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课件第一章
合集下载
人 格 心 理 学PSYCHOLOGY OF PERSONALITY

17.沙利文关于人格化的基本描述 18.哈特曼的自我观
19.埃里克森关于人格发展阶段的观点 20.古典精神分析与新精神分析的区别
第三章 人格特质理论
1.阿尔波特关于特质的概念及分类 2.阿尔波特的机能自主思想
3.卡特尔的特质分类思想 4.卡特尔的研究方法
盖舍尔:“渗透一切的超模式,这个超模式表现有机体的完整性和行为特征的个体性。”
优点: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罗列式概念的条块分割,视人格为一个整体;
1
第二章 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源自1.弗洛伊德关于人格结构的观点 2.弗洛伊德关于人格动力的观点
3.弗洛伊德关于人格发展的观点 4.弗洛伊德关于人格适应的观点
5.荣格关于人格结构的观点 6.荣格关于人格动力的观点
7.荣格关于人格发展的观点 8.荣格关于人格适应的观点
“嘘,那个人人格不健全啊??”
人格权: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隐私权、名誉权、荣誉权、名称权、姓名权、肖像权等等。
思考:人格=?
人格=尊严? 人格=个性? 人格=人性?
第一节 人格与人格心理学
一、人格的界定
罗列式概念。最常见的定义方式为“人格是??的总和”
5.米歇尔认知情感系统理论的基本内容 6.图式和原型的概念
7.场依存——场独立性的内涵及特征
专 题
1.攻击性行为的概念、特征及分类 2.压力的概念、主要的压力源
第一章 人格心理学简介
思考:人格=?
“你??你这是对我人格的侮辱!”
“我这样做对不起我自己的人格。”
人 格 心 理 学psychology of personality
第一章 人格心理学简介
人格心理学人格的类型论与特质论PPT课件

二、奥尔波特的特质论体系 (一)人格的概念 • 奥尔波特认为,人格是“一个真实的人”;“个体
内在心理物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一个人对 环境独特的适应方式” (1937) 。后改为“个体 内部的心身系统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人行为和思想 的独特性”(1961)。 1、心身系统:人格既不完全是心理的,也不完全是 身体的,这个组织需要身心共同操作,不可分割地 融入到一个人的整体中。 2、动力组织:人格不是某种固定的东西,是正在形 成的东西。人格是不断变化的组织结构,是动力性 的。 3、决定倾向:人格不是虚构的,它是由大量的决定 倾向所构成,人的行为就产生于人内部的这些倾向。 4、行为和思想的独特性:人所有的行为和思想,不 管是否与适应环境有关第12,页/共都70体页 现人的独特性。
4.实际的现实知觉:实事求是而不是以自己的希望去 观察事物。
5.自我客观化: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缺点,能意识到 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差异。
6.专注于自己的工作:能形成了自己的技能和能力, 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而且是高水平地工 作。
7.统一的人生哲学:“第遵22页照/共和70页沿着某个或几个经过选
(二)人格结构
奥尔波特认为人格结构的基本单位是——特质 (trait)
1.特质的定义:个人特有的、一般的、现实焦点的 神经生理结构。
• 特有:由于每个人的遗传、环境和经验不同,人 就不会有完全相同的特质。在同样刺激下,特质 不同,反应不同。
• 一般:对具体的一个人而言,许多情景中有类似 反应。如自卑或自信。
第一节 人格的类型理论
一、单一类型理论 (一)C型人格 也称C型性格、癌症性格 起源:古罗马医生盖伦;《外科正宗》“忧郁郁结” 主要特点:对不幸之事内心体验深刻,把愤怒藏在
人格心理学第六版 第一章 什么是人格 PPT课件

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黄希庭, 1999)
稳定的行为方式:
人际过程:
人格是稳定的。我们可以 通过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 情景来查明这些稳定的行 为方式。
和个体内部过程无关,发 生在人与人之间。指的是 发生在外部影响我们行动、 感觉的情绪过程、动机过 程和认知过程。
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五个方面:
人格结构:是人格心理学家用来解释个别差异的假设性概念。
主要探讨用"特质"还是用"类型"、用"自我"还是用"需要"来解释人们稳 定的个别差异?主要涉及以下问题:人格结构的性质怎样?它由什么 要素组成?人格结构是否包含诸种要素?诸要素是怎样组织的?是不 是有些要素高于(或控制)另一些要素?
