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水利普查水土保持措施普查表

合集下载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水土保持专项普查-数据汇总上报阶段数据处理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水土保持专项普查-数据汇总上报阶段数据处理
13
2.4 建立地块属性表

按照水蚀野外调查表(P502表)项目3-项目8的顺 序,添加18个字段


所有字段名必须大写英文字母
1个短整型, “Type”下拉框中选择浮点型 “Short Integer” 5个数值型字段(红色), “Type”下拉框中选择 浮点型“Float”


12个文本型字段,“Type”下拉框中选择文本型 “Text”,长度设为20,备注(BZ)栏设为200
必须包含:bjx、dgx、dkx、bjxp、dgxp、dkxp、bjmp和dkmp命 名的文件,且每个有后缀为shp /prj/ dbf/ sbx(可选)/ sbn/ shx/ xml等过程文件,dt1.mxd和spotdt.mxd; 可选文件: dt2.mxd 、以gl、 sx 、jmd 、glp 、sxp 、jmdp 命名文 件,容许其名字后增加字符串的多个图层文件,如gl1、sx22、 jmd1 等,且每个有后缀为 shp/prj/ dbf/ sbn/ sbx (可选) / shx/ xml等过程文件。
21
坐标与投影定义

(3)地块与等高线属性表
审核项目

质量控制标准 属性表中字段名齐全、正确,英文大写字母,无空格; 字段的数据类型选择正确; 所有字段数据与水蚀表(.xls)一致; 一个地块的一个字段占一个单元格,单元格内有多项时用 英文逗号隔开。
地块属性表

