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含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含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含知识点)

2020-2021

六年级上册

练习题 教案4

(3)119×( )=6×( )=132×( )=4

9×( )=1

(4)6.3和0.7的比值是( ),化简比是( )。 (5)一件工作,8小时完成,每小时完成这件工作的(——),3小时完成

这件工作的(——)。 (6)把

2

1

米长的绳子平均剪成10段,每段是全长的(—),每段长( )米。

(7)一根钢管,用去它的

4

3

后,还剩下6米,这根钢管原来长( )米。 (8)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119×24○119 54×54○54 36÷72○36 132×49○13

2

(9)一根电线长20米,用去它的2

1

,还剩( )米。

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1分共5分) 1、一个不为0的数除以

7

1

,这个数就( )。 A 、扩大7倍 B 、缩小7倍 C 、减少7倍 2、a 是一个不为0的自然数,在下面的各算式中,( )的得数最小。

A 、a ×

54 B 、a ÷514 C 、a ÷5

4 3、一件工程,甲队单独做需5天完成,乙队单独做需4天完成,甲乙两队

的工作效率的比是( )。 A 、5 :4 B 、4 :5 C 、

41:5

1

4、两个数的乘积小于其中一个因数,则另一个因数( )。 A 、小于1 B 、等于1 C 、大于1

(5)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5

3

,则男生人数相当于女生人数的( )。

2020-2021

六年级上册

练习题 教案5

应列式为:60÷(1+51

)。 ( )

(3)第一根绳子长21米,第二根绳子比第一根长2

1

,第二根

绳子长1米。 ( )

(4)小青与小华高度的比是5 :6, 小青比小华矮

5

1

。 ( ) (5)把一个比的前项扩大3倍,后项缩小3倍,它的比值不变。 ( )

四、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每式1分,共8分)

43÷4

3

= 71×103= 18×6

1

= 31÷3=

3.2-10

9=

21+5

1

= 10÷51= 6.8×80=

(2)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每式3分,共18分)

75+ 98 +72 +91 61×107+103÷6 31×43÷(43-12

5

6132 )×24 94×43×119

1615+(167-41)÷2

1

3解方程。(每式2分,共8分)

21X +21=43 X+85X=39 32X -51X =1 95×X = 6

5

2020-2021

2、甲乙两数的比是3 :4,乙数减去甲数得14

5

,求 乙数。

五、解决问题。(共30分)

1、挖一条20千米的水渠,第一天挖了全长的4

1

,第二天挖了全长的51。

a 、两天共挖了多少千米?(3分)

b 、第一天比第二天多挖多少千米?(3分)

C 、还剩下多少千米?(3分)

2、一列火车从上海开往汉口,已经行了5

3

,离汉口还有400千米。上海到汉口的铁路长多少千米?(4分)

六年级上册

4、建筑工人用2份水泥、3份沙子和5份石子配制一种混凝土。配制2000

千克这种混凝土,需要水泥、沙子和石子各多少千克?(5分)

5.一个饲养场,养鸭1200只,养的鸡比养的鸭多

4

3

,养的鸡有多少只?(4分)

6.一个篮球比一个足球贵12元,如果足球的单价是篮球单价的

6

5

,足球和篮球的单价各是多少元?(4分)

2020-2021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数学上册必须要记、背的知识点

一、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112×3 表示:① 求3个112是多少? ② 求112

3倍是多少?

2、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

分母不变。(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乘)

3、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

少。

53×41 表示:求53的41

是多少。 4、分数乘分数的的计算方法

分数乘分数,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乘)

(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1、找单位“1”的方法

(1)是谁的几分之几,就把谁看作单位“1”。 (2)一般把“比”字、“是”字、“占”字、“相当于”后面的量看作单位“1”。

注意:① 找单位“1”在分率句里找,有分率的句子称为分率句。

② 分率不带单位,具体数量带有单位。

2020-2021

习(2) 乘上谁占的分率就等于谁的数量。

(3) 是谁的几分之几,就用谁乘上几分之几。 4、已知A 比B 多(或少)几分之几,求A 的解题方法

5、积与因数的大小关系

大于1的数,积大于A 。

A(0除外)乘上

小于1的数,积小于A 。

二、位置与方向

1、确定物体的位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1)北偏东30°就是从北向东移,夹角靠北。

(2)东偏北30°就是从东向北移,夹角靠东。 2、物体位置的相对性

(1)两地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方向刚好相反,距离是一样的。

例如:少年宫在学校南偏东35°的方向上,相距250米,(在学校是以学校为观测点)

南对北 东对西

则学校在少年宫北偏西35°的方向上,相距250米。(在

少年宫是以少年宫为观测点)

三、分数除法

(一)倒数的认识 1、倒数的意义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注意:不能单独说某个

+-

B ×(1 几分之几)=A

2020-2021

题是小数的先化成分数

整数的倒数:整数是几,它的倒数就是几分之一。 3、 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三)分数除法

1、分数除法的意义

103÷101 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103

,与其中一个因数是

10

1

,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2、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3、被除数与商的大小关系

