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面具——京剧脸谱设计制作》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教案:面具(京剧脸谱)设计制作

教案:面具(京剧脸谱)设计制作教案名称:面具(京剧脸谱)设计制作教学目标:1. 了解京剧脸谱的起源和意义。
2. 学习不同类型的京剧脸谱,并理解其代表的角色特征。
3. 学习面具的设计原则和技巧。
4. 制作自己的京剧脸谱面具并展示。
教学准备:1. 京剧脸谱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2. 色彩纸、剪刀、胶水、彩色笔、彩色绸布等制作面具的材料。
3. 录制的京剧片段或现场京剧表演。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让学生观看京剧片段或现场京剧表演,引发他们对京剧脸谱的兴趣和好奇心。
知识讲解:2. 介绍京剧脸谱的起源和意义,以及各种脸谱的代表角色和特征。
3. 解释面具的设计原则和技巧,如形状、颜色、线条等方面的考虑。
实践制作:4.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京剧脸谱,并确定想要制作的面具角色。
5. 提供各种制作面具的材料和工具,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设计制作面具。
6. 引导学生在面具上运用不同的颜色和线条,以突出角色的特征。
展示和评价:7. 让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面具,并解释选择的角色和设计。
8. 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并讨论面具设计的创意和表现。
总结回顾:9. 回顾面具设计的原则和技巧,并让学生总结制作面具的过程和经验。
10. 引导学生思考京剧脸谱的意义和价值,并与自己的面具设计相联系。
拓展活动:- 参观京剧表演或博物馆,深入了解京剧脸谱的更多知识。
- 学习京剧表演动作和唱腔,进行即兴表演。
评估方式:1. 学生面具设计的创意和表现的评价。
2. 学生对于京剧脸谱的理解和应用的评价。
3.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参与和表现。
注意事项:1. 要确保学生使用安全的工具和材料,避免意外发生。
2.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创意和个性,在制作过程中给予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
3. 鼓励学生与他人交流和合作,促进思想和技巧的交流与提高。
初中音乐《国之瑰宝——京剧》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国之瑰宝——京剧适用年级八年级所需时间课内四课时每周一课时课外一课时主题单元学习概述本单元节选自人音版15册第三单元包含以下内容:唱歌《唱脸谱》,欣赏《我不挂帅谁挂帅》、《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智斗》、《浑身是胆雄赳赳》、实践与创造。
本单元共分为三个专题:“学会演唱戏歌《唱脸谱》”“欣赏京剧名段”“学习京剧相关的知识”。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祖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初步走进我国国粹——京剧的殿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参与感受体验过程中,体验传统艺术的魅力。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 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来获取知识、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2. 了解并掌握京剧的基础常识。
过程与方法:1. 采取图示法、情感角色体验法、问题发现法、整合法等多种教学手段。
2. 引导学生做多种形式的参与和感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对我国京剧文化艺术中的行当和唱腔有所了解,培养他们对京剧的兴趣和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我国京剧文化艺术中的行当和唱腔有所了解,培养他们对京剧的兴趣和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对应课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热爱中华民族音乐文化,感知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和情感。
过程与方法:享受音乐审美过程的愉悦,体验与理解音乐的感性特征与精神内涵。
知识与技能:初步识别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掌握音乐基本要素。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1、中国的国粹是什么?2、京剧的四大行当你知道吗?3、京剧的四中表演体系是什么?4、京剧的唱腔你了解吗?5、京剧脸谱的知识你了解多少6、京剧的场面都由哪些乐器组成?专题划分专题一:学习演唱戏歌《唱脸谱》,学习京剧脸谱的相关知识。
(1课时)专题二:京剧名段赏析。
(1课时)专题三:研究性学习京剧的相关文化知识。
(2课时)专题一课内共用1课时,每周一课时。
专题学习目标1.通过欣赏脸谱,使学生了解脸谱是中国京剧中的一种脸部化妆方式。
初中美术人美七年级上册面具的设计制作唱画京剧脸谱PPT

了解京剧脸谱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中国文化特色的特殊化妆方法。由于每个历史 人物或某一种类型的人物都有一种大概的谱式,就像唱歌、奏乐都要 按照乐谱一样,所以称为“脸谱”。关于脸谱的来源,一般的说法是 来自假面具。京剧脸谱艺术是广大戏曲爱好者的非常喜爱的一门艺术, 国内外都很流行,已经被大家公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识之一。脸 谱的主要特点有三点:美与丑的矛盾统一,与角色的性格关系密切, 其图案是程式化的。京剧脸谱的色画方法,基本上分为三类:揉脸、 抹脸、勾脸。脸谱最初的作用,只是夸大剧中角色的五官部位和面部 的纹理,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剧中人的性格、心理和生理上的特征,以 此来为整个戏剧的情节服务,可是发展到后来,脸谱由简到繁、由粗 到细、由表及里、由浅到深,本身就逐渐成为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 以人的面部为表现手段的图案艺术了。