等高线条数

数字化等高线条数与地形图上的等高线条数完全一致;
(4)
抽查的野外调查单元编号
24
附表3.2
汇总上报阶段数据质量审核抽查单元记录表
基本情况
(1)省(自治区、直辖市):_________________;县(区)_________; (2)野外调查单元代码: 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查项目 扫描清绘 图 检查项目编号 (1) (2) 检查内容 扫描的调查清绘图 地块边界 地块属性表字段 质量标准 扫描清绘图图片(qht.jpg)不偏斜、不折叠、无阴影。 数字化地块边界正确,且与扫描野外清绘图上的地块边界 误差2mm。数字化地块图层的流域边界与野外调查工作底 图单元边界一致。 属性表中字段名齐全、正确,英文大写字母,无空格;字 段的数据类型选择正确。 属性表中字段名齐全、正确,英文大写字母,无空格;字 段的数据类型选择正确;所有字段数据与水蚀表( .xls ) 一致;一个地块的一个字段占一个单元格,单元格内有多 项时用英文逗号隔开。 数字化等高线条数与地形图上的等高线条数完全一致;所 有等高线超出调查单元边界 通过与否* 说明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汇总表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汇总表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汇总表单位:负责人:联系人:联系电话:上报日期:2012年月日目录一、水利工程基本情况(一)按行政区划分类1、水利工程数量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200-1-1)2、水利工程规模指标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200-1-2)3、水库工程主要指标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201-1-1)4、水库工程数量汇总表—按地区、工程规模、调节性能、坝高分类(表号:H201-1-2)5、水库工程数量汇总表—按地区、水库类型、工程主要作用、建设情况分类(表号:H201-1-3)6、水电站工程主要指标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202-1-1)7、水电站工程数量汇总表—按地区、水电站类型、工程规模、水头分类、建设情况分类(表号:H202-1-2)8、水闸工程主要指标汇总表--按地区、水闸类型分类(表号:H203-1-1)9、水闸工程数量汇总表—按地区、水闸类型、工程规模、是否闸站工程分类(表号:H203-1-2)10、泵站工程主要指标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204-1-1)11、泵站工程数量汇总表—按地区、泵站类型、工程规模分类(表号:H204-1-2)12、引调水工程主要指标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205-1-1)13、引调水工程数量汇总表--按地区、取水水源类型、引水方式、工程规模、工程任务分类(表号:H205-1-2)14、堤防工程主要指标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206-1-1)15、堤防工程数量汇总表--按地区、堤防类型、堤防级别、堤防型式分类(表号:H206-1-2)16、农村供水工程主要指标汇总表--按地区、集中分散、供水规模分类(表号:H207-1-1)17、农村供水工程数量汇总表—按地区、水源类型、工程类型、供水方式分类(表号:H207-1-2)18、农村水工程规模汇总表—按地区、水源类型、工程类型、供水方式分类(表号:H207-1-3)19、农村供水工程数量及供水人口汇总表—按地区、供水规模分类(表号:H207-1-4)20、塘坝工程数量和容积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208-1-1)21、塘坝工程主要效益汇总表--按地区、工程规模分类(表号:H208-1-2)22、窖池工程数量、容积、主要效益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208-1-3)(二)按流域水系分类23、水利工程数量汇总表--按流域水系分类(表号:H200-2-1)24、水利工程规模指标汇总表--按流域水系分类(表号:H200-2-2)25、水库工程主要指标汇总表--按流域水系分类(表号:H201-2-1)26、水库工程数量汇总表—按流域水系、工程规模、调节性能、坝高分类(表号:H201-2-2)27、水库工程数量汇总表—按流域水系、水库类型、工程主要作用、建设情况分类(表号:H201-2-3)28、水电站工程主要指标汇总表(表号:H202-2-1)规模、水头分类、建设情况分类(表号:H202-2-2)30、水闸工程主要指标汇总表--按流域水系、水闸类型分类(表号:H203-2-1)31、水闸工程数量汇总表—按流域水系、水闸类型、工程规模、是否闸站工程分类(表号:H203-2-2)32、泵站工程主要指标汇总表--按流域水系分类(表号:H204-2-1)33、泵站工程数量汇总表—按流域水系、泵站类型、工程规模分类(表号:H204-2-2)34、堤防工程主要指标汇总表--按流域水系分类(表号:H206-2-1)35、堤防工程数量汇总表--按流域水系、堤防类型、堤防级别、堤防型式分类(表号:H206-2-2)(三)按水资源分区分类36、水利工程数量汇总表--按水资源分区分类(表号:H200-3-1)37、水利工程规模指标汇总表--按水资源分区分类(表号:H200-3-2)38、水库工程主要指标汇总表--按水资源分区分类(表号:H201-3-1)39、水库工程数量汇总表—按水资源分区、工程规模、调节性能、坝高分类(表号:H201-3-2)40、水库工程数量汇总表—按水资源分区、水库类型、工程主要作用、建设情况分类(表号:H201-3-3)41、水电站工程主要指标汇总表—按水资源分区分类(表号:H202-3-1)程规模、水头分类、建设情况分类(表号:H202-3-2)43、水闸工程主要指标汇总表--按水资源分区、水闸类型分类(表号:H203-3-1)44、水闸工程数量汇总表—按水资源分区、水闸类型、工程规模、是否闸站工程分类(表号:H203-3-2)45、泵站工程主要指标汇总表--按水资源分区分类(表号:H204-3-1)46、泵站工程数量汇总表—按水资源分区、泵站类型、工程规模分类(表号:H204-3-2)二、经济社会用水情况(一)按行政区划分类47、经济社会用水调查对象数量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300-1-1)48、经济社会用水调查对象用水量