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探究性学习的主要类型及其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人教版教材中体现“探究性学习“教育理念的分析

高中生物人教版教材中体现“探究性学习“教育理念的分析

高中生物人教版教材中体现"探究性学习"教育理念的分析发布时间:2021-09-09T02:39:39.806Z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3期作者:汪琴[导读]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非常重要教育理念,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及对所学只是的应用,高中生物人教版教材与探究性学习的结合还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需要教师与学生的互相配合汪琴湖北省仙桃市第八中学 433000摘要:探究性学习是一种非常重要教育理念,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及对所学只是的应用,高中生物人教版教材与探究性学习的结合还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需要教师与学生的互相配合关键词:高中;生物;探究性学习一、引言长期以来,我们将科学教育等同于学科教育,等同于科学知识的教学,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与情感、科学精神、科学意识的教育,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性学习正是改变这种现状的一个措施实质和意义,科学与社会、技术、生活的关系的教育,忽视了学生对科学过程及方法的体验和认识,忽视了学科内部特别是学科之间的综合与联系。

,在探究中让大家加深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及理解。

二、探究性学习的概念意义及类型(一)探究性学习的概念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等探究活动,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探究能力和应用能力、获得情感体验为目的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二)探究性学习的意义探究性学习就是让学生学会主动思考并且分析学习内容的一种形式,能够帮助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其应用创新型学习方法强化综合素养。

(三)探究性学习的类型生物探究性学习的类型主要包括生物史探究、实验探究和调查探究三、高中生物教学中对于探究性学习教育理念的体现(一)创建真实的生物探究情景生物的学习过程相对来说比较枯燥,老师在课堂教学设计的同时,可以通过创造合适的具有探究性的情景,让学生投入到探究性情景当中,并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去探索未知的生物世界,可以营造一种很好的学习氛围。

高中生物探究性学习(含实验)------教学探讨

高中生物探究性学习(含实验)------教学探讨

10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积极的心理氛围,
5
教学过程中能恰到好处地融入学法指导,学生能采用 适宜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
(三)、教师的基本素质(15%)
教学 理念 教学 态度
5 能运用教学教学理论进行教学,并能很好地体现新
课程理念
5 教态自然大方,对学生有亲近感,能尊重和平等对
待每一位学生,对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能认真负责
4.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实验、定性实验、 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 观察 、调查 、五点取样法 标志重捕法: 过滤: 差速离心法: 收集和分析资料: ` 测量和计算: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达:

5.探究性学习的作用:


(1)可以把现实世界带入教室,融入学生的生活:
(2)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真正做到
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标准》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 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 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 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参与公众事务的 讨论或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同时注意帮 助学生了解相关的职业和学习方向,为他 们进一步学习和步入社会做准备。
二.新课程具体目标:
4.调查型探究: 例如: 某中学植物调查 外来物种水葫芦分布及生长状况调查 青云湖污水治理方法研究 人类常见遗传病及其预防 转基因食品与我们的生活 家族遗传病调查



四、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评价
(一)、学生学习表现(60%)
自主 5 5 5 5 5
学习 方式
学生在学习时间、内容、方式等有较大的自主性,有自我 评价的机会 能积极主动地和其它同学合作学习,能相互协作、相互帮 助、共同提高 通过探究活动获取知识、训练技能,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 形成科学的态度和观念 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每个教学环节 学生通过有关活动能够解决一些有一定难度的深层次问题

“探究性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探究性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探究性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所谓的探究性学习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探究问题的一种学习模式。

这种学习模式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为本。

关注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作为一名初中生物教师,笔者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过程中对实施探究性学习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一、积极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的思路拓宽在传统的生物课堂中,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主,将课本中的知识通过讲授传递给学生。