• 曹操刺杀董卓未遂, 改装逃走,至中牟(mù)县被陈宫擒。后曹用言语打动 陈宫,使陈弃官一同逃走。行至成皋( gāo ),遇见曹父故友吕伯奢,吕杀 猪款待。自己亲自去庄外买酒以招待贵客。曹闻得磨刀霍霍,误以为吕欲 加害,便杀死吕氏全家,焚庄逃走。出庄遇吕沽酒而回,曹又杀之。陈宫 见曹心毒手狠,枉杀无辜,十分懊悔;宿店时;趁曹熟睡时欲刺杀曹,但 又觉不妥便独自离去。
• 十字门脸:用一个色条从额顶一直勾到鼻尖以下,用这个色条象征人物性格。主色 条和眼窝构成一个“十”字,故名“十字门脸”。
• 碎花脸:由“花三块瓦脸”演变而来,保留主色,其他部位用辅色添勾花纹。色彩 丰富,构图多样,线条细碎,故称“碎花脸”。
• 歪脸:表现的都是歪斜的面孔,眼斜、鼻歪、嘴不正,多形容面貌丑陋的人物。
• 黄色的脸谱代表的是骁勇彪悍。 • 曹操征宛城(今河南南阳),张绣出战不敌而降;曹操误听侄安民怂恿,
(初中美术教案)美术教案-面具(京剧脸谱)

美术教案-面具(京剧脸谱)初中美术教案面具(京剧脸谱)设计制作[七年级美术]1、认知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谱式、色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中国脸谱艺术富有的图案美及鲜明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培养学生对京剧脸谱艺术的欣赏能力。
2、实践目标:①学习按步骤临摹京剧脸谱。
②根据谱式、颜色所代表的含义分组合作设计一套京剧脸谱。
3、情感目标:通过对京剧脸谱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关心、热爱中国脸谱艺术的情感,培养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及重难点:1、教学内容,学习京剧脸错知识、设计制作京剧脸谱。
2、重点: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认识和热爱。
(通过多媒体、范画解决)。
3、难点:学习京剧脸谱图案的设计制作,线条要流畅、和谐;色彩要均匀、清爽。
●三、教具学具:1、学生:第一课时:脸谱资料、铅笔。
制作好的脸谱底板。
第二课时:脸谱资料、水粉色、调色盘、毛笔。
2、教师:课本、京剧脸谱资料、图片、录像、CAI课件。
●四、教学建议:教学对象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学生的感知力、理解力较强,对“ 时、空”观念也比较明确,理解记忆、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想象有一定的水平,有意注意占优势,并且能长久保持,兴趣稳定。
模仿能力创造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对新鲜事物感兴趣。
京剧脸谱艺术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新的、不十分了解的知识,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表现欲望。
教材分析及教法设计:、1、教材分析:脸谱是中国戏剧中特有的化妆艺术,以写实与象征相合的艺术夸张手法,鲜明地表现某些男性人物的面貌,揭示出人物的类型、性格、品质、年龄等综合特征。
脸谱又是一种富有装饰性的图案艺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脸谱艺术历史修久,它是起源与面具有密切的关系。
京剧兴起后,脸谱造型日臻完善,在构图上奠定了基本谱式,各类角色的脸谱进一步精致化、多样化,但仍然保持着传统脸谱的基本特点。
、京剧脸谱通常分净角与丑角脸谱两大类。
约有十余种谱式,净角主要有:“整脸”、“ 三块瓦(窝)脸”、“十字门脸”、“六分脸”、“碎花脸”、“歪脸”等。
初中美术《素描》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素描适用年八年级级所需时三课时,每周1课时间主题单元学习概述素描主题单元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重要内容。
是为学生学习明暗基础知识而设置的。
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强调明暗运用与表现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对明暗学习的兴趣,通过借助简化的明暗练习方式,提高学生运用明暗造型及利用明暗进行情感表现的能力,它更注重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
在新课改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的作用是给学生创造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条件,引导学生学习。
在整个单元设计中,我考虑更多的不是教给学生如何画好一张明暗作品,而是始终贯彻美术教学的目的——培养学生的美术素质,因此,本节课我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作为本节课的主要学习目的进行设计。
以学生为主体,以审美为核心,以互动为形式,以练习为手段,把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等认知活动突显出来,考虑到初二学生的实际表现能力,在有条件的基础上(适当淡化对透视和三大面、五大调子的要求,淡化专业技能),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以培养学生直观的感知为主线,尊重学生个性,让他们去直接感受,引导他们有目的的去体验,力求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求体验,在体验中求创新,努力将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尝试以视觉化的符号图示、使用不同的工具材料、运用各种表现方法,把自己对明暗形成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在画面中展示出来,表达一定的感受与思想,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体验到表现的愉悦和创造的快乐,达到快乐的学习,从而完成新教材的教学目的。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明暗色调的形成及多种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方法.2、学会观察和分析物体的结构,比例,透视等基本方法。
