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推荐5种治疗肝病的种子中药
中药调理肝脏功能

中药调理肝脏功能肝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具有代谢、储存和排泄等多种功能。
然而,现代生活中的不良饮食习惯、环境污染以及长期用药等原因,使得肝脏负担加重,容易引发肝脏疾病。
中药调理肝脏功能,具有独特的疗效和优势,可以帮助改善肝脏健康。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药调理肝脏功能的方法和作用。
一、茵陈蒿调理肝脏功能茵陈蒿是一味经典的中药材,具有清利湿热、调理肝胆的作用。
茵陈蒿中含有丰富的挥发油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改善肝功能的效果。
茵陈蒿可以通过刺激胆汁分泌,促进肝脏排毒,减轻肝脏负担,并具有调节肝脏功能的作用。
二、枸杞调理肝脏功能枸杞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调理肝脏功能。
枸杞中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可以保护肝细胞免受损伤,并促进肝脏的再生与修复。
此外,枸杞还可以增强免疫力,预防肝脏疾病的发生。
三、丹参调理肝脏功能丹参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活血化瘀、调节气血、抗氧化等作用。
丹参中含有丹参酮和丹参素等活性成分,可以改善肝脏的氧化应激状态,减轻肝脏炎症反应,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此外,丹参还可以调节血液循环,改善肝脏供血与排毒功能。
四、柴胡调理肝脏功能柴胡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疏肝理气的作用。
柴胡可以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减轻肝脏负担。
柴胡还可以刺激胆汁分泌,促进肝脏排毒,改善肝功能。
中药调理肝脏功能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采用中药汤剂、中药粉末、中药颗粒等剂型。
在使用中药调理肝脏功能时,应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中药组合和剂量,并遵循医生或中药师的指导。
此外,还应注意饮食调理,减少油腻、辛辣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的消化。
合理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情绪管理也对肝脏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总之,中药调理肝脏功能的独特疗效使得其在肝脏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茵陈蒿、枸杞、丹参和柴胡等中药的应用,可以改善肝脏健康,促进肝细胞的修复与再生,达到调理肝脏功能的效果。
养肝护肝的中药配方

养肝护肝的中药配方关于《养肝护肝的中药配方》,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肝脏是身体较大的人体器官,针对身体的肝脏而言,平常不为人知,即便出現些损害,也从不埋怨,可是一旦出現情况严重的病症,通常会发觉的较为晚,这针对病人会导致巨大的威协,在平常日常生活之中,一定要提升保肝护肝,既要重视饮食搭配调理,还可以根据一些中药方剂做到这些方面的养生保健的功效。
保肝护肝的中药方剂1、杞菊地黄丸(由枸杞、黄菊花、熟地、山萸肉等构成)功效:有滋补养生肾脏,清目,适用肾精不足引发的耳鸣头晕,两目发干,视力模糊不清等。
2、杜仲地黄丸(由杜仲、牛膝、枸杞、熟地等构成)功效:滋补肾脏,强筋骨,适用肝肾亏虚引发的腰酸腿软,头晕四肢无力,遗精滑精等。
3、二至丸(由女贞子、墨旱莲构成)功效:滋补肾脏,滋阴降火,适用肾气虚,肝肾阴虚引发的头晕眼花,腰酸腿软,失眠多梦,口燥喉干等。
4、逍遥散(黄芩、赤芍、川芎、白术茯苓等构成)功效:疏肝理气,健脾胃和营,适用肝郁血虚,脾虚引发的头晕眼花,两胁隐隐作痛,口燥喉干等。
5、龙胆泻肝丸(由龙胆草、黄芩、柴胡、生地等构成)功效:泻胆肝实火,适用头痛眼赤,肾区疼痛口苦口臭等。
夏天怎样保肝护肝1、调节睡觉姿势侧卧睡是很多人一般采用的睡觉姿势,在平卧时非常容易变为侧睡。
由于肝经在身体两边,侧睡的情况下,无论是左侧卧還是右侧卧,都能安神肝火。
