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合集下载

绿色环保教育小学生教案(精选9篇)

绿色环保教育小学生教案(精选9篇)

绿色环保教育小学生教案(精选9篇)绿色环保教育小学生教案1活动目标:1、通过观看图片,乐意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想法。

2、初步激发“我是桃幼小主人”的意识。

活动准备:电脑、有关资料、图片重点指导:1、观看图片:整洁的操场、教室等问:这是什么地方?你喜欢吗?为什么?(情绪舒畅、给人以美的享受)老师小结。

2、观看图片:有垃圾的操场、教室等问:那里都是什么?怎样会有这么多垃圾的?你看了,觉得怎样样?(看见了难受、玩得不开心…、、、)老师小结。

3、问:我们就应怎样做呢?幼儿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

(把垃圾捡起来,扔到垃圾筒里。

做不乱扔垃圾的标记,挂在各处。

看见乱扔垃圾的行为及时提醒、劝止)师:我们这些小主人真棒,让我们一齐行动起来吧!使我们的幼儿园更加整洁,更加美丽。

反思:在本次活动中,根据二期课改的精神,把表达与表现有机的进行整合,为孩子们创设了条件,使孩子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树立了以“儿童发展为本”的理念,尊重孩子,把孩子们自己发现的问题交由孩子们自己解决,大家各抒己见,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表达表现自己的认识,让孩子与老师,孩子与孩子,孩子与环境发生互动,互相学习,互相感染,真正发挥了幼儿学习主人的作用,使孩子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得到了提升。

绿色环保教育小学生教案2活动目标1、认识到丢弃纸盒破坏环境,增强环保意识。

2、激发动手制作手工带来的乐趣。

3、感受纸盒的用途。

重点难点认识到丢弃纸盒破坏环境,增强环保意识,丰富词汇“大、小、长、短”。

活动准备香皂盒、牙膏盒,饼干盒、巧克力盒、牛奶盒等,每组一份用塑料袋装好。

活动过程一、自由玩纸盒,交流感受。

请幼儿自由拿取塑料袋里的各种纸盒,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

讨论:你刚才你摸到、看到的纸盒是怎样的?二、比一比。

拿出全部纸盒出来,让幼儿再来摸一摸,比一比有什么不一样,丰富词汇“大、小、长、短”。

1、每次拿出两个不同的纸盒进行比较大小、长短。

2、各小组成员轮流说一说。

三、观察纸盒,了解纸盒的用途。

六年级环保教育教案

六年级环保教育教案

六年级环保教育教案【篇一:六年级环境教育教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迷失的资源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我国自然资源的数量特征,并学会用辩证的方法认识和分析这种特征。

2、通过分析图表,进一步提高学生使用图表的能力,并重点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地理问题的能力。

3、在学习我国自然资源基本特征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并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教学重难点:重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数量特征。

难点:如何正确认识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多,人均量少这一特征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讲解] 前几章我们学习了我国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它们是我国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家知道,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离不开自然环境,也离不开自然资源。

我国的自然资源状况如何呢?我们又怎样利用它们为人民生活和经济建设服务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的自然资源及其利用?自然资源的概况[板书][提问] 请举例说明自然资源在经济中有什么作用?回答课本“想一想”中的问题。

一、什么是自然资源?二、正确认识我国自然资源的数量特征 [板书][教师归纳] 在经济建设中,自然资源可以为工农业提供原料和动力,还可以解决人类的衣、食、住、行等生活需要。

(一)我国自然资源的品种齐全,总量丰富[板书][教师讲解] 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可以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得一些有用的物质,用于生产和生活,这些物质被我们称为自然资源。

我国有哪些自然资源,它们在世界中的地位如何呢?[演示] 我国主要资源总量在世界的位置:[提问] 分析演示后,回答:我国自然资源在数量和种类上有何特征? [教师归纳] 品种齐全,总量丰富。

[教师归纳] 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但同时又是一个人口大国,至使人均占有量极少,使得我国在资源的利用上出现了危机。

(二)、我国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极少[板书][展示演示] “中国与世界资源人占有量”比较表,指导学生分析,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低这一特点的认识。

小学环境保护教案7篇

小学环境保护教案7篇

小学环境保护教案7篇小学环境保护教案篇1一、活动目标:1、引导学生关心自己生活的环境,明确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保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2、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公德,使他们自觉地用小行动来保护大地球。

