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肿中医护理常规
水肿中医护理方案

水肿(肾病综合征)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风水相搏证:眼睑、四肢及全身水肿,皮肤光泽,按之凹陷易复,苔薄白,脉浮或数。
(二)水湿浸渍证:全身水肿,按之没指.乏力纳差,泡沫尿。
苔白腻,脉濡缓。
(三)湿热内蕴证:全身浮肿,皮肤绷紧光亮,腹大胀满.胸闷,大便干结,小便短赤、泡沫尿。
苔黄腻,脉沉数或濡数。
(四)阳虚水泛证:腰以下浮肿为主,按之凹陷,不易恢复,劳累后加重,小便短少,纳差便溏,舌质淡,苔白腻或白滑,脉沉缓或沉弱。
(五)脾虚湿困证:饮食减少、胃脘满闷、大便溏泻,偶有浮肿,舌苔厚腻,脉缓等。
(六)气虚血瘀证:面浮肢肿,气短乏力,肢体麻木,舌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细涩。
(七)气阴两虚证: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尿中多泡沫,舌红苔薄,脉细数或沉细。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水肿1.轻度水肿病人适当活动,重者卧床休息,胸水、腹水时宜取半坐卧位。
2.饮食护理:限制水、钠和蛋白质摄入.3. 病情观察:观察水肿部位及程度变化。
准确记录出入量,定期测量体重和腹围,观察水肿消长情况。
4。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时翻身。
5。
防止皮肤破损、感染发生.头面眼睑水肿者应将枕头垫高;下肢水肿明显可抬高足部;阴囊水肿可用阴囊托托起。
6。
遵医嘱中药熏蒸。
(二)泡沫尿及尿量变化1。
监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及尿微量蛋白等.标本留取应正确、及时,避免尿液过度稀释或浓缩,防止标本污染或变性。
2。
注意观察发热、剧烈运动,以及体位改变等因素对患者泡沫尿(蛋白尿)的影响。
3。
对少尿、无尿患者必须关注24小出入量等变化,监测有无高钾、高血容量、酸中毒及其对心肺功能的影响.4.出现水气凌心射肺危象时,应帮助患者取半坐卧位、吸氧,并做好各种抢救准备。
5.多尿、夜尿是肾气(阳)虚弱、下元不固、摄纳无权所致,应注意休息,适度运动,如太极拳等,可增强体质,固护肾气.6.温灸肾俞、关元、足三里与命门、气海、三阴交两组穴位交替、间隙应用,能益肾气、补精气,改善多尿、夜尿症状。
水肿的护理(中医)

水肿又称浮肿, 为肾病较突出的一种症状。
中医除辨证论治外, 正确合理的调护对肾性水肿的转归和影响甚大。
一般调护病室应通风( 环境要优美, 经常消毒( 保持清洁干燥, 病床平整柔软。
患者注意保暖, 防外感, 勿涉水、居湿地、穿湿衣。
饮食调护利食物及药物应温服) 中药宜浓煎且少址多次饮食宜温热之品, 多食补中益气温阳食物, 如南瓜、扁豆、胡桃、栗子、龙眼、大枣、豆制品、土豆、牛羊肉等。
平时宜用大蒜等调味( 忌生冷瓜果、凉拌菜。
脾虚食后腹胀, 宜少食产气食物, 如牛奶、豆类等( 避免硬固粗糙、辛辣刺激、生冷滋腻之品。
肾脏机能尚佳时可少食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 如瘦肉、豆、鱼等。
体质较虚者, 宜食鲤鱼、甲鱼、木耳、西瓜、动物内脏等。
限制水、盐摄人( 也是该病调护中的重要一环( 入水量要以每日排出尿量决定, 通常以一天的小便量加500ml为宜;食盐摄入量控制在每日1-2g,轻者可加为3-4g,重者则为无盐饮食。
低血钠者, 盐从不可过于限制, 尿闭时应少食橘子、蘑菇、香蕉等, 以免血钾增高。
病情观察定时测体重, 准确记录出人量, 定时测T、P、R、BP。
用利尿剂时, 需注意酸碱平衡和电解质是否紊乱,如低血钠、低血钾、高血钾等症的发生。
同时还需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 如利尿剂和降压药有协同作用, 利尿剂还可引起低血钾或高血钾, 也可使糖尿病人病情加重。
用药调护利尿剂是治疗之方法, 但常常只能治其“标”。
服峻下逐水剂时, 应在其前后各测体重、血压,并记录出入量,以做对照。
中药保留灌肠时, 应注意灌人和保留的时间,以使药液充分吸收。
防感染水肿患者因水湿浸淫, 皮肤极易破损或疮疡,因此尤须注意皮肤护理。
定时温水擦浴后外涂滑石粉, 三石散, 同时衣服要宽大柔软。