3、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和工具,尝试以不同的明暗表现手法创出具有一定创意和立体效果的素描作品。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体验、和动手操作等活动,体会明暗与立体表现的关系。
2、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明暗色调表现技能,表达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张扬自己的个性。
美术初中人教新课标《面具(京剧脸谱)》教案

面具(京剧脸谱)设计制作[七年级美术]1、认知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谱式、色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中国脸谱艺术富有的图案美及鲜明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培养学生对京剧脸谱艺术的欣赏能力。
2、实践目标:①学习按步骤临摹京剧脸谱。
②根据谱式、颜色所代表的含义分组合作设计一套京剧脸谱。
3、情感目标:通过对京剧脸谱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关心、热爱中国脸谱艺术的情感,培养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及重难点: 1、教学内容,学习京剧脸错知识、设计制作京剧脸谱。
2、重点: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认识和热爱。
(通过多媒体、范画解决)。
3、难点:学习京剧脸谱图案的设计制作,线条要流畅、和谐;色彩要均匀、清爽。
三、教具学具: 1、学生:第一课时:脸谱资料、铅笔。
制作好的脸谱底板。
第二课时:脸谱资料、水粉色、调色盘、毛笔。
2、教师:课本、京剧脸谱资料、图片、录像、CAI课件。
四、教学建议:教学对象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学生的感知力、理解力较强,对“时、空”观念也比较明确,理解记忆、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想象有一定的水平,有意注意占优势,并且能长久保持,兴趣稳定。
模仿能力创造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对新鲜事物感兴趣。
京剧脸谱艺术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新的、不十分了解的知识,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表现欲望。
教材分析及教法设计:、1、教材分析:脸谱是中国戏剧中特有的化妆艺术,以写实与象征相合的艺术夸张手法,鲜明地表现某些男性人物的面貌,揭示出人物的类型、性格、品质、年龄等综合特征。
脸谱又是一种富有装饰性的图案艺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脸谱艺术历史修久,它是起源与面具有密切的关系。
京剧兴起后,脸谱造型日臻完善,在构图上奠定了基本谱式,各类角色的脸谱进一步精致化、多样化,但仍然保持着传统脸谱的基本特点。
、京剧脸谱通常分净角与丑角脸谱两大类。
约有十余种谱式,净角主要有:“整脸”、“三块瓦(窝)脸”、“十字门脸”、“六分脸”、“碎花脸”、“歪脸”等。
初中美术教案脸谱

初中美术教案脸谱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京剧脸谱的特点、分类和象征意义。
2. 培养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3. 引导学生运用线条、色彩等手段,创作出具有个性的脸谱作品。
教学重点:1. 京剧脸谱的特点、分类和象征意义。
2. 脸谱绘画技巧的运用。
教学难点:1. 京剧脸谱的象征意义的理解。
2. 脸谱绘画技巧的掌握。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脸谱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绘画用具,如彩笔、水粉、画纸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京剧脸谱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你们对京剧脸谱有什么了解?”2. 学生分享自己的了解和看法。
二、讲解(10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京剧脸谱的特点、分类和象征意义。
2. 学生认真听讲,记录重要信息。
三、欣赏(5分钟)1. 教师播放京剧视频,让学生欣赏京剧演员的表演。
2. 学生观察视频中脸谱的表现形式,感受京剧的魅力。
四、创作(10分钟)1. 教师发放绘画用具,引导学生开始创作脸谱。
2. 学生根据自己对京剧脸谱的理解,运用线条、色彩等手段,创作出具有个性的脸谱作品。
五、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京剧脸谱的艺术价值。
2. 学生表达对京剧艺术的喜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京剧脸谱的特点、分类和象征意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运用线条、色彩等手段,创作出具有个性的脸谱作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和创作,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同时,通过欣赏京剧表演,让学生感受京剧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京剧元素,如身段、唱腔等,让学生全面了解京剧艺术,提高综合素质。
七年级美术上册《面具设计制作》教案

