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肝炎的中药有哪些

合集下载

治大三阳的中草药有哪些

治大三阳的中草药有哪些

治大三阳的中草药有哪些文章目录*一、治大三阳的中草药有哪些1. 治大三阳的常见中草药2. 治疗大三阳的草药推荐3. 治疗大三阳的中药方子*二、大三阳患者的日常保健*三、乙肝大三阳多久才能根治治大三阳的中草药有哪些1、治大三阳的常见中草药治疗乙肝大三阳比较常见的中药有丹参、夏枯草、女贞子、金钱草、川楝、苦楝、山豆根、半边莲等,对于肝脏变形、肝细胞坏死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能够帮助恢复受损肝细胞,能够降低血液中转氨酶和胆红素的含量,帮助病情的恢复。

2、治疗大三阳的草药推荐 2.1、抗乙肝病毒作用的中药,如紫草、姜黄、桑寄生、黄柏、金樱子、蜂胶、乌药、青木香、虎杖等,都是乙肝大三阳患者不错的选择。

2.2、补气、滋阴及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药,如穿心莲、黄连、金银花、鱼腥草、野菊花、茯苓、白花蛇舌草、山豆根等,乙肝大三阳患者也可以选择服用。

2.3、疏肝理气作用的中药,常见的有柴胡、牡丹皮、栀子花、龙胆草、郁金、木香等,乙肝大三阳患者都可以选择。

2.4、增强机体免疫作用的中药,如党参、黄氏、白术、山药、地黄、灵芝、银耳、何首乌、当归、阿胶、白芍等。

3、治疗大三阳的中药方子 3.1、麦冬20g、党参30g、黄芪30g、苦参6g、甘草3g。

要注意的是,此方对有发热炎症、舌苔厚腻、肝炎活动出现黄疸等情况,应该停用。

或改方治疗。

3.2、虎杖15--30克,蚤休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苦味叶下珠15克,板蓝根15克,露蜂房5克,赤芍15克,丹参30克,生黄芪30克,制首乌15克,巴戟天15克。

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祛湿退黄之功效。

3.3、辛箭草(豨莶草)5g左右,泡水或者煎水,最好每天喝。

不苦不臭的,没什么味道。

佛连籽100g,炖老鸭,至少每月一次。

戒酒。

坚持大半年可以查肝功和2对半,应该看的到好转。

大三阳患者的日常保健乙肝大三阳能否治愈与是否积极进行治疗有关。

乙肝大三阳在积极进行治疗的同时,患者应注意定期复查,以便及时了解观察病情的变化,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从而使病情尽快康复。

乙肝吃什么中药

乙肝吃什么中药

乙肝吃什么中药
一、乙肝吃什么中药
1、对“澳抗”有抑制作用
经过对“澳抗”体外抑制试验的研究,大黄、胡黄连、地榆、贯众、连须、肉桂、麻黄、金钱草、虎杖对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明沙参、昆布、桑寄生、黄柏、女儿茶、苦丁茶、石榴皮、柴胡、独活对“澳抗”有明显抑制作用。

2、利胆退黄
茵陈自古以来作为治疗黄疽的良药。

具有解毒退黄,保肝护肝的作用。

根据现代医学的研究,主要能诱导肝脏酶系统增加对胆红素的吸收、结合和排泄能力;防止肝细胞变性坏死促进肝细胞修复和再生;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并有抑菌作用。

目前常与桅子、黄芩的提取物制成“茵桅黄注射液”,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之功,临床上用于治疗黄疽型肝炎,包括急、慢性肝炎、重型肝炎。

其他利胆退黄的药物还有:桅子、大青叶、金钱草、大黄、田基黄、赤芍、郁金、姜黄、黄芩、黄柏、虎杖、鸡骨草等。

3、降低血清转氨酶
五味子用后可使血清转氨酶迅速下降,其中慢性肝炎的降酶率较高,并有护肝、促进肝脏合成蛋白、肝细胞再生的作用,并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

