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人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生命的延续 8 相似与差异》教案_2

合集下载

冀人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生命的延续 8 相似与差异》教案_5

冀人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生命的延续  8 相似与差异》教案_5

《相似与差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遗传与变异。

2、学习数据整理。

3、绘制条形统计图。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收集、整理数据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事物观察的兴趣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遗传与变异,观察人与人、动物与动物的相似与变异之处。

教学难点数据整理,绘制条形统计图。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看一看谁是火眼金睛!邀请两对双胞胎上台,请同学们猜一猜哪位是姐姐哪位是妹妹?学生分别进行猜测。

再邀请长相有明显差异的两对双胞胎,请同学们进行猜测。

师:为什么第一对双胞胎我们很难猜出来谁是姐姐谁是妹妹,而第二对双胞胎我们很容易就猜出来了呢?原来是她们有一对长得很像而另一对长得有很大的差异,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相同与差异》。

(教师板书课题。

)二、新课讲解:1、从小到大,虽然我们的身体在生长过程中发生着各种变化,但是仍然会听到这样的声音:“你长得真像你的妈妈(爸爸)!”仔细观察自己和父母的体形、举止、音容笑貌,我们会惊奇地发现一些相似之处。

这是为什么呢?下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观察一下自己与自己的亲人有哪些相似之处。

2、小组汇报调查结果。

师:同学们能不能通过这些数据想一想,为什么我们有的地方和自己的亲人长得像,而有的地方长得不像呢?下面让我们观看一段视频,看一看你说的对不对。

3、播放遗传与变异视频。

4、看完视频,我们明白了是因为遗传和变异的原因,那什么是遗传,什么又是变异呢?(教师板书遗传、变异的含义。

)我们人类除了长相有遗传,在天赋方面也有遗传的现象,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

(播放遗传天赋视频。

)5、除了人类有遗传现象,动物和植物有遗传或者变异的现象吗?搜集资料,说说某类动物和植物的下一代与其自身相比有哪些相似的地方?6、小组汇报交流。

师:除了以上同学们说的那些,还有小狗、老虎、虎皮兰、芦荟等等。

回过头我们再来看一下遗传和变异的含义,看一看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同学们都非常聪明,它们相同的地方就是与其自身比较的都是有血缘关系的,那么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下没有血缘关系的,把我们的课本打到34页,完成表格。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8 相似与差异 |冀教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8 相似与差异 |冀教版

相似与差异教学设计一、科学教育理论指导:以《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内容》为指导,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了一些有关动植物繁殖方式方面的问题,教学中引领学生从观察自身与父母及其他成员的相似和差异入手,鼓励学生收集、整理、分析相关资料,并通过观察,比较描述相关现象,培养学生尊重生命规律,正确看待生命世界中存在的遗传和变异现象.二、学情分析:○1小学生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好奇,及强烈的求知欲,尤其对生命世界奥秘的探索.新课标下的科学贴近学生生活,适合他们的年龄段,因此学生接受起来应该轻松自如.○2五年级共有27人,管理比较方便并且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3学生接受科学已经两年半,都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对该学科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4由于学生均来自农村,见识面窄,再加上教学设备的限制,因此一些探究调查活动无法开展,导致学生只能硬性接受.○5学生不喜欢死记硬背,喜欢小组合作完成任务,独立思考及动手能力比较差劲.○6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还需要培养,美术功底也欠缺.三、生命科学领域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梳理:五年级下册的生命科学以“生命的延续”与“生物的延续”这两条线索展开,引领学生探究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与平衡关系,通过收集和整理资料,观察比较并描述相关的现象等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了解生物不同的生殖方式,找出生物间存在的遗传和变异的特征,进一步感悟生命过程的复杂多样,珍爱生命,关注与繁殖遗传和变异有关的生物技术新成果.本节授课内容为冀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八节:相似与差异.用到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观察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及教师引导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四、教学目标:○1能通过比较的方法找出同种物种的相似点.○2能用实例或用自己的话说明对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理解.○3能从全班同学的四种性状中发现规律.○4能说明遗传和变异的意义.五、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自己收集观察绘制图表认识生物的多性状是遗传和变异的结果,遗传和变异在自然界普遍存在.难点:学生对观察结果的整理及绘图对现象反映的准确性.六、教学准备:镜子、全体家庭成员的合影照.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从小到大虽然我们的身体在生长过程中发生着各种变化,但是仍然会听到这样的声音:“你长得真像你的爸爸或妈妈。

