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工程试验路段试验方案

合集下载

强夯试验段施工方案

强夯试验段施工方案

试验段特别路基强夯施工方案依据招标文件技术规范要求,我项目部选定K74+100~K74+150段作为强夯试验路段,试夯路段长50m,宽55m,夯击面积为2750m2,该段路基自重Ⅲ级(严峻)湿陷性,填土高7m>4m,地形为涑水河冲击平原区,局部发育冲沟,地层岩性上部为马兰黄土,结构疏松,巨大孔隙,垂直节理发育,可见虫孔、针孔,下部为冲击粉土、粉细沙;该段具自重Ⅲ级(严峻)湿陷性,湿陷性土约厚7m,自重湿陷性168.3mm,总湿陷量603mm。

一、强夯试验段目的依据设计要求,通过试验段施工,对夯前、夯后的地基土接受观测沉降量值的方法进行检测,验证设计夯击能、夯点间距、夯击遍数是否能满足地基承载力,有效加固深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为本合同段内Ⅱ级(中等)Ⅲ级(严峻)自重湿陷性黄土路基强夯处理供应施工技术参数和指导性施工工艺。

二、强夯施工方案1、施工准备①、清除表层土30cm腐殖土后,平整场地,进行表层松散土碾压,修筑施工便道,施工区周边做排水沟,确保场地排水通畅防止积水。

②、查明强夯场地范围内地下构造物及管线的位置,确保平安距离及高程,并实行必要措施,防止因强夯施工造成破坏。

③、测量放线,定出限制轴线、强夯施工场地边线,并在不受强夯影响的地点,设置水准基点。

④、布置试验段夯击点位置,(全站仪布点)依据设计图纸用白灰精确标出第一遍夯点位置,夯点按垂直于轴线方向呈正方形布置,间距为7m,在夯区2m外布置护桩,确保其次遍夯点放样精确,并测量夯前原地表高程。

⑤、标定夯锤,夯锤进场后必需标定夯锤重量,依据以下公式来确定落距:锤重(KN)×落距(m)=2500KN·m(主夯)锤重(KN)×落距(m)=2500KN·m(排夯)⑥、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组织图见附表。

2、施工步骤①、起重机就位,夯锤置于夯点位置。

②、测量夯前锤顶高程,按由外向内、间隔跳打的原则进行夯击。

③、将夯锤吊到预定高度,开启脱钩装置,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测量锤顶高程,若发觉因坑底倾斜而造成夯锤倾斜时,应刚好将坑底整平,重新进行夯击。

路基试验段方案范文

路基试验段方案范文

路基试验段方案范文路基试验是为了评价在路基上承受交通荷载后材料的变形和稳定性能而进行的一系列实验。

一、试验内容和目的:1.材料特性试验:包括岩土材料的物理和力学性质的试验,如承载力、抗剪强度、抗压强度、胀缩性能等试验。

2.路基结构试验:包括路基土体的变形和稳定性的试验,如动力三轴试验、固结试验、压缩试验等。

路基试验的目的是评价路基在承受交通荷载时的变形和稳定性能,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试验可以确定路基材料的物理和力学性质,研究路基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和稳定性能,以及路基材料的抗变形和稳定控制指标。

试验结果可以指导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路基选择、厚度设计、加固措施等。

二、试验过程和方法:1.材料特性试验:(1)物理性质试验:包括土样取样、土样颗粒分析、含水量测定等试验。

(2)力学性质试验:包括剪切试验、压缩试验、承载力试验等试验。

2.路基结构试验:(1)动力三轴试验:采用动力三轴仪进行试验,通过施加正交加载路径,测量土体的应力应变关系,评价土体的强度和变形特性。

(2)固结试验:通过施加不同载荷,测量土体的孔隙水压和孔隙比,评价土体的固结性能。

(3)压缩试验:通过施加压缩载荷,测量土体的应力应变关系,评价土体的抗压性能。

(4)路基承载力试验:采用静载试验仪进行试验,通过施加不同荷载,测量路基的变形和稳定性能。

三、试验方案:1.材料特性试验:选择代表性土层进行野外取样,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试验,通过分析试验结果,确定路基材料的物理和力学性质。