3、认识到节约资源必须从我做起,平时的点点滴滴中应注意减少污染,关注环境,关注生命,善待自然。

4、学生了解身边都有那些种类的垃圾,通过写各种垃圾的处理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

二、教学准备:1、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了解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垃圾都有哪些种类。

2、教师收集有关的图片、数据、文字资料。

三、课前准备:1、教师用展板一块,照片、文字材料(粘贴好)。

2、地球图片、文字、双面胶带、钢笔。

3、学生研究用的方案和宣传稿。

四、教学课时:1课时五、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观察法活动过程:一、观看录象:(看一看)春天来了,大自然向我们展示了她多姿多彩的面貌,到处是山清水秀,鸟语花香。

大自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地球与我们的生存紧紧相连。

1、学生观看录象。

(平整宽敞的街面,各种饮料瓶、食品包装袋、瓜果皮,还会有白色垃圾闪动的身影,很大的垃圾场,随风摆动的垃圾袋。

)2、师:“看了刚才的录象,使我们感触很深!刚刚我们看到的只是身边的几种垃圾,想一想我们身边还有更多的垃圾,真的很可怕啊!我们市是国家园林城市,难道我们能任由这些废旧垃圾散布在大街小巷,影响我市的形象吗?你们能不能为环保局的叔叔阿姨出出主意,帮他们想想如何处理这些已经产生的垃圾?可以吗?”生:用监控录像进行监督或者在节假日我们学生组成几个小组去宣传环保、监督环保。

师:同学们有这种精神,老师相信我们生活的环境一定能变得越来越好。

生活垃圾无处不在,大家想知道都有哪些垃圾吗?二、统计:(算一算)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上一堂研究课,大家来研究研究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垃圾都有什么?学生汇报生活垃圾的种类,教师板书整理。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废旧塑料袋废旧电池生活污水汽车尾气小食品包装袋废旧的学习用品医用垃圾废旧电器师:“通过以上汇报,体现出大家也注意到了身边的垃圾可真多!结合上面的统计,你有什么话想说吗?”生:我不想生活在到处是垃圾的环境里.生:我以后要尽量少扔垃圾。

小学生环境教育教案

小学生环境教育教案

小学生环境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和目的。

2. 掌握基本的环保知识和技能。

3. 强化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小学生的环保行为惯。

二、教学内容1. 环境保护的意义和目标。

2. 垃圾分类与回收利用。

3. 节约能源与水资源。

4. 植树造林和保护动植物。

三、教学方法1. 讲授与演示相结合:通过教师讲授环保知识和展示相关图片、视频等,激发学生对环保话题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实践与体验相结合:组织学生参与环境保护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让他们亲身体验环保的重要性和作用。

四、教学流程1. 导入环境保护话题,介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目的。

2. 介绍垃圾分类与回收利用的基本知识,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

3. 组织学生参与垃圾分类游戏,加深对垃圾分类的理解和认识。

4. 探讨节约能源与水资源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讨论并分享节约能源的实际行动。

5. 组织学生参与节约用水实践活动,如观察家庭用水惯并提出改进建议。

6. 引导学生了解植树造林的意义和方法,组织学生参与植树活动。

7. 介绍保护动植物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了解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基本常识。

8. 让学生制作环保海报,展示他们对环境保护的理解和想法。

9. 总结本次环境教育课程,强调环保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来评估其对环境教育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2. 作品展示:评估学生制作的环保海报的内容和质量,了解他们对环保知识的掌握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资源1. 相关图片和视频素材。

2. 垃圾分类游戏相关材料。

3. 植树活动所需工具和材料。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次环境教育教案设计与实施,我发现学生对环保问题有较高的认识度,他们对环境保护充满了热情和责任感。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将环保知识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培养他们更多的环保行为习惯。

同时,可以增加一些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小学生态环境教育教案范文(精选6篇)

小学生态环境教育教案范文(精选6篇)

小学生态环境教育教案范文(精选6篇)小学生态环境教育教案1一、歌曲导入:1.上课之前,老师想先让同学们欣赏一首歌曲,播放歌曲《要让星空闪亮》。

2.教师提问:同学们,很多人小时候都会像歌曲里唱的那样梦想长大后飞到银河上,去追逐蓝天和太阳,摘颗星星一起飞翔,但是现在,很多地方我们都看不到星星了,这是为什么呢?3.学生讨论发言,进入班会主题“生态文明,从我做起”。

