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重点

合集下载

五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重要知识点整理

五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重要知识点整理

五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重要知识点整理五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重点知识点整理henisyourbirthday?你的生日是什么时候?在…月。

In+月份.ybirthdayisin+月份.It’sin+月份.henisie’s/Ay’sbirthday?In+月份.His/Herbirthdayisin+月份.It’sin+月份.ie’s/Ay’sbirthdayisin+月份.henisyourbirthday?你的生日是什么时候?It’son+日期.在…日。

It’s+日期.日期.raiseyourhand举起你的手同义句:Handsup.Upyoustand.起立。

同义句:youstandup.Touchyourtoes.触摸你的脚趾头。

名词,脚趾头,单数形式:toe中国节日农历节日:农历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农历七月初七乞巧节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月8日oen’sDay妇女节ar.8th月12日Tree-plantingDay植树节ar.12th月5日清明节ay1st月4日中国青年节Aug.1st月10日Teachers’Day教师节Sept.10th0月1日NationalDay国庆节oct.1st月1日Neyear’sDay元旦Dec.25thThansgivingDay感恩节other’sDay母亲节5月第二个星期日Father’sDay父亲节6月第三个星期日EasterDay复活节Hoanybirthdaysarethereinjanuary?一月份有多少生日?Therebe句型提问,要用Thereis/are…birthdaysin…来回答。

也可以单独用数字来回答。

IsyourbirthdayinFebruary,too?你的生日也在二月吗?一般疑问句,改为陈述句:yourbirthdayisinFebruary,too.yes,itis.No,itisn’t.从这个句型也可以得出其他的句子,只要改变其中的人称代词即可,如Isher/his/Ay’s/ie’s/yourother’s/…birthdayinFebruary,too?0.-hatareyoudoing?你正在干什么?-Iaaingabirthdaychartforourfaily.我在为我们的家庭做一张生日图。

小学五年级英语下册《Unit 3》重点必背句型分类归纳

小学五年级英语下册《Unit 3》重点必背句型分类归纳
7.——When isChildren’s Day/ Father’s Day?儿童节/父亲节在什么时候?
—— It’s inJune.它在六月。
8.——When is thesummer vacation?暑假在什么时候?
——It’s inJulyandAugust.它在七月和八月。
9.——When isTeacher语下册《Unit 3》重点必背句型
※※※※※※※※※※※※※※※※※※※※※※※※※※※※※
重点句型一
——When is +节日/事件?
——It’s in +月份。
课本摘抄必背同类句型:
1.—— When isTree Planting Day?植树节在什么时候?
—— It’s inMarch.它在三月。
2.—— When is theNew Year’s Day?新年在什么时候?
—— It’s inJanuary.它在一月。
3.——When is thewinter vacation?寒假在什么时候?
—— It’s inJanuaryandFebruary.它在一月和二月。
4.——When is theEnglish party/sports meet?英语派对/运动会在什么时候?
—— It’s inApril.它在四月。
5.—— When is thesinging contest/school trip?歌唱比赛/学校旅行在什么时候?
—— It’s inMay.它在五月。
6.—— When isMay Day/Mother’s Day?五一劳动节/母亲节在什么时候?
—— It’s inMay.它在五月。
—— It’s inSeptember.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归纳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归纳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归纳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1、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长方体。

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

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长方体特点:(1)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

(2)一个长方体最多有6个面是长方形,最少有4个面是长方形,最多有2个面是正方形。

2、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正方体(也叫做立方体)。

正方体特点:(1)正方体有12条棱,它们的长度都相等。

(2)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每个面的面积都相等。

(3)正方体可以说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它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相同点不同点面棱长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6个面都是长方形。

(有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相对的棱的长度都相等正方体6个面都是正方形。

12条棱都相等。

3、长方体、正方体有关棱长计算公式: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长×4+宽×4+高×4 L=(a+b+h)×4长=棱长总和÷4-宽 -高a=L÷4-b-h宽=棱长总和÷4-长 -高b=L÷4-a-h高=棱长总和÷4-长 -宽h=L÷4-a-b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L=a×12正方体的棱长=棱长总和÷12a=L÷124、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和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2(ab+ah+bh)无底(或无盖)长方体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2S=2(ab+ah+bh)-abS=2(ah+bh)+ab无底又无盖长方体表面积=(长×高+宽×高)×2S=2(ah+bh)贴墙纸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a×a×6 用字母表示:S= 6a2 生活实际:油箱、罐头盒等都是6个面游泳池、鱼缸等都只有5个面水管、烟囱等都只有4个面。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重要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重要知识点

