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课件

合集下载

第九课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 ppt课件

第九课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 ppt课件
而司马光果断地搬起石头砸破水缸水流走了落水的小朋友也得救了用另一样东西或元素来替换某个原有的东西或元素从而解决一些原本难以解决的问题或是使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创新能力是指通过创新活动创新行为而获得创新性成果的能力实质就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
第九课 科学思维 与创新能力
探索、冒险、责任、奉献、执著、 无畏、牺牲…… • 创新是一种能力——善于发现、思 考、捕捉、借鉴、变化、突破、加 工、开发、收获……
27
• 什么是创新? • 创新是指人为了一定的目的,
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对事物 的整体或其中的某些部分进行 变革,从而使其得以更新与发 展的活动。
28
• 创新有大有小、内容和形式各不相 同。创新活动不仅是科学家、发明 家的事情,创新并不只是某些行家 的专利,也不只是超常智慧的人才 具有的创新的能力。
21
• 辩证思维就是用联系的、发展 的、全面地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 题,其实质与核心是运用矛盾分析 法,从对立面的统一中把握事物。
22
• 传说宋真宗在位时,皇宫曾起火。一夜之间,大片
的宫室楼台变成了废墟。宋真宗派丁谓主持修缮工程。 当时,要完成这项重大的建筑工程,面临着三个大问题 :第一,要运来大量新土;第二,要运来大批木材和石 料;第三,需要把大量的垃圾清理掉。丁谓研究了工程 之后,制订了这样的施工方案:
49
创造性人格特征
• 好奇 • 灵活 • 热情而有理性 • 宽容 • 独立思考
50
创造型学生人格的一般特征
1.具有浓厚的认知兴趣 2.情感丰富、富有幽默感 3.勇敢、甘愿冒险 4.坚持不懈、百折不挠 5.独立性强 6.自信、勤奋、进取心强 7.自我意识发展迅速 8.一丝不苟

哲学与人生第九课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PPT课件

哲学与人生第九课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PPT课件

•联想思维
• 是人们在进行创新时常用的一种思考方法,就是把表 面上看似无关的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相联系,从而引发思路。 (如:鲁班发明木工锯,斯本塞发明微波炉等等)
• 例:“兵”对“丘”说:看战争多残酷,两条腿都炸飞 了! • “日”对“曰”说:老兄,该减 肥了。 _ • “叉”对“又”说:什么时候去整容了?脸上那颗痣 呢?
•2.如何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
• (1)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为指导。 • (2)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 • (3)正确地运用形式逻辑。 • (4)不断进行思维创新。
掌握科学的思维方 法对人们正确认识世 界和改造世界有重要 作用。 掌握科学的思维方 法对提高人生发展能 力有重要作用。
3.提高人生发展能力需要掌握科学思维方法 培养科学的思 维方法,要求我们 要运用辩证思维。
•发散性思维
• 就是从不同方向、不同途径和不同角度去探寻多种可 能性的解决方案,最终获得对问题的圆满解决。 • 请说出红砖的多种用途
建筑材料:
盖房子(包括盖大楼、宾馆、教室、仓库)、铺 路面、修烟囱等;
压纸、腌菜、防身等; 尺子、多米诺骨牌、垫脚等; 水泥地上当笔、画画、磨碎掺进水泥做颜 料等; 凳子、锤子、支书架、磨刀等;
首先,从施工现场向外挖了若干条大深沟,把挖出来的土作 为施工需要的新土备用,于是就解决了新土问题。第二步,从城 外把水引入所挖的大沟中,于是就可以利用木排及船只运送木材 石料,解决了木材石料的运输问题。最后,等到材料运输任务完 成之后,再把沟中的水排掉,把工地上的垃圾填入沟内,使沟重 新变为平地。按这个方案施工,取得了“一举三得”的效果。
第二组是大学生:冷场半分钟后,骄傲的大学生们突然哄 堂大笑,纷纷叫嚷起来:“这算是啥问题呀!还要考我们大学 生!”“太瞧不起人啦!简直是开玩笑!”“只有傻瓜才回答你 们的问题!”“别嚷了,他们还在录音呐!”

