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厂电气设备抗震能力鉴定方法探讨
核设备抗震鉴定试验指南

核设备抗震鉴定试验指南核设备的抗震鉴定试验是为了评估核设备在地震条件下的抗震能力,确保核设备在发生地震时能够安全运行。
本文将介绍核设备抗震鉴定试验的指南,包括试验的目的、试验方法和试验结果的评估。
一、试验目的核设备的抗震鉴定试验的目的是评估核设备在地震条件下的抗震能力,包括核设备的结构、材料、连接件等的抗震性能。
试验结果将用于核设备的设计、改进和评估,以确保核设备在地震发生时具备足够的安全性。
二、试验方法1. 试验前准备在试验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试验计划编制,确定试验的目标、试验方案和试验装置。
同时,还需要对试验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试验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准确度。
2. 试验装置核设备抗震鉴定试验需要使用合适的试验装置,包括地震模拟装置和核设备模型。
地震模拟装置可采用振动台或地震模拟器,用于模拟地震条件下的振动。
核设备模型则是对实际核设备的缩小模型,用于进行试验。
3. 试验参数在进行试验前,需要确定试验的参数,包括地震波的频率、振幅和持续时间等。
这些参数应根据实际地震情况和核设备的设计要求进行确定。
4. 试验过程试验过程中,需要将核设备模型放置在地震模拟装置上,并进行相应的振动。
试验时应按照试验计划确定的参数进行操作,并记录试验过程中的数据,包括振动加速度、振动速度等。
5. 试验结果评估试验结束后,需要对试验结果进行评估。
评估时应根据试验数据分析核设备的振动响应,包括位移、加速度等,并与设计要求进行比较。
如果核设备的振动响应超过设计要求,则需要进一步优化设计或采取其他措施。
三、试验结果的评价根据试验结果的评估,可以对核设备的抗震能力进行评价。
评价时需要考虑核设备的结构、材料、连接件等因素,并根据试验数据进行分析。
如果核设备的抗震能力满足设计要求,则可以认为核设备具备足够的安全性;如果不满足设计要求,则需要进一步改进设计或采取其他措施。
核设备的抗震鉴定试验是确保核设备在地震条件下能够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
核电厂电气设备抗震能力鉴定方法探讨

电工电气 (20 9 No. )检验与测试作者简介:阮善发(1963- ),男,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电气设备与工程结构抗震。
核电厂电气设备抗震能力鉴定方法探讨阮善发,初文婷,吴梅英(河海大学 结构抗震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98)摘 要:探讨了核电设备抗震能力鉴定试验基本过程及评价方法,试验采用的阻尼比通常采用白噪声扫描或正弦扫描的方法测得,提出了阻尼比及地震反应谱量级的确定原则,确定鉴定结论的可接受性。
针对目前抗震考核中电气设备的安装环境模拟存在不足之处,给出了改进措施与方法。
根据核电站不同电气设备工作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特点,列出了几种常用的电气性能监测电路原理图,并给出了具体的电气性能评价方法。
关键词:核电站;反应谱;地震波;抗震能力鉴定;阻尼比中图分类号:TM50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3175(2019)01-0046-04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basic process and evaluation method of nuclear power equipment seismic capacity qualification test. The adopted damping ratio in the test could be obtained by white noise scanning or sinusoidal scanning.This paper proposed the certainty principle of damping ratio and earthquake response spectrum order and determined the acceptability of qualification conclusion.Aiming at the installation environment of electrical equipment in current aseismatic examination, this paper simulated the shortcomings and gave the improved measurements and methods.According to the complicated work and