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质量控制0811
全国学科专业目录及名称代码表

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
06 历史学 0601 历史学
0701 数学
0702 物理学
0703 化学
0704 天文学 0705 地理学 0706 大气科学 07 理学 0707 海洋科学
0708 地球物理学
0709 地质学
0710 生物学
全国学科专业目录及名称代码表
门类代码及 名称 二级学 科代码 071004 071005 071006 0710 生物学 071007 071008 071009 071010 071011 071012 071101 0711 系统科学 071102 ☆0712 科学技术史 071200 080101 080102 0801 力学 080103 080104 080201 080202 0802 机械工程 080203 080204 ☆0803 光学工程 080300 080401 0804 仪器科学与技术 080402 080501 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 080502 080503 080601 0806 冶金工程 080602 080603 080701 080702 0807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080703 物理 080704 080705 080706 080801 080802 0808 电气工程 080803 080804 080805 080901 080902 0809 电子科学与技术 080903 080904 081001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1002 081101 081102 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 二级学科名称 水生生物学 微生物学 神经生物学 遗传学 发育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生物物理学 生态学 系统理论 系统分析与集成 ☆科学技术史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固体力学 流体力学 工程力学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设计及理论 车辆工程 ☆光学工程 精密仪器及机械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材料物理与化学 材料学 材料加工工程 冶金物理化学 钢铁冶金 有色金属冶金 工程热物理 热能工程 动力机械及工程 流体机械及工程 制冷及低温工程 化工过程机械 电机与电器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物理电子学 电路与系统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通信与信息系统 信号与信息处理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4/9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清查数据

附件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对象清查数据上报和验收管理办法为了做好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对象清查数据的上报验收工作,依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实施方案》、《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处理工作细则》和《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质量控制工作细则》的相关要求,制定本办法。
一、对象清查数据上报(一)上报资料内容及要求各级水利普查机构逐级上报的清查数据成果,应包括如下资料:1、《xxx水利普查办公室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对象清查工作报告》。
主要内容应包括:①清查工作的组织实施和具体开展情况,②水利普查区划数量及分布,③各类普查对象数量及分布(依据清查结果汇总),④清查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建议,⑤进一步做好清查登记工作的措施和打算。
2、《xxx水利普查办公室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对象清查数据汇总表》(见附件1)。
清查数据汇总表主要反映各类普查对象的数量、构成及分布。
编制清查数据汇总表,应在运用基层登记台帐管理系统进行数据查询汇总的基础上,利用电子表格软件进一步整理分析完成。
3、《xxx水利普查办公室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对象清查数据审核报告》。
主要内容应包括:①清查数据审核工作开展情况,包括数据审核的内容、方法和依据;②清查数据的总体质量情况,包括清查对象漏报、错报情况、清查表数据漏填错填情况、清查数据汇总结果(主要指各类普查对象数量、构成和分布等汇总指标)的合理性,与已有数据成果的一致性等;③数据审核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其处置情况,包括一些数据处理特殊情况说明;④下一步做好普查对象补查、补报的措施和建议。
4、xxx水利普查办公室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对象清查数据文件。
数据内容为本级水利普查区划范围,所有普查对象清查结果的数据记录集合。
(二)上报资料格式各级水利普查机构应同时上报清查数据成果的电子文档1份和纸质文档资料2份。
1、电子文档。
包括:清查数据为slpc格式的文件(即基层登记台帐管理系统的数据格式要求),文字报告和汇总表为金山office或微软office文件格式。
