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工程冻结法施工工程实例

合集下载

冻结法地层加固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项目经理)

冻结法地层加固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项目经理)

安全控制要点
施工案例
敢于创新,勇于奋斗
敢于创新,勇于奋斗
2
冻结法施工简介
敢于创新,勇于奋斗
认知冻结法
2.1 收集所需资料
施工简介
安全控制要点 施工案例
地质检 查孔地 质报告
人工冻 土物理 力学性 能试验 报告
构筑物 上下场 所地形 地貌特 征
构筑物 周围永 久、临 时设施 布置
构筑物 施工图
地区气 象资料
敢于创新,勇于奋斗
认知冻结法 施工简介
安全控制要点 施工案例
2.2 冻结壁设计
厚度
•冻结壁应按承载力要 求(设计提供)设计 冻结壁厚度。
内力计算
•冻结壁内力宜采用通 用结构力学计算方法 计算。冻结壁的力学 计算模型可按均质线 弹性体简化,其力学 特性参数宜取冻结壁 平均温度下的冻土力 学特性试验值。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敢于创新,勇于奋斗
敢于创新,勇于奋斗
认知冻结法
1.2 冻结法适用条件及特点
施工简介 安全控制要点
施工案例
含水量大于10%的土层、 岩层。
适用 条件
盐水冻结地下水流速 ≤5m/昼夜,超低温冻结 地下水流速≤40m/昼夜。
地下水含盐量实验结冰点 满足冻结要求。
敢于创新,勇于奋斗
认知冻结法
1.2 冻结法适用条件及特点
供电要求:
1)一般情况不得停 电,停电必须提前 至少2小时以上通知, 冻结壁交圈前停电 时间超过3小时,对 冻结影响较大。
孔密集布置时,内部冻结孔成孔控制 间距可取边孔的1.2倍~1.5倍左右。 • 冻结孔深度要考虑从冻结孔孔口到冻 结壁设计边界的距离、不能循环盐水 的冻结管端部长度和冻结管端部冻结 削弱影响深度。

冻结法在地连墙“冷缝”处渗水点封水处理的应用

冻结法在地连墙“冷缝”处渗水点封水处理的应用
施工。
1 . 2工程 地 质及 水 文 条 件 本场地 地下水类 型为第 四系孔 隙潜水 , 地下水埋 深较浅 , 埋深 为 09~ . . 2O m。主要赋存 于第 1 海相层 的粉土 、 性土与粉 土互 层的地 层 粘 中; 程影响范 围内微承压水 主要赋于⑥2 ⑦ 2 工 、 粉土及⑥ 3 ⑦3 、 粉砂 、 图1 接缝及冻结位 置图 ⑦4 细砂 中。控制基坑底 部土体稳定性的是连续墙底部⑨2 土和⑨ 3 粉 天津地铁 3 号线张兴庄站为地下双层岛式站 台车站。本站采用 地下 粉砂层 中的微层 压水。 表 1主要岩性 特征表
1工 程 概 况 .
11 程简介 .工
连续墙围护结构形式 , 施工阶段不能影响铁路的正常运行 , 相邻槽段墙体 接合缝须严 密, 以阻止外界水进入基坑 , 而影 响铁路路基安全 。 进 本次工程针对 3号线下部 即5 号线换 乘段负 三层 开挖时地下连续 墙“ 冷缝 ” 处可能 出现 的渗水点实施 封水处理 。换 乘处 3 线基坑 , 号 拟 在采取有效降水措施后进行 明挖施工 , 深度 约为 1 m 开挖 至负二 明挖 6 , 层标高位置 时暂 停开挖施工 , 负三层围护结构 “ 对 冷缝” 实施冻结封水
时代 土层 岩土 土层厚度 顶板高程 岩性 描述 成 因 编号 名称 f Ⅱ “ I ⑥1 粉质粘土 0 灰黄色 、 黄褐色 、 褐黄色 , 硬塑 一 软塑 , 部夹粉 土 、 土层 , 局 粘 具锈斑及灰 色条纹 , 含 5 ~ . 一 5 9 一 4 姜石 05 O 6 1. ~ 1 . 5 19 夹螺壳碎 片

⑦5 粉质粘 土 ⑦6 ⑦7 粉土 粘土
1 0 1 0 -2 O- 1 6 - ~. 2. ~ 2. 3 5 7 7 O 03 0 -2 9- 1 7 - ~3 2. - 2. 8 3 3