当除数小于1时,商就大于被除数。(0除外) 当除数大于1时,商就小于被除数。(0除外)

4、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 只有“+、-”或只有“×、÷”,从左往右计算。 (2) 有“+、-”,也有“×、÷”,先乘除后加减。 (3) 有( )、[ ]的,先算( )里面的,再算[ ]里面的。

(一)已知一个数的几倍、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

计算。

1、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

例:甲数是15,甲数是乙数的53。乙数是多少? 15÷5

3

=25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

方法是:用“是”字前面的数÷“是”字后面的数。

例:1、15是5的几倍? 15÷5=3

2020-2021

习题-20)÷20=4

(2) 甲数是25,乙数是20。乙数比甲数少几分之几? (25

-20)÷25=5

1

4、求单位“1”用除法计算。

具体量(对应量)÷对应分率=单位“1” ① 什么样的数量就对应什么样的分率。 ② 什么样的分率就对应什么样的数量。 5、求平均数问题: 总量÷总份数=每份数

注意:求平均每什么就除以什么数。(求每天就除以天数;求每人就除以人数;求每千克就除以千克数;求每米就除以米数……)

6、已知A 比B 多(或少)几分之几,求B 的解题方法: A ÷(1 几分之几)=B

7、已知单位“1”用乘法,求单位“1”用除法; 分率比多的就1+,比少的就1-。

8、工程问题

① 把工作总量看作“1”,工作效率就是

工作时间

1

② 工作时间=工作量 ÷ 工作效率

要做的工作量 由谁做就除以谁的工作效率

③ 1人的效率=两人的效率和-另1人的效率

四、比和比的应用

六年级上册

3、比和比值的联系与区别

4、比、除法和分数之间的关系

a ︰

b =a ÷b =a

(b ≠0)

(二) 比的基本性质 1、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2、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即化简比)

3、化简比

(1)最简单的整数比: 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公因数只有1。

(2)化简比: 把比化成前项、后项都是整数,并且公因数只有1。

六年级上册

练习 五、圆

(一)认识圆

1、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图形。

①圆心(O) 圆中心的一点叫做圆心。

2、圆的各部分名称 ②半径(r) 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③直径(d)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3、直径和半径的关系 在同一个圆内 4、画圆

5、圆是一个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

6、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中,直径是最长的一条。 (二)圆的周长 1、周长的概念:围成一个图形的边长总和,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2、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

有无数条半径,所有的半径都相等。d =2r 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的直径都相等。r =2d

① 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② 圆规两脚张开的距离即是半径。

2020-2021

圆的周长=π×直径

公式:c =πd c =2πr d =πc r =π

2c

6、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精确到7位小数的人。

7、

圆周长的一半 半圆的周长=圆周长的一半+直径

8、周长相等的圆、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最大的是

圆,第二是正方形,第三是长方形,最小的是平行四边形。 (三)圆的面积

1、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圆的面积=π×半径2 公式: S =πr 2 2、半径比=直径比=周长比

3、圆的面积比=半径的平方比

4、面积相等的圆、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周长最大的是平行四边形,第二是长方形,第三是正方形,最小的是圆。

5、环形的面积=外圆面积-内圆面积

S 环=πR 2-πr 2=π(R 2-r 2) 6、常用的计算

3.14×2=6.28 3.14×3=9.42 3.14×4=12.56 3.14×5=15.7

3.14×6=18.84 3.14×7=21.98 3.14×8=25.12 3.14×9=28.26

3.14×16=50.24 3.14×25=78.5 3.14×36=113.04 3.14×64=200.96

7、圆周长扩大的倍数=直径扩大的倍数=半径扩大的倍数 8、圆面积扩大的倍数=半径扩大倍数的平方

百分数的计数单位是1%。一个百分点就是1%。

2

(二)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1、小数与分数的互化

(1)小数化成分数

把小数改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化简。(是一位小数的改写分母是10,

是两位小数的改写分母是100,是三位小数的改写分母是1000,…)

(2) 分数化成小数

用分子÷分母

2、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1) 小数化成百分数

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

(2)百分数化成小数

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3) 一个数添上%,就缩小100倍;一个数去掉%,就扩大100倍。

3、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

(1)百分数化成分数

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2) 分数化成百分数

2020-2021

习题教案

5

=0.2=20% 52=0.4=40% 53=0.6=60% 5

4

=0.8=80%

101

=0.1=10% 81=0.125=12.5% 83=0.375=37.5% 85

=0.625=62.5% 87=0.875=87.5%

(三)百分数的应用

1、求一个数的几倍、几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单位“1”×分率=分率的对应量

2、已知一个数的几倍、几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用除法计算。

对应量÷对应分率=单位“1”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几分之几、百分之几,用除法计算。