1、我们周围有许多物体的形状都是长方体或正方体(正方体也叫立方体)2、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面(形状完全相同),(面积相等);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可以分为三组,每组(4)条;有(8个)顶点。

3、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并且形状完全相同);有(12)条棱,每条棱(长度都相等)。

4、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5、一个长方体,如果它有两个面是正方形,那么另外四个面是(长方形,并且形状完全相同)。

6、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正方体可以看成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

7、长方体的棱长和=(长+宽+高)*4长=长方体的棱长和/4-宽-高宽=()高=()8、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9、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长*高*2+宽*高*2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10、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棱长*棱长=正方体的表面积/6(注意:做题的时候看清题目,看到底需要计算几个面的面积。

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必须知道长方体的(长),(宽),(高),所以在做题时我们就要想办法找出长方体的(长),(宽),(高),然后再看它们单位相不相同,不同就需要转换单位。

)11、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可以分别写成(cm3),(dm3),(m3)。

棱长是1cm的正方体,体积是1 cm3(一个手指尖的体积大约是1 cm3)棱长是1dm的正方体,体积是1dm3(粉笔盒的体积大约是1dm3)棱长是1m的正方体,体积是1 m3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正方体与长方体体积的统一公式=底面积*高注:在解决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应用问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认真审题,辨别所需解决的问题与什么有关。

即是什么形体,与表面积有关还是与体积有关;(2)找准关系式,计算中记清相关公式;(3)计算中,要对照公式所需条件一一确认。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知识梳理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知识梳理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知识梳理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1. 长方体的特征。

- 面: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 棱: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可以分为三组,每组有4条棱。

- 顶点:长方体有8个顶点。

2. 正方体的特征。

- 面: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并且6个面完全相同。

- 棱:正方体有12条棱,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 顶点:正方体有8个顶点。

3.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当长方体的长、宽、高相等时,这个长方体就是正方体。

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1. 表面积的概念。

- 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2. 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

-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 + 长×高+宽×高)×2,用字母表示为S = 2(ab+ac + bc),其中a表示长,b表示宽,c表示高。

3. 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

- 正方体的表面积 = 棱长×棱长×6,用字母表示为S=6a^2,其中a表示正方体的棱长。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1. 体积的概念。

-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2. 体积单位。

-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

- 1立方厘米: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一个手指尖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

- 1立方分米: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一个粉笔盒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分米。

- 1立方米: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米,一个洗衣机的体积大约接近1立方米。

3. 长方体体积的计算。

-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用字母表示为V = abc。

也可以根据底面积计算,长方体体积=底面积×高,即V=Sh,其中S = ab(底面积)。

4. 正方体体积的计算。

-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用字母表示为V=a^3,也可以根据正方体底面积S = a^2,体积V = Sh。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知识整理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知识整理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知识整理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知识整理一、数学篇1. 小数在五年级下学期的数学中,我们开始学习小数的概念与运算。

小数是介于整数之间的数,它的特点是具有小数点。

我们可以将整数变成小数,或将小数化为整数形式。

在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中,我们需要注意小数点的对齐和规律,例如同样位数的小数相加减时,小数点要对齐,乘法运算时小数点要移动。

2. 分数分数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

分数由分子和分母组成,分子表示部分的数量,分母表示整体的数量。

在五年级下册,我们学会了对分数的读法和写法,学习了相同分母和相同分子的分数的比较,以及分数的加减运算。

3. 重量单位转换在本单元中,我们学习了重量单位的换算。

常见的重量单位有千克、克、斤和公斤。

我们通过实际例子,理解了不同重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二、语文篇1. 习作五年级下册的语文学习中,我们开始学习各种不同类型的习作。

习作旨在培养我们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我们学习了叙事文、说明文、议论文等不同的写作方式,并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2. 词语搭配在这一单元中,我们重点学习了常见的词语搭配。