冻结法盾构接收施工工法(2)

冻结法盾构接收施工工法(2)

冻结法盾构接收施工工法冻结法盾构接收施工工法是一种常用的地下工程施工方法,它通过冻结地下土体,使其形成一定强度和稳定性的围护层,确保盾构机顺利推进,并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下面将对冻结法盾构接收施工工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前言冻结法盾构接收施工工法是一种利用低温冷却地下土体,将其冻结成为硬固的围护层,进而使盾构机可以在稳定的环境中推进的施工方法。

该工法在地下工程施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应用价值。

二、工法特点冻结法盾构接收施工工法具有以下特点:1. 可靠性高:通过将土体冻结成固体,可以有效增加地下围护层的稳定性和强度,保障盾构机的安全和施工质量。

2. 适应性强:冻结法盾构接收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类地质条件,包括软土、黏土、砂土等,具有很好的适应性。

3. 施工效率高:相比传统的盾构接收施工方法,冻结法可以大幅度提高施工效率,减少工期。

4. 环境友好:冻结法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施工过程中对土体损害较小。

三、适应范围冻结法盾构接收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类地下工程的施工,特别适用于地质条件复杂、软弱土层厚、水位高的场合。

其中包括地铁隧道、公路隧道、铁路隧道等。

四、工艺原理冻结法盾构接收施工工法的工艺原理是通过向土体注入冷却液体,使其冻结成为固体围护层,并保持一定的渗透性,起到支撑土体和降低土体渗透性的作用。

具体工艺包括冷却液体的注入、渗透冻结和固结三个阶段。

五、施工工艺冻结法盾构接收施工工法的施工过程主要包括以下阶段:1. 土质钻探和地质勘察。

2. 冷却液体注入。

3.渗透冻结。

4. 固结。

5. 盾构机推进。

六、劳动组织冻结法盾构接收施工工法的劳动组织包括施工方案制定、人员组织、物资采购、施工进度计划、质量监控等。

七、机具设备冻结法盾构接收施工工法所需的机具设备包括冷却液体供应装置、控制设备、盾构机等。

八、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冻结法盾构接收施工工法的关键环节,包括冷却液体的温度控制、注入速度的控制、固结效果的监测等。

最新冻结法施工工法

最新冻结法施工工法

冻结法施工工法目录一、前言二、特点三、使用范围四、工艺原理五、工艺流程六、施工操作要点七、机具设备八、质量标准九、劳动力组织十、安全环境保护十一、效益分析十二、工程实例冻结法施工工法一、前言作为一种成熟的施工方法,冻结法施工技术在国际上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建设和煤矿建设中,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我国采用冻结法施工技术至今也已有40多年的历史,主要用于煤矿井筒开挖施工,其中冻结最大深度达435m,冻结表土层最大厚度达375m。

自1992年起,冻结法工艺被广泛应用于上海、北京、深圳、南京等城市地铁工程施工中。

中铁四局集团在上海地铁M8线Ⅲ标段黄兴路站~延吉中路站区间隧道旁通道工程施工中,采用了冻结法加固的施工方法,通过对施工工艺的归纳总结,以及参考有关施工技术资料,形成本工法。

二、特点冻结法适用于各类地层尤其适合在城市地下管线密布施工条件困难地段的施工,经过多年来国内外施工的实践经验证明冻结法施工有以下特点:1、可有效隔绝地下水,其抗渗透性能是其它任何方法不能相比的,对于含水量大于10%的任何含水、松散,不稳定地层均可采用冻结法施工技术;2、冻土帷幕的形状和强度可视施工现场条件,地质条件灵活布置和调整,冻土强度可达5-10Mpa,能有效提高工效;3、冻结法是一种环保型工法,对周围环境无污染,无异物进入土壤,噪音小,冻结结束后,冻土墙融化,不影响建筑物周围地下结构;4、冻结施工用于桩基施工或其它工艺平行作业,能有效缩短施工工期。

三、使用范围冻结法适用于各类地层,主要用于煤矿井筒开挖施工。

目前在地铁盾构隧道掘进施工、双线区间隧道旁通道和泵房井施工、顶管进出洞施工、地下工程堵漏抢救施工等方面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四、工艺原理冻结法是利用人工制冷技术,使地层中的水结冰,将松散含水岩土变成冻土,增加其强度和稳定性,隔绝地下水,以便在冻结壁的保护下,进行地下工程掘砌作业。