二、环保知识小竞答:本节课以小组为单位,采用小组激励法,对各组成员各个环节的表现进行评价,积分进入本组总分。

1.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吗?“6月5日。

”2.那么我国今年的环境日主题是什么呢?“共建生态文明,共享未来”3.谁能说说为什么我们要将环境日主题定为“共建生态文明,共享未来”呢?同学们组内讨论之后全班交流。

大家可能会有的答案:因为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已经非常严重,例如,滥垦滥伐、乱捕乱杀、破坏臭氧层、乱扔垃圾、尾气排放……4.教师小结:从同学们的谈话中,我们可以看到环境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三、保护环境,人人有责:1.教师配乐朗诵《人类,你将走向何方?》,学生欣赏。

2.学生讨论交流感受。

3.下面我们再来听听一组数据,请同学们听完之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1)10月1日,国庆节清晨,来自全国各地约11万名群众冒雨在天安门广场观看升国旗仪式。

仪式结束后,广场留下了5吨垃圾。

(2)10月6日,黄金周第六天,北京八达岭长城累计游客人数达35.66万人,产生垃圾共计109吨。

这些数字给大家什么启示呢?学生讨论交流,最后总结:如果每个人都能随手把自己的垃圾带走,那么就不会有这惊人的数字。

生态文明,不仅在大处,更在我们身边,从小事做起,不乱丢垃圾,随手关灯,节能减排,植树造林??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四、我们的环保宣言:1.现在我们都已经认识到了环境问题的严峻,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请大家认真思考,制作一份“绿色决心书”,写下自己的环保誓言。

2.师生共同评价同学制作的“绿色决心书”。

小学绿色环保教育教案(通用5篇)

小学绿色环保教育教案(通用5篇)

小学绿色环保教育教案(通用5篇)小学绿色环保教育教案1活动目的: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一些环境保护的知识,激发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决心,表达学生对美化环境、保护环境的美好愿望。

活动准备:1、收集有关环境污染的情况、事例。

2、安排几位学生表演小品,道具自己准备。

3、复习语文课《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文。

活动过程:一、小品引入主题(请老师自由发挥)。

二、具体事例,初步认识。

师:破坏我们生存环境的有很多。

活动前叫大家去调查过。

下面请同学们说说。

生:工厂向江河排放废水。

生:人们向江河投放垃圾。

生:……三、分析事实,深化认识。

请同学们针对上面的现象,说说它对我们产生的影响。

1、先说水源是怎样被污染的。

2、随意砍伐树木、开垦土地,也会危害我们人类,请举例说明砍伐树木造成的危害。

四、联系身边事实,加深学生对环境污染的认识。

请同学们汇报自己所了解的当地环境污染的情况。

五、师:同学们了解了很多环境污染的现象以及害处,可以看出同学们对我们的生存环境是十分关心的。

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为什么要保护环境?怎样保护环境?你能想出一些建议吗?六、以后我们怎样从自己做起,保护环境呢?要求学生讨论后汇报。

七、教师总结。

小学绿色环保教育教案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破坏校园环境行为的严重性和危害性,提高保护校园优美环境必须从我做起的自觉性。

活动准备1、每人写一篇400字以上有关保护校园环境的日记。

2、在校园内走一圈,认真观察饭堂、厕所、球场、草地及本班的教室、宿舍,检举有损校园环境的不良行为,看看我校在环境保护方面有哪些工作要做。

活动过程一、创设意境,导入主题。

1、让学生观看环保专题片,初步了解人类破坏环境的状况。

2、导入主题:一幕幕让人触目惊心的画面让人沉思,大自然良好的环境哺育着人类及万物,人类却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践踏着自然,所以人类也遭到了大自然的严惩。

我们前不久学过的《秃鹰之死》讲的也是环保问题。

在高科技日益发展之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环保问题:光化学烟雾、有毒化合物、核污染、石油泄露等等。

六年级环境教育教学案例分享4篇

六年级环境教育教学案例分享4篇

六年级环境教育教学案例分享六年级环境教育教学案例分享精选4篇〔一〕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进步,环境教育成为了学校教育中的重点之一。

