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安全转运制度88063
医院患者转运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确保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国家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患者转运工作,包括门诊、急诊、住院病房、手术室、ICU等科室的患者转运。
第三条患者转运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安全第一,确保患者生命安全;(二)科学合理,提高转运效率;(三)责任明确,落实责任制;(四)持续改进,提高服务质量。
第二章转运前的准备第四条患者转运前,医护人员应充分了解患者病情,评估患者转运风险,制定合理的转运方案。
第五条转运前,医护人员应对患者进行以下准备工作:(一)评估患者病情,了解患者转运风险;(二)检查患者生命体征,确保患者生命安全;(三)做好患者沟通,告知患者及家属转运过程及注意事项;(四)准备转运所需物资,包括急救药品、设备等;(五)确保转运车辆及设施符合安全要求。
第六条转运前,医护人员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以下事项:(一)转运目的及必要性;(二)转运过程中的风险及应对措施;(三)转运所需时间及注意事项。
第三章转运过程中的管理第七条患者转运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第八条转运车辆应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确保患者在转运过程中能够得到及时救治。
第九条转运过程中,医护人员应采取以下措施:(一)保持患者舒适体位,防止患者发生压疮、坠床等意外;(二)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处理患者出现的病情变化;(三)做好患者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四)保持转运车辆内环境整洁,确保患者舒适。
第十条转运过程中,医护人员应保持通讯畅通,确保患者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联系到相关部门。
第四章转运后的交接第十一条患者转运结束后,医护人员应与接收科室进行交接,确保患者病情信息准确无误。
第十二条交接内容包括:(一)患者病情、诊断、治疗情况;(二)患者转运过程中出现的病情变化及处理措施;(三)患者转运所需物资及设备;(四)患者心理状态及需求。
患者安全转运制度

(5)做好沟通交流。
3、转运后(1)确认病人身份:腕带、病历、病人本人或家属。
(2)确保病人安全转移至病床上,与接收科室人员共同评估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各种管路、皮肤情况(伤口、压疮等)、用药情况(药物过敏史、特殊用药情况)等。
(31(1(2(3(42(1(2(3(43(1(2(34pH(1(2准备简易呼吸器接面罩。
(3)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的病人:①妥善固定导管。
②吸净分泌物。
③评估自主呼吸情况,选择给氧方法。
(4)二氧化碳分压>50mmHg的病人:①评估病人有无精神症状。
②持续低流量给氧。
5、循环系统的评估重点是心率、心律、血压。
(1)BP正常,ECG显示HR正常——脉氧饱和度监测。
(2)ECG提示心律失常:根据医嘱给药后观察ECG变化,心律控制后与医生协商后决定是否转运,如果必需转运:①家属签字。
②医生随行。
③心电监护、注射泵、简易呼吸器接面罩等。
④备齐药物(西地兰、合贝爽、利多卡因等)。
(3)BP不平稳,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者:①家属签字。
②医生随行。
③心电监护持续监测血压变化。
④微量泵,备足血管活性药物,确保药物有效泵入。
6、原发疾病评估过去史、现病史、与医生保持良好沟通、熟悉病情、了解可能的并发症。
7、其他常见问题1)呕吐:未留置胃管的病人:①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
②心理安慰。
③观察面色、(SpO2)及呼吸情况。
④到病房后立即将病情报告医生。
留置胃管:①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
②抽吸胃管、排除胃内容物、减轻不适感。
③心理安慰。
④观察面色、SpO2呼吸情况。
⑤到病房后立即将病情报告医生,由医生判断是否给予药物。
2)转运前后血糖波动和胰岛素泵的使用:①监测血糖,请示医生遵医嘱处理。
②妥善固定胰岛素泵,防止调节键在转运中出现误碰。
(3)出血:按出血的护理常规处理。
(4)心跳呼吸骤停:立即行心肺复苏。
患者安全转运管理制度