2.路基结构试验:(1)动力三轴试验:选择不同深度的土样进行试验,施加不同荷载路径,测量土体的应力应变关系和强度参数,分析土体的变形和稳定性能。

(2)固结试验:选择不同含水量的土样进行试验,施加不同荷载,测量孔隙水压和孔隙比,分析土体的固结性能。

(3)压缩试验:选择不同应力水平的土样进行试验,测量土体的应力应变关系和抗压性能。

(4)路基承载力试验:选择典型路段进行试验,采用静载试验仪施加荷载,测量路基的变形和稳定性能。

路基试验段方案范文

路基试验段方案范文

路基试验段方案范文一、引言路基试验段是公路工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主要用于测试和评估不同材料的适应性、工程技术的适用性以及路基工程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通过分析路基试验段的目的、实施步骤和设计要求,提出一种合理的路基试验段方案。

二、目的1.评估材料的适应性:在路基试验段中,可以选择不同种类和比例的材料进行试验,通过测量和观察不同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变形特点,评估其对路基工程的适应性。

2.评估工程技术的适用性:在路基试验段中,可以采用不同的工程技术和施工方法,通过对比不同技术的效果和成本,评估其在实际工程中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3.评估路基工程的可行性和稳定性:通过对路基试验段的监测和分析,可以评估路基工程在长期使用和不同外界条件下的可行性和稳定性,为实际工程提供参考和指导。

三、实施步骤1.选取试验段位置:根据实际工程条件和要求,选取合适的位置作为路基试验段。

试验段应具备代表性,能够模拟实际工程中的不同地质条件和场地情况。

2.设计试验段结构: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工程需求,设计试验段的结构形式和尺寸。

试验段应包括路基、路面、排水系统和边坡等,以保证试验的全面性和真实性。

3.选取试验材料: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工程需求,选取合适的试验材料进行试验。

试验材料应具备代表性,能够模拟实际工程中使用的材料。

4.进行试验施工: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工程需求,采用相应的施工方法和工程技术进行试验施工。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参数和质量,以确保试验效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进行试验监测:在试验段施工完成后,进行试验监测和数据采集。

监测内容包括沉降、变形、应力、渗透性和排水性等,通过长期监测和数据分析,评估路基试验段的性能和稳定性。

四、设计要求1.试验段的长度:试验段的设计长度应具备代表性,能够全面反映材料和工程技术的适应性和可行性。

一般来说,试验段的长度不应少于50米。

2.试验段的宽度:试验段的设计宽度应能够模拟实际工程中的不同车道布置和工程技术要求。

填石路基试验路段施工方案[1]

填石路基试验路段施工方案[1]

填石路基试验段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路基施工技术标准?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二、路基填筑试验目的为了保证路基石方填筑质量,优化石方填筑施工工艺,在本合同段路基石方工程 开工前,先进行一段路基石方填筑实验路段的施工。

试验路段施工的主要目的是通过 试验和检测,确定石方工程施工的经济性、合理性、可行性,且到达标准化工艺流程、 实用性工艺参数,为到达规定的压实度所需要压实设备的类型及其组合工序,各类压 实设备在最正确组合下的各自压实遍数以及能被有效压实的松铺厚度等,以便为指导 今后在方施工提供可行性依据。

因此,必须切实加强试验路施工的检测和试验工作,以确定石方工程的压实系数、 压实遍数、行走速度、松铺厚度等参数,在通过试验取得经验数据以及得到监理工程 师批准的根底上,再逐步铺开石方填筑工作面。

三、试验路段的工程概况填石路基试验路段定于 K143+060~K143+160,全长 100 米,该段为填石路堤, 最大填筑高度为米,平均填筑高米 ;该段路基需填石 22922m3,石方来源利用 K143+500~K143+600 挖方段石方,平均运距 440 米。

该试验路段设计为曲线段,纵坡为-1%,横坡 2%为由右向左单向坡;路基边坡为 一级坡,坡比为 1:1.5,故试验段施工时按 1:1. 5 的坡比施工。

四、试验路段施工方案为了能经济、合理、快速完本钱合同段的石方任务,试验路方案开工日期为 2021年 9 月 20 日,完工日期为 2021 年 9 月 21 日,工期为 2 天。