为了更好地开展环境教育活动,许多学校都在不断探究和尝试,积极开展各类环保主题活动。

以下分享一下六年级环境教育教学案例。

3.通过学习环保知识和体验理论,进步环保意识、保护环境和保护环境的责任心。

学习内容:环境卫生的重要性、卫生习惯的养成及影响。

理论内容:组织学生自愿参与操场卫生保洁,加强学生的理论动手才能锻炼。

学习内容:理解环境污染的种类、范围和危害,掌握环境保护的方法和防治措施。

理论内容:参观水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站等公共设施,增强环保知识的理论性和体验性。

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分组分角色进展课堂上的角色扮演,讨论环境卫生的重要性和卫生习惯的养成。

在课堂外组织学生自愿参与操场卫生的保洁,通过实际的动手操作锻炼他们的理论动手才能。

在课堂上,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展示不同污染类型的图像和影响,呈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防治措施,让学生逐步理解污染的种类、范围和危害,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理论方面,组织学生参观水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站等公共设施,让学生通过实地参观、亲身体验,深化体验到环保知识的实际应用,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保责任心。

通过课堂讨论、角色扮演、讲解及理论活动等方式,学生在参与课程的过程中,逐渐明确了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对环境污染的认识,同时也进步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才能和实际操作才能。

最后,通过问卷调查和考评等方式,对学生进展评价,并总结案例,为今后开展环境教育活动提供参考根据。

以上就是六年级环境教育教学案例的分享。

环境教育是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探究和尝试,才能给孩子们创造更好的环境教育环境,让他们更好地成长与开展。

六年级环境教育教学案例分享精选4篇〔二〕六年级环境教育教学目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开展,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共识。

六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案

六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案

六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案一、教案内容:教案名称:认识环境问题课时:1课时教材:《六年级环境教育手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现状,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3. 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教学重点:1. 环境问题的现状。

2. 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 如何激发学生的环保热情。

2. 引导学生实际行动起来。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现状,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的环境会出现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六年级环境教育手册》中有关环境问题的内容。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环境问题的成因和危害。

3. 教师总结,强调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三、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环保成功的案例,如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这些案例中人们的环保行为和意识。

3.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小组活动(10分钟)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从生活中找一个环保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2. 学生分组讨论,制定行动计划。

3.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行动计划。

3.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二、教案内容:教案名称:水资源保护课时:1课时教材:《六年级环境教育手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现状,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3. 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做起,实际行动起来。

教学重点:1. 水资源的现状。

2. 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实际行动起来。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现状,如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六年级环境教育教案精品文档小学六年级环境教育教案活动目标:1(反思过度使用农药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提高学生环保意识,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2(了解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和对环境的影响,知道农药对环境与人类所带来的危害,并掌握避免农药危害的方法。

3(能够自觉笔迷昂农药对我们造成的伤害,并能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宣传,提出解决农药污染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

活动准备:搜集使用农药给环境与人类带来的危害和影响的视频,图片、文字资料;调查当地农药的使用情况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避免农药伤害的方法。

活动过程:导入:学生阅读课本P1页的材料——除草剂杀死稻苗师:既然农药给我们造成了危害,那我们为什么还要使用农药呢,下面我们就来共同讨论一下农药的使用价值。

一(农药使用价值思考:我们为什么要用农药,学生分小组探究,根据课本P1页的“追根求源”的1 / 18精品文档两组图片,进行讨论。

活动中可让学生通过自己搜集的资料与调查的情况,列举农药可以提高粮食果品的产量,可以大量减轻农民捕捉害虫的劳动强度等相关的实例,认识使用农药的益处。

二(农药的危害学生分小组探究,根据课本P1页的“追根求源”的两组图片,并通过课本P2页的有关农药特性性以及造成的危害进行讨论。

教师可通过补充材料,让学生了解利用农药会给环境与人类带来哪些危害知道人们起初利用农药只考虑到它对人们有利的一方面,并没有考虑到环境问题及对人类造成的伤害。

三(解决办法前面我们已经对农药的作用和危害有了清晰的认识,那么我们怎样解决农药对我们的危害呢,组织学生讨论,调查。

寻求解决办法。

要解决农药对我们的危害,就要尽量少用或不用农药。

那么,如果正确使用农药呢,具体办法是第一,使用农药是为了杀灭损害农作物的害虫,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提高农作物产量。