divers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electrical equipment in nuclear power plants, this paper listed the several kinds of common electrical performance monitoring circuit schematic and gave the specific evaluation methods for electrical performance.Key words: nuclear power station; response spectrum; seismic wave; shock resistance appraisal; damping ratioRUAN Shan-fa, CHU Wen-ting, WU Mei-ying(Laboratory of Structural and Aseismatic Engineering, Hohai University, Nanjing 2 009 , China )Discussion on Aseismatic Capability Qualification Method of ElectricalEquipment for Nuclear Power Plant0 引言随着国家新能源战略的实施,清洁能源的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增长最基本的驱动力。
电气设备的抗震性能设计与评估

电气设备的抗震性能设计与评估在现代社会中,电气设备的广泛应用对于保障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然而,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可能会对电气设备造成严重破坏,从而影响电力供应和相关系统的正常运转。
因此,电气设备的抗震性能设计与评估成为了保障电气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关键环节。
电气设备的抗震性能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问题,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需要对电气设备所处的地震环境进行详细的调研和分析。
这包括了解该地区的地震活动历史、地震烈度分布以及可能发生的最大地震强度等信息。
通过这些数据,可以为设备的抗震设计提供基础的依据。
在材料选择方面,应优先选用具有良好抗震性能的材料。
例如,高强度的钢材、耐震的绝缘材料等。
这些材料在地震作用下能够保持较好的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从而提高设备的整体抗震能力。
结构设计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分散和吸收地震能量,减少设备的损坏程度。
例如,对于柜体结构,可以采用加强筋、框架式结构等方式增加其稳定性和刚性。
对于内部的零部件,应通过合理的布局和固定方式,避免在地震中发生松动、碰撞等情况。
在电气设备的抗震性能设计中,还需要考虑设备的连接和安装方式。
连接部位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韧性,以承受地震时产生的拉力、剪力和扭矩等作用。
安装方式应根据设备的特点和使用环境进行选择,如采用地脚螺栓固定、减震支架安装等,以确保设备在地震中的稳定性。
除了设计环节,对电气设备的抗震性能评估也是不可或缺的。
抗震性能评估的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试验评估和数值模拟评估。
试验评估是一种直接而有效的方法。
通过在模拟地震的振动台上对电气设备进行测试,可以真实地反映设备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和性能。
在试验过程中,可以测量设备的位移、加速度、应变等参数,从而判断设备是否能够满足抗震要求。
然而,试验评估往往成本较高,且对于大型复杂的电气设备,试验难度也较大。
数值模拟评估则是利用计算机软件对电气设备在地震作用下的力学行为进行模拟分析。
核安全级设备的抗震鉴定

五、 核电厂抗震鉴定的发展和现状
地震工程是一门范畴十分宽广的几个方面相互关联的学科。在 国际反应堆结构力学领域内,核电厂地震反应分析占有显著地位。
在60年代核电厂的开创阶段中,抗震问题一开始就受到了应有 重视。当时抗震工作基本上沿用了一般的建筑抗震规范,停留在静 力分析阶段。在60年代中期开始采用反应谱进行动力分析,但仅 限于1级部件,总的抗震费用不到总投资的1%。值得提到的是我国 在60年代初期已对反应堆的抗震开展了设计研究工作。
四、核电厂抗震鉴定的重要意义
