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水土保持专项普查-数据汇总上报阶段数据处理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汇总表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汇总表单位:负责人:联系人:联系电话:上报日期:2012年月日目录一、水利工程基本情况(一)按行政区划分类1、水利工程数量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200-1-1)2、水利工程规模指标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200-1-2)3、水库工程主要指标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201-1-1)4、水库工程数量汇总表—按地区、工程规模、调节性能、坝高分类(表号:H201-1-2)5、水库工程数量汇总表—按地区、水库类型、工程主要作用、建设情况分类(表号:H201-1-3)6、水电站工程主要指标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202-1-1)7、水电站工程数量汇总表—按地区、水电站类型、工程规模、水头分类、建设情况分类(表号:H202-1-2)8、水闸工程主要指标汇总表--按地区、水闸类型分类(表号:H203-1-1)9、水闸工程数量汇总表—按地区、水闸类型、工程规模、是否闸站工程分类(表号:H203-1-2)10、泵站工程主要指标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204-1-1)11、泵站工程数量汇总表—按地区、泵站类型、工程规模分类(表号:H204-1-2)12、引调水工程主要指标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205-1-1)13、引调水工程数量汇总表--按地区、取水水源类型、引水方式、工程规模、工程任务分类(表号:H205-1-2)14、堤防工程主要指标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206-1-1)15、堤防工程数量汇总表--按地区、堤防类型、堤防级别、堤防型式分类(表号:H206-1-2)16、农村供水工程主要指标汇总表--按地区、集中分散、供水规模分类(表号:H207-1-1)17、农村供水工程数量汇总表—按地区、水源类型、工程类型、供水方式分类(表号:H207-1-2)18、农村水工程规模汇总表—按地区、水源类型、工程类型、供水方式分类(表号:H207-1-3)19、农村供水工程数量及供水人口汇总表—按地区、供水规模分类(表号:H207-1-4)20、塘坝工程数量和容积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208-1-1)21、塘坝工程主要效益汇总表--按地区、工程规模分类(表号:H208-1-2)22、窖池工程数量、容积、主要效益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208-1-3)(二)按流域水系分类23、水利工程数量汇总表--按流域水系分类(表号:H200-2-1)24、水利工程规模指标汇总表--按流域水系分类(表号:H200-2-2)25、水库工程主要指标汇总表--按流域水系分类(表号:H201-2-1)26、水库工程数量汇总表—按流域水系、工程规模、调节性能、坝高分类(表号:H201-2-2)27、水库工程数量汇总表—按流域水系、水库类型、工程主要作用、建设情况分类(表号:H201-2-3)28、水电站工程主要指标汇总表(表号:H202-2-1)规模、水头分类、建设情况分类(表号:H202-2-2)30、水闸工程主要指标汇总表--按流域水系、水闸类型分类(表号:H203-2-1)31、水闸工程数量汇总表—按流域水系、水闸类型、工程规模、是否闸站工程分类(表号:H203-2-2)32、泵站工程主要指标汇总表--按流域水系分类(表号:H204-2-1)33、泵站工程数量汇总表—按流域水系、泵站类型、工程规模分类(表号:H204-2-2)34、堤防工程主要指标汇总表--按流域水系分类(表号:H206-2-1)35、堤防工程数量汇总表--按流域水系、堤防类型、堤防级别、堤防型式分类(表号:H206-2-2)(三)按水资源分区分类36、水利工程数量汇总表--按水资源分区分类(表号:H200-3-1)37、水利工程规模指标汇总表--按水资源分区分类(表号:H200-3-2)38、水库工程主要指标汇总表--按水资源分区分类(表号:H201-3-1)39、水库工程数量汇总表—按水资源分区、工程规模、调节性能、坝高分类(表号:H201-3-2)40、水库工程数量汇总表—按水资源分区、水库类型、工程主要作用、建设情况分类(表号:H201-3-3)41、水电站工程主要指标汇总表—按水资源分区分类(表号:H202-3-1)程规模、水头分类、建设情况分类(表号:H202-3-2)43、水闸工程主要指标汇总表--按水资源分区、水闸类型分类(表号:H203-3-1)44、水闸工程数量汇总表—按水资源分区、水闸类型、工程规模、是否闸站工程分类(表号:H203-3-2)45、泵站工程主要指标汇总表--按水资源分区分类(表号:H204-3-1)46、泵站工程数量汇总表—按水资源分区、泵站类型、工程规模分类(表号:H204-3-2)二、经济社会用水情况(一)按行政区划分类47、经济社会用水调查对象数量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300-1-1)48、经济社会用水调查对象用水量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300-1-2)49、经济社会用水调查对象经济社会指标汇总