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公报

" # ""! " # !年开展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 普查的标准时 根 据 国 务 院 决 定 ! ! 点为! " # #年# !月$ #日! 普查时期为! " # #年度# 普查范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境内 $未含香港特别行 政 区% 澳 门 特 别 行 政 区 和 台 湾 地 区& 河 流 湖 泊% 水 利 工 程% 重点经济社会取用水户以及水利单位等# 普查主要内容包括河流湖泊基本 情况% 水利工程基本情况% 经济社会用水情况% 河流湖泊治理保护情况% 水 土 保持情况% 水利行业能力建设情况# 本次普查按照 '在地原则(! 以县级行政区 划为基本工作单元! 采取全 面 调 查% 抽 样 调 查% 典 型 调 查 和 重 点 调 查 等 多 种 调 查形式进行# 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采用二 阶 段 分 层 抽 样 法! 在 全 国 $ #个省级水利普查区内进行了事后质量抽查# 抽查结果显示! 水利普查对象综合 漏报 率 为 " % # #& ! 指 标 汇 总 数 据 的 平 均 误 差 率 为 ' % ! "& ! 数 据 质 量 符 合 预 期 目标# 经国务院批准 ! 现将水利普查主要成果公布如下 #
流域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公报
续表
湖泊面积 # 平方公里 及以上 $个& 淮河 长江流域 浙闽诸河 珠江 西南西北外流区诸河 内流区诸河 ' * * " ( + # * ! " ' # " ( ! # " 平方公里 # " " 平方公里 # " " " 平方公里 及以上 及以上 及以上 $个& ! , # ) ! " , $ $ $ + ! $个& * ! # " # * * " $个& ! $ " " " $
江苏省第一次水利普查公报

9 5 6 8 7 7 0 1 o
中型
小 型
4 7 4
1 6 9 4 7
2 _ 7 2
9 7 . 0 7
规模以下 ( 1立 方 米 每 秒 ≤过 闸 流 量 < 5立 方 米 每秒 )
1 5 8 6 2
堤防 。堤防总 长度为 5 5 3 3 1 . 5 4公里 ( 详见表 4 ) 。5 级 及以上堤防长 度为 4 9 5 6 6 . 6 8公里 ,其中 :已建堤防
表 2不同规模水 电站数量和装机容量汇总表
水 电站规 模
合 计
小 计
数量 ( 座 )
3 9
2 8
装机容量 ( 万千瓦 )
2 6 4 . 41
2 6 4 . 1 9
大 ( 1)型 规 模 以上 ( 装 机 容量 ≥ 5 0 0
千瓦 )
1 1
1
1 5 0 1 0 0
1 0
大 ( 2) 型
中 型
小 ( 1) 型 小 ( 2) 型
0 2 5
0 4 . 1 9
规 模 以下 ( 装机容量 < 5 0 0千 瓦 )
1 1
0 _ 2 2
水 闸。过闸流量 1 立方米每秒及以上水 闸 3 3 3 1 9座 , 橡胶坝 5 9 座 ( 详见表 3) 。其 中:在规模以上水闸中 , 已建水 闸 1 7 3 7 2 座 ,在建 水闸 8 5座 ;分 ( 泄) 洪闸 2 6 6座 ,引 ( 进 ) 水闸 1 2 8 3座 ,节制闸 1 4 5 1 8座 ,排 ( 退 )
3 9 1 6 . 8 8
5 1 7 6 . 7 7
1 2 1 2 2 . 4 2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实施方案与试点方案

报 。 对 普 查 数 据 进 行 核 对 检 查 与 抽 查 . 符 合 要 求 的 重 新 不
进 行 调查 : 按照 统 一 的报 表要 求 . 利用 统 一 的数 据 处理 系 统 逐级 进行 数 据 录入 、 表填 报 、 核上 报 。 四是 汇 总协 报 审 调 对 调查 和上 报 数据 进 行 全 面校 验 、 析 协 调 、 馈 完 分 反 善。 平衡衔 接跨 区数据 . 级进 行汇 总平 衡协 调 . 成分 区 逐 形 域、 分流域 汇总数 据
/
—
—
—
—
—
—
\
/ 取 开 发 治理 、 /获
\ \ 退 壁 堕 / /
理 配置与 高效 利用 .提 高水 利社 会管 理 和公 共服 务 能力 ,
实施 最严格 水资 源管理 制度 的重要 基础 和依据 。
3 . 普查时点
第一 次全 国水 利普 查 的时 点为 2 1 0 1年 1 2月 3 1日 2 4 时. 时期 为 2 1 0 1年度 。凡 2 1 0 1年年 末 资料 , “0 1年年 如 21 末 单 位 人 员 ” 数 据 . 以 普 查 时 点 数 据 为 准 ; 年度 资 等 均 凡 料 . “0 1年 供 水 量 ” 数 据 . 以 2 1 如 21 等 均 0 1年 1月 1日至 21 0 1年 1 2月 3 1日的全 年数据 为准
喜
f 查果 l 普 成
图 1 普 查 总 体 技 术 路线
7 ■
特 别 关 注
C IA WA E E O R E 2 . HN T R R S U C S 01 9 0
普查 数据 获 取方 式 ( 图 2 : 据各 项 普查 内容 的特 见 )根 点, 分别 采取 实 地 调查 、 型调 查 、 样 调查 、 状 测量 等 典 抽 现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学科、专业代码表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学科、专业代码册
说明
1.《2012年研究生招生学科、专业代码册》(以下简称“代码册”)是依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最新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以下简称“新目录”)并参照200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修订的《授予博
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以下简称
“旧目录”)编制的。
2.
