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世家李亚磊:肝病,中医可以治

合集下载

肝胆卫士李亚磊院长:龟源治肝七法扶正祛邪,摆脱疾病困扰

肝胆卫士李亚磊院长:龟源治肝七法扶正祛邪,摆脱疾病困扰

肝胆卫士李亚磊院长:龟源治肝七法扶正祛邪,摆脱疾病困扰人的疾病五花八门、千奇百怪,当然治疗方法也难以胜数。

要应用中医疗法,首先要了解中医治病的原则,也就是治疗疾病的一些总的理念,才能提纲挈领、触类旁通地防治疾病。

肝胆卫士李亚磊表示:人体患病实际是机体平衡态遭到破坏、阴阳有所偏颇的一种结果,治疗的目的就是要使机体恢复到平衡的常态,即“纠偏”,中医称为“平调阴阳”,这是临床防治疾病的总原则。

造成机体阴阳偏颇的主要原因有两大方面:邪气干扰(实)与正气不足(虚)。

邪气,可从外感受或自内产生,是有害于人体的因素;正气,指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和抵抗力。

正常情况下,前者不能有,后者不能少,反之则为病态,或为邪气实,或正气虚,或虚实夹杂。

所以,“扶正祛邪”是中医治病的基本法则,基本治疗方法为“补虚泻实”。

先谈谈邪实的问题。

邪有风、寒、暑、湿、燥、火(热)之六淫,有食积、气滞、痰饮、瘀血等等,这些都是影响人体机能活动的因素或产物,称为“邪实”,当予祛除。

根据邪气所在的部位与性质的不同,祛邪的方法也各不相同。

中医治疗邪实总的理念是将邪气就近排出体外,以免邪气深入,干扰更多的部位,对机体造成更大的伤害,而使病情加重,病程延长。

造成正气不足的原因无外乎气血精微物质的生成减少与丢失过多两大方面。

前者如先天肾精不足,或各种慢性疾病缠绵不愈,脾胃的消化吸收能力下降,长期进食量不足或偏食(营养不全面),导致气血精微物质的生成减少而致虚。

后者如大量出汗,过多地讲话(特别是大声讲话),耗气伤津;大量出血(如外伤、手术、胃出血等),或少量长期出血(如痔疮、月经过多等),耗血伤气;暴泻,或长期慢性腹泻,丢失了能化生气血的精微物质;过度用脑,睡眠不足,气血暗耗等。

这些都是精微物质丢失太多,或过度消耗以致虚。

如果饮食充足,营养全面,又无过多的消耗,不存在虚的因素,就无需进补。

丰富充足平衡的饮食物就是最好的“补品”。

所以古往今来从不进补而活到八、九十岁的大有人在。

三叶清肝排毒汤多靶点解决病毒性肝炎

三叶清肝排毒汤多靶点解决病毒性肝炎

三叶清肝排毒汤多靶点解决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组传染病。

病毒性肝炎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传播范围广泛。

因此,预防病毒性肝炎最好的办法就是切断其传播途径,早发现、早治疗。

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发展为慢性肝病,少数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进而危及生命健康。

中医世家李亚磊提醒:若自己或家人、朋友患有病毒性肝炎,一定要及时进行专业检查,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患者了解自身病毒的传染强弱,采取有效治疗;还能更好的让患者身边的家人、朋友做好预防措施。

对于病毒性肝炎患者来说,一般早期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甚至没有任何症状,但只要体内有病毒存在,就会一直对肝细胞造成破坏;一旦患者出现肝部疼痛、腹胀脾大、黄疸等明显症状,病情往往已发展到中晚期,因此早发现、早治疗必不可少!警惕!肝病四大治疗误区1、错把肝病当胃病肝病与胃病是截然不同两种病。