它是土层的物理加固方法,是一种临时加固技术,当工程需要时冻土可具有岩石般的强度,如不需要加固强度时,又可采取强制解冻技术使其融化。

城市地下工程--冻结法

城市地下工程--冻结法
地下水对冻结的影响影响
水质对冻结的影响
水中含有一定的盐分时,水溶液的结冰温度就要降低、
水的动态对冻结的影呐
土中水流速度对土的冻结速度有较大影响,常规的上层 冻结的水流速度一般应小于6米/昼夜。
2007-3-27
3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11工程 ”重点建设课程-《城市地下工程》
温度场和冻结速度
冻结池层的温度场
第五节 液氮冻结
原理与工艺
液氮冻结的 优点是设备简单,施工速度快,适 用于局部特殊处理和 快速抢险和快速施工 。
液氮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制冷剂,无色透明,稍 轻于水,惰性强,无腐蚀,对震动、电火花是 稳定的,一个大气压下,液氢的汽化温度为
-195.81 ℃ ,蒸发潜热为47.9kcal/kg 液氨的制冷过程 可以很据氮的焓-压图来计 算。
在每个冻结器的周围形成以冻结管为中心的降温区,分为 冻上区、融士降温区、常温士层区。
2007-3-27
4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11工程 ”重点建设课程-《城市地下工程》
土的冻结速度
冻结器间距是影响冻柱文圈和冻结壁扩展速度的主要 因素,冻结器间距增大,交圈时间延长,冻结壁扩展 速度减慢。 冻土圆柱的相交初期;交圈界的厚度发展较快,很快 能赶上其他部位厚度。 冻结壁扩展速度随土层颗粒的变细而降低,砂层的冻 结速度比粘土高。 冻结器内的盐水温度和流动状态是影响冻土扩展速度 的重耍因素。盐水温度降低,冻结速度提高,盐水由 层流转向紊流时,冻结速度提高 20%~30%. 凉结圆柱的交圈时间一般按经验公式椎算.
适用条件
当遇到涌水、流砂淤泥等复杂不 稳定地质条伴的情况时可 以采用,以保证安全穿过该段地层.特别适用于在松散含 水表土地层的土木工程施工。

冻结法施工

冻结法施工

冻结法施工经过多年来国内外施工的实践经验证明冻结法施工有以下特点:1可有效隔绝地下水,其抗渗透性能是其它任何方法不能相比的,对于含水量大于10%的任何含水、松散,不稳定地层均可采用冻结法施工技术;2冻土帷幕的形状和强度可视施工现场条件,地质条件灵活布置和调整,冻土强度可达5-10Mpa,能有效提高工效;3冻结法施工对周围环境无污染,无异物进入土壤,噪音小,冻结结束后,冻土墙融化,不影响建筑物周围地下结构;4冻结法施工用于桩基施工或其它工艺平行作业,能有效缩短施工工期。

冻结法施工在南京地铁张府园车站的应用:南京地铁一期工程张府园车站南隧道盾构法施工时,洞门两侧出现大量流砂,附近区域的沉降量较大,为了确保地下管线和地面交通的正常使用和安全运行,在南京首次实施了地下工程的人工冻结法施工。

本文论述了冻结法在该工程中的冻结设计、施工工艺及对周围环境影响等问题和实际取得的效果。

我国冻结法施工现已成为成熟的凿井施工技术,但在城市岩土工程中的应用还不多。

冻结技术可在地面城市地下工程中的应用范围包括:盾构隧道盾构进墙、深层搅拌桩以及压密注浆对土体进行加固,在凿除洞门钢筋混凝土时发现洞门中心处东、西两侧有流砂涌入,迅速采用双液注浆堵水,过了两天又在有大量流砂涌入,对周围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其中端头井东侧的沉降量增大,东部20平方米区域下陷1.5m左右。

在这种情况下施工单位及时出洞土体加固、盾构隧道地下或海底对接时土体加采取措施,以保证施工以及周围环境的安全。

固、城市地铁泵房、旁通道和急转弯部分、建筑基根据管线及房屋调查结果显示,在张府园车站坑加固、地下工程涌水、坍塌事故的抢险修复、地南端头井的东侧沿中山南路方向15m范围内有下隧道交叉处土体加固、桥墩基础施工等。