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300-1-2)49、经济社会用水调查对象经济社会指标汇总表--按调查对象所在地分(表号:H300-1-3)50、经济社会用水调查对象用水指标分析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300-1-4)(二)按水资源分区分类51、经济社会用水调查对象数量汇总表--按水资源分区分类(表号:H300-3-1)52、经济社会用水调查对象用水量汇总表--按水资源分区分类(表号:H300-3-2)53、经济社会用水调查对象经济社会指标汇总表--按水资源分区分类(表号:H300-3-3)54、经济社会用水调查对象用水指标分析汇总表--按水资源分区分类(表号:H300-3-4)三、河湖开发治理保护情况(一)按行政区划分类55、河湖取水口主要指标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401-1-1)56、规模以上河湖取水口数量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401-1-2)57、规模以下河湖取水口数量汇总表—按地区、主要取水用途分类(表号:H401-1-3)58、地表水水源地主要指标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402-1-1)59、河流治理保护主要指标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403-1-1)60、湖泊治理保护主要指标汇总表之一—按地区分类(表号:H404-1-1)61、入河湖排污口主要指标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405-1-1)62、入河湖排污口数量汇总表—按地区、规模分类(表号:H405-1-2)(二)按流域水系分类63、河湖取水口主要指标汇总表—按流域水系分类(表号:H401-2-1)64、地表水水源地主要指标汇总表—按流域水系分类(表号:H402-2-1)65、河流治理保护主要指标汇总表—按流域水系分类(表号:H403-2-1)66、湖泊治理保护主要指标汇总表—按流域水系分类(表号:H404-2-1)67、入河湖排污口主要指标汇总表—按流域水系分类(表号:H405-2-1)68、入河湖排污口数量汇总表—按流域水系、规模分类(表号:H405-2-2)(三)按水资源分区分类69、河湖取水口主要指标汇总表—按水资源分区分类(表号:H401-3-1)70、规模以上河湖取水口数量汇总表—按水资源分区分类(表号:H401-3-2)71、地表水水源地主要指标汇总表—按水资源分区分类(表号:H402-3-1)72、地表水水源地数量汇总表—按水资源分区、取水水源类别、水质目标类别、供水用途分类(表号:H402-3-2)73、入河湖排污口主要指标汇总表—按水资源分区分类(表号:H405-3-1)四、水土保持情况(一)按行政区划分类74、水土保持措施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506-1-1)75、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507-1-1)(二)按流域水系分类76、水土保持措施汇总表—按流域分类(表号:H506-2-1)五、水利行业能力建设情况(一)按行政区划分类77、普查表填表单位数量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600-1-1)78、普查填表单位年末从业人员数量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600-1-2)79、普查填表单位信息化情况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600-1-3)80、水利单位供水指标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600-1-4)81、水利行政机关财务指标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601-1-1)82、水利事业单位主要指标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602-1-1)83、水利企业主要指标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603-1-1)84、水利社团主要指标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604-1-1)85、乡镇水利管理单位主要指标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605-1-1)六、灌区专项(一)按行政区划分类86、灌区专项主要指标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700-1-1)87、灌溉面积主要指标汇总表之一--按地区、节水灌溉方式分类(表号:H701-1-1)88、灌溉面积主要指标汇总表之二--按地区、水源工程分类(表号:H701-1-2)89、灌区主要指标汇总表之一--按地区、灌区规模分类(表号:H702-1-1)90、灌区主要指标汇总表之二--按地区、渠(沟)道级别分类(表号:H702-1-2)91、灌溉面积主要指标汇总表之一—按水资源三级区、节水灌溉方式分类(表号:H701-3-1)92、灌溉面积主要指标汇总表之二—按水资源三级区、水源工程分类(表号:H701-3-2)七、地下水取水井专项(一)按行政区划分类93、地下水取水井主要指标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800-1-1)94、规模以上机电井主要指标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801-1-1)95、规模以下机电井、人力井主要指标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802-1-1)96、规模以上地下水水源地主要指标汇总表--按地区分类(表号:H803-1-1)(二)按水资源分区分类97、地下水取水井主要指标汇总表—按水资源分区分类(表号:H800-3-1)98、规模以上机电井主要指标汇总表--按水资源分区分类(表号:H801-3-1)99、规模以上机电井数量汇总表—按水资源分区分类(表号:H801-3-2)100、规模以上机电井2011年取水量汇总表—按水资源分区分类(表号:H801-3-3)101、规模以下机电井、人力井主要指标汇总表--按水资源分区分类(表号:H802-3-1)102、规模以上地下水水源地主要指标汇总表--按水资源分区分类(表号:H803-3-1)。

