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五脏对应表

合集下载

人体五脏(心肝脾肺肾)对应自然界的五行(金木水火土)

人体五脏(心肝脾肺肾)对应自然界的五行(金木水火土)

人体五脏(心肝脾肺肾)对应自然界的五行(金木水火土)展开全文黄帝内经》应用五行的生、克、乘、侮等学说,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肌体各腑脏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生相克的关系,把人体组织结构按五行予以归属;五脏——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五官——目属木、舌属火、口属土、鼻属金、耳属水;情志——怒属木、喜属火、思属土、悲属金、恐属水;通俗解说下:木主肝,它像春天的树一样,向上性,开窍由目;火主心,代表心脏里的血像火一样在燃烧有激情,开窍于舌;土主脾,代表后天性,所以饮食是要用口来完成;金代表肺,金代表金属能发音;水主肾,水性下降,所以会往外排出并指出五脏之间的生理关系,如肝木生心火、心火生脾土、脾土生肺金、肺金生肾水、肾水生肝木;还提出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如相生关系的传变——“母病及子”和“子病反母”;相克关系的传变——相乘(肝病导致脾病,为肝乘牌)和反侮(肝病导致肺病,为肝侮肺)。

由此提出了一些治疗准则,如“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等。

这就形成了中医五行学说的完整而独特的理论。

总之,由于阴阳五行说在中医中的直接引用,使中医初具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特色,阴阳五行说不失为中国古代医学的哲学基础。

五行相生的理解金生水,因为地球上最原始的水就是从地球内部转化而来的;水生木,因为水灌溉树木,树木便能欣欣向荣;木生火,因为火以木料作燃料的材料,木烧尽,则火会自动熄灭。

火生土,因为火燃烧物体后,物体化为灰烬,而灰烬便是土;土生金,因为金蕴藏于泥土石块之中,经冶炼后才提取金属;五行相克的理解金克木,因为金属铸造的割切工具可锯毁树木;木克土,因为树根吸收土中的营养,以补己用,树木强壮了,土壤如果得不到补充,自然削弱;土克水,因为土能防水;水克火,因为火遇水便熄灭。

火克金,因为烈火能溶解金属;。

五脏与五行对应表

五脏与五行对应表


属性:土; 表里:胃(消化); 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功能:造血、统血、消化吸收、运化、肌肉、免疫; 功能下降的表现:消化不良、过胖或过瘦、胃部不适、食欲不
正常、贫血、月经量少、肌肉松弛、牙龈出血、身体有淤青 块、舌有齿痕; 三怕:思、湿、甜; 五季:长夏; 五色:黄; 五味:甜。

属性:水; 表里:膀胱(水液代谢); 开窍于耳,其华在发; 功能:主生育、主骨(骨生髓—髓造血—血养发)、水液代谢; 功能下降的表现:骨质疏松、肩颈酸痛、腰酸背痛、月经不调、
咸黑藏寒北冬水肾膀骨恐呻






痛经、眼袋、下肢水肿、黑眼圈、睡眠质量不佳、尿频、易 脱发、白发; 三怕:恐、寒、咸; 五季:冬; 五色:黑; 五味:咸。
自然界
人体
五 行
五五五五五五 味色化气方季
五五形情五 脏俯体志声
酸青生风东春木肝胆筋怒呼
苦赤长暑南夏火心小血喜笑 肠脉
甘黄化湿中长土脾胃肉思歌 夏
辛白收燥西秋金肺大皮悲哭 肠毛
五脏与五行
五行的概念:
构成这个世界万事万物的五种基本元素, 金、木、水、火、土即为五行。
关于五行最早记载来自于距今3000年的 西周时的《尚书》,它传递的是古人用简单 质朴的方式来认识世界、认识自然规律的方 法。
五脏与五行的对应
经络与脏腑相连, 脏腑又分属于五行。











属性:金; 表里:大肠(排泄); 开窍于鼻,其华在肤; 功能:主呼吸、纳气、皮毛; 功能下降的表现:便秘、酒糟鼻、鼻头毛孔粗大、黑头、皮肤

属性:木; 表里:胆(储存胆汁,消化脂肪); 开窍于目,其华在爪; 功能:主筋、藏血、解毒代谢、助消化、主情志; 功能下降的表现:腰腹部易囤积脂肪、眼干眼涩、视力下降、