若误用药,患者不仅忍受药物副作用和疾病带来的双重痛苦,还会耽误最佳治疗时机。

2、打干扰素/吃核苷药两者均只能抑制病毒活跃,并不能直接杀伤或抑制病毒,它没有办法从根本上清除病毒,甚至有的需要终身服用药物。

3、服用保肝降酶片保肝护肝药物只对肝脏起到保护作用,但不能抑制病毒复制;对于患者来说,彻底清除病毒,才能更好的保障肝脏健康,阻断肝硬化的进展。

4、任意停药换药很多患者因治疗费用、误认为好转等原因,中途私自停药、换药,殊不知,这些都是导致病情反弹、病毒变异耐药的罪魁祸首。

中医世家李亚磊针对肝炎患者独创的“三叶清肝排毒汤”既能扶助人体的正气,重视人体内部机能的调节,注重发挥人体本身的潜能,又注意祛除消灭病邪。

同时配合“龟源贴”使用,可以多环节、多靶点地发挥作用,促进阴阳平衡的调节,源头治疗,实现康复。

中医治肝病,常用的3位药

中医治肝病,常用的3位药

中医治肝病,常用的3位药肝胆病常常使人苦恼,中医在治疗这类疾病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李亚磊院长在中医药治疗肝胆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中医药防治脂肪性肝病、病毒性肝炎(乙肝、丙肝)、肝硬化、药物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胆囊炎、胆结石及黄疸、腹水等疑难肝胆疾病。

并在诊治疑难胃肠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那么李院长经常用哪几味药治疗肝胆病呢?我们今天就来一探究竟。

1.水红花子散结利水治鼓胀李院长常将其用于治疗鼓胀(肝硬化腹水)。

取其化瘀、消癥、利水之功效,可使脉道通利,减轻肝脏瘀血,促进腹水消退。

本品性寒,尤其适用于肝脾血瘀兼有水热蕴结之鼓胀患者。

伴胁肋疼痛者,加延胡索、川楝子以理气止痛;湿热黄疸明显者,加茵陈、薏苡仁祛湿退黄;伴阴虚者,加玉竹、石斛。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水红花子可有效扩张血管,改善肝脏血液循环,防止肝细胞坏死,延缓肝纤维化的进程,降低门脉高压,防止腹水的产生。

鉴于本药性寒,活血消癥作用较强,不适宜病久气血阴阳俱虚的患者,以防过度耗伤正气,影响预后。

3.灵芝补益肝气性最平慢性肝病与免疫失调具有密切关系,灵芝形如肝脏,补益肝气之效最佳,且灵芝性平,久用无生热之弊。

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常加用灵芝6~12g以养肝护肝。

灵芝可调节免疫,抗氧化,提高肝脏细胞的解毒功能,改善头晕、乏力、恶心、肝区不适等症状。

4.半夏消痞通阳愈顽疾(1)痞满结胸证:半夏可消阴而除痞,常以半夏泻心汤(半夏配黄连、黄芩、干姜等)苦辛通降、开痞散结,治寒热错杂之心下痞满者;以小陷胸汤(半夏配瓜蒌、黄连)化痰散结,治痰热结胸证;以半夏厚朴汤(半夏配紫苏、厚朴、茯苓等)行气解郁、化痰散结,治梅核气、气郁痰凝者。

(2)气逆呕吐证:半夏味苦降逆和胃,为止呕要药。

各种原因引起的呕吐,皆可随证配伍用之。

对痰饮或胃寒所致的胃气上逆呕吐,治以小半夏汤(半夏配生姜);对于胃热呕吐,半夏配黄连以清热和胃降逆;胃阴虚呕吐者,半夏配石斛、玉竹、麦冬以养阴止呕;胃气虚而呕吐者,半夏配人参、白蜜以益气止呕。

中医世家李亚磊:手脚出现这些变化要注意肝脏

中医世家李亚磊:手脚出现这些变化要注意肝脏

中医世家李亚磊:手脚出现这些变化要注意肝脏有很多人说,肝脏好就是身体好,在生活中,经常熬夜,喝酒、暴饮暴食或者生气都会伤害到肝脏的健康,肝脏是一个沉默的器官,默默的进行着分解有毒物质、消化食物、储存肝糖,即使受伤了也不会立刻“罢工”,而是会给身体发出一些信号。

1、手心出虚汗手心出虚汗也是肝脏受损的症状之一,主要与肝脏功能下降后存储糖原能力随之下降下降有关系。

当出现这些情况后不仅会出现手心出虚汗,还会出现胸闷出汗、体力不支、头晕等症状。

2、手掌有红点红手掌出现红点同样需要引起重视,因为这也可能是肝脏受损引起的,总结认为,手掌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肝功能降低而胆红素流失进入血液导致的,一般患者在按压手掌时红点也会变白和逐渐消失。

