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重茬防治

合集下载

大豆重迎茬减产原因及防治对策

大豆重迎茬减产原因及防治对策

大豆重迎茬减产原因及防治对策大豆重迎茬直接影响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有关资料表明,大豆迎茬减产6.1%,重茬1年减产9.9%,重茬2年减产13.8%,重茬3年减产19.0%,而且重迎茬大豆百粒重下降,病粒率、虫食率增加,商品质量显著降低。

一、大豆重迎茬减产的原因1.营养元素亏缺随着大豆连作年限的增加,土壤中全氮、全磷和全钾的含量变化不大,但水解氮、速效钾的含量降低,微量元素有效锌、硼含量显著减少,速效磷变幅较大。

2.病虫为害加重大豆孢囊线虫病是大豆生产的主要病害,连作使其密度上升,发病指数高,一般造成减产10—20%,重者30—50%。

除了孢囊线虫外还有根腐病和疫霉病等。

一般来说多雨年份,土壤湿度过大,易发生根腐病;干旱年份孢囊线虫发生较重,重迎茬种植还加重了大豆细菌性斑点病、蚜虫、食心虫的危害。

3.土壤环境恶化由于根部病虫害的严重危害,土壤环境也逐渐恶化,破坏了大豆根部的正常生理活动,降低了根系生理活力,破坏了共生固氮系统,抑制了根的吸收能力,使植株代谢减弱,植株生育缓慢,干物质合成和积累减少,大豆产量和质量降低。

土壤生物活性变劣连作使大豆土壤中细菌减少真菌增多,大豆单株结瘤个数和单株根瘤鲜重急剧下降。

使大豆植株根、茎和叶中氮磷含量随之降低,尤以磷更为明显。

4.植株生长发育变弱重茬阻碍大豆根系的正常生长和根瘤的发育,导致根干重和有效根瘤数减少;还导致单株根瘤体积变小。

初花期,轮作的根瘤体积约为1.5m3,而重茬时仅为1.0 m3。

植株的外观表现为矮小瘦弱,分布不合理,中层叶面积较小,叶面积指数低,叶片黄萎。

5.杂草危害较严重与大豆伴生的苍耳、鸭跖草和寄生的菟丝子等恶性杂草加速蔓延,与大豆争夺营养、水分和光照等。

同时,由于长期或重复使用普施特等残效期长的豆田除草剂,使杂草增强了抗药性,又增加了土壤残毒,致使化学除草对恶性杂草的效果不好,严重者可造成大豆籽粒留有残毒,降低质量,影响出口。

二、防治对策1.科学轮作在大豆孢囊线虫发生较重的地区,可与小麦或其他禾本科作物实行5年以上的轮作;在无法避免重迎茬的情况下,尽可能地避免重茬面积,适当增加迎茬面积。

黄豆重茬的解决方法

黄豆重茬的解决方法

黄豆重茬的解决方法黄豆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是丰富营养、价值高的蛋白质来源之一。

因此,黄豆的重茬问题一直是农民非常关心的问题之一。

黄豆重茬的产生不仅会严重影响农民的产量和收入,同时还会给土地带来极大的损害。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必须采取一些措施来加以解决。

一、原因分析首先,要解决黄豆重茬问题,我们需要了解三年一茬作物连作引起的原因。

黄豆为土壤作物,能够吸收土壤中的养分,而其根系又很深,一般能够在1.2米的范围内吸收养分。

由于三年一茬连作会使土壤中的养分急剧减少,这样在黄豆上播种时,就会出现营养不足的情况,甚至出现病虫害的问题。

此外,连作黄豆使土壤中病菌数量逐年增加,一些病菌甚至在土壤深处,黄豆根系松动与不能发展,细菌会渗入黄豆内,使黄豆先后发芽,成熟度下降,影响产量和质量。

二、解决方法针对黄豆重茬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解决方法。

1、化肥复合施用化肥可以为土壤提供必要的养分。

如果土壤的磷、钾等营养素含量严重缺乏,我们可以在黄豆肥料中添加一些磷酸、硫酸和钾肥,这些肥料可以中和酸度和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土壤酸化,使黄豆长势更好。