通过阅读和写作练习,我们掌握了一些固定搭配的用法,例如“四季如春”、“千里之外”等,这对我们的语言表达有很大的帮助。

3. 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我们语文学习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如何通过阅读文章来获取信息、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推理判断等技巧,提高了我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三、科学篇1. 光的传播在五年级下学期的科学课上,我们学习了光的传播。

我们了解到光是一种波动现象,它可以在真空、空气和透明介质中传播。

通过实验,我们探索了光线的传播原理和光的反射现象。

2. 气体的性质在本单元中,我们学习了气体的性质。

气体是一种物质状态,它具有可压缩性、可扩散性和可变形性等特点。

我们通过实验,观察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反应,了解了气体的重要性和应用。

3. 灭火方法灭火方法是五年级下学期科学内容的一部分。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主题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这个单元主要介绍了中国的四个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以及这些节日的起源、习俗和庆祝方式。

1. 春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通常在农历正月初一庆祝。

这个节日的主要习俗包括贴春联、放鞭炮、吃团圆饭、拜年等。

孩子们通常会收到压岁钱作为新年的祝福。

2. 清明节:清明节是祭祀祖先和扫墓的节日,通常在农历三月初三至五日之间庆祝。

人们会前往祖先的墓地,献上鲜花、纸钱等物品,并祭拜祖先。

此外,还有一些踏青、荡秋千等户外活动。

3. 端午节: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节日,通常在农历五月初五庆祝。

主要的习俗包括赛龙舟、吃粽子等。

人们还会在家中悬挂艾叶和菖蒲,以驱邪避病。

4. 中秋节:中秋节是庆祝丰收和团圆的节日,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五庆祝。

主要的习俗包括赏月、吃月饼、猜灯谜等。

在这个节日里,家人会团聚在一起,共同赏月、品尝美食,感受亲情和团圆的美好。

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学生们可以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同时,他们也可以学习到一些与中国传统节日相关的英语表达方式,提高自己的英语语言能力。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每课知识点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每课知识点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每课知识点第一课《成语猜猜猜》•本课主要介绍成语及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学生需掌握几个常见成语的意思并能正确运用在句子中。

•通过各种情境教学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成语的含义。

第二课《探究成语的来源》•学生将通过探究成语的来源,了解成语背后的传统文化。

•介绍一些成语的故事,并引导学生从中领悟成语的含义。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成语源流的兴趣。

第三课《做足功课》•本课介绍了做足功课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将学会如何主动进行学习准备,如何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等。

•教师将通过案例分析、学习方法指导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第四课《破门而入》•本课介绍了一个古代寓言故事,启发学生勇气与智慧的故事。

•学生通过故事了解破门而入背后的含义,引导学生在困难面前勇敢拼搏。

•课堂将采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对勇气和智慧的探讨。

第五课《必经之路》•介绍了“必经之路”这一成语,引导学生了解人生经历中不可避免的困难与挑战。

•通过生动的故事和情境设置,让学生深入体会成长过程中的坎坷与收获。

•学生将通过讨论分享经历、展示个人成长等方式,加深对“必经之路”的理解。

第六课《言语之碎》•学生将认识到言语的力量和重要性,以及言语的正确使用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教师将引导学生如何用正确的言行和态度对待他人,倡导正确的交流方式。

•通过案例剖析、小组讨论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第七课《执着与坚持》•介绍了“执着与坚持”这一重要品质,鼓励学生在面对困难时坚持不懈。

•学生将通过故事和案例了解坚持的价值,激励学生培养不畏艰难的品格。

•老师将通过角色扮演、小组练习等方式,促进学生对“执着与坚持”的认识和体会。

第八课《创意无敌》•本课介绍了创意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和想象力。

•学生将学会如何发挥自己独特的创意,解决问题和面对挑战。

•通过手工制作、讨论分享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rade 5 Unit 3
Lesson13
Words:postcard-postcards(复数形式) 明信片picture 图片letter 信write 写-right(同音词)paper 纸computer 电脑has-have(动词原形) 有take 拿走带上
Phrases:an email一封电子邮件want to do sth.想要干某事a picture of一幅的图画send sth. to sb.给某人送/寄某物I’ll=I will我将要Sentences:
1.These are postcards.这些是明信片。