* 能加以测量的个体差异的所有相对稳定而持久的维度的总 和。(Byrne,1974)
* 代表个人或人们的一般特征,说明对情境的反映何以是持 久的模式。(Pervin,1980)
* 个人心理特征的统一,这些特征决定人的外显行为和内隐 行为,并使他们与别人的行为有稳定的差异。(Mischel,1986)
2、抑郁
抑郁是什么造成的? 从不同的人格流派出发,你可以把抑郁解释成转向内心的愤
怒,一种稳定特质,一种天生倾向,低自尊,缺乏强化物, 或消极的思想。 物质理论家重在查明哪些人容易抑郁。研究人员发现,一个 人目前的一般情绪水平是预测他将来的情绪,包括抑郁状态 的很好的指标。 人本主义流派的人格理论家用自尊来解释抑郁。就是说,经 常为抑郁所困扰的人,是那些不能建立良好的自我价值感的 人。 行为主义者认为,抑郁是由于生活缺乏积极强化物所致。也 就是说,你觉得没有意思,不想干事,是因为你没有看到生 活中有什么值得干的事情。
稳定的行为方式:
人际过程:
人格是稳定的。我们可以 通过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 情景来查明这些稳定的行 为方式。
和个体内部过程无关,发 生在人与人之间。指的是 发生在外部影响我们行动、 感觉的情绪过程、动机过 程和认知过程。
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五个方面:
人格结构:是人格心理学家用来解释个别差异的假设性概念。
主要探讨用"特质"还是用"类型"、用"自我"还是用"需要"来解释人们稳 定的个别差异?主要涉及以下问题:人格结构的性质怎样?它由什么 要素组成?人格结构是否包含诸种要素?诸要素是怎样组织的?是不 是有些要素高于(或控制)另一些要素?
* 能加以测量的个体差异的所有相对稳定而持久的维度的总 和。(Byrne,1974)
* 代表个人或人们的一般特征,说明对情境的反映何以是持 久的模式。(Pervin,1980)
* 个人心理特征的统一,这些特征决定人的外显行为和内隐 行为,并使他们与别人的行为有稳定的差异。(Mischel,1986)
2、抑郁
抑郁是什么造成的? 从不同的人格流派出发,你可以把抑郁解释成转向内心的愤
怒,一种稳定特质,一种天生倾向,低自尊,缺乏强化物, 或消极的思想。 物质理论家重在查明哪些人容易抑郁。研究人员发现,一个 人目前的一般情绪水平是预测他将来的情绪,包括抑郁状态 的很好的指标。 人本主义流派的人格理论家用自尊来解释抑郁。就是说,经 常为抑郁所困扰的人,是那些不能建立良好的自我价值感的 人。 行为主义者认为,抑郁是由于生活缺乏积极强化物所致。也 就是说,你觉得没有意思,不想干事,是因为你没有看到生 活中有什么值得干的事情。
《型人格心理学》课件

善于沟通:善于 表达和倾听,善 于建立人际关系
追求和谐:追求 和谐、稳定的人 际关系和氛围
添加 标题
善于观察和感知:直觉型人格的人往往具有 敏锐的观察力和感知力,能够迅速捕捉到环 境中的变化和细节。
添加 标题
善于理解和沟通:直觉型人格的人往往具有 较强的理解和沟通能力,能够迅速理解他人 的想法和意图,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实感型人格的特点:注重实际, 注重细节,注重事实
心理咨询与辅导的目标:帮助实 感型人格者更好地适应社会,发 挥自己的优势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心理咨询与辅导的方法:通过实 际案例和实践经验,帮助实感型 人格者理解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心理咨询与辅导的注意事项:尊 重实感型人格者的特点和需求, 避免过度干预和指导
创新型职业:如设计师、艺术家、作家等 研究型职业:如科学家、研究员、分析师等 战略型职业:如企业家、管理者、顾问等 教育型职业:如教师、培训师、教练等