2、农药预防农药可以预防农作物的病虫害问题。

在黄豆播种期间,农民可以施用相应的杀虫剂,如有代晕、氯芬等,来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但是要注意,使用杀虫剂时不要超过指南用量,以免对黄豆的生长造成不良影响。

3、轮作制度轮作不仅可以改善土壤肥力,减缓病害、虫害的发生,还能够增加农户收入和灵活调节农作结构。

轮作制度应根据每个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来制定,以便得到最佳效果。

4、深度翻土深度翻土可以有效解决黄豆茬作引起的病虫害问题。

农民可以在每年夏收后进行深度翻土,把黄豆下脚松土彻底深耕,深度达到20-30厘米左右,以助于破坏翻土层中的病菌营养环境,避免病菌的侵染和繁殖,同时提高土壤通气性,增强土壤排水性,改善土壤结构,为下一年的黄豆作物建立一个更为有利的生长环境。

三、结论总之,黄豆重茬问题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和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大豆重迎茬减产是什么原因有哪些防治措施?

大豆重迎茬减产是什么原因有哪些防治措施?

大豆重迎茬减产是什么原因有哪些防治措施?大豆重迎茬现象是大豆种植区常常出现的问题之一,造成了大豆产量的下降,给大豆生产造成了极大的障碍。

那么,大豆重迎茬减产是什么原因呢?大豆重迎茬防治措施有哪些呢?下面将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供大家参考。

1、大豆重迎茬减产原因大豆重迎茬使大豆大幅度减产,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导致地下害虫、根腐病、孢囊线虫、大豆食心虫等多种病虫害明显加重;二是大豆根际土壤微生物紫青霉分泌毒素能使大豆自身生理中毒,阻碍大豆种子萌发吸水,抑制根系发育,三是导致大豆养分偏耗,造成养分匮乏,微量元素钼、硼、锰、锌减少,满足不了大豆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四是导致大豆品质下降,由于虫食率增加5~10%、大豆灰斑病的病粒率增加3~10%、紫斑粒的病粒率增加3~5%,使大豆品质下降1~2个等级,严重影响了大豆的质量。

五是减产减收。

重迎茬地块大豆缺苗断条、植株矮小、生长缓慢、分枝少、百粒重下降、荚稀粒小、粒少、根系不发达、根瘤少,使大豆产量大幅度下降。

2、综合防治技术措施根据大豆重迎茬减产的原因和机理,可以知道,凡是能有效防治根部病虫害危害,改善土壤环境,健身调控的技术,都可以有效地控制大豆重迎茬减产。

因此,控制大豆重迎茬减产的措施是一个综合的措施。

2.1以提高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水平为基础,挖掘整体增产潜力,减缓大豆重迎茬危害2.1.1要严格选地,搞好秋翻整地选地首先要宏观调空,要坚持“种迎不种重、种肥不种瘦、种洼不种岗”的原则,要选择有机质含量在Wo以上的平川地或二洼地种植大豆,切记在地力较差的岗坡地和孢囊线虫病、菌核病、根腐病、大豆灰斑病及其他病虫害发生较重的地块种植大豆。

同时要搞好秋整地,深翻18~22厘米为宜。

2.1.2合理轮作防止大豆重迎茬最根本的有效防治方法是实行合理的轮作制度。

在胞囊线虫较重地区,可与小麦或其他禾本科作物实行5年以上的轮作制度。

当前,要把大豆重茬和迎茬区别对待。

在一些地区,大豆重、迎茬无法避免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避免重茬大豆面积,可以适当增加迎茬大豆面积。

