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秋湘教版科学四上4.3电报与电话word教案

合集下载

湘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湘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重点训练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为线索,围绕“事物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和“事物的变化”,编排了“植物生活的秘密”、“多种多样的动物”、“声音”、“信息的传递”、“水的变化”、“搜集信息,让我大开眼界”6个主题单元、53个活动。

第1单元(植物生活的秘密):本单元由3课书组成,第1课“植物的身体”,主要让学生观察、指认植物的6大器官,并通过查阅和搜集资料,让学生知道植物各大器官的作用;第2课“根与茎的奥秘”是在观察根的形态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来验证根、茎的作用;第3课“神奇的叶片”则利用科学史激趣和引领,通过实验研究和直接呈现知识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明白太阳与植物的关系,了解叶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

第2单元(多种多样的动物):本单元按“总—分—总”的结构来构设教材,由5课书组成。

第1课“动物的特征”先指导学生对“动物的身体结构有助于其生存”这一特征作个初步了解,然后再分生活在水中的、陆地的、空中的三个领域来具体研究动物的这一特征,其中,第2课“水族的公民”侧重研究身体结构对生活环境的适应,第3课“吃奶长大的动物”侧重研究身体结构对获取食物的适应,第4课“飞翔的精灵”侧重研究身体结构对运动的适应,与此同时,通过每一课的学习再次体验动物的多样性;第5课“珍稀动物的保护”是进行单元总结,让学生了解保护动物特别是保护濒危动物的重要性。

第3单元(声音):本单元由“辨听声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控制声音”4课书组成。

第4单元(信息的传递):本单元由“信息”、“书信和标志牌”、“电报与电话”、“信息时代”4课书组成,这是1个既与本册训练重点相关联、又能体现科技史特色的单元。

第5单元(水的变化)):本单元由“不翼而飞的水”、“飞回来的小水珠”、“结冰了”、“水在自然界的循环”4课书组成。

第6单元(搜集信息,让我大开眼界):这是湘版科学教材的特色单元(每册都有),都是对全册教材的探究技能训练重点的回顾与总结,并用又一次的活动来进一步强化、提升,而本册教材是在总结了搜集信息的方法和途径之后,通过“恐龙之谜”的活动来巩固、提升的。

湘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湘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湘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重点训练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为线索,围绕“事物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和“事物的变化”,编排了“植物生活的秘密”、“多种多样的动物”、“声音”、“信息的传递”、“水的变化”、“搜集信息,让我大开眼界”6个主题单元、53个活动。

第1单元(植物生活的秘密):本单元由3课书组成,第1课“植物的身体”,主要让学生观察、指认植物的6大器官,并通过查阅和搜集资料,让学生知道植物各大器官的作用;第2课“根与茎的奥秘”是在观察根的形态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来验证根、茎的作用;第3课“神奇的叶片”则利用科学史激趣和引领,通过实验研究和直接呈现知识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明白太阳与植物的关系,了解叶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

第2单元(多种多样的动物):本单元按“总—分—总”的结构来构设教材,由5课书组成。

第1课“动物的特征”先指导学生对“动物的身体结构有助于其生存”这一特征作个初步了解,然后再分生活在水中的、陆地的、空中的三个领域来具体研究动物的这一特征,其中,第2课“水族的公民”侧重研究身体结构对生活环境的适应,第3课“吃奶长大的动物”侧重研究身体结构对获取食物的适应,第4课“飞翔的精灵”侧重研究身体结构对运动的适应,与此同时,通过每一课的学习再次体验动物的多样性;第5课“珍稀动物的保护”是进行单元总结,让学生了解保护动物特别是保护濒危动物的重要性。

第3单元(声音):本单元由“辨听声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控制声音”4课书组成。