“代码册”编制的原则:学科门类、一级学科全部使用
“新目录”中代码和名称;二级学科使用“旧目录”中的代码和名称;“新目录”中新增加的一级学科全国不统一设二级学科,
招生单位可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要求自主设置二级学科。
3.本“代码册”对“新目录”中可授予不同学科门类学位的一级学科,在相应学科门类中分别编制了学科代码(第3位为7”或8”)。
4.本“代码册”中学科名称后括号四位(六位)数字为该学科在“新目录”中原一级(二级)学科代码。
5.各有权自主设置二级学科的招生单位,自主设置二级学科代码的规则是:二级学科代码的前四位与该二级学科所在的一级学科代码相同,后两位从“ 20 ”开始依次排序。
6.附《专业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目录专业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目录》。
SL330-2011水情信息编码

目次1 总则 (1)2 术语 (2)3 编码的格式和规则 (3)3.1 编码格式 (3)3.2 水情信息编码分类码 (5)3.3 水情站码 (6)3.4 测报时间码 (6)3.5 时间步长码 (7)3.6 要素标识符 (7)3.7 数据(值)编码 (9)4 降水量编码 (10)4.1 一般规定 (10)4.2 标识符 (11)4.3 编码格式 (12)4.4 编码示例 (13)5 蒸发量编码 (19)5.1 一般规定 (19)5.2 标识符 (19)5.3 编码格式 (19)5.4 编码示例 (20)6 河道水情编码 (22)6.1 一般规定 (22)6.2 标识符 (23)6.3 编码格式 (24)6.4 编码示例 (26)7 水库(湖泊)水情编码 (31)7.1 一般规定 (31)7.2 标识符 (32)7.3 编码格式 (33)7.4 编码示例 (35)8 闸坝水情编码 (39)8.1 一般规定 (39)8.2 标识符 (40)8.3 编码格式 (41)8.4 编码示例 (42)9 泵站水情编码 (45)9.1 一般规定 (45)9.2 标识符 (45)9.3 编码格式 (46)9.4 编码示例 (47)10 潮汐水情编码 (50)10.1 一般规定 (50)10.2 标识符 (50)10.3 编码格式 (52)10.4 编码示例 (53)11 沙情编码 (55)11.1 一般规定 (55)11.2 标识符 (55)11.3 编码格式 (56)11.4 编码示例 (57)12 冰情编码 (59)12.1 一般规定 (59)12.2 标识符 (60)12.3 编码格式 (64)12.4 编码示例 (65)13 土壤墒情编码 (68)13.1 一般规定 (68)13.2 标识符 (69)13.3 编码格式 (70)13.4 编码示例 (71)14 特殊水情编码 (74)14.1 一般规定 (74)14.2 标识符 (74)14.3 编码格式 (76)14.4 编码示例 (76)15 水文预报编码 (78)15.1 一般规定 (78)15.2 标识符 (78)15.3 编码格式 (80)15.4 编码示例 (83)附录A 报送水情信息的规定 (87)附录B 编码要素及标识符汇总表(略) (89)附录C 蒲福氏风力等级表(以距地面10m为准) (90)本标准用词说明 (91)本标准条文说明 (92)1 总则1.0.1本标准主要是针对原《水情信息编码标准》(SL330-2005)的部分内容进行了修订。
山西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公报

1 0 0 0 0 k m 及以上河流 7 条, 总长度为 3 0 0 0 k m。 湖泊。常年水面面积 1 k m 及以上湖泊 6 个, 水 面总面积 8 0 . 6 9 k m , 其中: 淡 水湖 3个 , 盐湖 3个 ; 1 0 k m z 及 以上湖 泊 3个 , 水 面总 面积 7 2 . 8 0 k m 。