工程师:需要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 医生:需要耐心、细心的服务态度 教师:需要耐心、细心的教育态度 科研人员:需要严谨、细致的研究态度
尊重事实:理型人格注重事实和 逻辑,沟通时要以事实为依据, 避免主观臆断
律师:需要严谨的逻辑思维 和辩论能力
医生:需要严谨的逻辑思维 和诊断能力
程序员:需要严谨的逻辑思 维和编程能力
心理咨询师:善于倾听和理解他人,能够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和建议 教师:善于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社会工作者: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能够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支持和帮助 艺术家:善于表达情感和创意,能够创作出打动人心的作品
耐心倾听:理型人格喜欢倾听他 人的观点和想法,沟通时要给予 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表达自 己
人格心理学第一章概论ppt课件

2、人格的法学概念: 从法学的角度理解人格最早产生于罗马。罗 马法中,人格是依附于人(主体)又区别于人 的概念,具备人格的主体与人不在外延上重合。 人格理论最重要的特点就在于人与人格的分离, 首先,作为权力主体的人必须是“自由民” ( status libertatis ),古代罗马法中人格理论 产生的基本价值在于区分自然人不同的社会地 位。当欧洲进入中世纪以后,另具特色的封建 身份等级制度得以建立,罗马法的人格理论和 制度寿终正寝。自中世纪后半期起,“人格” 作为一个哲学或者伦理学上解释“人的本质” 属性时常用的重要概念而被使用。近代法对自 然人人格的普遍承认的哲学基础是人道主义和 自然法思想,自然人人格表现了人类尊严、人 类对个人自由和安全的向往,同时也表现了对 人的生命、身体和人类情感的尊重。一切被称 之为“人性”的要素,构成了自然人人格的伦 理基础。但仅就法律意义的语言中,人格只能 作资格解。
教学过程与具体内容: 第一节 人格心理学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 一、人格词源分析 近、现代西方使用的“人格”(personality),最早 来自拉丁文“Persona”(指面具mask )。从词源意义上讲, “personality”(人格)是指用面具进行的角色表演,是指 人从自身中筛选出来的公布于众的某些侧面。在近、现 代西方的人格理论中,人格就是个体内在的私人性或独 特性,所有这些人格理论对“人格”的定义几乎都涉及 到个人或私人,“人格” 被看成是个人活动(包括思维 活动在内)的一切方面。可以说,西方近、现代人格理 论就是对“个人”特性(内在的、外在的个性特点)的 研究。 西方现代意义的“Personality”(人格),其涵义除首 先是指个人性或私人性外,还包含一定意义的个性特征。 因而,现代英语中的“personality”(人格)也被译成个性。 目前,我国多数教育学家、社会学家以及部分心理学家 一般都用个性一词来表达他们所理解的“人格”,即个 性=人格。忽视甚至舍弃了使用西方“personality”(人格) 的本来意义—人格首先是指个体的独特性与私人性,亦 即个人的独立性。
人格心理学课件-绪论

本性天生是恶的
善恶混在一起
人性论方面
a. 苏格拉底、柏拉图等;理性
b.亚里思多德、赫尔巴特:中性 C . 基督教:原罪说
霍布斯:人性本恶 d.人文主义:欲望、情感的合理性
卢梭:人性本善
二 人格结构
• 神经心理结构。 • 整体人格结构观。
三 人格动力
• 内在驱力特征 • 什么影响行为? • 如何影响行为?
c.亚里斯多德:知德与行德相结合
五 人格成因
先天与后天 内因与外因 遗传与环境
六 人格改变
• 如何变: • 条件? • 过程? • 内容?