但是,害虫在生态系2 / 18精品文档统中起到连接食物链的作用,少量害虫存在不影响作物的生长,作为自然界食物链的重要一环,具有赫积极的作用。

着就不需要把害虫赶尽杀绝,没必要对作物使用农药。

第二,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并不是不使用农药,为了防止病虫害,降低人工作业的强度,要适量使用农药,用最少的农药取得最佳防治效果,并且不引起人畜中毒和环境污染等负面影响;尽量保证喷洒出去的弄个要能沉积在作物叶片上,提高农药的利用效率。

对于已经使用了农药的蔬菜瓜果,我们在进食时英怎样正确操作,以减少农药对我们的伤害,活动延伸:1(继续收集向光知识,并以实际行动来做好环保小卫士。

2(调差当地农药的使用情况。

六年级环境教育教案第课化肥带给我们什么活动目标:1(反思过度使用化肥对环境的影响,树立尊重自然的意识,辩证地理解施用化肥的利弊,并能自觉进行宣传,从而影响他人。

2(了解化肥在农业身缠中的作用和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正确认识施用化肥的价值,知道合理施用化肥的意义与过量施用化肥的危害。

3 / 18精品文档3(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有关施用化肥影响环境的信息,并将信息进行整理、加工和分析,正确理解施用化肥的两面性,提出避免过量施用化肥污染环境的解决途径。

活动准备:搜集有关化肥的资料:包括化肥施用价值和意义,过量施用化肥带来环境破坏、当地化肥施用种类、制作有机肥料的方法等资料。

活动过程:1(视频展示“淮河的污染”和中国农科院土肥所和河南省农业厅土肥站调查数据。

2(引导学生分析数据。

3(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从而导入新课:化肥带给我们什么,1(交流施用化肥的价值。

提出问题:施用化肥对农作物生长与土壤结构有什么价值,阅读教材中的图片与文字资料。

组织学生利用自己搜集的相关资料交流。

教师参与。

小组带白哦发表自己的看法:可以增加作物的产量,提高土壤肥力,发挥良种潜力,补偿更低不足,增加有机肥4 / 18精品文档量,发展绿色资源等。

教师适时补充相关的图片与文字资料。

2.交流过量施用化肥的危害。

教师:施用化肥给人们带来了好处,但是你知道过量施用化肥带来了那些危害吗,小组内整理,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

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代表交流本组的观点,其他同学补充并展示本组搜集的典型图片资料。

例如: 危害之一:削弱庄家生产能力。

一是使庄家容易倒伏,二是使庄稼容易发生病虫害。

危害之二:加剧环境污染。

据统计,中国每年因不合理施肥造成1000多万吨的氮元素流失到农田之外,直接经济损失约300亿。

过量是肥料还会渗入20米以内的浅层地下水中,使得地下硝酸盐含量增加。

危害之三:蓝非大量紧缺资源。

师生共同学习教材中过量施用化肥危害的图片资料。

小结过量施用化肥会给环境与人类带来的危害和不良影响。

1(调查当地的化肥施用情况。

2(合理施用化肥,节约资源。

1(引导学生阅读“制作有机肥”的资料。

2(教师补充一些施用有机肥料的重要意义5 / 18精品文档3(学生谈自己的认识4(小组代表交流有机肥的种类与制作方法。

5(教师给个小组发放制作有机肥方法的资料。

6(动员小组同学制作有机肥。

教后札记:湿地的“呼唤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我国主要的湿地类型及其特点;知道我国湿地、的分布情况。

2.通过联系前面的气候、地形知识进行读图分析的过程,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并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3.通过学生了解我国湿地资源在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使学生正确认识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以及治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湿地资源的意义,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观点、地区差异观点、因地制宜观点以及正确的资源观。

教学建议二、重点:我国湿地资源的利用类型、构成特点、当前湿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采取的措施。

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三、教学过程:6 / 18精品文档[导入]有句古话叫做“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源”,这说明的是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说明土地是一个国家农业生产的基础。

[过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我国湿地资源的状况如何。

[板书]《湿地的“呼唤”》 [解释]湿地资源指目前和可预见到的将来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土地,它是人类最宝贵最基本的自然资源。

[引导读图]结合“我国湿地资源利用示意图”和“我国耕地减少,分组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湿地按利用类型,主要分为哪几种,2.我国以哪种湿地利用类型所占比例最大,湿地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几分之几,难以利用的湿地资源占了多少,这会导致哪些问题出现,[转折]湿地资源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但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利用,湿地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活动]读书上所给的资料,请你来概括一下,我国的湿地资源都面临着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是如何产生的,我们应该怎样解决呢,[学生读资料][教师小结]1.当前湿地利用中的问题7 / 18精品文档湿地资源相对减少。