五行、五脏对应表

五行、五脏对应表
恐伤肾
五脏所恶
肝恶风
心恶热
脾恶湿
肺恶寒
肾恶燥
五味所入
酸入肝
苦入心
甘入脾
辛入肺
咸入肾
五味所走
酸走筋
咸走血
甘走肉
辛走气
苦走骨
多食之令人癃--手足不灵活
多食之令人渴--口渴
多食之令人悗心--烦恼
多食之令人洞心--心中空虚
多食之令人变呕--呕吐
五劳所伤
久行伤筋
久视伤血
久坐伤肉
久卧伤气
久立伤骨
舌分布
舌两旁--肝胆舌尖
舌中心--肺胃
舌中心--肺胃
舌根
五禁食
肝病禁辛
心病禁咸
脾病禁酸
肺病禁苦
肾病禁甘
五宜食
肝色青,宜食甘
心色赤,宜食酸
脾色黄,宜食咸
肺色白,宜食苦
肾色黑,宜食辛
五病宜食
肝病者宜食
心病者宜食
脾病者宜食
肺病者宜食
肾病者宜食
梗米饭、枣
麻、李、韭
大豆、栗、藿
麦、杏、薤
黄黍、桃、葱

肝用辛补之
心用咸补之
脾用甘补之
用酸补之
南(属阳)
中(大地)
西(主肃降)
北方(主寒)
五季


长夏


五化生Βιβλιοθήκη 长化收藏
五气

暑∕火、热
湿
燥∕干燥

五炁





五脏





六腑

小肠

大肠
膀胱

五行、五脏对应表

五行、五脏对应表

五行、五脏、五官、五体、五味、五色、五志、五常对应表
五行、五脏、五官、五体、五味、五色、五志对应表
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爱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寅卯巳午辰戌丑未申酉亥子
五时平旦日中日西合夜半夜
五星岁星荧惑镇星太白辰星
五音角徵宫商羽
五色青赤黄白黑
五方东(主生发)南(属阳)中(大地) 西(主肃降)北方(主寒)五季春夏长夏秋冬
五化生长化收藏
五气风暑∕火、热湿燥∕干燥寒
五炁魂神志魄精
五脏肝心脾肺肾
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
五官眼(目)舌唇(口)鼻耳
五体筋血脉肉皮毛骨(髓)
五华爪面唇四白毛发
五津泪汗涎涕唾
五声呼笑歌哭呻
五宜食肝色青,宜食
甘心色赤,宜食

脾色黄,宜食

肺色白,宜食

肾色黑,宜食

五病宜食肝病者宜食心病者宜食脾病者宜食肺病者宜食肾病者宜食梗米饭、枣麻、李、韭大豆、栗、藿麦、杏、薤黄黍、桃、葱补肝用辛补之心用咸补之脾用甘补之用酸补之用苦补之
泻酸泻之甘泻之苦泻之辛泻之咸泻之
虚肝气虚则恐心气虚则悲脾气虚则四
肢不用、五脏
不安肺气虚则鼻
塞不利、少气
肾气虚则厥
实肝实则怒心实则笑不
休脾实则腹胀,
经溲不利
肺实则喘喝
胸盈仰息
肾实则胀。

五行、五脏对应表

五行、五脏对应表
用苦补之

酸泻之
甘泻之
苦泻之
辛泻之
咸泻之

肝气虚则恐
心气虚则悲
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
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
肾气虚则厥

肝实则怒
心实则笑不休
脾实则腹胀,经溲不利
肺实则喘喝胸盈仰息
肾实则胀
舌中心--肺胃
舌中心--肺胃
舌根
五禁食
肝病禁辛
心病禁咸
脾病禁酸
肺病禁苦
肾病禁甘
五宜食
肝色青,宜食甘
心色赤,宜食酸
脾色黄,宜食咸
肺色白,宜食苦
肾色黑,宜食辛
五病宜食
肝病者宜食
心病者宜食
脾病者宜食
肺病者宜食
肾病者宜食
梗米饭、枣
麻、李、韭
大豆、栗、藿
麦、杏、薤
黄黍、桃、葱

肝用辛补之
心用咸补之
脾用甘补之
用酸补之
恐伤肾
五脏所恶
肝恶风
心恶热
脾恶湿
肺恶寒
肾恶燥
五味所入
酸入肝
苦入心
甘入脾
辛入肺
咸入肾
五味所走
酸走筋
咸走血
甘走肉
辛走气
苦走骨
多食之令人癃--手足不灵活
多食之令人渴--口渴
多食之令人悗心--烦恼
多食之令人洞心--心中空虚
多食之令人变呕--呕吐
五劳所伤
久行伤筋
久视伤血
久坐伤肉
久卧伤气
久立伤骨
舌分布
舌两旁--肝胆舌尖
五志