由于人到侧睡的情况下,血当然就归入肝经里来到,肝主藏血,血一归入肝经,身体就能清静入眠而且刚开始一天的造血机能了。
2、营养均衡夏天护肝,高级营养师的饮食搭配第一建议便是平衡,每日每类食材必须摄入,且要依非常好的占比摄入。
5种色的蔬菜水果都有优势,例如翠绿色、鲜红色、淡黄色蔬菜水果,带有叶黄素;花菜、白花菜等十字花科,是防癌尖兵这些,就餐时可以多挑选、多更换。
3、适度健身运动每日维持适量运动,并依据本人的肝功能检查的不一样状况慢慢控制运动强度。
健身运动前期,可不在影响人体舒适感的情况下跑步,以疲劳值控制跑步時间。
治疗肝胆的中草药

治疗肝胆的中草药
中草药在治疗肝胆疾病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治疗肝胆疾病的中草药。
1. 金钱草:金钱草具有清热解毒、利湿利胆的作用。
对于肝胆湿热引起的黄疸、胆囊炎等症状,金钱草可以起到明显的缓解作用。
可以将金钱草煎汤或制成草药粉末,口服使用。
2. 白术:白术具有健脾胃、利湿利胆的功效。
在治疗肝胆湿热引起的脾胃不和、疏肝理气等症状时,白术可以起到很好的调理作用。
可以将白术和其他药材一同煎汤饮用。
3. 槟榔:槟榔具有行气活血、理气解郁的作用。
在治疗肝胆气滞、郁闷不舒的症状时,槟榔可以起到舒筋活络的作用。
通常可以将槟榔制成药粉,与其他药材一同煎汤服用。
4. 地黄:地黄具有滋阴补肝的功效。
对于肝阴不足引起的眩晕、头痛等症状,地黄可以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
可以将地黄与其他药材一同煎汤或制成药丸服用。
5. 丹参:丹参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作用。
在治疗肝胆湿热引起的黄疸、胆结石等症状时,丹参可以起到明显的缓解作用。
可以将
丹参煎汤或制成药丸服用。
需要注意的是,中草药治疗肝胆疾病应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不必要的药物相互作用或过量使用。
同时,个体差异也会影响中草药的疗效,因此在使用中草药治疗肝胆疾病时要密切观察自身症状的变化,并及时向医生反馈。
中药分类治肝病

中药分类治肝病
中医治疗肝炎有一个很悠久的历史,早在2000年以前的中医四大经典之一《金匮要略》当中就有专篇讨论黄疸病治疗的内容,所提出治疗黄疸的方剂、方法以及药物目前仍然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它对黄疸病因的阐述目前仍然有效指导临床治疗。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部分乙肝患者通过中医的扶正驱邪方法治疗一段时间过后,竟然能痊愈。
这表明中医药在治疗肝病方面是有一定的优势的。
那么具体有哪些中医在治疗肝病方面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呢?
1、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中药有哪些?
答:目前已经证实,下属药物对机体的免疫功能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1)补益扶正类:人参、党参、黄芪、冬虫夏草、刺五加、补骨脂、女贞子、枸杞子、龟板、鳖甲、鹿茸等。
(2)活血化淤类:丹参、赤芍、红花、桃仁、益母草、灵芝等。
(3)软坚散结化痰类:夏枯草、山慈菇、牡蛎、穿山甲、半夏、猫爪草。
2、哪些中药有降低转氨酶作用?
答:降低转氨酶作用的中药主要有:五味子、虎杖、半枝莲、垂盆草、田基黄、柴胡、甘草、连翘、女贞子、败酱草、龙胆草、水牛角、黄芩等。
3、哪些中药有降低胆红素作用?
答:降低血清胆红素作用的中药主要有:茵陈、栀子、大黄、黄柏、虎杖、大青叶、丹参、红花、泽兰、金钱草、益母草等。
护肝良方中药帮你保护肝脏健康

护肝良方中药帮你保护肝脏健康在现代社会中,肝脏问题日益普遍,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巨大困扰。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脏器之一,具有过滤血液、制造胆汁、合成重要蛋白等重要功能。
因此,保护肝脏健康至关重要。
而在众多的保肝方法中,中药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护肝良方。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中药,并探讨其如何帮助您保护肝脏健康。
1. 人参人参是中药中的明星之一,被广泛用于调养身体和提高免疫力。
它有多种保肝作用。
首先,人参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以减少肝脏受损并降低炎症反应。
