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PPT课件
合集下载
流行性腮腺炎及其护理ppt正式完整版

• 发病季节:世界性疾病, 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 季节为主,儿童机构可形 成暴发。
临床表现
并发症
1.神经系统并发症
脑膜脑炎 多于病后4-5天出现, 一痹23发睾时..生胰、般病丸患殖腺耳率 炎1者周系炎聋低又常内统于出见消并1现0于发失%发肿症;;热大脑可,腮炎有睾腺、恶丸开面心明始神、显消呕经肿退吐麻、 中淀胀积卵74诊%.上粉液其和巢断腹 酶 和它疼炎依部 阴痛据疼 囊心,,占痛 水肌可主成和 肿炎并要人压,、检发女痛多乳测附性。为腺血睾患不单炎清炎者宜侧、脂、5做甲-肪鞘血状酶膜清腺。炎 等
理化特性
对物理、化学因素很敏感。
存在部位
病人的唾液、尿液、血液、脑脊液中。
概 述—传染源
• 早期患者 • 隐性感染者 • 腮腺肿大前7d至肿大后9d均 • 有传染性
概 述—传染途径
•
主要经飞沫传播(唾液及污
•
染的衣服也可传播)
•
孕妇感染本病后通过胎盘传
•
染胎儿
•
胎儿畸形或死亡,或增加流
•
产率
概 述—易感人群
• 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小儿时期常见 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 以腮腺非化脓性肿大、疼痛为特征 • 甚至成为累及其他腺体组织或脏器
的全身性疾病,通常有自限性,预 后一般良好。
• 中医称为痄腮。民间又称为“鸬鹚 瘟”“哈蟆瘟”、“大头瘟”。
肿 大 的 腮 腺
病原学
分类
腮腺炎病毒属于副粘病毒 属的单股RNA病毒。
• 睾丸炎 可使用乙烯雌酚1mg 3/日口 服
预防
1.隔离患者:约3周时间 2.疫苗接种 流行性腮腺炎减 毒活疫苗(孕妇禁用)
护理诊断
•
1、疼痛:与腮腺非化脓性炎症有关
临床表现
并发症
1.神经系统并发症
脑膜脑炎 多于病后4-5天出现, 一痹23发睾时..生胰、般病丸患殖腺耳率 炎1者周系炎聋低又常内统于出见消并1现0于发失%发肿症;;热大脑可,腮炎有睾腺、恶丸开面心明始神、显消呕经肿退吐麻、 中淀胀积卵74诊%.上粉液其和巢断腹 酶 和它疼炎依部 阴痛据疼 囊心,,占痛 水肌可主成和 肿炎并要人压,、检发女痛多乳测附性。为腺血睾患不单炎清炎者宜侧、脂、5做甲-肪鞘血状酶膜清腺。炎 等
理化特性
对物理、化学因素很敏感。
存在部位
病人的唾液、尿液、血液、脑脊液中。
概 述—传染源
• 早期患者 • 隐性感染者 • 腮腺肿大前7d至肿大后9d均 • 有传染性
概 述—传染途径
•
主要经飞沫传播(唾液及污
•
染的衣服也可传播)
•
孕妇感染本病后通过胎盘传
•
染胎儿
•
胎儿畸形或死亡,或增加流
•
产率
概 述—易感人群
• 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小儿时期常见 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 以腮腺非化脓性肿大、疼痛为特征 • 甚至成为累及其他腺体组织或脏器
的全身性疾病,通常有自限性,预 后一般良好。
• 中医称为痄腮。民间又称为“鸬鹚 瘟”“哈蟆瘟”、“大头瘟”。
肿 大 的 腮 腺
病原学
分类
腮腺炎病毒属于副粘病毒 属的单股RNA病毒。
• 睾丸炎 可使用乙烯雌酚1mg 3/日口 服
预防
1.隔离患者:约3周时间 2.疫苗接种 流行性腮腺炎减 毒活疫苗(孕妇禁用)
护理诊断
•
1、疼痛:与腮腺非化脓性炎症有关
春夏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PPT课件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
传染源是患者和携带病毒者。可经直接接触唾液或飞沫传播。在 腮腺明显肿胀前6、7日至肿胀后9日期间具有传染性。易感人群 为1岁以上的儿童和青少年。
流行性腮腺炎全年均有发病,但以冬春季为主。潜伏期为12~25 日,通常为18日。感染后一般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水痘
传播途径: 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 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常见于2-10岁的儿童,一次发病可终 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
预防和控制
• 接种水痘疫苗是最经济、有效的预防措施。流行 期间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经常开窗通风等也很 重要
第四章
手足口病
第三章
水痘
Prevention knowledge of common infectious diseases in spring and summer
水痘