3、指甲纹路重如果指甲纹路突然变重或者变乱,同样也是肝脏受损后发出的信号之一。

肝脏发生疾病后可出现肝血不足、肝细胞破裂等病理现象,不能滋养末梢组织,同时导致指甲生长发育受到影响,最终出现纹路变重或者变乱等情况。

4、手掌泛红严重肝病时可导致手掌出现病态的潮红色,这种现象在临床中被称为肝掌。

一般来说,出现这种症状就代表患者的肝功能已经大大受损,因为肝功能严重受损时才会导致胆红素大量流入血液中引起手掌泛红,一旦发现这种症状就要引起高度重视。

5、脚底无血色当肝脏功能受损之后也会给脚底板发出信号,如果脚底板表现为大量泛白,没有血色就要引起重视了。

因为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肝脏功能受损后血液循环异常引起的,一般患者还会伴随着腿脚反复发麻等现象。

中医世家李亚磊院长表示: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医治疗肝病的过程中,发现万事万物都可遵循这个规律,龟源治肝七法中每一种方法都有3味主药,“龟源治肝七法”并非独立配伍,而是根据病人的病情“七种方法”进行辨证施治,加减化裁,结合西药的辅助治疗针对肝病患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李亚磊院长揭秘:得了肝炎应该如何治疗?

李亚磊院长揭秘:得了肝炎应该如何治疗?

李亚磊院长揭秘:得了肝炎应该如何治疗?慢性活动型肝炎重点在于滋养肝肾之阴,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源,肝血赖肾精供养,肾精依肝血补充,同源于水谷精微,有乙癸同源之说。

如湿郁内盛,郁而化热,病久毒热耗损肝肾精血,致肝肾阴虚,阴虚而生内热,以致阴虚为本,热邪为标,则发为本虚标实证。

,对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来说,治疗中保存一分阴血便有一分生机,并要防止阴亏进一步发展致动血出血。

一贯煎是滋补肝阴的代表方。

若从“体阴用阳”出发调补肝气时可重用生黄芪。

慢性肝病的治疗中只有阴血得以补充,病情才能得以恢复,切忌再伤其阴,惟有阴血得复,血燥得滋,肝得柔养,肝功能的恢复才有可能获得巩固,而免于复发。

李亚磊院长认为“阴无骤补之法”,养阴须在辨证准确的基础之上守方稳进,方可取得较好疗效。

注重解毒治疗乙型肝炎一般以解毒为重点,解毒既要解热毒,同时又要注意解湿毒。

但对于慢性病来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即使患病不久,仍有虚证,所以祛邪药物只能暂用而不可长用,防止虚虚之戒。

尤其在解毒的同时仍要注意避免伤阴,一不可过于辛燥,二不可过于苦寒。

留心治痰勿忘化瘀临床上一部分慢性活动性肝炎顽固难治,与痰瘀胶着有密切关系。

究其病机,多由于湿热久羁,日久炼液成痰,痰浊内生,痰浊阻络,血行不畅,以致血瘀,痰瘀互为因果,相互转化,以致形成胶着不解的局面,故治疗中单纯用化痰祛湿或者单纯用活血化瘀任何一种方法均不易见效,必须兼顾痰瘀两方面。

“治痰勿忘祛瘀,治瘀勿忘化痰”。

久病入络,血瘀络阻是肝病病情发展的最后阶段,是一种必然的病机转化,所以临床对慢性肝病即使无明显血瘀见症,亦应在此病机显现之前在补肝健脾方内酌加活血化瘀之品,而并非到上述血瘀证完全显露才用去瘀通络之法。

软坚化瘀药多选用田七、鳖甲、赤芍、丹参、丹皮、穿山甲等。

李亚磊院长表示:中医药在各种慢性肝病的治疗领域具有独特优势。

近十年间,现代医学在慢性肝病治疗取得了重大进展,并在肝病防治领域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医世家李亚磊:肝病患者出现肝掌代表什么?

中医世家李亚磊:肝病患者出现肝掌代表什么?