其次,人参可以促进肝细胞再生,有助于修复受损的肝脏组织。
最后,人参还可以提高肝脏解毒能力,有助于排除体内有害物质,减轻肝脏负担。
2. 枸杞子枸杞子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
它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改善肝功能。
枸杞子还可以提高肝脏的抗氧化能力,减少自由基的损害,从而保护肝脏细胞。
此外,枸杞子还具有提高免疫力和改善睡眠质量的作用,有助于维持肝脏的健康状态。
3. 丹参丹参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被广泛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然而,丹参也具有一定的保肝作用。
丹参中的活性成分能够促进肝细胞再生,有助于修复肝脏组织受损。
丹参还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可以减轻肝脏炎症反应和氧化损伤。
此外,丹参还能够调节血脂、降低胆固醇,有助于改善肝功能。
4. 当归当归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被广泛用于妇科问题的治疗。
然而,当归也具有一定的保肝作用。
当归中的活性成分能够促进肝脏的解毒功能,有助于排除体内有害物质。
同时,当归还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以减少肝脏受损和炎症反应。
此外,当归还能够促进肝细胞再生,有助于修复受损的肝脏组织。
5. 黄芪黄芪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被广泛用于调养身体和提高免疫力。
它具有多种保肝作用。
首先,黄芪可以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有助于改善肝功能。
其次,黄芪还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可以减少肝脏受损和炎症反应。
最后,黄芪能够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提高免疫力,保护肝脏免受病原菌的侵害。
五味子治肝病有奇效

五味子治肝病有奇效肝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对患者的生活工作健康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对肝病的治疗工作一定要积极开展和进行,五味子作为一种中药,对于治疗肝病其实有很好的效果,但是也要搭配其他的一些药材,那么现在就为大家推荐一下,五味子治肝病的几种配方。
★一、做法:北五味子3~5克,绿茶0.5~1.5克,蜂蜜25克。
北五味子用文火炒至微焦,与绿茶一起用沸水冲泡5分钟,趁热加入蜂蜜拌匀即成。
每日1剂,分3次温服。
功效:振奋精神,补肾益肝。
适用于腿软乏力,耳鸣,精神衰弱,慢性肝炎,肝虚目眩,视力减退。
★二、做法:五味子10~20克,红枣5~10枚,冰糖适量。
将红枣去核与五味子一起入锅加适量的清水煎煮30分钟后去渣取汁,调入冰糖即成。
可代茶饮用,每日饮1剂。
功效:对转氨酶反复升高的慢性肝病患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三、做法:鲈鱼1条,五味子50克,精盐、葱段、胡椒粉、料酒、姜片、生油各适量。
将五味子浸泡洗净。
将鲈鱼去鳞、鳃、内脏,洗净放入锅内,再放入料酒、盐、葱、姜、生油、清水、五味子,煮至鱼肉熟浓汤成,拣去葱姜,用胡椒粉调味即成。
功效:能提高人体淋巴细胞转化率,使免疫力加强,有抗衰老作用。
主治高血压,肥胖症,肝脾虚弱,失眠健忘,降转氨酶之功效。
★四、做法:五味子10克、大米100克。
大米五味子,一起文火熬制。
功效:五味子可以养肝补肾,大米有保肝护胃的作用,酒后进食能够减少大量酒精对肝的损害。
要注意的是,服用五味子之后可能有打嗝、反酸、胃烧灼感、肠鸣、困倦等不适,偶有过敏反应,且五味子有小毒,可能使呼吸频率及幅度增加,并有降压作用。
因此,建议患者在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补肝肾最好的中药方有什么

补肝肾最好的中药方有什么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许多的疾病也随之而来,肝病是现代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病,你们知道治疗肝病中药方都有哪些吗?下面由店铺给大家介绍补肝肾的中药方吧,仅供大家参考。