大豆重迎茬危害防治技术措施

大豆重迎茬危害防治技术措施
肥 , 配方施化肥 。 一是精细整地 。 大
豆重 、 迎茬 , 尤 其是连年重茬 , 导致土壤紧实板结。 缺少合理 团粒结构 , 肥力下降。进行精细 的土壤耕作 , 可 以破坏板结 层, 为大豆根系生长发育创造 良好 的土壤条件 , 并能有效减 轻病虫危害。因此 , 在土壤耕作上要坚持以深松为 主的松 、 翻、 耙、 旋 结合的土壤耕作制 , 大力推广深松耕法 , 实行秋整 地。 据试验结果 , 秋整地优于春整地 , 尤其对大豆重 、 迎茬 的 种植地块更要坚持做到 。 二是增施农肥 , 配方施化肥 。 有机 农肥是完全肥料 , 它不仅矿质元素丰富 , 而且含有较多的有 机质和作 物生长所需 的特殊物质。增施有机农肥不仅可 以 平衡供给大豆营养 , 而且可以改善重 、 迎茬造成 的不 良土壤 环境 , 是减缓产量损失的有效措施 。据黑龙江省调查 , 在每 亩施 1 0公斤二铵的基础上施入 1 0 0 0公斤优质农肥 的地块 每亩可增产 2 4公斤大豆 , 增幅达 1 8以上%。由于重迎 、 茬 地块速效氮 含量 降低 , 根瘤稀少 , 固氮能力减弱 , 所 以在多 施优质农肥的基础 上 , 在大豆苗期或者花期适 时追 施氮 肥。 般可在大豆三叶期每 亩追施尿素 2 —3公斤 , 或于始花期 每亩追施尿素 4公斤 , 增产幅度可达 1 0 %以上 。同时 , 还要 施用硼 、 钼、 锰、 锌等微量元素肥料 , 补充重迎茬地块微量元 素的不足 , 以减缓重迎茬危害对产量 的影响。 4 . 增加播种量 ’ △理密植 。由于重 、 迎茬地块病 虫害加 重、 土壤环境恶化 , 对大豆 生长极为不利 , 容易造成缺苗现 象, 达不到 品种要求的合理密度 。因此 , 重迎茬大豆应适 当 增加播种量 , 确保豆 苗株数 , 发 挥群体的增产作用 , 以减轻 减产幅度。一般 比正茬大豆增加 1 0 %左右 的株数。 5 . 加强根部病虫害防治 。 这是种植重 、 迎茬大豆必须高 度重视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 也是成败 的关键所在。 一是播 前用 5 0 %锌硫磷 闷种 4小 时 、 水、 种 比例 1 : 4 0 : 4 0 0 1 , 或公 顷用 5 %甲拌磷 2 2 . 5公斤与底肥混合均匀施入土壤 中防治 害虫。 二是采用种子包衣防治。 ( 1 ) 用3 5 %多克福大豆种衣 剂或 3 0 %克多福 种衣 剂或 2 5 %呋多种子处理 剂或 8 %甲多 种衣剂等种衣剂品种 , 进行种子包衣 。 ( 2 ) 应用 甲基硫环磷 、 乙基硫环磷 、 甲基异硫磷 等有机磷农药拌种 , 防治地下害虫 及苗期害虫。 ( 3 ) 应 用多福合剂 、 福美双 、 多菌灵等杀菌剂拌