五、开工准备试验路开工前,我工程部将作好以下各项准备工作:1、作好施工测量和施工放样工作。

A、施工测量内容包括导线、水准点的复测及加密、中桩恢复、红线及横断面的复测等,如发现实际情况与有关设计文件不符,将及时报请监理工程师复查核定。

B、施工放样内容包括现场放样放出路基中线、坡脚、排水沟、护坡道、开挖线等具体位置,标明其轮廓,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批准。

路基试验路段(94区)施工方案

路基试验路段(94区)施工方案

汕头至湛江高速公路揭博项目T11标质量管理体系作业文件文件名称:K180+565~K182+770路基(94区)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编号:SRBG-SZ-拟制人:版号:A/O审核人:受控状态:批准人:发放编号:生效日期:目录第一章施工简介1一、施工概况1二、地质情况1三、设计概况11、主要技术标准12、路基填筑施工概况1第二章施工组织2一、施工计划2二、施工准备21、施工放样情况22、路基填料试验23、人员配置情况34、机械设备配置情况4第三章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5一、施工方法5二、施工工艺51、施工工艺流程图52、路基填筑施工准备63、路基填筑6第四章施工进度计划10一、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10二、劳动力使用计划10第五章质量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10一、工程质量保证体系10二、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3第六章安全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13一、建立安全保证体系13二、安全保证措施14第七章环境保护措施15一、建立环境管理保证体系15二、环境保护措施16第八章文明施工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17一、文明施工管理体系18二、文明施工保证措施18第一章施工简介一、施工概况本标段起点K177+210,终点K192+085,全长14.875公里。

路基挖土方m3,挖石方m3,利用土方m3,利用石方m3。

项目位于山地丘陵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山高坡陡、地形起伏非常大。

路基填料主要为强风化的砂岩,泥质粉砂岩以及少部分亚粘土覆盖层。

填料稳定性好,强度高,为优质的路基填料。

本合同段高填深挖路基共42处,其中高填方路基24处,深挖方路基18处,最大填土高度为47.7米。

二、地质情况本段路基挖方段上层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层,下层为中风化泥质粉砂岩;本段路基填方段上层为淤泥质粉质黏土,下层为强风化泥质粉砂岩。

三、设计概况1、主要技术标准(1)公路等级: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

(2)行车速度:120km/h。

(3)设计荷载:公路-I级。

(4)路基宽度:双向六车道,路基宽34.5米。

路基填方试验路段施工方案

路基填方试验路段施工方案

雅西高速大路C1 合同段路基填方试验路段施工方案一、试验目的为了验证填方路基施工工艺,检验所承受的机械设备是否能满足路基填方施工的取料、运输、摊铺、碾压的工艺和效率。

以确保我段施工组织设计的科学性、牢靠性及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和适应性。

通过试验路段的铺筑,我们将取得路基填方施工的松铺系数、松铺厚度、土料的最正确含水量、压实机械的选择、碾压遍数与压实度的关系和压实方法,合理的作业段长度和人员组合等各种指导性的技术数据,从而优化取料、运输、摊铺、碾压等施工机械设备的合理组合及工序连接,明确人员岗位职责,提出最正确施工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认可以后,以指导今后大面积的路基填方施工。

二、施工组织试验路段的选择我部将于2023 年月日进展试验路段的铺筑工作,试验路段拟定在K4+350~K4+500 段,为了使试验路段的铺筑能圆满成功,特设立路基填方试验路段领导小组,组长:张建明,副组长:刘大华、税鑫,前场负责人:奉佳波,工程技术员:何平、李涛,试验检测负责人:徐显宏,试验员:吴俊。

人员配备及机械设备配置见人员及设备一览表。

岗 位 人 员 配 备备注 共计 19 人 前 场 依据实际 状况作适 当调整 挖掘机手 1共计 14 人 依据实际 后 场 自卸车驾驶员 10状况作适 普 工 2当调整 试验负责 1试验室共计 2 人试验员 1 人员配置一览表技术负责人 2水准司仪 1立塔尺 1卸料指挥 1推土机手 1压路机手 1试验人员 2普 工 10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台〕〔套〕挖掘机VOLVO山推山推210LB160SR20M1推土机1振动压路机1自卸汽车6T 以内10指挥车2洒水车1机械设备配置一览表三、施工预备1、技术预备:在 K5+200~K5+500 段取代表性土样做重型击实试验、CBR,塑、液限,含水量,颗粒分析等,确定土的最正确含水量ω和最大干密度ρ dmax,并绘制干密度与含水量的关系曲线。