如做标本,可以制作叶脉标本、蝴蝶标本、透明浸制标本等。

教师先是向学生讲述如何进行制作,告诉学生每一个步骤,然后再向学生做示范,最后学生就是照葫芦画瓢,严格按照教师的做法进行。

这样虽然不会有什么差错,但是学生的思维却被禁锢了,变得呆板固执,没有创新。

所有的一切都在预定之中,这使学生缺少了学习和研究的兴趣。

要改变这种教学状况,教师就要在教学中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思考,不断创新。

例如我在“研究植物叶脉标本制作”时,是这样创设问题情境的:在秋天的池塘小河中,经常会飘着一些已经被浸泡时间很长的树叶,将这些叶子捞出来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就能很快得到叶脉标本。

这是什么原因呢?是跟水的长时间浸泡有关系吗?我们是不是可以用这种浸泡的方式制作叶脉标本?这些问题的提出。

开拓了学生的思路,激发了他们的探究兴趣,使他们能够运用自身原有的知识去探究问题、思考问题。

从而创新。

学生们议论纷纷,有的学生认为可以直接用自来水浸泡树叶,有的学生认为可以用醋浸泡,有的说用洗衣粉溶液浸泡、有的说用碱溶液浸泡等。

这些方案体现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体现了问题情境创设的重要性,教师应及时鼓励,以拓宽学生的思路。

对于学生所提出的这些方法,我并没有很快直接地给予评价,而是依据制作标本的基本原理对学生提出的方法与学生一起展开讨论、分析、比较、筛选,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去进行实验和检验。

通过探究活动,我们得出池塘水和自来水是比较理想的浸泡溶液(细菌可以大量繁殖,而酸碱溶液则抑制了细菌的繁殖),白玉兰叶片也是理想的材料。

生物学学科探究性学习活动设计方案

生物学学科探究性学习活动设计方案

生物学学科探究性学习活动设计方案背景和目标本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生物学这一学科,并培养他们的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等实践技能,我们希望他们能够更全面地理解生物学的理论知识,并能将其应用到实际场景中。

活动设计主题选择选择一个主题,让学生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究。

例如,可以选择以下主题之一:植物生长与光照的关系动物行为与环境的关系蛋白质合成与基因表达的关系实验设计学生将根据选定的主题设计一系列的实验,以探究该主题的相关问题。

他们需要明确研究目的、设计实验步骤,并预测实验结果。

在设计实验过程中,学生应该考虑到变量的控制和数据的收集方式。

数据收集和分析学生需要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他们可以使用图表、表格或其他方式来整理和呈现实验数据。

在分析数据的过程中,学生应该充分利用所学的统计方法和生物学理论,以得出结论并解释实验结果。

报告撰写学生需要根据实验结果撰写一份完整的报告。

报告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结果,以及结论和讨论部分。

他们还可以通过图表、图片或其他适当的方式来支持他们的研究结果。

评价标准为了评估学生对生物学学科的理解和探究能力,我们可以根据以下标准进行评价: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和完整性数据收集和分析的准确性和深度报告的逻辑性和结构性结论和讨论的合理性和连贯性结论通过这个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设计,我们希望能够培养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探究能力,并帮助他们更全面地理解生物学的理论知识。

同时,这个活动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促进他们对生物学的深入探索和研究。

高中生物探究性学习(含实验)

高中生物探究性学习(含实验)

高中生物探究性学习的类型
资料型探究: 教材中大量的资料分析: 分子与细胞 P2-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 P10-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P48-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 P52-细胞核具有什么功能? P81-关于酶的本质的探索。 P95-分析细胞呼吸的原理的应用。 P127-健康的生活方式与防癌。 等等……

探究性学习实际上是一个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是一种有目标、有方法、有过程的学
习方式。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1.观察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交流:

研究性工作安排
第 1、 2周 第 3 周 划分小组(9人)、选择课题 开题报告会 (每小组用PPT展示,时间不超过5分钟) 第4-12周 进行课题深入全面研究 第13-14周 准备结题报告材料,交指导教师审阅 第15-16周 结题报告会,评出等级 (每小组用PPT展示,时间不超过5分钟) 第17-18周 ,上交研究性学习档案袋,认定学分


