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免费抗病毒治疗手册第十章 依从性

合集下载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手册第四版解读知识讲解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手册第四版解读知识讲解

二、抗病毒治疗药物 目前已获得美国FDA批准的抗病毒 药物共6大类,分别为核苷(酸)类反 转录酶抑制剂、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 制剂、蛋白酶抑制剂、整合酶抑制剂、 融合抑制剂、CCR5受体拮抗剂。……
第三章:抗病毒治疗
第四版手册
• 更新不良反应 • 新增药物:
NNRTI:利匹韦林 复合制剂:TDF+FTC+RPV
第二章:入选和治疗准备
第四版手册
二、医学入选标准 …… 所有HIV感染者,无论CD4水平多 少,均可接受抗病毒治疗。
第三版手册
二、医学入选标准 ……
第三章:抗病毒治疗
第四版手册
第三版手册
二、抗病毒治疗药物
目前已获得美国FDA批准的抗病毒 药物共6大类,分别为核苷(酸)类反 转录酶抑制剂(NRTI)、非核苷类反 转录酶抑制剂(NNRTI)、蛋白酶抑制 剂(PI)、整合酶抑制剂、融合抑制剂、 辅助受体拮抗剂。……
原推荐剂量为: LPV/r 600/150mg
表3-3 蛋白酶抑制剂
原推荐剂量为:400mg,每日1次;若与 EFV或TDF联用则300mg加100mg利托那韦 (RTV),每日1次。
表3-4 整合酶抑制剂
辅助受体拮抗剂和融合抑制剂
表3-7 复合制剂
第三章:一线治疗方案
第四版手册
TDF*或AZT+3TC+EFV*或NVP
第三版手册
…… HIV感染者是否符合免费治疗的条 件,应通过以下标准来评估确定:确 诊HIV感染、医学入选标准(包括临床 和实验室标准)和治疗前准备(包括 临床准备、依从性教育以及家庭或同 伴支持)。
……
第二章:入选和治疗实验室检测的流程和判断 标准参照最新版的《全国HIV检测技术 规范》的具体要求进行操作。 HIV感染根据流行病学史、实验室 检查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判断。

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第四版)-2016

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第四版)-2016

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第4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编写组专家(按姓氏拼音首字母顺序排列)蔡卫平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主任医师陈谐捷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主任医师李惠琴云南省艾滋病关爱中心主任医师李太生北京协和医院教授刘中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卢洪洲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教授庞琳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尚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孙永涛第四军医大学附属唐都医院教授王爱玲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副研究员王福生中国人民解放军三○二医院教授王健中国中医科学院艾滋病研究中心主任医师吴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教授徐小元北京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叶寒辉福州市传染病医院主任医师张福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张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主任医师赵红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赵敏中国人民解放军三〇二医院主任医师赵清霞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主任医师赵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周曾全云南省艾滋病关爱中心主任医师其他参与编写人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吴尊友马烨于兰赵德才吴亚松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球艾滋病项目中国办公室王黎明特别鸣谢以下参与本手册编写的国际组织和机构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球艾滋病项目(USCDC GAP)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技术统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赵燕第四版修订说明一、修订背景为了落实国家的“四免一关怀”政策,指导免费艾滋病抗反转录病毒药物治疗(以下简称抗病毒治疗)工作的开展和推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专家于2005年4月出版发行了《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第1版)》(以下简称《手册》),于2008年1月出版发行了第2版,于2012年6月出版发行了第3版。

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

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
第九章预防性使用复方磺胺甲 ZAOZI001 唑 一、意义 二、预防性用药的入选标准 三、预防性用药的终止 四、预防性用药的方法 五、预防性用药中的随访 六、备选方案
第十章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 一、依从性支持方案的主要内容 二、HIV 感染者的参与
第十一章 HIV 职业暴露的处理 一、HIV 职业暴露的定义及风险评估 二、HIV 职业暴露危险评估及预防用药 三、HIV 职业暴露后随访监测
淋巴细胞计数≤750 个/mm3 或 CD4+T 淋巴细胞百分比<25%(2~5 岁)、CD4+T 淋巴细 胞计数≤350 个/mm3(5 岁以上)。 8.对于 HIV 与 HCV 合并感染者, 建议有条件者进行抗 HCV 治疗,包括进行 HCV 基 因型检测,使用各类抗 HCV 治疗药物。 9.更新了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不良反应处理及附表相关内容。 10.抗病毒治疗监测部分将免费 CD4+T 淋巴细胞计数检测频次调整为基线一次、之后至 少每年一次(可根据病人病情个体需要增加检测频次)。 11.在第十章抗病毒治疗依从性中增加了医疗机构和社会组织合作内容。更新了漏药补服 的原则。 12.更新 HIV 职业暴露预防用药方案,要求使用三联用药,疗程为 4 周。
五、当前抗病毒工作现状及挑战 近年来,全球 HIV 感染者抗病毒治疗领域取得长足的进展,包括治疗药物的更新和治
疗技术的完善。越来越多的证据证实了早期抗病毒治疗的益处,新的研究证据表明尽早开始 治疗,HIV 感染者可以获得更长的寿命和更健康的身体,修复机体受损的免疫功能并保持正 常状态,减少或避免机会性感染和部分肿瘤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也将基本消除新生 儿感染 HIV,保护 HIV 感染者的性伴侣免受感染,减少非艾滋病相关的疾病,如肝脏、肾 脏和心血管疾病,减少慢性免疫炎性反应等。