全国水利普查水土保持综合措施普查表

全国水利普查水土保持综合措施普查表

全国水利普查水土保持措施普查表全国水利普查ChinaCensusforWater 水土保持措施普查表表号:P506表制定机关:水利部国务院水利普查办公室批准机关:国家记录局批准文号:国统制[]181号有效期至:8月填表人:联系电话:日期:201 年月日(填表单位公章)复核人:联系电话:日期:201 年月日审查人:日期:201 年月日P506表水土保持措施普查表填表阐明一、填表规定1、本表按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填写,不填。

2、表中各项指标旳数量是指底旳各项水土保持措施旳现状数量,其数值应按表中规定旳单位填写。

数据为零时填写“0”,不得空缺。

除淤地坝数量、小型蓄水保土工程数量保存整数外,其他各项措施均保存1位小数。

3、此表按水土保持措施所在旳大江大河流域分栏填写,即填写流域名称及相应旳措施数量,波及几种流域填写几列数据,数据不得反复和漏掉,各流域数据不得串行。

大江大河流域是指长江、黄河、海河、淮河、珠江、松花江辽河、太湖七大流域及其她区域(七大流域以外旳区域)。

如某县有梯田250hm2,其中150hm2分布在长江流域、50hm2分布在黄河流域、50hm2分布在淮河流域,则在表中“水土保持措施数量(分大江大河流域填写)”中填写“长江”、“黄河”、“淮河”,梯田面积相应填写150、50、50。

4、基本农田、水土保持林、经济林、种草、封禁治理等各项措施面积不能反复填写。

如:在水土保持林或种草记录过旳面积,不能在封禁治理中反复填写;在基本农田上种植经济林旳,记录为基本农田。

5、填表人、复核人、审查人需在表下方相应位置签名,填写时间,并加盖单位公章。

二、指标解释及填表阐明【1.行政区名称及代码】填写普查所在旳行政区划名称和全国统一规定旳县级行政区划代码。

(乡镇不填)【2.基本农田】指人工修建旳能抵御一般旱、涝等自然灾害,保持高产稳产旳农作土地,涉及梯田、坝地和其她基本农田等3类。

【2.1梯田】指在坡面上沿等高线修建旳田面水平平整,纵断面呈台阶状旳田块,按其断面形式可分为水平梯田、坡式梯田、隔坡梯田。

水土保持与水工保护工程质量评定检测表格

水土保持与水工保护工程质量评定检测表格

水土保持与水工保护工程质量评定检测表格1. 介绍水土保持与水工保护工程是防止水土流失和洪水灾害的重要措施,对于保证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命财产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水土保持和水工保护工程的质量,需要对其进行评定和检测。

评定和检测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发现和解决工程质量问题,防止工程缺陷和故障,保证工程的长期良好运行和效益。

为此,本文介绍了水土保持与水工保护工程质量评定检测表格,帮助工程质量监督人员开展工作。

2. 检测内容对于水土保持和水工保护工程的评定检测,需要包括以下内容:2.1 工程基础部分的检测包括土工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地基处理措施的实施,基础结构的施工验收等,主要检测内容如下:•土工材料的质量和使用情况;•土方开挖和填筑的质量和标准;•基础结构的施工质量和水平检测。

2.2 水工结构部分的检测包括渠道、堤岸、拦河坝等的施工验收和质量检测,主要检测内容如下:•渠道和堤岸的面层质量和结构稳定性;•拦河坝的结构安全稳定性和防渗效果。

