间,提供更好的社区服务。

6.符合国家相关政策和标准:改造技术需要符合国家相关政策和标准,包括建筑设计、工程施工、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标准要求。

老旧小区及远年住房改造工程老旧房屋改造技术标

老旧小区及远年住房改造工程老旧房屋改造技术标

老旧小区及远年住房改造工程老旧房屋改造技术标第一章综合说明一、工程概况二、法律法规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1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14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11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12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2014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1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5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13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13天津市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程 J10424—2014天津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程DB 29-113-2014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标准DB/T29-115-2014建筑工程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1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GB/T50358-2014第二章专业人员技术力量项目经理岗位职责负责本项目部所承揽工程的安全、质量、文明施工的策划、实施、检查、总结、提高等质量活动的组织工作。

负责学习和确保本项目部的安全、质量活动符合公司颁布的各种安全管理规定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专用程序文件》、《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公用程序文件》以及所有相关工艺、规范等规定的要求。

负责本项目部所承揽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与质量、进度、安全等有关的信息传递或接收工作,并组织落实。

负责项目部相关岗位(人员)技能培训的计划、安排和培训效果的评估工作。

负责与甲方、监理、设计以及其它专业机构非计划性对工程施工的监督、检查、评价等联系、接待以及汇报工作。

负责本项目部所承揽工程的检查、验收以及工程资料的收集、整理等监督检查工作。

负责本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对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推广和运用,以及科技进步、QC活动等的组织工作。

安置房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安置房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安置房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1. 引言安置房作为解决城市拆迁和灾后重建中居民临时居住问题的重要手段,对施工方案的设计和技术措施的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将重点介绍安置房施工方案的设计和技术措施的要点,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2. 施工方案2.1 布局设计安置房的布局设计应充分考虑居民的居住需求和使用便利性,同时确保安置房群体内的居住环境良好。

具体布局设计方案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合理分配室内空间,确保每户住房的面积符合相关规定;•合理规划公共空间,如公共浴室、厨房、洗衣房等;•考虑安置房周边环境,设置宜居的休闲空间和公共设施。

2.2 结构设计安置房的结构设计应遵循安全、稳定和经济的原则。

具体结构设计方案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选择适当的结构形式,如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等;•合理安排楼板、墙体和屋面结构,确保承载力和稳定性;•考虑地震、风雨等自然灾害的影响,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3 施工方法安置房的施工方法应考虑安全、高效和环保的原则。

具体施工方法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选择适当的施工工艺,如浇筑、砌筑、拼装等;•做好施工工期计划和作业安排,确保工期和质量;•采用节能环保的施工材料和设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技术措施3.1 地基处理安置房的地基处理对整个建筑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影响。

具体地基处理的技术措施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地基勘察工作,了解地基的物理和力学性质;•根据地基的情况选择适当的地基处理方法,如加固地基、排水处理等;•对于地基条件较差的情况,可以考虑采用桩基或地下室结构。

3.2 墙体施工安置房的墙体施工应保证墙体的稳定性和密实性,以提高整体的承载力和隔音性能。

具体墙体施工的技术措施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选择适当的墙体材料,如砖、混凝土、轻质隔墙板等;•采取适当的墙体施工工艺,如砌筑、抹灰、涂料等;•加强墙体与结构的连接,提高墙体的整体性能。

3.3 屋面施工安置房的屋面施工应具备防水、断热和耐久的特点,以保证居住环境的舒适和使用寿命的延长。

迁建工程施工技术标编制原则

迁建工程施工技术标编制原则

迁建工程施工技术标编制原则迁建工程施工技术标的编制是确保迁建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其编制原则是指导标准的制定和内容编排的准则。

下面将介绍迁建工程施工技术标的编制原则。

1. 法律法规遵守原则:在编制迁建工程施工技术标时,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施工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例如,在施工正常情况下,不得违反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环境保护、劳动保护等法律法规的要求。

2. 规范性原则:迁建工程施工技术标的编制必须遵循相关的规范和标准,确保施工符合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例如,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迁建工程施工技术标应对建筑结构和地基基础的设计、施工进行规范和要求。

3. 实用性原则:迁建工程施工技术标的编制应具有实用性,即施工技术标的内容必须能够指导和支持实际施工工作的进行。

例如,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标应包含有实际可操作的施工工艺、关键工序的施工要点、施工设备的要求等。