4.调查型探究: 例如: 某中学学生用餐习惯调查 某中学植物调查 外来物种水葫芦分布及生长状况调查 湘江污水治理方法研究 广告中的生物学知识 人类常见遗传病及其预防 体育运动和学习状况的关系 转基因食品与我们的生活 家族遗传病调查 校园植物分类调查 某些植物的药用价值
高中生物探究性学习
共同包含以下几方面: (1)探究:仔细观察某一事物,获取有关的知识。 (2)探究活动:做观察,提出问题;查阅书刊和其它 信息源,设置调查和研究方案,运用各种手段分析和解 释数据,提出答案,分析检测和交流。 (3)探究方式:研究型探究、调查、观察、文献研究、 实验、模拟实验。

高中生物探究性教学的探究

高中生物探究性教学的探究

生物实验 过程 与结果的探究 , 主要是教材 中的实验 , 变验
案例 3 人教版高 中课本必修 2 遗传 与进化> : < 第五章 人类
遗传病 的知识,调查社区中常见 的人类遗传病 ” “ 。让学生走进 生活社 区, 抽样调查 人类常见 的遗传病 , 色盲 、 如 白化病等 , 记
录 、 理、 析。 整 分 二 、 于探 究 性 学 习的 思 考 关 在 探究 性 学 习的 教 学 过程 中 ,要 求 教 师具 备 高水 平 的 科 学 素 养 和 探 究教 学 技 能 , 变传 统 的教 学 观 念 , 新调 整 自 己 改 重
验 试 剂 , 了蔗 糖 溶液 , 改 用 其 它 试 剂 吗 ? 试 剂 的 浓 度 呢? 除 可

是学生 自主活动与教师引导活动 的统一。那么 , 教师如何 探究性学 习的类型和方法
才能组织好学生的探究性学 习呢7


( 实验操作方法, 3) 有没可改进或简化 , 可提高实验效率的? 学生经 思考 、 实践和 探讨后 , 得出结论 : 1 其 它植 物细 () 胞也行 , 但洋葱外表皮 紫色部分 , 液泡呈紫 色, 原生质层 和细
握知识 点, 而且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热情 , 培养 了学生创造性思
维 能力 。 3 调 查 探 究 、
的基 本规律的知识 ,探究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 ” 。我们可以 探讨 孟德 尔生平 ,让 学生认 同其作为科学遗传法 , 讨论孟德尔对实验材料的选
陕西省柞水中学
田青
倡导探究性学 习是( 普通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的基本理念 之一。学生进行探究性学 习的过程既是亲 自体验探 究科学奥 秘 的过程 , 也是培养能力、 激发情感、 提升 素养 的过程 。它应该

谈生物课的探究性学习

谈生物课的探究性学习
教 学 探 讨
谈 生 物 课 的探 究性 学 习
刘 贤 ( 河 北 省 深 州 市 深 州 中学 河 北 深 州 1
0 5 3 8 0 0)

要 :新课 程标准倡导探 究性 学习,转变学生的学 习方 法,探 究性 学 习能够培养 学生的科 学探 究能力 ,是 当今基础
教 育 改 革 的核 心 之 一 。本 文 从 如 何 构 建 生物 课 探 究性 学 习 方 面提 出 了五种 方 法 。 关 键 词 : 生物 ;课 堂 ;探 究性 学 习 中图 分 类 号 :G 6 3 2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1 0 0 2 - 7 6 6 1( 2 0 1 3 )3 4 — 2 2 3 — 0 1