七 人格测量
自陈法、投射法、观察法、情境法、实验法
人格分类方面
恩培多克勒 希波克拉底 盖伦 康德
四根说
四液说
气质类型
人格观察评估方面
亚里斯多德 形相说
鲍多 弗朗茨.加尔
人格理论的地位与作用
• (一)价值 • 1 确定学科框架 • 2 指导实践研究 • 3对研究者的思维起过滤作用 • (二)如何认识理论 • 1 人格理论是人类思考的工具 • 2 对理论的偏重 • 3 敢于使用理论 • 4 如何使用理论 • 描述、解释、预测
第3章 人格界定
第一节 什么是人格
人格概念的来源: 人格(personality---面具 (persona) 西赛罗(古罗马)
笔迹学
颅相学
第三节 人格 (一)人格的一般模式 • 人格的基本理论问题和一般性规律 • (二)人格的差异模式 • 个体心理差异
二、人格研究途径
• (一)人格的理论研究 • (二)人格的实验研究 • 1特殊规律研究策略 • 2一般规律研究策略 • (三)人格的临床研究
第二节 人格研究的主题
善恶混在一起
人性论方面
a. 苏格拉底、柏拉图等;理性
b.亚里思多德、赫尔巴特:中性 C . 基督教:原罪说
霍布斯:人性本恶 d.人文主义:欲望、情感的合理性
卢梭:人性本善
二 人格结构
• 神经心理结构。 • 整体人格结构观。
三 人格动力
• 内在驱力特征 • 什么影响行为? • 如何影响行为?
c.亚里斯多德:知德与行德相结合
五 人格成因
先天与后天 内因与外因 遗传与环境
六 人格改变
• 如何变: • 条件? • 过程? • 内容?
七 人格测量
自陈法、投射法、观察法、情境法、实验法
人格分类方面
恩培多克勒 希波克拉底 盖伦 康德
四根说
四液说
气质类型
人格观察评估方面
亚里斯多德 形相说
鲍多 弗朗茨.加尔
人格理论的地位与作用
• (一)价值 • 1 确定学科框架 • 2 指导实践研究 • 3对研究者的思维起过滤作用 • (二)如何认识理论 • 1 人格理论是人类思考的工具 • 2 对理论的偏重 • 3 敢于使用理论 • 4 如何使用理论 • 描述、解释、预测
第3章 人格界定
第一节 什么是人格
人格概念的来源: 人格(personality---面具 (persona) 西赛罗(古罗马)
笔迹学
颅相学
第三节 人格 (一)人格的一般模式 • 人格的基本理论问题和一般性规律 • (二)人格的差异模式 • 个体心理差异
二、人格研究途径
• (一)人格的理论研究 • (二)人格的实验研究 • 1特殊规律研究策略 • 2一般规律研究策略 • (三)人格的临床研究
第二节 人格研究的主题
第一讲人格心理学概述PPT课件

29
• 6.认知流派 • (1)人们是否抑郁,取决于他们如何解
释自己控制环境的这种 “无能”。 • 有些人把缺乏控制能力解释为暂时的经
济困难;有些人则认为是由于个人能力不 够,那么前者就不像后者那样容易出现抑 郁。
30
• (2)另一些学者认为,容易抑郁的人总 是用最可能导致抑郁的方式来解释周围世 界。他们很容易回忆起不愉快的体验,遇 到事情总是往消极方面想,总是看不到自 己的优点等。
36
• 5.理论结构: • 精神层次理论、人格结构理论、释梦理论
、性本能理论和自我防御机制理论等。 • 6.关键词: • 无意识、泛性论、防御机制、梦的解析
37
• (二)新精神分析范型(荣格、阿德勒和艾里 克森)
• 1.突出特点:突出自我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自我能够一边应对内在的情绪和驱力,一 边满足外在他人的要求。
部过程。 • 稳定性:跨时间性、跨情境性的一致性。 • 内部过程:由内心发生,影响人行为、感
觉 的所有情绪、动机和认知过程。
5
• (三)人格的个体差异表现
6
• --有人交朋友不费吹灰之力,有的 人却形单影。
• --有人容易陷入抑郁之中,有的人 却总能轻松应对一切。
• --有些同学老是习惯性地注意别人 的优点,同时也习惯性地关注自己的缺 点。
第一讲 人格心理学概述
1
整体概况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1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2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3
2
一、什么是人格
• (一)引子: • 活动: • 贴名牌
3
• 疑问:
• 为什么在同样的情境下,人们的行为会有 所不同?