表--按调查对象所在地分(表号:H300-1-3)50、经济社会用水调查对象用水指标分析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300-1-4)(二)按水资源分区分类51、经济社会用水调查对象数量汇总表--按水资源分区分类(表号:H300-3-1)52、经济社会用水调查对象用水量汇总表--按水资源分区分类(表号:H300-3-2)53、经济社会用水调查对象经济社会指标汇总表--按水资源分区分类(表号:H300-3-3)54、经济社会用水调查对象用水指标分析汇总表--按水资源分区分类(表号:H300-3-4)三、河湖开发治理保护情况(一)按行政区划分类55、河湖取水口主要指标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401-1-1)56、规模以上河湖取水口数量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401-1-2)57、规模以下河湖取水口数量汇总表—按地区、主要取水用途分类(表号:H401-1-3)58、地表水水源地主要指标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402-1-1)59、河流治理保护主要指标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403-1-1)60、湖泊治理保护主要指标汇总表之一—按地区分类(表号:H404-1-1)61、入河湖排污口主要指标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405-1-1)62、入河湖排污口数量汇总表—按地区、规模分类(表号:H405-1-2)(二)按流域水系分类63、河湖取水口主要指标汇总表—按流域水系分类(表号:H401-2-1)64、地表水水源地主要指标汇总表—按流域水系分类(表号:H402-2-1)65、河流治理保护主要指标汇总表—按流域水系分类(表号:H403-2-1)66、湖泊治理保护主要指标汇总表—按流域水系分类(表号:H404-2-1)67、入河湖排污口主要指标汇总表—按流域水系分类(表号:H405-2-1)68、入河湖排污口数量汇总表—按流域水系、规模分类(表号:H405-2-2)(三)按水资源分区分类69、河湖取水口主要指标汇总表—按水资源分区分类(表号:H401-3-1)70、规模以上河湖取水口数量汇总表—按水资源分区分类(表号:H401-3-2)71、地表水水源地主要指标汇总表—按水资源分区分类(表号:H402-3-1)72、地表水水源地数量汇总表—按水资源分区、取水水源类别、水质目标类别、供水用途分类(表号:H402-3-2)73、入河湖排污口主要指标汇总表—按水资源分区分类(表号:H405-3-1)四、水土保持情况(一)按行政区划分类74、水土保持措施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506-1-1)75、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507-1-1)(二)按流域水系分类76、水土保持措施汇总表—按流域分类(表号:H506-2-1)五、水利行业能力建设情况(一)按行政区划分类77、普查表填表单位数量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600-1-1)78、普查填表单位年末从业人员数量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600-1-2)79、普查填表单位信息化情况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600-1-3)80、水利单位供水指标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600-1-4)81、水利行政机关财务指标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601-1-1)82、水利事业单位主要指标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602-1-1)83、水利企业主要指标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603-1-1)84、水利社团主要指标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604-1-1)85、乡镇水利管理单位主要指标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605-1-1)六、灌区专项(一)按行政区划分类86、灌区专项主要指标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700-1-1)87、灌溉面积主要指标汇总表之一--按地区、节水灌溉方式分类(表号:H701-1-1)88、灌溉面积主要指标汇总表之二--按地区、水源工程分类(表号:H701-1-2)89、灌区主要指标汇总表之一--按地区、灌区规模分类(表号:H702-1-1)90、灌区主要指标汇总表之二--按地区、渠(沟)道级别分类(表号:H702-1-2)91、灌溉面积主要指标汇总表之一—按水资源三级区、节水灌溉方式分类(表号:H701-3-1)92、灌溉面积主要指标汇总表之二—按水资源三级区、水源工程分类(表号:H701-3-2)七、地下水取水井专项(一)按行政区划分类93、地下水取水井主要指标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800-1-1)94、规模以上机电井主要指标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801-1-1)95、规模以下机电井、人力