2.3 绿化部分的检测包括绿化带、绿化墙等的建设和养护情况,主要检测内容如下:•绿化带和绿化墙的建设质量和维护情况;•绿化植物的选种和生长效果。

3. 检测表格为了方便质量监督人员开展评定检测工作,本文提供了水土保持与水工保护工程质量评定检测表格,具体内容如下:检测内容检测标准检测结果土工材料分类、等级、质量标准合格、不合格土方开挖和填筑高程、面积、坡度、密实度合格、不合格基础结构设计标准、混凝土强度等级、水平检测数据合格、不合格渠道和堤岸结构稳定性、面层质量、防冲蚀措施合格、不合格拦河坝结构稳定性、防渗效果、灌浆材料质量合格、不合格绿化带设计标准、植物选种、存活率合格、不合格绿化墙结构稳定性、花盆选用、养护情况合格、不合格绿化植物营养状况、生长效果、病虫害防治合格、不合格4.水土保持与水工保护工程的质量评定检测是确保工程的长期顺利运行和效益的重要措施。

本文介绍了水土保持与水工保护工程质量评定检测表格,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作为工程质量监督的参考工具。

全国水利普查 表

全国水利普查 表

全国水利普查China Census forWater 工业、建筑业与第三产业取用水量台账表2011年表号: T 3 02 表制定机关:水利部国务院水利普查办公室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10]181号有效期至:2 0 1 2年 8 月(填表单位公章)注:建筑业与第三产业企事业单位调查对象不需填写“6.1”、“7.1”、“8.1”和“14.1”项。

全国水利普查China Censusfor Water工业企业调查对象名录表2011年表号:Q 3 05 表制定机关:水利部国务院水利普查办公室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10]181号有效期至:2 0 1 2年月日;导员:日期:2011年月日全国水利普查China Census for Water工业企业用水调查表2011年表号: P 3 0 6 表制定机关:水利部国务院水利普查办公室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 [2010]181号有效期至:2 0 1 2 年 8 月1.1201 年月日单位负责人:联系电话:日期:201 年月日普查员:张晨联系电话:3231258 日期:201 年月日(填表单位公章)各煤矿严格按照要求填写,每张表格必须加盖公章,5月1日前上报1-4月用水量情况,12月底上报全年用水情况Q305表工业企业调查对象名录表填表说明工业企业调查对象名录此表由县级普查机构组织填写。

【1.区县名称】填写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市、州、盟)和县(市、区、旗)的名称。

【2 行政区划代码】填写县级行政区的代码。

【3.单位名称】指经有关部门批准正式使用的单位全称。

按工商部门登记或法人登记的名称填写;填写时要求使用规范化汉字全称,与单位公章所使用的名称完全一致。

凡经登记主管机关核准或批准,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名称的单位,要求填写一个法人单位名称,同时用括号注明其余的单位名称。

更名的单位要求填写现用名,同时用括号注明曾用名。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普查表及说明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普查表及说明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普查表及说明河湖基本情况普查普查表目录全国水利普查National Census For Water 河流普查表表号: P101表制表机关: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文号:国统制[20__] __号有效期至:20__年__月__日填表人员:联系电话:填表日期: 20 年月日复核人员:联系电话:填表日期: 20 年月日审查人员:联系电话:填表日期: 20 年月日P101表河流普查表填表说明河流普查表(P101表)以河流为单位填报,即每条河流一张表,根据河流对象清查、特征清查结果填报。

【1.河流名称及编码】【1.1河流名称】填报河流的名称。

【1.2河流编码】填报河流的编码。

【2.与上一级河流关系】【2.1河流级别】填报河流的级别。

入海(湖)干流为0级,1级支流为1级,以此类推。

平原水网区部分河道、区间流域等不能确定级别的河流填报“-1”。

【2.2上一级河流代码】填报上一级河流的编码,无上一级河流时填-1。

【2.3岸别】本级河流位于上一级河流的左岸或右岸,分别用1和2表示,无法确定左右岸时填0。

【3.河流长度河流域面积】【3.1河流长度】填报河流长度,单位为km,大于10km,记至1km,小于10km,记至0.1km。

【3.2流域面积】填报河流流域面积,单位为km2,平原水网区河流无法确定流域面积时填“-1”,大于或等于100km2,记至1km2;小于100km2,记至0.1km2;小于10km2,记至0.01km2。