因此在核电厂的设计和建造中必须重视抗震鉴定工作。美国规 定任何核电厂都要考虑抗地震问题,即使是地震危险性很小的 地区也至少应该按0.1g进行设计。世界上主要核国家先后建立 了一整套有关抗震鉴定的法规、导则和规范,从而为核电厂的 抗震安全性提供了保证。如核电厂采用的是HAF0102和IAEA安 全导则NO.NS-G-1.6“核动力厂抗震设计与鉴定”,对核动力厂 以外的核设施,如研究堆,前处理厂,后处理厂则采用 TECDOC1347“除核动力厂之外的其它核设施设计中对外部事 件(以地震为主)的考虑”。
2 m
可见振子自由振动的固有频率仅决定于系统的本身的物理性质:质量m 和刚度k。而与由初始条件决定的振幅无关,只要系统的m和刚度k一
旦 确定,固有频率就是一定值。
九、楼层反应谱(续)
再介绍楼层反应谱的概念: 当一结构受到地震作用时,结构上各点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统称为反应)随时 间变化,但从设计观点来说,重要的是反应的最大值。该反应是阻尼和固有频率的函 数,这就是反应谱。图3形象地说明了反应谱的概念。由图3可见,在一个振动台上, 并排放置一组阻尼比为常数ξ,而固有周期(频率的倒数)不同的振子(即单质点 系)。当输入一地震加速度时,各质点随振动台摇动,表现出对输入加速度的反应。 将各质点的加速度反应测出来,并取其最大值,绘出各振子反应的最大值与固有频率 之间的函数关系,就得出了反应谱图。反应谱就是一组不同自振频率(周期)的单自 由度振子对地面(楼面)运动的最大反应的反应曲线。响应谱表示了加速度与频率 (周期的倒数)之间的关系。对于不同阻尼比ξ,可得到不同的反应谱图,见图4。由 图4可见,阻尼比ξ越小,加速度反应越大;固有频率f越小(周期T越大),加速度反 应越大。
浅谈核电厂抗震计算

浅谈核电厂抗震计算摘要:核电厂因其特殊性其抗震计算相对于常规民用建筑标准有较大提高。
根据核电厂各构筑物的重要程度,核电厂抗震设计规范将核电厂构筑物划分为三类物项(Ⅰ类物项、Ⅱ类物项、Ⅲ类物项),其中Ⅰ类物项的计算要求更为严苛,且一直是设计的重点,本文通过对建筑抗震规范和核电厂抗震规范进行了简要的梳理对比,旨在说明核电抗震计算的不同之处。
关键词:核电厂抗震;建筑抗震;三类物项1.执行规范(1)一般建筑(抗震设防烈度大于9度地区的建筑及行业有特殊要求的工业建筑外)抗震计算执行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2)核电厂抗震计算执行标准:《核电厂抗震设计规范》GB50267-97。
2.建筑抗震计算介绍[1]2.1基本术语(1)抗震设防烈度一般情况,过去50年内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
(2)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50年设计基准期超越概率10%的地震加速度的设计取值。
(3)设计特征周期指抗震设计用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中,反应地震震级、震中距和场地类型等因素的下降段起始点对应的周期值,简称特征周期。
2.2基本原则《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抗震设计可总结为三水准设防目标和两阶段设计。
三水准设防:(1)小震不坏(多遇地震);50年超越概率63%(即50年至少发生一次的概率63%)等价于年发生概率1/50等价于重现期50年。
(2)中震可修(设防地震),50年超越概率10%(即50年至少发生一次的概率10%)等价于年发生概率1/475等价于重现期475年。
(3)大震不倒(罕遇地震),50年超越概率2%~3%(即50年至少发生一次的概率2%~3%)等价于年发生概率1/1600~2400等价于重现期1600~2400年。
两阶段设计:第一阶段:对绝大多数结构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和变形分析,假定结构处于弹性工作状态,内力和变形分析可采用线性动静力分析方法;第二阶段:一些规范规定的结构(不规则且具有明显薄弱部位)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分析。
中国核电厂抗震裕度地震谱形问题探讨

中国核电厂抗Biblioteka 裕度地震谱形问题探讨, 2 ) ) ) 荆㊀旭1 ㊀ 常向东 2 ㊀肖㊀军2
1 )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㊀ 北京 ㊀1 0 0 0 8 1 ) 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 ㊀ 北京 ㊀1 0 0 0 8 2 2