南京地380V的电缆一根,直径约900mm的下水管一根,铁南北线一期工程TA7标张府园车站端头井洞门南侧沿建邺路方向15m范围内有380V的电缆一补充加固时北京中煤矿山工程有限公司采用冻结法根,直径约1200mm以及150mm的上水管一根。

冻结法在地铁盾构隧道联络通道施工中的应用

冻结法在地铁盾构隧道联络通道施工中的应用

冻结法在地铁盾构隧道联络通道施工中的应用1工程概况杭州地铁九堡东站乔司南站盾构区间隧道联络通道及泵站位丁区间隧道中部,联络通道及泵站采取合并建造模式,距离联络通道上部地面正上方14m处有一居民房,联络通道上方无重要管线。

拟构筑联络通道所在位置的隧片为钢管片,隧道内径为45.5ni,上、下行线隧道中心线距离15.46m o联络通道结构见图1。

图1联络通道结构不意图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根据离联络通道最近的地质勘探孔提供的地质情况,联络通道所处地层上部和中部为③5砂质粉土、下部③6粉砂火砂质粉土,见图1所示。

该土层具有高压缩性、低强度、灵敏度高、透水性强等特点,在动力作用下易产生流变现象。

在该地层内进行联络通道开挖构筑,须对土体进行稳妥、可靠的加固处理。

冻结法加固土体具有强度高,封水性好,安全可靠的优点,极适丁本工程。

3施工工艺过程3.1施工方案选定根据上述联络通道施工条件,决定采用“隧道内水平冻结加固土体、隧道内矿山法开挖构筑”的全隧道内施工方案。

即:在隧道内利用水平孔和部分倾斜孔冻结加固地层,使联络通道及泵房外围土体冻结,形成强度高,封闭性好的冻结帷幕。

在冻土中采用矿山法进行联络通道及泵站的开挖构筑施工,地层冻结和开挖构筑施工均在区间隧道内进行。

3.2冻结法的施工工艺图2冻结法施工流程图3.3冻结加固设计冻结帷幕的加固范围联络通道冻结帷幕按冻结加固设计图的要求进行施工。

冻结壁平均温度设计为-10C,相应的冻土强度的设计指标为:单轴抗压3.6Mpa,抗折1.8Mpa,抗剪1・6Mpa,无侧限抗压强度qu>3.0Mpa,土体渗透系数1X0-8cm/sec)k<冻结孔、测温孔与卸压孔的布置冻结孔布置从上、下行线隧道两侧打孔方式进行施工。

冻结孔按上仰、水平、下俯三种角度布置,共布置冻结孔78个,其中上行线64个,下行线14个。

设置穿透孔4个。

冻结孔的布置详见图3、图4。

图3:冻结孔立面透视图4:冻结孔平面布置3. 3. 2. 2测温孔布置测温孔共布置8个,上行线4个,下行线4个,深度为2 6m,主要是测量冻结帷幕范围不同部位的温度发展状况,以便综合采用相应控制措施,确保施工的安全。

冻结法盾构接收施工工法

冻结法盾构接收施工工法

冻结法盾构接收施工工法冻结法盾构接收施工工法一、前言冻结法盾构接收施工工法是一种在地下施工中利用冻结法解决土体稳定性问题的工程施工方法。

它可以有效地解决复杂地质条件下盾构施工可能遇到的挤土、塌方和泥水喷出等问题。

二、工法特点该工法的主要特点是在进行盾构建设时,利用冻结技术对土体进行特殊处理,提高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顺利。

冻结法盾构接收施工工法具有施工周期短、施工质量好、对现有建筑物的影响小等特点。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盾构施工,如软土、黏土和粉质土等土壤类型,以及存在水位高、地下水压力大的地区。

四、工艺原理冻结法盾构接收施工工法依靠冻结技术对土体进行处理,以提高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首先,在盾构机前方安装冻结管,通过冻结机组对管道周围的土体进行冻结,形成一层较为坚实的冻土壁。

然后,盾构机在冻土壁内前进,同时进行掘进和土体解冻作业,以保证施工过程的连续性和安全性。

五、施工工艺施工过程分为准备阶段、钢架安装、管片安装、冻结施工、开挖与掘进、冻结环施工和回填与封固等阶段。

在准备阶段,先确定施工区域的地质条件,并进行必要的勘察和测试。

然后安装钢架和管片,并进行冻结施工和掘进作业。

最后进行回填与封固工作,以确保施工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六、劳动组织冻结法盾构接收施工工法需要组织施工人员安装冻结管、驾驶盾构机和进行土体解冻等作业,并配合冻结机组进行冻结施工。

