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温室气体与全球气候变化共48页
温室气体排放与全球气候变化课件

气候变暖
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地球 表面温度升高,引发全
球气候变暖。
海平面上升
极地冰川融化导致海平 面上升,威胁沿海城市
和低洼地区。
极端气候事件
暴雨、干旱、台风等极 端气候事件增多,影响 农业生产、水资源等。
生物多样性减少
气候变化影响生物栖息 地,导致物种灭绝和生
态系统失衡。
02
全球气候变化的科学事实
全球气温的上升趋势
03
温室气体减排的挑战与机 遇
减排技术的研发与推广
减排技术
研发更高效、低成本的减排技术,如 碳捕获和储存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 等。
技术推广
推动减排技术的广泛应用,降低其成 本,使其成为更多企业和国家的选择 。
国际合作与政策制定
国际协议
参与制定具有约束力的国际协议,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政策协调
加强各国政策协调,避免出现贸易壁垒和绿色保护主义。
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
01
02
03
04
工业生产
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排放,如 钢铁、水泥、化稻种植、化肥使 用等产生的甲烷、氧化亚氮排
放。
交通运输
汽车、飞机、轮船等交通工具 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排放。
能源生产
燃煤、燃气发电厂等能源设施 的排放。
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VS
创新减排政策与技术
鼓励各国在减排领域进行政策创新和技术 研发,推动清洁能源、低碳交通等领域的 技术进步。
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
推广绿色消费
鼓励消费者选择环保、节能、低碳的产品和 服务,减少不必要的消费和浪费。
促进绿色出行
鼓励使用公共交通、骑行或步行等低碳出行 方式,减少私人车辆的使用。
温室气体排放和全球气候变化

温室气体排放和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排放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过去几十年里,人类活动的增长导致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上升,这就导致了全球气候的变化。
本文将分析温室气体排放如何影响全球气候的变化,并探讨可持续减轻排放量的方法。
首先,温室气体是指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氦、氖、氦、氩、氪、氙等气体,它们主要存在于大气层内,因为它们有能力吸收太阳辐射的能量并将其转化为热能。
这就导致了地球温度升高,从而引起气候变化。
其次,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来源于人类活动,如工业和交通。
在工业中,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天然气)被用于为发电站、汽车和飞机提供能源。
这些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成为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来源。
此外,人类活动还导致了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这些活动产生了大量甲烷排放。
然后,由于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断增加,地球温度也在逐步升高。
这导致了全球气候的变化。
首先,全球变暖导致了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造成了沿海地区的洪涝灾害。
其次,气候变化还导致了干旱和洪水等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这直接影响了人类生产和生活。
最后,为了减少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减轻温室气体排放量。
一方面,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来规范工业和交通领域的排放行为。
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采取更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如鼓励使用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推广公共交通和骑自行车等环保出行方式。
总之,全球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排放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我们必须采取措施减轻排放量,这有助于缓解气候变化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温室气体排放与全球气候变化

温室气体排放与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正在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温室气体排放是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科学家们预测,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减排措施,全球气温将会继续上升,这将对人类和地球造成灾难性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温室气体排放与全球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措施。
一、温室气体排放是何物?温室气体是指对大气吸收太阳辐射,从而使得地球温度升高的气体。
这些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
其中,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中排放量最大的一种。
二、排放温室气体的影响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会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如海平面上升、气温升高、极端天气等。
实际上,全球温度已经升高了1摄氏度以上,且这个数字还在继续上升。
气候变化将对人类造成不可预测的影响,包括水资源的短缺、农作物歉收等。
三、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措施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能源效率等。
具体措施有:1. 制定并执行减排计划。
政府应该制定减排目标和计划,并制定政策和法规来管控污染物排放。
同时,政府应该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和支持。
2. 加强能源管理。
鼓励使用低碳、高效节能的能源,例如清洁能源和太阳能等。
3. 开展环保教育。
加强环境保护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推广清洁能源和节约用水。
4. 增加科学研究。
加强全球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了解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以及对于不同类型地区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
五、结论全球气候变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大问题,需要全球人民共同合作来加以解决。
减排是最有效的控制气候变化的方法之一,各个国家应该加强合作,制定有效的减排计划,加快科技创新和应用,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
温室气体排放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