• 6.认知流派 • (1)人们是否抑郁,取决于他们如何解
释自己控制环境的这种 “无能”。 • 有些人把缺乏控制能力解释为暂时的经
济困难;有些人则认为是由于个人能力不 够,那么前者就不像后者那样容易出现抑 郁。
30
• (2)另一些学者认为,容易抑郁的人总 是用最可能导致抑郁的方式来解释周围世 界。他们很容易回忆起不愉快的体验,遇 到事情总是往消极方面想,总是看不到自 己的优点等。
36
• 5.理论结构: • 精神层次理论、人格结构理论、释梦理论
、性本能理论和自我防御机制理论等。 • 6.关键词: • 无意识、泛性论、防御机制、梦的解析
37
• (二)新精神分析范型(荣格、阿德勒和艾里 克森)
• 1.突出特点:突出自我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自我能够一边应对内在的情绪和驱力,一 边满足外在他人的要求。
部过程。 • 稳定性:跨时间性、跨情境性的一致性。 • 内部过程:由内心发生,影响人行为、感
觉 的所有情绪、动机和认知过程。
5
• (三)人格的个体差异表现
6
• --有人交朋友不费吹灰之力,有的 人却形单影。
• --有人容易陷入抑郁之中,有的人 却总能轻松应对一切。
• --有些同学老是习惯性地注意别人 的优点,同时也习惯性地关注自己的缺 点。
第一讲 人格心理学概述
1
整体概况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1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2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3
2
一、什么是人格
• (一)引子: • 活动: • 贴名牌
3
• 疑问:
• 为什么在同样的情境下,人们的行为会有 所不同?
人格心理学第一章

⒈人格的独特性和共同性:
三、 人 格 的 基 本 特 征
①个性的独特性指的是心理面貌 的差别性: ②个性的共同性指的 是受民族特征、集团特征、地域 特征等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心理面 貌的共同性。 ⒉人格的稳定性和可变性:①应用: 通过个性的稳定性来预测人的工作 绩效:②正是可变性,才使教育能 够在培养学生的个性方面发挥作用。
四、人格心理学主要研究领域(A)
(一)人格结构: 1.“主观-客观”维度 2.“整体论-元素论”维度 3.“团体-个人”维度 4.“量-质”维度 5.“动态-静态”维度 6.“内在-外在”维度
人格心理学主要研究领域(B)
(二)人性的看法 1.“积极消极” (“性善与恶”) 2.“意志论决定论” 3.“内源性外摄性” 4.人格的整合与自我概念; 5.潜意识 6.时间对行为的影响
人格心理学主要研究领域(C)
(三) 人格动力: 内驱力 (需要、成就动机)自我效能感 归因理论 (四) 人格发展: 影响因素,变化规律(有什么特征,有没有阶 段性); (五)人格评鉴: 指系统方式收集有关人格资料;了解一个完整 的人; (六)人格适应: 个体与环境保持和谐状态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反 应;心理健康的保证;
二、人格的影响因素
(一) 遗传的生物基础:遗传因素的影响,变 态的人,同卵双生子0.48和异卵双生子0.24;大 脑的影响,化学物质,身体外貌; (二) 环境基础:胎内环境,家庭环境,学校 环境,社会阶层,社会文化, (三)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反应的交互作用, 同样的环境反应不一样;唤起的交互作用,个体 的人格特征回引起周围人对他的特异反应;超前 的交互作用,个体选择、建构自己所喜爱的环境, 而这些环境反过来又进一步塑造其人格。
③ 整体性定义整合的:着重组织和结构,强 调人的整体性々麦考迪:“多种模式的一个整 合,这种整合使有机体的行为具有一种特殊的 倾向。” ④ 稳定的:强调一贯的、稳定的行为方式。 科尔伯格(L.Kohlberg):“个性是个人具有 反复出现的行为模式”赫根汉 (B.R.Hergenhahm):“个性是个人的一贯行 为模式,是一种贯常的行为。”可研究,可预 测,但难于揭示实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决定着个人特有的思想和行为。(G.W.Allport, 1961) 人格是为个人的生活提供方向和模式(一致性) 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复杂组织。和身体一样, 人格包含结构和过程两个方面,并体现着个体 的天性(基因)和教养(经验)。此外,人格 还包含过去的影响(包括对过去的记忆)及对 现在和未来的建构。(Pervin,1996)
四、科学人格心理学的发展
人格心理学发展的两个阶段 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是人格心理学
中主要人格理论体系的建立时期。 20世纪70年代至今,各种人格理论体系 相互对立和界限分明的局面消失,出现了 综合化的趋势。
26
忻州师范学院人格心理学教学课件
2016年6月25日星期六
四、科学人格心理学的发展
1937年,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的《人格:心
理学的解释》正式出版,标志着人格心理学的 诞生。 理论和方法来源 心理测量运动; 近代临床精神病学对精神病病因的探讨; 行为主义心理学、完形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 的研究扩大了人格心理学的研究视野。
25