井主要指标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802-1-1)96、规模以上地下水水源地主要指标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803-1-1)(二)按水资源分区分类97、地下水取水井主要指标汇总表—按水资源分区分类(表号:H800-3-1)98、规模以上机电井主要指标汇总表--按水资源分区分类(表号:H801-3-1)99、规模以上机电井数量汇总表—按水资源分区分类(表号:H801-3-2)100、规模以上机电井2011年取水量汇总表—按水资源分区分类(表号:H801-3-3)101、规模以下机电井、人力井主要指标汇总表--按水资源分区分类(表号:H802-3-1)102、规模以上地下水水源地主要指标汇总表--按水资源分区分类(表号:H803-3-1)。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清查数据

附件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对象清查数据上报和验收管理办法为了做好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对象清查数据的上报验收工作,依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实施方案》、《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处理工作细则》和《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质量控制工作细则》的相关要求,制定本办法。
一、对象清查数据上报(一)上报资料内容及要求各级水利普查机构逐级上报的清查数据成果,应包括如下资料:1、《xxx水利普查办公室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对象清查工作报告》。
主要内容应包括:①清查工作的组织实施和具体开展情况,②水利普查区划数量及分布,③各类普查对象数量及分布(依据清查结果汇总),④清查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建议,⑤进一步做好清查登记工作的措施和打算。
2、《xxx水利普查办公室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对象清查数据汇总表》(见附件1)。
清查数据汇总表主要反映各类普查对象的数量、构成及分布。
编制清查数据汇总表,应在运用基层登记台帐管理系统进行数据查询汇总的基础上,利用电子表格软件进一步整理分析完成。
3、《xxx水利普查办公室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对象清查数据审核报告》。
主要内容应包括:①清查数据审核工作开展情况,包括数据审核的内容、方法和依据;②清查数据的总体质量情况,包括清查对象漏报、错报情况、清查表数据漏填错填情况、清查数据汇总结果(主要指各类普查对象数量、构成和分布等汇总指标)的合理性,与已有数据成果的一致性等;③数据审核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其处置情况,包括一些数据处理特殊情况说明;④下一步做好普查对象补查、补报的措施和建议。
4、xxx水利普查办公室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对象清查数据文件。
数据内容为本级水利普查区划范围,所有普查对象清查结果的数据记录集合。
(二)上报资料格式各级水利普查机构应同时上报清查数据成果的电子文档1份和纸质文档资料2份。
1、电子文档。
包括:清查数据为slpc格式的文件(即基层登记台帐管理系统的数据格式要求),文字报告和汇总表为金山office或微软office文件格式。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规定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 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
技术规定
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1 年 1 月
1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规定
目录
前 言 ................................................................................................................................................1 1. 范围 ..............................................................................................................................................2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 术语 ..............................................................................................................................................2 4. 总则 ......................................................................................