温室气体排放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温室气体排放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
温室气体排放被普遍认为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文将探讨温室气体排放与全球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影响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温室气体的定义和主要来源温室气体指的是那些能够吸收地球上部分放射热量并在大气中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
主要的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氟利昂(CFCs)等。
这些气体主要来源于工业化、能源利用、交通运输、农业等人类活动。
二、温室气体排放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温室气体排放导致了地球的温度上升,从而引起了全球气候变化。
大量排放的温室气体堆积在大气层中,形成了一个“温室”的效应,阻碍了地球上部分热量的辐射,使得地球的温度逐渐升高。
全球气候变化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
首先,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危及沿海城市和岛屿。
其次,气候变化引发了极端天气,如洪水、干旱和风暴等,给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
此外,气候变暖还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和生态系统的崩溃,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三、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解决方案为了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国际社会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首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最重要的一步。
各国政府和企业应制定政策和措施,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其次,加强国际合作是解决气候变化的关键。
国际社会应加强政策协调和技术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
此外,个人也应积极参与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中,如减少用电、骑行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
四、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展望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未来,全球气候变化仍将继续,但具体程度和影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研究人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气候变化的机理和趋势,加强气候预测和灾害管理能力,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挑战。
总结起来,温室气体排放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温室气体排放与全球气候变化

温室气体排放与全球气候变化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这一现象与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密切相关。
温室气体是指能够在地球大气中吸收和辐射长波辐射的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氟氯烃等。
当温室气体的浓度超过一定的阈值,就会导致地球的气候系统发生不可预测的变化,我们常说的全球气候变化就是其中之一。
温室气体的排放主要来源于人类的工业生产和能源消耗。
随着全球工业化的加速发展,人类的活动对温室气体的排放也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
根据数据显示,自工业革命以来,二氧化碳的浓度已经增加了40%以上!温室气体的排放对全球气候系统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温室气体的增加导致地球的气温上升,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包括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干旱和洪涝灾害等。
这些变化给地球上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系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温室气体排放还会导致全球的生物多样性丧失。
气候变化影响了各种生物的栖息地,使其无法适应新的环境条件。
许多物种由于无法适应气候的变化而面临灭绝的威胁。
全球变暖还引发了极端天气,如干旱和热浪,对植物和动物的存活产生了极大的压力。
解决温室气体排放问题需全球共同努力。
首先,各国政府应加强政策和法规,推动可持续发展,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例如,加强对环境和气候问题的监管,推动能源转型,鼓励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和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其次,个人也应自觉改变生活方式,减少对地球的负担。
比如,我们可以选择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代替开车,减少碳排放。
在家中我们可以节约用水和用电,减少资源的消耗。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参与志愿者组织、宣传活动等方式,向更多的人普及环保意识,共同保护地球。
最后,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可以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供支持。
例如,研发更高效的可再生能源、绿色交通工具和碳捕获和封存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并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速度。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过程中,全球各国需要共同努力,形成合作共赢的局面。
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化

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化温室效应是地球上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也是人类活动所加剧的一个全球性问题。
随着全球工业化和人口的增长,大量的温室气体被排放到大气中,导致地球温度升高,进而引发了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温室效应的机制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和地球造成的影响。
温室效应是指地球大气吸收并重新辐射地表和大气中的辐射能量,使得地球的平均气温升高的自然现象。
主要是由于地球的大气中存在一定浓度的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2O)以及水蒸气等。
这些温室气体具有吸收长波辐射的特点,从而导致地球表面被吸收的太阳能量无法完全通过热辐射释放出去,使得地球温度上升。
全球气候变化是由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效应加剧,进而引发的一系列气候系统的变化。
人类活动主要包括燃烧化石燃料、森林砍伐以及工业排放等。
这些活动释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到大气中,造成温室效应加剧,进而引发全球气候的变化。
气候变化主要表现在全球变暖、极端天气事件增加以及海平面上升等方面。
首先,全球气候变化导致了全球变暖的现象。
科学研究表明,自19世纪中叶以来,地球的平均气温已上升约1℃。
全球变暖不仅导致了极地冰川的融化和海冰的减少,还引发了极端高温事件以及干旱的频发。
这对农业和生态环境都带来了重大影响,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其次,全球气候变化还导致了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
随着温度上升,造成了更加频繁和强烈的暴雨、洪涝灾害、飓风和干旱等极端天气事件。
这些天气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同时也给环境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害。
灾害频发还导致了人口流离失所,给社会带来了更大的负担。
最后,全球气候变化还导致了海平面上升的问题。
随着极地冰川的融化和海洋温度的升高,全球海平面不断上升。
这对于沿海地区来说尤为危险,众多沿海城市和岛国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海平面上升不仅会淹没沿海土地,还会破坏海岸线生态系统,加剧海岸侵蚀和海岸生态环境的恶化,给人类和生物多样性带来严重影响。
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化