中医世家李亚磊:肝病患者出现肝掌代表什么?有些疾病可以通过身体某些部位不同寻常的变化,做到初步判断。

而“肝掌”作为一种肝脏功能有异常的表现,大家都不陌生。

但某些人在没有很了解的情况下,有些草木皆兵了,发现自己手掌的大小鱼际发红便害怕是“肝掌”。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肝掌”究竟是怎么回事......肝病患者通常会发现,自己的手在大拇指至小拇指的根部之间的大小鱼际处的皮肤出现了片状充血,或红色斑点、斑块,手指按压后变成苍白色抬手后立即恢复,这就是“肝掌”。

如果肝病患者出现肝掌,证明肝脏的代谢功能出现了问题。

大家都知道,无论男性或者女性体内都有雄性、雌性两种激素共同存在。

而这两种激素发挥完生理作用后,不能总在体内呆着,是需要被灭活活性的,而这个过程是肝脏来完成的。

如果肝细胞受到损伤,无法及时灭活体内的雌激素导致体内雌激素蓄积,就会导致体内的小动脉扩张,表现在手掌上就是肝掌。

由此解释,肝硬化和慢性肝病患者当肝细胞受损而导致肝功能异常时,出现肝掌多是肝功能下降的表现,也是为您亮出的一张黄牌——提醒您及时的治疗是非常必要的了。

但请大家注意:出现肝掌的不一定都有肝病。

临床上往往见到不少健康人发现手掌心发红就慌里慌张地以为自己得了肝病,但各项检查显示无肝病,且肝功能也正常。

这种情况也是正常的,比如体内雌激素分泌过多,已经超过了肝脏的灭活能力而导致的肝掌。

因此对于出现肝掌者,应结合病史、体格检查、肝功能、乙肝两对半、丙肝、肝胆胰脾彩超等多项检查后并经过综合分析判断,然后才能作出正确的结论。

通过以上解释,相信大家已经明白了肝掌是怎么回事,原来男女的体内如果雌激素蓄积的话,就会表现在手掌上出现肝掌现象。

并且,肝硬化,慢性肝病患者也有可能出现肝掌,所以人们担心手掌这里红是肝不好的征兆是有一定道理的。

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委员,中医世家李亚磊独创的“龟源治肝七法”通过患者的不同症状,不同病因,进行辨证施治,加减化裁,辨证论治,注重症候表象,以象推理,肝病患者遵医嘱扶正固本。

中医世家李亚磊讲解:肝脏毒素是什么?

中医世家李亚磊讲解:肝脏毒素是什么?

中医世家李亚磊讲解:肝脏毒素是什么?肝脏是帮助我们机体分解毒素的器官,我们每天吸收毒素,并在肝脏和其他器官中积累,这时肝脏可以帮助分解,有时肝脏在分解过程中产生一些毒素,如这些毒素没有及时排毒会给我们身体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给肝脏排毒也极为重要,简言之,想要更理想的排毒,先要找到毒素的藏身之处。

中医眼里的毒素所谓毒素,即人体没有及时排出而滞留人体内,对身心都会带来不良影响,即为毒。

中医将毒分上火、气郁、寒气、痰湿、淤血、食积,如果它们聚积在五脏会加速衰老,影响神经、筋骨、肌肤、肌肉的养分供应。

因此,五脏毒素要是可以通过身体症状,追根溯源的。

毒素没有及时排出身体的体征乳腺隶属肝经,如果肝经有毒素,就有可能产生乳腺疾病。

比如说,经前的乳腺明显肿胀,即乳腺增生。

因为经血需要排出,可能出现气血过于旺盛会导致乳腺肿胀;肝脏,肝主筋,指甲隶属筋的一部分,如果毒素聚积肝脏,指甲可能会出现凹凸的棱线。

人体面部两侧还有小腹部,隶属肝经和胆经,如果肝的排毒不顺畅,就容易出现面部两侧长痘、偏头痛甚至痛经;情绪抑郁,肝脏即是解毒器官也是调节内分泌器官,如果肝脏毒素没有及时排出,也会影响情绪,出现一些抑郁情绪。

肝脏喜欢什么颜色食物?青绿色食物。

中医讲究五行调理,青绿色有疏肝、缓解情绪抑郁,促进毒素排出的作用。

因此,按照中医医学理论,要为肝脏排毒素应该选择青绿色蔬果。

例如,青柠檬或者青橘子泡水喝。

枸杞,可以明目,还能够提高肝脏耐受水平,对提高肝脏抵抗毒素有一定帮助。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医药传承发展工作委员会会员李亚磊表示:肝病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要有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要听从医嘱,坚持治疗与调理,不要轻言放弃,不宜半途而废,家庭和社会亦要给予理解和支持。

中医中药疗法相对副作用较少,有利于病人较长期坚持治疗。

除了接受专业治疗外,遵守饮食与起居调理的宜忌,适当使用药膳,进行自我保健等,对病人的康复亦有相当大的帮助。

肝胆卫士李亚磊:肝癌是乙肝的必然结局吗?