思维习惯。探究性教学才有望取得教学相长的成效。新课程倡 导探究性学习 ,新教材强调探究活动 ,好 的探究活动不仅可 以 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 ,让课堂氛 围积极热烈 ,而且与此 同时也 能够掌握探究技能 ,领悟科学研究 的精神 。现实 的探究活动大 多实际就是课 堂以问题为中心 ,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 ,教师通 过 设计 真 实 的 有 挑 战 性 的 问题 情境 ,引 导 学 生 思 考 ,唤 起 解 决 问题的欲望。 五 、 探 究 成 果 的 及 时 发 布 人 的成 长 过 程 , 基 本 上 就 是 不 断 经 历 挫 折 和 不 断 有 所 成 就 的过程 。可 以这样说 ,挫折和成就都是 伴 随人一 生的两个忠 实伙伴 。学生时代是人成长过程 中的重要时期 ,这一时期 的人 更加 渴望得到他人爱 护和肯定 。特别是得到 自己生活 中的重要 人 物如 :师长 、父母 、朋 友的爱护和肯定。这是人 的本性 ,也 是 人格 成长过程的需 要。有所成就和遭受挫折 的学生都需要赞 美 。一句 “ 我相信你能行 ”和 “ 我祝贺你 ”一样都会让人感到 亲 切、 充满期望 , 从此更加奋发努力 , 成 为未来 的劳 动创造者 。 这 就是 赞 美 的 “ 期望 效应 ” 。 因探究 教学为学生取 得探究学 习成果提供 了更 多机会 。让 学 生能更 进一 步认 识和 发现 自己的学 习和应用科 学知识 进行 创造性 劳动的能力 。教师若能及时公布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取得 的一些成果 ,哪怕是一次测验成绩的提高。一次独立完成的试

论生物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

论生物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

论生物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摘要】笔者结合当前生物教学的现状,阐述生物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

主要论述以下问题:探究学习与生物教学;当前生物教学的困境;探究学习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怎样开展探究性教学活动。

【关键词】生物教学探究学习近几年,生物新课程改革中提出了三个课程理念。

其中之一就是倡导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笔者结合当前生物教学的现状,阐述生物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以期与同行们切磋交流。

一、探究学习与生物教学探究学习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schwabjj)倡导的,目前已被教育工作者所重视。

探究学习是一种参与性和体验性的并在教师指导下展开的具有严密的学术性的创造活动。

在此活动中,学生通过自主地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培养研究自然所必需的探究能力,形成科学概念,进而养成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

探究学习过程运用于生物教学,具有以下特点:①探究学习能让学生自主地参与观察生命现象,探索生命本质,从而获得生物学知识,有效地形成生物学概念;②探究学习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探究能力,而探究能力又是形成生物学概念的前提;③探究学习能培养学生探究生物世界的积极态度,如同交给学生一把开启生命科学宝库的金钥匙。

二、当前生物教学的困境近年来,由于高考取消生物学科,大部分人对学习生物学失去兴趣和热情。

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教学计划从整体上减少了生物学的教学时数,使部分生物教师弃教从政、经商,或改为他用,削弱了师资队伍的力量,也影响了生物教学。

种种原因给中学生物教学带来消极影响。

中学生物教学陷入低谷困境。

三、探究学习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中学生物教学处于低谷困境,生物教师大都采用传统模式授课,把生物教成了“死”物,学生则靠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

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被剥夺,个性优势受抑制,发散思维受压抑,专长得不到发挥。

要改变这种状况,强化探究过程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学探究性学习的主要类型及其案例分析
吴举宏
(东南大学附属中学,江苏常州 213002)
探究是主动学习的核心,探究性学习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因为生物学探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刚刚起步,大家的理解不统一,本文拟以实践为基础,从活动的心理机制角度,对生物学探究性学习的类型做一点探究。

一、实证探究型
(一)案例设计
课题名称:茎背地生长的因素探究。

课题背景:在学习高中生物学“植物的激素调节”内容时,对“植物幼苗横放时,引起茎背地生长的因素到底是什么?”的问题,学生有两种观点:有的学生认为,这是由于地心引力造成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而使茎背地生长;有的学生却认为,幼苗横放时,近地侧无光,这是远地侧的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而使茎背地生长。

双方各执一词,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是通过实验来证明正误。

活动目标:设计实验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从而达到说服公众的目的;运用实验手段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疑问和观点冲突,避免无休止的争论;确立科学实验在问题解决中的重要地位。

活动过程:按照不同观点分组;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方案(将适量玉米粒在适宜条件下培育成幼苗;将玉米幼苗等量分成两组,横放在室外空旷的潮湿土壤上,一组暴露在阳光下,另一组放置在暗箱中;观察并且记录实验现象);实验分析、总结与交流。