其他降转氨酶的药物还有:板蓝根、龙胆草、黄苹、败酱草、水飞蓟、垂盆草、连翘、风尾草、田基黄、虎杖等。

4、抗乙肝病毒
蚤休、北山豆根、虎杖、大黄、赤芍、丹参、何首乌、野菊花、仙鹤草、黄芪、仙茅、板蓝根、双黄连、黄岑、苦参、猪苓、香菇等。

中药分类治肝病

中药分类治肝病

中药分类治肝病
中医治疗肝炎有一个很悠久的历史,早在2000年以前的中医四大经典之一《金匮要略》当中就有专篇讨论黄疸病治疗的内容,所提出治疗黄疸的方剂、方法以及药物目前仍然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它对黄疸病因的阐述目前仍然有效指导临床治疗。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部分乙肝患者通过中医的扶正驱邪方法治疗一段时间过后,竟然能痊愈。

这表明中医药在治疗肝病方面是有一定的优势的。

那么具体有哪些中医在治疗肝病方面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呢?
1、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中药有哪些?
答:目前已经证实,下属药物对机体的免疫功能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1)补益扶正类:人参、党参、黄芪、冬虫夏草、刺五加、补骨脂、女贞子、枸杞子、龟板、鳖甲、鹿茸等。

(2)活血化淤类:丹参、赤芍、红花、桃仁、益母草、灵芝等。

(3)软坚散结化痰类:夏枯草、山慈菇、牡蛎、穿山甲、半夏、猫爪草。

2、哪些中药有降低转氨酶作用?
答:降低转氨酶作用的中药主要有:五味子、虎杖、半枝莲、垂盆草、田基黄、柴胡、甘草、连翘、女贞子、败酱草、龙胆草、水牛角、黄芩等。

3、哪些中药有降低胆红素作用?
答:降低血清胆红素作用的中药主要有:茵陈、栀子、大黄、黄柏、虎杖、大青叶、丹参、红花、泽兰、金钱草、益母草等。

中药养身净化肝脏的中药草药

中药养身净化肝脏的中药草药

中药养身净化肝脏的中药草药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之一,具有解毒、合成、储存等重要功能。

然而,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面临压力大、饮食不规律、环境污染等问题,导致肝脏负担过重,甚至出现各种肝病。

中药草药作为传统的中医养生方法,被广泛认可为能够帮助净化肝脏、促进肝脏功能恢复的有效途径。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中药养身净化肝脏的中药草药。

一、黄连黄连,具有苦寒、清热、干燥等特性,常被用于治疗肝胆湿热、肝炎、胆囊炎等疾病。

黄连中的苦味成分能够促进肝脏的胆汁分泌,帮助消化脂肪,减轻肝脏的负担。

黄连还具有抗炎、抗菌的功效,可以有效净化肝脏,提高肝脏的免疫力。

二、茵陈蒿茵陈蒿又被称为苦参,具有甘寒、解毒、清热的特性,常被用于治疗肝炎、胆囊炎、黄疸等肝脏疾病。

茵陈蒿中的有效成分能够刺激肝脏的解毒酶活性,加速有害物质的代谢和排出。

同时,茵陈蒿还具有抗氧化的作用,能够减轻肝脏氧化应激,保护肝细胞免受损伤。

三、枸杞子枸杞子是一种常见的中药草药,具有补肝肾、明目、抗氧化等功效。

枸杞子中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可以滋养肝脏,促进肝脏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枸杞子还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可以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减轻肝脏氧化应激,保护肝细胞免受损伤。

四、白芍白芍是一种常用的中药草药,被誉为“女人的补品”,常被用于调经养血、护肝护肤等方面。

白芍中的有效成分能够有效促进肝脏的解毒功能,降低肝脏负担。

此外,白芍还具有抗炎、镇痛、镇静等作用,可以缓解肝脏疼痛、改善睡眠质量。

综上所述,中药草药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养生方法,具有许多净化肝脏、促进肝脏功能恢复的作用。

黄连、茵陈蒿、枸杞子和白芍都是常用的中药草药,与其它中药草药相结合,能够综合调理肝脏,改善肝脏的健康状况。

然而,在使用中药草药时,我们应该去正规的医院或药店购买正品,遵循医嘱合理使用,以免出现不良反应或药物相互作用。

此外,如果出现明显的肝脏不适症状或持续不愈的情况,应尽早就医,获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冶疗肝炎的药方