第4单元(信息的传递):本单元由“信息”、“书信和标志牌”、“电报与电话”、“信息时代”4课书组成,这是1个既与本册训练重点相关联、又能体现科技史特色的单元。

第5单元(水的变化)):本单元由“不翼而飞的水”、“飞回来的小水珠”、“结冰了”、“水在自然界的循环”4课书组成。

湘科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 第四单元《信息的传递》教学设计

湘科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  第四单元《信息的传递》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信息的传递》教学设计1、信息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1.能够搜集有关信息传递史的资料。

2.能够制作资料卡片。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科学技术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的好处。

三、科学知识:1.了解信息的作用。

2.知道传递信息的常用方式。

教学准备:课件、与信息传递方式有关的书籍、空白资料卡。

教学过程教学导入:1.谈话:人生活在社会中,需要与外界沟通,互相传递信息,表达自己的意思。

2.课件中出示生活中几种常见的信息传递方式的图片,提问:图片中是怎样传递信息的。

3.我们还不知道哪些传递信息的方式?让我们通过搜集资料来了解吧!教学新课:一、活动1:搜集信息传递史的资料1.学生搜集资料:教师分发给每组相应书籍,让每组学生查找,信息传递方式。

2.进行资料的汇报:你们组都搜集了哪些资料?3,交流:这么多传递信息的方式,你能对它进行简单的分类吧?4.课后完善:除了刚才大家搜集到的这几类方式,还有一些我们没有找到,请同学们回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继续搜集。

(在课堂上没搜集到的或搜集不具体的由老师作详细交待,提供相关网络或书籍名)5.指导制作资料卡:教师出示空白资料卡,指出资料卡内容要点应突出此种传递方式存在的时间,具体操作方法,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所起的作用。

具备条件最好配以图片。

6.布置任务:组内分工,对各类信息传递方式的资料进行补充并制成资料卡。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能够制作资料卡片。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科学技术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的好处。

2.体验一些残疾人的不便,并能关心、帮助他们。

三、科学知识:知道传递信息的常用方式。

教学准备:资料卡、耳塞、布条。

教学导入:课前,我们让大家制作信息传递的资料卡,现在,让我们进行交流交流。

教学新课:一、活动2:制作信息传递的资料卡1.将搜集资料制成的资料卡出示出来。

2.展示评价: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交流,釆用全班交流与小组交流相结合的形式,让每个学生有展示交流的机会。

湘教版科学四上4.3《电报与电话》教学设计

湘教版科学四上4.3《电报与电话》教学设计

湘教版科学四上4.3《电报与电话》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电报与电话》是湘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3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电报和电话的发明背景、工作原理以及它们在通讯领域的重要地位。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描述,引导学生探究电报和电话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

他们在生活中可能接触过一些通讯设备,但对电报和电话的原理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原有知识,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电报和电话的工作原理。

三. 教学目标1.知道电报和电话的发明背景和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2.理解电报和电话的工作原理。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增强学生对我国科学技术成就的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电报和电话的工作原理。

2.我国在通讯领域的创新成果。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感受电报和电话的重要性。

2.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探究电报和电话的工作原理。

3.案例教学法:介绍我国在通讯领域的创新成果,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4.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电报机、电话机、PPT等。

2.学具:学生分组准备,每组一台电报机、一台电话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古代通讯工具和现代通讯工具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通讯工具?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电报与电话。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电报和电话的发明背景、工作原理以及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同时,让学生观看一些相关视频,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操作电报机和电话机,让学生亲身体验电报和电话的工作原理。

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电报和电话工作原理的理解程度。

湘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 (电报与电话)信息的传递新课件

湘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 (电报与电话)信息的传递新课件
• 电话与电报相比,有哪些进步?
• 现在的电话与以前的电话相比,有哪 些进步?
第4单元 信息的传递
电报与电话
怎样可以快速的传递远距离的信息?
你知道哪些关于电话的历史?
电话发展史
1876年3月10日, 贝尔通过送话机喊道: “沃森先生,请过来! 我有事找你!”人类有 了最初的可用电话机, 揭开了通讯交往的新 篇章。
碳精话筒的原理,就是不同强度的声音产生的压 力不同,导致炭精颗粒之间的接触电阻变化,流过话 筒的电流会跟着变化,这样就把声音变成了电信号。
专用电话号码
110 治安报警电话 119 火灾报警电话 120 医疗急救电话 122 交通事故报警电话 114 市内电话查询
这些特殊 电话可不能随
便乱拨哦!
想一想,说一说
电报与电话
怎样可以快速的传递 远距离的信息?