方法是:用“是”字前面的数÷“是”字后面的数。

4、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百分之几的问题。

解题方法是:用相差量÷问题“比”字后面的量。 5、百分率 达标率=

学生总人数

达标人数

×100% 发芽率=

试验种子数

发芽种子数

×100%

出勤率=

应出勤人数

出勤人数

×100% 合格率=

201=0.05=5% 501=0.02=2%

2020-2021

花生仁的重量

花生油的重量

×100%

出米率=

稻谷的重量

大米的重量

×100% 小麦的出粉率=

小麦的重量

面粉的重量

×100%

总之,求什么率就用什么除以总数。

(1) 不能达到100%的百分率有出粉率、出米率、出油率。 (2) 可以超过100%的百分率有增长率。

七、统计

1、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2、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不但可以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反映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3、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八、数学广角

小学数学常用的解题方法

1、 作图法

2、假设法

3、举例法

4、方程

5、替换法

6、转化法

物体位置的名称

(2) 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规则:第一个数表示列数,第二个数表示行数。 2、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1)先写物体位置的名称,再写数对。

(2)写数对时先写列数,后写行数;列数与行数要用括号括起来,并用逗号隔开。

6、折扣 打折就是按原价的百分之几出售。 七五折就是按原价的75%出售。

几折表示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七折=70% 八五折=85% 六八折=68%

7、纳税 缴纳的税款叫做应纲税额。应纲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 税率=

各种收入

应纳税额

×100%

8、利率 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

做利息。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利率=

本金

利息

×100%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鸡兔同笼问题)

1、用假设法解答鸡兔同笼问题要注意:

表示第3行 2列

2021-2022学年度秋季六年级上学期人教版数学

人教版小学一到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整理 一、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整理(一到六年级) 小学一年级九九乘法口诀表。学会基础加减乘。 小学二年级完善乘法口诀表,学会除混合运算,基础几何图形。 小学三年级学会乘法交换律,几何面积周长等,时间量及单位。路程计算,分配律,分数小数。 小学四年级线角自然数整数,素因数梯形对称,分数小数计算。 小学五年级分数小数乘除法,代数方程及平均,比较大小变换,图形面积体积。 小学六年级比例百分比概率,圆扇圆柱及圆锥。 二、必背定义、定理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三、读懂理解会应用以下定义定理性质公式 (一)、算术方面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O除以任何不是O的数都得O。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23分) 1.-5.4读作( ),+14 5读作( )。 2.在+3、-56、+1.8、0、-12、8、-7 8中,正数有( ),负数有 ( )。 3.在表示数的直线上,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 )边,所有的负数都比0( ); 所有的正数都在0的( )边,所有的正数都比0( )。 4.寒假中某天,北京市白天最高气温零上3 ℃,记作( );晚上最低气温 零下4 ℃,记作( )。 5.世界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米,如果把这个高度表示为+8844 米,那么比海平面高出1524米的东岳泰山的高度应表示为( )米;我国的艾丁湖湖面比海平面低154米,应记作( )米。 6.2017年某市校园足球赛决赛中,二小队以20战胜一小队获得冠军。若这 场比赛二小队的净胜球记作+2,则一小队的净胜球记作( )。 7.在存折上“存入(+)”或“支出(-)”栏目中,“+1000”表示( ),“-800” 表示( )。 8.一袋饼干的标准净重是350克,质检人员为了解每袋饼干与标准净重的误差,

把饼干净重360克记作+10克,那么净重345克就可以记作()克。9.如果小明跳绳108下,成绩记作+8下,那么小红跳绳120下,成绩记作()下;小亮跳绳成绩记作0下,表示小亮跳绳()下。 10.六(1)班举行安全知识竞赛,共20道题,答对一题得5分,答错一题倒扣5分。赵亮答对16道题,应得()分,记作()分;答错4道题,倒扣()分,记作()分,那么赵亮最后得分为()分。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2.如果超过平均分5分,记作+5分,那么等于平均分可记作0分。 () 3.因为30>20,所以-30>-20。() 4.在表示数的直线上,+5和-5所对应的点与0所对应的点距离相等,所以+5和-5相等。() 5.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正数。()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正数有意义,负数没有意义 B.正数和负数可以用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C.温度计上显示0 ℃,表示没有温度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1-6年级知识点【全】

小学数学知识整理 第一部分:数与代数 一、数的认识 【1】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单位是1。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连续自然数相差1。 【2】像…,-3,-2,-1,0,1,2,3…这样的数统称整数。整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3】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整数和小数都是按照十进制计数法写出的数。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一个整数含有数位的个数叫做位数。最小的一位数是1。 【4】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读亿级、万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或“万”字。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它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例如)读作:一百零二亿五千零二十万零五十。 【5】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例如)七十亿零三百万四千写作:00。 【6】准确数:在实际生活中,为了计数的简便,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改写后的数是原数的准确数。(例如)把00 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是125430 万;改写成以“亿”做单位的数亿。 【7】近似数:根据实际需要,我们还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省略某一位后面的尾数,用一个近似数来表示。(例如)15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13 亿。 【8】四舍五入法:要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4 或者比4小,就把尾数去掉;如果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5或者比5大,就把尾数舍去,并向它的前一位进1。(例如)省略345900 “万”后面的尾数约是35 万;省略20 “亿”后面的尾数约是47 亿。 【9】整数a除以整数b(b≠0),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b能整除a。(例如)6÷3=2(或2×3=6),那么我们就说6能被3整除(或6能被2整除),或3能整除6(或2能整除6)。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毕业试卷(带答案)