补肝肾的中药方1、新肝方:马鞭草15克,枸杞子、泽泻、赤芍、白芍各9克,木香6克,龙胆草、生甘草各4.5克。
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每2周复查肝功能1次,连续观察至少4个月。
在服药期间,除服用维生素及临时对症用药外,均不再加用其他方法治疗。
2、和肝胶囊:生三七130克,杭白芍、粉甘草各100克,青连翘60克,上肉桂(去粗皮)30克,薄荷、制斑蝥各25克,冰片20克,朱砂10克。
研为细末混匀,分装在0号胶囊内,每粒净重0.5克,共分装100粒,每天服2次,每次3~4粒,饭后服。
3、清肝煎:茵陈45~60克,连翘、蒲公英各30~40克,郁金、丹参各10~25克,青黛6~10克。
每天1剂,水煎服。
服药期间忌辛辣油腻物品;动静结合,忌绝对卧床休息。
4、调肝降球合剂:柴胡5~10克,郁金、茯苓各10~30克,生黄芪、紫丹参各15~30克,炒白术10~15克,黄精、茵陈、秦艽各15克,炒赤芍,炒白芍、山楂、神曲各10克,青皮、陈皮各6~10克,甘草5克。
每天1剂,水煎2次,于上午9点、下午3点各服1次,连服30天为1疗程。
待其自觉症状消失,肝功能及白、球蛋白比例恢复正常,改为2天服1剂,每天服1次,连服15剂为1个巩固疗程。
每服药1个疗程,复查1次肝功能及白、球蛋白比值。
5、补肝降酶汤:柴胡、当归、泽泻、白芍各9克,黄精32克,丹参15~32克,郁金10克,焦山楂15克,五味子10~15克,田基黄32~45克。
每天1剂,水煎服。
6、健脾解郁汤:党参、白术、丹参、板蓝根各15克,柴胡、郁金、白芍、陈皮、黄芪、茵陈各10克,半夏曲12克。
每天1剂,水煎分早晚空腹分服,1个月为1疗程。
一般观察2~3个疗程。
补肝肾的护理工作一、要注意多休息,不要让自己太劳累,禁止熬夜只有充足的休息,才能让受损的肝细胞得到及时的修复,也只有这样才能让肝脏及时排毒;二、要注意平时的饮食调整绝对禁止饮酒,因为酒精对肝脏的极大破坏性,所以肝功能不好的人都要绝对禁止饮酒;在食物选择上,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这可以减轻肝脏负担,另外油腻、烧烤煎炸类食物和加工过的食物都要少吃,因为这些食物往往都含有对肝脏有害的毒素,会给肝脏带去很多伤害的;另外也可服用富含中药五味子的养肝片进行调理,改善身体状况。
具有保肝作用的二十种单味中药

具有保肝作用的二十种单味中药保肝作用的中药是指可以帮助护肝、修复肝脏损伤、促进肝细胞再生和补充肝脏所需养分的药物。
以下是具有保肝作用的二十种单味中药:1.人参:人参可以增强肝细胞的免疫功能,促进肝细胞再生。
2.枸杞子:枸杞子富含多种抗氧化物质,可以减少肝脏损伤并促进修复。
3.石菖蒲:石菖蒲可以促进肝脏的排毒功能,改善肝脏负担。
4.丹参:丹参具有舒肝解郁的作用,可以改善肝气郁结的症状。
5.桑螵蛸:桑螵蛸可以抑制肝纤维化的发生,减轻肝脏损伤。
6.甘草:甘草具有抗炎作用,可以减轻肝炎引起的损伤。
7.陈皮:陈皮可以促进胆液分泌,改善胆固醇代谢,减轻肝脏负担。
8.柴胡:柴胡可以调节肝气,改善胸胁痛和胃脘不适等症状。
9.栀子:栀子可以清热解毒,对肝炎和黄疸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10.大黄:大黄具有通便作用,可以帮助排毒,减轻肝脏负担。
11.牡蛎:牡蛎可以补充肝脏所需的微量元素,促进肝细胞再生。
12.柏子仁:柏子仁可以滋补肝肾,改善肝阴虚引起的头晕、目眩等症状。
13.青蒿:青蒿具有抗疟疾的作用,同时对肝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14.薏苡仁:薏苡仁可以利水消肿,减轻肝肿胀和腹水等症状。
15.红花:红花可以活血化瘀,对肝硬化和肝癌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
16.土茯苓:土茯苓可以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减轻肝脏负担。
17.生地黄:生地黄具有滋阴清热的作用,对肝热引起的黄疸有一定的疗效。
18.龙胆草:龙胆草可以促进胆汁分泌,改善胆汁淤积和黄疸。
19.苦参:苦参有抗炎、抗氧化和抗病毒作用,可以减轻肝炎引起的损伤。
20.赤芍:赤芍具有清热凉血的作用,可以改善肝火旺盛引起的头晕、目赤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是仅列举了具有保肝作用的二十种单味中药,实际运用中,往往采用的是复方中药,以增加疗效和减少副作用。
此外,由于人体体质和肝脏疾病的差异,使用中药请务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清肝益肾-决明子
