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安全转运制度及交接
患者转运与运送制度

患者转运与运输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与健康,提高医院转运与运输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订立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医院内部的患者转运和运输工作。
第三条医院全体员工必需遵守本规章制度,确保患者转运和运输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章患者转运第四条转运需求评估1.患者转运前,必需进行专业的转运需求评估,包含患者病情稳定性评估、转运方式评估等。
2.转运需求评估应由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关证书的医务人员进行。
第五条转运计划订立1.依据患者转运需求评估结果,订立认真的转运计划,包含转运时间、转运方式、转运路线等。
2.转运计划应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病情特点,确保患者的安全与舒适。
第六条转运人员要求1.参加患者转运的医务人员必需熟识转运操作流程,并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经验。
2.转运人员应接受必需的培训,了解急救方法和应急处理措施。
第七条转运设备和物资1.转运设备和物资应保持良好状态,定期检查,确保其可靠性和安全性。
2.转运设备和物资应依据不同患者的转运需求进行选择和配备。
第八条转运过程管理1.在患者转运过程中,转运人员应随时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及时采取必需的急救措施。
2.转运过程中应及时与目的地医院进行沟通,确保其准备充分。
第九条转运记录1.患者转运过程中,必需做好认真的转运记录,包含患者病情变动、操作过程、转运时间等。
2.转运记录应认真、真实、准确,以备日后参考和分析。
第三章患者运输第十条运输要求1.患者运输应依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和运输距离订立相应的运输计划,并遵从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
2.运输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患者隐私,确保患者的人身安全和资产安全。
第十一条运输车辆管理1.医院应配备适当的运输车辆,确保车辆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2.运输车辆应定期维护和检查,防止发生故障。
第十二条运输人员要求1.运输人员应熟识运输操作流程,具备必需的急救和紧急重症护理技能。
2.运输人员应持有相关的驾驶证和急救证书,并接受定期培训。
医院患者转运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确保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国家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患者转运工作,包括门诊、急诊、住院病房、手术室、ICU等科室的患者转运。
第三条患者转运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安全第一,确保患者生命安全;(二)科学合理,提高转运效率;(三)责任明确,落实责任制;(四)持续改进,提高服务质量。
第二章转运前的准备第四条患者转运前,医护人员应充分了解患者病情,评估患者转运风险,制定合理的转运方案。
第五条转运前,医护人员应对患者进行以下准备工作:(一)评估患者病情,了解患者转运风险;(二)检查患者生命体征,确保患者生命安全;(三)做好患者沟通,告知患者及家属转运过程及注意事项;(四)准备转运所需物资,包括急救药品、设备等;(五)确保转运车辆及设施符合安全要求。
第六条转运前,医护人员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以下事项:(一)转运目的及必要性;(二)转运过程中的风险及应对措施;(三)转运所需时间及注意事项。
第三章转运过程中的管理第七条患者转运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第八条转运车辆应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确保患者在转运过程中能够得到及时救治。
第九条转运过程中,医护人员应采取以下措施:(一)保持患者舒适体位,防止患者发生压疮、坠床等意外;(二)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处理患者出现的病情变化;(三)做好患者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四)保持转运车辆内环境整洁,确保患者舒适。
第十条转运过程中,医护人员应保持通讯畅通,确保患者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联系到相关部门。
第四章转运后的交接第十一条患者转运结束后,医护人员应与接收科室进行交接,确保患者病情信息准确无误。
第十二条交接内容包括:(一)患者病情、诊断、治疗情况;(二)患者转运过程中出现的病情变化及处理措施;(三)患者转运所需物资及设备;(四)患者心理状态及需求。
病人转运安全制度及流程

强化与接收医院的沟通
提前了解接收医院的设施和资源配置 情况,确保病人能够及时得到有效救 治。
安全制度发展展望
引入智能化技术 完善法律法规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THANKS
感谢观看
安全制度的实施与监督
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
定期培训与考核
建立监督机制
持续改进
02
病人转运流程
CHAPTER
转运前准备
评估病情
。
通知接收方
准备医疗设备和药品 安排人员和交通工具
转运中操作
持续监测
在转运过程中,医护人 员需持续监测病人的生 命体征,确保病情稳定。
保持呼吸道通畅
正确搬运
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
必要时进行吸氧等措施。
根据病人病情和体位, 采用正确的搬运方法和 体位,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应对紧急情况
如遇紧急情况,如病情 恶化、交通事故等,需 立即采取相应措施,确
保病人安全。
转运后交接
交接病人情况
完成交接手续
清点医疗设备和药品 反馈与改进
03
病人转运安全风险及应 对措施
CHAPTER
风险识别与评估
病人转运安全制度及 流程
contents
目录
• 病人转运安全制度概述 • 病人转运流程 • 病人转运安全风险及应对措施 • 病人转运安全制度案例分析 • 病人转运安全制度建议与展望
01
病人转运安全制度概述
CHAPTER
定义与目标
定义 目标
安全制度的重要性
01
02
保障病人安全
提高医疗质量
03 提升医院形象
案例二:转运失败案例分析
总结词
患者安全转运制度