4. 适应性原则:迁建工程施工技术标的编制应具有适应性,即施工技术标的内容必须能够适应不同规模、不同性质、不同环境等条件下的施工需求。

例如,在编制迁建工程施工技术标时,应根据具体的施工项目的特点进行调整和改变。

5. 经济性原则:迁建工程施工技术标的编制应具有经济性,即施工技术标的内容必须能够在满足施工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约施工成本和资源。

例如,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标应提供合理的施工方法和工艺,避免资源浪费和不必要的成本。

6. 可操作性原则:迁建工程施工技术标的编制应具有可操作性,即施工技术标的内容必须能够清晰明确地指导施工人员的实际操作。

例如,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标应提供具体的工序流程、施工步骤、实施要求等,以方便施工人员的实际操作。

7. 综合性原则:迁建工程施工技术标的编制应具有综合性,即施工技术标的内容必须涵盖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包括前期准备、施工过程、竣工验收等各个阶段的要求。

例如,在编制迁建工程施工技术标时,应涵盖项目管理、施工计划、施工控制、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迁建工程施工技术标编制原则

迁建工程施工技术标编制原则

拆迁工程施工技术标的编制原则1 贯彻施工总承包管理原则1.1按本工程招标文件要求,业主非常明确,要求在本项目招标文件规定的承包范围内,对本工程全部工程实施包质量、包安全、包进度、包工以及文明施工等总承包施工。

1.2结合我公司在多个类似学校项目总承包施工中取得的成功经验,根据本项目的特点,我们将选派有经验的优秀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到造价工程项目管理部。

1.3我公司在业主和业主委托的施工监理单位的管理和监督下,履行总承包管理职责,我们将着重在现场协调施工总进度计划,施工场地、施工机械设备布置及协调使用,施工人员、物资的计划安排,施工质量控制及保证措施,文明施工、安全生产管理,以及与各有关部门关系协调,对各参建单位的劳动力管理、质量控制、技术资料、档案整理以及对业主服务等方面设置专人,进行强化对口管理。

1.4根据工程招标文件精神,有针对性地制定以下施工总承包规则:1.总承包组织机构图2.总承包项目管理模式3.总承包项目管理职责与业主的合作、协调措施5.总承包商分包协调管理措施6.总承包商对业主指定分包项目的协调管理措施7.总承包与周边环境协调管理措施8.总承包商对工程进度控制的协调措施9.总承包方施工技术管理办法10.总承包商施工质量和安全控制管理措施11.总承包商劳动管理措施l2.总承包商文明施工控制管理措施13.总承包商档案信息管理办法2 技术领先的施工指导原则2.1本工程施工工程量大,项目比较多,单体布置比较散,施工工期紧是本工程的主要特征,只有用完善的技术指导施工,加强施工管理,配置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才能满足其要求。

2.2针对本工程的特征,特制定以下专项施工安全技术措施:1.控制不均匀沉降的施工技术措施;2.明邦治理技术措施;3.本工程防渗施工技术措施;防止地下室墙板开裂的技术措施。

3 始终执行业主要求的总体进度控制原则3.1充分利用公司在**有基地的优势,在技术、管理、材料设备等方面的优势,优化组织施工,在确保基础、上部结构进度的前提下,确保优质、有效满足所有规划节点要求。

安置房标准

安置房标准

安置房标准
安置房标准是指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在城市建设、拆迁、灾难救助等情况下,为被拆迁人员、灾民等提供的临时或永久住房的建设标准。

安置房标准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1. 面积标准:安置房的建筑面积通常按照每户人均建筑面积计算,一般标准是在15-30平方米左右。

2. 基础设施标准:安置房应具备基本的电力、供水、卫生间、厨房等基础设施,以满足居民的基本居住需求。

3. 建筑质量标准:安置房的建筑质量应符合国家建筑标准,保证房屋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

4. 建设环境标准:安置房应位于便利的交通、教育、医疗等公共设施较为完善的区域,以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

5. 配套设施标准:安置房周边应配置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如学校、医院、商业中心等,以提供便利的生活条件。

6. 绿化环境标准:安置房区域应有合理的绿地覆盖,以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安置房标准还要根据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而定,有些地区的安置房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

同时,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还要考虑居民的特殊需求和交通、就业等因素,以确保安置房能够真正满足被安置人员的居住需求。