小学数学毕业试卷一、填空 (共26分) 1、一个数是由3个十万、6个百、9个一、9个0.1和5个0.01组成的,这个数写作( ),读作( ),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 2、5.05L=( )L ( )ml 2小时15分=( )小时 3、在未来的2011年、2012年、2013年和2014年这四个年份中,( )年有366天。 4、小明在期中测试中,语文、数学和英语三科的平均分是a 分,语文和数学共得b 分,英语得( )分。 5、613的分数单位是( ),再添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合数。 6、( )÷4= 75.0 9 ) (=( )∶20=( )% 7、8 3与0.8的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它们的比值是( )。 8、5是8的) ()( ,8比5多( )%。 9、一个3mm 长的零件画在图上是15cm ,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10、下面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众数是( )。 8 10 6 4 10 21 4 32 17 4 11、在○里填“<”、“=”或“>” 1.5○1.50 -5○-1 1.3÷13 8○1.3 8.7×0.93○8.7 12、一个不透明的口袋里有大小一样的红、白、黄三种颜色的小球各10个。至少要摸出( )个才能保证有两个球的颜色相同;至少要摸( )个才能保证有两个球的颜色不同。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共8分) 1、最小的质数是1。 ………………………………………………………………………………………( ) 2、小明看一本书,看过的页数与剩下的页数成反比例。 ………………………………………………( ) 3、圆柱有无数条高,圆锥只有一条高。………………………………………………………………………( ) 4、15 12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 ) 5、李师傅做了95个零件,全都合格,合格率是95%。 ………………………………………………………( ) 6、折线统计图既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也可以表示数量的增减情况。……………………………………( ) 7、如果+300元表示存入300元,则-500元表示支出500元。 ………………………………………………( ) 8、口袋里有3个红球和2个白球,一次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3 2。 …………………………………………( )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前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共5分) 1、把5 4米长的绳子剪成4段,平均每段占全长的( ) A 51 B 41 C 51m D 41m 2、把10克食盐溶解在100克水中,盐与盐水的比是( ) A 1∶11 B 11∶1 C 1∶10 D 10∶1

【新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新版)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3.一个数与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先约分再乘。)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5.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 a × b = b × a 乘法结合律: ( a × b )×c = a × ( b × c ) 乘法分配律:( a + b )×c = a c + b c a c + b c = ( a + b )×c 6.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7.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带分数的倒数小于1。 注意:倒数必须是成对的两个数,单独的一个数不能称做倒数。 8.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真分数,所得的积小于它本身。 9.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假分数,所得的积等于或大于它本身。 10.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带分数,所得的积大于它本身。

11.分数应用题一般解题步骤。 (1)找出含有分率的关键句。 (2)找出单位“1”的量(以后称为“标准量”)找单位“1”:在分率句中分率的前面;或“是”、“占”、“比”、“相当于”的后面 (3)画出线段图,标准量与比较量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即可,标准量与比较量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即可。 (4)根据线段图写出等量关系式:标准量×对应分率=比较量。求一个数的几倍:一个数×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一个数×几 。 几 写数量关系式技巧: (1)“的”相当于“×”“占”、“是”、“比”相当于“ = ”(2)分率前是“的”: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 (3)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单位“1”的量×(1 分率)=分率对应量(5)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列式解答。 12.乘法应用题有关注意概念。 (1)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已知一个数,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单位“1”×对应分率=对应量 (2)找单位“1”的方法:从含有分数的关键句中找,注意“的”前“是、比、相当于、占、等于”后的规则。 (3)甲比乙多几分之几表示甲比乙多的数占乙的几分之几,乙比甲少几分之几表示乙比甲少的数占甲的几分之几。 (甲-乙)÷乙 = 甲÷乙-1(甲-乙)÷甲 = 1-乙÷甲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有5个女同学和3个男同学玩击鼓传花游戏,花停在()同学手上的可能性比较大。 2.盒子里有20个红跳棋,有5个黄跳棋。任意摸一个,可能是()色的,也可能是()色的,摸到()色跳棋的可能性小一些。 3.一个正方体,六个面上分别是A、B、C、D、E、F,掷一次,朝上的面可能出现()种结果,分别是()。 三、用“可能”“不可能”“一定”填空。 1.一群企鹅迁到热带生活。() 2.骆驼在水里睡觉。() 3.我长大了比刘翔跑得还快。() 4.袋子中有8个红球和2个黄球,从中摸一个,()是白球。 5.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是三位数。 6.春天,小草发芽了。() 四、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长大后,我()长到20米,我()乘载人飞船,飞向太空。 A.一定 B.可能 C.不可能 2.盒子里有20个白球和20个黑球,任意摸一个,()是黑球。 A.可能 B.不可能 C.一定 3.盒子里放了60个红球和1个绿球,任意摸一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大 B.摸到绿球的可能性大 C.摸到两种颜色球的可能性一样大 4.联欢会上,同学们进行抽签游戏,其中讲故事签5张,唱歌签3张,跳舞签1张,抽到()的可能性最大。 A.讲故事 B.唱歌 C.跳舞 五、解决问题。 1.元旦期间,超市举办有奖销售活动。顾客购物满100元即可转动转盘一次,等转盘完全停下来,指针停在哪个区域,即可获得哪个区域中标明的等价购物券。 (1)转动哪个转盘,指针停在50元区域的可能性最小? (2)转动哪个转盘,指针停在10元区域的可能性最大? (3)转动哪个转盘,指针停在三个区域的可能性差不多? 2.有4张卡片,上面分别写着1、2、3、4,把它们倒扣着混放,每次抽出一张,记录结果后再放回去和其他卡片混合。w (1)任意抽一张卡片,可能抽到几? (2)可能抽到比4大的卡片吗? (3)抽出比2大的卡片有几种可能?分别是几? 3.一个正方体骰子。 (1)六个面上分别写着数字1~6,可能掷出几种结果?分别是什么? (2)六个面上分别写着数字1、2、3、6、6、6,可能掷出几种结果?分别是什么?可能性最大的是哪个数字? 一、1.女 2.红黄黄

