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校园安全我能行优质课共31页
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备课洪小玲第一课、安全自护我能行课题一、二校园安全大家谈校园安全搜查线教学目标:1、通过校园内的意外受伤事故,了解校园内的安全隐患。
2、提高同学们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
重点难点:提高同学们的自我安全保护。
课前准备:分好小组,每组派发调查表格。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每天在校园里快活地学习、生活。
可是,如果我们不注意安全,一不小心就会发生意外受伤的事情。
今天老师就让大家一起在校园里,调查一些校园内的安全隐患。
二、新课:1、给同学们布置调查时要注意的一些事项。
2、按各组安排分别到校园的各个地方去展开调查。
3、小组把调查的结果进行讨论通过,整理记录,派代表向老师汇报调查结果。
4、老师根据各组汇报的情况进行分、总结。
5、安排宣传委员进行校园安全宣传。
课题三意外受伤的原因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危险的行为是导致意外受伤的原因。
2、初步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
重点难点:正确认识导致意外受伤的危险的行为。
课前准备:课文图片的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每天在校园里学习、活动,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些在我们看起来很普通的活动,却隐藏着极大的危机,威胁着我们的人身安全。
二、新课:1、出示课文插图的投影,请同学们讨论:(1)这些属于什么行为?(2)可能会导致什么后果?2、分组讨论,指名汇报。
3、同学们在校园内还有哪些不安全的行为呢?4、讨论:如果你发现这些行为,你会怎么做呢?你想对这些同学提出什么建议呢?5、归纳总结。
课题四、五校园安全电子眼安全宣传靠大家活动目标: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对校园安全隐患的观察,让学生学会自觉地、逐步深入地反省和思考,从而引起对生命的关注和热爱。
2、能力目标:利用可能寻找到的各种材料,根据材料的特性开启创造性思维,设计出一个具有实用性与创造性的校园安全标志牌;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小学劳动综合实践校园安全伴我行项目式学习通版教案

小学劳动综合实践校园安全伴我行项目式学习通版教案第一章:认识校园安全1.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校园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培养学生对校园安全的意识。
1.2 教学内容:讲解校园安全的含义,分析校园安全事故的原因,强调校园安全的重要性。
1.3 教学活动:观看校园安全宣传片,进行校园安全知识竞赛,分组讨论如何保护自己。
第二章:交通安全教育2.1 学习目标: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2.2 教学内容:讲解交通安全的基本规则,分析交通事故的原因,教育学生如何遵守交通规则。
2.3 教学活动:模拟交通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进行交通安全表演,学习交通安全歌曲。
第三章:消防知识教育3.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火灾的危险性,掌握基本的消防知识和技能。
3.2 教学内容:讲解火灾的危害,介绍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教育学生如何在火灾中保护自己。
3.3 教学活动:参观消防局,学习如何使用灭火器,进行火灾逃生演练。
第四章:食品卫生教育4.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食品卫生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食品卫生知识。
4.2 教学内容:讲解食品卫生的基本要求,分析食品中毒的原因,教育学生如何保护自己的饮食卫生。
4.3 教学活动:参观食堂,了解食品加工过程,学习如何正确洗手,进行食品卫生知识竞赛。
第五章:个人安全防护教育5.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个人安全防护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安全防护技能。
5.2 教学内容:讲解个人安全防护的方法,教育学生如何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
5.3 教学活动:学习如何正确使用安全防护器材,进行个人安全防护演练,讨论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第六章:网络安全教育6.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网络安全的必要性,掌握基本的网络安全知识和技能。
6.2 教学内容:讲解网络安全的基本规则,分析网络事故的原因,教育学生如何遵守网络安全。
6.3 教学活动:进行网络安全知识讲座,学习如何正确使用网络,进行网络安全互动游戏。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安全自护我能行-全国通用我能行综合实践活动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安全自护我能行-全国通用我能行综合实践活动课题主题一安全自护我能行共8课时执教日期:年月日教学目标L通过活动对身边安全问题的调研以及参与相关的宣传活动,能够感受到安全自护的重大意义,逐步形成珍爱生命、保障安全的态度,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健康快乐地生活。
2.学生在调查、考察、设计、制作、宣传安全等活动中,体验考察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结合校园安全的有关的隐患,通过亲身实践安放安全提示牌的活动,增强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生通过多种调查活动的实施,能够认识到安全问题与自身健康成长的密切关系,认识到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初步掌握自护自救的方法,消除安全隐患,并将安全第一的理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核心价值观及法治知识渗透通过活动对身边安全问题的调研以及参与相关的宣传活动,能够感受到安全自护的重大意义,逐步形成珍爱生命、保障安全的态度,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健康快乐地生活。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对身边安全问题的调研以及参与相关的宣传活动,能够感受到安全自护的重大意义,逐步形成珍爱生命、保障安全的态度,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健康快乐地生活。
教学难点初步尝试运用科学研究方法开展调查研究活动;通过设计制作提高动手操作、技术应用和创意物化能力;在活动中学习与他人沟通的技巧,增强活动效果。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教学过程L身边的安全隐患排查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播放校园伤害事故的案例进行讲述。
1.从这些案例中,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在这些案例中,哪些同学做得对,对在什么地方哪些同学做得不对,错在哪里?3.从这些案例中,你有什么收获,今后在校园活动中要注意些什么?(二)问题与思考同学们,对于校园安全隐患,你想知道什么?(学生班级交流。