施工人员需要具备相关的技术知识和操作经验,确保施工工艺的顺利进行。

七、机具设备该工法所需的机具设备主要包括冻结机组、盾构机、钢架安装设备和管片安装设备等。

这些设备需要具备高效、稳定的性能,以满足施工过程中的要求。

八、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冻结法盾构接收施工工法的重要环节。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控制冻结时间、冻结温度和冻结压力等参数,以确保冻结效果的稳定和土体的强度。

此外,还需要进行管片的质量检验,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6 实例8:用于隧道支护中的地层冷冻法(隧道译丛1985-5)1.以往的应用在冻结的地层中开挖洞室,采用任何一种方法,有时总会遇到意外的困难。

而爆破法或许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与岩石比较,当然冻结的材料不如其坚硬,但对于起爆点来说不存在裂化。

冻结的地层是致密和不透水的。

用人工法来冻结地层使地层更加坚固和密实,这一概念是在大约一百年以前产生的。

德国人首先采用在通过含水土层的矿山竖井施工中。

在瑞士第一次考虑采用这种方法要追溯到1908年对勒奇堡铁路隧道的病害处理。

当时松散地层伴随高压水意外地坍塌,水和碎石涌入开挖的坑道,大约充填了1km ,淹没了25个人(图1)。

为了定出沿隧道轴向劣质土体的长度,用一台德国冷冻压缩机从地表打下两个勘探孔,一直打下220米深,超过隧道底部,发现底下没有岩石,即确定出隧道的位置后,沿轴向必须要通过350米极坏地层。

若用冷冻压缩机从地表通过钻孔来冻结地层或许能够开挖,然而当时这样一种装置的造价超过一般通用的设备,造价昂贵。

因此,决定改变隧道方向,来一个大的拐弯,使隧道轴线不脱离密实的岩层。

这样就使隧道延长了约800米,但允许用常规的爆破法继续开挖。

在瑞士第一次真正使用冷冻法是1968年在翁格林(Hongrin )属于水工用途的一个过水隧洞。

当时证明,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冷冻法是最后一种可采用的手段。

由于隧洞完全位于岩层之中,又加上高压水的作用,使隧洞堵塞停工达两年。

在试用其它方法处理以后,在这种情况下求助于冷冻法。

围绕奥尔滕(Olten)铁路系统改建工程中,有一浅埋的博尔纳(Born)隧道已经施工。

部分位于粘土层斜坡上,由于覆盖层相当薄,冷冻是靠从地表垂直打下或多或少的管子来实现的。

2.米尔黑布克隧道最近的一个工程实例是在苏黎士市区的米尔黑布克(Milchbuck)公路隧道。

对于这个例子我们将比较详细地加以讨论,不仅阐述这—施工方法的特性,还要对如何解决与市区的正确位置有关的问题进行讨论。

米尔黑布克隧道在苏黎士市高速公路网内,是一条重要线路。

它从利马(Limmat)山谷通向米尔黑布克山,位于2.7%的坡道上(图3),其中有1300米长的一段是用常规明挖法施工的。

上部位于泥灰岩和砂岩地层,不需赘述,剩下350米的一段通过冰积层,而更不利的127 条件是覆盖层很薄,而且隧道上方有很多建筑物。

由于公路有三条车道,因此隧道断面非常大,开挖断面为145`195平方米。

这样大的尺寸,再加上隧道与地面建筑物基础之间的距离又很近,有的地方还不到6米,因此,隧道开挖中引起的地面沉陷对于这些建筑物是相当危险的。

各种不同的施工方法已经被研究和提出。

当然,各种方法都不可绝对没有下沉。

最浅显的方法是以所谓“德国法”为基础提出的,但是由于地面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沉陷的内在危险,必须在建筑物受影响前加固。

提出的第二种方法是地层冷冻法。

考虑到这些附加费用,并经过总结很多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证明此法更经济而最后选用了。