冶疗肝炎的药方

冶疗肝炎的药方茵陈连翘治肝炎【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泻火退黄,主治急性病毒性黄疸型肝炎。

【偏方组成】茵陈15~30克,连翘10~15克,板蓝根15~30克,败酱草15~30克,陈皮10克,车前草15~30克,生大黄3~6克后下,丹参15克,红花1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肝功能恢复正常后改为隔日1剂,继服一个月以巩固疗效。

【病例验证】治疗67例中,男 41,女26例。

年龄最小15岁,最大56岁,大多在20~40岁之间。

病程10天以内者62例,11~20天者4例,21天以上1例。

辨证分型:热重于湿者49例,湿重于热者18例。

黄疸指数最低为9单位,最高为50单位;谷丙转氨酶最低124单位医院正常值为40单位,最高为1234单位。

治疗67例,其中痊愈服药20~30剂后复查肝功能完全正常66例,无效1例。

治愈病例经过三个月以上的随访,两次复查肝功能均在正常范围。

黄芪女贞子治肝炎【功能主治】益气活血,强肝解毒。

主治慢性乙型肝炎。

【偏方组成】生黄芪、女贞杞、灵芝、太子参各15克,陈皮14克,蒲公英40克,蛇舌草、蚤休各20克,丹参、生甘草各5克,茯苓3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尿黄或血清胆红素偏高者,加茵陈;恶心纳差,苔白腻者,加苍术、姜半夏;畏寒肢冷,胃脘冷感者,加附片、干姜、桂枝;轻度腹水,下肢浮肿者,加泽泻、益母草;舌质有瘀点,肝区时有掐痛者,加延胡、桃仁。

【病例验证】张某,46岁,工人。

患肝病十余年。

门诊症见:面色皓白,形寒肢冷,上腹部冷痛,喜温恶寒,四肢乏力,纳差便溏,眠差多梦,时有恶心。

化验报告:ALT波动在120IU/L左右,血清胆红素波动在30mol/L左右,A/Gl.0时,有倒置。

舌质淡胖,苔白润,脉沉弱。

用本方加附子、苍术、姜夏、茵陈、砂仁等治疗三个月症状稳定,ALT虽偶有升高,但升高后稳步下降,临床症状消失,一年来未见复发。

寄生桑椹治肝炎【功能主治】补肾益肝。

肝炎中药治疗

肝炎中药治疗

肝炎中药治疗1单方中药和制剂治疗[1~4]栀子、黄芪、生地、贯众、赤芍、黄连、大青叶、紫草、白茅根、巴戟天、吴茱萸、半边莲、两面针、玄参、半夏、荔枝核、黄精、夏枯草、茯苓、白术、丹皮、枸杞子、何首乌、葛根、皂角刺、青蒿、北野菊、鸡骨草、蟾蜍皮等能有效抑制HBV。

五味子、金银花、苦参、甘草、龙胆草、水飞蓟、猪苓、三七、鸡内金、灵芝、绞股蓝、川芎、桃仁、红花等则能降低血清转氨酶,改善肝功能。

而虎杖、茵陈、大黄、黄芩、黄柏、郁金、金钱草、鱼腥草、败酱草、白花蛇舌草、柴胡、板蓝根、连翘、丹参、女贞子、甘蓝、马鞭草、蒲公英等对以上作用兼而有之。

大黄、党参、西洋参、益母草、灵芝、水牛角粉、蚕蛹、甘草、牛膝、生地、山药、大枣、阿胶、鳖甲、熟地、泽泻、冬虫夏草、三七、肉桂、紫河车、龟板、山羊血等能纠正蛋白代谢紊乱(升高血清白蛋白、降低球蛋白)。