摘 ㊀ 要 ㊀㊀ 福岛核事故后,地震作为初始事件引发核电厂严重事 故 的 问 题 引 起 了 广 泛 关 注。 在 此 背 景下,中国核电厂相继开展了抗震裕度评价,但在 评 价 中 选 用 了 不 同 的 地 震 谱 形。基 于 美 国 针 对 早 期运行核电厂开展的抗震裕度评价方法和中国核电厂址的地震危险 性 背 景 分 析,对 比 了 中 美 两 国 核 电厂抗震设计基准的差异,针对中国目前的情况,建 议 优 先 对 采 用 二 代 加 堆 型 的 运 行 电 厂 进 行 抗 震 - 裕 度评价。通过将 R G 1 6 0谱与归一化厂址特定 S L 2级加速度反应谱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部分核电 G 1 6 0谱,对 于 这 类 厂 址,直 接 放 大 标 准 反 应 谱 作 为 抗 震 裕 度 厂址反应谱谱形在高频部分超过了 R - 地震是不恰当的。对于采用二代加堆型的核电厂,选 择 了 某 个 厂 址 特 定 S L 2级 地 震 动 与 标 准 设 计 比较接近的核 电 厂 址 进 行 了 分 析,采 用 不 同 方 法 确 定 其 抗 震 裕 度 地 震,结 果 表 明 0 3 g标 定 的 N U R E G 0 0 9 8中值谱在平台段和长周期部分明显低于 相 同 P G A水 平 的 一 致 概 率 谱 和 设 定 地 震 谱,三 3 g 标定的 R G 1 6 0谱所包络。考虑到中国运行电厂的抗震设计特点,为 了 评 价 核 电 厂 实 者都能被 0 际抗震能力相对于厂址的抗震安全裕度,可以采用 一 致 概 率 谱 或 设 定 地 震 谱;为 了 评 价 二 代 加 运 行 核电厂实际抗震能力相对设计基准地震动的抗震安全裕度,建议采用给定 P G A标定的 R G 1 6 0谱。 关键词 ㊀㊀ 抗震裕度评价 ㊀ 抗震裕度地震 ㊀ 反应谱谱形 ㊀ 设定地震 ㊀ 一致概率谱 中图分类号:P 3 1 5 9 文献标识码: A - - - 文章编号: 0 2 5 3 4 9 6 7 ( 2 0 1 7 ) 0 5 1 0 0 7 1 0
核电厂电气设备抗震能力鉴定方法探讨

核电厂电气设备抗震能力鉴定方法探讨摘要:核电厂电气设备的抗震能力对于核电站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从设备安装和测试、阻尼比的确定、反应谱的确定等方面详细探讨了核电厂电气设备抗震能力鉴定的方法。
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设备的具体情况进行鉴定,并进行验证,确保设备在地震发生时能够正常运行。
关键词:核电厂;电气设备;抗震能力;鉴定方法引言:随着我国核电行业的快速发展,核电厂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必须满足在地震等极端天气条件下仍能正常运行的要求,因此对电气设备的抗震能力鉴定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核电站在地震等极端情况下能够保持正常的电力供应,从而保证核电站的安全运行。
同时,该鉴定工作还能够提高核电厂工程建设的水平和管理水平,促进电气设备安装、试验和运行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为核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可靠保障。
因此,对核电站的电气设备进行抗震能力鉴定是非常必要的。
1.核电厂电气设备抗震能力鉴定概述随着核电技术的快速发展,核电厂电气设备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核电厂电气设备抗震能力鉴定,即对核电厂电气设备在地震作用下的耐震能力进行评估和检测,从而确定其在地震发生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1]。
该鉴定能够帮助核电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防震措施和应急预案,从而保障核电厂的正常运行和安全稳定。
通过对核电厂电气设备进行抗震能力鉴定,可以评估电气设备在地震灾害中的稳定性,进而确定电气设备的防震等级,以保障核电站的正常运行和安全稳定。
对于新建核电站而言,抗震能力鉴定还可以为电气设备的选型和设计提供参考,确保电气设备能够满足地震工况下的要求。
另外,核电站是重要的能源设施,地震等自然灾害可能对核电站的安全性能造成威胁。
通过对核电厂电气设备的抗震能力鉴定,可以发现电气设备的抗震性能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善,以提高核电站的安全性能。
最后,通过对核电厂电气设备的抗震能力鉴定,可以保障电气设备在地震灾害等突发事件中的可靠性,从而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浅议核电厂安全系统电气设备质量鉴定

浅议核电厂安全系统电气设备质量鉴定摘要:最近的几年中,我国的核电厂建设数量逐渐的增加、规模不断的扩大,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核电技术正在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核电厂中一些安全和安全相关的电气设备也逐渐的国产化。