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填表上报阶段督导检查工作方案为切实做好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填表上报阶段各项工作,指导各流域机构、各省级水利普查机构做好普查表的填报与审核、普查数据的逐级汇总审核与上报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技术指导工作,根据《关于做好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正式普查表填报工作的通知》(国水普办…2012‟1号)和《关于印发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2012年工作安排的通知》(国水普办…2012‟2号)要求,特制定填表上报阶段督导检查工作方案。
一、督导检查目的通过开展填表上报阶段的督导检查,督导各级地方水利普查机构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组织推动、技术指导、质量控制和监督检查工作,保证各级地方水利普查机构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和质量要求完成任务,确保水利普查工作进度和数据质量。
二、督导检查依据1、《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实施方案》(水规计[2010]498号);2、《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台账建设技术规定》(国水普办…2010‟92号);3、《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对象清查工作细则》(国水普办…2011‟20号);4、《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处理工作细则》(国水普办…2011‟6号);5、《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质量控制工作细则》(国水普办…2011‟38号);6、关于做好《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正式普查表填报工作》的通知(国水普办…2012‟1号);7、关于印发《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2012年工作安排》的通知(国水普办…2012‟2号);8、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审核有关技术规定和文件。
三、督导检查主要内容和工作要求(一)主要内容针对填表上报阶段的总体工作安排,督导检查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技术准备方面。
检查各级地方水利普查机构在正式普查表填报前,是否按照国水普办…2012‟1号文要求,做好了有关技术准备工作。
主要包括:●省级水利普查机构是否组织完成地、县级水利普查机构水利普查数据处理软件系统的升级换代,尤其是单机部署地区;●省级水利普查机构是否已将国务院水利普查办下发的河湖名录和水资源分区名录、相关的电子图下发至县级水利普查机构;●省级水利普查机构是否根据国务院水利普查办下发的河流名录和矢量图编制完成100m2及以上分县河流名录和分县河段长度,并下发至县级水利普查机构;●各级地方水利普查机构是否已按照普查时点要求,完成普查对象名录的复核确认和更新工作;●各级地方水利普查机构是否已完成各专业普查表的所有数据采集工作,包括静态数据、动态数据和空间数据等;●是否按照国务院水利普查办第二阶段普查培训安排完成了地县级普查培训工作,尤其是关于普查表数据表内表间审核、关联审核、归并审核、逐级汇总审核等培训工作;●是否已进行了软硬件环境的优化,确保普查数据录入与审核工作的顺利开展,等等。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技术细则

(2)MODIS辅助法
技术流程:
利用已经进行大气纠正的现成遥感图像数据
产品对卫星影像进行大气纠正得到地表反射率。
1)采用MODIS星上定标产品得到MODIS图像获取时 太阳在大气顶的辐照度,将定标好的MODIS L1B辐亮度 产品MOD02转换为大气顶的表观反射率;
2.1.2 MODIS数据
MODIS数据校正,利用头文件信息直接将地理 坐标信息赋给图像,采用ENVI软件完成。
2.1.3 Aqua/AMSR-E亮温数据
Aqua/AMSR-E数据校正,利用头文件信息直 接将地理坐标信息赋给图像,在ENVI软件完成。
L0
2.2 大气效应纠正
2.2.1 图像信息获取
2. 遥感数据预处理
2.1 几何精校正
2.1.1 HJ-1-A、HJ-1-B数据
几何精校正流程图
(1) 数据挑选
数据源选取需能有效的覆盖普查范围,保证数据质量和 方便色调处理。具体标准有:
1)相邻区域时相一致或相近的图像;
2)图幅方正,图像清晰,地物层次分明,色调均一;
3)图像没有坏行缺带,没有条带、斑点噪声和耀斑;
多源空间数据整合
多要素整合
➢ 气象 ➢ 地形 ➢ 土壤 ➢ 植被 ➢ 水土保持措施
多数据类型整合
➢ 矢量:土地利用图、土壤图 ➢ 栅格:DEM、遥感影像 ➢ 属性:气象、土壤属性、水保措施
土壤侵蚀量
降雨 +
措施 +
植被 +
地形 +
土壤
MODIS 1km