而益母草、黄芪、山楂、鸡血藤、汉防己、阿魏、延胡索等能明显改善肝微循环和降低门静脉高压。

柴胡、鳖甲、龟板、虎杖、百合、冬虫夏草、甘草、山楂、莪术、汉防己、大黄、马鞭草、生牡蛎则等能抗肝脏纤维化。

当归、郁金、赤芍、丹参、川芎、红花、桃仁等对以上作用兼而有之。

茵陈、大黄、郁金、黄芩、黄柏、金钱草、虎杖、山栀子、丹参、蒲公英、姜黄、红花、大青叶、苦参、龙胆草、青蒿、益母草等能降低血清胆红素,利胆退黄。

野桃树根、莪术、当归、斑蝥、白花蛇舌草、马鞭草、穿心莲、郁金、黄柏、穿山甲、冬虫夏草、蒲公英、延胡索、猪苓、茯苓、汉防己等能防治肝癌变、肝腹水和软缩肝脾。

西洋参、党参、人参、玄参、太子参、灵芝、冬虫夏草、茯苓、阿胶、肉桂、鳖甲、何首乌、当归、山药、刺五加、枸杞子、黄芪、五味子、板蓝根、水牛角、金银花等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而丹皮、赤芍、红花、桃仁、大黄、生地、益母草、黄芩、甘草、白花蛇舌草、大青叶、丹参等则能抑制机体免疫功能。

汪友乐[5]用猪苓多糖注射液治疗病毒性乙型肝炎538例,ALT及AST复常率95.1%,HBeAg阴转率60.0%,HBV-DNA阴转率67.5%。

中医名医名方

中医名医名方

中医名医名方1、柴胡解毒汤(主治肝炎)[组成]柴胡10克,黄芩10克,茵陈蒿12克,土茯苓12克,凤尾草1 2克,草河车6克。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

[主治]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活动期,表现为谷丙转氨酶显著升高,证见口苦、心烦、胁痛、厌油食少、身倦乏力、小便短赤、大便不爽、苔白腻、脉弦者。

[按语]现代研究表明,方中柴胡有抗肝炎病毒引起的细胞病变,促进机体免疫、利胆、保肝等作用;黄芩也有护肝、利胆的作用;茵陈蒿利胆、保肝作用显著;草河车、凤尾草、土茯苓均有不同程度的抗病毒作用,则为本方治疗病毒性肝炎提供了药理学依据。

2、柴胡鳖甲汤(主治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组成]柴胡6克,鳖甲15克,牡蛎15克,沙参10克,麦冬10克,生地10克,丹皮10克,白药12克,红花9克,茜草9克,土元6克。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

具体煎药方法可采用:头煎5分钟、二煎15分钟、三煎50分钟。

这样可避免因久煎破坏柴胡的疏肝调气作用,又可避免因煎药时间短暂而熬不出补益中药的有效成分之缺陷[主治]慢性肝炎晚期,出现蛋白倒置;乙型肝炎“澳抗”阳性;亚急性肝坏死,而证见肝脾肿大疼痛,夜间加重,腹胀,口咽发干,面黑,或五心烦热,或低烧不退,舌红少苔、边有瘀斑,脉弦而细者[按语]病至肝炎晚期,正气衰惫,毒邪式微,疾病的关键已不是毒邪,而是正虚(这里是指阴虚)和病理产物--瘀血症块。

因此,治疗的重点已由解毒为主变为以扶正和软坚活血为主,正如仲景所云“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这种灵活地因证而异的“柴胡解毒系列方药”的运用,不仅对诊治肝病极有价值,而且对指导其他疾病的治疗也有积极的意义。

3、变通大柴胡汤(主治胆囊炎、胆石症) [组成]柴胡18克,大黄9克,白芍9克,枳实9克,黄芩9克,半夏9克,郁金9克,生姜12克。

[用法]日1-2剂,水煎分服。

[主治]急性胆囊炎证属肝胆湿热者。

临床以胁痛、发热、厌油、恶心、便干、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为特征。

乙肝中药介绍

乙肝中药介绍

1乙肝中药介绍临床上乙肝抗病毒的西药是很常见的,但是由于西药抗病毒副作用大,所以很多患者都在寻找中药进行抗病毒治疗。

重庆权威肝病专家介绍,其实中药适应于抗病毒治疗的药物也有很多,那么,乙肝抗病毒的有哪些呢?目前治疗乙肝的药物有许多,很多乙肝患者用西医治疗乙肝但效果一般,服用了大量的抗病毒药,花钱不少但病没有治好,且容易产生副作用。