但是新的问题是国产化的安全系统电气设备是否能够满足核电厂的安全等级需要,是需要由专业的质量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本文主要阐述了核电厂中安全系统电气设备的类型和功能,介绍了安全系统电气设备鉴定标准体系,找到有效的核电厂安全系统电气设备质量鉴定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核电厂安全系统;电气设备;质量鉴定1.核电厂安全系统电气设备的类型和功能核电厂中使用的仪表、控制和供电等设备都称为电气设备,核电厂中涉及的电气设备比较多,其中安全系统电气设备包括专设安全设施驱动系统、安全重要仪表、控制系统、动力供给系统等,核电厂安全系统电气设备在运行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核电厂在正常的工作、预计运行事件、预计事故工况的同时,安全系统电气设备实现反应堆的自动处理、自动保护、核电厂状态显示、操控员手动控制、重要设备运行状态显示等功能。
核电厂安全系统电气设备在恶劣环境、事故工况、正常运行等条件下需要完成额定的功能,所以在核电厂安全系统电气设备的设计、安装、制造、维护、质量鉴定等方面都需要遵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2.核电厂安全系统电气设备鉴定标准体系2.1 标准体系我国的核电行业起步比较晚,相关的法律法规还处在初期阶段,对于核电厂安全系统电气设备鉴定标准体系更是摸索的阶段,主要通过借鉴、吸引国外的一些现有的标准体系,再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转换为符合我国国情的标准体系,比较符合我国国情的标准体系是法国鉴定体系,我们应用的也比较多。
我国核电厂安全系统电气设备质量鉴定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分别为主体标准、指导标准、执行标准。
主体标准主要指的是对鉴定试验没有进行具体的说明,只是对设备鉴定的过程、程序、方法进行了相关的规定。
核电厂安全系统电气设备的具体质量鉴定内容主要通过指导标准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电厂电气设备抗震能力鉴定方法探讨
摘要:探讨了核电设备抗震能力鉴定试验基本过程及评价方法,试验采用的阻尼比通常采用白噪声扫描或正弦扫描的方法测得,提出了阻尼比及地震反应谱量级的确定原则,确定鉴定结论的可接受性。
针对目前抗震考核中电气设备的安装环境模拟存在不足之处,给出了改进措施与方法。
根据核电站不同电气设备工作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特点,列出了几种常用的电气性能监测电路原理图,并给出了具体的电气性能评价方法。
关键词:核电站;反应谱;地震波;抗震能力鉴定;阻尼比
随着国家新能源战略的实施,清洁能源的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增长最基本的驱动力。
然而核电因强震造成的安全事故不容忽视,如何控制事态的发展,其重任就落在各种核安全的电气设备上。
负责核电厂安全的设备必须进行抗震鉴定。
我国核电设备鉴定主要依据美国的IEEE和法国的RCC-E系列标准,也有采用前苏联标准的,而抗震鉴定是核电设备环境试验中的重要一环,其目的是验证样机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其抗震鉴定所涉及的内容包括几何参数、抗地震荷载能力、地震发生时及前后整机的工作状态、机械性能、电气特性等。
如何对电气设备进行合理的抗震考核,对全面评价其抗震性能非常重要。
1设备抗震鉴定前后外观检查
电气设备框架多以型钢焊接或螺栓连接而成,经长途运输可能会导致结构紧固件松动、焊接处出现裂纹或构件自身变形等。
在抗震试验之前,须由技术人员根据产品装配工艺要求对产品的外观、几何尺寸及机械性能等进行细致检查,以免造成误判。
对一些损坏或变形严重构件需使用同型号的产品进行更换,并做相应的记录,以便后续分析评价。
抗震试验后再次对产品进行同样的动传递关系,监测数据也会不同,所以要进行检查。
因某些设备不要求进行应力监测,所以地震考核试验前后的几何尺寸变化从另一方面反映了试件的永久变形程度。
设备变形程度是设备抗震能力的参考依据,但不是必要的判断标准,有些样品抗震考核后,其几何形状虽有变化,但仍保持其应有的结构强度与电气功能,除进行必要的结构加强外无需其它的设计变更。
2设备安装及抗震考核量级的确定
2.1设备安装及其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支架设计必须考虑现场的安装情况、被鉴定设备的重量与大小、振动台台面的尺寸与安装孔的尺寸等因素。
支架必须有足够刚度,以减少因支架对鉴定结果的影响。
实际试验中曾出现因支架焊接变形及刚度太弱导致设备出现自激振动现象,设备的振动处于失控状态,无法达到考核目的,在对支架进行加固与处理后问题解决。
被鉴定设备需根据其设计的安装条件来模拟其在振动台上的安装。
核安全级设备的抗震鉴定除检验设备自身的抗震能力外,还应考察现场设备连接支架及连接方式可能存在的缺陷。