【4.跨界类型】填报流域的跨界类型。

本次普查分跨国并跨省、跨国、跨省、跨县以及县界内五类,分别用1、2、3、4、5表示【5.河流类型】河流类型分自然流域河流、区间流域河流和平原水网区河流,分别用1、2、3表示。

【6.流经】填写河流流经的地区,按从上游到下游顺序填写。

其中,跨国河流填外国国名、我国省名和县名,如“××国,××省××县”;跨省河流填省名和县名,如“××省××县,××省××县”;跨县河流填县名,如“××县,××县”;县界内河流填县名,如“××县”。

水利普查表水土保持1-8表野

水利普查表水土保持1-8表野
0303
垄作区田
在传统垄作基础上,按一定距离在垄沟内修筑小土垱,成为区田。
0304
掏钵(穴状)种植
适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在坡耕地上沿等高线用锄挖穴(掏钵),穴距30~50cm,以作物行距为上下两行穴间行距(一般为60~80cm),穴的直径20~50cm,深约20~40cm,上下两行穴的位置呈“品”字形错开。挖穴取出的生土在穴下方作成小土埂,再将穴底挖松,从第二穴位置上取出10cm表土至于第一穴,施入底肥,播下种子。
0305
抗旱丰产沟
适用于土层深厚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顺等高线方向开挖宽、深、间距均为30cm,沟内保留熟土,地埂由生土培成。
0306
休闲地水平犁沟
在坡耕地内,从上到下,每隔2~3m,沿等高线或与等高线保持1%~2%的比降,作一道水平犁沟。犁时向下方翻土,使犁沟下方形成一道土垅,以拦蓄雨水。为了加大沟垅容蓄能力,可在同一位置翻犁两次,加大沟深和垅高。
010104
飞播乔木林
采取飞机播种方式种植乔木林措施,以防治水土流失。
010105
飞播灌木林
采取飞机播种方式种植灌木林措施,以防治水土流失。
010106
飞播混交林
采取飞机播种方式种植两个或两个以上树种组成的森林措施,以防治水土流失。
010107
经果林
采取人工种植经济果树林措施,以防治水土流失。
010108
石坎水平梯田
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多为土石山区或石质山区,坡耕地土层中多夹石砾、石块。修筑梯田时就地取材修筑石坎梯田。修筑石坎的材料可分为条石、块石、卵石、片石、土石混合。石坎外坡坡度一般为1:0.75;内坡接近垂直,顶宽0.3~0.5m。
020103
坡式梯田
在较为平缓的坡地上沿等高线构筑挡水拦泥土埂,埂间仍维持原有坡面不动,借雨水冲刷和逐年翻耕,使埂间坡面渐渐变平,最终成为水平梯田。埂顶宽30~40cm。埂高50~60cm,外坡1:0.5,内坡1:1。根据地面坡度情况,一般是地面坡度越陡,沟埂间距越小;地面坡度越缓,沟埂间距越大。根据地区降雨情况,一般雨量和强度大的地区沟埂间距小些,雨量和强度小的地区沟埂间距应大些。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水土保持情况公报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水土保持情况公报