莫尔斯
電報註冊專利的模型,摩斯 於1849年5月1號獲得專利
此紙帶即是歷史上的第一份長 途電報:”上帝創造了何等的 奇蹟 ”。
莫尔斯电码
我们来发电报
你知道哪些关于电话的历史?
电话有发明家 :
亚历山大·贝尔
贝尔(1847—1922)美国发明家,1876 年制造了第一部电话,第一个声音是“华生,快 来帮帮我。”1881年,贝尔建立了自己的电话 公司。
1876年3月10日, 贝尔通过送话机喊道: “沃森先生,请过来! 我有事找你!”人类有 了最初的可用电话机, 揭开了通讯交往的新 篇章。
贝尔的联想
由留声机产生的联想
留声机
电话机
唱针振动 推动簧片发声
空气振动 推动簧片发声
贝尔的联想
由人耳产生的联想
人耳
电话机

四年级科学上册4.3电报与电话 精品课件1湘教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4.3电报与电话 精品课件1湘教版


電報註冊專利的模型,摩斯 於1849年5月1號獲得專利
莫 尔 斯
此紙帶即是歷史上的第一份長 途電報:”上帝創造了何等的 奇蹟 ”。
莫尔斯电码
我们来发电报
你知道哪些关于电话的历史?
电话有发明家 :
亚历山大· 贝尔
贝尔(1847—1922)美国发明家,1876 年制造了第一部电话,第一个声音是“华生,快 来帮帮我。”1881年,贝尔建立了自己的电话 公司。
贝尔的联想
由吉他产生的联想 吉他 电话机
弦振动使共鸣 箱的空气振动
簧片振动使助音 箱的空气振动
贝尔的联想
由吉他产生的联想 吉他 电话机
弦振动使共鸣 箱的空气振动
簧片振动使助音 箱的空气振动
碳精话筒
碳精话筒,又叫碳精式受话器,是由爱迪生于 1877年发明的,碳精式受话器的广泛使用,使原有 的电话声音更为清晰,使电话才真正普及起来。 碳精话筒的原理,就是不同强度的声音产生的压 力不同,导致炭精颗粒之间的接触电阻变化,流过话 筒的电流会跟着变化,这样就把声音变成了电信号。
专用电话号码
110 119 120 122 114 治安报警电话 火灾报警电话 医疗急救电话 交通事故报警电话 市内电话查询
这些特殊 电话可不能随 便乱拨哦!
想一想,说一说
• 电话与电报相比,有哪些进步?
• 现在的电话与以前的电话相比,有哪 些进步?
名言摘抄
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50条 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孙中山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顾炎武 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朱熹 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 ---鲁迅 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煮 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 ---胡居仁[明] 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 ---吴晗 看书不能信仰而无思考,要大胆地提出问题,勤于摘录资料,分析资料,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是做学问的一种方法。---顾颉刚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 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 ---郑板桥 知古不知今,谓之落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 ---王充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郑玄 知识,主要是靠主动"抓"出来的,不是靠"教"出来的。 ---钱三强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丘 欲速是读书第一大病,功夫中在绵密不间断,不在不速也。---陆珑[清]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况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孔丘 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 ---鲁迅 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 ---高尔基 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 ---高尔基 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 ---弗・培根

《电报与电话》湘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材课件PPT(2篇)