大豆重迎茬减产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大豆重迎茬减产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变 ,土 壤 非 毛 管 孑L隙 表 层 加 大 .大 孔 隙 多 ,固和 液 及 气 比例 失 调 ,土 壤 紧 密板 结 而 缺 乏 团 粒组 织 。重 茬 地块 20厘米 左 右 耕 层 土壤 土 体 垒 结很 密实 .简 单 团 聚体 偏 多 ,孔 隙都 是 裂 隙状 与 囊 状 ,相 互 连 通 性很 差 。在 叶 片 生长 方 面 ,重茬 会 致 使 叶 片 生长 速 度 缓 慢 ,使 群体 叶 面 积 指 数 下 降 与冠 层 叶 片 分 布不 合 理 ,以 及 重 茬 大 豆 叶 片早 衰 情 况严 重 .中 层功 能 叶 片 面 积 降 低 都 是 导 致 减 产 的 因 素 。
1大 豆 重 迎 茬 减 产 的 原 因 1.1重 迎 茬 导 致 病 虫 害 加 重 。 大豆 孢 囊 线 虫 病 和 根 腐 病 与 蚜 虫 及食 心 虫 等 病虫 害 ,重 迎 茬 地 块 发 病株 率 较 正 茬 地块 增 加 29%,重 迎 茬 大 豆 根 系分 泌物 对 土壤 微 生 物 是 有 害 的 .不但 可 诱 导 土 壤 里孢 囊 线 虫 孵 化 ,还 会 令根 际酸 度 增 加 导致 根 际 真 菌 数加 大 ,细菌 和放 线 菌 的 数 量 下 降 ,繁 殖 受 阻 抑 ,植 株 抗 病 能 力 降低 ,使感 病 机 会 增 多 。 这些 病 害 因 不 同地 方 和 不 同年 份危 害也 有 所 不 同 , 通 常而 言 多 雨 年 份 ,土壤 湿 度 偏 大 ,易 患根 腐 病;干 旱 年份 患 孢囊 线虫 病 较重 。 1.2重 迎 茬 导致 根 系 吸 收土 壤 养 分 能力 弱 化 。重迎 茬 根 际土 壤微 生 物 区是 以 高 肥 的 “细 菌 型 ”往 低 肥 的 “真 菌 型 ” 转 变 ,真 菌 增加 之时 细 菌 数 量 降低 .象 征 着 土 壤 肥 力 减 小 ;另 外 ,有 的真 菌 能 形 成 毒 素 抑 制 大 豆 生 长 。试 验 结 果 证 明 :大 豆重 茬 5年 的 根 际 土壤 里 真 菌 数 量 明显 比重 茬 2年 与正 茬 的 多 。重茬 大 豆 根 际 微 生 物 种 群 真 菌 主 要 是 紫 青 霉 和镰 刀 菌 及 粘 帚 菌 ,均 可 以排 出毒 素 , 给大 豆带 来 严重 危 害 。紫青 霉 毒 素是 当 中危 害 最 加 严 重 的 ,于病 虫 害 感 染 以前 与 大 豆 种 子 萌 发 阶 段 就 对 重 茬 大 豆 的 危 害 有 影 响 ,阻 碍 大 豆生 长 。真 菌 毒 素 能 影 响 大 豆 根 瘤 菌 。显 著 阻 碍 大 豆 结 瘤 .最 后 因 为 根 系 发 育 欠 佳 。影 响 土 壤 吸取 养 分 .导 致 植 株 短小 和茎 杆 细 弱 及 抗 倒 伏 能力 低 。 1-3重 迎 茬 导 致 耕 层 土 壤 性 状 恶 变 。重 迎 茬 造 成 耕 层 土 壤 物 理 本 质 转

大豆重茬高产栽培方法

大豆重茬高产栽培方法

大豆重茬高产栽培方法大豆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也是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

大豆的栽培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其中重茬高产栽培方法越来越受到农业生产者的青睐。

重茬高产栽培方法可以使得大豆的产量得到明显提升,下面本文将会对重茬高产栽培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种子选用选择优良品种是提高大豆产量的重要保证。

一般情况下,可以选择大豆“华豆2号”、“合豆5号”、“黑龙江609”等品种进行种植。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种子的质量也是产量关键因素之一。