二、 水利 工程 基本情 况
合计
小计
2 2 2 2
7 3 O 1 0 o
规模以上
( 过闸流量 ≥5 m 3 / s )
大型
中型
小 型
3
5 3
6 7 4
0 . 4
7 3
9 2 . 3
水库 。 共有水库 6 4 1 座, 总库容 5 7 . 6 1 亿m ( 详见
表 4 不同级别堤 防长度汇总表
堤 防级别 合计 1 级 2级 3级 4级 5级 5 级 以下
规模 合计 小计 大( 2 )
数量 / 座 6 4 1 1 0 1 0 6 7
小计 小 ( 1 ) L b ( 2 ) 5 6 4 2 7 2 8 . 4 1 2 9 2 0 . 9 7
1 4 9 2
堤 防 。堤 防总长 度 为 9 6 3 8 . 4 9 k m ( 详见 表 4 ) 。
Hale Waihona Puke 5 级及 以上堤防长度为 5 8 3 4 . 0 8 k m, 其中: 已建堤防 长度为 5 7 5 7 . 6 6 k r n , 在建堤防长度为 7 6 . 4 2 k m 。
装 机容 量 1 2 6 . 8 4万 k W。
长度/ k m 9 6 3 8 . 4 9 1 6 O . 8 5 3 8 1 . 1 3 4 9 8 . 6 8 2 3 5 3 . 5 4 2 4 3 9 . 8 8 3 8 0 4 . 4 1 比例, % 1 0 o 1 . 6 7 3 . 9 5 5 . 1 7 2 4 . 4 2 2 5 . 3 2 3 9 . 4 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抽查__抽查内容
(一)事中抽查内容
1、取用水台账建设情况检查 检查取用水台账表发放情况,检查台账数据获取的规
范性、登记的及时性和填报的准确性。 2、普查数据全面获取情况检查
(1)普查对象静态数据获取情况检查。包括:检查普 查表样及普查对象关系表(见《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实施 方案》附表3~10)发放、回收、审查及其管理情况;检 查各类表格填报的规范性和准确性;检查普查对象坐标内 外业采集进度和质量。
4. 可靠性审验。审验普查对象指标数据来源是否有效、 普查对象归并和组合是否正确。
(三)汇总成果合理性审验 依据历史或相关的统计资料,通过审核人员判断汇
总数据是否合理。
P60-31
审核验收__审核方法
(一)形式审核
形式审核主要依据数据上报相关规定,人工检查审核,包括: 程序是否规范;内容是否完整;格式是否标准。 纸质报告与电子数据是否齐备、内容是否一致。
作是否规范和标准,各级水利普查机构在开展数 据处理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全国统一制定的采 集方法、填写规定、录入要求和分析策略。对于 不符合质量控制标准的阶段性数据成果须返工重 做,对不符合质量控制标准的上报数据成果必须 退回重报。
总体要求
质量控制流程
P60-13
总体要求
质量控制环节和方法
汇总上报 数据录入 表格填写 数据采集
利用空间数据采集处理软件检查水利普查对象检查 图表是否一致;抽取一定比例的水利普查对象,检查其所 填关联关系及其逻辑关系是否一致。
P60-3利用水利普查软件提供的查询、排序、排重和审核功 能对所有普查数据进行正确性审核;
奇异值审核,按照对象特征分类,利用排序等方法, 找出普查指标奇异值,并对其可靠性进行复核判断;
原则
二是逐级分类原则 逐级明确水利普查数据质量控制的责任和要求,尽可
能将数据质量问题消灭在基层,消灭在数据采集、填表和 录入环节,上级水利普查机构也要切实负担起应有责任, 做好检查监督和汇总分析,将数据质量控制要求落到实处 。发挥各技术支撑单位和统计业务等专业技术人员作用, 尽可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和措施,分类做好数据质量问 题分析与诊断,确保数据质量控制工作切实有效。
数据处理进程,在数据采集、填表、录入 和汇总过程中,适时开展自审自验,尽量 将数据质量问题消灭在数据处理初期。