患者安全转运管理制度一、背景和目的在医疗机构,患者的转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不论是从急救现场到医疗机构,还是院间的患者转运,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确保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得到最好的护理和治疗,医疗机构需要建立并实施患者安全转运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所有有关患者转运的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急救转运、院间转运、高风险患者转运等。
三、责任和义务1.医疗机构负责人应对患者安全负最终责任,并组织相关人员建立患者安全转运管理制度。
2.相关科室负责人负责制定并实施科室内的患者安全转运流程和标准,确保每一步都符合相关法律法规。
3.转运医师和护士要进行专业培训,掌握急救和转运技能,并持有相应执业资格证书。
4.患者安全委员会应定期评估转运流程和标准的执行情况,提出改进建议。
四、患者接收与转运准备1.医疗机构应通过多种渠道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特殊需求,为转运提供参考。
3.转运医师和护士必须了解患者的病历、医嘱及其他相关文档,并将其带上转运车。
五、转运过程中的安全要求1.转运车应符合相关标准,车内应设有急救箱、氧气瓶等必要的急救器材。
2.转运医师和护士应随时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保持与患者的及时沟通,确保患者的安全。
3.如果患者需要用药,转运医师和护士应确保药品的标识清晰,使用正确。
4.转运车行驶中应遵守交通法规,驾驶员必须具备相应的驾驶证和驾驶经验。
六、院间转运安全要求1.转运医师和护士应准备好患者转运所需的所有材料和设备,并确保转运前一切准备工作就绪。
3.转运医师和护士应在转运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与接收医疗机构沟通,做好过程交接。
七、高风险患者转运安全要求1.高风险患者转运前应进行专业评估,明确患者的病情和风险程度。
2.转运医师和护士应与接收医疗机构沟通,了解接收院对高风险患者的特殊要求。
3.在转运过程中,转运医师和护士应全程陪同患者,并随时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事件。
八、患者安全转运事件的处理1.一旦发生转运中的意外事件,转运医师和护士应立即采取措施保护患者的安全,并及时上报领导。
患者安全转运制度88063

患者安全转运制度与流程
1.患者转运是指患者从原来病区或部门通过推床、轮椅等转运到其他病区和部门。
2.医生开具转科或功能检查医嘱后,须先通知责任护士,由该患
者责任护士负责转运患者工作,保障患者在转运中的安全,同时检查科室在检查过程中对该患者安全负责。
3.一般患者转运须由护士或其他人员陪同。
危重患者、大手术后必须有医生陪同
4.护士长、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病情决定使用转运工具(包括平车、轮椅、约束带的使用),安排人员护送。
5.危重患者(手术患者)转运前,测量生命体征,护士应协同医生稳定患者病情,妥善固定各种管道,确保患者各项指征能在一定时间内维持平稳,方可转运。
6.根据危重患者(手术患者)病情通知接收部门准备各种仪器和抢救药物,并通告电梯等候,一切就绪后方可转出,以免延长路程,延误病情。
7.危重(躁动)患者转运前医护人员应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交代注意事项。
8.负责转运危重患者的医护人员要具有一定的临床经验,转运途中(或检查时),护士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关注管道是否正常和随身的各种仪器的工作情况。
9.转运过程中,患者出现意外情况,遵医嘱进行就地抢救,并在
及时补记病情变化和抢救过程。
10.转运后应向接诊人员详细交接,并按照交接内容填写转运患者登记本并签名。
安全转运患者流程。
医院患者安全转运制度

医院患者安全转运制度1.出、入院患者的转运1.1门诊医务人员对新入院患者进行病情评估,根据患者病情决定转运方式。
对行动不便或病情较重的患者,使用安全的方法,如轮椅、车床等送至病房,必要时由医护人员护送。
1.2患者及家属办理住院登记后,应携带门诊病历、住院证及有关证件到护士站登记,由入院科室值班护士安排住院。
1.3急诊科病情危重的患者经抢救后需住院时,应提前通知病区值班人员作好准备,并由急诊科医护人员直接护送至病房,入院手续由家属或医护人员补办。
1.3.1核实急诊患者转入科室。
1.3.2与接收科室的沟通:转运患者前应事先电话(告知:诊断、性别、年龄、神志、特殊管道和特殊用药、需准备急救物品)通知接收科室,接收科室获信息后应立即做好床位、氧气等迎接准备。
1.3.3转运前由值班医师向家属讲明病情及转送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在征得患者和/或家属的理解和同意在病历中签字后方可转运。
1.3.4整理患者病历及影像资料,核对并携带转运患者的药物和物品。
1.3.5妥善固定静脉针和各种导管,药物标记明显,上好护栏和输液架。
1.3.6根据病情需要,选择合适的转运方式,并携带监护仪、呼吸机等急救器械、药品和物品;具备执业资格的护士护送,必要时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医生陪同护送。
1.3.7离开急诊科前再次评估患者的意识、瞳孔、T、P、R、BP、SPO2等病情,详细记录神志、生命体征、各引流管的名称、位置、刻度、气道情况等。
1.3.8电梯准备:确保患者在最短时间内转运。
1.3.9到达转运科室后,转运人员和接受人员认真交接患者诊断、病情(包含已做的检查)、神志、管道、用药及皮肤情况,护理人员在交接单上签名。
1.4出院时主管医师应根据患者病情,安排好交通工具,同时征求患者及家属意见;患者及家属根据自身情况也可自行选择。
2.手术患者运送2.1凡手术患者由手术室接送人员负责接送,接送手术患者前,与病房护士对手术患者信息进行核对,并填写手术患者交接单。
患者安全转运制度