种子应选择健壮、完整、无虫害的种子,并且要进行严格的储存,以确保发芽率和存活率。

二、土壤准备大豆的生长需要丰富的有机质和营养物质,因此前茬土地要进行彻底的整理和施肥工作。

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应擦净地面残留物,进行深翻整地,以达到彻底松土、改善土壤通气性和饱和度的目的。

同时,应在整地过程中适量施入有机肥料,可以选择鸡、鸟、鸟粪、牛粪、羊粪等作物秸秆,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和胡敏酸含量,提高肥力。

三、合理密植密植可以增加单位面积的植株数量,从而让每株大豆的生长空间变小,代表着更细密的大豆根系和更强劲的茎叶,更多的养分将会输入大豆的生长过程中,进而提高了大豆的产量。

在大豆的密植过程中,应考虑到不同种类和不同品种的生长特性和生长期,以及地理和环境等因素,从而确定适合的密度范围。

在生长期中如果发现了大豆凋萎或者大量倒伏,就需要适当调整密植度,确保更好的生长效果。

四、科学浇水大豆的生长需要适宜干湿度,缺水或者水分过量都会对大豆的生长带来不良影响,进而影响大豆的产量。

为了保证大豆的生长需要,一般情况下需对大豆进行充足的、适度的浇水,特别是在生长期中的花期、开花期和整形期,应多加护理。

在生长发展初期可以考虑采用早晨、晚上的浇水方式,逐渐转变为每隔1~2天的浇水方法,在水分状况合适的情况下每次浇水量大约为1~2次。

五、适时施肥大豆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营养物质去支持其发育生长,因此适时施肥也是提高大豆产量的关键步骤。

大豆重茬种植技术

大豆重茬种植技术

大豆重茬种植技术
大豆重茬种植技术,是指在同一片田地上第二年重新种植大豆的一种技术。

下面介绍一些大豆重茬种植技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 地力调整
如果上一年种植的是大豆,那么在重茬种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地力调整。

可采取施加有机肥、翻耕等方法,使土壤得到充分的改良,增加土壤肥力和水分含量。

2. 品种选择
重茬种植大豆应选择适应力强、生长快、抗病性好的品种。

同时要注意避免种植与上一年相同的品种,以免造成疫病和虫害的大面积爆发。

3. 合理施肥
在重茬种植时,应对所种植的大豆适量施肥。

适量施用氮肥、磷肥和钾肥,可以提高大豆的抗病能力和增加产量。

4. 间作种植
采用间作种植方式,在重茬种植的同时,同时将其他作物种植在田地中。

如玉米、棉花等,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和维持土壤的结构。

5. 种植密度控制
重茬种植大豆时,应注意控制种植密度,一般每亩播种量控制在50-60公斤之间。

同时根据大豆在田间的生长情况,及时进行密植或稀植处理。

6. 病虫害防治
重茬种植大豆时,应监测农田是否有害虫与病毒的存在,一旦发现及时防治。

总之,大豆重茬种植技术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作业,需要农民具备较强的农艺技能,方能取得较好的产量和效益。

《大豆的种植技术和常见问题》

《大豆的种植技术和常见问题》

《大豆的种植技术和常见问题》精品整理大豆黄叶、死苗原因及防治方法农户在种植大豆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黄叶、死苗现象,严重影响到大豆的产量,对种植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收益。

那么大豆黄叶、死苗的原因什么?该如何防治?一起来看看详细介绍吧。

1、病害在大豆的苗期感染顶枯病是,它的子叶会出现褐色环斑,生长节点坏死,在严重时会整株枯死;花前染病的种植,它的节间会延长,顶芽变褐,植株变脆易折倒;花后染病的植株,叶片易脱落,结荚较少,荚粒会发育不良,成熟延期,在收获前也会保持绿色。

防治措施:在植株染病时,及时将病株拔除,以免病害蔓延,对于染病较轻的种植,可以喷洒杀毒矾和百菌清,效果较好。

1精品整理2、虫害大豆孢囊线虫会引起死苗,幼苗遭受危害时,叶片会变化,发育较慢,在严重时植株枯萎而亡;成株发生是,植株生长不良、矮化,叶片由下向上变黄,花期延期,荚粒生长不饱满且色泽较暗。