艾滋病患者服药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干预对策

艾滋病患者服药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干预对策

甘肃医药2021年40卷第2期Gansu Medical Journal ,2021,Vol.40,No.2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 )属于传染性疾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感染所致,主要临床特征为免疫系统受侵与损害,能够经母婴传播、性传播、血液传播,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1-2]。

对于AIDS 患者临床多采用抗病毒疗法治疗,拮抗病毒复制,重建免疫功能,避免HIV 相关疾病发生[3]。

但临床治疗发现,抗病毒疗法很难将体内的HIV 病毒根除,患者需长期坚持服药,以维持治疗效果。

但部分患者服药依从性欠佳,直接影响疾病控制,降低生存质量。

本研究旨在分析AIDS 患者服药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为临床行干预措施提供指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接诊的120例AIDS 患者临床资料,男79例,女41例,年龄28~73岁,平均(42.65±3.46)岁;病程8个月至9年,平均(3.31±1.25)年。

纳入标准:认知功能正常;符合《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18版)》[4]中AIDS 相关诊断标准;可配合完成调查;具有抗病毒治疗统一编号。

排除标准:精神疾患;肝、肾功能衰竭;语言交流障碍;不能理解或回答问题;因药物毒副反应停药。

1.2方法1.2.1服药治疗依从性。

以Morisky 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8)[5]评估患者服药依从性,包括是否偶尔不注意服药、是否曾因自觉症状改善而停止服药、是否有时忘记服药、是否曾因服药后未感觉疾病症状好转而停止服药等8个问题,按照总是、几乎不、从不分别计0分、1分、2分,总分≥6分为服药依从,<6分为服药不依从。

1.2.2收集资料。

收集入组患者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性别、年龄、家属配合度、医护关系、药物副反应、服药知识了解情况、药物使用种类等资料,分析AIDS 患者服药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物依从性介绍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物依从性介绍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物依从性介绍1.什么是药物依从性?药物依从性就是要求每天服用抗艾滋病病毒治疗的药物要定点定量的服用,不要错服,不要漏服。

2.药物依从的概率要达到多少?在这里重新强调一下药物依从性的问题。

依从性一定建议达到95%左右。

如果低于90%尤其是低于80%的药物依从性,那么出现耐药的概率就会大增。

我们可以计算一下,一个月有三十天的话,那么如果是每天的药物组合是服用两次药物的话,这就是要服用六十次,95%的依从性的要求的概念就是要达到57次不错服不漏服。

也就是说一个月内如果要是出现错服或漏服药物的次数达两次以上的,或者连续三次出现了漏服或错服(三次不意味着三天,意如果每天两次的服药,三次意味着一天半!),那么导致耐药的概率就非常大了。

而95%的药物依从性如果针对的是每天服用一次的药物组合来说,那么就是每个月要服用三十次药物,你要准确服用次数就要达到28.5次!这意味着替拉依等每天服用一次的药物组合,你每个月的药物依从性只允许有一次的错服和漏服的机会!3.药物依从性的时间跨度是多大?但是话说回来,药物依从性是不是就是要求大家必须分秒不差的服药呢?这倒也不是。

半衰期周期为12小时的,也就是每天服用两次药物的组合,前后可以相差30分钟,30分钟以内都算是良好的药物依从性。

如果是替拉依这类24小时半衰期的药物组合,那么前后可以相差一个小时。

举例说,晚上十点服药的话,替拉依组合在9点到11点之间服用都算是良好的药物依从性。

而如果是齐拉依组合的话,假如晚上十点服药的话,那么在晚上九点半到晚上十点半之间服药都算是良好的药物依从性。

当然服药的时间越准时越好,人有时是有养成坏习惯的惯性的,一旦养成坏习惯就会更加的不按点服药,就将导致更严重的问题。

4.忘记服药是否补服呢?那么现在又有新的问题了,像很多地区的抗病毒治疗定点医院或疾控给出的建议,说忘记服药超过两个小时的话就不用补服了,这种说法对吗?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答案是一定要及时补服!在下一次服药的时间前6个小时内都是可以补服的。