小学六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归纳

2019年小学六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归纳 2019年小学六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归纳由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提供,供您参考。 一、位置 在学习位置时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起初确定一点位置是根据规定和约定。由于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先画X轴,而X轴上的坐标表示列。先用小括号将两个数括起来,再用逗号将两个数隔开。括号里面的数由左至右为列数和行数。列数与行数必须是具体的数,而不能用字母如(X,5)表示,它表述一条横线,(5,Y)它表示一条竖线,都不能确定一个点。 如:数对(3,2)表示第三列,第二行 二、分数乘法 分数乘法意义: 1、分数乘整数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2、分数乘分数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分数乘法的算法: 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分数的化简: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关于分数乘法的计算:可在乘的过程中约分,也可将积的分子分母约分,提倡在计算过程中约分,这样简便。

约分的书写格式:把两个可以约分的数先划去,分别在它们的上下方写出约分后的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时(0除外),分数值不变。 倒数的意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特别强调:互为倒数,即倒数是两个数的关系,它们互相依存,倒数不能单独存在。 求倒数的方法: 1、求分数的倒数是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2、求整数的倒数是把整数看做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1的倒数是它本身。因为1*1=1 0没有倒数。 三、分数除法 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就是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除以一个数是乘这个数的倒数,除以几就是乘这个数的几分之一。 比:两个数相除也叫两个数的比。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可以写成比的形式,也可以用分数表示,但仍读几比几。注:10/2=5/1,表示比读5比1,19:2=5,是比值,比值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分数,也可以是小数。 比可以表示两个相同量的关系,即倍数关系。也可以表示两个不同量

小学数学毕业模拟试题(含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一共22分) 1.250200890读作(),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是()万,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写作()亿。 2. 2.5时=()分,2元4分=()元。3.把一个棱长4厘米的大正方体切成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可以切成()个小正方体。 4.一间教室长12米,宽8米,画在比例尺是1︰400的平面图上,长应画()厘米,宽应画()厘米。 5.五年一班在上学期期末检测时,有2名学生不及格,及格率是95﹪,五年一班共有学生()名。 6.据调查,世界200个国家中,缺水的国家有100个,严重缺水的国家有40个。缺水的国家占()﹪,严重缺水的国家占()﹪。 7.一个长方形和一个圆的周长相等。已知长方形长10厘米,宽5.7厘米。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8.将一个周长是16分米的平行四边形框架拉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分米。 9.在分数单位是的分数中最大的真分数是(),最小的假分数是()。 10.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4厘米和3厘米,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11.15、30和60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最大公因数是()。12.某家电商场“五?一”期间开展大酬宾活动,全场家电按80%销售,原价150元的电饭锅 ,现在售价是()元。 13.圆规两脚间距离为1厘米,画出的圆的周长是()厘米。14. 在3:a中,如果比的前项扩大3倍,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加上()。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6分) 1.100克盐放入400克水中,盐和盐水的比是1︰5。() 2.四年一班同学栽了50棵杨树,活了49棵。杨树的成活率是49﹪()。 3.25比20多25﹪,20比25少20﹪() 4.一个梯形的面积是36平方厘米,如果它的高是6厘米,那么它 的上底与下底的和是6厘米。() 5.2016年的第一季度是91天。() 6. 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正方形的边长与它的周长成() A、正比例 B、反比例 C、不成比例 D、无法确定 2.一个圆柱体削去12立方分米后,正好削成一个与它等底等高的 圆锥体,这个圆锥体体积是()立方分米。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六年级上册 知识点概念总结 1.分数乘法: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但分子分母不能为零.。 3.分数乘法意义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与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分数乘整数:数形结合、转化化归 5.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6.分数的倒数 找一个分数的倒数,例如3/4把3/4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则是4/3。3/4是4/3的倒数,也可以说4/3是3/4的倒数。 7.整数的倒数 找一个整数的倒数,例如12,把12化成分数,即12/1,再把12/1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则是1/12,12是1/12的倒数。 8.小数的倒数: 普通算法:找一个小数的倒数,例如0.25,把0.25化成分数,即1/4,再把1/4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则是4/1 9.用1计算法:也可以用1去除以这个数,例如0.25,1/0.25等于4,所以0.25的倒数4,因为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分数、整数也都使用这种规律。