HJ-1 30m BJ-1 32m 中巴02B 19.5m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普查表及说明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普查表及说明河湖基本情况普查普查表目录全国水利普查National Census For Water 河流普查表表号: P101表制表机关: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文号:国统制[20__] __号有效期至:20__年__月__日填表人员:联系电话:填表日期: 20 年月日复核人员:联系电话:填表日期: 20 年月日审查人员:联系电话:填表日期: 20 年月日P101表河流普查表填表说明河流普查表(P101表)以河流为单位填报,即每条河流一张表,根据河流对象清查、特征清查结果填报。
【1.河流名称及编码】【1.1河流名称】填报河流的名称。
【1.2河流编码】填报河流的编码。
【2.与上一级河流关系】【2.1河流级别】填报河流的级别。
入海(湖)干流为0级,1级支流为1级,以此类推。
平原水网区部分河道、区间流域等不能确定级别的河流填报“-1”。
【2.2上一级河流代码】填报上一级河流的编码,无上一级河流时填-1。
【2.3岸别】本级河流位于上一级河流的左岸或右岸,分别用1和2表示,无法确定左右岸时填0。
【3.河流长度河流域面积】【3.1河流长度】填报河流长度,单位为km,大于10km,记至1km,小于10km,记至0.1km。
【3.2流域面积】填报河流流域面积,单位为km2,平原水网区河流无法确定流域面积时填“-1”,大于或等于100km2,记至1km2;小于100km2,记至0.1km2;小于10km2,记至0.01km2。
【4.跨界类型】填报流域的跨界类型。
本次普查分跨国并跨省、跨国、跨省、跨县以及县界内五类,分别用1、2、3、4、5表示【5.河流类型】河流类型分自然流域河流、区间流域河流和平原水网区河流,分别用1、2、3表示。
【6.流经】填写河流流经的地区,按从上游到下游顺序填写。
其中,跨国河流填外国国名、我国省名和县名,如“××国,××省××县”;跨省河流填省名和县名,如“××省××县,××省××县”;跨县河流填县名,如“××县,××县”;县界内河流填县名,如“××县”。
水利普查数据预处理

正式普查表数量不足处理:发送至各省级水利普
查机构的正式普查表数量若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个省
级水利普查机构可在国务院水利普查办公室网站“下
载专区”中下载普查表标准电子模板自行增印。
普查表调整:根据各级水利普查机构在普查组织
实施中提出的问题和建议,经研究,对少量普查指标
进行了优化调整,这些调整已反映在普查数据处理软
跨区对象归并实现:
对象关系补建 地级及以上水利普查机构,通过水利普查数据
处理专用软件,补建下级水利普查机构无法建立的 对象关系;对归并后产生的新对象,建立与其他对
象之间的关系。
一、概述 二、普查样表及台账数据处理 三、正式普查数据处理
四、几个应注意的问题 五、进度要求
正式普查数据预处理包括以下任务: 1. 普查底表与正式普查表分发
2. 普查底表与正式普查表回收
3及关系补建
1、普查底表与正式普查表分发
① 普查数据反馈确认与补填
在填写正式普查表之前,填报责任单位或责任 人要对带有普查底数的普查底表进行核实确认、补 填和修改,经普查人员审核无误后,将结果抄填到
预处理工作对象
基层登记台账管理系统 普查数据 预处理工具
普查数据上报系统
普查数据管理系统
水利普查数据预处理任务的主要职责分工: 县级水利普查机构:负责组织完成普查样表数据
和台账数据的回收、录入与预审以及普查底表的
打印分发工作。
地级及以上水利普查机构:督促、指导、监督县
级水利普查机构做好相应的普查数据收集与预处
关系指标数据的采集与填写。
县级水利普查机构应结合普查样表中静态数据
与关系数据的录入情况,适时组织完成静态数据与
关系数据分期、分批录入。
五河县第一次水利普查数据处理工作实施方案

五河县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处理工作实施方案五河县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二月目录一、组织模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实行环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重要工作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人员分工和职责.............................................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数据处理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涉密资料使用及保密.....................................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质量控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数据上报 (7)九、工作进度安排.................................................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河县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处理工作实行方案为有序开展五河县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处理工作,保证其顺利实行,根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总体方案》、《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处理工作细则》和《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处理实行细则》以及结合本县实际状况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模式五河县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旳数据处理工作在五河县水利普查办公室领导下,在省市水普办数据处理组旳技术指导下,按照“统一组织、分级实行、逐层上报、超级汇总、集中处理、专业把关”旳原则统一组织实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建立地块属性表