翼教版科学五下《相似与差异》教学设计

翼教版科学五下《相似与差异》教学设计

翼教版科学五下《相似与差异》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什么是相似、什么是差异,并能够举例说明相似与差异的常见特征。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讨论、实验和归纳总结的方式,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对相似和差异的敏感性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1.理解相似与差异的概念。

2.能够举例说明相似和差异的常见特征。

三、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将相似和差异的特征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方法1.通过实验、讨论和归纳总结的方式,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2.采用示范教学和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给学生展示一些事物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事物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不同点?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

2.实验探究(20分钟)(1)实验1:观察物体的形状和颜色。

将一些具有明显形状和颜色差异的物体放在一起,让学生观察这些物体的形状和颜色,然后让学生分组,找出相同形状和相同颜色的物体。

让学生讨论:这些物体有哪些共同点?有哪些不同点?他们是相似的还是不同的?为什么?(2)实验2:观察事物的大小和材质。

将一些大小不同和材质不同的物体放在一起,让学生观察这些物体的大小和材质,然后让学生分组,找出相同大小和相同材质的物体。

让学生讨论:这些物体有哪些共同点?有哪些不同点?他们是相似的还是不同的?为什么?3.归纳总结(20分钟)根据前面的实验,让学生归纳整理相似和差异的特征,通过分组展示的方式,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总结。

教师适时给予肯定和补充:相似是指一些事物在方面具有共同特征;差异是指一些事物在方面具有不同特征。

4.拓展应用(20分钟)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寻更多的相似与差异,例如:找出身边的相似和差异的事物,观察不同季节的相似和差异之处等。

让学生分组进行小调查,调查不同年级的同学的相似和差异。

翼教版科学五下《相似与差异》教学设计

翼教版科学五下《相似与差异》教学设计

翼教版科学五下《相似与差异》教学设计翼教版科学五下《相似与差异》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相似和差异,并能区分相似和差异。

(2)能够运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找出物体之间的相似和差异。

(3)能够用图表的方式记录观察结果。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

(2)通过记录观察结果,培养学生的记录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探究自然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尊重事实、注重证据的科学态度。

(3)培养学生乐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相似和差异的概念,并能运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找出物体之间的相似和差异。

教学难点:如何准确观察和比较物体之间的相似和差异,并用图表的方式记录观察结果。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PPT、观察记录表、多种物体样品(如植物、动物、矿物等)。

2.学生准备:放大镜、笔记本、彩色笔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图片中的物体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2.引出相似和差异的概念,并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相似和差异的现象。

(二)新课教学1.相似和差异的概念:(1)相似:指两个或多个物体在某些方面看起来很像,或者有共同的特点。

(2)差异:指两个或多个物体在某些方面看起来不一样,或者有不同的特点。

2.观察和比较的方法:(1)观察:指用眼睛仔细看,发现物体的特点。

(2)比较:指将两个或多个物体放在一起,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观察记录表的使用:(1)展示观察记录表,并讲解其使用方法。

(2)让学生分组,观察不同的物体样品,并记录观察结果。

4.观察和比较的实践:(1)让学生分组,分别观察不同的物体样品,如植物、动物、矿物等。

(2)让学生根据观察和比较的结果,填写观察记录表。

(3)让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并讨论物体之间的相似和差异。

(4)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相似和差异的现象?这些现象有什么意义?5.课堂小结:通过观察和比较,我们发现物体之间有很多相似和差异的现象。

相似与差异-冀人2001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相似与差异-冀人2001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相似与差异-冀人2001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生物间的相似和差异;2.能够观察、描绘和比较不同的生物;3.了解植物的一般结构和功能。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认识生物的相似和差异。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植物结构与功能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准备1.教学工具:PPT课件、图片、实物模型等;2.教学材料:《冀人2001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图书馆资料、生物标本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主题1.引导学生回顾动物的特征;2.引导学生讨论相似和差异的概念和意义;3.导入本课主题:相似与差异。