《电报与电话》湘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材课件PPT(2篇)

什么是美电国画报家?莫尔斯经过3年
的钻研之后,1837年第一 台电报机问世,莫尔斯成 功地用电流的“通”、 “断”和“长断”来代替 了人类的文字进行传送, 这就是鼎鼎大名的莫尔斯 电码。电报的发明,拉开 了电信时代的序幕,开创 了人类利用电来传递信息 的历史。
你知道哪些关于电话的历史?
电话发展史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美术课件:/kejian/me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i/ 生物课件:/kejian/she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i/
专用电话号码
110 治安报警电话 119 火灾报警电话 120 医疗急救电话 122 交通事故报警电话 114 市内电话查询
这些特殊 电话可不能随
便乱拨哦!
想一想,说一说
• 电话与电报相比,有哪些进步?
• 现在的电话与以前的电话相比,有哪 些进步?
第4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信息的传递
电报与电话
怎样可以快速的传递远距离的信息?
贝尔的联想
由吉他产生的联想
吉他
电话机
弦振动使共鸣 箱的空气振动
簧片振动使助音 箱的空气振动
碳精话筒
碳精话筒,又叫碳精式受话器,是由爱迪生于 1877年发明的,碳精式受话器的广泛使用,使原有 的电话声音更为清晰,使电话才真正普及起来。
碳精话筒的原理,就是不同强度的声音产生的压 力不同,导致炭精颗粒之间的接触电阻变化,流过话 筒的电流会跟着变化,这样就把声音变成了电信号。

四年级科学上册4.3电报与电话 精品课件2湘教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4.3电报与电话 精品课件2湘教版

你知道哪些关于电话的历史?
电话发展史
1876年3月10日, 贝尔通过送话机喊道: “沃森先生,请过来! 我有事找你!”人类有 了最初的可用电话机, 揭开了通讯交往的新 篇章。
莫尔斯电码
我们来发电报
想一想,说一说
• 电话与电报相比,有哪些进步?
• 现在的电话与以前的电话相比,有哪 些进步?
第4单元
信息的传递
3 电报与电话
怎样可以快速的传递远距离的信息?
什么是电报? 美国画家莫尔斯经过
3年的钻研之后,1837年 第一台电报机问世,莫尔 斯成功地用电流的“通”、 “断”和“长断”来代替 了人类的文字进行传送, 这就是鼎鼎大名的莫尔斯 电码。电报的发明,拉开 了电信时代的序幕,开创 了人类利用电来传递信息 的历史。
专用电话号码
110 119 120 122 114 治安报警电话 火灾报警电话 医疗急救电话 交通事故报警电话 市内电话查询
这些特殊 电话可不能随 便乱拨哦!
名言摘抄Biblioteka 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50条 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孙中山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顾炎武 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朱熹 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 ---鲁迅 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煮 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 ---胡居仁[明] 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 ---吴晗 看书不能信仰而无思考,要大胆地提出问题,勤于摘录资料,分析资料,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是做学问的一种方法。---顾颉刚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 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 ---郑板桥 知古不知今,谓之落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 ---王充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郑玄 知识,主要是靠主动"抓"出来的,不是靠"教"出来的。 ---钱三强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丘 欲速是读书第一大病,功夫中在绵密不间断,不在不速也。---陆珑[清]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况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孔丘 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 ---鲁迅 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 ---高尔基 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 ---高尔基 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 ---弗・培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电报与电话》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会做发电报的游戏。

2、能够利用发电报的流程,设计类似传递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2、学习科学家们为科学事业不断探索的精神。

科学知识
1、知道电信给人类带来的变化。

2、知道电报和电话具有传递信息的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学会发电报。

2、难点:了解电报和电话具有传递信息的作用。

教学准备
有关电报和电话的资料、2个视频、PPT、手电筒。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书信,知道了书信有它的局限性(时间长、速度慢,有时一个消息要两三个月才能传达,等它传到时,可能这个消息就过时了,对吧?)。