患者安全转运制度1、根据医嘱及时安排患者转运.2、转运前评估患者生命体征,病情稳定方可转运,选择合适的转运方式,通知接收部门做好准备;3、转运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确保患者的安全.4、转运后评估患者的病情并填写交接单.5、转运过程中,保证患者的舒适安全,做好沟通.6、转运过程中病人出现意外情况,医护人员应利用随身携带的仪器、物品和药品进行就地抢救,同时呼叫附近医务人员协助.1确认病人身份:腕带、病历、病人本人或家属.2病情评估: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妥善处理各种管路.3解释:告知病人、通知家属、联系转往科室或相关检查科室.4备齐用物:病历、X片、CT片等,危重患者备抢救物品急救盒、简易呼吸器等.5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转运工具及防雨工具如雨雪天使用消毒床罩,填写交接单.重点——导管安全原则:确保通畅、妥善固定、标记在位、防止感染.2.转运中1注意保暖;保持头在前或在高位上下坡;2护士站在患者头侧;密切监测各项生命指征;保证生命支持设备正常运行.3患者如出现意外情况,医护人员组织就地抢救,同时呼叫附近医务人员协助.4保证各种管路固定可靠,防止病人发生意外损伤.5做好沟通交流.3、转运后1确认病人身份:腕带、病历、病人本人或家属.2确保病人安全转移至病床上,与接收科室人员共同评估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各种管路、皮肤情况伤口、压疮等、用药情况药物过敏史、特殊用药情况等.3做好物品:X片、CT片、病历等,填写交接单.病人安全转运的评估及处理预案制订部门:护理部1、病人的基础情况评估1姓名、性别、年龄、床号、诊断等. 2专科注意事项.3转运的目的:因治疗需要转科或和诊断性检查或和进行本科室无法完成 的治疗、操作和急诊手术. 4权衡利弊.2、家属的心理沟通1危重病人病情严重、预后差,家属难以接受,需做心理沟通和解释. 2医生解释转运或检查的必要性及可能出现的危险性. 3取得家属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4家属签字同意后方可转运.3、神经系统评估重点是神志、肢体活动.1清醒病人:①通知即将进行的转运.②评估病人的焦虑及疼痛程度.③适当应 用镇静、镇痛药物.2烦躁以及不合作的病人:①评估病人烦躁程度,根据医嘱适当给予镇静剂.② 评估病人肢体运动情况,适当给予约束.3昏迷病人:①评估神志、瞳孔、生命体征、肢体运动情况、及时发现颅内压增高. ②保持呼吸道通畅,头偏向一侧,观察有无舌后坠,备口咽通气管.4、呼吸系统的评估①呼吸频率、节律、深度.②脉氧饱和度.③痰液情况.④血气分析: pH 值、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⑤给氧方法和途径. 1需要氧疗的病人:备氧气枕或氧气瓶.2呼吸不规则,血氧饱和度不平稳的病人:①行气管插管接便携式呼吸机转运.② 准备简易呼吸器接面罩.3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的病人:①妥善固定导管.②吸净分泌物.③评估自主呼吸情况, 选择给氧方法.4二氧化碳分压>50mmHg 的病人:①评估病人有无精神症状.②持续低流量给氧. 5、循环系统的评估重点是心率、心律、血压. 1BP 正常,ECG 显示HR 正常——脉氧饱和度监测.2ECG 提示心律失常:根据医嘱给药后观察ECG 变化,心律控制后与医生协商后决定是 否转运,如果必需转运:①家属签字.②医生随行.③心电监护、注射泵、简易呼吸器接 面罩等.④备齐药物西地兰、合贝爽、利多卡因等.3BP 不平稳,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者:①家属签字.②医生随行.③心电监护持续监 测血压变化.④微量泵,备足血管活性药物,确保药物有效泵入.6、 原发疾病评估过去史、现病史、与医生保持良好沟通、熟悉病情、了解可能的并发症.7、 其他常见问题1呕吐:未留置胃管的病人:①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②心理安慰.③观察面色、SpO2及呼吸情况.④到病房后立即将病情报告医生.留置胃管:①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②抽吸胃管、排除胃内容物、减轻不适感.③心理安慰.④观察面色、SpO2呼吸情况.⑤到病房后立即将病情报告医生,由医生判断是否给予药物.2转运前后血糖波动和胰岛素泵的使用:①监测血糖,请示医生遵医嘱处理.②妥善固定胰岛素泵,防止调节键在转运中出现误碰.3出血:按出血的护理常规处理.4心跳呼吸骤停:立即行心肺复苏.病人安全转运的管道护理。
患者安全转运制度