第三种企图是采取盾构法施工,同样比较昂贵,但无需加固建筑物的基础。

128 3.调查研究隧道施工现场安装地层冷冻设备,特别是在米尔黑布克隧道这种困难条件下,需要有一个十分完整的现场调查,如图5所示的研究流程图。

这个问题不仅要考虑土层的力学性态、冰冻或非冰冻状态,而且也要考虑热的能量平衡问题,包括冷冻设备的容量等问题。

4.冷冻土(土力学)首先,进行土体的粒度的分类,定出土的干容重和含水量(图6)。

这种冰积层是一种粒径极不相同的混合体,大部分是透水性低的粉砂,由一些粘土提供粘着力,也有含水的砂和砾石以及石块或有时大漂砾。

为安全起见,选择了大面积细心的探测以供进一步研究。

单轴和三轴试验最适合于鉴定材料的强度和形变性能。

图7指出,同样的土体在非冰冻和冰冻状态下,特别是在约束压力低的情况下,它们之间的巨大差别。

荷载的增高总是伴随着压力也就是体积缩小。

相反地,峰值荷载试验停止时却标出了体积增大。

冰冻土层其残余强度仍然高出未冻结土层的两倍。

图7很难说是属于正常的弹性曲线,但形变模量能容易地弄明确,例如,在1%应变处。

在冰冻状态下,这个模量要大出六倍,当然冰冻的混凝土比松散土的刚度要大得多。

5.温度刚度和压碎强度根据温度而定,例如,图8所示,随着温度降低两者都升高。

借助于129莫尔/库伦理论,内摩擦角φ和粘着系数C 可以从三轴试验中得到,如图9指出,冰冻状态下的摩擦角小于非冰冻状态,但未发现与温度的特殊相互关系。

而粘着力与温度呈现明显的线性关系,仅在破碎强度以内是随着温度升高而变化的。

图10也可以看到同样的趋势,而且流程图也清楚地指出,干燥土体对破碎强度也有影响。

较粗颗粒的土层以及密实性较好的土层可以制备较强的冰冻混凝土,这种混凝土完全按照混凝土的工艺规程。

水的含量应该使接近饱和。

6.蠕 变众所周知,冰的蠕变很缓慢,在瑞土这个高山地区,有时会形成相当独特的构造。

因此,可以料到,以冰作为胶结成分的混凝土可以表示为一个与时间有关的变化过程。

正如图11所示的在不同荷载条件下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在小于破碎强度下的荷载使它产生位移,约一天后位移减缓并逐渐趋于稳定。