P60-6
任务
(二)检查督导 各级水利普查机构应及时组织开展检
查督导活动,确保各阶段水利普查工作规 范进行、实施到位。上级水利普查机构应 通过检查督导,及时发现、分析和报告下 级水利普查机构工作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提出整改措施和建议。
3、抽查普查指标录入情况。评价普查数据录入错误率。 4、抽查各类对象的空间数据采集情况。评价应标绘普查对象在空间底
图上的漏标率、错标率。
P60-21
质量抽查__抽查方法
(一)抽查对象选择
根据普查对象按县、乡、村三级普查区进行调查的特点设立 抽查区。
县级抽查区抽查的相应对象:堤防、引调水工程、水源地、 治理保护河湖、灌区、水土保持野外调查单元和城乡居民典型 用水户、规模化禽畜养殖场、公共供水企业、工业企业和第三 产业单位规模以上用水户及规模以下典型用水户等;
合理性审核,根据相关规范、标准和既往统计数据等 ,设定指标审核参考数值区间,并对其合理性进行审核;
归并关系审核,通过查询归并对象与被归并对象之间 的关系一览表,人工审核归并关系是否正确。
P60-34
审核验收__审核方法
(三)汇总成果审核
1. 指标关联审核
2.
通过对水利普查对象数量、主要指标按照特征进行分类
P60-15
总体要求
(二)表格填写 各水利普查区普查员在填写水利普查表时,
应根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实施方案》甄别填 入每个指标,且字迹工整。水利普查表需进行形 式和内容审核验收后,妥善管理,并建立领用归 还制度,保障普查表安全。各级水利普查机构应 针对表格填写结合事中开展检查督导工作对填写 的水利普查表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通报情 况,整体提高水利普查表填表质量。
2、外业抽查 检查抽查对象指标数据获取的准确性、坐标 测量的精度、动态数据采集设备和采集条件是否 满足要求等。
P60-27
质量抽查__抽查方法
(1)通过查阅填表单位普查对象相关资料或实 地测量,检查指标数据获取的准确性。
(2)通过重新测量抽查对象坐标,检查坐标测 量精度。
(3)通过检查动态数据采集设备及其参数和业 务及财务记录、核实推算方法,判断动态数据采集 条件是否满足要求。
P60-35
汇总上报__内容
(一)汇总内容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汇总上报工作内容是依据第 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汇总表,逐级开展汇总分析和数据 上报。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汇总表除因对象不同汇总 表有所差异外,对于每一类水利普查对象,汇总表分 成主要指标汇总表、数量分类汇总表、指标分类汇总 表和部分对象的分类成果汇总表。
(2)检查普查对象空间数据采集处理情况;
(3) 检查基层登记台账管理系统和空间数据采集处理系统
名录和对象编码是否一致。
P60-20
质量抽查__抽查内容
(二)事后抽查评估内容
1、抽查各类对象漏报、多报情况。评价各类普查对象漏报率、多报率 。
2、抽查普查指标填报情况。评价普查指标错填率、漏填率等指标数据 填报质量(包括数据获取依据的可靠性和合理性,指标填报误差等 )。
P60-16
总体要求
(三)数据录入 数据录入内容主要分为清查表数据和普查表
数据,对于清查表数据录入质量控制,应百分之 百进行复核,辅以抽查比对确保名录正确无误; 对于普查表数据录入质量控制,应抽查一定比例 的表格进行复录比对,正确率不达标的,应组织 重新录入。各级水利普查机构应针对数据录入结 合事中开展检查督导工作对录入数据质量进行检 查,及时发现问题、通报情况,整体提高水利普 查数据录入质量。
汇总对比分析策略 表格数据录入要求 对象指标填写规定 对象指标采集方法
形式与内容 审核员