用于路基的填料应符合以下规定: a、含草皮、生活垃圾、树根、腐殖土的土严禁作为路基填料。

路基工程试验段方案

路基工程试验段方案

路基工程试验段方案一、试验段背景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路基工程的建设和维护日益受到重视。

为了保障路基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需要对路基材料和结构进行充分的试验和评估。

本试验段旨在对路基工程中常用的材料和结构进行性能测试和评价,为优化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二、试验段范围和目的1. 试验范围:本试验段主要涉及路基工程中常用的材料和结构,包括路基土、路基石、路基加固材料、路基结构等。

2. 试验目的:通过对路基材料和结构的性能测试,了解其力学特性、变形规律、抗压抗剪能力等指标,为合理选择材料和设计结构提供参考。

三、试验段内容1. 路基材料试验(1)路基土试验:对不同类型的路基土进行密度、含水率、抗压强度、抗剪强度等指标的测试,评价其力学性能和变形规律。

(2)路基石试验:对路基石的抗压强度、抗剪强度、吸水性能等指标进行测试,评价其适用范围和使用效果。

(3)路基加固材料试验:对常用的路基加固材料如碎石、砂土等进行筛分、强度、稳定性等方面的测试,评估其加固效果和使用性能。

2. 路基结构试验(1)路基厚度试验:对不同路基结构的厚度进行测量和分析,了解其变形规律和承载能力。

(2)路基结构性能试验:对路基结构如路堤、路基填料等进行变形监测和抗压抗剪性能测试,评价其稳定性和结构强度。

(3)路基荷载试验:通过车辆荷载模拟试验,对路基结构的受荷性能进行评价,了解其承载能力和变形规律。

四、试验段方法和标准1. 试验方法:本试验段将采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相关试验方法,如《公路工程路基试验规程》、《道路基层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方法》等,确保试验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2. 试验标准:试验将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要求进行,对试验条件、试验装置、采样检测等方面进行统一规范,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五、试验段环境和条件1. 试验地点:本试验段将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路段作为试验地点,包括高速公路、城市主干道、乡村道路等,以提高试验结果的普适性和可比性。

试验路段施工方案

试验路段施工方案

试验路段施工方案
为确保公路施工得以顺利进行,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本文将针对试验路段的施工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和介绍。

一、施工概况
试验路段位于晋江市,全长5公里。

根据实际需要,本次施工将进行路基扩宽、路面铺设、桥梁维修、护栏安装等。

施工时间为三个月,施工期间会对交通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施工方案
(一)路基扩宽
试验路段存在路基较窄的情况,为确保交通的安全顺畅,需要对其进行扩宽。

具体措施如下:
1.清理路基杂物,将路基表层的土方挖掉到规定标高。

2.车辙降低处挖掉20厘米深的土方。

3.将路基外侧挖掉30厘米深的土方,宽度为1.5米。

4.将挖出的土方再次压实填充到路基中。

5.铺设一层20厘米厚的碎石垫层,压实至规定密度。

6.铺设50厘米厚的混凝土路基层,压实至规定强度。

(二)路面铺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基工程试验路段试验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国省干线横五尤溪下村至玉池公路由下村至玉池公路主线、石路连接线、罗坑院连接线,位于尤溪县城关镇、西城镇辖区内,路线总长(含连接线)7.047公里。

采取二级公路、设计速度60KM/h,路基宽度17.0米(双向四车道)的技术标准;石路连接线,路线长2.811公里,按三级公路、设计时速30KM/ h、路基宽度8.5米(双向二车道)标准设计;罗坑院连接线,路线长0.646公里,按三级公路、设计时速30KM/ h、路基宽度12.0米(双向二车道)标准设计。

本合同段罗坑院连接线K0+085~K0+230为填方路段,是本合同段最典型的路基填筑段,选择作为本合同段的路基试验段。

二、编制依据
1、国省干线横五尤溪下村至玉池公路项目投资人招标文件。

2、国省干线横五尤溪下村至玉池公路项目勘察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3、国省干线横五尤溪下村至玉池公路项目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 F10-2006)
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6、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
7、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8、《公路工程施工管理手册》
9、《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10、我公司ISO9001质量体系、ISO14001环保体系文件。