忧、悲
恐、惊
五谷
麦\小麦
黍\高粱

行 五脏对应表

行 五脏对应表
恐伤肾
五脏所恶
肝恶风
心恶热
脾恶湿
肺恶寒
肾恶燥
五味所入
酸入肝
苦入心
甘入脾
辛入肺
咸入肾
五味所走
酸走筋
咸走血
甘走肉
辛走气
苦走骨
多食之令人癃--手足不灵活
多食之令人渴--口渴
多食之令人悗心--烦恼
多食之令人洞心--心中空虚
多食之令人变呕--呕吐
五劳所伤
久行伤筋
久视伤血
久坐伤肉
久卧伤气
久立伤骨
舌分布
舌两旁--肝胆舌尖
舌中心--肺胃
舌中心--肺胃
舌根
五禁食
肝病禁辛
心病禁咸
脾病禁酸
肺病禁苦
肾病禁甘
五宜食
肝色青,宜食甘
心色赤,宜食酸
脾色黄,宜食咸
肺色白,宜食苦
肾色黑,宜食辛
五病宜食
肝病者宜食
心病者宜食
脾病者宜食
肺病者宜食
肾病者宜食
梗米饭、枣
麻、李、韭
大豆、栗、藿
麦、杏、薤
黄黍、桃、葱

肝用辛补之
心用咸补之
脾用甘补之
用酸补之
五行、五脏、五官、五体、五味、五色、五志、五常对应表
五行、五脏、五官、五体、五味、五色、五志对应表
五行





五性
木曰曲直
火曰炎上
土爱稼穑
金曰从革
水曰润下
天干
甲乙
丙丁
戊己
庚辛
壬癸
地支
寅卯
巳午
辰戌丑未
申酉
亥子
五时
平旦
日中

五行对应---详细对应关系

五行对应---详细对应关系

五脏与五行等的对应关系表五行:金、木、水、火、土五脏:肺、肝、肾、心、脾五官:鼻、目、耳、舌、口五腑:大肠胆膀胱小肠胃五体:皮毛、筋、骨、脉、肌肉五华:毛、手爪、发、面色、唇五志:悲、怒、恐、喜、思五色:白、青、黑、赤、黄五味:辛、酸、咸、苦、甘五声:哭、呼、呻、笑、歌四季:秋、春、冬、夏、长夏五方:西东北南中五臭:腥、臊、腐、焦、香五液:涕、泪、唾、汗、涎五变:咳、握、栗、忧、哕官职:丞相、将军、大力士、君主、谏议之官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五行、方位、颜色、生肖、天干地支等对应关系最佳答案按对应关系做个排列:五行:金木水火土方位:西东北南中颜色:白青黑赤黄天干:庚辛金甲乙木壬癸水丙丁火戊己土地支:申/酉寅/卯子/亥巳/午辰戌/丑未生肖:猴/鸡虎/兔鼠/猪蛇/马龙狗/牛羊五脏:肺肝肾心脾五季:秋春冬夏长夏注:关于长夏,现在多用于中医方面,在季节方面已经不使用.五行指:金;木;水;火;土。

认为大自然由五种要素所构成,随着这五个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产生变化,不但影响到人的命运,同时也使宇宙万物循环不已。

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五行数理: 金为七, 木为八, 水为六, 火为九, 土为五。

2.天干与五行、方位的关系:甲为栋梁之木,东方。

乙为花果之木,东方。

丙为太阳之火,南方。

丁为灯烛之火,南方。

戊为城墙之土,中方。

己为田园之土,中方。

庚为斧钺之金,西方。

辛为首饰之金,西方。

壬为江河之水,北方。

癸为雨露之水,北方。

3.五行的颜色五行分别有其颜色所属:属金的颜色有白色、杏色和金色;属木的颜色有青色、绿色;属水的颜色有黑色、蓝色;属火的颜色有红色、紫色;属土的颜色有黄色、棕色。

金木水火土东西南北中青赤黑白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回答者:zhouwei033 - 同进士出身六级 12-5 10:25 东甲乙木绿春南丙丁火红夏西庚辛金黄秋北壬癸水青冬中戊己土黑四季。