七年级美术上册《面具设计制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面具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2.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面具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面具的起源和发展2. 面具的分类和特点3. 面具设计制作的方法和步骤4. 面具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1. 面具设计制作的方法和步骤2.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审美能力四、教学难点:1. 面具设计制作的技巧2.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面具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2. 学生准备纸张、剪刀、胶水、画笔等绘画工具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各种面具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面具的美学特征。
2. 新课:讲解面具的起源、发展和分类,分析面具的特点。
3. 示范:教师展示面具设计制作的方法和步骤,讲解面具制作技巧。
4. 实践:学生动手设计制作面具,教师巡回指导。
5. 展评: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总结点评。
6. 拓展:引导学生关注面具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节日、演出等场合。
7.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面具设计制作的重要性。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面具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2.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面具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七、教学内容:1. 面具的起源和发展2. 面具的分类和特点3. 面具设计制作的方法和步骤4. 面具在生活中的应用八、教学重点:1. 面具设计制作的方法和步骤2.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审美能力九、教学难点:1. 面具设计制作的技巧2.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十、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面具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2. 学生准备纸张、剪刀、胶水、画笔等绘画工具十一、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各种面具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面具的美学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具——京剧脸谱设计制作
适用年级七年级
所需时间两课时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本课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学生的感知力、理解力较强,对“时、空”观念也比较明确,理解记忆、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想象有一定的水平,有意注意占优势,并且能长久保持,兴趣稳定。
模仿能力创造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对新鲜事物感兴趣。
京剧脸谱艺术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新的、不十分了解的知识,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表现欲望。
脸谱是中国戏剧中特有的化妆艺术,以写实与象征相合的艺术夸张手法,鲜明地表现某些男性人物的面貌,揭示出人物的类型、性格、品质、年龄等综合特征。
脸谱又是一种富有装饰性的图案艺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脸谱艺术历史修久,它是起源与面具有密切的关系。
京剧兴起后,脸谱造型日臻完善,在构图上奠定了基本谱式,各类角色的脸谱进一步精致化、多样化,但仍然保持着传统脸谱的基本特点。
本课选用了学生较为熟悉且具有典型意义的传统京剧人物形象,使学生能够很快的掌握本课学习内容,能在理解教师意图的基础上完成学习任务。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谱式、色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中国脸谱艺术富有的图案美及鲜明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培养学生对京剧脸谱艺术的欣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①学习按步骤临摹绘制京剧脸谱。
②根据谱式、颜色所代表的含义分组合作设计一套京剧脸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京剧脸谱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关心、热爱中国脸谱艺术的情感,培养民族自豪感。
对应课标
本课教学属于中学七年级工艺制作课,是学生在学习色彩知识的基础上,对色彩知识掌握的延伸、巩固,并学习运用色彩知识进行创作。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专题划分专题一:学习京剧脸谱知识( 1 课时)专题二:设计制作京剧脸谱。
( 1 课时)其中,专题二作为研究性学习)
专题
一
学习京剧脸谱知识
所需
课时
一课时
专题学习目标
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谱式、色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中国脸谱艺术富有的图案美及鲜明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培养学生对京剧脸谱艺术的欣赏能力。
专题问题1、京剧中为什么要用脸谱化妆?