患者安全转运制度一、患者收入住院或转科等院内转运(以下简称转运)前,医护人员应做好患者病情评估(生命体征、风险评估、各种管道、皮肤、保暖),决定转运方式(轮椅、平车、步行等)、是否需要医护人员陪同、是否需要约束等。
二、出院患者如果需要用轮椅、平车转运,由病房护士安排工作人员负责送至院内乘车处。
三、患者在转运之前,工作人员应仔细检查转运工具(平车、轮椅、病床等)是否完好,以确保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
四、转运过程中注意保护患者的安全和隐私。
五、转运特殊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意识障碍、抽搐、机械通气、带有有创压力监测管、静脉使用调节血压/心律/呼吸等方面药物),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告知患者及家属转运的风险,征求其意见并签字。
(二)开具医嘱。
(三)准备好氧气枕、心电监护仪、急救箱等急救必需品随行。
(四)开通留置的静脉通道;对大出血等特殊患者,应保持两条以上的静脉通路。
(五)必要时予以适当约束。
(六)转出科室在转运患者前,应通知接收科室,以确保接收科室获知病情,并做好接收准备工作。
(七)根据患者病情由具有执业资质的医护人员负责转运,转运过程中医护人员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做相应处理。
(八)必要时安排专用电梯转运。
六、患者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禁止转运:(一)心跳、呼吸停止。
(二)有紧急气管插管指征,但未插管。
(三)血液动力学极其不稳定,但未使药物控制病情。
七、患者入科时,转入科室护士应主动迎接并妥善安置患者。
八、认真评估患者,转出、转入双方必须做到六交清:即患者治疗交清,患者病历资料(按在案病历排列顺序进行排放)交清,患者生命体征交清,患者身上各种导管交清,患者使用的仪器交清,患者皮肤情况交清。
患者安全转运制度及流程

患者安全转运制度及流程1. 患者安全转运前,一定要做好全面评估呀!就像你要出门旅行前得把东西都准备好一样。
比如要看看患者的生命体征稳不稳定,身上的管子有没有接好。
要是不做好这些,那可就危险啦!2. 转运工具得选对咯!这可不能马虎,好比你去参加重要场合得穿合适的衣服。
要是用错了工具,那不就糟糕了!比如对于不能行走的患者,就不能随便用个轮椅呀。
3. 转运人员得专业呀!他们就像是患者的保护神。
想想看,如果是不专业的人来转运,能让人放心吗?就像让一个不懂厨艺的人去做饭,能好吃吗?4. 转运途中要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呢!这就像是你开车要时刻注意路况一样。
要是不注意,患者出了问题咋办呀!比如患者突然呼吸急促了,得赶紧处理呀。
5. 一定要和接收部门沟通好呀!这就像接力比赛中交接棒要顺利一样。
不然到了地方没人接应,那不就乱套了嘛!比如没提前说好,接收部门都不知道患者要来。
6. 转运过程中患者的隐私也要保护好哦!不能随随便便就暴露了。
这就像你自己的秘密不想让别人知道一样呀。
要是隐私没保护好,患者多难为情呀!7. 遇到紧急情况要有应急预案呀!这就像有了一把保护伞。
难道不是吗?要是突然转运设备出问题了,没有预案怎么行呢!8. 转运后要做好交接工作呢!这就跟送快递一样,得让对方清楚知道东西都对不对。
不做好交接,后面出问题了找谁呀!比如药品数量没点清楚。
9. 培训很重要呀!转运人员都得好好培训。
就像士兵上战场前要训练一样。
不培训怎么能行呢!能保障患者安全转运吗?10. 患者安全转运制度及流程一定要严格执行呀!这可是关乎患者生命安全的大事。
可不能当儿戏呀!要是不严格执行,出了问题后悔都来不及啦!我的观点结论:患者安全转运制度及流程是保障患者安全的关键,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必须认真对待,严格执行。
患者转运交接制度及流程