的侵蚀沟道的数量 、 分布与面积 ; 采用资料分析与实地 风力 侵蚀各 级强 度 的面积 与 比例 分别见 表 1和表 2 。
考 察相 结合 的方法 , 查 清 了现 有水 土保 持 措施 的类 型 、
表 1 各 省( 自治 区、 直辖 市) 水力侵蚀各级 强度 面积与 比例
中华人 民共 和国水 利部 : 第一次全 国水利普查水土保持情况公报
1 土壤侵蚀
土壤侵 蚀 总面 积 2 9 4 . 9 1万 k m , 占普 查范 围总 面
蚀 的面积 、 分 布与 强度 ; 首次 采用地 面 调查 与遥 感 技 术 积 的 3 1 . 1 2 %, 其 中水 力侵蚀 1 2 9 . 3 2万 k m 、 风力 侵 蚀 相 结合 的方 法 , 查 清 了西 北 黄 土高 原 区和 东北 黑 土 区 1 6 5 . 5 9 万k m 。各省( 自治区、 直辖 市) 的水力侵蚀和
7 7 . 8 5 万k m 、 其他措施 1 . 2 8 万k m 。各省 ( 自治 区、 直辖 市 ) 水土保 持 措施 面积 见表 4 。 ( 2 ) 黄 土 高原 淤 地 坝 。共 有 淤 地 坝 5 8 4 4 6座 , 淤
( 下 转第 1 1页)
牛崇桓等 : 全 国水 土保持情 况普查组织与实施
( 4 )审查普 查 成 果 。2 0 1 2年 底 , 水 利 部 水 土 保 持 具体办法和规定 , 如广东省制定了“ 县级水土保持措施 司在 北京 组 织 召开 了第一 次全 国水利 普 查 水 土保 持 情 普 查工 作 手册 ” 、 “ 水 土保 持 情 况 普查 质 量 控 制 规定 ” , 况普 查成 果 初审 会 。与会 专 家对 全 国土 壤 侵蚀 分 析 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水利普查水土保持措施普查表
全国水利普查
China Census for Water 水土保持措施普查表
2011年
表号: P 5 0 6 表
制定机关:水利部
国务院水利普查办公室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

批准文号:国统制 [2010]181号
有效期至:2 0 1 2 年 8 月
填表人:联系电话:日期:201 年月日(填表单位公章)复核人:联系电话:日期:201 年月日
审查人:日期:201 年月日
P506表水土保持措施普查表填表说明
一、填表要求
1、本表按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填写,不填。

2、表中各项指标的数量是指2011年底的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的现状数量,其数值应按表中规定的单位填写。

数据为零时填写“0”,不得空缺。

除淤地坝数量、小型蓄水保土工程数量保留整数外,其余各项措施均保留1位小数。

3、此表按水土保持措施所在的大江大河流域分栏填写,即填写流域名称及对应的措施数量,涉及几个流域填写几列数据,数据不得重复和遗漏,各流域数据不得串列。

大江大河流域是指长江、黄河、海河、淮河、珠江、松花江辽河、太湖七大流域及其他区域(七大流域以外的区域)。

如某县有梯田250hm2,其中150hm2分布在长江流域、50hm2分布在黄河流域、50hm2分布在淮河流域,则在表中“水土保持措施数量(分大江大河流域填写)”中填写“长江”、“黄河”、“淮河”,梯田面积对应填写150、50、50。

4、基本农田、水土保持林、经济林、种草、封禁治理等各项措施面积不能重复填写。

如:在水土保持林或种草统计过的面积,不能在封禁治理中重复填写;在基本农田上种植经济林的,统计为基本农田。

5、填表人、复核人、审查人需在表下方相应位置签名,填写时间,并加盖单位公章。

二、指标解释及填表说明
【1.行政区名称及代码】填写普查所在的行政区划名称和全国统一规定的县级行政区划代码。

(乡镇不填)
【2.基本农田】指人工修建的能抵御一般旱、涝等自然灾害,保持高产稳产的农作土地,包括梯田、坝地和其他基本农田等3类。

【2.1梯田】指在坡面上沿等高线修建的田面水平平整,纵断面呈台阶状的田块,按其断面形式可分为水平梯田、坡式梯田、隔坡梯田。

在我国南方,旱作梯田称梯地或梯土,种植水稻的称梯田,条田也算梯田,均属于统计范围。

面积大于0.1hm2的梯田均要统计。

【2.2坝地】指在沟道拦蓄工程上游因泥沙淤积形成的地面较平整的可耕作土地。

面积大于0.1hm2的坝地均要统计。

【2.3其他基本农田】指实施的小片水地、滩地、引水拉沙造田等农田。


积大于0.1hm2地块均要统计。

【3.水土保持林】指以防治水土流失为主要功能的人工林,按其功能可分为坡面防护林、沟头防护林、沟底防护林、塬边防护林、护岸林、水库防护林、防风固沙林、海岸防护林等。