第四版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

第四版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

剂型
成人推 食物效 荐剂量 应
300mg 片剂 20mg/ml 口服液
300mg, 每日2次; 服药与 600mg, 进食无关 每日1次;
300mg 片剂 20mg/ml 口服液
300mg, 每日2次; 服药与 600mg, 进食无关 每日1次;
不良反应
• 超敏反应:HLA-B5701阳性的HIV 感染者出现超敏反应的风险最高
第四版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
内容解读
Zinc Code: CNRX/DLG/0019/17 Expiration date:March.24 2019
本GSK医时空所提供的医学信息和材料,受版权保护,仅供中国的医疗保健
专业人士个人学习和参考之用。除此之外,请不要超范围下载或使用该材料。
GSK对于用户超出明示用途的任何使用不承担任何责任。
• 超敏反应的症状包括:发热、恶心、 呕吐、腹泻、腹痛、不适、乏力、呼 吸系统症状如咽痛、咳嗽、气短等
• 曾经出现过超敏反应的HIV感染者不 推荐再次使用ABC
• 某些队列研究显示近期或正在使用 ABC增加心肌梗死的风险,但其他一 些研究并不支持这一结论
• 在所有NRTIs中,ABC对线粒体的毒 性最弱
3
治疗时机
所有HIV感染者,无论CD4水平多少,均可接受抗病毒治疗
表2-1成人和青少年抗病毒治疗总体标准
实验室结果
临床分期
处理意见
任何CD4+T淋巴 细胞水平
急性感染期
强烈建议治疗
任何CD4+T淋巴 细胞水平
WHO分期Ⅲ、Ⅳ期 强烈建议治疗
治疗
当患者符合以下任何一种情况时,强烈建议优先 尽快启动治疗:
一线治疗方案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手册第四版解读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手册第四版解读

在有条件的地方,建议在以下情况时
进行基因型耐药检测:
(1)建议对所有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后病毒 学失败、病毒载量>1000拷贝/毫升的 HIV/AIDS患者,在准备更换治疗方案前进行 耐药检测;对于治疗后500拷贝/毫升<病毒 载量<1000拷贝/毫升的患者,也可以考虑进 行超敏方法检测耐药。……
……
第四章:治疗失败换药病例入选标准
第一章:治疗策略概述
第四版手册
第三版手册
…… (六)关怀的持续性
…….如果HIV感染者暂时未纳入治 疗体系,确保将其持续保留在随访关 怀系统中,在随访机构接受常规随访, 每年进行一次CD4+T细胞计数检测,以 评估疾病进展和机会性感染的发生, 同时进行持续的抗病毒治疗动员。
…….HIV感染者可以接受常规的免 疫接种,例如百白破加强疫苗、肺炎 球菌疫苗、流感疫苗以及乙肝疫苗等。
第三版手册
(一)总目标: 艾滋病国家免费抗病毒药物免费
治疗的总目标是降低我国HIV感染者和 艾滋病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并通 过有效抗病毒治疗减少传播。 (二)具体目标 1.提供长期关怀服务,并尽可能为符合 治疗条件的患者免费提供长期抗反转 录病毒治疗(一下简称“免费抗病毒 治疗”),免费抗病毒治疗覆盖率达到 80%以上。 2.个体依从性比率达到95%,以实现长 期的病毒抑制,将治疗的重点放在治 疗前准备与治疗支持上。 …….
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平台期通常发生在治疗后病毒被完全抑制的4第四版手册第三版手册三临床失败有效进行抗病毒治疗6个月以后之前的机会性感染重新出现或者出现预示临床疾病进展的新的机会性感染或恶性肿瘤或者出现新发或复发的who临床分期期疾病可考虑发生了临床失败但需注意以下几点三临床失败抗病毒治疗至少3个月以后先前的机会性感染重新出现或者出现预示临床疾病进展的新的机会性感染或恶性肿瘤或者出现新发或复发的who临床分期iv期疾病可考虑发生了临床失败但需注意以下几点

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综述

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综述

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综述【摘要】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的慢性全身性传染病,目前不能治愈。

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是有效的控制措施,个体化抗病毒治疗和服药依从性是决定抗病毒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

[1]【关键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可抑制艾滋病病人体内的病毒,使病毒数量降低,达到延缓病情,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目的。

HAART方案使艾滋病从致死疾病转变为慢性疾病,慢性疾病控制离不开良好依从性,依从性是指病人执行医师治疗方案的程度,HAART对服药依从性要求苛刻,慢性疾病服药依从性达到80%可实现较好控制,而HAART方案依从性要求达到95%。

较低的依从性是导致常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无效或产生耐药性病株的重要原因。

[2]1.依从性的测量及不足1.1直接评价法:主要包括药物浓度、病毒载量、CD4T淋巴细胞数、尿液、头发等[3],生理指标成本、测量时间、肝肾功的代谢功能等问题[4],会影响到测量结果,但是不受患者主观倾向、记忆偏差干扰。