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 病。多见于1-14岁的儿童。在幼儿园和小学最 容易发生和流行。属于急性传染病,但通常比 较温和,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第九章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Prevention knowledge of common infectious diseases in spring and summer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1.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急性胃肠炎)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肠 道传染病。已有的研究和数据表明诺如病毒是引起腹泻暴发疫情的最 主要病原。
预防和控制
1. 对病人、疑似病人和带菌者要分别隔离治疗,对吐泻物和 污染过的物品、空气、饮用水、厕所等进行随时消毒。
2. 加强以预防肠道传染病为重点的宣传教育,提倡喝开水, 不吃生冷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
流行性腮腺炎护理课件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并发症包括脑膜炎、 心脏疾病等,严重时 可危及生命。
在感染流行性腮腺炎 后,应充分休息,遵 医嘱治疗,以便尽快 康复。
若出现并发症症状, 应及时就医,遵医嘱 治疗。
03
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与控制
疫苗接种计划
01
02
03
疫苗种类
包括单价腮腺炎疫苗和腮 腺炎-麻疹-风疹三联疫苗, 可有效预防流行性腮腺炎。
密切关注患儿病情变化, 如出现高热、呕吐等症 状应及时就医。
提醒家长注意预防,如 接种疫苗、避免接触患
者等。
教训与启示
及时就医
家长应提高对流行性腮腺炎的认 识,发现症状及时就医。
预防为主
加强预防措施,降低感染风险。
健康教育
加强儿童健康教育,提高免疫力。
05
总结与展望
当前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控成果
疫苗接种覆盖率提升
接种时间
建议在宝宝满8月龄时接 种第一剂,18月龄时加强 一剂,确保在幼儿园入园 前完成全程接种。
疫苗接种率
提高疫苗接种率是预防和 控制流行性腮腺炎的关键 措施之一,家长应积极配 合接种工作。
公共卫生措施
监测与报告
建立有效的监测和报告系 统,及时发现并处理病例, 防止疫情扩散。
隔离与治疗
对确诊病例进行隔离治疗, 同时对接触者进行医学观 察和预防性治疗。
健康教育
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 公众对流行性腮腺炎的认 识和预防意识。
பைடு நூலகம்
个人防护措施
个人卫生
勤洗手、不共用餐具、不随地吐痰等 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可有效减少病毒 传播。
避免接触
症状观察
如出现发热、头痛、腮腺肿痛等症状, 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的接触史。
流行性腮腺炎病情介绍演示培训课件

胰腺炎
腮腺炎病毒可侵犯胰腺,引发胰腺炎,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等 症状,严重者可导致休克。
睾丸炎或卵巢炎
腮腺炎病毒可侵犯睾丸或卵巢,引发睾丸炎或卵巢炎,表现为局部 疼痛、肿胀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不孕。
风险评估方法
病史询问
详细询问患者病史,了解是否有腮腺炎病史、并 发症家族史等。
体征检查
对患者进行全面体征检查,观察是否有发热、腮 腺肿胀、疼痛等症状。
播。
02
临床表现与诊断
流行性腮腺炎的典型症状包括腮腺肿胀、疼痛、发热等。部分患者可能
出现并发症,如脑膜炎、胰腺炎等。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
测。
03
治疗与预防措施
治疗方面,主要采用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如解热镇痛、局部冷敷等。
预防方面,接种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措施,同时应注意个人卫生和呼吸道
防护。
未来防控工作展望
报告呈现
将分析结果以报告的形式呈现,包括文字描述、图表展示等,以便相 关部门和公众了解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情况和防控效果。
06
总结与展望
本次流行性腮腺炎疫情总结
01
疫情传播情况
本次流行性腮腺炎疫情传播范围广,涉及多个年龄段人群,以儿童和青
少年为主。疫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传
流行性腮腺炎
汇报人:XXX 2024-01-13
目录
• 流行性腮腺炎概述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与预防措施 • 并发症与风险评估 • 流行病学调查与监测 • 总结与展望
01
流行性腮腺炎概述
定义与发病原因