10.分数除法: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 11.分数除法计算法则: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12.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 13.分数除法应用题:先找单位1。单位1已知,求部分量或对应分率用乘法,求单位1用除法。 14.比和比例: 比和比例一直是学数学容易弄混的几大问题之一,其实它们之间的问题完全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比,等同于算式中等号左边的式子,是式子的一种(如:a:b);比例,由至少两个称为比的式子由等号连接而成,且这两个比的比值是相同(如:a:b=c:d)。 所以,比和比例的联系就可以说成是:比是比例的一部分;而比例是由至少两个比值相等的比组合而成的。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是比的意义。比例有4项,前项后项各2个. 15.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以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比值不变。 比的性质用于化简比。 比表示两个数相除;只有两个项:比的前项和后项。 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个项: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 16.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乘积等于两个内项的乘积。比例的性质用于解比例。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测试卷及答案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第 三单 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 1.40÷5 8=40×( )36÷1 2=( )×( ) 2.16的3 8是( );一个数的3 8是15,这个数是( )。 3.“甲数是乙数的2 5”,就是把( )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 )份,甲数相当于这样的( )份。 4.一段路,甲6分钟走完,乙8分钟走完,甲的速度是乙的( ) ( ) 。 5.一辆小轿车每行6千米耗油3 5千克,平均每千克汽油可行驶( )千米,行1千米要耗油( )千克。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某村修一条长3600米的公路,前8天修了全长的2 5,照这样的速度,修完剩下的路,还要多少天?下面的列式不正确的是( )。 A.3600×(1-2 5)÷(2 5÷8)B.3600×(1-2 5)÷(3600×25÷8) C.8÷2 5-8D.(1-2 5)÷(2 5÷8) 2.一个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度数是60°,另两个内角的度数成2倍关系,这个三角形是( )。 A.直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3.一个大于0的数除以1 5,就是把这个数( )。 A.缩小到原来的1 5B.扩大到原来的5倍 C.缩小1 5D.除以5 三、计算题。 1.直接写出得数。 1 4÷13 = 5÷15=34×23= 8 9÷2= 14 45×5 21 = 100÷23=88÷22 3= 4×3 4= 2.计算下面各题。

4 7×2110×59 512÷712×4 9 2 3 ×18÷94 4 5×27÷5 14 3.解方程。 3 4x=5 6 7 10x=14 25 2x+1 2=1 四、在○里填上“>”“<”或“=”。 7 12÷2 3○7 12 1 4÷3 2○1 4 1011×89○1011 45×1○4 5 五、解决问题。 1.李师傅加工一批零件,2 5小时完成了工作总量的2 3。照这样计算,李师傅完成全部任务,一共需要多少小时? 2.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4 5平方分米,底边长2 3分米,它的高是多少分米? 3.水果店一天卖出108箱苹果,是卖出梨的9 10,卖出的橘子是梨的5 8,卖出橘子多少箱? 4.修路队修一条长200米的路,第一天修了这条路的1 5,第二天修了这条路的 34 。两天一共修了多少米? 六、附加题。 一个布袋里有红、黄两种颜色的小球共140个,拿出红球的1 4,再拿出7个黄球,剩下的红球和黄球正好一样多。原来红球和黄球各有多少个?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意义: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分数乘整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整数,不能是分数。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一个数乘分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分数,不能是整数。(第一个因数是什么都可以) (二)分数乘法计算法则: 1、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法则是: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1)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可先约分再计算。(整数和分母约分)(2)约分是用整数和下面的分母约掉最大公因数。(整数千万不能与分母相乘,计算结果必须是最简分数)。 2、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法则是: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1)如果分数乘法算式中含有带分数,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计算。 (2)分数化简的方法是: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3)在乘的过程中约分,是把分子、分母中,两个可以约分的数先划去,再分别在它们的上、下方写出约分后的数。(约分后分子和分母必须不再含有公因数,这样计算后的结果才是最简单分数)。 (4)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三)积与因数的关系: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a×b=c,当b >1时,c>a。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a×b=c,当b<1时,c 一个数(0除外)乘等于1的数,积等于这个数。a×b=c,当b =1时,c=a 。 在进行因数与积的大小比较时,要注意因数为0时的特殊情况。 (四)分数乘法混合运算 1、分数乘法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相同,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五)倒数的意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小学数学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 1、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 3 )的过程。 ①交往互动②共同发展③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 2、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2)。 ①教教材②用教材教 3、算法多样化属于学生群体,(2)每名学生把各种算法都学会。 ①要求②不要求 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3) ①联系生活学数学②培养学习数学的爱好③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5、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解决问题的教学要贯穿于数学课程的全部内容中,不再单独出现(3)的教学。 ①概念②计算③应用题 6、“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数学思考②过 程与方法③解决问题 7、《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1)的动词。 ①过程性目标②知识技能目标 8、建立成长记录是学生开展(3 )的一个重要方式,它能够反映出学生发展与进步的历程。 ①自我评价②相互评价③多样评价