2. A postcard has a picture on it.明信片上有幅图画。

3.We write a letter on paper.我们在纸上写信。

4.We write an email on a computer.我们在电脑上写一封电子邮
件。

5.Jenny, Danny and Li Ming want to buy some postcards.珍妮,丹
和李明想买一些明信片。

6.This postcard has a picture of the Palace Museum.这张明信片上
有幅故宫的图片。

7.I want to send this postcard to my mum and dad.我想把这张明
信片寄给我的爸爸和妈妈。

8.-How much is this postcard? –It’s two yuan.-这张明信片多少钱?
-两元。

Lesson 14
Words: fine 健康的;晴朗的miss想念where 哪里date 日期first 第一forget 忘记
Phrases: Let’s=let us(完全形式) 让我们write a postcard 写一张明信片have fun 玩的开心on the left/right(在左边/右边) Sentences:
1.I want to send t his postcard to my mum and dad.我想要把这张明信
片寄给我的爸爸和妈妈。

2.We are having fun in Beijing.我们在北京正玩的开心。

3.It is not far from Tian’ anmen Square.它离天安门广场不远。

4.–Wher e do you write on a postcard?-On the left.-你在明信片的哪里
写正文?-在左边。

5.--Where do you put the address?-On the right .-你在哪里写地址?-
在右边。

6.Don’t forget the stamp.不要忘记贴邮票。

Lesson 15
Words:stamp-stamps(复数形式) 邮票they(主格)-them(宾格) 他们writing-write(动词原形)写wrong(错误的)-right(正确的)Phrase:post office邮局go straight直走turn left 向左转at the traffic lights在交通信号灯处need sth. for为某事需要做---I’ll=I wil l我将要write to sb.给某人写信。

Sentences:
1.Where’s the post office?邮局在哪儿?
2.Go straight. Turn left at the traffic lights.一直走。

在交通信号灯处
向左转。

3.I need stamps for two postcards to Canada.我需要寄往加拿大
的两张明信片的邮票。

4.–How much are they?-They are twenty yuan.它们多少钱?它们20
元。

5.I’ll take them,please.我将买它们。

6.I’m writing nine postcards to my mother.我正在给我妈妈写9张明
信片。

Lesson 16
Words: slow慢的-fast快的doesn’t=does not 表否定use用,使用tomorrow 明天soon 很快
Phrases: good idea好主意go back hnome回家forget to do---忘记干--- at the end最后
Sentences:
1.Let’s send an email.让我们发送一封电子邮件。

2.I want to send an email to my father.我想给我的父亲发送一封
电子邮件。

3.There is a computer in the room.房间里有一台电脑。

4.-Can we use the computer?-Sure.我们能用这台电脑吗?当然
可以。

Lesson 17
Words: writing-write写subject主题snowy 多雪的kind善良
的trip旅行coming-come来remember记住
Phrases: come home到家go home回家write to sb给某人
forget to do sth.忘记干某是winter coat 冬大衣famous
places有名的地方say hi to sb.和某人问好
Sentences:
1.I’m writing an email to Steven.我正在给斯蒂夫写电子邮件。

2.How’s the weather in Canada?加拿大的天气怎么样?
3.There is no snow.没有雪。

4.What a fun trip!多么有趣的一次旅行。

Lesson 18
Words: gift 礼物sock 袜子sentence句子
Phrases: tell sb. about sth.告诉某人某事have a good/great time/have fun 玩的开心have lunch 吃午餐
Sentences:
1.Let’s send an emai l to m y friend Emma.让我们给我的朋
友艾玛发送一封电子邮件。

2.I want to tell her about our trip.我想告诉它关于我们旅
行的事情。

3.I am sending you this email from Beijing.我正从北京给你
发送这封电子邮件。

4.We are having a great time.我们正玩的开心
5.I also want to send an email to my brother.我还想给我哥
哥发送一封电子邮件。

6.Let’s go to the restaurant to have lunch.让我们去饭
店吃午餐吧!
7.It’s an email for u s.它是给我们的电子邮件。

8.Isn’t everyone in Ottawa sleeping now?现在渥太华的每
个人不都在睡觉吗?
9.Thank you for sending an email to Emma.谢谢你给艾玛
发送电子邮件。

10.She is sleeping in her bed.她正在床上睡觉。

11.It is a gift from Emma.它是一封来自艾玛的礼物。

12.Is that sentence wrong?那个句子错了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