湿地资源被破坏2.我国湿地利用的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3.采取的措施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开源节流加强湿地资源的建设和保护小结:湿地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但是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利用,我国出现了严重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草场资源超载、森林资源日益减少等一系列问题。

湿地对我们这个人口将近13亿的国家来说,尤其显得重要。

大家都要爱护我们的土地。

教后札记:吸烟的危害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吸烟对人体有那些危害。

2、引导学生不吸烟,并能主动劝说身边吸烟者自觉戒烟。

教学重难点:怎样做到自觉不吸烟,宣传吸烟对人体危害性。

教学准备:8 / 18精品文档教师:出示一组吸烟带来的危害图片。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吸烟所带来的危害事例。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人新课:1、吸烟危害健康已是全世界公认的事实。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身体的各部分,都比较娇嫩,尤其不能吸烟。

2、板书课题:吸烟的危害二、讲解新课1、出示挂图:我们先来看看身边豆油有哪些吸烟的危害。

2、读课文2、3、4自然段并指名回答,吸烟的危害主要有哪些,引起尼古丁慢性中毒:引起肺癌:浪费金钱,牙黄口臭:学生讨论回答3、再读课文第四段,重点了解世界为宣传戒烟工作所做的努力。

4、学生自主讨论内化。

9 / 18精品文档5月31日“世界无烟日”商店不出售香烟不做香烟广告三、总结课文四、作业练习:1、吸烟对人体造成那些危害,2、你准备怎样劝他人戒烟,板书设计:吸烟的危害患肺癌浪费金钱牙黄口臭引起火灾教后札记:不和谐的声音教学目标:1、通过观看录像和教师讲解,使学生了解噪声的危害和控制;2、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

课时安排:一课时10 / 18精品文档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

在各种各样的的声音中,有些声音悦耳动听,称之为乐音;有些声音嘈杂刺耳,称之为噪声。

从物理学角度看,乐音和噪声都是声源振动产生的。

不同的是:乐音是由周期性振动的声源产生的;而噪声是由作无规则的和非周期性振动的声源发出来的。

但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所谓噪声,就不只看声音的物理性质,还必须考虑到人们的生理和心理状态。

因此,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的声音,人们把它称为噪声。

噪声已列为国际公害。

一、当代社会的四大公害近几十年来,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工业突飞猛进,人类活动急剧增加,人类生存环境也遭到严重破坏和污染。

当前,主要污染有: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污染和噪声污染。

它们是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是威胁正常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四大公害。

放一段录像:画面1:工厂排放的废油、废水,下水道流出的浊水污染…….把江河污染得又脏又黑,面目全非,江河两边的树叶草枝,已枯黄,死去的鱼飘浮在水面上;画面2:工厂烟囱喷出滚滚浓烟,交通车辆排放的团团黑气,已把天空弄得乌烟瘴气,开始下酸雨了。

11 / 18精品文档画面3:街道上的垃圾桶内外,都堆满了垃圾,垃圾场里的垃圾堆积如出,金属屑、废塑料、料石棉、废电池等等,正在污染土质、水源和居民的生活环境。

画面4: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震天撼地,马路上汽车的喇叭声刺耳揪心……严重地妨碍人们的学习、工作和休息,损害人们的身心健康。

通过观看录像,同学们已体会到污染的严重危害。

至于噪声,在一些地区已成为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罪魁祸首,下面就着讨论这个问题。

二、噪声的计量和危害声音有强有弱,用声级计的仪器来测量声音的强弱,测量单位为分贝。

声级计中有A、B、C、D四档。

在噪声中常用A档,称A声级。

噪声的强弱就用A声级的分贝来计量的。

分贝数越大,噪声就越强。

表1声音或环境噪声级的要求分贝感觉人耳刚能听到的最弱声0 听阈微风吹落树叶的沙沙声10极静轻轻耳语声20深夜静悄悄30医院、图书馆的环境要求 0安静12 / 18精品文档普通房间的环境要求50第一课绿色社区畅想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样的社区才是绿色社区。

、了解创建绿色社区需要解决那些环境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