患者转运交接制度 及流程
2024/7/4
医学文档
01
Overview
患者关键环节转运 交接制度及流程
2024/7/4
医学文档
1、凡大手术、急诊危重患者必须由护理人 员全程陪护。
2、根据医嘱,评估患者,填写危重患者院 内转科交接本,电话通知转入科室。暂有生 命危险应就地抢救,不宜转运,待生命体征 平稳后再转运。
医学文档
急诊与病房患者转运交接制度及流程
1、急诊科的急危重病人待病情基本稳定 后,一旦诊断明确,应及时收入相关科 室住院治疗。病房医生开具住院证明, 同意接受患者。 2、主管医生应向患者交代转运途中注意 事项或可能发生的意外应由主管医生向 病人交待清楚,必要时由患者家属签字 同意转送病房。
2024/7/4
医学文档
2024/7/4
感谢聆听!
B U S I N E S SP O W E R P O I N T
医学文档
医学文档
2024/7/4
医学文档
2024/7/4
医学文档
2024/7/4
医学文档
2024/7/4
医学文档
2024/7/4
医学文档
01
Overview
2024/7/4
患者关键环节转运交制度及流程 FOREWORD
5、转运前再次核对转科医嘱,事先电话(告知诊断 、性别、年龄、神志、特殊管道和特殊用药、需准备 急救物品)通知接收科室,接听电话者为当班护士, 接收科室获信息后应立即做好床位、氧气等迎接准备 。 6、转运途中严密监测患者意识状态、瞳孔、呼吸频 率与呼吸形态、脉搏等,并做好应急处理。
急诊医生解释转运中的注意事项及 可能发生的意外
患者关键流程转运交接制度及安全预案

住院新生儿安全转运制度
? 一、出、入院处病人的护送
?
1、凡危重在经抢救后需住院新生儿,应提前通知住
?
院登记处和病区值班人员做好准备。并由医护人
?
员直接护送至病房,入院手续由家长或医护人员
?
补办,并上报科主任/行政值班领导。
?
2、由产科或产房入院新生儿,必须要由护士和家长
?
陪送入院,交接者落实新生儿身份核对。
患者关键流程 转运交接制度
? 1、大手术、急诊危重患者必须由护理 ? 人员全程陪护。 ? 2、根据医嘱、评估患者,填写危重患 ? 者院内转科交接本,电话通知转入 ? 科室。暂有生命危险就地抢救,不 ? 宜转运,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在转运。
患者关键流程转运交接制度
? 3、转运前由医师向家属交代病情及转送过 ? 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在征得患者和/ ? 或家属的理解和同意后履行签字手续。 ? 同时保证转运工具功能良好,确保患者 ? 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酌情准备应急物 ? 品及药名。
? 3、转运前准备好相应抢救仪器及药品。
患者转运安全预案
? 4、转运途中注意患者的安全,避免坠床, 注意保暖
? 5、落实患者病情和病历的交接工作
6、转运传染性疾病患者时,应遵守消毒隔 ? 离管理规定。
患者转运安全预案
? 7、总结转运的情况,尤其是危重病人。 ? 8、制定培训制度,提高转运人员的能 ? 力。
?
药物
? 2、是否必须转运,是否需要该转运程序,
?
如需要,则将医嘱书写在病历上。
危重患者安全转运制度
? 3、转运前医务人员应告知患者相关事 ? 项,家属知情同意。 ? 4、转运途中根据病情选择医护人员陪 ? 伴。 ? 5、转运途中注意患者安全、避免坠床, ? 注意保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科的目的
※使患者得到更好的、专科的治疗, 早日康复出院。
转科的流程
(1)核对—医嘱、患者
(2)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年龄 、 活动能力、心理状态和需求,转 入科 室的床位使用情况。 ■与医生沟通,获得相关信息,了解转科目 的。 ■遇不宜转科或不愿意转科时,应立即与经 治医生取得联系。
(7)床旁交接患者—协助患者取舒适体
位;交接医疗护理文书、治疗用药、贵 重物品等;交接双方护士在“转科记录单 ”上签名。 ■卧床和危重患者应详细交接病情和护理 重点,检查引流管和全身皮肤情况,必 要时测量生命体征。病情平稳,交接清 楚后护士方可离开。
转科的目标
■患者/家属对转科表示理解和满意。 ■患者被安全、准确的转运,保证了治疗 的连续性。 ■转入科室完整的接收了患者信息。 ■记录、准确、及时。
■活动不便的患者应准备轮椅或平车。
■危重患者应由经治医生和责任护士护送, 备急救器材(如氧袋、呼吸气囊)和药品 ,并通知电梯及转入科室等候。
(6)实施—护送患者到转入科室
与接收科室责任护士/值班护士护 送危重和不能行走的患者至病 房,移患者 到病床 。
■按“平车、轮椅转运”流程转移和运送危重 和不能行走的患者,不能移动的病人利用 病床转运。
患者安全转运制度
1.转运前 (1)病情评估:对病情进行正确的评估 是整个流程的基础。
(2)解释:告知患者、通知家属、联系 转往科室或相关检查科室。
(3)告知—接收科室护理人员,患者/家属。
■患者的一般信息和病情信息,以利科室物 品、器材的准备。
■转的目的、程序、转科前的准备、将要 转入的床位和时间
(4)协助—患者整理衣物再次与接收科室 确认 ,停止长期医嘱。
■整理医嘱,查看检验和检查结果是否完整, 书写护理记录。
■填写转科记录。
(5)准备—转运工具、转运人员、器材与 药物、医疗护理资料、核对医疗收费和患者 的治疗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