包括乔木林、灌木林2类。

【3.1乔木林】指人工乔木林的面积。

面积大于0.1hm2的林地均要统计。

以乔木为主的乔灌混交林按乔木林填写。

【3.2灌木林】指人工灌木林的面积。

面积大于0.1hm2的林地均要统计。

以灌木为主的乔灌混交林按灌木林填写。

【4.经济林】指利用林木的果实、叶片、皮层、树液等林产品供人食用、或作为工业原料、或作为药材等为主要目的而培育和经营的人工林。

面积大于0.1hm2的经济林地均要统计。

【5.种草】指在水土流失地区,为蓄水保土、改良土壤、发展畜牧、美化环境而种植的草本植物,即人工种草。

面积大于0.1hm2的草地均要统计。

林草兼作的按乔木林、灌木林或经济林填写。

【6.封禁治理】指对稀疏植被采取封禁管理,利用自然修复能力,辅以人工补植和抚育,促进植被恢复,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一种生产活动。

采取封育管护措施后,林草郁闭度达80%以上时统计封禁治理面积,面积大于10hm2的封禁地块均要统计;对于高寒草原区、干旱草原区植被覆盖度达到40%、30%以上时统计封禁治理面积。

面积大于10hm2的封禁地块均统计。

【7.其他】指基本农田、水土保持林、经济林、种草、封禁治理等5项水土保持措施以外的,可以按面积计算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

面积大于0.5hm2的地块均要统计。

【8.淤地坝】指在多泥沙沟道修建的以控制沟道侵蚀、拦泥淤地、减少洪水和泥沙灾害为主要目的的沟道治理工程设施。

按库容,分为小型淤地坝(库容1万~10万m3)、中型淤地坝(库容10万~50万m3)和治沟骨干工程(库容50万~500万m3)。

填写淤地坝的座数和已淤地面积2项。

【8.1数量】指淤地坝的总座数。

【8.2已淤地面积】指淤地坝拦蓄泥沙淤积形成的地面较平整的可耕作土地的面积。

(不填)
【9.坡面水系工程】指在坡面修建的用以拦蓄、疏导地表径流,防止山洪
危害,发展山区灌溉的水土保持工程设施,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如引水沟、截水沟、排水沟等。

填写控制面积、长度2项。

(不填)
【9.1控制面积】指坡面水系工程所能保护农田的面积。

(不填)
【9.2长度】指坡面水系工程的总长度。

长度大于10m的工程均要统计。

(不填)
【10.小型蓄水保土工程】指为拦截天然来水、增加水资源利用率和防止沟头前进、沟岸扩张而修建的具有防治水土流失作用的水土保持工程(淤地坝和以“坡面水系工程”名称建设的工程除外)。

包括点状、线状2类。

【10.1点状】指水窖(旱井)、山塘(堰塘、陂塘、池塘)、沉沙池、涝池(蓄水池)、谷坊、沟道人字闸、拦沙坝等工程。

【10.2线状】指沟头防护、沟边埂、排水沟、截水沟等工程。

长度大于10m 的工程均要统计。

四、审核关系
主要进行普查指标完整性审核及普查数据有效性、逻辑性、相关性审核。

各指标项不得为空,“基本农田”、“水土保持林”、“经济林”、“种草”各指标范围均大于0.1hm2,“封禁治理”指标范围大于10hm2,“其他”指标范围大于0.5hm2,“坡面水系工程长度”、“小型蓄水保土工程线状”长度指标均大于10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