忻州师范学院人格心理学教学课件
2016年6月25日星期六
新的发展趋势 人格心理学研究出现明显的专题化趋势 人格理论出现小型化趋势
人格的认知研究大行其道
重视文化因素对人格的影响,以及大量
跨文化研究的产生 人格的生物基础研究
27 忻州师范学院人格心理学教学课件
2016年6月25日星期六
复习思考题
一、什么是人格?它有那些基本特征? 二、人格与个性、气质、性格有何区别与
9 忻州师范学院人格心理学教学课件
2016年6月25日星期六
三、关于人格定义的解释
郑雪的人格定义的解释: 人格是一个人的心理行为模式。 这种心理行为模式是独特的。
这种心理行为模式是稳定的。
人格是在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
通过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起来 的。
10 忻州师范学院人格心理学教学课件
一、人格心理学的学科内部关系
人格心理学的理论部分
一般理论 理论部分 方法论 总论 人格心理学主要学派的理论体系
本论
人格心理学的应用部分
20
忻州师范学院人格心理学教学课件
2016年6月25日星期六
二、人格心理学与其他心理学分支 学科的关系
人格心理学为其他心理学分支学科
提供理论与方法基础; 其他分支学科的发展为人格心理学 的发展提供前提条件。
人格心理学
主讲人:刘天月
lty_801108@
1
2016年6月25日星期六
第一章 人格心理学的对象、任务与 历史发展 第一节 人格心理学的对象 第二节 人格心理学的体系与任务 第三节 人格心理学历史与发展 复习思考题 课后作业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忻州师范学院人格心理学教学课件
2016年6月25日星期六
联系? 三、简述人格的影响因素。 四、简述人格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五、简述人格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六、简述人格心理学的发展阶段与新趋势 。
28 忻州师范学院人格心理学教学课件
2016年6月25日星期六
课后作业
你认为什么是人格?它有哪些特点?
要求:
写自己的观点; 包括人格的定义、人格的特征;
14 忻州师范学院人格心理学教学课件
2016年6月25日星期六
四、与人格有关的几个概念
气质(temperament): 气质是先天禀赋,是人格形成的原始材料
之一。 人格的形成既需先天禀赋做基础,又需社 会环境的影响,而气质仅属于人格中的先 天倾向。 性格(character): 性格包含于人格之中,它是人格结构的一 个主要成分。
7 忻州师范学院人格心理学教学课件
2016年6月25日星期六
二、关于人格的定义
我国心理学家的人格定义
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
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 心理行为模式。(郑雪) 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 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价 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 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 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黄 希庭)
一、人格的词源分析
汉语中“人格”的来源
古汉语中没有“人格”一词,但是有与其
相近的“人性”“人品”“品格”等词。 汉语中的“人格”一词是近代从日文中引 入的。而日文中,“人格”一词是对英文 “personality”的翻译。
3
忻州师范学院人格心理学教学课件
2016年6月25日星期六
一、人格的词源分析
21
忻州师范学院人格心理学教学课件
2016年6月25日星期六
三、人格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描述 解释 预测 控制
22
忻州师范学院人格心理学教学课件
2016年6月25日星期六
一、中国古代人格心理学思想
人性论 性习论 人格的分类
理想人格
人格的形成与完善
人格心理的评估与考察
23
忻州师范学院人格心理学教学课件
11
忻州师范学院人格心理学教学课件
2016年6月25日星期六
三、关于人格定义的解释
彭聃龄的人格定义的解释: 独特性:指人与人的区别。 稳定性:指人格具有跨时间的持续
性和跨情境的一致性。 统合性:人格是多种成分的统一体。 功能性: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 式,甚至决定命运。
12 忻州师范学院人格心理学教学课件
2016年6月25日星期六
二、西方人格心理学思想发展
关于人性的主要观点 关于人格结构的观点 关于人格发展与改造的观点
关于理想人格的观点
关于人格分类的观点
关于人格的观察与评估的观点
24
忻州师范学院人格心理学教学课件
2016年6月25日星期六
三、人格心理学的建立
人格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英文personality的含义
personality源于拉丁文persona。 persona的本义是指面具。 将面具引申为人格包含了两层意思: 表现于外的公开自我;
被遮掩起来的真实自我。
4
忻州师范学院人格心理学教学课件
2016年6月25日星期六
你认为什么是人格?