如何培养创新思维课件(PPT40张)

如何培养创新思维课件(PPT40张)

知识是产生创新思维的必要前提
创新是建立在广博的知识基础之上的。 没有厚实的知识积累,即使有了创新点子,也无法 将点子转变为解决问题的方法。
科幻小说中有许多相当新颖 的创新思想,但限于科技知识 水平,许多想法无法实现。
牛顿有句名言:“我之所 以看得更远,因为我站在巨人 的肩膀上。”巨人的肩膀就是 前人知识的积淀,所以培养创 新思维的第一步,就是做好知 识的积累。
创新到应用的周期也越来越短
18世纪20年代发明摄像机,112年后才成为工业产品; 19世纪60年代发明无线电,35年后才付诸使用; 19世纪发明调光机,18年后才开始得到应用; 20世纪发明的电视只经过12年就应用了; 原子弹从设计到应用只有6年; 晶体管的发明到工业生产只有3年时间; 激光器从发明到应用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 计算机、手机、互联网。。。。
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
英国学者詹姆斯.马丁统计人类知识的倍增周期: 19世纪为50年,20世纪为10年,到了70年代缩短为5年, 80年末已达到 了每三年翻一番。现在。。。。 全世界近年来每天发表论文13000—14000篇,每年登记的新专利70万项, 每年出版的图书达50多万种。新理论、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不断出 现,使知识老化的速度加快。 人所掌握知识的半衰: 18世纪为80—90年,19—20世纪为30年,20世纪60年代为15年,进入 80年代缩短为5年左右。现在。。。。
但是思维定势是一把双刃剑,它有利于常规思考,却 不利于创新思考,不利于创造。
克服思维的误区
思维过度发散*
怎样用高度表测量楼房的高度? 有人提出了诸如利用高度表做单摆,通过单摆在 楼顶的摆动频率计算楼房高度; 有人将高度表从楼顶自由垂直下落,通过高度表 下落所用时间计算楼房高度等十来种方法

哲学与人生第9课 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

哲学与人生第9课  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
第二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二点 三十五分。
对下列说法请回答是或否: 1、我没有马上去做突然想到的事情的习惯;
2、我的言语变化很快; 3、我不太注意别人忽略的事情; 4、别人向我的提问多于我向别人提问;
5、我厌烦猜谜语和给别人猜谜语;
6、喜欢对对联和作诗; 7、我喜欢用行之有效的同一个途径解决相同问题; 8、无论做什么事情我总想提高效率;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会给实际工作带 来很大危害。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二点 三十五分。
(二)如何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
• 1.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必须以正确的世界 观和方法论为指导。
• 2.培养科学思维方法,要求我们运用辩证 思维的方法。
• 3.培养科学思维方法,要求我们遵循形式逻 辑的要求,正确地运用形式逻辑。
18位,而中国是第44位。
第三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二点 三十五分。
工作哲理趣闻——让生命负重
有两名大学生,毕业后进了政府某部门同一个办公室。大学生甲出身农村,为人老实
而踏实;大学生乙自幼在城市长大,为人圆滑。刚开始,两人分别干着分配给自己的 那份工作,都干得很不错。不久大学生甲发现主任竟把一些本属于乙的工作分给自己
两个推销员的启示:许多人常常抱怨难以开拓市场,
实际上新市场就在你面前,就看你怎样对待它而已。
蔡伦造纸
自古以来都是把字写在丝绸上或刻在竹片上,再编成册。 这就是最早的书。
鉴于丝绸很贵而竹片又太笨重,并且不便于人们使用, 东汉时的蔡伦于是想出了用树皮、麻头以及破布、鱼网造成 纸的方法。
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二点 三十五分。
不穿鞋!从国王到贫民、从僧侣到贵妇,竟然无人穿鞋 子。当晚,杰克逊向国内总部老板拍了一封电报:“上