(二)简要说明
实证探究型学习包括基于科学实验的研究和基于科学调查的研究两种类型,上面的案例就是一种基于科学实验的研究事例,而高中教材中的“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和“调查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等研究性课题则隶属于基于科学调查的研究类型。

实证探究型的主要特点是把科学实验或科学调查作为问题解决的主要手段。

二、逻辑推演型
(一)案例设计
课题名称: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演示实验:教师在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清水和苋菜叶片;给其中一只烧杯加热。

学生观察烧杯中清水颜色的变化。

教师提问:为什么没有加热时,清水是无色的?而加热以后就变成红色了呢?这就需要我们探讨细胞膜的结构。

(设计意图:以演示实验和生活中学生熟悉的现象设立问题情境。

一方面导入新课的学习,另一方面为后面“细胞膜特性”设立知识建构的“脚手架”。


展示课件:1.1895年,Overton通过研究各种受精卵细胞的透性,发现脂溶性物质很容易透过细胞膜,而不溶于脂肪的物质穿透十分缓慢。

这说明什么?(学生讨论交流。

)2.1925年,E.Gorter和F.Grendel用有机溶剂抽取人的红细胞膜的膜脂成分,并测定膜脂单层分子在水面的铺展面积,发现它为红细胞表面积的两倍。

这说明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

)3.Danielli和Harvey分别于1931年和1935年发现细胞膜的表面张力显著低于油与水界面的表面张力,已知脂滴表面如吸附有蛋白质成分时,表面张力则降低。

这说明什么?(学生讨论交流。

)4.1959年,Robertson用高锰酸钾或锇酸固定细胞,电镜超薄切片中细胞膜显示出暗、亮、暗三条带。

同时生物学其他技术显示双层膜脂中存在蛋白质颗粒。

这说明什么?(学生讨论交流。

)5.有人用抗鼠细胞膜蛋白的荧光抗体(显现绿色荧光)和抗人细胞膜蛋白的荧光抗体(显现红色荧光)分别标记人和鼠的细胞表面,然后用灭活的仙台病毒处理,使两种细胞融合,10分钟后不同颜色的荧光在融合细胞表面开始扩散,40分钟后已分辨不出融合细胞表面绿色荧光或红色荧光区域,显示绿色荧光或红色荧光都均匀地分布在融合细胞的表面。

这说明什么?(学生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生物学史料介绍,使学生在原型启发作用下,体验前人的科学研究历程,引导学生在不断思索和探究中学习有关细胞膜的成分、结构和特性,以实现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自我建构的课堂教学目标。


总结与评价:归纳科学家在研究细胞膜的结构过程中的技术手段;总结细胞膜的成分、结构和特性。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更深刻理解科学探究的本质,科学概念的发生、发展和不断完善的过程。


(二)简要说明
此类探究性学习主要是利用已有资料,借助内部逻辑思维,从而达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

与实证探究型学习相比,其主要区别在于逻辑推演型学习一般不需要借助科学实验或科学调查手段解决问题,其活动的方式主要是占有已有资料,特别是他人确认后的研究成果,然后进行逻辑推理。

三、活动体验型
(一)案例设计
活动名称:“下跪的藏羚羊”小品创作与公演。

活动目标:根据提供的素材,撰写小品剧本;分组合作完成小品表演;在撰写和表演中进行情感体验,确立保护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观念。

活动方法:阅读素材(美丽的可可西里,一位老猎人清晨走出帐篷,看见一只肥硕的藏羚羊。

老猎人本能地取出猎枪……可那只藏羚羊并未逃离,而是两条前腿下跪,面对枪口,双眼流出了泪。

老猎人犹豫了片刻,还是无情地扣动了扳机……夜晚,老猎人的眼前总是晃动着下跪的藏羚羊的影子,久久不能入睡。

他起身用刀子剖开藏羚羊的腹部,突然看见了一只小藏羚羊。

从此,在可可西里再也没有看见这位老猎人);自由分组,编写小品剧本;小组预演;班级公演;小组互评总结。

(二)简要说明
此类探究性学习更强调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性体验,在学习目标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成分要明显多于知识和技能探究,因此该活动给学生所带来的心灵震撼力是其他学习方式所不及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