按照水蚀野外调查表(P502表)项目3-项目8的顺 序,添加18个字段
所有字段名必须大写英文字母
1个短整型, “Type”下拉框中选择浮点型 “Short Integer” 5个数值型字段(红色), “Type”下拉框中选择 浮点型“Float”
12个文本型字段,“Type”下拉框中选择文本型 “Text”,长度设为20,备注(BZ)栏设为200
必须包含:bjx、dgx、dkx、bjxp、dgxp、dkxp、bjmp和dkmp命 名的文件,且每个有后缀为shp /prj/ dbf/ sbx(可选)/ sbn/ shx/ xml等过程文件,dt1.mxd和spotdt.mxd; 可选文件: dt2.mxd 、以gl、 sx 、jmd 、glp 、sxp 、jmdp 命名文 件,容许其名字后增加字符串的多个图层文件,如gl1、sx22、 jmd1 等,且每个有后缀为 shp/prj/ dbf/ sbn/ sbx (可选) / shx/ xml等过程文件。
21
坐标与投影定义
(3)地块与等高线属性表
审核项目
质量控制标准 属性表中字段名齐全、正确,英文大写字母,无空格; 字段的数据类型选择正确; 所有字段数据与水蚀表(.xls)一致; 一个地块的一个字段占一个单元格,单元格内有多项时用 英文逗号隔开。
地块属性表
等高线条数
数字化等高线条数与地形图上的等高线条数完全一致;
(4)
抽查的野外调查单元编号
24
附表3.2
汇总上报阶段数据质量审核抽查单元记录表
基本情况
(1)省(自治区、直辖市):_________________;县(区)_________; (2)野外调查单元代码: 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查项目 扫描清绘 图 检查项目编号 (1) (2) 检查内容 扫描的调查清绘图 地块边界 地块属性表字段 质量标准 扫描清绘图图片(qht.jpg)不偏斜、不折叠、无阴影。 数字化地块边界正确,且与扫描野外清绘图上的地块边界 误差2mm。数字化地块图层的流域边界与野外调查工作底 图单元边界一致。 属性表中字段名齐全、正确,英文大写字母,无空格;字 段的数据类型选择正确。 属性表中字段名齐全、正确,英文大写字母,无空格;字 段的数据类型选择正确;所有字段数据与水蚀表( .xls ) 一致;一个地块的一个字段占一个单元格,单元格内有多 项时用英文逗号隔开。 数字化等高线条数与地形图上的等高线条数完全一致;所 有等高线超出调查单元边界 通过与否* 说明
3.1 质量控制内容
普查数据储存目录与文件
调查清绘图扫描与数字化
地块与等高线属性表建立
18
(1)普查数据储存目录
审核项目
质量控制标准
basic目录
必须包含: qht.jpg 、 dt1.pdf 、 spotdt.pdf 、若干景观照片和录入 的水蚀野外调查表.xls; 可选文件: dxty.jpg 、dt2.pdf 、以 dxts 命名的若干后缀不同的过 程文件;
前3项方法与资料准备阶段的方法一致
11
2.3 数字化调查成果清绘图(R2V方法)
扫描野外调查成果清绘图
扫描模式为彩色 分辨率设置为300dpi 扫描结果保存为jpg格式 文件命名为“qht.jpg” 保存到四级目录basic文件夹内
可采用各种数字化方法,如AcrGIS,R2V
12
管理办法》有关要求,如含有涉密数据,应
以光盘、硬盘等介质形式派专人上报;如不
含涉密数据,可通过电子邮件方式上报
3
1.成果提交
纸质成果
野外调查成果图(清绘图) 水蚀野外调查表
4
1. 提交成果
纸质成果(装订成册)
按县整理,并根据野外调查单元的数量分册装订 (按照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单元先图后表的顺序)
15
2.4 建立地块属性表
注意:
dkmp.shp中的地块编号与调查成果清绘图一致
土地利用、生物、工程、耕作措施代码所在列 的代码首位0不能省略,如032,010107、021501
16
2.5 建立等高线属性表
GIS软件数字化后的“dgxp.shp”图层,标注高程后 ,已经完成属性表建立
序号 野外调查单元编号 地形图比例 大地坐标 坐标转换方式
1
2 ……
备注:
1. 2. “序号”按1、2、3、……的顺序排列,不得缺号、漏号,以便统计。 “野外调查单元编号”连续为同一种大地坐标时,可直接填写调查单元编号 的起始-截止范围。如,北京市密云县1102280002,1102280004,……, 1102280083均为同一种大地坐标时,“野外调查单元编号”填写 1102280002-0083。 “地形图比例”填写如下三种情形之一的代码:(1)1万、(2)5万、(3 )其他。 “大地坐标”填写如下三种情形之一的代码:(1)北京1954、(2)西安 1980、(3)其他。 “坐标转换方式”填写如下四种情形之一的代码:(1)GIS自带参数、(2 )北师大提供参数、(3)委托省(自治区、直辖市)测绘局转换、(4)其
每册包含全部本省所有野外调查单元目录 水蚀野外调查表必须是原始现场填写(非打印)
5
1.成果提交
电子成果
basic文件夹
shp文件夹
野外调查成果清 绘扫描图 水蚀野外调查表 景观照片
数字化等高线
数字化调查单元边界 数字化地块
第三级目录(县级目录)
注意:水蚀野外调查表.xls中 土地利用、生物、工程和耕作 措施代码所在列为文本格式
9
3. 4.