动迁安置房项目的招投标书范本

动迁安置房项目的招投标书范本

第三章评标办法(综合评估法)评标办法前附表. 评标方法本次评标采用综合评估法。

评标委员会对满足招标文件实质性要求的投标文件,按照本章第.款规定的评分标准进行打分,并按得分由高到低顺序推荐中标候选人,或根据招标人授权直接确定中标人。

综合评分相等时,以投标报价低的优先;投标报价也相等的,由招标人自行确定。

. 评审标准. 初步评审标准.. 形式评审标准:见评标办法前附表。

.. 资格评审标准:见评标办法前附表。

.. 响应性评审标准:见评标办法前附表。

. 分值构成与评分标准.. 分值构成:见评标办法前附表。

.. 评标基准价计算评标基准价计算方法:见评标办法前附表。

.. 评分标准:见评标办法前附表。

. 评标程序. 评标准备.. 评标委员会成员到达评标现场时应在签到表上签到(或通过门禁系统签到)以证明其出席。

.. 评标委员会成员首先推选一名评标委员会负责人,负责评标活动的组织领导工作。

.. 招标人或招标代理机构应向评标委员会提供评标所需的信息和数据。

评标委员会负责人应组织评标委员会成员认真研究招标文件,未在招标文件中规定的标准和方法不得作为评标的依据。

. 初步评审.. 评标委员会依据本章第.项规定的标准对投标文件进行初步评审,有一项不符合评审标准的,作无效标处理。

.. 投标人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其投标作无效标处理:(1)第一章“投标人须知”总则规定的任何一种情形的;(2)未按招标文件要求加盖电子签名;(3)投标人资格条件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或招标文件要求的;(4)投标人名称或组织结构与资格审查时不一致的;(5)拟派选的总监理工程师前后不一致的;(6)组成联合体投标未提供联合体各方共同投标协议的;(7)在同一招标项目中,联合体成员以自己名义单独投标或者参加其他联合体投标的;(8)投标报价低于成本或者高于招标文件设定的最高投标限价的;(9)同一投标人提交两个及以上不同的投标文件或者投标报价,但招标文件要求提交备选投标的除外;(10)投标文件载明的招标项目服务期限小于招标文件规定的期限的;(11)明显不符合技术规范、技术标准的要求的,技术标经评标委员会评审为不合格的;(12)投标文件提出了不能满足招标文件要求或招标人不能接受的工程验收、计量、价款结算和支付办法的;(13)投标文件提出的监理费用支付办法不能满足招标文件要求或招标人不能接受;(14)未按招标文件要求提供电子投标文件,或者投标文件未能解密且按照招标文件明确的投标文件解密失败的补救方案补救不成功的;(15)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以及投标文件制作过程出现了评标委员会认为不应当雷同的情况的;(16)以他人的名义投标、串通投标、以行贿手段谋取中标或者以其他弄虚作假方式投标的(串通投标和弄虚作假行为按苏建规字〔〕号认定);(17)不符合招标文件有关暗标的要求;(18)投标人拒不按照评标委员会要求对投标文件进行澄清、说明、补正的;(19)投标文件中监理人员班子低于最低人员要求的。

迁建工程施工技术标编制原则

迁建工程施工技术标编制原则

迁建工程施工技术标编制原则迁建工程施工技术标是指为了保证迁建项目施工质量、安全和进度的要求,对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施工程序等进行规范和标准化的文件。

编制迁建工程施工技术标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综合性原则:迁建工程施工技术标应具备完整的技术内容,包括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施工流程等,确保施工过程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二、科学性原则:施工技术标应基于科学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具备合理性、可操作性和先进性。

标准应体现现代化的施工理念和方法,科学地利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手段。

三、规范性原则:标准的编制应参照相关国家、行业的法规、标准和规范要求,确保施工过程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在实际操作中,要严格按照标准的规定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四、可操作性原则:标准应具备可操作性,即标准的内容应易于理解和操作。

标准的编制应考虑到实际施工的具体情况,避免制定过于抽象和理论化的内容。

标准应具备实用性,能够在实际施工中起到指导作用。

五、前瞻性原则:标准的编制应具备前瞻性,考虑到未来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新技术的应用。

标准应反映行业的发展方向,适应未来施工技术的需求。

六、针对性原则:标准应针对迁建工程的特点和实际需求,具备一定的灵活性。

要根据不同的迁建项目,制定相应的标准,考虑到具体的施工环境、地质条件、结构特点等因素。

七、适用性原则:标准的编制应考虑到不同迁建项目的适用性,包括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迁建工程。