9、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2)的过程 ①单一②富有个性③被动 10、“用数学”的含义是(2) ①用数学学习②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③了解生活数学 11、下列现象中,(D)是确定的。 A、后天下雪 B、明天有人走路 C、天天都有人出生 D、地球天天都在转动 1 2、《标准》安排了(B)个学习领域。 A)三个B)四个C)五个D)不确定 13、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D) 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 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 C、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D、以研究者的眼光审阅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14、新课程标准通盘考虑了九年的课程内容,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分为(B)个阶段。 A)两个B)三个C)四个D)五个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标准》并不规定内容的呈现顺序和形式 B)《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一一建立模型一一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 C)《标准》努力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D)1999 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制订了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大纲”,以逐步取代原来的“课程标

小学1-6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太全啦! | 小学1-6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概念 (一)整数 1、整数的意义 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2、自然数 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 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数位 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的整除 整数a除以整数b(b ≠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 如果数a能被数b(b ≠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或a的因数)。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 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约数。 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例如:10的约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10。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3的倍数有:3、6、9、12……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 ,没有最大的倍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例如: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例如:5、30、405都能被5整除。。 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例如:12、108、204都能被3整除。 一个数各位数上的和能被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 能被3整除的数不一定能被9整除,但是能被9整除的数一定能被3整除。 一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4(或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4(或25)整除。例如:16、404、1256都能被4整除,50、325、500、1675都能被25整除。

小学数学理论试题(含答案)

4、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 5、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 6、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加主动地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 三、选择题 1、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C、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D、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 2、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 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B、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C、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D、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 知识的现状 3、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_课程,自小学_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_课时。() A、必修33 B、必修11 C、选修33 D、选修3 4 4、“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这主要说明新教材()

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现成的结论。②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③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统一。④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 5、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 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 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 C、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D、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 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四、简答题 1,关注学科还是关注人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观。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关注人,这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在这里,“关注人”的含义是什么? 答: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第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6分) 2、学生的数感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五、案例分析题 教学设计一:在教学生求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教师讲授如下:连接AC,因为三角形ABC与三角形CDA的三边分别相等,所以,这两个三角形全等,三角形ABC的面积等于1/2底乘高,所以,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等于底乘高,命题得到证明。然后,教师列举很多不同大小的平行四边形,要求学生求出它们的面积,结果每个问题都正确解决了。下课前,教师又布置了十几个类似的问题作为家庭作业。 教学设计二: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即如何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变成一个长方形,然后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并获得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一、仔细想,认真填。(24分) 1、0.25的倒数是( 4 ),最小质数的倒数是(1:2 ),a的倒数是( 1:a )。 2、“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色。”诗中“春”字出现的次数占全诗总字数的( 25 )%。 3、 1 :2的最简整数比是(1/2 ),比值是(0.5 )。 4、 20 =6 =( 40 ):10 = ( )%=24÷()= ( )(小数) 5、你在教室第()行,第()列,用数对表示你的位置是(,)。 6、在0.523 、、53% 、0.5 这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7、小明的存钱罐里有5角和1角的硬币共18枚,一共有5元。则5角的硬币有()枚,1角的硬币有( )枚。 8、下面是我校六年级学生视力情况统计图。 (1)视力正常的有76人,近视的有()人,假性近视的有()人。 (2)假性近视的同学比视力正常的同学少()人。 (3)视力正常的同学与视力非正常的人数比是()。 9、我国规定,如果个人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超过2000元的部分就要按5%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小红的妈妈月收入2360元,她每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元。 10、数学课上,小兰剪了一个面积是9.42平方厘米的圆形纸片,你能猜出她至少要准备(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 二、火眼金睛辨真伪。(5分) 1、15÷(5+3)=15÷5+15÷3=3+5=8。()