)教师小结:L校园安全隐患主要有哪些?2.校园安全隐患有哪些危害?3•防范校园安全隐患有哪些常用方法?(三)分小组小调查,制定活动方案校园安全隐患种类与危害。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2.校园安全伴我行|全国通用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2.校园安全伴我行|全国通用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校园安全的重要性,提高安全意识,学会预防和处理校园安全事故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内容1. 校园安全知识讲解2. 校园安全演练3. 校园安全知识问答4. 校园安全手抄报制作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校园安全的重要性,提高安全意识,学会预防和处理校园安全事故的方法。
难点:如何让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校园安全事故案例、安全知识讲解PPT、安全演练道具、问答题目、手抄报制作材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校园安全事故案例,引起学生对校园安全的关注,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校园安全知识讲解:教师通过PPT,生动形象地讲解校园安全知识,包括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网络安全等方面。
3. 校园安全演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模拟演练,学会预防和处理校园安全事故的方法。
4. 校园安全知识问答:教师提问,学生抢答,检验学生对校园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5. 校园安全手抄报制作:学生分组,根据所学知识,合作制作校园安全手抄报,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提出改进措施。
板书设计1. 校园安全伴我行2. 副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3.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作业设计、课后反思等部分内容。
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解校园安全知识,共同制定家庭安全计划。
2. 课后作业: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制作一份校园安全宣传海报,下节课分享。
课后反思1. 教师自我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
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建议和意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劳动综合实践校园安全伴我行项目式学习通版教案

小学劳动综合实践校园安全伴我行项目式学习通版教案第一章:认识校园安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校园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遵守校园安全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内容:1. 校园安全的定义和意义。
2. 校园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3. 遵守校园安全规定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讨论校园安全的意义,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校园安全的理解和经验。
2. 引导学生思考校园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如楼梯滑倒、火灾、电器使用不当等。
3.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遵守校园安全规定的重要性。
第二章:个人物品保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个人物品保管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妥善保管个人物品的习惯。
教学内容:1. 个人物品保管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妥善保管个人物品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活动:1. 讨论个人物品保管的意义,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个人物品保管的经验和技巧。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妥善保管个人物品,如使用锁具、放置在安全的地方等。
3. 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妥善保管个人物品的情景。
第三章:火灾逃生与自救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火灾逃生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火灾发生时的冷静和自救能力。
教学内容:1. 火灾逃生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自救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活动:1. 讲解火灾逃生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如迅速报警、使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
2. 进行火灾逃生演练,让学生熟悉逃生路线和自救方法。
3. 讨论火灾发生时的注意事项,如不要乘坐电梯、保持冷静等。
第四章:电器使用安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器使用的安全知识。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电器的习惯。
教学内容:1. 电器使用的安全知识。
2. 正确使用电器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活动:1. 讲解电器使用的安全知识,如不要用湿手触摸电器、不要私拉乱接电线等。
2. 引导学生思考正确使用电器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如开关电器时要远离水、使用电器时要有人看管等。
3. 进行电器使用的安全演练,让学生熟悉正确使用电器的方法。
《我能行》(教案)全国通用二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我能行》全国通用二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活动,增强自信心,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4.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自我认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会正确评价自己。
2. 目标设定:引导学生设定短期和长期目标,制定实现目标的计划。
3. 挑战自我:鼓励学生勇敢面对挑战,克服困难,完成任务。
4. 团队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