患者安全转运制度1、根据医嘱及时安排患者转运。
2、转运前评估患者生命体征,病情稳定方可转运,选择合适的转运方式,通知接收部门做好准备;3、转运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确保患者的安全。
4、转运后评估患者的病情并填写交接单。
5、转运过程中,保证患者的舒适安全,做好沟通。
6、转运过程中病人出现意外情况,医护人员应利用随身携带的仪器、物品和药品进行就地抢救,同时呼叫附近医务人员协助。
(1)确认病人身份:腕带、病历、病人本人或家属。
(2)病情评估: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妥善处理各种管路。
(3)解释:告知病人、通知家属、联系转往科室或相关检查科室。
(4)备齐用物:病历、X片、CT片等,危重患者备抢救物品(急救盒、简易呼吸器等)。
(5)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转运工具及防雨工具(如雨雪天使用消毒床罩),填写交接单。
重点——导管安全原则:确保通畅、妥善固定、标记在位、防止感染。
2.转运中(1)注意保暖;保持头在前或在高位(上下坡);(2)护士站在患者头侧;密切监测各项生命指征;保证生命支持设备正常运行。
(3)患者如出现意外情况,医护人员组织就地抢救,同时呼叫附近医务人员协助。
(4)保证各种管路固定可靠,防止病人发生意外损伤。
(5)做好沟通交流。
3、转运后(1)确认病人身份:腕带、病历、病人本人或家属。
(2)确保病人安全转移至病床上,与接收科室人员共同评估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各种管路、皮肤情况(伤口、压疮等)、用药情况(药物过敏史、特殊用药情况)等。
(3)做好物品:X片、CT片、病历等,填写交接单。
制订部门:护理部1、病人的基础情况评估(1)姓名、性别、年龄、床号、诊断等。
(2)专科注意事项。
(3)转运的目的:因治疗需要转科或(和)诊断性检查或(和)进行本科室无法完成的治疗、操作和急诊手术。
(4)权衡利弊。
2、家属的心理沟通(1)危重病人病情严重、预后差,家属难以接受,需做心理沟通和解释。
(2)医生解释转运或检查的必要性及可能出现的危险性。
患者安全转运制度及流程

患者安全转运制度及流程1. 患者安全转运前,一定要做好全面评估呀!就像你要出门旅行前得把东西都准备好一样。
比如要看看患者的生命体征稳不稳定,身上的管子有没有接好。
要是不做好这些,那可就危险啦!2. 转运工具得选对咯!这可不能马虎,好比你去参加重要场合得穿合适的衣服。
要是用错了工具,那不就糟糕了!比如对于不能行走的患者,就不能随便用个轮椅呀。
3. 转运人员得专业呀!他们就像是患者的保护神。
想想看,如果是不专业的人来转运,能让人放心吗?就像让一个不懂厨艺的人去做饭,能好吃吗?4. 转运途中要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呢!这就像是你开车要时刻注意路况一样。
要是不注意,患者出了问题咋办呀!比如患者突然呼吸急促了,得赶紧处理呀。
5. 一定要和接收部门沟通好呀!这就像接力比赛中交接棒要顺利一样。
不然到了地方没人接应,那不就乱套了嘛!比如没提前说好,接收部门都不知道患者要来。
6. 转运过程中患者的隐私也要保护好哦!不能随随便便就暴露了。
这就像你自己的秘密不想让别人知道一样呀。
要是隐私没保护好,患者多难为情呀!7. 遇到紧急情况要有应急预案呀!这就像有了一把保护伞。
难道不是吗?要是突然转运设备出问题了,没有预案怎么行呢!8. 转运后要做好交接工作呢!这就跟送快递一样,得让对方清楚知道东西都对不对。
不做好交接,后面出问题了找谁呀!比如药品数量没点清楚。
9. 培训很重要呀!转运人员都得好好培训。
就像士兵上战场前要训练一样。
不培训怎么能行呢!能保障患者安全转运吗?10. 患者安全转运制度及流程一定要严格执行呀!这可是关乎患者生命安全的大事。
可不能当儿戏呀!要是不严格执行,出了问题后悔都来不及啦!我的观点结论:患者安全转运制度及流程是保障患者安全的关键,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必须认真对待,严格执行。
患者安全转运制度