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远程通讯在我们生活中已经非常普遍了。

想一想,在我们生活中,我们可以怎样快速的传递远距离的信息?(互联网、飞鸽传书、写信、电报、电话)这些都是能远距离传递信息的方法,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电话,其实在电话之前还有一种也能远距离快速传递信息的方法—电报,它对我们的信息生活骑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二、探究新知
1、认识电报。

师:什么是电报呢?
师:电报是一种最早的、可靠的即时远距离通信方式。

虽然我们可能在现实生活中没机
会见到,但相信我们的同学在电视里面都看过,这就是发电报。

播放视频,像这种电报呢,它是19世纪30年代在英国和美国发展起来的。

美国画家莫尔斯经过3年的钻研之后,1837年第一台电报机问世,莫尔斯成功地用电流的“通”、“断”和“长断”来代替了人类的文字进行传送,这就是鼎鼎大名的莫尔斯电码。

电报的发明,拉开了电信时代的序幕,开创了人类利用电来传递信息的历史。

从此,信息传递的速度大大加快了
2、了解发电报的流程。

师:发电报最早用的是“莫尔斯电码”,(莫尔斯)设计的著名且简单的电码。

电码符号由两种基本信号和间隔时间组成的:短促的点信号“.”读“滴”;长信号“一”,读“哒”,时间长度约为“.”的3倍。

我们一起来看看书上44页,老师先示范发电报,看看哪位“发电报小能手”的耳朵最灵敏,听够解读老师发的电码。

“•—•——••——••—•••”(apple 苹果)。

师:谁能来说一说老师刚才的电报是什么意思?原来咱们班的“发电报小能手”就是你呀!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发电报是怎么一回事?有哪几个过程?(编码—发送—接收—解码)。

3、发电报游戏。

师:现在李老师就请4位同学来发发电报,我们用握拳表示“.”,伸手掌表示“一”,注意时间的掌握。

师:他们完成的好不好?滴哒的时间也把握的非常好,看来啊,老师教给大家的任务大家都能完成的很不错。

师:莫尔斯是外国人,所以他的电码是英文字母和数字,那如果我们想要传递汉字,该怎么办呢?(可以在编一组电码,用不同的数字代表汉字)我们可以准备一个译码本,比如:(PPT出示第45页)可以用“10”代表“我”字,接收者看到“10”就知道是“我”了。

假如我们是编制译码的工作者,那我对你发送“11”是什么意思?看谁能以最快的速度告诉我?(我去你家玩)
师:下面同桌之间可以互相用译码本中的字组成句子,然后对方将电码解出来,时间5分钟,我说时间到就要停下来,知道么?
师:除了书上介绍的,聪明的你们还能想出什么其他方法来发电报吗?(用手电筒亮代表“.”,灭代表“—”……)
师:通过我们刚才的尝试,我们可以知道其实电报是有它的优点和缺点的,谁能来说说?
4、电话的历史
师:电话,关于电话,你知道哪些内容?电话的发明人叫贝尔。

贝尔1847年出生于英国,1873年,成为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

他开始研究在同一线路上传送许多电报的装置,并萌发了利用电流把人的说话声传向远方的念头。

三、拓展延伸
师:老师相信大家都打过电话,现在老师就来考考你们,看看谁的课外知识更丰富?110?是什么电话?(报警电话)答对了,在什么情况下拨打呢?(遇到小偷、抢劫……)119呢?(火警电话)真聪明,看见着火了,当自己不能解决时,我们就要拨打火警电话。

下面这几个谁知道?120 122 114(医疗急救电话交通事故报警电话市内电话查询)这些专用电话可不可以乱拨啊?(不能)。

师:我们在拨打报警电话的时候,应该怎么说?比如说家里被盗了,该怎么说?(时间,地点,谁,丢了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