5.
他。
2.1 野外调查单元底图使用的地形图比例及坐标统计
序号 1 2 3 4 5
野外调查单元编号 530427003-0037 5304270041-0042 5304270061-0065 5304270067-0075 5304270092-0166
地形图比例 (1) (2) (1) (2) (1)
14
2.4 建立地块属性表
(1)DKBH(地块编号),短整型 (2)TDLYMC(土地利用名称),文本型 (3)TDLYDM(土地利用代码),文本型 (4)BMC(生物措施名称),文本型 (5)BDM(生物措施代码),文本型 (6)YBD(郁闭度),浮点型 (7)GD(盖度),浮点型 (8)EMC(工程措施名称),文本型 (9)EDM(工程措施代码),文本型 (10)EJSSJ(工程措施建设时间),文 本型
19
shp目录
(1)普查数据储存目录
审核项目 质量控制标准
地块与等
高线属性 表
dgxp.shp 文件的高程字段以 DGX 命名, dkmp.shp 文件的地块属性表中字段齐全(与水蚀表一致), 大写字母命名,字段数据类型正确。
20
(2)调查清绘图扫描与数字化
审核项目 质量控制标准
扫描调查成果清绘图
文件审核结果(普查数据存储目录)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1) 调查单元名称与位置 (2) 调查单元数量 质量标准 一、二、三级目录名称、位置正确 与规定数量一致(查1:1万地形图图幅号表) 通过与否* 说明
(3)
包含basic文件夹和shp文件夹,小写字母; basic文件夹必须包含:qht.jpg、dt1.pdf、spotdt.pdf、若干景观照片和 录入的水蚀野外调查表.xls;basic文件夹可选文件:dxty.jpg、dt2.pdf 、以dxts命名的若干后缀不同的过程文件; 四 级 文 件夹包含的文 shp文件夹必须包含:bjx、dgx、dkx、bjxp、dgxp、dkxp、bjmp和 件类型和数量 dkmp命名的文件,且每个有后缀为shp /prj/ dbf/ sbx(可选)/ sbn/ shx/ xml等过程文件,dt1.mxd和spotdt.mxd;shp文件夹可选文件: dt2.mxd 、以gl、sx、jmd、glp、sxp、jmdp命名文件,容许其名字后增加字符 串的多个图层文件,如gl1、sx22、jmd1等,且每个有后缀为shp/prj/ dbf/ sbn/ sbx(可选)/ shx/ xml等过程文件。 地块与等高线属性表 dgxp.shp文件的高程字段以DGX命名,dkmp.shp文件的地块属性字段 齐全(与水蚀表一致,大写字母,属性正确。
2.3 数字化调查成果清绘图(R2V方法)
选择调查单元4个标有经纬度的角点,进行配准
参照前面数字化方法,进行角点配准
数字化地块边界
参照前面数字化方法,进行地块边界数字化
将数字化结果保存为线性文件“dkx.shp”,存入 四级目录shp文件夹下。
注意:数字化地块边界时,不要再数字化流域边界 线,因为前面已经完成。
大地坐标 (2) (2) (2) (2) (2)
坐标转换方式 (1) (1) (1) (1) (1)
10
2.2 数字化调查成果清绘图
扫描野外调查成果清绘图 配准成果清绘图角点坐标(选择R2V或GIS软件)
数字化地块边界(选择R2V或GIS软件)
生成dkmp.shp和bjmp.shp文件(GIS软件) 建立地块属性表(GIS软件) 建立等高线属性表(GIS软件)
(11)EZL(工程措施质量),文本型 (12)TMC(耕作措施名称),文本型 (13)TDM(耕作措施代码),文本型 (14)BZ(备注),文本型 (15)DCSJ(调查时间,如 20110725),文本型 (16)BYZZ(生物措施因子值),浮点型 (17)EYZZ(工程措施因子值),浮点型 (18)TYZZ(耕作措施因子值),浮点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