(TRIZ理论)创新思维及方法PPT课件

(TRIZ理论)创新思维及方法PPT课件
• 请问:他们是怎样过河的?
2020/7/24
试一试
如何用4条直线将分布 均匀的9个点连在一起?
●●●
如何用6根火柴组成 4个等边三角形?
●●●
●●●
如何用4根火柴组成一个“田”字?
2020/7/24
突破思维
2020/7/24
思维惯性
• 人们因为局限于既有的信息或认识的现象,形 成的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也就是说人们习惯 于从固定的角度来观察、思考问题。
2020/7/24
类比方案
• 类比是将一类事物的某些相同方面进行比 较,以另一事物的正确或谬误证明这一事 物的正确或谬误。这是运用类比推理形式 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
• 如:盲人买剪刀 • 如:拼五角形地板 • 如:誓师大会反射性重复语言 • -------
2020/7/24
思维惯性的作用
• 思维惯性的正面作用:是人们能够驾轻就熟而迅 速的解决相似的问题。
创新思维归结成一句话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别人想不到你想到了 。
2020/7/24
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2020/7/24
常见的创新思维方法
创新思维方法的分类
逻辑思维 非逻辑思维
归演分类有收
纳绎析比序敛
思 维
思 维
与 综 合
思 维
思 维
思 维


2020/7/24
想联直灵发 象想觉感散 思思思思思 维维维维维
沃森和克里克
(生物学)(物理学)
DNA双螺旋结构
术语的定式
术语类别: ■ 专业性很强的术语(B-19飞机) ■ 通用性工程术语(传感器、对流器) ■ 功能术语(支撑物、切割器、储存罐) ■ 日常术语、孩童术语(锅、棍子、绳子、孩

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ppt课件

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ppt课件

常见的思维障碍
盲目从众:人不加思索的盲从众人的认知与行为 屈从习惯:对权威人士的言行的一种不自觉的认
同和盲从 依赖经验:用某种习惯了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已经
变化的问题 迷信书本:人对书本知识的完全认同与盲从 简单刻板:不懂变通、思路单一 僵化麻木:对任何事情失去了好奇心
2.创新方法
创新方法是指创新活动中带有普遍规律性 的方法和技巧。
按照规则,大家七嘴八舌议论开来。有人提出设计一种专用的电线清雪机,有人想到用电热来 化解冰雪,也有人建议用震荡技术来清除积雪,还有人提出能否带上几把大扫把,乘直升 飞机去扫电线上的积雪。对于这种“坐飞机扫雪”的设想,大家尽管觉得滑稽可笑,但在 会上也无人提出批评。相反,有一位工程师在百思不得其解时,听到用飞机扫雪的想法后, 大脑突然受到冲击,一种简单可行且高效率的清扫方法冒了出来。他想,每当大雪过后, 出动直升机沿着积雪严重的电线飞行,依靠告诉旋转的螺旋桨即可将电线上的积雪扇落。 他马上提出“用直升机扇雪”的新设想,顿时又引起其他与会者的联想,有关用直升机除 雪的主意一下子又多了七八条。不到一个小时,与会的10名技术人员共提出90多条新设想。
头脑风暴法可分为直接头脑风暴法和质疑头脑 风暴法两种。
为了更好地运用头脑风暴法,使思维活动 真正起到互激效应,必须严格遵守以下四 项基本原则:
延迟评价。 鼓励自由想象。 以数量求质量。 鼓励巧妙地利用并改善他人的设想。
头脑风暴法会议的组织步骤如下:
头脑风暴练习:
美国北方格外严寒,大雪纷飞, 电线上积满冰雪,大跨度的电线常被积雪 压断,严重影响 通信。
主讲
第二讲 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
教学内容:创新思维、创新方法
教学目标:使学生创新思维的基本内涵,掌 握创新思维的训练方法、开拓创新意识,提 升创新的强烈愿望和能力。