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而温室效应被认为是其中主要的原因之一。
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的某些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和氟利昂等,吸收地球表面辐射的一部分,并将其重新辐射回地球,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的现象。
本文将探讨温室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应对措施。
首先,温室效应导致地球温度升高,这对全球气候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地球温度的升高,冰川融化加剧,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面临更大的洪涝风险。
同时,气候变暖还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如热浪、干旱和暴雨等。
这些极端天气事件对人类社会、生态系统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
其次,温室效应还导致了全球气候模式的改变。
一方面,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大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增加,进一步加强了温室效应。
另一方面,温室效应改变了大气环流和海洋循环模式,导致气候带的移动和季风气候的变化。
这些变化对全球农业、生态系统和水资源分配产生了重大影响,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为了应对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化,国际社会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举措之一。
各国通过加强能源效率、推广可再生能源和改善工业生产方式等方式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
此外,国际合作也是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关键。
各国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等国际机制,共同制定和执行减排目标和政策,推动全球气候治理。
除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适应气候变化也是重要的应对策略。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已经不可避免,各国需要采取措施来适应变化带来的影响。
这包括改善农业和水资源管理,加强城市防洪和抗旱能力,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等。
适应气候变化不仅可以减轻灾害风险,还可以提高社会的韧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总之,温室效应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国际社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适应气候变化。
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化