一旦连接方式固定,振动台与设备之间的振动传递关系就已经建立,设备的鉴定结果是以这种传递关系为依据的,不同的支架及安装方式将会出现不同的振动,安装形式应以试验的安装状态为参考,有些设备现场安装是不需要转接支架的,直接由地脚螺栓连接,这样的安装方式由于设备的安装高度降低,安装的连接刚度也会增加,其地震响应要比通过转接支架的安装方式小,对设备的抗震是有利的。
2.2阻尼比的确定
结构的阻尼比除与结构的自身特性如构造特性、连接形式、摩擦阻力等有关
外,还与结构阻尼比测试时输入量级有关,对一个非刚性结构,当激励量级增大时,阻尼比随之增大。
设备阻尼比的选用直接关系到设备的考核量级。
核设计院
及有关规范对某类设备的阻尼比有一个建议值,但这个值只是估计值。
实践中一
般采用采用正弦扫描的方式对被鉴定设备进行激励,用设备重心位置监测的加速
度信号计算阻尼比。
参考文献[2-3]对控制盘、控制柜的临界阻尼比定为7%(在焊
接情况下为4%)。
由于某些核电设备整体性差,内部结构相对复杂,很难确定其
重心并放置监测传感器。
由于组成设备各单元的共振特性不尽相同,实际抗震考
核时以设备哪部分的共振特性代表设备的共振特性非常重要,需要在做抗震鉴定
之前对设备整体结构进行分析,确定抗震鉴定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
对于具有电
脑控制的电气开关柜来说,其核心部件应为微电脑控制器及断路器,地震发生前
后以及发生时的工作状态直接反映设备能否履行其功能。
所以阻尼比的确定应充
分考虑被鉴定设备的整体结构特点、所履行的功能、关键部件所担负的职责等因素。
对无法在重心位置设置监测传感器的设备,可在某一重要构件、整体框架及
重心附近等处设置监测传感器,测得结构阻尼比及共振特性。
但安装传感器的位
置不应产生过多的次生振动干扰,以免因结构振动的不确定性影响测量结果。
所
有传感器的设置均有文字和图形说明,以备试验结果分析用。
2.3反应谱的确定
核设计院在充分考虑包络性后为每类设备选择一个或几个具有代表性样机进
行抗震鉴定,考核核电站所在地区将来可能发生的地震对设备的影响。
地震荷载
一般由核设计院提供的设计地震反应谱(RRS)来确定,而RRS是根据核电站所在地
区历年来已发生地震的概率统计、综合判断及计算得到的统计平均值,是一个宽
频的包络谱线,与实际发生地震比具有更宽的幅频特性,其形状与设备的阻尼比、安装的楼层高度、楼层结构自身的振动特性等有关。
2.4阻尼比的验证
一般RRS与TRS所采用的阻尼比是由抗震考核的设计文件给定,或通过对被
鉴定设备进行白噪声或正弦扫描得到。
由于阻尼比受结构自身特点影响,低量级
驱动与高量级驱动及多次振动后的阻尼比可能会发生变化,这就需要通过对高量
级的地震波信号进行传递函数分析,获得高量级情况下的阻尼比,如果该值大于
或等于正弦波或白噪声波扫描得到的阻尼比,那么该试验的鉴定结果是可接受的,否则鉴定结果需进一步验证。
3电气设备抗震考核中使用环境模拟
核安全设备抗震验证样机绝大部分采用原型机,而对于体积大、重量重的产
品如核电站安全壳、堆内构件等采用缩小比尺模型进行试验,通过相似关系推算
原型的地震响应。
由于某种原因一些产品实际使用及安装状态与在振动台上安装
状态不相吻合,导致地震考核结果难以代表实际技术要求,如核电站的仪表屏、
电气开关柜等在现场是联排安装方式,但目前实际抗震鉴定中往往采用单机安装,这种安装方式导致地震发生时设备之间耦合影响无法体现出来。
为避免这种情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多设备联排安装做抗震鉴定。
对于一些具有输入与输出
母线或柔性电缆的电气设备,一些国外标准明确要求抗震鉴定时需考虑设备的外
围连接状态,而目前核电抗震鉴定试验仅仅考虑设备的主体结构,忽视了地震发
生时外围连接母线或柔性电缆对设备内的支架或绝缘端子造成的破坏。
在对一些
地区发生高烈度地震后的电力设施调查发现,强震会造成电气设备的母线及支架
严重变形、绝缘端子碎裂等现象,这是许多电力设备地震作用下破坏的一个主要
原因。
为某核电站电气开关柜振动台抗震鉴定时外引柔性电缆模拟图,其方法之
一就是:将模拟电缆的一端与开关柜联接,另一端固定在反力墙上,根据实际连接状态,在电缆上布置加重块,并保持一定的张力,模拟自重及拉力荷载。
对比试验表明,在没有模拟电缆的设备抗震鉴定试验后,连接电缆的铜排与绝缘端子完好无损,而模拟了柔性电缆连接状况的设备在抗震试验后,电缆连接及绝缘端子处产生扭曲变形,需修复后才能投入使用。
参考文献:
[1]宋济,齐索妮,姚立珊.核电厂地震概率安全评价中的电气设备易损度计算[J].核科学与工程,2017,37(02):276-286.
[2]朱建斌.H核电站抗震裕度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7.
[3]方庆贤.核电厂设备抗震鉴定的审评[J].核动力工程,1995,(05):394-400.
[4]姚惠钦.核电站仪控设备鉴定技术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
[5]焦丽玲,王根生.我国核电厂安全级电气设备鉴定标准体系简析[J].核标准计量与质量,2016,(01):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