定义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由腮腺炎病 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 腮腺肿胀、疼痛为主要特征。
腮腺炎病毒可侵犯胰腺,引发胰腺炎,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等 症状,严重者可导致休克。
睾丸炎或卵巢炎
腮腺炎病毒可侵犯睾丸或卵巢,引发睾丸炎或卵巢炎,表现为局部 疼痛、肿胀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不孕。
风险评估方法
病史询问
详细询问患者病史,了解是否有腮腺炎病史、并 发症家族史等。
体征检查
对患者进行全面体征检查,观察是否有发热、腮 腺肿胀、疼痛等症状。
播。
02
临床表现与诊断
流行性腮腺炎的典型症状包括腮腺肿胀、疼痛、发热等。部分患者可能
出现并发症,如脑膜炎、胰腺炎等。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
测。
03
治疗与预防措施
治疗方面,主要采用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如解热镇痛、局部冷敷等。
预防方面,接种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措施,同时应注意个人卫生和呼吸道
防护。
未来防控工作展望
报告呈现
将分析结果以报告的形式呈现,包括文字描述、图表展示等,以便相 关部门和公众了解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情况和防控效果。
06
总结与展望
本次流行性腮腺炎疫情总结
01
疫情传播情况
本次流行性腮腺炎疫情传播范围广,涉及多个年龄段人群,以儿童和青
少年为主。疫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传
流行性腮腺炎
汇报人:XXX 2024-01-13
目录
• 流行性腮腺炎概述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与预防措施 • 并发症与风险评估 • 流行病学调查与监测 • 总结与展望
01
流行性腮腺炎概述
定义与发病原因
定义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由腮腺炎病 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 腮腺肿胀、疼痛为主要特征。
流行性腮腺炎【儿科】 ppt课件

病 理
腮腺的非化脓性炎症为本病的主要病变, 腺体呈肿胀发红,有渗出物,出血性病灶 和白细胞浸润,腮腺导管有卡他性炎症, 导管周围及腺体间质中有浆液纤维蛋白性 渗出及淋巴细胞浸润,管内充塞破碎细胞 残余及少量中性粒细胞,腺上皮水肿、坏 死,腺泡间血管有充血现象,腮腺四周显 著水肿,附近淋巴结充血肿胀。
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流行性腮腺 炎病人和感染了腮腺炎病毒但未发 病的隐性感染者。流行性腮腺炎病 人和隐性感染者的唾液中有大量的 腮腺炎病毒,腮腺炎病毒随病人和 隐性感染者的唾液排出体外后,散 播在空气中。
吸进了含有腮腺炎病毒空气, 如果抵抗腮腺炎病毒的能力不强, 就有可能患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 病毒一般于发病前6天至腮腺肿大 后9天可从患者唾液中分离出来。 在腮腺肿大前1天和腮腺肿大后3天 这段时间内传染性最强。于病程早 期,也可从血液、脑脊液、尿或甲 状腺等分离出腮腺炎病毒。
再次进入血液循环(第2次病毒血 症),并侵犯上次未波及的一些脏 器。病程早期时,从口腔、呼吸道 分泌物、血、尿、乳汁、脑脊液及 其他组织中,可分离到腮腺炎病毒。 也有研究者从胎盘和胎儿体内分离 出本病毒。
有人认为病毒对腮腺有特殊亲和性, 因此进入口腔后即经腮腺导管而侵入 腮腺,在腺体内繁殖后再进入血液循 环,形成病毒血症,累及其他组织,
部分患儿有颌下腺、舌下腺肿胀。 同时伴中等度发热,少数高热。腮腺 肿胀大多于1~3天到达高峰,持续4~ 5天逐渐消退而回复正常,整个病程约 10~14天。
④血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稍降 低,分类计数淋巴细胞相对增加。 血及尿中淀粉酶增高。
⑤不典型病例可无腮腺肿胀而 以单纯睾丸炎或脑膜脑炎的症状出 现,也有仅见颌下腺或舌下腺肿胀 者。
流行性腮腺炎健康教育ppt课件

学龄儿童 无免疫力的成人
患者腮腺肿大前7天至肿大后9天能从唾液中分离出病毒, 本病为世界性疾病,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为主, 感染后一般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发病机制与病理特征
腮腺炎病毒
通过飞沫侵入呼吸道
局部黏膜上皮细胞中大量繁殖
血循环
腮腺炎
腮腺
中枢神经系统
进一步繁殖 再次进入血流
脑膜炎
侵犯第一次病毒血症未受累的腺体和器官
❖ 卵巢炎:发生于5%的成年女性,可出现下腹疼痛。
一般不影响生育能力。
❖ 胰腺炎:常于腮腺肿大数日后发生,可有恶心、呕吐
和中上腹疼痛和压痛,发病率低于10%。