11、我公司相似工程施工中成熟的施工技术和管理经验,及相关管理办法
三、试验段的目的
为加强工程质量,立足于“预防为主,认真贯彻执行”的原则,以“工序保分项,以分项保分部,以分部保单位,以单位保总体”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现场管理和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坚持“规范、落实、坚持、见效”的方针。

此次试验段主要检验施工材料的质量、确定摊铺的松铺系数(松铺系数初步拟定
1.2);检查试验、摊铺和压实机械设备的性能、效率和施工方法、施工组织的适用性;并以此确定填土在最佳含水量时达到最大干密度的压实遍数、压实程序和施工工艺等,
总结出路基填筑的施工参数、最佳机械配合等,坚持“一切经过试验,一切用数据说话”的原则,优选施工参数,优化资源配置,并形成具有指导性意义的工法,全面指导本工程的路基土方填筑施工。

四、施工准备与部署
1、施工机械的准备
路基试验段施工计划采用的机械设备为:推土机1台,挖掘机2台、平地机1台,压路机1台,自卸汽车4台,装载机2台。

施工机械配置表
2、材料的准备:采用经取样试验合格,并报监理批准的路堑挖方段的土。

取土场的位置为:本标段内K57+100~+K58+000处道路红线范围内挖方路段。

3、人员安排。

质检工程师1名、技术员1名与试验工程师1名、试验员1名共同负责试验段的技术质量工作
主要人员一览表
4、施工技术准备
(1)试验仪器标定完毕满足现场检测需要。

料源处土样击实试验、液塑限、含水量等试验数据已基本收集完成。

(2)全站仪、水准仪等测量设备已检定合格;导线、水准测量成果已批复,施工前横断面复测已完成。

(3)技术交底已编制,并已书面和现场交底完毕。

5、施工准备
1)测量放样
根据施工图的坐标点定出线路的轴线及施工边线,定出各部位的标高线。

根据实测的地面标高,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的横断面图进行实地放样
2)原地面清表
原地面处理主要是地表草皮、部分树根或植物根茎、腐殖土的清除及耕地填前夯压密实。

清表土方应集中堆放至罗坑院3#弃土场。

3)原地面处理
按照路基施工图,根据本段地形等实际情况,对该段路基采用挖掘机、推土机等机械配合人工清除表层腐植土,做好临时排水措施,
4)路基填前碾压及检测
路基原地面清理完后,进行原地面碾压,压实度经现场检测,压实度达到90%。

6、试验段施工计划起讫时间为:2013年7月31日~2013年8月2日。

五、路基填筑施工方法
施工工艺框图
2、试验段施工工艺及方法
1)测量放样:恢复中线,直线段每10m设一中桩,根据设计高程及路基标准横断面技术放出路基填筑边线桩(为保证路基的压实度,路基填土每侧加宽50cm),根据松铺厚度,并在边桩上准确标出每层铺筑高度,钉桩采用长70cm,沿路线每10m设一处,要求钉桩坚直,挂线平顺。

同时在每20米的横断面上布设4个高程控制点,进行水平测量,
并做好记录;
2)运输布土:运输机械的基本组合为1m3/斗容量挖掘机配合4台15吨自卸车集中上料,其中每车装满土为20m3,松铺厚度按30cm控制,现场用白灰线打出8*8m方格控制卸土范围,并安排专人指挥卸料,卸料时按每一方格一车,重车严禁在试验段内小半径调头。

3)摊铺:用160推土机把料进行初平,摊铺完成后由测量人员测量各点位顶高程,并根据测量计算结果进行高铲底补,以达到规定的松铺厚度。

4)整平:测量人员根据每层铺筑高度及松铺系数,放出每层铺筑的松铺标高,用平地机进行反复平整,直至达到规范要求,对于局部不平整处用人工推小车运土找平。

5)洒水或晾晒:依据气候情况控制最佳含水量,在施工过程中,随时检测土的含水量,如发现含水量偏小时摊铺后用洒水车洒水,平整过程中增加+0.5-1%含水量,确保现场碾压时满足最佳含水量要求,并根据现场检测结果,确定洒水遍数;当发现含水量偏大时,进行晾晒,直至含水量达到最佳含水量±2%范围内,并根据三组不同含水量,确定最佳碾压效果。

