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和支架工程质量标准

合集下载

混凝土模板支架规范标准

混凝土模板支架规范标准

混凝土模板支架规范标准1. 引言混凝土模板支架是施工过程中用于固定和支撑混凝土模板的结构,其质量和稳定性对整个施工工程的安全和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性,并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制定一套混凝土模板支架规范标准尤为重要。

2. 设计标准混凝土模板支架的设计应符合以下标准: - GB 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 GB 50017-2017《钢结构设计规范》 - GB 50018-201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 GB/T 13788-2018《钢管脚手架技术规范》3. 施工前准备在进行混凝土模板支架施工前,需完成以下准备工作:3.1 材料准备•钢管: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钢管,无裂纹、无明显变形、无明显锈蚀。

•模板材料: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木胶板或其他具有相同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的材料。

•连接件、调节底座、支撑座: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连接件和配件。

3.2 基础处理•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基础的处理,确保基础平整、坚实。

•清除基础表面的灰尘和污垢,确保支架与基础之间的紧密接触。

3.3 搭建施工平台•按照设计要求搭建稳定、坚固的施工平台,确保模板支架与其它临时施工设备的安装和拆卸。

•施工平台上应有防滑措施,以防止滑倒事故的发生。

4. 施工要求4.1 钢管支架搭设•钢管支架的搭设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支撑点间距不应超过设计规范要求的限值。

•钢管支架搭设时应保持水平、垂直,且与地面的接触点应稳定可靠。

•钢管支架的连接件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选择和连接,并保证连接牢固、无松动。

4.2 模板安装•模板的承载力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过其承载能力。

•模板应严密安装,避免出现影响混凝土质量的破损、渗漏和变形。

•模板的胶合处应牢固,不得有明显开裂、脱胶等现象。

4.3 支撑座设置•支撑座应安装在稳定的地面上,确保承重能力合理分配。

•支撑座与脚手架、模板等的连接应牢固可靠,不得有明显松动。

•支撑座的调节范围应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稳定可靠。

模板工程质量标准

模板工程质量标准

1 模板工程质量标准1、模板面板背侧的木方高度应一致。

制作胶合板模板时,其板面拼缝处应密封。

水池的模板对拉螺栓中部应设止水片,止水片应与对拉螺栓环焊。

2、支架立柱和竖向模板安装在基土上时,应符合下列规定:应设置具有足够强度和支承面积的垫板,且应中心承载;3、竖向模板安装时,应在安装基层面上测量放线,并应采取保证模板位置准确的定位措施。

对竖向模板及支架,安装时应有临时稳定措施。

安装位于高空的模板时,应有可靠的防倾覆措施。

应根据混凝土一次浇筑高度和浇筑速度,采取合理的竖向模板抗侧移、抗浮和抗倾覆措施。

4、对跨度不小于4m的梁、板,其模板起拱高度宜为梁、板跨度的1/1000~3/1000。

5、采用扣件式钢管作高大模板支架的立杆时,支架搭设应完整,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 钢管规格、间距和扣件应符合设计要求;b) 立杆上应每步设置双向水平杆,水平杆应与立杆扣接;c) 立杆底部应设置垫板。

6、采用扣件式钢管作高大模板支架的立杆时,还应符合下列规定:a) 对大尺寸混凝土构件下的支架,其立杆顶部应插入可调托座。

可调托座距顶部水平杆的高度不应大于600mm,可调托座螺杆外径不应小于36mm,插入深度不应小于180mm;b) 立杆的纵、横向间距应满足设计要求,立杆的步距不应大于1.8m;顶层立杆步距应适当减小,且不应大于 1.5m;支架立杆的搭设垂直偏差不宜大于5/1000,且不应大于100mm;c) 在立杆底部的水平方向上应按纵下横上的次序设置扫地杆;d) 承受模板荷载的水平杆与支架立杆连接的扣件,其拧紧力矩不应小于40N•m,且不应大于65N•m。

7、支架的垂直斜撑和水平斜撑应与支架同步搭设,架体应与成形的混凝土结构拉结。

8、上、下楼层模板支架的立杆应对准,模板及支架钢管等应分散堆放。

9、模板安装应保证混凝土结构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对位置准确,并应防止漏浆。

10、模板安装应与钢筋安装配合进行,梁柱节点的模板宜在钢筋安装后安装。

模板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模板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模板工程质量验收标准控制模板工程质量不仅是保证砼强度质量的重要一环,而且保证砼构件几何尺寸和垂直度、平整度,给装修工程创造良好条件。