另外水肿者因脾气不足、湿邪内生, 苔多厚腻,浊邪从口中排出,而易发口腔感染, 应嘱患者饭石漱口;尿味明显时( 1:5000峡喃西林液、黄花水、银花甘草水含漱。
调情感、和气血水肿之为病, 或病发急骤、肿势较重, 或病情缠绵,日久不愈, 而致患者恐惧、优虑、急躁、悲观,因此要设法使患者梢神愉快、气机调畅、气血和平。
水肿的中医护理

(七)保持呼吸道畅通,预防肺炎。
痰涎壅盛或呕吐者,应侧卧位,头偏向一侧,以利分泌物流出,并随时擦拭干净;痰阻咽喉,应及时吸痰,并将舌向前拉出,勿使后坠,以防阻塞气道,产生窒息。
每1—2小时应将病人翻身一次,动作要慢、轻、稳。
痰涎壅盛阻塞气道者,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八)保持大便通畅。
病人三天无大便者,可给予缓剂,尽量少用灌肠法通便,必须灌肠时,应低压慢灌。
(九)预防泌尿系感染。
病人六小时无尿时,应先检查膀胱是否膨胀,如膨胀者为尿潴留,不膨胀者为尿少或尿闭。
对尿潴留患者,应先给小腹热敷、按摩、针刺水道、膀胱俞,长强穴,使其排尿。
如仍不能排出,应按医嘱行导尿术或留置导尿管。
(十)昏迷初期2—3天内,可暂禁食或给予素流质,或由静脉输入葡萄糖以维持必需的营养。
2—3天后,不醒者,吞咽困难者,用鼻饲。
同时,应定时注入足够的水份和流汁,但温度及速度要适宜,防止烫伤和呛咳,并正确记录24小时的出入量。
(十一)昏迷而有呼吸困难者,应及时给氧,呼吸突然停止者,应迅速进行人工呼吸;呼吸出现明显无规律状态时,除给氧外,都可给予可拉明、洛贝林等呼吸兴奋剂。
(十二)对阴阳俱脱病人,应用灸法灸气海、关元、膻中等穴,用生脉散注射剂静脉滴注,同时给氧。
(十三)经常给病人的肢体作被动运动,以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强直。
(十四)昏迷之并发症,应按各症的护理法护理。
水肿的中医护理孙桂萍甘肃省榆中县中医院,甘肃兰州 730100摘要:水肿是指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所引起的一种病症。
临床上分为阳水和阴水,各有其不同的特征表现。
辨证施护中除细致观察阳水、阴水各自特征表现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外,还要做好情志护理、饮食调养及健康教育指导。
关键词:水肿中医护理水肿是指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引起头面眼睑、四肢腰背、乃至全身浮肿的一种病症。
临床365上分为阴水和阳水两大类。
如因风邪、水湿、疮毒等因素,日久则肺气不宣,不能通调水道而病,多为阳水实证,以青少年多见;如因饮食不当、劳欲、体虚等致脾阳受损,难以运行、肾阳虚弱,气机不利致水湿内停,“血不利则为水”。
资料水肿中医护理方案.doc

水肿(肾病综合征)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风水相搏证:眼睑、四肢及全身水肿,皮肤光泽,按之凹陷易复,苔薄白,脉浮或数。
(二)水湿浸渍证:全身水肿,按之没指。
乏力纳差,泡沫尿。
苔白腻,脉濡缓。
(三)湿热内蕴证:全身浮肿,皮肤绷紧光亮,腹大胀满。
胸闷,大便干结,小便短赤、泡沫尿。
苔黄腻,脉沉数或濡数。
(四)阳虚水泛证:腰以下浮肿为主,按之凹陷,不易恢复,劳累后加重,小便短少,纳差便溏,舌质淡,苔白腻或白滑,脉沉缓或沉弱。
(五)脾虚湿困证:饮食减少、胃脘满闷、大便溏泻,偶有浮肿,舌苔厚腻,脉缓等。
(六)气虚血瘀证:面浮肢肿,气短乏力,肢体麻木,舌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细涩。
(七)气阴两虚证: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尿中多泡沫,舌红苔薄,脉细数或沉细。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水肿1.轻度水肿病人适当活动,重者卧床休息,胸水、腹水时宜取半坐卧位。
2.饮食护理:限制水、钠和蛋白质摄入。
3. 病情观察:观察水肿部位及程度变化。
准确记录出入量,定期测量体重和腹围,观察水肿消长情况。
4.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时翻身。
5. 防止皮肤破损、感染发生。
头面眼睑水肿者应将枕头垫高;下肢水肿明显可抬高足部;阴囊水肿可用阴囊托托起。