2、京剧中那些角色运用脸谱化妆?
设计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学习活动设计
本课教学属于中学七年级工艺制作课,是学生在学习色彩知识的基础上,对色彩知识掌握的延伸、巩固,并学习运用色彩知识进行创作。
步骤一:导入新课〔播放〕:——京剧唱腔片断《铡美案》、《古城会》。
1、提问,哪位同学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你知道这是什么艺术?
②为什么包拯、关羽、曹操脸上都有许多的图案和颜色?
引导学生小结:京剧,角色图案和颜色是用来舞台化妆用的。
2、教师总结,京剧是我国传统艺术,在京剧中有些人物的脸上有一些图案和颜色,是京剧特有的舞台化妆艺术。
这种用来化妆用的图案和颜色在京剧中叫脸谱。
(板书:京剧脸谱)
〔课件演示〕:(出示脸谱资料)
京剧——舞台化妆——脸谱
3、教师提问:如此美丽的脸谱,你们想不想把它表现出来?
学生回答。
(略)
步骤二:介绍京剧脸谱知识。
点击:〔课件播放〕——古代面具——京剧脸谱资料。
1、起源:
教师讲解:京剧脸谱的起源与画具关系密切,人类早期的战争面具,傩舞面具、汉代百戏假面具都是戏剧脸谱的远祖。
京剧兴起后,脸谱造型日臻完善,在构图上奠定了基本谱式,各类角色的脸谱进一步精致化、多样化,但仍然保持着传统脸谱的基本特点。
2、意义:
讨论:京剧中为什么要用脸谱化妆?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脸谱是京剧中特有的化妆艺术。
是用写实和象证相结合的艺术手法,把人物的形象进行夸张,以突出、强化人物的生理特征——面貌及个性,而采用的一种手段,用来造成舞台的效果。
3、京剧脸谱的艺术价值:
(请学生谈一谈京剧脸谱的美感)
教帅总结,脸谱既是一种舞台化妆,同时又是一种装饰性很强的图案艺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是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
4、脸谱在京剧中的运用:
问:京剧中那些角色运用脸谱化妆?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京剧中的脸谱通常用于“冷角”和“丑角”两大类人物形象的化妆上。
生、旦角很少用。
步骤三:京剧脸谱的谱式:
〔课件出示各种谱式〕学生谈各种谱式的特点。
教师总结:京剧脸谱在应用和发展中,形成了一定的谱式,约十余种,这是其中的五种。
介绍特点:
①整脸:在整个面部涂一种主色,不勾花纹,而是在主色上画出眉、眼、口、鼻的纹理,这种谱式称之为“整脸”。
②在整脸的基础上,用黑色把眉、眼、鼻等在颜色上突出出来,使前额、左右面颊呈现出三块明显主色,平整的如同三块瓦,称之为“三块瓦脸”或“三块瓦窝”。
③从脑门顶至鼻了尖,用黑色或其它颜色的立柱纹与眼窝大体呈“十字”形,额头涂白,有灰色小圈眉了,此种谱式称之为“十字门脸”。
④与整脸相反,脸谱色彩、构图最复杂的称之为“碎花脸”。
⑤色彩、构图小对称,表现人物形象反常、卫陋的脸谱谱式,称之为“歪脸”。
步骤四:
1、演示作业过程:〔播放——演示课件〕
①在画好的脸谱外形上定出左右的中轴线。
②定出眉、眼、口、鼻的位置。
③用铅笔勾画脸谱纹样,勾画谱式时注意左右对称(歪脸除外)。
2、完成一副京剧脸谱的设计制作。
3、〔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a、可以独立设计制作完成,也可以与邻近几个同学合作设计完成一套京剧脸谱作业,具体分工自己两议解决。