特别是框架结构,其模板工程质量尤为重要。

1、在模板工程施工之前,承包商应当向监理工程师提交《模板设计》方案,经审批后方可施工。

2、模板及其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支架的牢固与否,直接关系到安全问题。

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其支撑部分还必须有足够的支承面积。

3、模板拼缝必须严密,不得漏浆,与砼接触应清理干净,并采取防止粘结措施。

4、在浇筑砼之前,要浇水湿润,在浇筑砼过程中,应设专人“看模”,以确保及时发现和排除险情。

5、模板工程施工中常出现的问题(1)模板的整体稳定性,若模板体系整体失稳,易造成工程质量事故;(2)在“半跃”结构中,高低跨处的梁的侧模易发生“倒帮”,造成梁的截面尺寸减少或轴线位移;(3)在支设异形模板时,如首层、顶层的造型,易造成相同的构件、形状、尺寸不一致;6、模板工程施工中常用的控制要点事前控制是重点,通过连续不断的过程控制及事后检查验收,保模板工程质量。

(1)施工人员资质控制;(2)施工技术措施审核,并监督按审批合格的措施组织施工;(3)施工材料、构配件准入控制;(4)严格控制按设计及规范操作规程要求施工;(5)施工工艺、施工过程控制;(6)对出现的质量问题,督促其及时整改,并按规定及时上报业主。

7、模板工程在施工中常用的控制措施(1)审核施工承包人的施工技术措施,并通过现场检查、旁站督促其按审核后的措施进行施工,重点检查基土是否夯实,有无排水措施,支架下是否设通长垫板,支架的拉子是否加密等,对未按要求施工的部位进行返工;(2)审核施工承包人的施工技术措施,通过现场的检查、旁站督促其按审核后的措施进行施工,重点检查:在砖垛处是否设通长的垫板,支撑是否牢固;(3)审查施工承包人的工程技术措施,并通过现场的检查、旁站督促其按审核后的措施进行施工。

模板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模板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模板工程质量检验标准主控项目必须合格:模板及其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支架的支承部分必须有足够的支承面积。

如安装在基土上,对冻胀性土必须有防冻融措施。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对照模板设计方案,现场观察或尺量。

对进场的模板进行检查验收,对不符和要求的,要及时处理,无法修补的则退回厂家。

1、模板工程一般项目必须达到合格标准。

评定代号:合格○,不合格×(有数字应记录数字)。

2、接缝宽度不大于 1.5mm(墙模与混凝土板接触面做砂浆找干层,但砂浆找平层不得吃进墙的有效截面内,并采取防漏浆措施,如加垫海绵条)。

检查方法:观察和楔形尺检查。

3、接触面采取清理、隔离措施,模板必须清理干净,接缝严密,满涂隔离剂。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4、模板工程允许偏差项目实测合格率必须达到设计标准。

检查数量: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墙每面为1处,板每间为1处,但均不能小于3处。

其中1、6项各检查2点,其它各项均检查1点。

检查方法:1、3项用尺量检查;2项用水准仪检查;4项用2m托线板检查;5项用直尺和尺量检查;6项用2m靠尺和楔形尺检查;7、8、9项用拉线和尺量检查。

检查一般项目、允许偏差项目测点比上述数量增加一倍。

模板工程必须按下列要求做:模板应有防漏浆措施;进场模板平整度不大于1mm;水电留洞模板方案必须经项目总工程师审批,其方案必须满足项目创“精品工程”的要求;水电留洞(钢模板)必须放任意两层洞边(对中心)垂直对齐误差不大于5mm控制墙模板偏位板上应留洞;顶板模板在板角上留100×100mm养护支撑板。

阴阳角检测方法:几何法(勾股定理)或阴阳角尺检查。

模板施工质量要求

模板施工质量要求

模板施工质量要求质量要求符合施工及相关质量验收规范,按照国家颁发的现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质量等级必须达到合格标准。

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

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还应该符合下列规定:1.能够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

2.构造简单,装拆方便,并便于钢筋的绑扎、安装和混凝土的浇筑、养护等要求。

3.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

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涂隔离剂。

对油质类等影响结构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不宜采用。

严禁隔离剂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

模板安装根据工程结构型式和特点及现场施工条件,对模板进行设计,确定模板平面布置,纵横龙骨规格、数量、排列尺寸,柱箍选用的型式及间距,梁板支撑间距,模板组装形式(就位组装或预制拼装),连接节点大样。

确定模板荷载,验算模板和支撑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

绘制全套模板设计图(模板平面图、分块图、组装图、节点大样图、零件加工图)。

模板数量应在模板设计时按流水段划分,进行综合研究,确定模板的合理配制数量。

1.柱模板安装:(1)工艺流程:(2)按标高抹好水泥砂浆找平层,按位置线做好定位墩台,以便保证柱轴线、边线与标高的准确,或者按照放线位置,在柱四边离地5~8cm 处的主筋上焊接支杆,从四面顶住模板以防止位移。