录入员 数据审核员
普查员 普查指导员
普查员 普查指导员
P60-14
总体要求
(一)数据采集 各水利普查区普查员对于静态数据的采集除
登记普查数据本身,应记录数据出处或进行勘测 记录;对于动态数据应进行建设台账,规范认真 执行数据采集方法,为检查和督导提供方便。各 级水利普查机构应在清查登记阶段,针对数据采 集在事前做好相关准备、事中开展检查督导、事 后进行抽查评估确保采集数据的质量。
P60-28
质量抽查__抽查方法
(三)事后抽查检查方法 按照水利普查实施方案相关要求对抽查区内所有普
查对象进行全面调查,采集普查指标数据、填写普查表 、录入普查数据等,并与原来的普查结果进行对比,填 写抽查表,计算相关评估指标,形成抽查区的抽查评估 汇总表。
P60-29
审核验收__审核内容
(一)形式审核 审核、检查上报资料和报送手续是否齐全、
乡级抽查区抽查的相应对象:水库、水电站、水闸、泵站 和农村供水工程、取水口、排污口、水利单位;
村级抽查区抽查的相应对象:地下水取水井、塘坝、窖池 等。
P60-22
质量抽查__抽查方法
事中抽查:国家(或省)级普查机构,在每个省(或地 )级普查机构所辖县、乡、村三级普查区中,各抽取2个以上 普查区作为抽查区,再从各抽查区内选取一定数量的普查对 象进行抽查。
汇总,并据此对数量和主要指标的特征分布进行审核。
2. 横向比较审核
通过对相邻水利普查区之间水利普查对象数量和主要指标 的汇总和特征分类汇总的对比分析,对水利普查对象数量和主要 指标空间分布进行审核。
3. 纵向比较审核
通过对水利普查对象数量和主要指标汇总数与相关水利和 其它历史统计资料的对比分析,对水利普查对象数量和只要指标 进行审核。
事后抽查评估:国家(或省)级普查机构,在全国范围 分别抽取一定数量的县、乡、村作为抽查区,对抽查区内相 应普查对象进行全面抽查。
P60-23
质量抽查__抽查方法
(二)事中抽查现场检查 1、内业检查 全面检查抽查对象的普查表样发放、回收、审
核情况,数据填报的规范性、录入的一致性,图表 一致性和数据采集质量。
P60-7
任务
(三)审核验收 各级水利普查机构应根据清查登记、
填表上报阶段的工作要求,针对数据采集 、填表、录入和上报等环节,做好普查数 据的审核验收工作,逐级做好数据质量把 关。
P60-8
原则
一是全程全员原则 水利普查数据质量控制贯穿始终,涉及到每个人员,
必需让每个工作人员牢牢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切实将质 量控制的目标、任务和责任分解落实到每一个岗位和人员 ,构建人人参与质量控制的工作体系。及时发现和消除事 前、事中和事后影响数据质量的各种因素,尽量前移质量 控制关口,加强重要内容、关键节点、薄弱环节的质量监 控。
(二)基础数据审核
1.全面性审核 通过普查软件的审核功能比对清查名录库中符合普查要求的对象 是否填报普查表;利用空间数据采集处理软件检查水利普查对象是否 应标尽标。
P60-32
审核验收__审核方法
2.完整性审核
利用普查软件提供的审核功能针对水利普查对象所填 普查表的填写完整性进行审核。
3.一致性审核
P60-24
质量抽查__抽查方法
(1)利用普查样表发放记录和抽查对象的清查信 息,向对象管理单位(个人)逐一确认普查表样发 放情况。
(2)通过查阅普查机构已回收的普查表样,检 查普查表样的回收、审核情况。
(3)依据普查表填表说明及规定,检查各类普 查表样填报的规范性;通过比对录入数据与表格数 据,检查数据录入的一致性。
P60-3
目标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质量控制的目标 是通过对普查过程的检查督导和汇总上报 成果的审核验收的规范,明确各级水利普 查机构在数据质量控制工作中的职责分工 ,确保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质量符合 相关技术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