病毒载量抑制是服药依从性监测的最可靠指标。

[5]1.2间接评价法1.2.1电子药盒监测、电子监控、药片计数等。

电子药盒是利用压力传感装置检测药盒的开启的方式。

1.2.2自陈法:成人艾滋病临床研究协作组依从性工具是询问患者在过去4d中漏服每种抗病毒药物的片数。

[6]美国社区艾滋病临床研究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自陈表CPCRA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自陈表采用的是常规7d回忆法。

[7]1.影响依从性的相关因素2.1成人依从性相关因素。

(1)女性、年长、受教育水平低、经济收入低的AIDS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较差;饮酒与依从性无关;自我效能感知高的AIDS患者服药依从高;工作的繁忙程度也与服药依从性负相关。

(2)三种及以上作为独立影响因素;服药次数越多,依从性越差;时间延长依从性存在下降趋势;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会给患者服药依从性带来不利(3)来自歧视是影响漏服药物的独立因素;医务人员服务和被信任的能力带给患者依从性的不同;社会支持能够提高患者依从性,或者降低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
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不论对个体治疗还是整个治疗工作的成功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对治疗依从性的研究显示,高度的依从性和良好病毒学结果与治疗有效性有关,为确保抗病毒治疗的有效性,应至少保证95%以上的治疗依从性。

依从性对抗病毒治疗有效性的影响见表10-1。

如果不按时不按量服药,产生耐药的危险性升高,因为当体内的血药浓度水平较低时,病毒会大量复制,这就是为什么一定要按时按量服药的原因。

由于目前的免费抗病毒治疗所能提供的抗病毒药物种类有限,因此确保良好的治疗依从性从而保护这些方案能够长期使用是非常关键的。

所以治疗教育和治疗支持是关怀的重要组成部分。

表33 依从率对抗病毒治疗有效性的影响
依从率治疗6个月后病毒载量<400拷贝/ml的患者比例
95% 81%
90%~95% 64%
80%~90% 50%
70%~80% 25%
<70% 6%
一、依从性支持方案的主要内容
(一)设计依从性教育项目
成功的依从性宣传支持方案应该能够满足开展治疗地区的需求,大多数依从性方案会包括以下关键要素:
1.开始治疗之前,多次对就诊的患者进行依从性教育,可以考虑抗病毒治疗开始前应用复方新诺明来评估患者的依从性。

2.开展同伴教育和咨询,因为他们本身是HIV感染者,或者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用现身说法介绍他们对依从性的认识和做法。

3.开发清楚、简洁、通俗、易于携带的各种宣传教育材料。

4.在医务人员和感染者、患者之间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和尊重的环境。

(二)加强依从性的策略
很多在抗病毒治疗中的策略可以帮助提高治疗依从性。

1.尽量减少服用药物的数量,并保持简单的服药方法。

2.尽量减少用药次数(1日不要超过2次,能每日1次更佳)。

3.将抗病毒药物治疗融入患者日常起居,如选择1日中患者最容易记住服用抗病毒药物的时间;将服用抗病毒药物的时间与其他日常活动挂钩,这样有助于使服药成为一个习惯成自然的行为。

4.将药物放在便于携带又可标记日期的小盒子内或包装在一个药板内。

5.寻找知道患者感染状况和服药方法的家庭成员或朋友,帮助督促其治疗及提醒服药。

6.帮助患者制定一个明确的每天按时服药的计划,并与患者进行讨论该计划的可操作性。

7.告知患者可能帮助其提高依从性的方法
——闹钟提醒(钟表或者手机提醒)
——药盒
——与其他容易方便记忆的行为相联系
——建议在家中或者时常出现的地方留有提醒装置
——把药物放在容易看见的地方
8.鼓励患者与其他人分享自己保持良好依从性的经验
二、HIV感染者和患者的参与
在我国,HIV感染者和患者参与抗病毒治疗已经有了3个成功的模式,分别是:(一)感染者和患者在门诊中作为咨询员,为本地区其他治疗患者现身说法地提供有关依从性和治疗支持的咨询服务。

(二)感染者、患者及其家庭成员作为监督员,为本地区的治疗提供支持。

(三)招募和发展包括感染者和患者在内的志愿者队伍,为本地区的治疗提供支持。

(四)感染者和患者在高流行农村地区作为有偿的服药监督员,为本地区其他治疗患者提供监督服药的服务。

国内外经验已经清楚表明,感染者和患者参与治疗可以有效地调动其积极性,有利于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在推广治疗时应作为优先领域考虑,尤其是在社区层次上。

详见附录九“直视下督导服药(DOT)(我国使用的DOT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