(3)安装柱模板:通排柱,先装两端柱,经校正、固定、拉通线校正中间各柱。

模板之间应加双面胶带夹紧,防止漏浆。

(4)安装柱模的拉杆或斜撑:柱模每边设2 根拉杆,固定于事先预埋在楼板内的钢筋环上,用经纬仪控制,用花篮螺栓调节校正模板垂直度。

拉杆与地面夹角宜为45°,预埋的钢筋环与柱距离宜为3/4 柱高。

柱高4m或4m以上时,一般应四面支撑,柱高超过6m时,不宜单柱支撑,宜几根柱同时支撑连成构架。

(5)安装柱箍:柱箍可用角钢、钢管等制成,柱箍应根据柱模尺寸、砼侧压力大小,在模板设计中确定柱箍尺寸间距。

钢筋混凝土工程中对模板及支架的基本要求

钢筋混凝土工程中对模板及支架的基本要求

钢筋混凝土工程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而在进行钢筋混凝土浇筑时,模板及支架的质量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对于模板及支架的基本要求需要严格遵守和执行。

一、模板的基本要求1.1 强度要求模板的材料必须具有足够的抗弯、抗压和抗扭强度,以确保在浇筑混凝土时能够承受混凝土及其自身的重量。

常见的模板材料包括胶合板、钢模板等,这些材料都必须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否则会对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造成不良影响。

1.2 平整度要求模板在使用前必须经过平整处理,不能有裂缝、突起或凹陷等缺陷,以确保浇筑出的混凝土结构表面平整、光滑。

1.3 尺寸精度要求模板的尺寸要符合设计要求,以保证浇筑出的混凝土结构的尺寸和形状与设计图纸一致,避免后续施工和使用中出现尺寸偏差。

1.4 安全性要求模板的搭设、支撑和拆除必须符合安全规范,保证施工人员和设备在模板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意外事故。

二、支架的基本要求2.1 材料要求支架的材料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能够承受模板及混凝土的重量,并能够有效地分散和传递荷载。

2.2 结构要求支架的结构设计必须合理牢固,能够确保模板的稳定支撑和使用安全。

2.3 尺寸精度要求支架的尺寸和间距要符合设计要求,以保证模板的支撑和稳定。

2.4 安全性要求支架的安装和使用必须符合相关安全规范,确保支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倒塌或其他安全事故。

三、模板及支架的共同要求3.1 可靠性要求模板及支架的搭设和使用必须确保其可靠性,不能出现松动、变形或脱落等现象。

3.2 耐久性要求模板及支架的材料和结构必须具有一定的耐久性,能够保证在施工过程中不出现腐蚀、老化等问题。

3.3 施工作业要求在模板及支架的搭设、使用和拆除过程中,必须按照相关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施工作业的安全和质量。

3.4 质量控制要求在模板及支架的设计、加工、搭设和使用过程中,必须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通过对模板及支架的基本要求进行严格遵守和执行,可以确保钢筋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为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障。

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Hale Waihona Puke 5.2 原 材 料



5.2.1 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 轧带肋钢筋)GB1499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 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 报告。

条文说明:5.2.1 钢筋对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承载力至关重要,对其质 量应从严要求。普通钢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 钢筋》GBl499、《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l3013和《钢筋混凝 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Bl3014的要求。钢筋进场时,应检查产品合格证 和出厂检验报告,并按规定进行抽样检验。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应严格 执行。


6.3 制作与安装
6.3.1 预应力筋安装时,其品种、级别、规格、 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


条文说明:6.3.1 预应力筋的品种、级别、规格 和数量对保证预应力结构构件的抗裂性能及承载力 至关重要,故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本条为强制性条 文,应严格执行。
8.3 尺寸偏差



8.3.1 现浇结构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 差。混凝土设备基础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设备安装的尺寸 偏差。对超过尺寸允许偏差且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 能的部位,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 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量测,检查技术处理方案。
8 现浇结构分项工程 8.2 外观质量