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化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不断增加了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地球温度持续上升,温室效应现象不断加重。
温室效应指的是太阳辐射进入地球大气层后被部分吸收,部分被反射回到太空,而其余部分则被吸收并转化为热量,这些热量继续向地表传递,增加了地球表面的温度。
而温室气体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关键性的角色,因为它们可以吸收并反射多余的热量,从而导致地球上升温。
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氟氯碳化物等物质,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和来源是多种多样的。
但是,随着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逐渐加深,温室气体的浓度不断上升,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浓度的持续升高,这也就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说的全球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化指的是地球气温升高、降雨不均、空气污染等现象的综合表现。
全球气候变化不仅对自然环境带来了重要影响,也对人类社会发展、生产生活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其中最显著的就是极端气候现象的不断增加,如暴雨、洪水、旱灾、暴风雪等。
这些灾害不仅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了阻碍,而且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要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应该从源头入手,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
首先要鼓励和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能源,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和使用。
其次是降低人们的消费和排放,如推广低碳出行,减少电器的耗能等。
最后还要严格控制和减弱排放的温室气体,如建立完善的废气治理制度,降低工业废气和机动车排放对环境的污染。
全球气候变化不是一个问题可以独立解决的,而需要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合作应对。
政策的支持和倡导、技术的创新、公众的参与和意识提高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因素,只有人人都积极参与,才可以从源头上缓解全球环境问题。
在实现全球气候稳定的过程中,我们还会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其中最主要的是绿色经济的转型和推广。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还需要尽可能地保障发展和环保之间的平衡,为人民提供更优良的生态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人类活动的影响
大气中CO2、CH4、N2O和CFSCs的浓度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IPCC,1990)
2. 人类活动的影响
大气中CO2、CH4、N2O和CFSCs的浓度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IPCC,1990)
2. 人类活动的影响
2. 人类活动的影响
2019年10个CO2排放量最大的国家的总年排放量(a)和各国人均年排 放量(b)(资料来源:Marland et al., 2019)
– 改变能源结构 – 提高能源转换效率 – 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 减少森林植被的破坏 – 控制水田和垃圾填埋场的甲烷排放
第一节 温室气体与全球气候变化
CO2排 放 量 /kg/GJ
三、应对措施与策略
不同燃料产生单位热量CO2排放量
不同燃料燃烧单位GJ的CO2排放量
100
95
90
80
70
60
50
40
• 影响人体健康
–加大人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 影响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
–一些地区生长季节延长,另一些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可
能会无法适应气候增温的变化。
第一节 温室气体与全球气候变化
二. 影响气候变化的大气成分
第一节 温室气体与全球气候变化
1. CO2
CO2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 中CO2的浓度一直在增加。
• 海平面上升
由温暖化引起的海洋热膨胀和极地冰川融化,会使 海平面高度上升。
–过去100年 10~20cm –1990~2100 预计8~9cm
第一节 温室气体与全球气候变化
3.气候变化对自然界和人类的影响
• 降水格局变化
–中高纬降雨量增大 –北半球亚热带降雨量增大,南半球减少
• 气候灾害
–过多降水、大范围干旱、持续高温
第十二章 大气污染和全球气候
第一节 温室气体和全球气候变化 第一节 臭氧层破坏问题 第一节 致酸前体物与酸雨
第一节 温室气体与全球气候变化
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 大气中CO2含量
• 1750年以前
280ppm
• 目前
360ppm
• 预计21世纪中叶 540~970ppm
– 气温
• 20世纪增加了0.60.2oC
第一节 温室气体与全球气候变化
2. 人类活动的影响
以单位GDP($)的总能量消耗表示的各国的能源强度。所有数据均 为2019年的,GDP以1990的US$表示。(资料来源:USDOE, 2000)
第一节 温室气体与全球气候变化
3.气候变化对自然界和人类的影响
• 雪盖和冰川面积减少
–雪盖 20世纪60年代以来 减少10% –冰川 20世纪50年代以来 减少10~15%
4. 氟利昂类
氟利昂类是温室效应极强的温室气体。虽然其浓 度显著低于其它温室气体,但对温室效应的贡献率达 到了12%~20%。
第一节 温室气体与全球气候变化
5. 气溶胶
气溶胶的冷却效应与温室效应在同一量级上。总的 来看,气溶胶的存在,使地球表面变冷。
三、应对措施与策略
1. 控制气候变化的途径
• (1)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 海平面
• 20世纪上升了10~20cm 第一节 温室气体与全球气候变化
一.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近代南北半球及全球平均温度的变化
1.温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机理
地球的温度是由地球吸收的太阳短波辐射的速 率和地球反射入太空的长波辐射的速率决定的。
太阳辐射是最大波长为400~800nm的可见光。 大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以及其它微量气体如甲 烷、臭氧、氟利昂等,可以使太阳的短波发射几乎 没有衰减地通过,但它们可以吸收长波辐射,其作 用有类似温室的效应,被称为“温室气体”。
30
20
10
0
煤
74
64 57
油
液化气
天然气
0 生物质
三、应对措施与策略
• (2) 增加温室气体的吸收
– 植树造林 – 采用固碳技术
• CO2分离、回收,注入深海或地下 • 化学、物理、生物方法固定
– 适应气候变化
• 培养新农作物品种,调整产业结构等
第一节 温室气体与全球气候变化
2. 控制气候变化国际行动
•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气候变化
框架公约》
– 20世纪90年代末,发达国家温室气体年排放量
控制在1990年水平
• 2019年,《京都议定书》
– 明确各发达国家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的比例
第一节 温室气体与全球气候变化
2. 控制气候变化国际行动
《京都议定书》规定的温室气体排放限值
国家
2008-2012 年的排放限值a
2. CH4
大气中CH4的浓度有季节变化和若干年的周期性变 化。CH4的浓度间接地取决于太阳光的强度,以及O3、 NOx、CO2和碳氢化合物的浓度。
3. N2O
N2O的浓度每年以0.2%~0.3%的比例增加。N2O主 要产生于土壤中硝酸盐的脱氮和氨盐的硝化。氮肥施 用量的的增加将增加大气中N2O的浓度。
保加利亚,捷克,爱沙尼亚,欧盟(15 个国
家),拉脱维亚,列支敦士登,摩纳哥,罗马
削减8%
尼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瑞士
美国
削减7%
加拿大,匈牙利,日本,波兰
削减6%
克罗地亚
削减5%
新西兰,俄罗斯,乌克兰
不变
挪威
增加1%
澳大利亚
增加8%
冰岛
增加10%
a 相对于CO2、CH4和N2O 的1990 年的排放量,和相对于PFCs、HFCs 和SF6的1995 年
第一节 温室气体与全球气候变化
1.温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机理
温室气体吸收长波辐射并再反射回地面,从而 减少向外层空间的能量净排放,使大气层和地面温 度升高,这就是“温室效应”。
目前已经发现近30种温室气体,其中二氧化碳 起重要作用,其贡献率约为50%~60%。甲烷、氟 利昂和氧化亚氮也起着相当的作用。
第一节 温室气体与全球气候变化
1.温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机理
2. 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界本身会产生各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室气体,但自然界同时 也在吸收和分解它们。在地球的长期演变过程中,大 气中温室气体的变化是很缓慢的,处于基本平衡的循 环状态。
工业革命后,大量森林植被被迅速砍伐,化石燃 料的使用量也以惊人的速度在增长,从而导致人为的 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不断增加。
的排放量。
第二节 臭氧层破坏问题
• 一、臭氧层主要特征和臭氧层破坏现象
– 离地面20~30km的平流层中 – 占当地空气含量的1/105 – 全球臭氧层的平均厚度约为300DU(Dobson un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