对于同一类型的迁建项目,标准应具备一定的通用性,可以在不同项目中使用。

八、可扩展性原则:标准的编制应具备可扩展性,即标准的内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扩展和补充。

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新情况和新问题,标准应能够及时进行更新和修订。

九、可评估性原则:标准的编制应具备可评估性,即标准的实施可以进行评估和检测。

标准应设立相应的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用于评估施工质量和安全措施的有效性。

十、一贯性原则:标准的编制应具备一贯性,即标准中的各项内容应相互协调和统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荣 巷 街 道 办 事 处 大渲拆迁安置房工程

投标单位:无锡市億达建设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高建东 投标时间:二00九年三月六日

投标文件 ︻技术标︼ 1

目 录 第一章 技术标综合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一、 编制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二、 编制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三、 编制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四、 编制原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五、 施工规范及规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第二章 工程概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一、 工程建设项目概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二、 建筑、结构设计概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第三章 工程管理目标及施工部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一、原则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二、控制目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三、施工部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第四章 施工组织及施工准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一、 施工组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二、 职责分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三、 施工准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四、 总平面规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第五章 主要施工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 一、工程施工测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 二、基础及地下室工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 三、主体结构工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 四、屋面工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4 五、门窗工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6 2

六、楼、地面工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0 七、初装饰工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5 八、水电暖通安装工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1 九、电梯工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2 第六章 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4 一、工期保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4 二、制定施工进度计划的原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4 三、施工进度安排计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4 四、进度保证措施(附现场劳动力安排表) ____________________ 94 第七章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4 一、质量保证体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4 二、质保体系网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5 三、保证质量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5 四、质量通病的防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0 五、质量预控程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0 六、工序的质量控制与质量管理点的设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 114 七、竣工后的质量回访和服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0 八、特殊季节施工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0 第八章 施工成本控制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6 一、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程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6 二、加强施工管理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7 三、材料节约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7 四、强化经济核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8 五、用技术措施进行成本增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8 第九章 施工安全的保证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0 3

一、施工项目安全管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0 二、保证安全生产总体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0 三、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网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2 四、临时用电的安全防护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2 五、高空作业的安全防护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3 六、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安全使用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4 七、保证安全的其他技术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5 八、消防保证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7 九、冬季的消防管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8 第十章 施工现场管理及竣工验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1 一、现场防护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1 二、 地下管线及地上设施的加固保护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 152 三、文明施工管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2 四、强化工地卫生建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4 五、社区服务和环境保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4 六、工程竣工验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5 第十一章 施工过程中的配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7 一、与业主、监理、设计的协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7 二、与分包人的配合协调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8 三、施工环节的总体协调配合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8 四、土建与安装专业施工的协调配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9 第十二章 附表 一、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162 二、施工进度计划表 163 三、分部分项工程详细流程计划表 165 四、施工进度网络计划表 166 1

第一章 技术标综合说明 一、 编制说明 通过认真研究施工图纸及有关图集资料,并踏勘了施工现场的基础上,针对本工程特点及各种影响施工的因素,并结合本公司多年来承建类似工程的施工实践,本着“实事求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态度编写了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本公司将信守“优质高效,用户第一”地宗旨,为此作如下保证措施: 1、 全面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以及各项施工方案的审定工作。充分发挥本公司管理优势,配置足够的劳动力,强化计划管理实施,严格按照招标文件规定总工期250个日历天组织施工。 2、 我们将配合业主做好指定分包项目;有关分包商的选定工作;做好对分包的管理、协调、配合工作;抓好对分包商的施工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的管理等工作。 3、 本公司采用一系列适用于本工程的、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措施,我们将采用这些新技术、新方法、新措施来优质高速地完成本工程施工任务。 4、 根据国家质量标准和省建委、市建委有关建筑工程质量规定及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的规定进行施工,本工程投标质量等级为优质结构工程,我们将以此为目标组织施工,同时设立创建领导小组争创市级文明工地。我公司将按照ISO9002质量体系标准进行质量管理,因此对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机制上的保证。 5、 施工现场的管理、临时设施及围墙按市创建指挥部及区、街道、业主的要求设置。地面硬化,实施二级污水过滤排放,确保车辆无抛、洒、滴、冒、漏的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