如何培养创新能力PPT课件

所以,人类和社会组织的发展就是在社会的 创新中生生不息,世代交替。
3 创新创造能力对企业组织的影响
现代企业的竞争不仅仅表现为销售收入、利润、发展速 度方面的竞争,更表现为企业成长“加速度”的竞争。 而企业成长的加速度正是来源于企业的创新能力。
与过去成为一个大型跨国企业需要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 历程不同。依靠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资本市场的创新, 现在一个高科技企业跻身世界500强之列可能只需要不 到十几年的时间。(如微软、戴尔、朗讯等公司)—— 这就是创新的力量。
3.1 关注企业文化:
——影响全球经济的世界500强企业中,在企 业文化方面都有一个高度相同的核心价值观——鼓 励创新。 例如: 微软公司:靠产品创新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3M公司:创新是公司企业文化的全部; 联想集团: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legend)
——只要你想(Lenovo)
3.2 小故事: ——一个靠创新思想赢得的商机
时代英杰 中国职前教育专家
强强联合 国际国内顶尖教育机构深度融合! 群星闪烁 整合业界权威名师、就业专家! 智能互动 创造课程追踪,轻松学习模式! 目标明确 全力提高学生就业力!
如何培养创新 思维能力
清华大学就业中心副主任
杜嘉
引言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知识大爆炸,新知识、新技术 不断涌现的年代,创新创造能力已经成为这个时 代最突出的核心能力。
创造力的来源往往是以我们摆脱思维定势为基础,同时 加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大胆的突破为前提的。
2 什么是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泛指个人创造新事物、新概念、新产品的能 力。具备创新能力需要以出色的创新意识为基础。
创新意识就是面对问题、矛盾和困难时,敢于破除习 惯性思维,突破传统陈规,勇于探索新思路、新观念, 积极创造新成果的思想观念。

第九课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

目录
一.掌握科学思维方法,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二.运用科学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一. 掌握科学思维方法,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01 人生发展不能缺少科学思维方法 02 科学思维方法的特点及作用 03 提高人生发展能力需要掌握科学思维方法
01人生发展不能缺少科学思维方法
一德国鞋厂推销员,与一法 国鞋厂推销员同时到一岛上推 销产品.他们抵达后,通过对当 地人情风俗调查后不久,都向上 司发了电报,德国人的电报是: 此地人均不穿鞋,产品无销路, 本人即回。法国人的电文:此地 人均光脚,无穿鞋历史,产品潜 力很大,拟常驻此地。于是他在 岛上大力宣传穿鞋的好处,岛上 的人们逐渐接收了他宣传的理 念,一个新的市场就这样被他开 发出来了。
03提高人生发展能力需要掌握科学思维方法
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有归纳和演绎、分析和 综合、从抽象上升到具体、逻辑的和历史的统 一等方法。
03提高人生发展能力需要掌握科学思维方法
个别
一般
金能导电 银能导电 铜 能导电 铝能导电
……
得出:金属能导电
归纳:从个别能导电
02科学思维方法的特点及作用
蔡伦造纸
在蔡伦以前的中国, 书籍大多是用竹子做的, 这样的书显然极其笨重。 有些书是用丝绸做的,代 价昂贵,得不到普及。蔡 伦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晶 的经验的基础上,在洛阳 发明了用树皮、破鱼网、 破布、麻头等作原料,制 造成了合适书写的植物纤 维纸,才使纸成为普遍使 用的书写材料。
A.立体思维 B.发散思维 C.逆向思维 D.创新思维
03提高创新能力必须运用科学思维方法
B 4.科学思维所说的
特指人们在实践中有所发
现、有所发明的思维活动。
A.思路创新 B.思维创新 C.观念更新 D.思想创新

《哲学与人生》§3-9: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

精品课件
二、运用科学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评分办法: 单数题,答是得0分,答否得1分; 双数题,答是得1分,答否得0分。 得分在10分以上、5——9分、 5分以下者创造能力分别为强、 一般和不够。
精品课件
三、现代青年必须具备创新能力
1、热爱生活、关注生活、享受生活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
出生于1976年,湖北省钟祥市石牌镇横店村村民,余秀华出生时逆 产(分娩时婴儿足先下),造成脑瘫,现在走起路来摇摇晃晃,说话口齿 不清。她写诗15年,目前已创作两2000余首,直到去年在《诗刊社》微 信上的诗歌才得到广泛传播。余秀华成名之后,中国媒体蜂拥至她老家采 访。按媒体观察,她用最大的力气用左手压住右腕才能写字,光是写字, 就需要花费全身力气,即使有了电脑,她仍需费力地打字。而她之所以写 诗,是因为诗的表达可以最简约、字数最少。脑瘫不妨碍写诗,农民也能 成为诗人。
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张海迪得到了两个赞誉:一个是“八十 年代新雷锋”,一个是“当代保尔”。张海 迪历任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2008年11 月当选中国残联第五届主席团主席。
精品课件
三、现代青年必须具备创新能力
3、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是激发创造力的有效途径。
问题是接生 婆,它能帮助新 思想的诞生。
精品课件
二、运用科学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有人曾经风趣地说:“中 国农民吃饭靠‘两平’一是靠 邓小平的责任制,二是靠袁隆 平的杂交水稻。”这虽然只是 一句玩笑话,却足以证明 “杂 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影响力。 作为我国的核心人才,他的创 新不仅影响了中国,还影响了 整个世界。
精品课件
二、运用科学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一、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哲学与人生第九课ppt课件