中药材中的山药、茯苓、当归、黄芪、人参、刺五加、党参、山茱萸、何首乌、灵芝等中药材,则是通过提高患者机体免疫能力来帮助抗病毒的。

对乙肝患者的康复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乙肝中药乙肝中药方子1 麦冬20g、党参30g、黄芪30g、苦参6g、甘草3g。

要注意的是,此方对有发热炎症、舌苔厚腻、肝炎活动出现黄疸等情况,应该停用。

或改方治疗。

2 虎杖15--30 克,蚤休15 克,白花蛇舌草30 克,苦味叶下珠15 克,板蓝根15 克,露蜂房5 克,赤芍15 克,丹参30 克,生黄芪30 克,制首乌15 克,巴戟天15 克.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祛湿退黄之功效3 、乙肝,这是一个世界难题,具体不再多说:黑蚂蚁500g,鳖甲200g 全蝎30g,晾干研末,一次一匙,一日二次,黑蚂蚁含草体蚁醛,可以抗击肝炎病毒,又可以调节免疫,保肝护肝,鳖甲可以逆转肝纤维化,我曾以此一味药治愈多名肝硬化病人,包括腹水者,全蝎可以以毒攻毒,以小毒制大毒,全方经多例病人验证,多半行成抗体,全部治疗有效。

但急性期不可用,急性期以清热解毒利湿为主,当病症缓解后方可用。

4 茵陈40 虎杖30 佩兰30 郁金30 百花蛇舌草10 垂盆草熬水当茶饮,也是乙肝验方,三个月大3 阳转阴5、辛箭草(豨莶草) 5g 左右,泡水或者煎水,最好每天喝。

不苦不臭的,没什么味道。

佛连籽100g,炖老鸭,至少每月一次。

戒酒。

坚持大半年可以查肝功和2 对半,应该看的到好转。

2治疗乙肝偏方乙肝重要四步骤第一,湿热蕴结,清热利湿。

大量临床观察表明,乙肝尤其是急性乙肝的病因为湿热之邪,它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因为湿、热、毒三者相合,湿得热而益深,热因湿而愈炽,湿热内蕴则毒邪炽盛,毒邪炽盛则湿热胶固,故一旦染病,病程长,往往由急性变成慢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肝炎的中药有哪些
1.对“澳抗”有抑制作用。

经过对“澳抗”体外抑制试验的研究,大黄、胡黄连、地榆、贯众、连须、肉桂、麻黄、金钱草、虎杖对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明沙参、昆布、桑寄生、黄柏、女儿茶、苦丁茶、石榴皮、柴胡、独活对“澳抗”有明显抑制作用。

2.利胆退黄。

茵陈自古以来作为治疗黄疽的良药。

具有解毒退黄,保肝护肝的作用。

根据现代医学
的研究,主要能诱导肝脏酶系统增加对胆红素的吸收、结合和排泄能力;防止肝细胞变性
坏死促进肝细胞修复和再生;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并有抑菌作用。

目前常与桅子、黄芩的
提取物制成“茵桅黄注射液”,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之功,临床上用于治疗黄疽型肝炎,包括急、慢性肝炎、重型肝炎。

其他利胆退黄的药物还有:桅子、大青叶、金钱草、
大黄、田基黄、赤芍、郁金、姜黄、黄芩、黄柏、虎杖、鸡骨草等。

3..降低血清转氨酶。

五味子用后可使血清转氨酶迅速下降,其中慢性肝炎的降酶率较高,并有护肝、促进
肝脏合成蛋白、肝细胞再生的作用,并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