预后与预防
预后: 腮腺炎大多预后良好,病死率为0.5%-2.3%, 主要死于重症腮腺炎病毒性脑炎。
预后与预防
预防:
患者应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由于症状开始前 患者已开始排出病毒,因此预防的重点是应用疫 苗对易感者进行主动免疫。
二 病原学 ❖腮腺炎病毒是 RNA病毒,人是唯一的宿主。 ❖ 病毒存在部位:病程早期可从唾液,血液,脑脊
液,尿或甲状腺等分离出病毒 ❖ 该病毒对理化因素抵抗力低,加热至56℃20分钟
或甲醛、紫外线等很容易使其灭活,但在4℃低 温条件下可存活数日。
•传染源
流行病学
•飞沫传播
• 易感 人群
早期患者 隐性感染者
病原学流行病学?传染人群?飞沫传播早期患者隐性感染者学龄儿童无免疫力的成人患者腮腺肿大前7天至肿大后9天能从唾液中分离出病毒本病为世界性疾病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为主感染后一般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流行性腮腺炎
概述 ❖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
道传染病 ❖ 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 伏期一般为14-25天,平均18天; 前驱症状可有中度发热、头痛、乏力、肌痛等 腮腺肿胀是最突出的症状。
流行性腮腺炎的护理ppt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
03
实验室检查
血清中抗腮腺炎病毒抗体阳性,或分离到腮腺炎病毒。
鉴别诊断思路
1 2
与化脓性腮腺炎鉴别
化脓性腮腺炎多见于成人,局部肿胀疼痛明显 ,伴有白细胞计数增高,抗生素治疗有效。
与颈部及耳前淋巴结炎鉴别
颈部及耳前淋巴结炎多见于儿童,局部肿胀、 疼痛明显,无张口困难。
3
与颞下颌关节炎鉴别
并发症及防治
常见并发症
01
腮腺炎脑炎
感染病毒后可侵犯神经系统,引发脑炎,常表现为头痛、呕吐、嗜睡
等症状。
02
腮腺炎胰腺炎
由于病毒感染后导致胰腺炎症,常表现为腹痛、呕吐、腹泻等消化系
统症状。
03
腮腺炎睾丸炎
病毒侵犯睾丸组织,引发炎症,常表现为睾丸肿胀、疼痛等泌尿生殖
系统症状。
并发症的防治措施
1 2
流行病学特征
1 2
传染源
早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可传播病毒,传染期 一般从发病前1-2天至发病后5天。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唾液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病 毒污染的物品而传播。
3
易感人群
未接种或接种不全者易感,尤以5-15岁儿童发 病率高。
临床表现
局部症状
以腮腺肿胀、疼痛为主要表现,常可波及单侧或双侧腮腺,肿胀区皮肤紧张发亮、边缘不 清、触之坚韧有弹性、有明显压痛。部分患者可出现颌下腺、舌下腺肿胀。
06
最新研究进展
新型疫苗的研究与应用
进展综述
01
对流行性腮腺炎新型疫苗的研发和应用进行全面梳理,包括病
毒样颗粒疫苗、mRNA疫苗等。
疫苗效果评估
腮腺炎ppt课件免费下载

腮腺炎的症状
单侧或双侧腮腺肿胀、疼痛
腮腺肿胀可伴有疼痛,疼痛可向耳根、下颌 等部位放射。
头痛、乏力、食欲不振
部分患者可出现头痛、乏力、食欲不振等症 状。
发热
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体温可升高至38℃以 上。
其他症状
部分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02
腮腺炎的传播方式与预防
Chapter
传播方式
腮腺炎PPT课件
目录
• 腮腺炎概述 • 腮腺炎的传播方式与预防 • 腮腺炎的诊断与治疗 • 腮腺炎的案例分析 • 腮腺炎的常见问题与解答 • 腮腺炎的相关知识拓展
01
腮腺炎概述
Chapter
定义与特点
腮腺炎定义
腮腺炎是一种由腮腺病毒感染引 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 沫传播。
腮腺炎特点
腮腺炎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 于冬春季节,易在学校和托儿所 等集体场所爆发。
直接接触传播
共同媒介物传播
通过接触腮腺炎患者的唾液、呼吸道 分泌物、皮肤疱疹液等,易感者可能 被感染。
如共用餐具、毛巾等物品,也可能导 致病毒传播。
空气飞沫传播
在封闭、拥挤的环境中,病毒携带者 通过咳嗽、打喷嚏等方式将病毒释放 到空气中,易感者吸入后可能被感染 。
预防措施
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接触患者 等个人卫生习惯可以有效减少病 毒传播。
并发症分析
分析患者是否出现其他并发症, 如脑膜炎、心脏疾病等。
治疗手段
分析采用何种治疗手段,如药物 治疗、护理措施等。
案例总结
治疗效果
总结患者的治疗效果,是否痊愈或留有后遗症。
预防措施
提出针对腮腺炎的预防措施,如加强个人卫生、接种疫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