.
(三)体验与提升
中职生在学好专业技术的同时,更需要 努力培养自己的创新素质与能力,掌握发明 创造的各种方法与技巧,形成自己远大的事 业愿景,只有这样,才能在今后的职场生活 中游刃有余,成就一番事业,为企业的发展 、国家的兴旺作出更大的贡献。
.
活动三:活动体验懂方法
(一)任务与探究 1.活动过程
.
活动说明
【课时安排】 2学时 【课前准备】
1.收集相关视频、音频、文字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 3.电脑、投影设备。 4.记号笔、铅画纸、普通圆规。
.
活动说明
【活动设计及要点】
活动一:故事品读树信心
重在“信心”,让学生明白创新并不是部分人的特权,事实上每 个人都需要创新,每个人都能创新,中职生不但能创新,而且有许多 优势。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
第九课 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
创新——我能行
教师心语
创新绝不是部分人的“特权”,每个人都需 要创新,每个人都能创新。创新能力不是与生俱 来的,而是通过学习、训练产生和提高的。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人生发 展的核心能力。一个人的创新能力的大小,决定 着其人生发展的水平与事业的高度。性格决定命 运,创新改变命运。创新,同学们的成才之路!
.
(三)体验与提升
创新并不神秘,它也不是某些人的特殊 的权利,人人都能创新,人人都有创造力, 任何一个热爱生活的同学都能学会如何去创 新。创新念头就是一种力量,它能激发你的 热情,促使你淋漓尽致地发挥你的潜力。作 为中职生要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创新,创新 是中职生的成才之路。
.
(三)体验与提升
培养自信心,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冒 险精神,是形成创造力的必要条件。要相 信“创造力是人人都有的”,要敢于去做 别人没想过、没做过或做过却没成功的事 。要以科学的精神面对失败,认真找出失 败的原因并探索新的道路,使失败变为成 功的阶梯和创造的源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
第九课
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
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科学思维对提高人生发展能力的 作用。理解不断创新对提高人生发展能力的作用。
2.情感态度目标:注重实践、勇于探索、科学思 维、开拓创。
3.运用目标:掌握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创新能力, 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创新。
学习重点
我看只有 把它宰了切 成块儿称
只有造一 杆顶大顶大 的秤来称
思维方式大转换
曹冲称象 联想思维 立体思维 发散思维 逆向思维 置换思维 组合思维
木工锯的发明 地图的另一面
缺点列举法 地铁、立交桥、高架公路
电子计算机+x光机=ct扫描仪小型 计算机+手机=手机电脑
思维训练一
在8个同样大小的杯中有7杯盛的是凉 开水,1杯盛的是白糖水。你能只尝3次, 就找出盛白糖水的杯子吗?
勤奋的学生却遭到斥责,看似委屈,实际这是大师在传 授真经啊,很多时候人们宁可让岁月淹没在仿佛很有价值的 忙碌之中,却极不情愿拿出时间进行思考,以至于思维总是 在低水平的层次上徘徊,最终一无所获。 故事中的导师是在强调思考和培养科学思维方法的重要性。
案例分析二
故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我国古老的医术曾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患头疼病 的樵夫上山砍柴,昏头昏脑,一不小心碰破了脚趾头,出了 一点血,但头却不痛了。他当时不以为然。后来头痛病复发 ,又无意中碰破了原处,头又不痛了。两次经验引起了他的 思考,头痛要医脚。以后凡是头痛病发作,他就有意的刺破 这个脚趾头,每次都收到疗效。中医针灸中的“太冲穴”, 据说就是被这样发现的。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在实际生活中,有的人却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来观察和处理问 题。 高明的医生在医治时懂得从整体上去了解患者的病情。只 看局部,不看森林,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给实际工作带来很 大危害。