6. 遵医嘱中药熏蒸。
(二)泡沫尿及尿量变化1.监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及尿微量蛋白等。
标本留取应正确、及时,避免尿液过度稀释或浓缩,防止标本污染或变性。
2.注意观察发热、剧烈运动,以及体位改变等因素对患者泡沫尿(蛋白尿)的影响。
3.对少尿、无尿患者必须关注24小出入量等变化,监测有无高钾、高血容量、酸中毒及其对心肺功能的影响。
4.出现水气凌心射肺危象时,应帮助患者取半坐卧位、吸氧,并做好各种抢救准备。
5.多尿、夜尿是肾气(阳)虚弱、下元不固、摄纳无权所致,应注意休息,适度运动,如太极拳等,可增强体质,固护肾气。
6.温灸肾俞、关元、足三里与命门、气海、三阴交两组穴位交替、间隙应用,能益肾气、补精气,改善多尿、夜尿症状。
水肿中医护理的方案

水肿(肾病综合征)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风水相搏证:眼睑、四肢及全身水肿,皮肤光泽,按之凹陷易复,苔薄白,脉浮或数。
(二)水湿浸渍证:全身水肿,按之没指。
乏力纳差,泡沫尿。
苔白腻,脉濡缓。
(三)湿热内蕴证:全身浮肿,皮肤绷紧光亮,腹大胀满。
胸闷,大便干结,小便短赤、泡沫尿。
苔黄腻,脉沉数或濡数。
(四)阳虚水泛证:腰以下浮肿为主,按之凹陷,不易恢复,劳累后加重,小便短少,纳差便溏,舌质淡,苔白腻或白滑,脉沉缓或沉弱。
(五)脾虚湿困证:饮食减少、胃脘满闷、大便溏泻,偶有浮肿,舌苔厚腻,脉缓等。
(六)气虚血瘀证:面浮肢肿,气短乏力,肢体麻木,舌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细涩。
(七)气阴两虚证: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尿中多泡沫,舌红苔薄,脉细数或沉细。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水肿1.轻度水肿病人适当活动,重者卧床休息,胸水、腹水时宜取半坐卧位。
2.饮食护理:限制水、钠和蛋白质摄入。
3. 病情观察:观察水肿部位及程度变化。
准确记录出入量,定期测量体重和腹围,观察水肿消长情况。
4.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时翻身。
5. 防止皮肤破损、感染发生。
头面眼睑水肿者应将枕头垫高;下肢水肿明显可抬高足部;阴囊水肿可用阴囊托托起。
6. 遵医嘱中药熏蒸。
(二)泡沫尿及尿量变化1.监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及尿微量蛋白等。
标本留取应正确、及时,避免尿液过度稀释或浓缩,防止标本污染或变性。
2.注意观察发热、剧烈运动,以及体位改变等因素对患者泡沫尿(蛋白尿)的影响。
3.对少尿、无尿患者必须关注24小出入量等变化,监测有无高钾、高血容量、酸中毒及其对心肺功能的影响。
4.出现水气凌心射肺危象时,应帮助患者取半坐卧位、吸氧,并做好各种抢救准备。
5.多尿、夜尿是肾气(阳)虚弱、下元不固、摄纳无权所致,应注意休息,适度运动,如太极拳等,可增强体质,固护肾气。
6.温灸肾俞、关元、足三里与命门、气海、三阴交两组穴位交替、间隙应用,能益肾气、补精气,改善多尿、夜尿症状。
水肿中医护理方案(专业研究)

水肿(肾病综合征)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风水相搏证:眼睑、四肢及全身水肿,皮肤光泽,按之凹陷易复,苔薄白,脉浮或数。
(二)水湿浸渍证:全身水肿,按之没指。
乏力纳差,泡沫尿。
苔白腻,脉濡缓。
(三)湿热内蕴证:全身浮肿,皮肤绷紧光亮,腹大胀满。
胸闷,大便干结,小便短赤、泡沫尿。
苔黄腻,脉沉数或濡数。
(四)阳虚水泛证:腰以下浮肿为主,按之凹陷,不易恢复,劳累后加重,小便短少,纳差便溏,舌质淡,苔白腻或白滑,脉沉缓或沉弱。
(五)脾虚湿困证:饮食减少、胃脘满闷、大便溏泻,偶有浮肿,舌苔厚腻,脉缓等。
(六)气虚血瘀证:面浮肢肿,气短乏力,肢体麻木,舌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细涩。
(七)气阴两虚证: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尿中多泡沫,舌红苔薄,脉细数或沉细。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水肿1.轻度水肿病人适当活动,重者卧床休息,胸水、腹水时宜取半坐卧位。