6)碾压:用20T压路机对其碾压:
①、首先压路机静压第一遍,碾压速度1.5km-1.7km/h(25m-28.5m/min),碾压顺序为直线段由路肩向路中心碾压,压路机轮迹至少重叠0.3m,横向接头时振动压路机重叠
0.4m—0.5m,达到稳压的目的。

同时压路机注意慢速起动、慢速刹车;
②、然后先慢后快,把压路机开到弱振档碾压第二遍。

③、把压路机开到强振档碾压3~5遍,速度为1.8km-2.2km/h(30m-36.7m/min)。

④、最后用压路机静碾压一遍,速度为2.5km/h(4.7m/min),达到光面和消除明显轮迹,整个压实宽度不小于设计宽度,压实面应达到无漏压、无死角。

7)压实度检测:
在强振碾压过程中,每碾压一遍采用灌砂法测一次压实度,压实度测点每2000m2检测点不少于8点,并计算压实度,本次试验段选择在92区,压实度要求≥92%,在压实度达到要求后分别记录压实度达到92%、94%、95%时的压实遍数,整个压实检测过程要求在监理工程师旁站下进行。

8)高程测量:
在强振碾压过程中,每碾压一遍都要布点测量高程,并做好测量记录。

9)数据分析和计算和总结:
将每次记录的测量数据、压实度、含水量、压实遍数等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含水量、压实度及碾压遍数的关系,综合比较,得出最佳机械组合和最佳碾压遍数,同时计算出相应松铺系数等,形成试验段总结,指导后续路基填筑施工。

六、质量保证措施
为了确保试验段达到质量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有严密的、行之有效的施工组织结构及质量保证体系,以及切实的、可靠的质量保证措施。

根据试验段的特点,拟采用以下质量保证措施和施工组织结构。

1、质量保证措施
质量保证措施关键是三个方面:施工队伍的保证、机械设备的保证和施工管理的保证。

分别叙述如下:
1)、施工队伍由公司技术骨干组成,管理及技术力量雄厚、质量意识强、施工经验丰富。

2)、采用机械、设备全面进性了维修、保养,确保机械设备完好。

3)、管理的保证:
a、在施工的全过程,严格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制度,由项目经理督促执行;严格按质保体系落实岗位责任制,从项目经理部至施工作业队都有明确的分工,保证层层有人把关、道道工序有人负责;严格执行三级检查制度,上一道工序未交接验收,绝不允许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b、严格按本次试验段方案实施,并对参加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明确知道本试验段要求,杜绝盲目和随意施工。

c、加强原材料的前期试验、检测,掌握各项试验指标。

严格控制填料质量及填料的含水量,并选择合适的压实时间
d、测量仪器、试验仪器,实行定期校正、标定制度,保证数据的正确性。

e、现场试验时,认真、及时地填写试验过程中的各类数据,以保证填方试验段成果的真实性、可靠性。

f、严格报表制度,对隐蔽工程检查项目必须及时报监理工程师检查。

g、虚心接受监理单位及业主提出的指导意见,积极请教完善质保措施。

2、施工组织机构
七、安全保证措施
安全管理机构图如下: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进行安全生产管理。

以加强施工现场控制和职工生产安全教育为重点,为确保本试验段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施工任务:
⒈设立专职安全员并建立全程旁站制度,及时纠正和消除施工中出现的不安全苗头。

⒉对施工人员定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知识的考核。

⒊工地设立明显的安全警示牌和安全注意事项宣传栏。

⒋各类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无证人员或非本机人员不得上机操作。

⒌场内的布置要规范化,设置卸料区、整平区、碾压区、检测区并设置标牌。

八、环境保护措施
⒈在机械化施工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噪音、废气、废水及尘埃等的污染,以保障人民的健康,运转中尘埃过大时要及时洒水。

⒉对清理场地的表层腐植土,砍伐的荆棘丛林等废料,要运至罗坑院3#弃土场进行废弃。

⒊清理施工机械、设备及机械的废水、废油等有害物质以及生活污水,不得直接排放与河流、池塘或其他水域中。

也不得倾泻于饮用水源附近的土地上,以防污染水源和土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