第二步:植物结构与功能1.利用图片、实物模型等让学生初步认识植物的结构和功能;2.利用幻灯片展示不同植物的外观和形态;3.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相同和不同之处,理解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第三步:生物间的相似与差异1.利用图片、实物模型等让学生辨认和比较不同生物间的相似和差异;2.引导学生理解生物间的相似和差异是从分类角度出发的;3.让学生通过事例和图书馆资料等深入了解类群和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第四步:整合课堂知识1.针对学生在课堂上发现和学习到的知识,开展小组或集体讨论;2.鼓励学生关注身边的生物现象,结合知识进行思考和归纳;3.在合作中促进学生探究和发现新知。

第五步:作业布置1.布置数学作业:画出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植物的图画,并标出它的结构和功能;2.布置思维导图作业:绘制一张生物分类的思维导图,反映出生物之间的相似和差异。

五、教学总结1.本课主题是相似与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归纳,发现不同生物间的相似和差异;2.重点在于引导学生理解植物结构与功能之间的联系;3.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的互动和探究,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冀教版小学科学五下册《8相似与差异》word教案 (2)

冀教版小学科学五下册《8相似与差异》word教案 (2)
D.小组之间交流研究结果。
学生自由的将自己组的研究成果展示给其他人看。
7.讲解:变异。
A.讲解:变异。
B.学生举例:有关生物变异现象的实例。
8.统计全班各组中大蒜瓣的数量,并制成统计图,分析它的变异。
A.统计全班各组中大蒜瓣的数量。
B.学生画统计图
C.看图分析:
(1)每组的各个大蒜瓣的数量是否一样?有什么规律?
(2)对大蒜瓣的数量多少的规律作何解释?
9.课外拓展。
分析变异现象的利弊。
设计意图
C.学生讨论:从统计图中,你发现什么规律?
4.课外延伸法:
A.个人课外观察作业:
观察自己与家人在舌、额头、耳垂、手指4个方面的特征,并填入33面的表格中。
B.小组课外观察作业选题:
花丛中飞舞的蝴蝶,它们的颜色、形态都一样吗?
我们学校种植的蝴蝶花,它们的花瓣、色彩、形状一样吗?
我们爱吃的玉米,颗粒的颜色都一样吗?
搜集某类动物或植物的下一代与其自身相比,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
5.观察鸡冠的差异。
A.灯片出示各种鸡吗?各有什么特点?
其他生物不同个体之间是否也存在这样的差异?
6.研究大蒜瓣个体之间的存在的差异。
A.展示书上研究方案
B.小组讨论制订研究方案。
C.小组研究。
B.质疑讨论:
你用哪些方法可以找出自己与同学的相似特征?
(五官、体形、举止、言谈……)
你从哪些方面去观察寻找自己与同学的相似特征?
(看照片、照镜子、相互看……)
为缩小观察范围,请看书33和34面,书中要我们着重观察人物哪几个方面的特征?
(舌、额头、耳垂、手指)
2.小组观察法:将自己这四个方面的特征与同学进行比较、记录。

冀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冀人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8课《相似与差异》教案

冀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冀人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8课《相似与差异》教案

冀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冀人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8课《相似与差异》教案8.相似与差异一、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能通过观察长出自己与父母及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相似之处,并分门别类地列在表中。

2.能设计一种可以快速分别找出全班同学中与自己一种、两种、三种、四种特征都一样的人数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到在研究过程中一些事情只有在其他人的配合之下才能完成。

2.能与其他小组交流本组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

科学知识目标1.能用实例或自己的话说明对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理解。

2.能说明生物具有遗传特点的意义。

3.能举例说明遗传现象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4.能通过分析研究结果得出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结论。

二、教学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大量事实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帮助学生认识到生物的很多特征是遗传的,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特性。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从小到大,虽然我们的身体在生长过程中发生着各种变化,从但是仍然会听到这样的声音:“你长得真像你的妈妈(爸爸)!”仔细观察自己和父母体形、举止、音容笑貌,我们会惊奇地发现一些相似之处。

这是为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进行探究。

(二)探究新知1.汇报调查的结果:自己与家庭成员有哪些相似的特征?2.思考:除外形上的相似外,自己在为人处事等方面是否有和长辈相似的地方?3.设计图表,将全班每位同学在舌、额头、耳垂、手指等4个方面的特征进行统计。

4.将自己的特征与同学的进行比较,分析统计与自己有1个或几个相似特征的同学的数量,并在坐标纸上标示出统计结果。

5.讨论:从统计结果中发现什么规律?有没有与自己的各个特征完全一样的同学?6.教师出示几组动物图片让学生观察,说一说它们的下一代与自身相比,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将自己的发现与同学交流。