如:水辩传、三国等。
b、本课时完成谱式的铅笔稿勾画。
c、注意事项:1、自选谱式;
2、左右对称(歪脸除外)
步骤五:学生课堂练习,教师巡回进行辅导:
定中轴线、五官位置:
勾画谱式:
〔课件同时播放勾画谱式过程〕
步骤六:课堂总结
评价要点学生是否了解中国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谱式、色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是否了解了中国脸谱艺术富有的图案美及鲜明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专题
二
设计制作京剧脸谱
所需
课时
一课时
专题学习目标
1、学习按步骤临摹绘制京剧脸谱。
2、根据谱式、颜色所代表的含义分组合作设计一套京剧脸谱。
专题问题设计1、哪位同学知道京剧脸谱上的颜色是起什么作用的?
2、你能说出各种颜色各代表什么意思吗?
3、在制作脸谱时你认为应该从什么色入手画?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脸谱资料、铅笔。
制作好的脸谱底板。
水粉色、调色盘、毛笔。
学习活动设计
步骤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课件播放〕——京剧脸谱资料。
步骤二:学习新知识——脸谱色彩知识
1、教师提问:那位同学知道京剧脸谱上的颜色是起什么作用的?学生回答(略)。
2、教师讲解:在京剧脸谱上有许多的颜色,这些颜色都有一定的含义,不可以随便乱用。
京剧脸谱的颜色是以一种颜色象征某人物的品质、性格、气度,这种颜色称为“主色”,它是一个脸谱最主要的直觉表现手段。
艺术家用红、蓝、白、黑、金、紫、银等颜色,以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突出剧中复杂的人物形象。
重在形、神、意三个方面,表现人物的忠、好、善、恶,寓意褒贬,爱憎分明。
3、你能说出各种颜色各代表什么意思吗?
学生讨论(略)
4、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京剧脸谱的色彩非常丰富,主色一般象征某个人物的品质、性格、气度。
红色——表现忠贞、英勇的人物性格,如:关羽。
蓝色一一表现刚强、骁勇、有心计的人物性格,如:窦尔敦。
黑色——表现正直、无私、刚直不阿的人物形象,如:包公。
白色——代表阴险、疑诈、飞扬,肃煞的人物形象,如:曹操。
绿色——代表顽强、暴躁的人物形象。
如:武大虬。
黄色——代表袅勇、凶猛的人物,如:字文成都。
紫色——表现刚正、稳练、沉着的人物。
金、银色——现各种神怪形象。
〔教师讲解同时课件演示——脸谱资料〕
步骤三:着色方法
〔课件演示——涂色过程〕
1、先从白色入手,将所有白色涂满,
2、再涂颜色,要按由浅入深地顺序涂,
3、最后着墨色
步骤四:作业要求:〔出示课件〕
1、完成铅笔稿着色
2、注意事项:
①每个脸谱至少有三种颜色。
②着色时先勾边线再涂染
步骤五:课堂练习
学生分组完成作业——涂色
教师巡回辅导帮助学生完成。
步骤六:点评作业
方式:学生将制作完成的作业戴在脸上,学生互相展示、观看、评价,教师鼓励学生认真完成制作,表扬有创意的作业。
评价要点1、掌握京剧脸谱中的颜色所代表的含义
2、掌握京剧脸谱的谱式
3、按步骤临摹设计一套京剧脸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