2、一吨煤用去后,又运来,现在的煤还是1吨。() 3、两个半径相等的圆,它们的形状和大小都相等。() 4、小华体重的与小明体重的相等,小华比小明重。() 5、右面两幅图都是轴对称图形。( ) 三、快乐A、B、C。(5分) 1、一件商品原价200元,涨价15%后在降价15%,现价()原价。 A、高于B、低于C、等于D、无法比较 2、爷爷把一根铁丝剪成两段,第一段长米,第二段占全长的,则() A、第一段长B、第二段长C、两段一样长D、无法判断 3、一杯盐水,盐占盐水的,则盐和水的比是() A、3:17 B、17:3 C、3:20 D、20:3 4、一个圆形花坛的半径是3米,在花坛一周铺一条宽1米的碎石小路,小路的面积是()平方米。 A、28.26 B、50.24 C、15.7 D、21.98 5、去年每千克汽油的价格为5.5元,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汽油价格的涨幅达到了10%。你对“涨幅”一词的理解是( )。 A、今年售价是去年的百分之几 B、去年售价是今年的百分之几 C、今年售价比去年多百分之几 D、去年售价比今年少百分之几 四、轻松演练 1、口算下面各题。(4分) ÷8 = ×= 5÷= 3+3÷7= ×15= 10÷10% = 28×75% = ×8×=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新课标测试题 一、选择题(1-5题单选,6-10题多选,每题3分,共30分) 1.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C ) A.联系生活学数学 B.培养学习数学的爱好 C.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2.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解决问题的教学要贯穿于数学课程的全部内容中不再单独出现(C)的教学。 A.概念 B.计算 C.应用题】 3.下列现象中(D)是确定的。 A.后天下雪 B.明天有人走路 C.天天都有人出生 D.地球天天都在转动 4.《标准》安排了(B)个学习领域。 A.三个 B.四个 C.五个 D.不确定 5.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D) 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 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 C.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D.以研究者的眼光审阅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6.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ACD)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A.基础性 B.科学性 C.普及性 D.发展性 7.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ABC)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A.动手实践 B.自主探索 C.合作交流 D.适度练习 8.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ABC)。 A.组织者 B.引导者 C.合作者 D.评价者 9.符号感主要表现在(ABCD)。 A.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 B.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C.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 D.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达的问题。 10.在各个学段中课程标准都安排了(ABCD)学习领域。 A.数与代数 B.空间与图形 C.统计与概率 D.实践与综合应用 二、是非题(每题2分,共20分) 1.内容标准是内容学习的指标。指标是内容标准的全部内涵。(X)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综合测试题-附答案

2018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期末试题 附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在()号填上“>”“<”“=” 5316? ( )16 6126÷( )23 1.02?( )102÷ 611÷( )6 11? 2.15的倒数是( ), 3 1 倒数是( ) 3.把4.5%划成分数是( ),划成小数是( )。 4.把 3 2、6.0、%7.66、76.0 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 ) 5.=== =÷)%(12 ) (25.0)(25∶( )。 6. 4 3 ∶3的比值是( ),化简比是( )。 7.把10克盐放入100克水中,盐和盐水的比是( )。 8.甲、乙的比值是0.6,甲、乙两个数的比是( )。 9.圆的直径是10分米,它的周长是( )分米,面积是( )平方分米。 10.当一个圆的半径是( )厘米时,它的面积和周长数值相等。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分2分,共10分) 1.某班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2∶3,则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5 3。 ( ) 2.因为1的倒数是1,所以0的倒数是0。 ( ) 3.3米的 101与1米的10 3 是相等的。 ( ) 4.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 ) 5.顶点在圆上的角叫圆心角。 ( ) 三、精心算一算(26分)1.直接写出得数(10分) =?4152 =?292 =-4387 =+7275 =÷321 =? 5420 =?1.05.2 =÷5.05.7 =÷4315 =÷7 4 72 2.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16分)

①215723?? ②43524353?+? ③)6 181(24+? ④ ?? ? ???-?÷)15253(4381 四、画一画,算一算(6分) 请在下面的长方形内,用图表示出这个长方形的 21的5 3 是多少? 列式为( ) ( )=( ) 五、解答题(30分) 1.用500粒玉米做发芽测验,有15粒没有发芽,发芽率是多少? 2.修一条水渠,已经修了4 3 ,剩下18千米,这条水渠有多长? 3.一段公路,如果甲工程队单独修需要20天,乙工程队单独修需要30天,现在甲、乙两工程队合修需要多少天? 4.小丽的妈妈把5000元存入银行,按年利率2.05%计算,2年后扣除20%的利息税,可获得本利和多少元?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测 试题及答案 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32分) 1.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与()。 2.《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等四个学习领域。 3.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和()基础之上。 4.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 )、( )、( )、 ( )、( )、( ) ( )、( )。还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 ( )、( )。 5.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从()、()、()、 ()等四个方面作出了阐述。 6.数学课程目标包括 ( )和( ) 。结果目标使用了( )、( )、( ) ( )等行为动词,过程目标使用( )、( )、( ) 等行为动词表述。 二、单选题。(40分) 1.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过程。 A 交往互动 B 共同发展 C 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 2.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应该以()评价为主。 A、过程 B、结果 C、分数 3.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不包括( ) A. 学生是发展的人 B. 学生是自主的人 C. 学生是独特的人 D. 学生是独立的人 4.在学习活动中最稳定、最可靠、最持久的推动力是 ( ) A.认知内驱力 B. 学习动机 C. 自我提高内驱力 D. 附属内驱力 5.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所以学习后应该( ) A. 及时复习 B. 及时休息 C. 过度复习 D. 分数复习

6.情感与态度的发展主要强调两个方面。( ) ①学生对数学的认识②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感体验 ③学生对数学应用能力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7.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一个( )的过程。 A. 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于个性 B.主动和被动的生动活泼的 C. 生动活泼的被动的富于个性 8.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 A 联系生活学数学 B 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C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9.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是( ) ①有明确的教学目的②恰当地组织教材 ③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④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和程序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0.“用数学”的含义是() A.用数学学习 B.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C.了解生活数学 三、简答。(28分) 1.新数学课程标准中建立数感指的是什么(8分) 2.新数学课程标准中教学中应当注意的几个关系是什么( 3.1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