(三)课后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四)课后作业准备材料:几头大蒜、几个豌豆或几条金鱼等。

8.相似与差异(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能找出某种动物或植物上一代和下一代以及子代不同个体之间的相似或相同及差异之处。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8.相似与差异》教学设计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8.相似与差异》教学设计

《8.相似与差异》教学设计过程与方法●能通过观察找出自己与父母及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相似之处,并分门别类的列在表里●能通过比较的方法找出同种动物的相似点。

知识与技能●体验到在研究过程中一些事情只有在其他人的配合下才能完成●能与其他小组交流本组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用实例或自己的话说明对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理解●能举例说明遗传现象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的现象教学过程设计一、交流调查的情况。

1、谈话:同学们,你回家后向你的家人了解过自己小时候的事情吗?我想你一定有很多的收获,也非常想告诉大家你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对吗?下面,我们就分组交流一下,请你告诉同组的同学,你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以及你出生时的一些情况?2、学生分组交流。

3、谈话:刚才,大家都已经在小组里向别人介绍了从前的你,你们有没有发现大家的成长过程有一些共同的地方?4、讨论交流。

5、小结:是的,我们大家出生前都需要在妈妈的肚子里生长大约10个月,通过这10个月的成长,我们在出生时就长成了人的样子了。

出生以后我们主要吃妈妈的奶汁长大,几个月后我们就开始会吃东西了,慢慢学会了走路、说话……6、谈话:在前面的几节课中,我们知道动物植物都要繁殖后代,延续生命。

人类同样如此,可见,繁殖后代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二、了解胎儿在妈妈肚子中的生长过程。

1、谈话:大家小时候的情况我们已经有所了解了,但是你们知道你在妈妈肚子中是怎样慢慢长大的吗?三、讨论应该怎样珍爱生命,孝敬父母。

1、谈话:同学们,你们在课前的调查中还了解了妈妈怀孕时的情况,知道妈妈为了生你,吃了不少的苦,你出生以后,家里的人为了你的健康成长都付出了很多的代价,你能跟大家介绍一两件让你特别感动的事情吗?2、学生介绍。

3、谈话:在每一个人的出生和成长过程中,都蕴涵了他的亲人对他无私的关怀和爱护,就像我们种一盆花,没有我们给它浇水、施肥,它绝不可能开出美丽的花朵一样,离开了家人的关爱,也绝没有我们的健康成长,养一株花都很辛苦,养一个人更难!对吗?你应该怎样珍惜自己的生命呢?4、学生讨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似与差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事物观察的兴趣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收集、整理数据的能力。
3了解遗传与变异,学习数据整动物与动物的相似与变异之处。
教学难点
数据整理,绘制条形统计图。
教学准备
小组分类统计图表两张(34面上图及左下方图)。
三.观察鸡冠的差异。
1.A.灯片出示各种鸡冠。
B.观察。
观察鸡冠的颜色、形状都一样吗?各有什么特点?其他生物不同个体之间是否也存在这样的差异?
C.交流
2.讲解:变异。
A.变异:
B .学生举例:有关生物变异现象的实例。
3. .统计全班各组中大蒜瓣的数量,并制成统计图,分析它的变异。
a学生画统计图
b看图分析:(1)每组的各个大蒜瓣的数量是否一样?有什么规律?(2)对大蒜瓣的数量多少的规律作何解释?
五.课外拓展。分析变异现象的利弊。
为缩小观察范围,请看书33和34面,书中要我们着重观察人物哪几个方面的特征?(舌、额头、耳垂、手指)
2小组观察法:将自己这四个方面的特征与同学进行比较、记录。
3.学生讨论:从统计图中,你发现什么规律?
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模一样的人。
4.课外延伸:
个人课外观察作业:观察自己与家人在舌、额头、耳垂、手指4个方面的特征,并填入33面的表格中。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1.看图激趣:启发学生寻找观察人物相似特征的方法。
2.目标激趣:这节课,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寻找自己的特征与家人有哪些相似之处?然后进行归类统计,看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学生自己填写
二新授
1质疑讨论:你用哪些方法可以找出自己与家人的相似特征?(五官、体形、举止、言谈……)
你从哪些方面去观察寻找自己与家人的相似特征?(看照片、照镜子、相互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