2.饮食护理:限制水、钠和蛋白质摄入。
3. 病情观察:观察水肿部位及程度变化。
准确记录出入量,定期测量体重和腹围,观察水肿消长情况。
4.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时翻身。
5. 防止皮肤破损、感染发生。
头面眼睑水肿者应将枕头垫高;下肢水肿明显可抬高足部;阴囊水肿可用阴囊托托起。
6. 遵医嘱中药熏蒸。
(二)泡沫尿及尿量变化1.监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及尿微量蛋白等。
标本留取应正确、及时,避免尿液过度稀释或浓缩,防止标本污染或变性。
2.注意观察发热、剧烈运动,以及体位改变等因素对患者泡沫尿(蛋白尿)的影响。
3.对少尿、无尿患者必须关注24小出入量等变化,监测有无高钾、高血容量、酸中毒及其对心肺功能的影响。
4.出现水气凌心射肺危象时,应帮助患者取半坐卧位、吸氧,并做好各种抢救准备。
5.多尿、夜尿是肾气(阳)虚弱、下元不固、摄纳无权所致,应注意休息,适度运动,如太极拳等,可增强体质,固护肾气。
6.温灸肾俞、关元、足三里与命门、气海、三阴交两组穴位交替、间隙应用,能益肾气、补精气,改善多尿、夜尿症状。
水肿的中医护理

水肿的中医护理肛肠科张雅静水肿是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肾性水肿指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肾脏疾病引起的水肿,属中医“水气病”范畴,其病机复杂、临床表现繁杂、病变涉及全身多个脏腑。
中医认为与水液代谢关系最为密切的脏腑是肺、脾、肾,这三个脏器的功能失调是引起水肿发生的关键所在,因此治疗水肿,中医一般以宣肺、健脾、温肾为基本原则,西医学中的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等出现浮肿症状均属中医“水肿”范围。
在对水肿病人的护理上应特别注意。
饮食护理《千金要方·食治》中有“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气血。
”说明正确的饮食在治疗过程中也十分重要。
水的控制:水肿患者应控制饮水量,饮水量视尿量而定,一般以总入量等于前一日总出量加500毫升为宜,若有高热、呕吐、泄泻者则适当增加入量。
日常饮水量不仅仅是指白开水,也包括了日常摄入食物中的隐性含水量。
如二两米饭大约含有水60~70毫升,而新鲜蔬菜的含水量则达到了65%~90%。
计算总入量时应将此也考虑进去。
重度水肿者应遵医嘱禁水或限水,中度者则必须控制入水量,轻度者可口渴即饮,但也不可过多。
盐的控制:严重水肿者遵医嘱给予低盐或无盐饮食,低盐饮食即钠盐摄入控制在2~3克/每天,包括含钠食物及饮料,如香肠、腊肉、罐头食品等。
辨证饮食:阳水证者,可给予清热利水之品,如西瓜、冬瓜、赤小豆等。
阴水证者,饮食宜富于营养,多食用补中益气温阳之品,如大枣、牛羊肉等。
情志护理《灵枢·口问》曰“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由此可知情志护理的重要性。
由于本病迁长难愈,患者易产生悲观心理,对疾病的治疗失去信心,抗拒各种治疗,所以护理人员在各项治疗和护理前应耐心向其解释,告知治疗的作用和必要性并给予安慰。
平时应多与患者沟通,鼓励其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耐心倾听并对其表示理解,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同时也应做好家属的工作,使家属更加关心患者,以增加患者的治疗信心。
水肿护理常规

水肿护理常规【观察要点】1.观察水肿发生的部位、时间、程度、性质,与饮水量、尿量、体位、活动的关系等。
2.观察有无水肿的伴随症状和体征,如高血压、蛋白尿、心脏增大、肝脏肿大、尿量减少、头晕、呼吸困难、腹胀等。
3.测量患者生命体征、尿量、体重、腹围等。
4.观察患者是否因水肿引起躯体不适和形象改变而导致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护理措施】1.轻度水肿患者应适当限制活动,重度水肿者应卧床休息。
2.限制钠盐及水的摄入量:给予低盐饮食,限制钠的盐的摄入,每天以2~3克为宜。