8.2.1 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 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 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 重新检查验收。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模板分项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模板分项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4.1.2 模板及支架应根据安装、使用和拆除工况进行设 计,并应满足承载力、刚度和整体稳固性要求。
【说明】本条给出了模板及支架设计的基本要求,即承载力、刚 度和稳固性必须满足规定要求,且计算时应考虑各种不同的工况 。 模板及支架虽然是施工过程中的临时结构,但由于其在施工过程 中可能遇到各种不同的荷载及其组合,某些荷载还具有不确定性 ,故其设计既要符合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要考虑结构形式 、荷载大小等,又要结合施工过程的安装、使用和拆除等各种主 要工况进行设计,以保证其安全可靠,在任何一种可能遇到的工 况下仍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固性。 本条是对模板及支架工程的基本要求,直接影响模板及支架的安 全,并与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密切相关,故列为强制性条文,必 须严格执行。
5、《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
则》(建质[2009]254号)
新规范主要修订内容
与GB50204-2002(2011版)相比 1、加强了对工具式模板及高大模板的验收要求(新规范4.1.1) 2、增加了与相关规范进行协调,删除了部分施工过程控制内容;删除了模板拆除的验 收规定(应与相关施工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配套使用 )
(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模板支撑体系搭设及混凝土浇筑区域 管理人员组织机构、施工技术措施、模板安装和拆除的安全技术 措施、施工应急救援预案,模板支撑系统在搭设、钢筋安装、混 凝土浇捣过程中及混凝土终凝前后模板支撑体系位移的监测监控 措施等。 (六)劳动力计划:包括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 的配置等。 (七)计算书及相关图纸:验算项目及计算内容包括模板、模板 支撑系统的主要结构强度和截面特征及各项荷载设计值及荷载组 合,梁、板模板支撑系统的强度和刚度计算,梁板下立杆稳定性 计算,立杆基础承载力验算,支撑系统支撑层承载力验算,转换 层下支撑层承载力验算等。每项计算列出计算简图和截面构造大 样图,注明材料尺寸、规格、纵横支撑间距。 附图包括支模区域立杆、纵横水平杆平面布置图,支撑系统立 面图、剖面图,水平剪刀撑布置平面图及竖向剪刀撑布置投影图 ,梁板支模大样图,支撑体系监测平面布置图及连墙件布设位置 及节点大样图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 模板和支架工程质量标准
4.2.1模板一般规定
(1)模板及支架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需满足受力要求。

(2)模板表面平整、洁净、无破损,若为钢模板安装前去除铁锈和油污并涂刷脱模剂。

(3)模板接缝紧密、平顺、无错位。

(4)安装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须牢固,位置准确,并做标记。

(5)模板安装后,对其结构尺寸、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

4.2.2支架一般规定
(1)钢管应无裂纹、凹陷、锈蚀,不得采用对接焊接钢管;
(2)钢管应平直,直线度允许偏差应为管长的1/500,两端面应平整,不得有斜口、毛刺;
(3)铸件表面应光滑,不得有砂眼、缩孔、裂纹、浇冒口残余等缺陷,表面粘砂应清除干净;
(4)各焊缝应饱满,焊药应清除干净,不得有未焊透、夹砂、咬肉、裂纹等缺陷;
(5)构配件防锈漆涂层应均匀,附着应牢固;
(6)钢管直径、壁厚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4.2.3模板清理
(1)钢模板在安装前,先将表面附着的杂物清理干净,然后采用抛光机对模板进行打磨,保证模板表面洁净,然后涂刷隔离剂。

图4.2-1 模板打磨
图4.2-2 模板涂刷隔离剂
(2)木模板在安装前,采用小型铲具和扫帚等工具将表面附着的杂物清理干净,然后采用抹布对表面进行擦拭干净。

在安装前,涂刷隔离剂。

4.2.4模板和支架的安装
(1)模板安装前,应先采用空压机或者高压水枪将结构物范围内的浮渣、灰尘等杂物清理干净。

(2)支架搭设前应对承载力不满足要求的地基进行处理,对积水进行排除。

搭设时按照设计图纸及监理工程师已审批过的施工方案进行。

4.2.5模板和支架的拆除
(1)非承重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结构棱角不损坏时方可拆除,混凝土强度宜为2.5MPa以上。

(2)芯模和预留孔道内膜应在混凝土抗压强度能够保证结构表面不发生塌陷和裂缝时,方可拔出。

(3)承载结构的模板和支架拆除,应符合设计要求。

若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表4.2-1的规定。

表4.2-1 现浇结构拆除底膜时的混凝土强度
4.2.6模板验收
4.2.6.1轴线检查
模板安装前,应先对模板位置进行测量放样,然后用墨线将模板边线放样出,并对墨线进行复测。

安装时,应进行拉水平和竖向通线。

模板安装牢固后,应采用测量仪器进行复测,确保模板轴线满足允许偏差要求。

4.2.6.2垂直度检查
模板加固牢固后,采用线锤进行吊线检查,保证模板垂直度满足允许偏差要求。

4.2.6.3拼缝、错台及平整度检查
模板拼缝应严密,不得漏浆;相邻模板间的高差不得大于2mm;模板表面平整度采用2m靠尺进行检测,平整度不得大于5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