其他降转氨酶的药物还有:
板蓝根、龙胆草、黄苹、败酱草、水飞蓟、垂盆草、连翘、风尾草、田基黄、虎杖等。

4..抗乙肝病毒。

蚤休、北山豆根、虎杖、大黄、赤芍、丹参、何首乌、野菊花、仙鹤草、黄芪、仙茅、板蓝根、双黄连、黄岑、苦参、猪苓、香菇等。

5.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增强B细胞功能、提高免疫球蛋白:菟丝子、黄精、锁阳、仙茅等。

增强T细胞功能:黄芪、人参、党参、白术、灵芝、桑寄生等。

增强巨噬细胞功能:白花蛇舌草、女贞子、
金银花、鸡血藤、山豆根等。

清除免疫复合物:生地、大黄、桃仁、红花、益母草、丹参、赤芍等。

活血化淤、增强免疫功能:、鸡血藤、桃仁、红花、郁金、葛根。

当归、赤芍、
桃仁、丹参、益母草、穿山甲、水蛭、大黄、龙胆草、连翘能抑制免疫反组织中微血管再
生并促进增生病变的吸收。

1.药物性肝炎
特点为:①既往有用药史,已知有多种药物可引起不同程度肝损害,如异烟肼、利福
平可致与病毒性肝炎相似的临床表现;长期服用双醋酚丁、甲基多巴等可致慢活肝;氯丙嗪、甲基睾丸素、砷、锑剂、酮康唑等可致淤胆型肝炎;②临床症状轻,单项ALT升高,嗜酸
性粒细胞增高;③停药后症状逐渐好ALT恢复正常。

2.胆石症
既往有胆绞痛史,高热寒战、右上腹痛、莫非征Murphy征阳性,白细胞增高,中性
粒细胞增高。

3.原发性胆法性肝硬化
特点为①中年女性多见;②黄疸持续显著,皮肤瘙痒,常有黄色瘤,肝脾肿大明显,ALP显著升高,大多数抗线粒体抗体阳性;③肝功能损害较轻;④乙肝标志物阴性。

4.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
常有家族史,多表现有肢体粗大震颤,肌张力增高,眼角膜边缘有棕绿色色素环K-F 环,血铜和血浆铜蓝蛋白降低,尿铜增高,而慢活肝血铜和铜蓝蛋白明显升高。

5.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多发生于妊娠后期。

临床特点有:①发病初期有急性剧烈上腹痛,淀粉酶增高,似急
性胰腺炎;②虽有黄疸很重,血清直接胆红素增高,但尿胆红素常阴性。

国内报告此种现
象也可见于急性重型肝炎,供参考;③常于肝功能衰竭出现前即有严重出血及肾功能损害,ALT升高,但麝浊常正常;④B型超声检查为脂肪肝波形,以助早期诊断,确诊靠病理检查。

病理特点为肝小叶至中带细胞增大,胞浆中充满脂肪空泡,无大块肝细胞坏死。

1饮食结构要合理
要多食蔬菜、水果,以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纤维素,也有助于促进消化功能。

肝脏功
能减退时常常影响脂肪代谢,所以很多慢性肝炎患者会合并有肝炎后脂肪肝。

因此饮食要
低脂肪、低糖过多的糖进入人体内易转化为脂肪、高蛋白。

蛋白质饮食要包括植物蛋白和
动物蛋白,如豆制品、牛肉、鸡肉、鱼肉等。

挑食对肝病是不利的。

2食量要恰当
肝病时消化功能减弱,食之过饱常导致消化不良,也加重肝脏负担。

所以有人提出吃
饭八成饱最好。

暴饮暴食对肝脏、对胃肠功能都不利。

3炒菜宜清淡,少放油,少食油腻和油炸食品,少食生冷、刺激性食品。

4合理应用中药补药
轻中型肝炎患者不提倡用人参等补药,正常饮食可以提供足够的营养成分。

重症肝病、肝硬化病人在服用补药时,最好征求中医医生的意见,辨证施治。

盲目进食大量多种补药,不一定有益。

5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饮食中的蛋白含量不宜过高,因为蛋白质易在肠道被细菌分解产生氨气,而氨是导致肝昏迷的重要因素之一。

急性肝炎或重症肝炎恢复期的病人要低糖饮食。

否则易发生脂肪肝。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