五行、五脏对应表

五行、五脏对应表
舌中心—— 肺胃
舌中心—— 肺胃
舌根
五禁食
肝病禁辛
心病禁咸
脾病禁酸
肺病禁苦
肾病禁甘
五宜食
肝色青,宜食 甘
心色赤,宜食 酸
脾色黄,宜食 咸
肺色白,宜食 苦
肾色黑,宜食

五病宜食
肝病者宜食
心病者宜食
脾病者宜食
肺病者宜食
肾病者宜食
梗米饭、枣
麻、李、韭
:大豆、栗、藿:
麦、杏、薤
黄黍、桃、葱

肝用辛补之
心用咸补之



五■志



忧、悲
恐、惊
五谷
麦小麦
黍高粱
稷小米
稻大米

五畜




猪/肉
五果




栗子:
五劳
久行伤肝
久视伤心
久坐伤脾
久卧伤肺
久立伤肾
五常
木主仁
火主礼
土主信
金主义
水主智
《黄帝内经》界、象及其它
五行





五脏





六腑

小肠

大肠
膀胱

肝藏血
心藏脉
脾藏营
肺臧气
肾藏精

怒伤肝
喜伤心
思伤脾
忧伤肺
脾用甘补之
用酸补之
用苦补之

酸泻之
甘泻之
苦泻之
辛泻之
咸泻之

肝气虚则恐
心气虚则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属阳)
中(大地)
西(主肃降)
北方(主寒)
五季


长夏


五化





五气

暑∕火、热
湿
燥∕干燥

五炁





五脏





六腑

小肠

大肠
膀胱
五官
眼(目)

唇(口)


五体

血脉

皮毛
骨(髓)
五华


唇四白


五津





五声





五味





五嗅
臊、臭、羶焦香Fra bibliotek腥腐、朽
五质





用苦补之

酸泻之
甘泻之
苦泻之
辛泻之
咸泻之

肝气虚则恐
心气虚则悲
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
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
肾气虚则厥

肝实则怒
心实则笑不休
脾实则腹胀,经溲不利
肺实则喘喝胸盈仰息
肾实则胀
五志



忧、悲
恐、惊
五谷
麦\小麦
黍\高粱
稷\小米
稻\大米

五畜




猪∕肉
五果




栗子
五劳
久行伤肝
久视伤心
久坐伤脾
久卧伤肺
久立伤肾
五常
木主仁
火主礼
土主信
金主义
水主智
《黄帝内经》界、象及其它
五行





五脏





六腑

小肠

大肠
膀胱

肝藏血
心藏脉
脾藏营
肺藏气
肾藏精

怒伤肝
喜伤心
思伤脾
忧伤肺
舌中心--肺胃
舌中心--肺胃
舌根
五禁食
肝病禁辛
心病禁咸
脾病禁酸
肺病禁苦
肾病禁甘
五宜食
肝色青,宜食甘
心色赤,宜食酸
脾色黄,宜食咸
肺色白,宜食苦
肾色黑,宜食辛
五病宜食
肝病者宜食
心病者宜食
脾病者宜食
肺病者宜食
肾病者宜食
梗米饭、枣
麻、李、韭
大豆、栗、藿
麦、杏、薤
黄黍、桃、葱

肝用辛补之
心用咸补之
脾用甘补之
用酸补之
五行、五脏、五官、五体、五味、五色、五志、五常对应表
五行、五脏、五官、五体、五味、五色、五志对应表
五行





五性
木曰曲直
火曰炎上
土爱稼穑
金曰从革
水曰润下
天干
甲乙
丙丁
戊己
庚辛
壬癸
地支
寅卯
巳午
辰戌丑未
申酉
亥子
五时
平旦
日中
日西
合夜
半夜
五星
岁星
荧惑
镇星
太白
辰星
五音





五色





五方
东(主生发)
恐伤肾
五脏所恶
肝恶风
心恶热
脾恶湿
肺恶寒
肾恶燥
五味所入
酸入肝
苦入心
甘入脾
辛入肺
咸入肾
五味所走
酸走筋
咸走血
甘走肉
辛走气
苦走骨
多食之令人癃--手足不灵活
多食之令人渴--口渴
多食之令人悗心--烦恼
多食之令人洞心--心中空虚
多食之令人变呕--呕吐
五劳所伤
久行伤筋
久视伤血
久坐伤肉
久卧伤气
久立伤骨
舌分布
舌两旁--肝胆舌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