将病株拔除,会发现根系不发达,根瘤少,根系附着很多的大豆孢囊线虫。

防治方法: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状况,促进大豆生长,要适时的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干旱土壤环境极利大豆孢囊线虫繁殖,对于发病的田块可用低浓度的氧化乐果乳液对于茎基部喷施。

2精品整理3.营养不良。

当缺肥或部分施用某种肥料时,或发生严重干旱时,植株叶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黄化、皱缩现象,植株生长缓慢,严重时会因脱肥而死亡。

防治方法:要科学合理的施肥,确保土壤肥力充足,促进大豆生长,对于缺肥的田块,可以喷洒低浓度的磷酸二氢钾溶液,能使症状缓解或者消失,使得大豆正常生长。

3精品整理4.除草剂损害除草时,除草剂使用不当、用量过大、除草剂组合不当、重复喷洒等问题。

都会造成除草剂的危害,会导致大豆植株黄叶,严重时甚至死苗。

防治方法:对于除草剂的使用一定要规模严格,发现药害后要及时浇水,降低药剂浓度,在喷洒叶面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缓解药害。

以上是大豆黄叶、死苗原因及防治方法介绍,希望能帮助到你基于的大豆种植技术大豆在中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国的主食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豆重茬防治
宣讲人:陈鹏
随着天气的因素,种植业也迎来了作物的成长期,各类农作物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解决措施,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大豆重茬,希望可以对忙碌中的你们有所帮助哦!
重茬大豆植株生长迟缓,矮小,叶色发黄,易感染病虫害,致使大豆荚小,粒小,产量低,一般重茬减产20%~30%。

减产原因:
一、营养元素的亏缺;
二、以大豆胞囊线虫病为主的根部病虫害危害加剧;
三、大豆叶部病虫害危害加剧;
四、大豆根圈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变化;
五、大豆根系分泌物和根系腐解物的自毒作用;
六、大豆的共生固氮体系恶化;
七、土壤物理结构发生改变。

从上述原因看,导致重茬大豆减产的原因是多因素的,各种因素之间相互联系,共同作用于大豆植株而导致其产量降低。

所以我们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的进行防治,才可取得更好的效果!
防治措施:
1、轮作防治:建立合理的轮作制度,这是解决大豆重茬减产的
最有效措施。

把大豆面积控制在粮食面积的1/3之内,并进行合理轮作,在土壤耕作上以深松为主体,松、翻、耙起相结合,改善土壤理化性能,促进大豆良好生育。

在地块选择上不种重茬,选肥不选瘦,不洼不上岗,种平不种坡,避开病虫害严重地块。

2、品种防治:选育,引用大豆良种是减轻大豆重茬危害的重要措施。

实践证明:在同一地块上,不仅更新品种可以起到缓解重茬危害的作用,就是同一品种,及时更换也能起到减轻重茬为害的效果。

3、营养防治: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肥是减轻重茬关键所在,因此要更多地多积多造多施有机肥,科学施用生物菌肥,能够培肥地力,消除板结,活化土壤,营养元素齐全,促进大豆良好发育,增强抗逆性促进早熟,提高产量,改善品质。

4、病虫防治:大豆重茬使某些病虫害加重发生,因此要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

首先,要搞好病虫测报,准确地掌握病虫发生动态,及时作出预测预报,指导好防治工作;其次,抓住主要矛盾,进行综合防治;再次备好药械、农药、训好防治员,一旦发生,及时防治。

5、栽培防治:要进一步完善推广大豆增产的各种栽培模式,把种子、施肥、耕作、植保等各种行之有效的增产措施合理地组装起来,科学地加以运用,是减轻大豆重茬为害,促进大豆生产发展的一项主要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