肝胆卫士李亚磊:肝癌是乙肝的必然结局吗?

肝胆卫士李亚磊:肝癌是乙肝的必然结局吗?
相信很多人们都听过“肝炎—肝硬化—肝癌”的三部曲,于是很多乙肝患者就会担心自己的病情会进一步发展到肝硬化,最终成为肝癌严重影响患者健康。

肝癌是乙肝的必然结局吗?
不一定,肝病专家表示:乙肝三部曲并不是每个人乙肝患者的必然之路,只是会有部分患者的病情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从乙肝发展到肝硬化或者肝癌,需要经历10—20年左右的时间,若在乙肝时期没有积极检测、控制病情的发展,任由它反复发作,肝脏持续受损,那么病情就很容易发展为肝硬化。

肝脏是没有痛觉神经的想,即使肝脏发生病变,也不会轻易有症状想,一旦出现症状时,病情很有可能已经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这个时候再进行治疗,病情是不会达到完全治愈的。

如何避免乙肝发展为肝硬化/肝癌?
1、乙肝患者体内有病毒存在,随时都有可能发病,因此,一定要做好全面的检查,一旦发现病情有变化,要在第一时间采取治疗措施,防止病情再次恶化。

2、通过积极的源头治疗,才能有效阻断病毒复制想,避免肝脏反复收到损伤,减少和阻断乙肝向肝硬化、肝癌的方向发展。

3、肝炎活动与肝硬化的发生呈明显的正相关,与肝癌的发生也有明显的相关性。

保证肝功能正常,肝脏不受侵害,可以降低肝硬化、肝癌的发生率。

正确认识肝病三部曲的发生发展规律,及早地进行监测、预防和治疗,是能够避免乙肝向这个方向发展的。

中医世家李亚磊表示:中医药在各种慢性肝病的治疗领域具有独特优势。

近十年间,现代医学在慢性肝病治疗取得了重大进展,并在肝病防治领域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龟源治肝法通过患者的不同症状,不同病因,进行辨证施治,加减化裁,辨证论治,注重症候表象,以象推理,肝病患者遵医嘱扶正固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世家李亚磊:肝病,中医可以治
肝病的病理变化不一,极其复杂,有充血、瘀血、凝瘀、硬化等不同;其症
状来势汹汹,有的缠绵反复,有的困顿日甚,有的无明显体征,不检查不会发现,
在病程方面,长短不一,有的甚至长达数十年。每一病程发展的不同阶段,其治
疗措施亦异,难一概而论。

通俗地说就是西医所看到的一个人的‘病’,侧重点在于‘病’;而中医看
到的是一个病着的‘人’,侧重点在于‘人’。人是精神的不是机械的,病是整
体的,不是局部的。整体观念就是把人看做一个整体,在诊病时不应该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要寻其根源之所在,达到治愈疾病的效果。

辨证施治标本兼治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万事万物同出一理,定有其规律,中医施治讲究循‘道’
而行。以《伤寒论》为根本,《伤寒论》中不仅仅讲六经辩证,它是融病因、病
机辩证、脏腑辩证、八纲辩证、经络辩证、气血津液辩证为一体,论中无不体现
出其辩证论治的精神。不仅在病因、病位、病机、病性、诊断等方面反应了中医
辩证的内容,而且在对疾病的标本、立法、处方用药上都指明了方向。

乙肝病毒之所以难治,在于普通药物很难将其杀死,原因在于其存在于肝细
胞核中,一般药物很难深入病灶。中医则不同,它会根据每个患者的病情用药,
如果辨证准确,中药对治疗慢性乙肝的效果是非常好的。

中医治疗乙肝
肝病是常见的传染病,中医早在2000年前就已经对肝病有了较系统的治疗
方法。东汉末年张仲景提出观点: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
的治肝虚的用药方法,提出了见肝之病,知其传脾,当先实脾的治疗原则。博大
精深的中医治肝理论经过上千年的传承与历练,目前已经在肝病治疗上卓有成
效。
中医世家李亚磊院长表示:慢性乙肝患者,如果没有抗病毒指征,但病人自
己感觉有不舒服的症状,医生们都会通过辨证后,给他用中药治疗。中医会根据
你的症状、舌象、脉象,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最后才能给患者辨证用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