5
忻州师范学院人格心理学教学课件
15 忻州师范学院人格心理学教学课件
2016年6月25日星期六
人格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16
忻州师范学院人格心理学教学课件
2016年6月25日星期六
五、人格的影响因素
人格的遗传生物基础 遗传因素的影响 生理因素的影响
17
忻州师范学院人格心理学教学课件
2016年6月25日星期六
五、人格的影响因素
2016年6月25日星期六
三、关于人格定义的解释
郭永玉的人格定义的解释: 人格是指一个人外在的行为模式; 人格是指一个人内在的动力组织;
人格是蕴蓄于中、形诸于外的统一体;
动力组织和行为模式的统一体意味着人格
具有整体性、稳定性、复杂性和独特性等 特点; 人格既是各种交互作用的结果,也是各种 交互作用的过程。
人格的环境基础 胎内环境的影响 家庭环境的影响
学校教育的影响
社会阶层的影响
社会文化的影响
18
忻州师范学院人格心理学教学课件
2016年6月25日星期六
五、人格的影响因素
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反应的交互作用 唤起的交互作用
超前的交互作用
19
忻州师范学院人格心理学教学课件
2016年6月25日星期六
2016年6月25日星期六
二、关于人格的定义
G.W.Allport对心理学领域人格定义的分类 罗列式定义 综合性定义 层次性定义 适应性定义 区别性定义 本质性定义
6
忻州师范学院人格心理学教学课件
2016年6月25日星期六
二、关于人格的定义
西方心理学家的人格定义
人格是一个人内在的心理生理系统的动力组织,
8 忻州师范学院人格心理学教学课件
2016年6月25日星期六
二、关于人格的定义
我国心理学家的人格定义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
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 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 一的心理品质。(彭聃龄) 人格是个人在各种交互作用过程中 形成的内在动力组织和相应行为模式 的统一体。(郭永玉)
13 忻州师范学院人格心理学教学课件
2016年6月25日星期六
四、与人格有关的几个概念
个性(individuality): 《大百科全书——心理卷》和《大百科全书—
—教育卷》的观点: 人格也称个性;有时人格的外延要比个性更广, 不仅包括心理方面的特质,而且还包括身体方 面的特质。 (黄希庭)个性与人格有区别: 个性是指人的个别差异,而人格则是对一个人 的总的描述或本质的描述。 个性是相对于共性而言的,而人格只是对人而 言的。
2016年6月25日星期六
三、关于人格定义的解释
黄希庭的人格定义的解释: 人格的整体性:指人格的多种成分和特质
之间密切联系,综合成一个有机组织。 人格的稳定性:指人格具有跨时间的持续 性和跨情境的一致性。 人格的独特性:指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人格的社会性:人格是社会的人所特有的。
从心理学角度下定义,定义要具有一定的抽象、
概括性,语句通顺; 特征要简明; 定义和特征均需要解释说明; 字数:500左右。
29 忻州师范学院人格心理学教学课件
2016年6月25日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