5. 成功体验: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不断进取的动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自信心、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设定合适的目标,并付诸实践。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自我认知、目标设定、挑战自我、团队合作等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成功人士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成功背后的努力和付出。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团队协作和沟通。
4. 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自己。
5. 反思总结法:让学生在活动结束后进行反思,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关于自信的小故事,引出课题《我能行》。
2. 自我认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会正确评价自己。
3. 目标设定:引导学生设定短期和长期目标,制定实现目标的计划。
4. 挑战自我:鼓励学生勇敢面对挑战,克服困难,完成任务。
5. 团队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
6. 成功体验: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不断进取的动力。
7. 总结反思:让学生在活动结束后进行反思,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
8. 课后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目标,制定一份行动计划,并付诸实践。
六、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参与度、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安全自护我能行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安全自护我能行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安全自护的基本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3.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关爱他人,提高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1.安全自护的基本知识。
2.应对突发情况的方法。
3.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1.学生对安全自护知识的掌握。
2.学生应对突发情况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安全自护的资料和图片。
(2)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本笔记本和一支笔。
2.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安全问题。
(2)学生分享自己经历过的安全事故,引起学生对安全自护的重视。
3.主题活动一:安全自护知识讲解(1)教师讲解安全自护的基本知识,如:火灾逃生、地震自救、溺水救助等。
(2)学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3)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安全自护知识的掌握。
4.主题活动二:应对突发情况模拟训练(1)教师设计不同场景,如:火灾、地震、溺水等,让学生进行模拟训练。
(2)学生分组讨论,制定应对策略。
(3)教师点评,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应对方法。
5.主题活动三:关爱他人,提高团队合作意识(1)教师讲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2)学生分享自己关爱他人的经历,感受关爱他人的快乐。
(3)教师组织团队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2)教师点评,强调安全自护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学生绘制一张安全自护手抄报,内容包括:火灾逃生、地震自救、溺水救助等。
六、教学反思1.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2.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训练,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3.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关爱他人的能力。
重难点补充:1.安全自护的基本知识(1)教师通过互动问答引入:“同学们,如果发生火灾,我们应该怎么做?”(2)学生回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快速撤离!”(3)教师继续引导:“很好!那如果我们在高层,电梯不能用,我们应该走什么通道逃生呢?”(4)学生回答:“应该走安全通道或者楼梯!”2.学生应对突发情况的实际操作能力(1)教师设置模拟情景:“假设我们现在遇到了地震,大家应该怎么做?”(2)学生讨论并回答:“躲在坚固的家具下,或者桌子旁边,保护头部!”(3)教师指导实践:“很好!现在我们一起来模拟一下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如何迅速找到安全的地方。
海天版(深圳用)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 第5课 校园安全伴我行

第5课 校园安全伴我行
CONTENTS
1. 校园安全意识的培养 2. 交通安全知识的学习 3. 防火与自救技能的训练 4. 网络安全的保护
1
校园安全意识的培养
PA R T
校园安全意识的培养
提高学生对校园安 全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自我保 护能力
加强家校合作,共 同关注学生安全
校园安全意识的培养
3
3. 防火与自救技能的训
PA R T
练
3. 防火与自救技能的训练
火灾应急逃生
安全用电知识
自我保护技巧
3. 防火与自救技能的训练
火灾应急逃生
在火灾发生时,学生需要迅速判断火势的严重程度,选择最安 全的逃生路线,并按照预先制定的逃生计划有序撤离。教师需 要向学生普及逃生技巧,包括低姿态逃生、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避免乘坐电梯等。同时,学生还需要了解如何正确使用灭火 器和灭火器的种类,以便在小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扑灭。
校园安全意识的培养
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安全
学校与家长应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及时交流学生在校的安全 情况,共同制定学生的安全管理计划,如制定上下学安全路线 、规定放学后的行为等,以确保学生在校园内外的安全。
2
2. 交通安全知识的学习
PA R T
2. 交通安全知识的学习
要点标题:红绿灯 的意义
2. 交通安全知识的学习
要点标题:过马路的注意事项
要点内容:过马路时,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地点和时间,找到 人行横道或者过街天桥等安全设施,等待红灯亮起,确认没有 车辆通过后,才能安全地过马路。在过马路时,要保持警觉, 不要玩耍、奔跑或者突然变换方向,以免发生交通事故。
2. 交通安全知识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