肾性水肿者,每日尿量达1000ml以上,一般不需严格限制水,但不可过多饮水,每日尿量少于500ml或有严重水肿者需限制水的摄入,每天液体入量不超过前一日24小时尿量加上500ml。
心源性水肿一般每日入水量限制在1500ml以内。
3.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准确记录24小时液体出入量。
每日在同一时间、着同一服装、用同一体重计测量体重,时间安排在患者晨起排尿后、早餐前为宜。
有腹水者应测量腹围。
4.遵医嘱使用利尿剂,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5.保持床单位清洁、平整、干燥,被褥松软,患者宜穿宽松、柔软、吸汗性强的衣服。
6.做好全身皮肤清洁,清洗时动作应轻柔,避免损伤皮肤。
7.长期卧床者,注意更换体位,避免局部长期受压,防止压疮的发生。
8.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男性患者可用托带支托阴囊部。
【健康指导】1.教会患者根据病情合理安排每日食物含盐量和饮水量。
2.教会患者通过每日出入液体量、体重等评估水肿的变化。
3.指导患者保护皮肤完整性,避免皮肤受损。
4.指导患者有关药物的用法、用量、作用和不良反应,告诉患者不可擅自改变剂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肿中医护理常规
1、概念
因肺、脾、肾对水液宣化输布功能失调,使体内水湿滞留,泛溢肌肤所致。
病位在肾、肺、脾,与膀胱、三焦有关。
肾性、心源性、营养不良性水肿均可参照本病护理。
2、临床表现
以面部、四肢、腹部,甚至全身浮肿为主要临床表现。
3、临证护理
1)阳水证:病室宜干燥,清洁。
热重者宜偏凉爽,湿重或兼表证者宜较温热。
宜给滑利渗湿的食品,以助清热利湿,
2)阴水证:患者需要保暖,病室宜向阳,多加衣被。
3)浮肿尿少者,遵医嘱给予中药煎水代茶饮。
4)呕吐、发热者,宜食清热利水之品。
5)胸闷、气促、口唇紫绀者,遵医嘱吸氧。
6)湿毒上泛、恶心呕吐不止者,可服姜糖水或遵医嘱用止吐药。
7)重症患者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
对长期卧床的患者,预防压疮的发生。
8)重症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水肿严重者,经常变换体位;眼睑及面部水肿时,可垫高枕;下肢水肿重者,适当抬高患肢;阴囊水肿者,用提睾带托起。
4、饮食护理
1)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辛辣、肥腻之品。
2)水肿初期遵医嘱给予无盐饮食,肿势消退后可改低盐饮食。
3)阳水证者,可给予清热利水之品。
4)阴水证者,饮食宜富有营养。
5)脾虚湿困者,可给予健脾利湿之品。
6)腹胀者,少食产气食物。
5、给药护理
1)阳水兼风者,中药宜热服,盖被,饮热粥或姜糖水后安卧,以助汗出。
2)阴水证者,中药宜温服;若伴恶心呕吐者,在服药前生姜擦舌或少量频服。
3)服攻下逐水药者,中药应频服,并观察二便情况。
4、情志护理鼓励患者消除恐惧、忧虑、急躁、悲观等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6、并发症护理
肾功能衰竭:(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神志、呼吸、血压、水肿、食欲、二便、皮肤瘙痒等情况。
(2)若发现患者尿量减少、乏力、口中氨味、尿素氮偏高等肾衰先兆时,应及时报告医生。
(3)保持病室整洁、空气新鲜,减少探视人员,避免交叉感染。
(4)准确留取血、尿标本送检,及时发现肾功能变化。
(5)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7、情志护理
鼓励患者消除恐惧、忧虑、急躁、悲观等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8、健康指导
1)注意调摄,起居有常,随天气变化增减衣服。
2)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严防感冒。
3)劳逸适度,尤应节制房事,戒怒,以保护元气。
4)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定期测量体重和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