(2) 发散思维 就是从不同方向、不同途径和不同角度去 探寻多种可能性的解决方案,最终获得对问题的圆满解决 。 ( 3) 逆向思维与人们习惯性思路相反的一种思维方式,即 打破常规思路,换一个角度倒过来进行思考。 (4) 立体思维将事物与其周围的立体空间联系起来思考。它 要求人们跳出点、线、面的限制,站在空间的位置来思考 问题。 组合思维 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现象、原理等组 ( 5) 合起来,从而产生新的构想的思维方式。 置换思维 用另一样东西或元素来替换某个原有的东西 ( 6) 或元素,从而解决一些原本难以解决的问题或是使问题 得到更好的解决。
思维检测二
故事《曹冲称象》
悦则 所 象 出 , 象 之 智 ,校 至 于 其 访 , 智 意 曹 即可 。 船 理 之 太 。 所 冲 施知 称 上 。 群 祖 时 及 生 行矣 物 , 冲 下 欲 孙 , 五 焉。 以 刻 曰 , 知 权 有 六 我有个法 。 ” 载 其 : 咸 其 曾 若 岁 儿可以称大 太之水“莫斤致成 , 象 祖,痕置能重巨人 《曹冲称象》是典型的置 换思维。
1.培养学生辩证思维。
2.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学习难点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主要体现在联想思维、发 散思维、立体思维、逆向思维的应用
基础梳理
1、科学思维泛指符合 认识规律 、遵循 逻辑规则 、能够达 到 正确认识结果的 思维。 2、辩证思维就是用 联系的 、发展的、全面的 观点看待 事物和思考问题,其实质与核心是运用 矛盾分析法 ,从 对立面的统一中把握事物。 3、科学思维的几种思维方法: (1) 联想思维 是人们在进行创新时常用的一种思考方法, 就是把表面上看似无关的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相联系,从 而引发思路。
答案: (1)将其中四杯水都倒点出来,混
在一起尝尝。如果有甜味,则这四杯水里 有糖水,否则是另外四杯。 (2)将有糖水的那四杯,选两杯倒点 出来,混在一起尝尝。如1。 (3)将有糖水的两杯,任选一杯尝尝
思维训练二
给故事创作幽默的结尾
一个人去看牙医,当他看到医生拿来的工 具时,被吓坏了。医生为了使他安静下来,给 他喝了一点酒,病人感觉好多了,随之又要了 一杯酒喝了下去。这时医生问他:“这次有勇 气了吧?”病人在这个时候却大声说:…… 病人究竟说了什么?请设计结尾。 病人在这个时候却大声说:“是啊,我 倒要看看谁敢动我的牙!”
补充知识
思维检测一
《小孩子说了什么呢?》
有一辆大货车,因为司机没有看准一个过街 天桥的高度标记,结果被卡在桥下。为了弄出这 辆大货车,有关人员,用尽各种工具,用尽各种 办法,都无济于事。这个时候,一个小孩走过来 ,问他们……
“为什么不把车胎的气放出来,以降 低车的高度呢?” “反过来想一想”便是一种逆向思维 。
案例分析一
故事《被斥责的勤奋》
现代原子物理学的奠基者卢瑟福对思考极为推崇,一 天深夜他偶尔发现一位学生还在埋头实验,便好奇地问:“ 上午你在干什么?”学生回答:“在做实验。”“下午呢? ”“做实验。”卢瑟福不禁皱起了眉头,继续追问:“那晚 上呢?”“也在做实验。”勤奋的学生本以为能够得到导师 的一番夸奖,没想到卢瑟福居然大为光火,厉声斥责:“你 一天到晚都在做实验,什么时间用于思考?”勤奋的学生却 遭到斥责,同学们想想为什么?
思维训练三
在五分钟内在纸上写出使蜡烛立即熄灭 的方法。
用扇子扇 用嘴吹 罩一个玻璃杯
扔到水中
把棉线剪掉
跳到
补充知识
1、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 问题;形而上学基于它对世界的理解,用孤立 、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主要表现在: ①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的对立;②发展的 观点与静止的观点的对立;③全面的观点与片 面的观点的对立。 3、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 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 展的源泉和动力。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
第三单元 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 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
三原县职教中心 许红
情境导入
以上事例说明方法 ,才能引导我们正确地认识事物的本质,从而 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科学思维就是创新思维 创新是推动历史向前的动力
科学的想—— 想得不科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