我们知道蠕变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而确定每一阶段的荷载是困难的。

(1)弹塑性变形;(2)粘滞性变形;(3)粘塑性变形直到破坏。

当荷载一接近破断强度,破坏出现相当快。

实际上第二阶段的线性变形可以忽略。

冰冻土层的变形与时间的关系,很多人对此提出了不同的数学模拟。

这些模拟是经验性的,是以试验为基础的,对内推短期试验是有助的。

无论如何对上述与时间的相关点问题用现场特殊土层所进行的试验是较有把握的,这样就使模拟成为多余的,不管怎样在参130 考文献中涉及这个问题。

下一步是对隧道开挖中作为临时支护的冰冻体进行设计,引入上述的土体参数进行静力计算。

7.施工程序在米尔黑布克隧道施工中,打算在隧道顶部搞一种冷冻防护屏蔽,这种冷冻屏蔽可根据现场实际要求来变化其宽度和厚度(图12)。

实际上,在整个上半圆,按照C 型屏蔽冻结了厚1.5米的冻层,在整个350米的冰积层范围内划分成11个冰冻段,平均每段长32米。

支护的步骤如下:(1)从隧道扩大断面处(钻眼槽)打冻结管孔,钻孔角度微向外长约35米,形成一个扇形,越过顺次的开挖断面。

(2)安装冻结管并连续冻结,直到形成冻层大约需要7~10天。

(3)在未冻结的冰积层,隧道开挖断面主要地用一台臂式开挖机从项部开始开挖。

用一台大型压气凿岩机在底部凿松岩石,为了围岩稳定,在开挖面的前方经常保持斜坡。

(4)每开挖前进一米,立即在冻结土层面上喷上混凝土。

根据不同的岩层,依次喷上40~45厘米厚的混凝土,并敷设两层金属网以及架上钢拱架。

饶柯兴趣的是,喷混凝土与冻结地层粘结得相当牢固,并且由于它产生硬化热而融解了邻近地层。

持续冷冻约4天后,地层又重新冻结,这时已经获得足够的强度来支承压力而不会出现危险。

(5)在底部设置仰拱,灌注混凝土2米一段。

考虑到日进度为1.3~1.4米,6天为一期的施工速度,根据上面提到的掌子面前方的斜坡和混凝土灌注顺序;在隧道8米长范围内,应尽可能地使外衬砌形成封闭环。

一般地认为,为了将沉陷限制到最小程度,这样的封闭131 环应该尽早地实现。

8.静力分析静力计算也必须按照上述施工的步骤:(1)冻结的地层不改变原地层的初始应力场。

(2)隧道断面的开挖,逐步地引起冷冻体以及周围的岩体一起进入第二阶段的应力场,并承受着上部覆盖层的重量。

(3)由于存在力的平衡,刚敷设的喷混凝土衬砌在初始不承受任何荷载。

(4)只是在冻结体融化后地层软化,从而荷载作用在混凝土衬砌上。

应力场和应力场的变化目前用有限元来计算是最方便的。

例如,瑞士联邦技术科学院利用RHEO —Staub 计算程序进行有限元计算。

最后这些应力要与先前在试验中得到的强度数值进行比较。

在米尔黑布克隧道的具体情况下,引入计算的数据列入图14内。

9.冻 胀另外一个问题这里的确引起我们一些耽心,现在有必要讨论,就是冰冻引起的冻胀,它有可能使地表或建筑物的基础产生更大的位移。

事实上,在第一次冷冻完成后和隧道施工阶段,这样的冻胀值达10厘米。

幸好这个范围内没有建筑物,但是如何保护顺次的施工段上方的房屋作为问题提出来了。

当然,科学家们告诉我们,水从其集聚状态变成冰,体积增大9%。

上述的含水量为土体的13%,由于冷冻,土的膨胀量相当于1.2%或总膨胀量达2.5厘米。

(计算厚度为2米的冷冻体)。

因此,实际测得大的变形值必定与额外的冻胀有关。

10.冰透镜体在冬季有冰冻的国家里,道路工程师们都知道,冻胀的原因可以被描述成独特的现象(图15),当土里贮存的热量被冷空气带走后,0℃或略低些的冷冻极限将慢慢移向地层。

冻结地下水是把土体弄干而且会产生负的孔隙压力。

这种现象在冷冻试验中已经测得,对于粘土来说压力为-0.2兆帕或更低。

从而,水从低处被吸出又变为冰。

由于它的结晶压力高达13.3兆帕,这种新冻结的冰,足以把地层胀裂开并用固体冰充填空间,形成冰透镜体。

当然,这样的冰层使冻胀更加严重。

讨论这个过程需要时间。

附加的水量决定于土层的渗透性。

当冻结范围保持稳定时,冰透镜体总是自由地发展的。

通常的情况,从上部给定深度输入的冷空气,正好是带走来自下部的热量,加上由冷冻过程自由注入水的溶解热。

冰透镜体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冻胀总是要产生的,由于热转换中的平衡,在冷冻进行的长时间内,冻结区域保持稳定。

道路工程师们的观测结果可以容易地转移为人工地层冻结法所应用。

在米尔黑布克隧道第一段施工期间,考虑冷冻作业,经过大约一周严格地冷冻,冻结体已达到了要求的厚度。

其后,对冻层又进行了3个月适当冷冻,总共持续冷冻了100天(图16)。

这样的延缓部分地是难免的。

通常,空压机开始阶段工作较困难,而实际上由于噪音的影响使空压机能在夜间工作。

它不是由内燃机和卡车发出通常的工程噪音,而是隧道进口开挖中的噪音。

为了防止这种噪音,在洞门设置了噪音防护装置。

由于开挖噪音、锤击声甚至钻孔声音在围岩中通过建筑物基础进入建筑物,所以,夜间除喷混凝土外,其余所132有干扰居民生活的作业都很早就被禁止。

在长时的固定冻结期间,刚才讨论的热平衡问题必定影响到冰透镜的形成和冻胀,在最不利处,这种变形达105毫米。

为了减少在建筑物前方的这种冻胀,想出种种不同的冷冻方法,用其力的理论来避免这种不受欢迎的平衡(图17)。

冷冻系统在开始必须全负荷地工作,亦即利用液体的最低温度。

在这期间冷冻体在增长,冷冻的边界在移动。

在达到需要的冷冻厚度后,完全停止冷冻。

间隔一天后,再一次几乎全部制冷。

这是一种间歇冷冻法,即一天冻结,一天解冻,冻结边界不会因此而产生一点失稳。

这个影响可从图17中看到。

靠后的施工段产生非常小的冻胀,这还有助于减少整个冷冻时间,空压机前方的冻胀可以迅速地获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