患者安全转运制度为加强医院患者转运工作管理,保障临床工作的连续性,减少患者在转运途中的不安全因素,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制度。
一、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患者转运相关的科室。
二、转运流程1、患者转运工作由主管医生或责任护士负责,除患者主管医生或责任护士以外的其他工作人员负责转运患者前,未经主管医生或责任护士批准,不得对患者进行转运。
2、所有待转运患者应由责任护士或主管医生评估后,按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转运方式。
3、患者到医技科室进行检查,应由临床科室人员负责将患者送回原部门,检查科室在检查过程中和护送人员到来之前负责该患者的安全。
4、院外转运需在患者或家属同意以及主管医生的医嘱后方可进行。
5、各临床科室应设有转科、转院登记本,转出科室应在登记本内对患者的转科基本信息进行登记,接收科室在核对无误后在转出科室登记本内签字。
6、转送、接收患者,必须认真识别患者身份。
对能有效沟通的患者,实行开放式询问核对,对手术、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等无法进行有效沟通的患者,医护人员应核对患者卡片。
三、危重患者转运1、危重患者包括以下几类:(1)生命体征不稳定。
(2)意识改变(3)抽搐(4)气管内插管。
(5)使用镇静药后有意识抑制等改变。
(6)带有有创压力监测管。
(7)静脉使用调节血压、心律及呼吸方面药物等。
2、下列情况患者禁止转运(1)心跳、呼吸停止(2)有紧急插管指征,但未插管(3)血液动力学极其不稳定,未插管。
3、转运前准备(1)转运前医生应首先评估患者病情,以判断患者是否可以转运,是否必须转运,是否需要该转运程序,如需要,则将医嘱书写在病历上。
(2)在下列情况发生时,禁止转运:心跳、呼吸停止;有紧急气管插管指征,但未插管;血液动力学及其不稳定,但未使用药物。
(3)责任护士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包括一般情况、生命体征等,做好护理记录,填写患者转运交接单。
(4)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转运前应向患者及家属的转运时间、转运的风险及注意事项等进行告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患者安全转运制度与流程
1.患者转运是指患者从原来病区或部门通过推床、轮椅等转运到其他病区和部门。
2.医生开具转科或功能检查医嘱后,须先通知责任护士,由该患者责任护士负责
转运患者工作,保障患者在转运中的安全,同时检查科室在检查过程中对该患者安全负责。
3.一般患者转运须由护士或其他人员陪同。
危重患者、大手术后必须有医生陪同
4.护士长、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病情决定使用转运工具(包括平车、轮椅、约束带的使用),安排人员护送。
5.危重患者(手术患者)转运前,测量生命体征,护士应协同医生稳定患者病情,妥善固定各种管道,确保患者各项指征能在一定时间内维持平稳,方可转运。
6.根据危重患者(手术患者)病情通知接收部门准备各种仪器和抢救药物,并通告电梯等候,一切就绪后方可转出,以免延长路程,延误病情。
7.危重(躁动)患者转运前医护人员应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交代注意事项。
8.负责转运危重患者的医护人员要具有一定的临床经验,转运途中(或检查时),护士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关注管道是否正常和随身的各种仪器的工作情况。
9.转运过程中,患者出现意外情况,遵医嘱进行就地抢救,并在及时补记病情变化和抢救过程。
10.转运后应向接诊人员详细交接,并按照交接内容填写转运患者登记本并签名。
安全转运患者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