【别名】草决明,马蹄决明,假咖啡豆。
【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决明或小决明的成熟种子。
主产于安徽、广西等地。
秋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取种子,微炒打碎用。
【性味归经】甘、苦、咸、微寒,归肝、肾经。
【功效】清肝益肾,祛风明目,降压通便。
【主治】风热目赤肿痛,头痛,肝肾不足之青盲内障,肝热之高血压、头痛眩晕以及肠燥便秘等。
【用量用法】9~15g。
煎服,亦可单味开水泡服。
【注意事项】大便溏泻,或血虚眩晕忌用。
【肝病应用指要】
1.护肝降酶用于各型肝炎及脂肪肝之ALT升高者,常与山楂、木瓜、茵陈、连翘、白术等同用。
2.降脂祛湿适用于血脂升高、脂肪肝。
体胖痰湿壅盛者,常与薏苡仁、山楂、苇根、泽泻、云苓等配伍。
3.清肝明目肝病之头晕眼干,视物昏花,每与菊花、黄芩、川芎、桑叶等同用。
二.消肝硬化腹水-莱菔子
【别名】萝卜子。
【来源】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莱菔(萝卜)的成熟种子。
我国各地均产。
夏季种子成熟时采割,晒干、搓出种子,晒干生用,或微炒捣碎用。
【性味归经】辛、甘、平,归脾、胃、肺经。
【功效】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主治】食积气滞,胸闷腹胀,下痢后重,咳嗽痰喘。
【用量用法】3~9g。
煎服。
【注意事项】本品皆用于实证。
若中气虚者配伍补脾益气药,肺肾虚咳喘满则非所宜。
另外,本品能损耗正气,体虚者不宜服。
又可消降补药药力,不宜与人参、熟地黄、何首乌等药同用。
【肝病应用指要】
1.消食导滞莱菔子消食导滞,用于肝病食积、腹胀、纳食减少、胃脘胀满,常与神曲、麦芽、槟榔、山楂、鸡内金、砂仁、木香、青皮等同用。
2.利水消胀莱菔子有利水消胀之功。
常用于肝硬化腹水之大腹水肿、腹胀如鼓、朝宽暮急、尿少,多与蝉蜕、大腹皮、沉香、木瓜、防己、白术、茯苓、牵牛子、灯心草、车前子等同用。
三.清肝明目-车前子
车前子
来源:《中药饮片图鉴》
【来源】本品为车前科植物车前及平车前的成熟种子。
全国各地均产。
夏秋二季种子成熟时采收。
晒干。
生用或清炒或盐水喷炒用。
【性味归经】甘、寒,归肾、肝、肺经。
【功效】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
【主治】水肿,小便不利,热淋等;暑湿泄泻;肝热目赤肿痛以及肺热咳嗽痰多。
【用量用法】10~15g。
布包入煎剂。
利尿止泻炒用,化痰止咳则生用。
【注意事项】无湿热者不宜用。
【附】车前草:为车前的全草,夏季采收洗净,晒干生用或鲜用。
性味功效与车前子相似,又能凉血解毒,可用于衄血、尿血、热毒痛肿。
治热毒痛肿可内服或全草捣烂外敷。
用量10~15g,鲜者加倍,外用适量。
【肝病应用指要】
1.利尿消肿用于肝硬化腹水症见大腹水肿或双下肢浮肿、尿少;肝硬化胸水症见咳喘胸闷、气短等均可应用。
2.利湿清热可用于急性肝炎或慢性活动性肝炎症见舌红口苦,渴不欲饮,腹胀,四肢困重,大便黏腻不爽,小便黄赤等湿热征象;ALT升高者可与竹叶、通草、赤小豆、栀子等同用。
四.养肝明目-菟丝子
【别名】菟丝实,吐丝子,黄藤子,龙须子。
【来源】本品为旋花科植物菟丝的成熟种子,主产于辽宁、吉林、河北、河南、山东等地。
秋季种子成熟时割取地上部分,晒干,打下种子,生用,或煮熟捣烂作饼用。
【性味归经】甘、辛、微温,归肝、肾、脾经。
【功效】补肾益精,养肝明目,益脾止泻。
【主治】腰膝酸痛,遗精,消渴,小便频数,目暗昏花,纳呆腹泻。
【用量用法】10~15g。
煎服。
【肝病应用指要】
菟丝子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在慢性肝病症见腰膝酸痛、遗精及目暗昏花等均可用之。
五.消肝硬化腹水-牵牛子
【别名】黑丑,白丑,黑白丑、二丑。
【来源】本品为旋花科植物裂叶牵牛或圆叶牵牛的成熟种子。
全国各地均产。
根据种子颜色的不同,又有黑、白丑之分,黄褐色者称“白丑”,黑褐色者称“黑丑”,同
样使用。
秋季果实成熟时将全株割下,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
生用或炒用。
用时捣碎。
【性味归经】苦、寒,有毒,归肺、胃、大肠、三焦经。
【功效】泻下逐水,杀虫消积。
【主治】水肿胀满,二便不利;三焦气滞,湿热壅滞之大便秘结及虫积腹痛。
【用量用法】3~9g,打碎入煎剂。
入散剂 1.5~3g,生用或炒用。
炒用药性较缓。
【注意事项】孕妇忌用,体弱者慎用。
【肝病应用指要】
牵牛子泻下逐水,主要用于肝硬化腹水体质较好者,每与行气消胀、健脾利水药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